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疗效观察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46伤疗效观察

到 治疗 血 管瘤 的 目的 。 主 要副 作用 是 肺纤 维 化 . 促进 组 其 但
织纤 维 化也 是 治疗 血 管瘤 的 有效 机制 之 一 。
无平 阳霉 素注 射 禁忌 者 , 可 治疗 。首 次 注 射 需 留院 观 察 。 方 取 平 阳霉 素 8mg 生理 盐 水 2m + % 利多 卡 因 注射 液 2ml + l 2
高 , 长抑 制 因 子减 少 。 括单 纯 性血 管 瘤和 混 合性 血管 瘤 。 生 包
后者 主要病 理 变化 是 血管 膨 大 , 量增 多 。可 能 与胚 胎 血 管 数
发生 和 血管 形成 过 程 中基 因 突变 有关 。 括 海 绵状 血 管和 鲜 包
红斑 痣回 面 部血 管 瘤给 患 者造 成较 大 的 心理创 伤 . 。 重要 部 位 可致 功能 障碍 , 的并 发 出血 、 有 感染 、 疡 。笔 者认 为 应 尽早 溃
血 管 瘤 是 口腔颌 面 部 常 见 的 良性 肿 瘤。多 数 为 先 天 性 肿 瘤 , 发 于婴 幼 儿 , 性 易 患 此 病 , 好 女 以头 颈 部 多见 , 引 起 可 溃 疡 、 死 以 及 出 血 甚 至 毁 容 、 明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 传 统 坏 失
3讨 论
血 管瘤 分 为 真性 血管 和 血管 畸 形两 大 类『 l 】 。前 者 以血 管 内皮异 常 增殖 为 组织 学 特征 。 可能 是促 血 管生 成 因子 水平 增
部 注射 治 疗 颌 面 部血 管 瘤 4 6例 , 果 良好 。现 将 资 料 总 结 效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治疗 , 不宜 等 待观 察 。
平 阳 霉 素 是 新 型 广 谱 抗 肿 瘤 抗 生 素 , 要 成 份 是 博 莱 霉 主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86例疗效分析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86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患者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
方法检查血象,对较大血管瘤者作胸透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者可为治疗对象。
将平阳霉素10mg溶于无菌用水3ml~5ml备用。
每次注药量不超过10mg。
小面积血管瘤直接用皮针刺入注药,以注射到血管瘤变苍白和肿胀为宜;大面积血管瘤可分点注入,1次未能消退者可在7天~10天后重复注射,总量不超过50mg;海绵状血管瘤应穿制抽出鲜血后注药。
结论本方法疗效可靠,副作用小,适合患者体表单纯性、混合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使用。
【关键词】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血管瘤是一种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瘤样增生形成的假性肿瘤,其发病率高达3%~8%,属于错构瘤性质.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多生长于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初始时存在于皮肤表层,但很快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多生长于皮下组织内并常深入到深部肌肉、骨骼组织中,2008年初引进平阳霉素用于体表血管瘤的治疗,行瘤体内注射8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5例,女51例,男女之比为1:1.7,年龄2个月~60岁,其中,1岁以内48例,1~4岁24例,5~60岁14例,占15.1%。
头面部血管瘤44处,四肢58处,会阴部2处。
本组血管瘤中毛细血管瘤62处,混合型血管瘤28处。
海绵状血管瘤112处,蔓状血管瘤及红斑痣各1处。
瘤体最小0.4cm×4cm,平均3.0cm×2.5cm×0.4cm;其中6例患者曾冷冻或激光治疗而失败,3例口服强地松治疗无效。
1.2 治疗方法:治疗前检查血象,对较大血管瘤者作胸透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者可为治疗对象。
将平阳霉素10mg溶于无菌用水3ml~5ml备用。
用药的多少根据血管瘤的大小、部位、类型及患者年龄而定。
