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联合封闭治疗治疗跟骨骨刺24例

合集下载

小针刀治疗足跟痛28例

小针刀治疗足跟痛28例

小针刀治疗足跟痛28例目的:报道小针刀治疗足跟痛的疗效。

方法:用小针刀治疗足跟痛,缓解和改善站立及行走困难。

结果:28例患者,临床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

结论:小针刀治疗对足跟痛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针刀;治疗;足跟痛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足跟部承重时足跟部疼痛为主症,痛甚者足跟不敢着地,严重影响站立及行走。

由于足跟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很难明确其疼痛的机制与病因学,对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1]。

足跟痛的治疗,总体上可分为药物内服、局部注射、针灸、手法、中药泡洗及外敷等方法[2-7]。

本科室采用小针刀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全部28例均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两科室门诊就诊的患者。

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47-65岁,平均(51±1)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2个月,平均1年5个月;全部病例为单侧足跟发病,左侧足跟痛10例,右侧足跟痛18例。

大部分患者均经过口服中、西药,或外治法治疗,效果不理想。

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足跟底及足心痛,胀裂感,站立、行走时加重,严重者足跟几乎不能着地,足跟底明显压痛;跟骨正侧位片显示跟骨结节前缘骨刺。

X线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等其它疾病。

2.治疗方法操作:一般取俯卧位,在跟骨结节前下缘和内缘压痛点定位,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使用汉章I型4号针刀,第一针从跟骨结节前下缘进针,刀口线与跖腱膜方向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垫,到达跟骨结节前下缘骨面,调转刀口线90°,在骨面上向前下铲剥2刀,范围不超过0.5cm。

术后以创可贴贴于进针点,压迫数秒钟以防止出血。

第二针从跟骨结节内缘压痛点进针,刀口线与跖腱膜方向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角,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垫,到达跟骨结节内缘骨面,调转刀口线90°,在骨面上向前下铲剥2刀,范围不超过0.5cm。

局部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痛28例报告

局部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痛28例报告

局部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痛28例报告
邓西华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1(023)002
【摘要】@@ 跟骨骨刺痛是疼痛门诊常见病之一,中药贴敷、薰洗、针灸、理疗、局部阻滞有时无效,手术治疗疗效较确切,但创伤较大,病人难以接受。

作者共接诊本病46例,其中28例经上述方法治疗无效者,改用局部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现总结如下。

rn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
龄23~70岁,最大年龄组35~55岁之间;病程2周~8年,平均10.2个月;
单侧22例,双侧6例;有外伤史者3例。

1.2 诊断要点:(1)不同程度足跟底痛,晨起较痛,步行数步或数分钟后缓解,劳累后又加重;(2)足跟处局部深压痛;(3)X线片示跟骨骨刺,部分病例可见跖长韧带和跖腱膜近端钙化影;且压痛点与
跟骨骨刺部位相符。

【总页数】2页(P367-368)
【作者】邓西华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针刀疗法配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跟骨骨刺84例 [J], 刘建仁;樊粤光;范光顺
2.小针刀疗法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跟骨骨刺临床分析 [J], 付艳红;孙履东;赵宏澜;赵美清;
3.局部痛点阻滞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跟骨骨刺所致足底疼痛120例 [J], 李高桥;马瑞敏;刘建军
4.局部神经阻滞配合中草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疗效观察 [J], 杨晓嫒;佘志银
5.关节镜下骨刺清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痛性跟骨骨刺30例 [J], 刘新权;邹文;叶青华;龚礼;侯慧铭;周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针刀治疗跟骨刺106例临床体会

