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制剂标准制定指导原则(精)
湖南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湖南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为加强湖南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20号(以下简称《办法》)、《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制剂管理意见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9号)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并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中药、天然药物研究的相关指导原则,结合医疗机构制剂的特点,制定湖南省中药制剂配制工艺研究等6个基本技术指导原则,现予发布,请参照执行。
中药制剂配制工艺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配制工艺的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制剂的安全有效,并与制剂质量的可控和稳定密切相关。
本技术指导原则旨在指导中药制剂的研发,为中药制剂配制工艺评价提供明确统一的研究技术要求,做到剂型选择合理、配制工艺可行、工艺参数明确和质量稳定可控。
(一)剂型选择根据临床需要及用药对象、药味组成、剂量和理化性质,并借鉴临床用药经验,通过文献调研或预试验确定剂型,充分阐述剂型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工艺路线设计及预试工艺线路设计原则:确保中药制剂的安全、有效;工艺参数具有合理性、可行性、重复性;充分考虑中医临床用药和组方的特点,从化学成分、生物指标、经济、环保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预试初步考察所选剂型及拟订的工艺路线的可行性。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结合品种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必须能保证生产的可重复性、稳定性的评价。
(三)药材的前处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应以经鉴定检验合格后的中药饮片投料。
需炮制的药材应按现行版《中国药典》、各省颁布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要求进行,若法定标准中未收载的炮制方法应提供方法来源及研究资料。
(四)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应选用浸膏得率、单一成分或大类成分等指标对工艺进行评价。
1.提取工艺一般采用单因素或多因素、多水平(如正交试验)等方法,对溶媒种类(包括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溶媒用量等进行考察。
制剂工艺研究指导原则

制剂制备工艺研究指导原则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
若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不仅影响产品的理化特性(如外观、溶出度、稳定性),而且可能降低生物利用度与临床疗效。
因此,正确选择剂型,设计合理的处方与工艺,满足不同给药途径的需要,提高产品质量,此项工作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证药物产品安全有效,质量稳定,选择最佳剂型,设计合理的处方与工艺,规范制剂研制程序,特制订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常规制剂,特殊制剂如脂质体、微囊、微球等可参照执行。
一、剂型选择的依据研究任何一种剂型,首先要说明选择该剂型的依据,有何优点或特点。
同时要说明该剂型国内外研究状况,并提供国内外文献资料。
二、处方前工作在处方设计前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或进行必要的实验研究工作。
(一)掌握主药的分子结构、药物色泽、臭味、颗粒大小、形状、晶型、熔点、水分、含量、纯度、溶解度、溶解速度等物理化学性质,特别要了解热、湿及光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对所用辅料也应掌握其理化特性,为处方设计与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二)主药与辅料相互作用研究:一类新药应进行主药与辅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其他类新药必要时也可以进行此项研究。
以口服固体制剂为例,具体实验方法如下:可选若干种辅料,如辅料用量较大的(如赋形剂、填充剂、稀释剂等)可用主药:辅料=1:5的比例混合,若用量较小的(如润滑剂),则用主药:辅料=20:1的比例混合,取一定量,照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中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分别在强光(4500±500LX)、高温(60℃)、高湿(相对湿度90±5%)的条件下放置10天,用HPLC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检查含量及有关物质放置前后有无变化,同时观察外观色泽等药物性状的变化。
