茶树品种简介
贵州茶树品种介绍

贵州茶树品种介绍
贵州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
以下是几种在贵州常见的茶树品种介绍:
1. 毛尖茶:毛尖茶叶细嫩,色泽翠绿,香气清雅,口感醇厚。
其中的贵州黔北毛尖茶和贵州黔南毛尖茶是贵州省特有的毛尖茶品种,口感和品质优异。
2. 铁观音茶:铁观音茶叶色泽红棕,形状扁平,香气浓郁,口感甘醇。
贵州铁观音茶以其口感独特、香气浓郁而著名。
3. 乌龙茶:贵州乌龙茶色泽深绿,香气纯正,口感鲜爽。
其中的贵州水井坊乌龙茶、贵州黄果树乌龙茶、贵州安顺乌龙茶等品种广受茶客喜爱。
4. 黑茶:贵州黑茶以其色泽鲜亮、香气独特和口感浓厚而闻名。
其中的贵州茅台黑茶、贵州砚山黑茶、贵州遵义黑茶等品种被誉为贵州黑茶的代表。
5. 红茶:贵州红茶色泽红艳,香气浓郁,口感柔和。
贵州红茶品种丰富,其中的贵州大盘红茶、贵州毛峰红茶、贵州金骏眉红茶等品种都有独特的风味。
以上是贵州常见的几种茶树品种介绍,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味,适合不同喜好的茶友品饮。
- 1 -。
茶树的分类

茶树的分类
茶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属于山茶科,是茶叶的主要来源。
茶树的分类比较复杂,目前已知的茶树品种有上千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中国茶树
中国茶树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中国茶树主要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两类。
大叶种茶树叶片较大,茶汤味道浓郁,适合制作红茶、黑茶等;小叶种茶树叶片较小,茶汤味道清淡,适合制作绿茶、白茶等。
2.印度茶树
印度茶树是中国茶树的变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
印度茶树的叶片较大,茶汤味道浓郁,适合制作红茶。
3.日本茶树
日本茶树是中国茶树的变种,主要分布在日本。
日本茶树的叶片较小,茶汤味道清淡,适合制作绿茶。
4.台湾茶树
台湾茶树是中国茶树的变种,主要分布在台湾。
台湾茶树的叶片较小,茶汤味道清淡,适合制作绿茶、乌龙茶等。
5.非洲茶树
非洲茶树是中国茶树的变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
非洲茶树的叶片较大,茶汤味道浓郁,适合制作红茶。
6.南美茶树
南美茶树是中国茶树的变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南美茶树的叶片较大,茶汤味道浓郁,适合制作红茶。
总的来说,茶树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叶片大小、茶汤味道等特征来划分的。
不同的茶树品种适合制作不同种类的茶叶,这也是茶叶品质和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茶叶树品种

茶叶树品种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而茶叶的主要原料就是茶叶树。
茶叶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属于山茶科,是中国特有的植物。
茶叶树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茶叶树在生长环境、树形、叶形、叶色、叶质、花色、果实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茶叶树品种。
1. 龙井茶树龙井茶树是中国绿茶的代表品种,主要分布在浙江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一带。
龙井茶树的树形优美,树干笔直,树冠呈锥形,叶片细嫩,色泽翠绿,叶面平整,叶缘微卷,叶脉清晰。
龙井茶树的茶叶香气清香高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亮,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2. 普洱茶树普洱茶树是中国云南省的特有品种,主要分布在普洱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等地。
普洱茶树的树形高大,树冠宽阔,叶片较大,叶色深绿,叶质厚实,叶缘微卷。
普洱茶树的茶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陈味,口感醇厚,有助于消化和降脂减肥,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3. 武夷岩茶树武夷岩茶树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的特有品种,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市境内的岩茶区。
武夷岩茶树的树形高大,树冠呈锥形,叶片厚实,叶色深绿,叶缘微卷,叶脉清晰。
武夷岩茶树的茶叶香气高雅,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明亮,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4. 祁门红茶树祁门红茶树是中国安徽省祁门县的特有品种,主要分布在祁门县境内的红茶区。
祁门红茶树的树形高大,树冠呈锥形,叶片较大,叶色深绿,叶质厚实,叶缘微卷。
祁门红茶树的茶叶香气高雅,滋味醇厚,汤色红艳明亮,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5. 大红袍茶树大红袍茶树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的特有品种,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市境内的岩茶区。
大红袍茶树的树形高大,树冠呈锥形,叶片较大,叶色深绿,叶质厚实,叶缘微卷。