小针刀治疗跟骨刺106例临床体会

第8卷第2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1.8N O.22007年4月J 0URNAL 0F BE I HUA UN I VERS I TY(N atura1S cience )A p !!!!!!!!!!!!!!!!!!!!!!!!!!!!!!!!!!!!!!!!!!!!!!!!!!!!!!!!!!!!!r .2007文章编号:1009-4822(2007)02-0157-02小针刀治疗跟骨刺106例临床体会牛壮,高培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吉林!"#$!!)摘要:足跟骨刺在临床中属常见病,常规疗法疗效不佳.通过对跟骨刺病因的新认识,即由于外伤、慢性劳损,使足底腱膜紧张、挛缩、骨化,最终导致骨刺形成.小针刀疗法针对病因,直接松解紧张、挛缩、骨化的足底腱膜,达到了根治的作用.关键词:小针刀;跟骨刺;足底腱膜;挛缩;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6-12-20作者简介:牛壮(1968-),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学研究.在日常骨科病人中,患跟痛症的患者较多,尤以中老年人为重,而在跟痛症中,跟骨刺患者所占比例为80%.传统方法对跟痛症治疗效果不佳,属临床上的疑难病.症状多表现为足根部疼痛,行走不力,尤以晨起疼痛加重为特点,男女均可发病,多为单侧跟骨发病,祖国医学上属“痹症”范畴.按传统疗法,以补肾壮骨、舒筋活血、化瘀止痛为主,见效慢,费用偏高,患者难以坚持治疗.近几年,我们采用小针刀治疗,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在门诊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足底跟骨刺106例,其中女46例,男60例;40!50岁20例,50!60岁80例,60岁以上6例.本病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1)足底疼痛、跛行.2)晨起后疼痛加重,需做较长时间活动后方可下地慢行,且不能长时间行走,足底不能碰硬物.3)跟骨侧位X 片:跟骨底结节处有鹰嘴样骨刺病变.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踝关节处垫高,足跟朝上,足跟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先在压痛最明显处做好标记,用利多卡因局麻后,在标记处进针刀,刀口与足总轴线垂直,针体与足跟底后平面成45 !60 角,针刀深至骨刺尖顶处,行横向切开剥离3、4下即可,不能将骨刺铲除.将针刀孔处无菌纱布覆盖好,术者一手握患者足背使患足过度背屈,另一手向足背方向适宜捶击捋按足底挛紧的筋腱数次,结束治疗.患者休息10d.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足跟底部疼痛完全消失,行走自如.有效:足跟底部疼痛减轻,行走后略有疼痛.无效:治疗后疼痛不减,行走跛行.3.2治疗结果本组106例,临床治愈96例,占90.6%,其中1次治愈80例,2次治愈16例.有效16例,占9.4%.总有效率100%.4典型病例王某,男,52岁,右跟骨疼痛2a ,加重3个月.1a 前曾在其他医院做理疗,共治疗1个多月,治疗时症状缓解,但停止治疗1个月后疼痛又复发.于2002年2月就诊,查:患者身体正常,体质量96k g ,右足跟底部剧痛,不能自行站立行走.右跟骨X 片:右跟骨底结节处骨质增生明显,向足尖部呈鹰嘴样.诊断为右跟骨刺,行小针刀治疗1次后治愈.宋某,女,62岁,右跟骨疼痛3a ,加重1个月.2a 前,曾在当地医院行传统封闭疗法治疗,共封闭治疗3次,但每次封闭后均暂时有效,半个月后又复发,不能劳动.于2001年5月就诊.查:右跟部疼痛明显,不能站立,压痛阳性,右跟骨X片:足跟骨底结节处增生明显,诊断为右跟骨刺,行小针刀治疗l次后治愈.李某,女,62岁,右跟骨疼痛5a,加重6个月.该患者家住农村,因跟骨疼痛不能正常劳动,在当地卫生院用口服补肝肾、止痛药物,以及理疗、穴位注射等疗法治疗,治疗时有效,但停止治疗l个月后疼痛复发.这样反复治疗多次,总是复发,很是苦恼,丧失了治疗信心.后经人介绍来院治疗.查:患者身体正常,体重偏重,右足跟部疼痛剧烈,疼痛拒按,右足跟不能着地,局部肿胀.右跟骨侧位X片:右跟骨结节前方有一尖锐的骨刺,骨刺较长,刺尖向足尖方向,诊断为右跟骨刺,行小针刀治疗2次后,临床治愈.5体会l)小针刀治疗跟骨刺,首先要诊断正确,否则疗效不佳.