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袁大头甘肃版主要特征研究
袁大头民国三年版主要版别概览

袁大头民国三年版主要版别概览民国三年版正版民国三年版正面是袁世凯的侧脸,上面写着“民国三年”。
“年”字后无“枣”字,其他年版在“年”字后有“枣”字。
三年版的“民”字有一个“点”,其他年版没有“点”。
三年版有两种模具,旧模具和新模具。
旧模具有185个刃齿,新模具有170个刃齿。
铸造量大,为普通流通版。
铸件少的版本1.“O”版也就是嘉禾纹有一个“O”字形的铭文,嘉禾结带处有一个横“8”字形,左上带孔有一个很小的“O”形圆圈,领口处袁翔的下巴没有封住。
,肩章更宽,五颗星更显眼。
O版分为普通O版、横版带“华”字大肩章O版、长叶修版小肩章O版、小肩章O版带长叶修一开壳版、O版肩章配长叶修护一版、O版(中肩章/小肩章)直篷版、O版大肩章直篷版、O版中肩章实心O版,O版中号肩章无O版,O版大肩章凸粗O版,O大肩章版透心O版,O版大肩章双O版,O版实心O(撕裂版),O版三角圈,O版三角圈(睁眼版),O版三角圈“圈”不是印章,O版三角圈带“华”字横,O版三角圈错配中间肩章,O版小环保局ulet(没有 O 的 O 版本)。
2.粗略版。
袁的头发浓密而卷曲。
嘉禾结带不形成纵横“8”结,嘉禾结带右束处形成不规则圆形。
3.三角版。
这枚钱币背面圆字中的“嘴”字形成“△”字形,其他版本为“开口”。
4.打开shell版本。
这枚钱币“元”字的“北”字底线与竖笔不相接,形成“开壳”。
这个版本的袁氏肩章有明显的条纹,袁氏的眼睛从上到下有一条直线,俗称“睁眼”。
此功能在其他版本中也没有。
5.投《甘肃》二字版。
此币为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款。
元像左右两侧铸有“甘肃”二字。
其余的与 open shell 版本相同。
6.签名版。
此钱稀有,天津造币厂曾试铸样币,但未流通。
钱币元像右侧刻有竖线英文字母“L.GioRGi”,是外国在华造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Lorge-George”签名的缩写。
7.“T”字边,鹰洋边。
这两种钱币都是稀有的,是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样币。
甘肃版长城齿边银元讲解

甘肃版长城齿边银元讲解甘肃版袁大头是袁大头三年中的一个版本,因铸造工艺异常的精美,在收藏市场上很受欢迎。
其中的版本也是比较多的,各种特点,给收藏者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例如:甘肃加字(稀少)、曲笔民、三眼皮、、粗字、细字。
一、甘肃加字:提到甘肃加字,可以说是大头当中的名誉品了,是个地道的贵族,发行量不足3万,存世的也相当稀少了,这个品种假货泛滥,但是按照以下几点辨别要素,基本可以判断真伪,甘肃加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袁像两侧铸有甘肃二字,“中华”和“肃”字左半部多弱打,据说是当时的模具原因造成的。
2、“壹”字起笔和“豆”字的起笔分岔,形成剪刀口,“圆”字内有一个圆点暗记!3、袁像胸襟前有长城暗记,背面嘉禾多复打!4、边齿是由夹丝齿和橄榄齿组成,缺一不可!二、落叶版:就是嘉禾面4点处有一个类似叶子的暗记,其他特征没发现,此版比曲笔民要少的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三、去字版:顾名思义就是甘肃加字到普通甘肃版之间的过度版本,保留了一些甘肃加字的特征。
也有一定的升值潜力,壹字第一笔和豆字第一笔分叉,也叫剪刀口,圆字内有一圆点,壹圆两字笔画较粗,圆字复打,形成复影圆,嘉禾比一般的粗大些,而且多复打。
四、长缨版:嘉禾面五点处,有两粒嘉禾用一根绳子相连,根据绳子的粗细可分为粗缨版和细缨版,壹字下有一个圆点,相对于比长缨版多的曲笔民,这个价格还是有很大的上涨空间!五、曲笔民:甘肃名誉品,也是玩银元的朋友非常喜欢的一个品种,近一年来价格也翻倍了,但是他的数量要比长缨、落叶和去字要多。
大曲笔民就是民字的曲笔要明显一些,相反小曲笔民民字的曲笔很不明显,二者共有的特征是长内齿。