婴儿头面部及会阴部的表浅血管瘤用药要少,不必强求一次痊愈以免注药过多导致皮肤坏死,遣留瘢痕。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te4 ae t a db c lne t no n y n m c n l w du r v o ts os e r, h e i t w s 0 8 % a d h 6 c ss r t yl a i c o f ig a g y i a df o e pf em nh i y a teh a n r e a . 5 e e o j i p n o o f i t x s l g a 5 n
【 b t c】ObI t e T vsgt te l i l fcc foa i et no pnyn m e hi e i e a g m . to s A sr t a jci : o net a i c f ayo cln c o igag yi i cl rnwt hm ni a Meh d : e v i i e h c n a ei l j i f nn d h o
管 瘤可 自行 消退 , 患儿 的生 长发育 无严 重影 响 , 对 但
仍 有许多 不能退 化 的 血 管瘤 持 续 发 展 , 引起 诸 多并
发 症 , 出血 、 染 溃疡 , 重 的可毁 坏面 容 , 响器 如 感 严 影
官 功能 。其治疗 方 法有 多种 , 各有 其 优缺 点 。用
第2 5卷
第1 期
川
北
医
学
院
学
报
Vo. 125. . No 1
21 0 0年 2月
J RN OU AL OF NOR H I HUAN ME C OL E T SC DI AL C L GE
F b 00 e ・2 1
33
_
平 阳霉 素 局 部 注射 治 疗 小 儿 血 管 瘤 的疗效 观 察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

平 阳霉 素 ;
病 灶 内 注 射
P n y n my i n e t n T e t gM a i a ilHe n ima ig a g cn I jci r a i xlo c ma go o n f a l
Ha u n J n,Z a g Ha d n h n n o g,P n W eh n a io g
影 血 管造 影 ( S D A) 等 特 殊 检 查 。
按平 阳霉素 ( 北 制 药 厂 )8mg加地 塞 米 松5 河 mg 1 利 多卡 因2ml 生理 盐 水 2ml 比例 混 合后 , , 的
备用 。
本 组 病例 共 4 例 ,男性 1 例 ,女性 3 例 ,其 中 6 2 4
维普资讯
第 3卷第3 第39 1 期 2 页
20 年 6 02 月
华 中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学 版 ) 医
Vo . 3 N o 3 P. 3 9 1 1 . 2
JHu zo gUnvS i eh[ at c ah n i c T c Hel S i h ]治 疗 颌 面 部 血 管 瘤 疗 效 观 察
韩 俊 张汉东 潘卫 红
4 0 2 30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学 院 附 属 协 和 医 院 口腔 医疗 中心 ,武 汉
摘 要 为探 讨 一 种 简 便 、安 全 的治 疗 颌 面 部 血 管 瘤 的疗 法 .采 用 平 阳霉 素 加 地 塞 米 松 局 部 注 射 。 4 例 .其 中 治 愈 共 6 3 例 .占7 . 4 ; 效 l例 .占2 . 6 。 果 提 示 : 阳霉 素 局 部 注 射 是 一 种 安 全 、有 效 的 治 疗 颌 面 部 血 管 瘤 的方 法 。 3 17 % 显 3 8 2 结 平 关 键 词 颌 面 部 血 管 瘤 ;
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先用平阳霉素混合液进行瘤体腔内注射,每一进针部注入2-4ml混合药物,对血管瘤患者行多点注射, 注射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瘤的大小决定注射剂量,至瘤体稍发白为宜。
一般经3-5次注射后瘤体面积减小再进行手术治疗。
对部分未能完全切除或完全切除后有可能导致严重继发畸形的患者,则于术中和术后继续应用平阳霉素治疗。
观察手术后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中188例经过手术前平阳霉素混合液注射后手术直接切除治愈(72.31%),60例患者经手术后3-4次注射治愈(23.08%),显效9例(3.46%),无效3例(1.15%),总有效率为98.85%,治愈率为95.39%。
260例中有6例发热,局部溃疡形成3例,发生术区血肿4例,2例伤口边缘局部愈合不良,对症处理后均未影响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6%,未见白细胞降低、肝肾功能损害及肺纤维化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采用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可以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皮肤血管瘤;手术;平阳霉素【中图分类号】R7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024-02皮肤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体表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治疗方法大体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