跟痛症是以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位,有以下解剖特点,因此,成为决定以往常规疗法疗效不佳原因之一.跟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又称脂肪垫.在脂肪和跟骨之间有滑液囊存在,跖筋膜及趾短屈肌附着于跟骨结节前方,而跟腱呈片状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方.跟痛症分为跟后痛、跟下痛及跟骨痛.跟下痛又包括跟骨刺、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肾虚性跟痛症.跟骨刺在站立、行走时跟骨下疼痛,尤以晨起时为重,休息后或走一段路后疼痛减轻,跟骨结节前方压痛点明显.X 片:在跟骨结节前方有一尖锐的骨棘,棘尖向前与跖腱膜方向一致[l,2].2)以前认为造成跟骨刺的原因只是长期因职业关系站立于硬板地工作,或扁平足,使跖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跟骨附着处,因牵拉而发生充血性渗出,日久骨质增生,产生骨刺.小针刀疗法认为足跟骨刺的形成原因,是足底腱膜挛缩所致.足底腱膜呈三角形,含有较多的纵形纤维,后端稍窄,附于跟结节前缘内侧部,其两侧缘向深部发出肌间隔,止于第l.5跖骨,在足底形成3个骨筋膜鞘.足底腱膜是形成内侧纵弓的主要部分.外伤、慢性劳损,使跖长韧带和跖腱膜挛缩引起跟骨附着点处持续性的牵拉损伤,韧带和腱膜的纤维也就不断被撕裂,人体为了加强此处的强度,防止被拉断,就使附着点不断钙化和骨化,形成骨刺.以往的治疗方法或用理疗,或用穴位注射,只是解决了局部的无菌性渗出,解决不了跖筋膜挛缩、骨化.小针刀直接松解跖长韧带和跖腱膜,从而解除了跖筋膜的紧张、挛缩,达到了根治的作用[3,4].3)小针刀疗法在治疗足跟骨刺疾病时,操作简便、安全,见效快,疗效好,价格不高,创伤小,痛苦小,易于被患者接受.通过临床观察和体会,在治疗足跟骨刺时,小针刀疗法优于其他传统疗法.参考文献:[l]彭裕文,王海杰,羊惠君,等.局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l.258-259.[2]B azaz R,F erke l RD.T reat m ent o f o steochondral l es ions o f t he T alus W it h A uto lo g ous Chondroc y te I m p lantation [J].T echn i C ues i n F oo t&A nkle S ur g er y,2004,3:45-47.[3]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l998.77-79.[4]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90.529-530.C l i ni cal an al y s i s o f l06Cases w i t h hee l Bon y S P urTr eat ed w i t h Smal l Needl e-kni f eNI U zhuan g,GAO pei-xi n(A iliated~os P it al o B eihua unioersit y,Jilin l320ll,C hina)Abstract:H eel bon y s p ur is t he nor m al disease i n cli nical treat m ent,but t he result o f nor m al t hera py is not g ood.A ccordi n g to t he ne W cause o f heel bon y s p ur ha pp eni n g,such as trau m a,chronic strai n and so on,local p lanter becom es tonicit y,contract ure,ossif y i n g,and it m akes t he heel bon y s p ur ha pp en.Sm all needle-knif e can loose tonicit y,contract ure and t he ossif y i n g local p lanter com p letel y.K e y words:Sm all needle-knif e;H eel bon y s p ur;P lantar a p oneurosis;C ontract ure;C li nical anal y sis【责任编辑:陈丽华】85l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8卷。

