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熔剂法合成宝石的原理和方法(精)

合集下载

助熔剂法合成宝石

助熔剂法合成宝石

助熔剂法合成宝石助熔剂法,顾名思义,它是在高温下,矿质借助助熔剂的作用在较低温度下熔融,从熔融体中生长出宝石晶体的方法。

助熔剂法晶体生长过程,类似于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矿物的形成,与水热法生长晶体相类似,只不过助熔剂代替了水溶剂。

因此,助熔剂法也可称为高温熔体溶液法、熔剂法或熔盐法。

该法在晶体合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十九世纪中叶曾有人用此法合成金红石,但由于焰熔法兴起而被忽视,直到近些年来才得以大量应用。

1.助熔剂法分类根据晶体成核及晶体生长方式,助熔剂法可分为两大类:(1)自发成核法该法生长晶体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形成晶核。

成核是一个相变过程,即在母液相中形成固相小晶芽。

这一相变过程中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为:△G=△Gu+△Gs。

公式中:△Gu 为新相形成时体系自由能的变化,且△Gu﹤0;△Gs为新相形成时新相与旧相界的表面能,且△Gs﹥0。

这就是说,晶核的形成,一方面由于体系从液相转变为内能更小的晶相而使体系自由能下降,另一方面又由于增加了液-固界面而使体系自由能升高。

实验表明,影响成核的外因主要是过冷却与过饱和度。

成核的相变有滞后现象,就是说,当温度降至相变点时,或当浓度刚达到饱和度时,并不能看到成核相变。

成核总需要一定的过冷或过饱和。

另外成核可分为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两种。

均匀成核是在体系内任何部位成核率是相等的,非均匀成核则是在体系的某些部位的成何率高于另一些部位。

均匀成核是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实际成核过程都是非均匀成核,即在体系里总是存在杂质、热流不均、容器壁不平等不均匀的情况,这些不均匀性有效地降低了成核时的表面能位垒,核就先在这些部位形成。

所以人工合成宝石总是人为地制造不均匀性,使成核容易发生,如放入籽晶、成核剂等。

该法按照获取过饱和溶液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缓冷法、反应法和蒸发法三种,其中以缓冷法设备简单而被广泛使用(图2-3)。

a.缓冷法是晶体材料全部熔于助熔剂之后,在高温炉中缓慢降温冷却,使晶体自发成核并逐渐成长的方法。

【宝石学】宝石的合成方法

【宝石学】宝石的合成方法
直到1970年,GE公司首次研制出宝石级合成钻石(约1ct)。随后,日本 的住友电气公司(1985)、英国的戴比尔斯(1988,11.14ct;1990, 14.3ct)、俄罗斯(1993)等相继公布了他们合成的宝石级钻石。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已能获得十几克拉大的晶体,但宝石级钻石合 成的成本仍很高,不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2000年可切磨的合成钻石只有 3500ct,仅占当年天然宝石级钻石产量的0.01%。
占总重量百分比 0.15 0.1 2.0 0.13 0.1 0.1 0.3 0.3 0.15
0.09+0.15 1.1+1.1 0.15+1.0
0.08+0.08
晶体颜色 红色 黄色 紫色 淡黄色 粉红色 黄绿色
橄榄绿色 深紫色 淡绿色 攻瑰红色 淡蓝色 紫蓝色 棕色
四、助熔剂法
原理和方法
助熔剂法又称高温熔体溶液法,它是将晶体的 原成分在高温下溶解于低熔点助熔剂熔体中,形成 饱和的溶液(熔融液),然后缓慢冷却或恒温下蒸 发熔剂等方式,使晶体从过饱和熔融液中不断结晶 出来。与矿物晶体从岩浆中结晶的过程相似。
氧化锆粉末和稳定剂装在由冷却铜管组成的金 属杯内,在粉末中心放入引燃用的锆金属粉末 或锆金属棒。然后由高频线圈加热。
高频使锆金属熔化,熔化部分向外蔓延,引燃 周围的粉末。紧靠着杯壁的粉末在循环冷剂的 作用下保持固态,构成一层薄薄的外壳。
待坩埚内的物质达到完全熔融后,将坩埚从加 热区缓缓移开,坩埚内的物质开始冷却,结晶 从壳底开始,向上长出圆柱状的晶体,直到全 部结晶固化。
合成水晶的掺杂与颜色对照表
掺杂种类 Fe3+ Fe2+ Co2+ Mn4+ Al3+
质量分数% 0.1~0.7 0.1~0.6 0.1~0.4 0.2~0.5 0.1~0.2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配方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配方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配方一、原料选择。