大红袍茶树的茶叶香气高雅,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明亮,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茶叶树品种,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茶叶树品种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中国茶文化,也为茶叶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茶树种类与区别

茶树种类与区别
茶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种类繁多,各具特点。
不同种类的茶树在
外观、口感、香气等方面均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茶树种
类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1. 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一带。
其树种为
无性系,是一种嫩绿色的矮小灌木茶树。
碧螺春茶以芽头肥大、叶片
匀称、内含芽毫为特点,具有清新爽口的口感,清香高长,且汤色嫩绿。
2. 龙井茶
龙井茶是中国绿茶的代表之一,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
其树种为
杭白菊和四大家族的玉树族茶树。
龙井茶具有扁平整齐、色泽嫩绿、
内含茸毫等特点,口感鲜爽甘甜,具有鲜明的栗香和藤香。
3. 普洱茶
普洱茶是云南省的特产茶,分为生普洱和熟普洱两种类型。
其树种
为广东长叶种和广中小叶种。
普洱茶具有醇和细腻的口感,入口生津,具有独特的陈香和沉稳的回甘。
4.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福建省的特产茶,产自武夷山一带,有大红袍、水金龟
等主要品种。
其树种为大叶种和小叶种。
武夷岩茶汤色金黄、清亮,
具有独特的岩韵和浓厚的焙火香气。
在选择茶叶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来挑选合适的茶树种类。
每一种不同的茶树种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味,希望您能尝试并发
现自己喜欢的茶叶。
14个品种简介

早白尖5号Camellia sinensis cv. Zao baijian 5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64—1993年早白尖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
2002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品种,编号国审茶2002010。
特征: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密。
叶片稍上斜状着生,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身平或稍内折,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齿浅而密,叶质厚软。
特性:原产地一芽三叶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芽叶生育力较强,嫩绿有光泽,叶质柔软多茸毛,一芽三叶百芽重48.0g。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0%、茶多酚20.2%、、咖啡碱4.3%。
适制绿茶、红茶,品质优。
制绿茶,多毫,滋味鲜爽,清香持久;制红茶,香气醇浓,滋味较浓强。
抗寒性强。
适栽地区: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河南等茶区。
栽培要点:栽培前期根系发达,需高肥管理;宜选择土壤湿度较高,利用其发芽早,春茶比重大的特点,早期多生产名优茶;严格控制螨类危害。
南江1号Camellia sinensis cv. Nanjiang 1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64—1993年南江群体种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
2010年经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品种,编号国品鉴茶2010005。
特征: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密。
叶片稍上斜状着生,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微隆,叶身背卷,叶缘平,叶尖渐尖,叶齿浅,叶质软。
特性:原产地一芽三叶期在3月中旬至3月下旬。
芽叶生育力强,嫩绿有光泽,叶质柔软,一芽三叶百芽重59.0g。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9%、茶多酚18.4%、咖啡碱4.1%。
制绿茶,香气清香、滋味鲜醇较厚,汤色绿亮。
抗寒性强。
适栽地区:重庆、四川、湖北、浙江等茶区。
栽培要点:应早施催芽肥,并加强冬春肥培管理,使其发芽早,春茶比重较大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简介(二)

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简介(二)三、中茶102:中茶10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杭州西湖龙井群体种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
属灌型,中叶类,早生种。
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
叶片水平着生,叶色绿,椭圆形,叶质中等,叶尖渐尖,叶面微隆,叶身平,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芽型大小中等,一芽三叶的百芽重39克。
育芽能力强,发芽密,耐采摘,丰产性好,在我市试种比对照种迎霜增产20.97%。
抗寒、抗旱性强,在-11.1℃情况下,该品种的抗寒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种。
据生化测定,该品种春茶一芽三叶干样含氨基酸达4.46%、茶多酚22.45%、咖啡碱3.28%,水浸出物40.61%,酚氨比为4.85,其中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种提高0.23个百分点。