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痛症50例

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痛症50例

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痛症50例李琴;任黎栋;杨冬青【摘要】目的观察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常规安尔碘消毒后,用1%利多卡因3~4mL局部麻醉,用针刀微创松解术;并用曲安奈德注射液0.3mL、维生素B120.5~1mg做局部药物注射.结果全部有效,治愈46例(92.00%).结论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1(020)006【总页数】1页(P976-976)【关键词】跟痛症;局部封闭;针刀微创松解术;中西医结合疗法【作者】李琴;任黎栋;杨冬青【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浙江余姚315400;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浙江余姚315400;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浙江余姚31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跟骨为最大的跗骨,前窄后宽,向下移行于跟骨节。

在跟骨节处有跖长韧带与前方第1~5耻骨相连,与跖腱筋膜一起维持足弓。

跟痛症的原因很多,常伴有跟骨结节前缘骨刺,骨刺主要是由于筋膜与跟骨骨膜相交织,过度牵拉而形成,多见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

主要包括跟骨下滑囊炎、跖筋膜炎、后跟腱撕裂伤、跟骨下脂肪垫炎等疾病。

笔者应用神经阻滞术配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骨痛患者50例,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3月浙江省余姚市中医院就诊跟痛症患者5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45~69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5年,多为单侧发病。

诊断符合(1)足跟下疼痛,晨起站立时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疼痛加重;(2)跟骨结节前下方有明显压痛,也有压痛见于跟前外侧和内侧者;(3)X线摄片显示跟骨结节前有骨刺形成或有足弓中点部的条状钙影,排除骨质病变。

排除其他足部疾病,如跟骨高压症、痛风、骨折、肿瘤等;排除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足跟骨骨质增生38例

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足跟骨骨质增生38例

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足跟骨骨质增生38例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足跟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在未来治疗足跟跟骨骨质增生当中的应用。

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足跟跟骨骨质增生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入选患者53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

对照组对患者常规封闭治疗方法,实验组根据具体情况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配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疗效显著率为57.89%;无效例数为4例,占21.05%总有效率为78.95%,而实验组的疗效显著病例数占73.68%,无效例数为2例,占10.59%,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足跟跟骨骨质增生患者的治疗采用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 small knife with a closed heel calcaneus bone hyperplasia treatment,summarizing clinical experiences and explore a small knife with a closed hee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among the calcaneus. Methods The hospital in April 2012 - the calcaneus heel bone hyperplasia patients admitted in March 2015 to conduct clinical analysis,73 patients enrolled,54 patients can be analyzed effica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27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 (27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conventional closed therapy,experimental group depending on the circumstanc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on a small knife with blocking treatment with treatment,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clinic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57.89% significantly;invalid number of cases of four cases,accounting for 21.05%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8.95%,while the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the number of cases accounted for 73.68%,the number of cases ineffective in 2 cases,accounting for 10.59 perc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47%.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 <0.05).Conclusion For the calcaneus heel bone hyperplasia treatment of patients using a small knife with blocking treatment for treatmen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results and safe and effective,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Small knife;Closed treatment;Heel calcaneus bone hyperplasia;Clinical research足跟骨骨質增生在医学上又称为足跟骨骨刺[1],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足跟压痛,起床后站立时或初走时疼痛剧烈,足跟骨骨质增生患者的患病部位如果在石子、瓦片等硬物上,则疼痛不堪忍受[2-3]。

小针刀联合封闭治疗治疗跟骨骨刺24例

小针刀联合封闭治疗治疗跟骨骨刺24例

小针刀联合封闭治疗治疗跟骨骨刺24例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治疗学上的疑难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一般采用局部封闭或行跟骨骨刺切除术治疗,但封闭治疗未去除病因,易复发;手术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

2009.3-2014.3年,笔者对24例跟骨骨刺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封闭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

男16例、女8例。

年龄38-62岁,单足发病者17例,双足发病者7例。

X片示均有明显骨刺。

病程6月-5年。

1.2临床表现足跟底部疼痛,走动后好转,晨起或休息后再开始,活动时疼痛厉害,有的要1-2小时预备活动后才能走路。

1.3诊断标准:1.3.1足跟底部疼痛,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

1.3.2患足足弓加深,跖长韧带和跖腱膜(让患足生平时)象弓弦一样在足弓处可清楚摸到。

1.3.3 X线片示:患足跟骨结节处有尖嘴样骨刺生成。

2 治疗方法2.1小针刀治疗让患者俯卧治疗床上,足跟朝上,踝关节下垫一薄枕将足垫稳使足稍悬于床缘,在压痛最明显处标记进针点,经严格消毒后,左手握住患足,右手持针刀沿标记点进针刀,刀口线和足纵轴平行,针体和足跟底后平面垂直进针刀深度达骨面,对跖长韧带和跖腱膜附着处作横行切开三、四刀,纵行疏通剥离感觉粘连组织松动,调整针刀方向(结合X片)铲刨骨刺感觉骨面无明显骨性突起,将针孔压迫1-2分钟无菌纱布覆盖,医者左手使患足过度背曲,同时右手拇指向足背方向推顶足弓部象弓弦一样的跖长韧带和趾腱膜,这样做2、3次即可。