必要时,可用纯原料做平行对照实验,以区别是原料本身的变化还是辅料的影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差热分析等方法进行实验,以判断主药与辅料是否发生相互作用,根据实验结果,选择与主药没有相互作用的辅料,用于处方研究。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医疗机构制剂配制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哦!毕竟,我们的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嘛!所以,我们得确保自己接受的医疗服务是安全、有效的。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话题吧!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医疗机构制剂?简单来说,就是医院里生产的各种药品、器械等。
这些制剂可不是随便生产的,它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那么,这些标准和规范又是什么呢?咱们接下来就来详细说说。
1.1 医疗机构制剂的分类医疗机构制剂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药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等。
每种制剂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流程和质量要求。
咱们先来看看药品吧。
药品是最常见的医疗机构制剂之一。
药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药的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1.2 医疗机构制剂的质量要求无论是药品还是其他类型的医疗机构制剂,都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等。
咱们来详细解释一下。
安全性:医疗机构制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风险,确保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这包括原料药的选择、生产工艺的优化、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等。
有效性:医疗机构制剂需要能够有效地治疗疾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把关,确保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稳定性:医疗机构制剂需要具备较长的保质期,以便患者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使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各种因素,确保制剂的稳定性。
可控性:医疗机构制剂的生产过程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管,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在可控范围内。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
2.1 医疗机构制剂的生产流程了解了医疗机构制剂的质量要求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具体的生产流程。
这个流程包括:原料药的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制剂的质量和安全。
化学药物制剂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定的一般技术要求及指导原则共102页

化学药物制剂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 定的一般技术要求及指导原则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精选四川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

(十)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应依据临床应用的结果说明临床推荐使用的用法和用量,先写用法,后写用量。如同一药物不同的适应症、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用法用量不一致,应详细列出。 如“一次2片(粒、袋、支),一日3次”表示(先写用法,后写用量) 用法与用量的表述应规范、详细、易懂、便于患者自行服用。具体要求参见《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4号令等有关规定。
一、制订标准的原则