1. 主要原料:氧化铝(Al₂O₃)- 氧化铝是红宝石的主要成分。

在自然界中,红宝石就是刚玉(主要为氧化铝)晶体中含有少量铬(Cr)元素而呈现红色。

对于人工合成,需要高纯度的氧化铝粉末。

一般纯度要求达到99.99%以上。

这是因为杂质过多会影响晶体的生长和颜色的纯正性。

2. 致色剂:铬(Cr)化合物。

- 通常选用铬酸铅(PbCrO₄)或氧化铬(Cr₂O₃)作为致色剂。

添加量一般在0.5% - 2%左右。

铬离子(Cr³⁺)取代晶体结构中的铝离子(Al³⁺),从而使合成的晶体呈现红色。

致色剂的用量需要精确控制,如果添加量过少,颜色会太淡,达不到红宝石应有的颜色深度;如果添加量过多,可能会导致晶体内部结构缺陷或颜色过深而不自然。

二、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的配方及原理。

1. 配方。

- 助熔剂通常采用氧化铅(PbO) - 硼砂(Na₂B₄O₇)体系。

一般比例为PbO:Na₂B₄O₇ = 1:1到3:1之间。

再加入氧化铝和致色剂铬化合物。

例如,以100克原料总量计算,氧化铝粉末约80 - 90克,致色剂(如氧化铬)0.5 - 2克,助熔剂(氧化铅 - 硼砂混合)10 - 20克。

2. 原理。

- 助熔剂的作用是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氧化铝的熔点非常高(约2050°C),在加入助熔剂后,体系的熔点可以降低到1200 - 1300°C左右,这样就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晶体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在助熔剂的熔体中溶解,然后通过缓慢降温或其他方式,使溶质(氧化铝和铬离子等)以红宝石晶体的形式结晶出来。

三、焰熔法合成红宝石的配方及原理。

1. 配方。

- 原料主要是高纯度的氧化铝粉末和少量的铬酸铅(PbCrO₄)作为致色剂。

氧化铝粉末的纯度要求在99.9%以上。

致色剂的添加量约为1% - 1.5%。

2. 原理。

- 焰熔法是通过氢氧火焰来熔化原料。

氢氧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2500 - 3000°C。

宝石合成方法及原理汇总情况

宝石合成方法及原理汇总情况

宝石合成原理与方法(汇总)第一章绪论要点人造宝石材料的重要性人造宝石材料的发展基本概念晶体生长基本理论一、人造宝石材料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宝石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然而天然宝石材料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人工宝石材料能够大批量生产,且价格低廉,故人工宝石材料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宝石材料的品种日益繁多,合成宝石的特性也越来越接近天然品种。

宝石学家不断面临鉴别新的人造宝石材料的挑战。

某些人工的晶体材料也用于工业产品及设备的制造及生产中。

例如,人造钇铝榴石被广泛用于激光工业,合成水晶是用作控制和稳定无线电频率的振荡片和有线电话多路通讯滤波元件及雷达、声纳发射元件等最理想的材料。

二、人造宝石材料的发展人工制造宝石的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埃及人用玻璃模仿祖母绿、青金石和绿松石等。

人工合成宝石始于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由于矿物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化学分析方法取得的进展,使人们逐渐掌握了宝石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加上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对结晶过程的认识,人工合成宝石才变为现实。