本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手术合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皮肤血管瘤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以来到本院就诊的260例皮肤血管瘤患者,男120例,女140例,年龄3岁以下76例,3-14岁89例,15-30岁56例,31-50岁39例,血管瘤类型中,毛细血管瘤104例,海绵状血管瘤71例,混合型85例。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通过对76例颌面血管瘤采取平阳霉素局部注射。
结果总有效率97.4% 。
【关键词】平阳霉素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血管瘤是一系列不同病因、不同发展过程的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或畸形,属错构瘤范围,颌面部多发。
该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激素、激光及浅X 线放射治疗,但易致瘢痕形成,破坏容貌等副作用。
近年来文献报道[1]认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疗效满意,我院自1995年1月~2005年1月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血管瘤7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共76例,其中出生后1个月~2岁48例,3~9岁18例,10~19岁6例,20岁以上4例。
1.2 血管瘤类型毛细血管型血管瘤24例,海绵状血管瘤44例,蔓状血管瘤8例。
1.3 血管瘤部位额部23例、颊部20例、上下唇14例、鼻背及鼻唇沟10例、口内粘膜6例,瘤体最大6cm×4cm×1cm,最小 0.3cm×0.2cm×0.2cm。
1.4 治疗方法①常规行胸透、血常规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给予治疗,注射前5分钟据体重大小给地塞米松2~5mg肌注。
②取平阳霉素8mg+注射用水及利多卡因等量2-4ml。
皮内注射平阳霉素1mg,观察半小时无发热及惊厥不良反应行瘤体局部注射。
③先将瘤体内血液抽出或挤走,瘤体周围选对称四点5号针头推入等量药液,视瘤体大小一次注射4-24mg[2]。
2 结果见表1。
疗效标准:①痊愈:经1疗程治疗,瘤体完全消退,皮肤、粘膜颜色正常,无外观畸形及功能障碍,随访无复发。
②好转:瘤体缩小40%以上,皮色变浅,无功能障碍。
③无效:1疗程注射完毕,瘤体无明显变化。
3 讨论3.1 分类血管瘤起源于残余的胚胎血管细胞,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的60%,按其组织结构特征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
低浓度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
临床 研 究 ・
低 浓度 平 阳霉 素瘤 体 内注射 治疗 血管 瘤 的 临床观察
戴 春娟 叶祖 萍 牛 军 胡 博
【 要 】 目的 探 讨 低 浓 度 小 剂 量 平 阳霉 素局 部 注 射 治 疗 血 管 瘤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摘
生 理 盐 水
l l平 阳霉 素 8mg 伍 , 据 血管瘤 大小 将 药 液 直 接 注 射 至 瘤 体 内 , 至 瘤 体 表 面 发 自肿 胀 为 止 。每 6m , 配 根 直 隔 2周 左 右 注 射 1次 , 次 剂量 不 超 过 3mg总 剂 量 不 超 过 2 g 结 果 16例 经 低 浓 度 小 剂 量 平 阳 每 , 0m 。 0
射 . 量 控制 , 隔 时 间稍 长 的 平 阳霉 素 局 部 注 射 治 疗 方 法 。 总 间
【 关键 词 】 血 管 瘤/ 物 疗 法 ; 来 霉 素/ 药 和 剂 量 药 博 投
血 管瘤 是婴 幼儿最 常见 的一种 良性 皮肤 肿瘤 或 血管 畸形 , 目前治 疗方 法包 括冷冻 低温 治疗 、 激光 治
霉素 局 部 注 射 后 随访 3~l 8个 月 , 愈 率 7 . , 有 效 率 1 0 治 1% 总 7 0 %。全 身不 良反 应 轻 微 。 结 论 低 浓 度
小 剂 量 平 阳霉 素瘤 体 内注 射 治 疗 m管瘤 疗 效 确 切 , 副作 用 小 , 全 可 靠 。 议采 用 低 浓 度 , 剂 量 多 次 注 安 建 小
血 管瘤 1 9例 。瘤体 最 大为 1 m ×8c 0c m,最小 05 .