回家休息1天。

2.2封闭治疗针刀治疗后5—7天疼痛明显减轻,常规消毒后用5ml空针抽取醋酸泼尼松龙1ml+2%利多卡因1ml沿厡针刀进针处垂直进针到骨面稍退针注药封闭治疗,无菌敷料遮盖针眼,第二天去纱布。

如一周后有疼痛需再次封闭。

3 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足跟疼痛消失,局部压痛消失,行走正常,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显效:足跟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局部压痛明显减轻,劳累或天气变化时有轻微疼痛;好转:疼痛减轻,劳累或天气变化局部症状加重;无效:自觉症状或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

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36例临床观察

小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36例临床观察
度 的跟 骨骨 刺 ; 除跟 骨 骨髓 炎 、 排 跟骨 结 核 以及 由 类 风 湿 性关 节 炎 、 直 性 脊 柱炎 、 强 骨性 关 节炎 和 痛
痊 愈 3 ( 61 ) 显 效 : , 83 )有 效 1例 8 .% , 3例 ( .% ,
1 (.%)无 效 , 例 (.% ) 例 28 , 1 28 。总有效 率 9.% 。 72
患者取 俯 卧位 , 关节 下垫 一枕 头 , 踝 足跟 朝上 , 常 规 消毒铺 巾 : 后 压 痛点 中最 明显 处 进 针 、 口 在 刀
线 与足 纵轴 垂直 , 体 与足 跟底 平 面 呈 6 。 , 针 针 0 进 深 度达 骨膜 , 纵 行 剥 离或 横 行 切开 , 前要 逐 层 做 术 深入 ,以便检查 到 和治疗 合并 的滑囊炎 或腱 膜炎 ,
马 丽 萍
( 鲁 木 齐市 友 谊 医 院疼痛 科 , 新疆 乌

乌 鲁术 齐
80 4 ) 30 9
要 目的: 察 小针 刀 结合 局 部 封 闭治 疗跟 痛 症 的效 果 。 方法 : 取 我科 就 诊 的跟 痛 症 患者 3 观 选 6例 , 先采 用
小针刀剥离、 松解 , 后进 行 局 部 封 闭疗 法 。于 治疗 前 、 和 治疗 后 6 月观 察 临床 体 征 变化 。 结 果: 刀 结 合局 部 后 个 小针
流畅, 瘀结疏散 , 筋脉荣通 , 疼痛消除。《 中医临证备 要 》 足跟痛 , 系小疾 , 宜峻 补 ” “ 虽 治 。小针 刀治 疗直 达病所 , 疏通经络 , 使经气顿畅 , 凝滞顿流 , 调节 阴
阳 , 到通而 不痛 、 达 去瘀 生新 的 目的。治疗 机 理是 :
结 节处有 骨 刺形成 , 尖端朝 向前方 。

针刀疗法配合臭氧治疗跟骨骨刺的疗效评价

针刀疗法配合臭氧治疗跟骨骨刺的疗效评价

( 二) 组间患者复发率对比
对患者进行为期 1 年的随访,观察组中仅有在治疗后 6
个月时出现 1 例复发情况,对照组中在治疗后 1 个月出现 1
例复发,3 个月时出现 1 例复发,一年总复发率为 15.56% ,不
同组 别 患 者 在 1 年 随 访 复 发 率 上 对 比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M] .北京,中国针刀,2010.
[7] 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黄宇光主编 庄心良,曾因
明,陈伯銮主审,现代麻醉学( 第四版) [ M] .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4.
[8]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编( 刘延青主委) ,中国疼痛
病诊疗规范( 第 1 版)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踝关节前
缘适当垫高,足跟朝上,按针刀医学四步进针规程,对压痛明
显部位用定点笔确定位置,常规消毒,针刀口线与足纵轴垂
直,针体与足跟底后平面维持 60° 角进针。 刀深度达到骨刺
尖端,行纵向切口剥离,以手下出现松动落空感为标准出刀。
局部注射 0.9% NS8mL,立即抽取浓度为 40 ~ 50μg / mL 的医
类似这样限度测定的系统溶液,优先选择限度附近的浓度去
配制系统。
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实验,发现色谱柱、缓冲盐 pH、柱温、
流速为影响实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所以在日常检验过程
中,需按照以下措施执行。
1. 严格控制流动相缓冲盐的 pH。
2. 确保柱温箱控温的准确,柱前有足够长的管路预热流
动相;因为流动相的柱温既影响培哚普利叔丁胺和立体异构
参考文献:
[1] 《 中国药典》2015 年版 第二部[ S] .1200 ~ 12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针刀联合封闭治疗治疗跟骨骨刺24例
发表时间:2014-08-18T08:30:10.5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王国军[导读] 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治疗学上的疑难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王国军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外科 635000)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276-01 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治疗学上的疑难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一般采用局部封闭或行跟骨骨刺切除术治疗,但封闭治疗未去除病因,易复发;手术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