(一)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确保标准的质量可控性,注意检验方法的准确灵敏性和简便实用性。 (二)应从制剂的配制、贮藏等各个环节了解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加强对药品内在质量的控制。 (三)检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准确、灵敏、简便、快捷”的原则,并注意方法的适用性。 (四)标准中各种限度的规定,应结合实际,保证药品在制剂、贮藏和使用过程中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六)检查 检查项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附录各有关剂型的通则项目进行检查。如有通则规定以外的项目或与通则中某项检查要求不同时,需注明理由。通则以外的剂型要另行制订要求。 (七)浸出物 中药固体制剂亦可测定浸出物以控制质量。必须指出,在经过研究确实无法建立含量测定时,可暂按浸出物测定作为质量控制项目,但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控制质量的意义。
(二)含量(或效价)限度 制剂中主药的化学药成分必须制订含量限度。化学药制剂的含量,一般按其原料药的分子式进行计算,抗生素类制剂可按其有效部分进行计算。关于含量限度的叙述,主要有下列几种: 1.一般情况,制剂按规格或处方中规定的标示量计算,应规定有限度范围。
2.对于限度范围要求较宽、或没有上限的制剂,其限度也可采用规定有效成分的百分浓度限度范围、规定最低限度。毒性药品或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规定限度范围,对于采用每g(ml)含多少主药成分作为限度表达形式时,规格中应规定每个制剂单元的重量或体积。参见中国药典现行版二部。 含量限度的范围,应根据剂型、主药含量的多少、原料药的含量限度、制剂的稳定性、生产工艺以及测定方法的误差等综合考虑制订。一般订为标示量的90.0%~110.0%。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讨论稿)一、药物制剂质量研究由于制剂剂型很多,在研究新药制剂时,应遵循药典相应制剂通则规定及制剂的特性要求。
本原则主要对口服固体制剂通则及注射剂进行讨论。
1.性状制剂的性状项下,应依次描述样品的外形和颜色,如片剂是什么颜色的压制片,或包衣片(包薄膜衣或糖衣),除去包衣后,片芯的颜色,片子的形状,如异形片(长条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也应描述,片面有无印字或刻痕或有商标记号等也应如实记述。
胶囊剂内容物的颜色、形状,是否有粘连,结块等均应记述。
注射液一般应为澄明液体(水溶液),但也有混悬液或粘稠性溶液,都要特别描述清楚,对注射液的颜色应根据颜色色号相应描述,以黄色标准比色液为基础,浅于1号或稀释一倍的1号的为“无色”,浅于2号的为“几乎无色”,浅于4号的为“微黄色”,浅于6号的为淡黄色,浅于8号的为“黄色”。
贮藏过程如性状有变化,应予以说明。
2.鉴别制剂的鉴别试验,其方法要求同原料药,所以除尽可能采和与原料药相同的方法外,还应注意:①由于多数制剂中均加有辅料,不宜用原料药性状项下的物理常数作为鉴别,也不宜直接用红外吸收光谱作为鉴别,必要时应增订能与同类药或化学结构近似药物相区别的鉴别试验。
②有些制剂的主药含量甚微,必须采用灵敏度较高,专属性较强,操作较简便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法等。
③由于制剂中辅料的干扰,应分离除去。
常用的方法是用溶剂将主药提取出来后,除去溶剂,残留物照原料项下鉴别。
④由于制剂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含量测定的最大可吸收波长或特定波长下吸收度或吸收度比值作鉴别。
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也可以其保留时间作为鉴别。
⑤对异构体药物应有专属性强的鉴别试验。
制剂的鉴别试验如采用原料药项下的鉴别时,其文字叙述应根据不同的剂型如何除去辅料进行描述。
3.检查各种制剂的检查项目,除应符合相应的制剂通则中的共性规定外,还应根据其特性、工艺及稳定性考察,制订其他项目,如口服固体制剂(以片剂、胶囊剂为主)应制订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有关物质(或已知杂质)等检查。
河北省医疗机构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

河北省医疗机构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总则为加强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的研究、申报与审评,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20号)和国家相关技术要求制订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河北省内医疗机构制剂的注册申请。
医疗机构制剂(以下简称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制剂的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
申报条件:制剂的申请人应当是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无相应制剂剂型的“医院”类别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但是必须同时提出委托配制制剂的申请。
接受委托配制的单位应当是本省内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取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
委托配制的制剂剂型应当与受托方持有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所载明的范围一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制剂申报:(一)市场上已有供应的品种;(二)含有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活性成份的品种;(三)除变态反应原外的生物制品;(四)中药注射剂;(五)中药、化学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七)其他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制剂。