六、甘肃粗字版中华民国三年六个字,笔画偏粗!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袁大头甘肃版的版式丰富,而且这枚钱币在收藏市场上的存世量也没有普通版的那么高,收藏价值可想而知。
该版银元后来逐渐被中国人民银行收兑,民间所剩不多,是珍贵的收藏品种。
银元甘肃版大头的起落兴衰

银元甘肃版大头的起落兴衰甘肃造币厂成立后铸造的银币品种很少,除其中有二第一甘肃版袁大头,以及加字版甘肃第二民国十七年甘肃造孙中山像壹圆银元流银线,锈纹压力充足甘肃版大头甘肃造币厂铸造的银币比较有特点。
特别是袁像面大头”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其他地区的版式的差异很大。
整体头像偏大,背面的嘉禾更为粗狂,符合西北人的性格,币上缘铸“中华民国三年”中的“民”字为曲笔,被称之为“曲笔民”还有落叶版,更有“袁大头”面上直接加铸有“甘肃”二字。
这些都是大名誉品!这些银币所用的印花钢模,都是按民国三年版“袁大头”所刻制,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技术也是十分高明的。
实际上甘肃造币厂成立之初,“袁大头”铸造得也并不多,因为当时甘肃地区地处西北白银短缺是个大问题。
当时主要还是铸造铜币来应对流通的需要,比如现在的沙版铜元。
成立造币厂是国民军为了迅速恢复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采取的措施之一,进而来巩固甘肃这一根据地。
因为当时的形势并不乐观,国民军刚刚败退,急需稳住阵脚,赢得喘息的机会,而银元军饷便是稳定军心的第一要素多亏有了甘肃这个根据地支撑,才使得溃败的部队能有栖身之所。
使当时下野在苏联考察的冯玉祥回国后,得以整理旧部。
通过“五原誓师”,国民军参与北伐,实现了绝地反击。
而甘肃造币厂走向鼎盛,开始于大规模地铸造“袁大头”。
因为这一年,国民军的河州镇守使赵席聘挖掘出甘肃军阀武威凉州镇守使马廷勷四个大窖藏的白银二百多万两,一时为铸币提供了充足的来源。
据称当时从临夏往兰州运白银时,用了几十匹骡马日夜不停地驮了好几个月,甚至因为银子太多来不及过称,竟然改为斗量。
这为后来铸币打下了坚固的基础!而国民军的矛盾也使甘肃造币厂走向衰落,随着孙连仲率部离开甘肃。
北伐结束后,冯玉祥因地盘的分配和部队的编遣问题和蒋介石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1930年4月刚接任甘肃省主席才8个月的孙连仲就被冯玉祥东调率部参加了中原大战。
孙连仲离开时带走了造币厂的所有库存100万银元,充作国民军军饷。
甘肃大头特征

民国时期,由甘肃造币厂制造的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壹圆),与中央版和一些其他地方版银元相比,工艺精美、版式丰富多彩、特征明显等特点,一直深受我们广大银元爱好者的追捧,近年来一些稀有的甘肃版大头价格不断走高。
据悉,有网友按稀少程度把甘肃大头版式主要划分了好多种,例如:甘肃加字(稀少)、曲笔民、三眼皮、、粗字、细字(这个也很稀少)等等,但这些都属于甘肃版范畴的细目版(这些特征和研究成果,泉友可以到网上或书刊杂志上查询学习),今天我想在这里要研述的是除过一些细目版式中的一些特征外,甘肃版三年袁大头在宏观上的主要共同特征是什么,这是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在研究之前作以下限制:【范围】:甘肃造币厂制造(除特别版中的特别特征外)【时间】:中华民国三年【面值】:壹圆二、主要特征根据本人所掌握的资料素材和网络资源,通过仔细查阅资料、研究对比、归纳总结等方式,发现了十大主要特征:(一)胸前勋章处不缺一内小齿;(二)所有字体起笔和收笔很圆润、自如、饱满,没有顿挫生硬之感;例如“壹”字(三)双眼皮,睁眼,炯炯有神;甘肃版睁眼有别于其他版别之睁眼。
请仔细观察对比。
(四)肩章精细、美观且大;(五)头发中有剪口暗记(肉眼可以看见);(六)嘉禾图左面一枝顶端,第二谷穗芒端有多芒似剪口暗记;(七)嘉禾图9点钟处很特别。
对应的两谷穗中,上面一谷穗高翘起,有“金鸡独立”之态;向右,有一谷穗压叶,禾芒立体感强;(八)一缕胡须,整体,弯曲优美;(山羊须,呵呵)(九)开口贝;注意观察,甘肃开口贝和新疆、福建开口有区别,借用别人图片展示对比(这里必须提到的是,甘肃版也有闭口贝,但很少,一般都是复打或模具使用过程造成的。