适制名优绿茶,春茶制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是: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清爽、汤色黄绿明亮,品质总分超过对照种迎霜。
制成龙井茶品质亦优良。
用该品种制成蒸青煎茶,干茶色泽墨绿,汤色绿较亮,味较清爽,叶底绿较亮,与日本薮北种制成的煎茶品质相当。
该品种扦插繁殖力强,移栽成活率高,适应性强,适宜在我市绿茶地区和名优茶产区推广。
栽培要点:根据其特性,适合单行条栽,茶树连续数年采摘后要进行蓬面深修剪与整枝,改造树冠,复壮树势。
四、浙农113:浙农113是省级茶树良种,系浙江大学农学院茶学系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自然杂交种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
属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偏早种,一般3月中旬春芽萌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名优茶开采,4月中旬为一芽三叶盛期(比福鼎大白茶一般迟2-3天开采)。
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发芽整齐,育芽能力强,发芽密度较大,叶色绿,茸毛多。
抗寒、抗旱、抗病虫性均强。
丰产性好,单产高,品比试验比福鼎大白茶增产31.5%,适制绿茶,品质特优,干茶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鲜爽口;曾在省良种茶评比会上先后3次获品质总分第一名。
我市已有少量引种,在栽培措施上无特殊要求,宜在我市绿茶和名优茶产区推广。
茶树的品种和分类

茶树的品种和分类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喜光植物,被广泛栽培用于
生产茶叶。
茶树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品种。
接下来,我们将对茶树的品种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照茶树的分类系统来看,茶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分布地区不同。
按照茶树品种的产地可分为中国茶、印度茶、苦
茶等;
2.茶树的亲缘关系不同。
按照茶树遗传关系可分为中国种、印度种、缅甸种、阿育种和马来种等;
3.果实外观和颜色不同。
可分为青果种、黄果种、黑果种等。
二、在中国茶叶生产中,常见的茶树品种有以下几种:
1.大叶种。
大叶种茶树叶片较大,树冠茂盛,适合在生长环境较湿
润的地区种植,如云南普洱茶;
2.小叶种。
叶片较小,树冠较矮小,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如四川、安徽等地的绿茶;
3.乌龙种。
这种茶树叶片呈半球形,茶叶较浓香,产量不高,适合
在少雨高湿的地区栽培,如福建武夷山岩茶;
4.种植单元种。
种植单元种的茶叶叶底色较多,适合在低洼的山地
或下坡地种植,如云南普洱茶。
茶叶的种类繁多,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通过了解茶树的品种和分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还可以更好地了解茶文化的丰富多彩。
希望今后在选择和品尝茶叶时,对茶树的品种和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享受到更多不同种类的茶叶带来的乐趣。
茶树的品种和分类

茶树的品种和分类
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茶树也是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树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种和分类,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品种分类
1. 茶树的主要品种有大叶种、小叶种和刺叶种。
其中大叶种包括了普洱茶、大红袍等,小叶种包括了龙井茶、黄山毛峰等,刺叶种包括了武夷岩茶、祁门红茶等。
2. 根据茶树的产地不同,还可以将其细分为北方品种、南方品种和西南丛茶,如福建省产的武夷岩茶、安徽省产的黄山毛峰等。
二、分类特点
1. 大叶种茶树生长快,枝条高大,萌芽率高,适合生长在高海拔山区。
此外,大叶种的茶树还较为耐寒,适合生长在北方地区。
2. 小叶种茶树生长习性比较稳定,叶子形状优美,适合生长在南方地区。
其中龙井茶就是以小叶种为原料制作的茶叶之一。
3. 刺叶种的茶树叶子较小,叶质厚实,色泽较黄。
在营养成分上,刺叶茶具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口感浓郁。
三、总结
茶树品种和分类的多样性,标志着中国茶叶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在今后的茶叶产业发展中,更多品种的茶叶将被创造出来满足不同口味的消费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树品种简介(1)龙井43属国家级无性系良种。
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培育而成。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特早芽种。
抗性强,适种区广。
植株无明显主干,分枝密。
芽叶茸毛较少,春梢芽茎有一小红点,育芽能力强,耐采。
发芽早,杭州茶区3月下旬萌芽,3月底可采制明前龙井茶,浙南茶区在3月上旬开采。
由于发芽早,节间短,最适合加工龙井、旗枪等扁形名茶。
用其制作的特级龙井茶的品质特点是芽锋显露,色泽嫩绿,边缘微黄,茶香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清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也适制高级炒青绿茶,其条索细紧,色绿润,香气清爽,滋味醇和。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18.5%,氨基酸3.7%,咖啡碱4.0%,儿茶素总量120.84毫克/克。