Cl 1c 。 I q× m
本组 均经 治疗 2~3次 , 愈 7 治 6例 , 效 3 有 0例 ( 1。 表 ) 局部 不 良 应轻 微 , 为注 射时疼 痛肿 胀 。 多 5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头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

的产生 , 从 而增强免疫功 能 。斑 蝥 中的斑蝥 素可 抑制 痢细
胞 的蛋 白合成 , 可影 响癌 细胞 D N A、 R N A生物 合成 和癌慕 冈 的表达 , 诱 导癌细胞分化 、 凋亡l , 最 终实现抑制癌 细胞 的 长分裂 , 并 且不产 生骨 髓抑 制 。动 物实 验研究 : 艾 迪 注射 液 对裸 鼠人 胃癌移植瘤 有抑制作用 , 还能增 强机体 的免疫功 能 和应激能力 ; 能使 白细胞 和血小板保持 在正常 范围 。所 以本 次研究显示 , 虽 然 两组 在 治疗 有 效率 比较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3年 7月 第 7卷 第 l 3期
C h i n J No d D r u g A p p l , J u l 2 0 1 3, V o 1 . 7, N o . 1 3
・
l 5l ・
产物 , 诱 发 细胞 凋亡 J , 无 肾毒性 , 胃肠 道反 应及 血 液毒 性 轻, 尤其适用于 一般状 况差 的晚期 胃癌 患者 。氟尿 嘧 啶 ( 5 一 F U) 是细胞周 期特异性药物 , 其 治疗 与静脉滴 注持 续时 间密 切相关 , 在消化道肿 瘤治疗 中 占有重 要地位 。L — O H P 、 L V是 5 - F U的生化调节剂 , 可使 5 一 F u的活性 代谢产 物氟 尿嘧 啶脱 氧核苷酸与胸 苷 酸合 成酶 结 合力 增强 , 从 而 大 大提 高 5 - F U 的疗效 , 三者联川有相加 或协 同效应 。 艾迪注射 液 由斑蝥 、 人参 、 黄芪、 刺 五加提 取而成 。其 中 的人参皂苷 、 黄芪 皂 苷 、 刺 五加 皂 苷 配伍 可增 强 巨噬细 胞 、 L A K细胞 、 N K细胞活性 , 诱 导干扰素 、 白介素 、 肿瘤坏死 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对51例颌面部血管瘤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观察瘤体消退及副作用发生情况。
结果:38例完全消退,10例大部分消退。
少数患者有发热和胃肠道不适,2例因注射过浅或过量造成局部瘢痕。
结论: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标签:平阳霉素;血管瘤;疗效;局部注射
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8%,其中近60%发生在头颈、颌面部[1],常常导致颌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
本科自2000年起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同时口服泼尼松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8月~2010年8月共收治患者51例,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9个月~42岁,平均21岁。
单发性血管瘤43例,其中唇部12例,咽部9例,舌部11例,颈部7例,鼻腔3例,上颌窦1例。
多发性血管瘤8例,其中颈部、唇部和咽部同时发病1例,咽部和舌部同时发病2例,颈部和舌部同时发病2例,唇部和咽部同时发病3例。
血管瘤类型有海绵状血管瘤34例,毛细血管瘤11例,混合性血管瘤6例。
瘤体最大面积为2.5 cm×2.5 cm×1.5 cm,最小为0.4 cm×1.0 cm×1.0 cm。
均未受任何治疗。
根据病史体征,穿刺或病理,全部均明确诊断为血管瘤。
1.2 治疗方法
取国产平阳霉素8 ml,用2~5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再加2%利多卡因1 ml。
进针部位常规消毒后,将药液直接注入瘤体内。
注射量的多少依据肿瘤所在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而定,瘤体小者注射到瘤体表面苍白为佳,瘤体大者可分点注射,成人每次剂量不超过8 mg,小儿每次不超过4 mg。
注射一次未消退者可间隔15~20 d重复注射。
平阳霉素总剂量不能超过40 mg。
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泼尼松10 mg每日1次,2周后药物剂量减半,减量后需维持1周,直到每次剂量2.5 mg为止。
间隔1个月后可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瘤体完全消失,皮肤表面色泽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显效:治疗后瘤体基本消失,皮肤表面色泽接近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有效:治疗后瘤体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消退,需配合其他治疗。
无效:注射后瘤体无变化。
2 结果
共收治51例患者中,治疗后随访1年。
结果:38例治愈,占74.5%;显效10例,占19.6%;有效2例,占3.9%;无效1例,占2.0%。