不属于一般特征)(十)边齿为直齿或橄榄齿(齿中有细齿,整体分布不一),特例除外。
(其他)除上述的一些主要特征为,还有一些细微特征,比如嘉禾图谷穗整体很饱满圆润等,请泉友们自己对照研究了,呵呵三、特征整体图识位置(放大查找特征位置)四、附加一些中央版特征对比图,这样可以更具明显。
银元袁大头的版别、暗记、成色

民国二年十月十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民国三年开始铸制“袁大头”银币(以下简称“大头”),直至民国十六年五月北伐胜利后停铸。
当时就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各年份都有铸造)每日生产三十万元,加上南京(仅三年)、武昌(三、九年)、杭州(八、十年)、广东(仅三年)、奉天(沈阳,仅三年)、安庆(仅八年)、南昌(仅九年),以及甘肃、云南、海南、山东、康定、成都及重庆造币分厂(局)等地方的生产,可见大头的生产量史无前例,加上军阀混战私铸甚多,故大头版别极为丰富,暗记多彩纷呈。
在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考虑部分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使用习惯,又铸造了一些大头。
所以,大头的生产时间最长,生产量最大,流通时间最长,版式最多。
因此,大头的收集与研究在银币收藏中是难度最大、研究最为深奥的币种。
下面按版别、暗记、成色三个方面浅谈。
版别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
一、齿版别1、边齿有直齿边、橄榄齿边、疏齿边、密齿边、粗齿边、细齿边、鹰洋边、“T”字边、无齿边(光边)、异齿边。
2、边沿有宽边、窄边,有平边、高边(私版主要特征之一)。
3、内齿有直齿、曲齿、圆齿、小齿顶珠、大齿背珠、缺齿、长城型齿、花齿、异齿。
小齿顶珠又分上顶珠、下顶珠,按珠数量又分几齿珠,大齿背珠又分几齿珠。
二、属性版别1、中央版。
民国初年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因为其前后相继的统治者都出自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系统,所以又称北洋政府,天津造币局是北洋政府的中央制币机构。
各地沿用了天津造币局的版模,也统称为“天津版”。
在天津的版模流传、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磨损、开裂,但是版模难得,怎么办呢?就靠修改改模版。
“断笔民”等应当就是这样产生的。
“断笔民”断一笔、两笔、三笔的都有,凡是断一笔的,总是最下面的一横,然后依次往上,不知为何。
2、地方版⑴甘肃版。
仅三年,甘肃版的特征就是袁像明显头大脖子粗,背面圆字“开口贝”。
曲笔民的两面的内齿细长,明显与普通甘肃版的粗短不同,尤其是“民”字,最左边一竖,写法奇特;去字版是甘肃加字到普通甘肃版之间的过度版本,保留了一些甘肃加字的特征。
三年版“袁大头”的主要版别及其特征

三年版“袁大头”的主要版别及其特征“袁大头”钱币正面图案中央为袁世凯军装左侧画像。
民国三年版分身顶部有“民国三年”字样,并没有“造”字。
三年版“敏”字右侧有一个“点”,其他版本“敏”字右侧没有“点”。
民国8、9、10年版头像顶部有“民国X年制造”七个大字,比民国三年“制造”多了一个。
民国三年版“袁大头”正面民国第三版《元大头》有两种制造模具:旧模具和新模具。
旧模具生产的银元有185个刃齿,新模具有170个刃齿,生产量比较大。
是一般流通版。
民国时期虽然发行了各种银元和纸币,但袁大头一直是家喻户晓的货币。
即使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仍然用袁大头来养军。
可想而知袁大头的影响之大。
现在古钱币市场越来越火,尤其是银元市场。
许多银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尤其是一些在世界上比较稀有的稀有银元。
市场价格很高,因为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清代银元、龙阳、袁大头等银元为稀有钱币,品质优良。