2009.3-2014.3年,笔者对24例跟骨骨刺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封闭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

男16例、女8例。

年龄38-62岁,单足发病者17例,双足发病者7例。

X片示均有明显骨刺。

病程6月-5年。

1.2临床表现足跟底部疼痛,走动后好转,晨起或休息后再开始,活动时疼痛厉害,有的要1-2小时预备活动后才能走路。

1.3诊断标准: 1.3.1足跟底部疼痛,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

1.3.2患足足弓加深,跖长韧带和跖腱膜(让患足生平时)象弓弦一样在足弓处可清楚摸到。

1.3.3 X线片示:患足跟骨结节处有尖嘴样骨刺生成。

2 治疗方法
2.1小针刀治疗
让患者俯卧治疗床上,足跟朝上,踝关节下垫一薄枕将足垫稳使足稍悬于床缘,在压痛最明显处标记进针点,经严格消毒后,左手握住患足,右手持针刀沿标记点进针刀,刀口线和足纵轴平行,针体和足跟底后平面垂直进针刀深度达骨面,对跖长韧带和跖腱膜附着处作横行切开三、四刀,纵行疏通剥离感觉粘连组织松动,调整针刀方向(结合X片)铲刨骨刺感觉骨面无明显骨性突起,将针孔压迫1-2分钟无菌纱布覆盖,医者左手使患足过度背曲,同时右手拇指向足背方向推顶足弓部象弓弦一样的跖长韧带和趾腱膜,这样做2、3次即可。

回家休息1天。

2.2封闭治疗针刀治疗后5—7天疼痛明显减轻,常规消毒后用5ml空针抽取醋酸泼尼松龙1ml+2%利多卡因1ml沿厡针刀进针处垂直进针到骨面稍退针注药封闭治疗,无菌敷料遮盖针眼,第二天去纱布。

如一周后有疼痛需再次封闭。

3 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足跟疼痛消失,局部压痛消失,行走正常,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显效:足跟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局部压痛明显减轻,劳累或天气变化时有轻微疼痛;好转:疼痛减轻,劳累或天气变化局部症状加重;无效:自觉症状或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

3.2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24例,治愈24例,随访最长5年,随访最长1年,一般封闭1次治愈,最多2次。

3.3注意事项。

切开剥离的位置一定要在骨刺的尖部,并将尖锐的顶部铲平,针刀不能滑向跟骨结节深面凹处,否者容易损伤神经、血管。

4 讨论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跟骨骨刺生长部位在跖长韧带和趾腱膜与跟骨结节附着点外,跖长韧带和趾腱膜后端均附着在跟骨结节的上下缘,且跟骨结节处长的跟骨骨刺尖部均指向足前方,故骨刺形成的原因是跖长韧带和趾腱膜挛缩引起的跟骨结节附着点持续的牵拉损伤,韧带和腱膜的纤维不断撕裂,局部出血不断钙化和骨化,形成骨刺。

保守治疗就是劝患者少走动、少站立,醋泡,用软海绵垫与足跟下,疼痛剧烈者打封闭,中医有的拳击、锤击等治发,近年来有用骨刺片长期服用等,均收效甚微或不能收持久疗效,西医亦有用手术方法将其切除,创伤大,费用高,对工作生活影响大,易感染,结果仍不能根治。

而小针刀创伤小,费用低,对工作生活影响小,符合加速康复理念,并且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针刀+1次封闭可治愈,且操作简便、安全,容易掌握,更适宜在门诊、日间手术中心、社区及基层卫生中心大力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