(2)福云6号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由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而成。
在闽、浙、桂、湘、川、黔、苏等省广泛推广栽培。
形态特征:小乔木型,大叶、特早芽种。
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色泽淡绿无光泽,嫩梢多白毫,持嫩性较差,发芽特别早。
春茶3月上旬可达一芽一叶,3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一芽三叶百芽重69.0克。
适应性广,适合加工明前“毛峰”、“银毫”等名茶。
其品质特点:条索细秀显毫,香气清鲜,滋味醇厚。
(3)福鼎大白茶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原产于福建省福鼎县。
形态特征:至今已有120余年的栽培史。
是适宜在低丘红壤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良品种之一,各产茶省均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小乔木型,大叶、早芽种。
植株较高大,树枝半开张。
春芽3月中旬萌发,4月上旬为一芽三叶盛期,一芽三叶百芽重63.0克。
芽叶肥壮多茸毛,尤其适制“茸毛类”的高档名茶,如“银针”、“白兰花”型名茶。
成品具有色泽绿翠,芽毫显露,栗香味鲜的特点。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25.7%,氨基酸4.3%,咖啡碱4.4%,儿茶素总量113.85毫克/克。
(4)福鼎大毫茶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原产福建省福鼎县。
至今已有百年栽培史。
浙、苏、赣、鄂、皖等省有引种栽培。
是适宜在低丘红壤土质生长的高产优质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小乔木型,大叶、早芽种。
植株较高大,直立,芽叶肥壮,多银白色茸毛,持嫩性强。
春芽3月中旬萌发,4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其百芽重104克。
可加工成不同外形的名茶。
不仅是加工“白毫银针”、“白牡丹”、“白毛猴”的高级原料,而且江苏无锡茶叶品种研究所用该品种创制成“无锡毫茶”,并在历届名茶评比会上多次获奖。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25.7%,氨基酸3.5%,咖啡碱4.3%,儿茶素总量184.24毫克/克。
(5)迎霜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由杭州市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
在浙、皖、苏、鄂、豫等省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小乔木型,中叶、早芽种。
树姿直立,嫩梢黄绿色。
春芽3月上中旬萌发,4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其百芽重45克。
可适制“毛尖”名茶。
用迎霜加工成的名茶,感官品质具有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气高而持久,味浓爽的特点。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内质特点:茶多盼30.5%,氨基酸 2.5%,咖啡碱4.0%,儿茶素总量157.54毫克/克。
(6)毛蟹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福美村,有80多年栽培史。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中芽种。
植株无明显主干,分校密。
春芽3月下旬萌发,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百芽重69克。
芽肥壮密披茸毛,节间较短,加工成绿茶,条索紧实,芽毫显露,香郁味醇。
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20.1%,氨基酸3.0%,咖啡碱4.0%,儿茶素总量158.19毫克/克。
(7)早白尖属有性繁殖系。
又名早白颠。
为国家级良种。
原产四川省筠连县。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早芽种。
树姿开张,春茶萌发在3月中旬左右,每年在当地3月20日左右可采摘一芽二三叶。
芽叶浅绿多毛,百芽重33.5克。
持嫩性强,适制“毛尖”名绿茶,外形秀丽,嫩毫显露,香气清爽,滋味鲜醇。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27.3%,氨基酸2.3%,咖啡碱4.5%,儿茶素总量172.95毫克/克。
(8)楮叶齐12号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
目前已推广到鄂、皖等省。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中芽种。
树姿半开张,春芽3月中下旬萌发,4月上中旬一芽三叶盛期,百芽重70克。
嫩梢绿黄,茸毛多。
持嫩性强,适制名绿茶,外形条索紧实,银毫显露,色泽翠润,香浓味醇。
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36.1%,氨基酸3.1%,咖啡碱4.2%,儿茶素总量200.80毫克/克。
(9)碧云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
有12个省引种。
形态特征:小乔木型,中叶、中芽种。
树姿直立,分枝部位高。
春芽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萌发,4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百芽重51.7克。
芽叶绿色,茸毛较多。