在这些流行的银元中,比较流行的是袁大头。
“袁大头”银元共4年,即民国3年、8年、9年、10年。
共同点:正面均为袁世凯五分侧面像,年表如上,背面嘉禾两本,左右交替,底部打结,“”字一圈”铸在中间。
袁大头为何能赢得这么多人的喜爱?原因很简单。
“袁大头”银元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物价值,还具有一定的保值、升值功能。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收藏品投入的不断加大,“袁大头”越来越火。
近年来,价格一路上涨,而且变得非常稳定,几乎成为币市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袁大头的释放,对当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产生了非常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有签名版的袁大头,售价在578万左右。
墙上挂着袁世凯先生头像的民国三年袁大头,目前市场售价288万。
此外,还有一本只有几万册的甘肃二字版袁大头。
这只袁大头在市场上的成交价约为462万元。
高价的袁大头大多是天价无市场,只有拍卖市场才有。
例如,2011年5月12日,中国嘉德(北京)拍卖民国三年袁世凯一元银样币(LM72)。
成交价为78.2万元,第一财经看到,2020年1月14日,民国三年袁大头白银文员成交价为120.75万元,2020年11月28日,十年袁大头在新加坡秋季拍卖会上以100万元成交。
甘肃银元袁大头版别

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像银币甘肃版版别研究一铸造历史沿革民国三年袁像银币甘肃版数据研究民国三年甘肃造袁像银币,铸造时间及生产厂历来说法不一:一说认为:“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兰州造币厂铸。
”一说认为“甘肃省在清代并没有造币厂之设”,“民国15年(公元1926年)8月,成立甘肃造币厂”,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并造出孙中山总理像的壹圆银币,以及为数颇多的民国3年版的袁像壹圆银币,俗称甘肃版袁大头,“甘肃加字版:此币系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所铸”,这两种说法,目前被大多研究资料所引用,其中分别提到的了“兰州造币厂”和“甘肃造币厂”,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称谓,这与甘肃造币厂的发展有关。
二民国三年袁像银币甘肃版数据研究甘肃制币厂生产的民国三年袁像银币,制造工艺精湛,现将主要数据列举如下:(一)记重和钱径方面数据:一般都在26.6左右,但也有27.3g的,主要在(26g,27g),部分比26g还少。
钱径一般是38mm以上,也有39mm的,分布区间(38mm,39mm)。
(二)背面图案、内边齿和边齿数据:(如图)1.背面嘉禾图:1条绶带,2枝嘉禾,左右共8枝叶,左右各73朵谷穗,共计146朵;这点与中央版三年是有区别的,中央版三年左右各75朵谷穗,共计150朵.2.内边齿:粗内齿101,细内齿101.这一数据正面和背面是一样数;3.边齿数:177道或181道。
(三)正面袁像特征袁像银币一般都是侧像,和中央版等对比明显特征是“头大脖子粗”。
如图:三甘肃银币的主要版式(一)甘肃加字版1.真币“华”字右边的十字断笔2.袁像肩部两道衣纹直通不连,并且前衣纹上有两道竖纹;3.袁像正下方有规整的长城暗记;4背面“壹”字的“士”字和宝盖、宝盖下一横左边都成剪刀状,左上麦粒多芒,内细齿有几道双齿,“壹”字“豆”字起笔分叉,背面嘉禾叶下有暗记;5。
“圆”字复打,圆内“贝”字左上有一点;6.甘肃加字的边齿也较特别,以橄榄齿为主,间断性的边齿中间有细丝(有人称夹丝齿)。
三年大头顶级研究资料2

3,无造字 这是所有三年大头银元的特别之处,就连签字版的也是一样(见上述签字版图片), 4,肩章不明显(如下图所示) 这点也是所有三年大头银元的特别之处(O版除外),不是星星不明显就是杠线模糊, 签字版的就有稍微明显一些,