1892年出现了闻名的“日内瓦红宝石”,这是用氢氧火焰使品质差的红宝石粉末及添加的致色剂铬熔融,再重结晶形成优质红宝石的方法。

随后,这种方法经改进并得以商业化。

1890年,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获得成功;1900年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成功。

从此,宝石合成业飞速地发展起来。

合成尖晶石、蓝宝石、金红石、钛酸锶等逐渐面市。

1953年合成工业级钻石、1960年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及1970年宝石级合成钻石也相继获得成功。

我国的人工宝石材料的生产起步较晚。

五十年代末,为了发展我国的精密仪器仪表工业,从原苏联引进了焰熔法合成刚玉的设备和技术,六十年代投产后,主要用于手表轴承材料的生产。

后来发展到有20多家焰熔法合成宝石的工厂,能生长出各种品种的刚玉宝石、尖晶石、金红石和钛酸锶等。

我国进行水热法生长水晶的研究工作,始于1958年。

宝石合成技术

宝石合成技术

宝石合成技术人工宝石的合成方法:1、焰熔法2、水热法3、助溶剂法4、熔体法5、冷坩埚熔壳法6、高温高压法7、化学沉淀法8、区域熔炼法焰熔法一、原理将合成宝石的原料(固态的粉末组分)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在一起,用氢氧火焰把原料熔化,然后随着温度下降在熔体中进行晶体生长的方法。

二、设备1.供料系统:为圆柱形的筛状供料容器和料斗组成,震动器有规律地振动使粉末均匀下落到氧气流中。

2.气体燃烧系统:融化粉料的设备。

氧气、氢气通过燃烧器燃烧,温度可达2500℃。

3.结晶炉:马弗炉,主要起保温作用。

炉膛呈流线型,易于气体流动和不积粉。

4.下降系统:把籽晶固定于结晶杆上,并把结晶杆安装在支架上,结晶杆可缓慢下降并不断旋转,以保证晶体的生长尺寸。

三、一般工艺流程1、原料制备:要求纯净,颗粒均匀,高分散,具适当的堆积密度和流动性。

掺杂剂要考虑到宝石的颜色,光学性能,宝石结构和物理性质,生长过程中的烧失量。

2、下料,将原料粉末与掺杂剂按比例置于筛状容器,振动过筛,落入氧气流内。

3、熔料,内管中的氧气与外管中的氢气混合燃烧。

4、晶体生长:熔体下落到种晶的生长台上,旋转并下降,晶体生长成梨形圆棒。

5、处理晶体,关闭气体,晶体冷却,由于晶体生长时内聚了大量应力,当停止加热晶体,易从纵轴裂成两半。

6、退火处理,将合成晶体装炉缓慢升温几小时,恒温保温,再慢慢降至室温以减少热应力。

四、焰熔法晶体生长工艺特点1.此方法不需坩埚,即节省坩埚材料,又避免坩埚污染。

2.氢、氧燃烧温度高达2500度,适合难熔氧化物。

3.生长速度快、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成本低。

4.生产设置简单,能长出大的晶体。

5.若生长温度梯度大,内应力大,易裂开。

6.对粉料的纯度、粒度要求严格,并在合成过程中有30%的损失量,提高了原料成本。

7.易挥发或易氧化的材料不适宜此方法。

五、合成品种及其鉴定特征(一)合成刚玉1.原始晶形:焰熔法合成的宝石原始晶形都是梨形。

而天然宝石的晶体形态为一定的几何多面体。

合成蓝宝石 助熔剂法

合成蓝宝石 助熔剂法

合成蓝宝石助熔剂法一、啥是合成蓝宝石呢?咱先来说说合成蓝宝石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蓝宝石可不仅仅是天然开采出来的那种哦。

合成蓝宝石呢,就是人们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制造出来的蓝宝石。

它的外观呀,和天然蓝宝石可像了,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分辨呢。

不过呢,可别以为合成的就不好,它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用途哦。

二、助熔剂法闪亮登场。

现在就该讲讲助熔剂法啦。

这助熔剂法呀,就像是一场奇妙的魔法。

简单来说呢,就是在制造合成蓝宝石的时候,会用到一种叫做助熔剂的东西。

这个助熔剂就像是一个超级助手,它能够让那些制造蓝宝石的原料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就开始熔化融合。