其中12例出现发热,体温为38~39℃,经对症治疗后均在1~3 d内消退;5例出现轻微恶心,食欲减退;1例因注射过浅,瘤体表面皮肤或黏膜小面积坏死,遗留轻微瘢痕,无一例患者出现肺纤维化、贫血等不良反应。
平阳霉素注射后局部肿胀5~7 d内消退,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
注射后瘤体逐渐缩小,变硬,颜色减退。
体积小者注射1~2次全部消退,再次注射者肿瘤较第一次轻,用药后瘤体逐渐缩小,直到完全消退,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组织恢复正常弹性。
3 讨论
手术治疗血管瘤虽然疗效可靠,但受患者年龄,肿瘤部位,麻醉危险性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存在着自然消退现象,而且有一定的退化率,所以有的学者对血管瘤的处理采取保守态度。
张文峰等[2]报告应用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有效率达93%,临床效果明显高于使用硬化剂。
国内外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血管瘤的历史很长,也取得了较好疗效[3]。
体外细胞培养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能非常明显地抑制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4]。
因此口服泼尼松后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快速增殖。
平阳霉素的作用机制是影响血管瘤内皮细胞的DNA合成及细胞代谢功能,从而发挥其对血管瘤的硬化作用。
平阳霉素是经分离纯化的单一组分抗癌抗生素,能够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影响癌细胞代谢,促进癌细胞变性、坏死[5]。
副作用小,主要副作用是用药后当天出现发热,此乃平阳霉素注射后激发体内热源释放所致。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的肺纤维化,后果非常严重。
因此临床上要获得最佳疗效,防止副反应发生。
应用平阳霉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全身状况,对患者身体发育,营养和心肺功能应全面了解,必须进行血常规、胸部透视等必要的检查,若查体出现异常应暂缓治疗。
②局部情况,应确定血管瘤的类型、部位、波及范围及深度,并了解其生长速度及治疗经过,再决定药物用量。
每次注射前应仔细测量瘤体的大小,并照相记录,以便分析疗效。
③严密控制药物用量,应根据瘤体大小、部位、患者年龄决定用药剂量。
成人一般一次不超过8 mg,总剂量不超过40 mg,小儿一次用量不超过4 mg,总剂量不超过20 mg。
每次准确剂量注射后皮肤黏膜轻微苍白为宜,严格防止过量注射造成表面皮肤和黏膜坏死,从而遗留瘢痕或畸形。
④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首次注射非常重要,必须回抽有血方可注射,再次注射应间隔至少2周后进行,最多不超过5次,若血管瘤未完全消退可待3~6个月后继续治疗或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⑤术后处理,注射后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若出现发热、恶心以及食欲下降应及时对症处理。
平阳霉素用于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平阳霉素不损伤神经,不引起神经瘫痪,呼吸困难,特别适用于头面部血管瘤[6]。
本文应用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51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50例有效,
74.5%的患者完全治愈,只有1例无效。
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其副作用较其他治疗方法发生少且轻微,主要是发热和轻微的胃肠道反应。
所以临床上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1.
[2]张文峰,钟林生.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J].口腔医学纵横,1997,11(2):100.
[3]Van Aalst JA,Bhuller A,Sabove AM.Pediatric vascular lesions[J].J Craniof Surg,2003,14(4):566-583.
[4]Sassn Q,Tan ST,Xu B,et al.Effects of five commonly used glucocorticoids on hemangioma in vitro[J].Clin Exper Pharm Physiol,2003,30(3):140-144.
[5]甄永芳,李电东.平阳霉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1992,19(1):58-59.
[6]夏国新.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6,10(4):21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