制作名绿茶,其特点是条索细紧,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醇。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17.1%,氨基酸3.4%,咖啡碱3.7%,儿茶素总量160.37毫克/克。
(10)黔泪502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由贵州省湄潭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小乔木型,大叶、中芽种。
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
春芽在3月中旬萌发,一芽三叶百芽重84克。
芽叶茸毛多,持嫩性强,适宜在贵州绿茶区创制名茶,其特点:芽毫显露,滋味浓厚,香气清爽。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37.7%,氨基酸1.1%,咖啡碱3.0%,儿茶素总量230.54毫克/克。
(11)宁州2号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由江西省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中芽种。
树姿开张,春芽在3月下旬萌发,4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百芽重71克。
适宜江西茶区创制名绿茶。
用其制作绿茶清香味醇。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25.0%,水浸出物41.7%。
(12)上梅州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原产江西省委源县上梅州村。
已有12个省市引种。
形态特征:灌木型,大叶、中芽种。
植株无主干,树姿开张。
春芽萌发在3月中旬,4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百芽重76.2克。
芽叶绿带黄色,肥壮多毫。
适制烘青绿茶,香高味浓耐冲泡,尤其适制“婺源茗眉”等江西地方名茶。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19.4%,氨基酸3.2%,咖啡碱5.5%,儿茶素总量130.23毫克/克。
(13)乌牛早属无性繁殖系。
为浙江省级良种。
原产浙江省永嘉县。
是由当地茶农单株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特早芽种。
树枝半开张,分校较稀,叶片绿,芽叶淡绿色.,较少茸毛。
比一般早芽种可提早7~10天开采。
适制“明前”扁形类名茶。
春茶也可适制高档绿茶,条索细紧匀实,香气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齐成朵。
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17.6%,氨基酸4.2%,咖啡碱3.4%,儿茶素总量103.81毫克/克。
(14)早逢春属无性繁殖系。
为福建省级良种。
原产福建省福鼎县。
在福鼎大自茶有性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小乔木型,中叶、特早芽种。
适应性强,树姿半开展,叶色黄绿,少光泽。
芽叶茸毛较少,芽叶大,一般一芽三叶百芽重100克左右。
春茶发芽比福鼎大白茶提早7~10天。
在浙江金华地区种植,开采期与乌牛早接近。
可以试制扁形名茶。
(15)龙井长叶属无性繁殖系。
为浙江省级良种。
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培育而成。
在浙、赣、皖、苏、豫等省均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早芽种。
树姿半开张,叶色绿稍带黄色,芽叶黄绿色,3月上中旬萌发,比福鼎大自茶早2~3天,茸毛少,芽叶大,一芽三叶百芽重36.3克。
可适制龙井茶,其外形挺秀,香气高爽持久。
也可加工高档绿茶,外形嫩绿细紧,栗香持久,滋味甘醇。
春茶一芽二叶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18.6%,氨基酸4.0%,咖啡碱3.6%,儿茶素总量164.21毫克/克。
(16)福云595属无性繁殖系。
为福建省级良种。
由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培育而成。
已在省内推广。
形态特征:小乔木型,大叶、早芽种。
树姿较直立,顶端长势强,叶色绿,有光泽,叶身稍内折,芽叶色绿肥壮多茸毛,茸毛披覆。
栽培时应及时定型修剪,促进分枝。
春芽3月中旬一芽一叶初展,4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其百芽重110克。
因茸毛披覆,所以加工过程中茸毛不易脱落,是适制“银针”、“毛峰”等名茶的理想品种。
另也适制高档绿茶。
(17)白毫早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早芽种。
树姿半开张,春芽3月上旬萌发,芽叶黄绿色,多茸毛,百芽重42克。
其抗寒性强,适宜北方茶区试制名绿茶。
用白毫早加工的名绿茶,外形翠绿隐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
鲜叶的品质特点:茶多酚27.3%,氨基酸2.9%,咖啡碱4.4%,儿茶素总量174.20毫克/克。
(18)安徽1号无性繁殖系。
为省级良种。
由安徽省祁门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
在皖、苏、赣、豫等省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灌木型,大叶、中芽种。
抗寒性强,树姿直立,春芽3月底萌发,4月下旬一芽三叶盛期,百芽重71克。
芽叶肥壮多毫,嫩梢淡绿色品,持嫩性强,适制“毛峰”类名绿茶,其香气高爽持久,滋味鲜醇。
(19)信阳10号属无性繁殖系。
为国家级良种。
由河南省信阳地区茶叶试验场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灌木型,中叶、中芽种。
春茶发芽3月底,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
芽叶绿色,茸毛较多,抗寒性强,适宜在北方茶区加工“毛尖”类名茶,其条索紧结,栗香持久,滋味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