你想啊,要是没有这个助熔剂,可能得需要超级高的温度才能让原料融合在一起,那得多费事儿啊。

三、助熔剂法的原料选择。

那在助熔剂法里,原料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呢。

就好像做菜一样,不同的菜得选不同的食材。

制造合成蓝宝石的时候,会选择一些特定的金属氧化物之类的原料。

这些原料就像是一块块小积木,通过助熔剂这个神奇的胶水,慢慢组合成我们想要的蓝宝石的样子。

而且啊,这些原料的纯度也很重要,如果原料不纯,就像搭积木的时候有一些坏的积木块,最后搭出来的蓝宝石可能就不是那么完美啦。

四、助熔剂法的过程。

这个助熔剂法的过程也特别有趣呢。

首先把选好的原料和助熔剂放到一个特殊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就像是一个小魔法盒。

然后慢慢地升高温度,这个时候,助熔剂就开始发挥它的魔力啦。

它让原料慢慢熔化,各种原料的原子啊、离子啊就在这个熔化的状态下开始自由地跑来跑去,就像一群调皮的小虫子。

慢慢地,它们就会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蓝宝石的晶体结构。

这个过程就像是看着一群小虫子慢慢排好队,变成一个漂亮的图案一样神奇。

助熔剂法制造合成蓝宝石有不少优点呢。

其一呀,就是它能够制造出比较大的晶体。

你想啊,大的蓝宝石晶体在制作一些珠宝首饰的时候就特别方便,可以有更多的设计空间。

其二呢,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合成蓝宝石,它的晶体质量还不错。

宝石人工合成方法第二部分

宝石人工合成方法第二部分

助熔剂法又称高温熔体法,将原料成分在高温下熔解于低熔点助熔剂熔体中,形成饱和溶液,然后通过缓慢地降温或在恒定温度下蒸发熔剂等方法,形成过饱和溶液而析出晶体。

似自然界矿物晶体从岩浆中结晶的过程。

一、助熔剂法的原理:顾名思义,一定有助熔剂.助熔剂条件:熔化后能溶解待生长的晶体材料且不易挥发。

常用助熔剂:PbF2、Pb02、Bi203、B203、BaO—Bi203等极性化合物。

另外还有一些复杂的化合物,如钨酸盐、钼酸盐等。

助熔剂法生长晶体的原理:1)A熔点为TA,B熔点为TB,E为共结点。

2)将A、B组分混合,混合比例X。

当温度为TX时,混合组分X融成溶液。

随着温度的下降,X组分至Q 点,相当于TQ时,结晶析出A。

3)温度进一步降低,熔融的成份沿共结线TA-Q-E下滑。

A在X混合溶液中的成分不断增加,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不断析出A组分,并长大成晶体。

从图可知:由于A组分中加入低熔点的B组分后,A组分的熔点和结晶点由TA 下降到TQ,这样就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出高熔点的宝石晶体。

因为B组分起到了降低熔点的作用,故称为助熔剂。

二、助熔剂法的分类1.自发成核法(1)缓冷法:在高温使材料熔融于助溶剂中,缓慢降温冷却,使晶体从饱和熔体中自发成核并逐渐成长的方法。

(2)反应法:助熔剂和原料熔融后,助溶剂与原料反应,反应后的晶体成分在熔融体中维持一定的过饱和度,生长晶体的方法.(3)蒸发法:是在恒温下,蒸发熔剂,使熔体过饱和,从而使晶体析出并长大的方法。