制剂申报资料项目17项:1.制剂名称及命名依据。
2.立题目的以及该品种的市场供应情况。
3.证明性文件。
4.标签及说明书设计样稿。
5.处方组成、来源、理论依据以及使用背景情况。
6.配制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7.质量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8.制剂的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9.制剂的稳定性试验资料。
10.样品的自检报告书。
11.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12.直接接触制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化学药物制剂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定的一般技术要求及指导原则

编辑课件
一、性状
制剂的性状是考察样品的外形和颜色,片剂如为 包衣片,应除去包衣后,就片蕊的颜色进行描述。片 子的形状,如异型片(长条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也应描述,片面有无印字或刻痕或有商标记号等也应 如实记述。胶囊剂应在说明为胶丸或硬胶囊后,对内 容物的颜色形状均应记述。注射液一般应为澄明液体, 但也有混悬液或粘稠性溶液,都要详细描述,注射液 的颜色应根据药品颜色色号相应描述,以黄色标准比 色液为基准,浅于1号稀释一倍的为“无色”,介于2号 以下的为“几乎无色”,介于4号以下的为“微黄色”,介 于6号以下的为“淡黄色”,介于8号以下的为“黄色”。
编辑课件
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 a.对于非崩解型药物,宜采用转篮法。
• b.对于崩解型药物,在进行转篮法的整个试验过程中,确 保转篮网孔的通透性尤为重要,对于处方中主药或辅料 (如胶性物质)影响转篮通透性的固体制剂,一般应采用 桨法。
• c.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一般应采用桨法。
• d.对漂浮于液面的制剂,,一般应选用转篮法。如辅料 堵塞网孔则选用桨法,将供试品放入沉降篮中,并在正文 中加以规定。采用小杯法时不能使用沉降篮。
崩解时限检查时的记述应包括介质、 崩解具体时间。
编辑课件
崩解时限检查法
片剂类型
检查法
时间限度
普通片
崩解时限
15分钟内
含片
崩解时限
30分钟内
舌下片
崩解时限
5分钟内
口腔贴片
释放度
应符合规定
咀嚼片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与用量
先写用法,后写一次量与一日使用次数,如可 供外用的则列在服用量后,并用分号隔开。 用法:如用温开水送服的内服药,则写“口 服”;如需用其他方法送服的应写明。除特殊 需要,一般不写饭前或饭后服用。 用量:采用常人有效计量,有的也增写“小儿 酌减”。专供儿童使用或儿童使用为主的中药 制剂,应注明儿童剂量或不同年龄的儿童剂量。 毒剧药要注明极量。
薄层色谱 薄层板:自制与市售,常用硅胶G板。 [自制板(固定相与水比例1:3)室温晾干, 110℃活化30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内。] 点样器:手动、半自动点样、自动点样器
展开容器:与薄层板大小适宜展开缸,盖子严密, 缸底平整光滑,或有双槽。 比移值(Rf值) Rf=从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
鉴别
理化鉴别:应说明该反应为方中何药及何成分的
鉴别,阴性有无干扰,若可行,写明反应机理。 处方中含有矿物药的可做理化鉴别。 一般鉴别反应,药典附录中已有规定,在正文中 不重复叙述,只需注明 “附录”即可。
荧光试验:建议勿用此方法。
鉴别
薄层鉴别:本方法是考察药品真实性的有效、简便
处方
下列品种的应特别注意核查和明确方中用药
五味子 、南五味子 粉萆薢 、绵萆薢 大青叶、 蓼大青叶 黄柏、关黄柏 金银花、 山银花 葛根 、 粉葛
山楂 、南山楂 败酱草、北败酱草 板蓝根、 南板蓝根 牛膝、怀牛膝 金钱草、广金钱草 山豆根、北豆根
处方
鉴别
薄层鉴别
薄层板:高效预制薄层板、预制薄层板、自制薄 层板。 点样:圆点状点样(原点直径≤3mm);条带状 点样(条带宽4-8mm)点样基线距底边10-15mm(预 制、自制薄层板),8-10mm(高效薄层板) 。左右边 距12-15mm。点样量:普通板2-6μl;高效板1-4μl。 展开方式 :一般为上行展开。薄层板浸入展开剂 的深度一般为5mm,展开距离5-8cm(高效板), 8cm(预制板),5-15cm(自制板)。
功能与主治
在以中医理论为主的基础上叙述,力求简明扼要。 功能以中医理论叙述,要突出主要功能,是能指导 主治。在写法上应先功能后主治,中间以句号“。” 隔开,并以“用于” 二字连接,如用西医病名,应 写在中医病症之后。 例(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 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不能替代药味
龙血竭≠血竭 山麦冬≠麦冬 川射干≠射干
相近名称不要错
药味替换
关木通→木通 青木香→木香 广防己→防己
明确药味
牛黄还是人工牛黄 麝香还是人工麝香
制法