5,年字不同(如下图所示) 无论是什么版,只要是三年的大头银元,年字的第二横一定比第三横长很多, 这与其它年份的书法完全不同,
4,甘肃版(如下图所示,此图片为后仿制的参考品)
• 此版字体人像及图案与兰州版几乎一模一样,最大的特征 就仅是在人像的左右两侧加上甘肃二字而已,另此版铸造 数量比上述的兰州版少很多,约1:10以上,据原始数据记载 仅铸几万枚,一般完整VF品相的在1994年以前就已要价台 币1万5了, 刚开始收集钱币的时候就见过以标准版改刻加字的甘肃版, 熟不知甘肃版与标准版的人像根本不同,字体及图案也完 全不一样,但还是有少数人上当,各位不要觉得不可能,因为 以前就曾经出现一枚有装鉴定盒的加字甘肃版,过了不久 又出现以兰州版改刻的,这版就有比较多人上当了,因为钱 币本来就是真品,只不过再另加上甘肃二个字而已,稍做一 下旧化处理的话就看不出来了,反正加字甘肃版本来就没 见过品相好的,最后又出现了全新雕模铸造的仿品,而且做 工非常精良(就是上图那一枚),只要作旧或作个氧化色,那就 几乎与真品一样了,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版底太平整太漂亮 了,完全没有一般甘肃版的粗犷感,这也是这枚仿品的一大 败笔,但是这枚仿品至今对于涉足钱币界不深的藏家来说, 杀伤力还是很强,购买时记得仔细比对一下,
五、细部解说 1,标准版(如下图所示)
除了共同的特征及品相以外,标准版几乎找不到有较大差异的版式(真不愧为标准 版),一般所见都差不多一模一样,除了一般未使用版以外就是略带镜面版(如下图 1,2所示),此版应为初铸,也就是模具几近全新的时候铸造的,整体看来,无论是内齿, 字体,人像还是嘉禾图案都比一般的标准版还要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三年袁大头甘肃版主要特征研究
作者:地鑫泉
民国时期,由甘肃造币厂制造的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币(壹圆),与中央版和一些其他地方版银元相比,工艺精美、版式丰富多彩、特征明显等特点,一直深受我们广大银元爱好者的追捧,近年来一些稀有的甘肃版大头价格不断走高。
据悉,有网友按稀少程度把甘肃大头版式主要划分了好多种,例如:甘肃加字(稀少)、曲笔民、三眼皮、、粗字、细字(这个也很稀少)等等,但这些都属于甘肃版范畴的细目版(这些特征和研究成果,泉友可以到网上或书刊杂志上查询学习),今天我想在这里要研述的是除过一些细目版式中的一些特征外,甘肃版三年袁大头在宏观上的主要共同特征是什么,这是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作为一名甘肃人和钱币爱好者,挖掘和归纳我省的银币的内涵文化责无旁贷,虽然本人对银币收藏和研究涉足时间不算太长,慧力不足,难免“班门弄斧”,还望各位泉友多多指正,给予完善充实。
(研究所用图片系本人收藏品,所有图片都可以点击放大查看)一、在研究之前作以下限制:
【范围】:甘肃造币厂制造(除特别版中的特别特征外)
【时间】:中华民国三年
【面值】:壹圆
二、主要特征
根据本人所掌握的资料素材和网络资源,通过仔细查阅资料、研究对比、归纳总结等方式,发现了十大主要特征:
(一)胸前勋章处不缺一内小齿;
(二)所有字体起笔和收笔很圆润、自如、饱满,没有顿挫生硬之感;例如“壹”字
(三)双眼皮,睁眼,炯炯有神;甘肃版睁眼有别于其他版别之睁眼。
请仔细观察对比。
(四)肩章精细、美观且大;
(五)头发中有剪口暗记(肉眼可以看见);
(六)嘉禾图左面一枝顶端,第二谷穗芒端有多芒似剪口暗记;
(七)嘉禾图9点钟处很特别。
对应的两谷穗中,上面一谷穗高翘起,有“金鸡独立”之态;向右,有一谷穗压叶,禾芒立体感强;
(八)一缕胡须,整体,弯曲优美;(山羊须,呵呵)
(九)开口贝;注意观察,甘肃开口贝和新疆、福建开口有区别,借用别人图片展示对比(这里必须提到的是,甘肃版也有闭口贝,但很少,一般都是复打或模具使用过程造成的。
不属于一般特征)
(十)边齿为直齿或橄榄齿(齿中有细齿,整体分布不一),特例除外。
(其他)除上述的一些主要特征为,还有一些细微特征,比如嘉禾图谷穗整体很饱满圆润等,请泉友们自己对照研究了,呵呵
三、特征整体图识位置(放大查找特征位置)
四、附加一些中央版特征对比图,这样可以更具明显
专业资料
word完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