①籽晶旋转法:由于助熔剂熔融后粘度较大,采用籽晶旋转,搅拌熔体,使晶体长大,且少含包裹体.(合成红宝石)②顶部籽晶旋转提拉法:这是①法和晶体提拉法的结合。

边旋转边提拉,晶体绕籽晶逐渐长大。

③底部籽晶水冷法:水冷部位形成过饱和熔体抑制了熔体其它部位成核,保证籽晶的生长.1。

对待生长晶体有极好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也较大。

2.在宽的温度范围内,所生长的晶体是唯一的稳定相,助熔剂与晶体成分不能形成中间产物。

宝石人工合成方法第二部分

宝石人工合成方法第二部分

助熔剂法又称高温熔体法,将原料成分在高温下熔解于低熔点助熔剂熔体中,形成饱和溶液,然后通过缓慢地降温或在恒定温度下蒸发熔剂等方法,形成过饱和溶液而析出晶体。

似自然界矿物晶体从岩浆中结晶的过程。

一、助熔剂法的原理:顾名思义,一定有助熔剂。

助熔剂条件:熔化后能溶解待生长的晶体材料且不易挥发。

常用助熔剂:PbF2、Pb02、Bi203、B203、BaO-Bi203等极性化合物。

另外还有一些复杂的化合物,如钨酸盐、钼酸盐等。

助熔剂法生长晶体的原理:1)A熔点为TA,B熔点为TB,E为共结点。

2)将A、B组分混合,混合比例X。

当温度为TX时,混合组分X融成溶液。

随着温度的下降,X组分至Q 点,相当于TQ时,结晶析出A。

3)温度进一步降低,熔融的成份沿共结线TA-Q-E下滑。

A在X混合溶液中的成分不断增加,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不断析出A组分,并长大成晶体。

从图可知:由于A组分中加入低熔点的B组分后,A组分的熔点和结晶点由TA 下降到TQ,这样就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出高熔点的宝石晶体。

因为B组分起到了降低熔点的作用,故称为助熔剂。

二、助熔剂法的分类1.自发成核法(1)缓冷法:在高温使材料熔融于助溶剂中,缓慢降温冷却,使晶体从饱和熔体中自发成核并逐渐成长的方法。

(2)反应法:助熔剂和原料熔融后,助溶剂与原料反应,反应后的晶体成分在熔融体中维持一定的过饱和度,生长晶体的方法。

(3)蒸发法:是在恒温下,蒸发熔剂,使熔体过饱和,从而使晶体析出并长大的方法。

①籽晶旋转法:由于助熔剂熔融后粘度较大,采用籽晶旋转,搅拌熔体,使晶体长大,且少含包裹体。

(合成红宝石)②顶部籽晶旋转提拉法:这是①法和晶体提拉法的结合。

边旋转边提拉,晶体绕籽晶逐渐长大。

③底部籽晶水冷法:水冷部位形成过饱和熔体抑制了熔体其它部位成核,保证籽晶的生长。

1.对待生长晶体有极好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也较大。

2.在宽的温度范围内,所生长的晶体是唯一的稳定相,助熔剂与晶体成分不能形成中间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熔剂法合成宝石的 原理和方法
• 原理:高温常压下,缓慢降 温或蒸发均匀饱和熔融液( 组分原料+低熔点助熔剂) • A—宝石组分,Ta—A熔点 TQ—A结晶温度,B—助熔剂 Tb—B熔点,X—熔融液 • B使Ta< TQ (降低熔点) • 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生长高熔 点宝石晶体 • B:一般为无机盐类
可生长红蓝宝石、祖母绿、YAG、GGG、金绿宝 石、尖晶石
助熔剂法分类
缓冷法:缓慢冷却降温自发成核 (无色蓝宝石 \红宝石 \YAG) 自发成核法 反应法:助熔剂与原料反应 (钡铁氧 ) 蒸发法:恒温下蒸发熔剂,所得晶体质量不好 (CeO2)
籽晶旋转法:搅拌,生长快, inc 少 籽晶生长法 顶部籽晶旋转提拉: 底部籽晶水冷法 (YAG) 坩埚底部:熔融饱和液 坩埚顶部:过饱和溶液
• 克服自发成核晶粒过多的缺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缓冷法
籽晶旋转法
顶部籽晶旋转提拉装置
底部籽晶水冷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