补充和统一制成量(以1000个制剂单位), 明确辅料如防腐剂、矫味剂等品名和用量。 核查制法中与现行药典附录通则要求不符的内 容(如含糖量等)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45%(g/ml);合剂:含蔗糖量应不高于45% (g/ml)。 主要叙述处方中共多少味,各味药处理的关键 工艺及相关质量控制参数;如相对密度等。
手段。 中药制剂一般需提取纯化,如蜜丸采用硅藻土除蜜 方式,以提高色谱质量及可鉴别性。 供试品用量应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用量相对应,使 色谱有可比性。 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制备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如生粉 入药、被检测主成分为脂溶性、水溶性或挥发性品 种。注:提取溶剂用量应合理。 应视被测成分(脂溶性、水溶性)合理使用供试品。
检查
• 制剂通则项下规定以外的检查项目有:乙醇量、甲
照药典附录各有关制剂通则项下规定的检查项目 进行检查。
醇量、相对密度、pH值、总固体等,各自方法均在 附录中规定,需各自检查项后注明。各自书写格式 参照药典内容规定。 如有些制剂按照制剂通则项下规定操作有困难(如 含有树脂类药材的片剂),可单列,要说明原因。
性状
样品描述,允许对颜色描述规定一定的范围,先 浅后深,注意尽量不要跨色系。 中药制剂在贮藏期间变深,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幅度。 如用二种色调,例黄棕色,以棕为主。 经提取后制成的丸剂应归属于浓缩丸。 小蜜丸中超过0.5g者应改为大蜜丸。 按颜色、外形、气、味描述 。气味一般不描述为 某药材气。 外用药及剧毒药不描述味。
名称
勿用代号命名。 未后缀剂型名的,应增加剂型名。 同名异方。 同方异名。 免使用“灵”、“精”、“减肥”等有误导作用 之词。 注意汉语拼音书写方式。
处方
药味应用《中国药典》、
《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目录中使用名。 例:大云(误)—肉苁蓉(正) 大力子(误)—牛蒡子(正) 处方中每味药应有使用标准 辅料、添加剂、防腐剂不列入处方
处方
乳香 :本品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或同属植物Boswellia bhawdijian Birdw.的干燥树指。 《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05年版
鉴别
显微鉴别:说明药味的归属。 例 鉴于本品为生粉入药,故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一部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制定,具体内容为:取本品, 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 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种皮外表皮石细胞 淡黄色或淡棕色,呈贝壳形,径向110—198μm,壁一 面层纹细密(桃仁)。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细 胞中(陈皮)。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 黄)。
包括各种禁忌。如孕妇及其他疾患和体质方面 的禁忌、饮食禁忌或注明该药为毒性药物。 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均改为 “注意”
规格
以丸数服用的,说明每丸重量,或多少丸重多少g,以瓶 (或包、袋)数计算服量的,注明每瓶(或包、袋)的装 量。 规格要考虑与常用剂量相衔接,方便临床的应用。 有多种规格时,排列以重量小的在前,重量大的在后,依 次排列。 规格单位在0.1g以下(含0.1g)用“mg”,0.1g以上用“g”; 液体制剂用“ml”。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一般写“每袋(或包、粒)装×g”。 规格最后不列标点符号。
医院制剂标准制定 指导原则
吕曙华 2007.6
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为患者用 药的安全、有效,需要规范、统一医 院制剂制定方法,以提高天津市医院 制剂的整体水平。
中药质量标准内容包括
名称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浸出物 含量测定(含量限度)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薄层色谱
薄层鉴别(注意)
展开剂:若有干扰,建议选择其他系统 斑点拖尾:1)温湿度问题(皂苷类成分、银杏内 酯类);2)与结构有关的成分:生物碱类成分、 酸性成分(脱尾抑制剂) 斑点Rf值不一致:对照+样品 喷加显色剂后不显色:展开后的板未干
鉴别
气相色谱鉴别 液相色谱鉴别
鉴别
薄层鉴别:尽可能采用药典中收集的方法。说 明供试品、对照品、对照药材、阴性样品的具 体制备方法;点样量等。
举例
1.枳实阴性样品, 2.枳实对照药材 (中检所 ), 3.供试品溶 液1(批号E492001),4.供试品溶液2(批号E492003),5. 供试品溶液 3 (批号 E492004 ), 6. 当归对照药材 (中检 所), 7. 当归阴性样品 8.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中检 所 ),9.厚朴阴性样品
鉴别
显微鉴别:凡制剂中含有原生药粉的可做显微鉴别。
正文写“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所描述的每 味药材间用句号分开,其后勿缀药材名称。 描述应简明扼要。 若有的药味用量少,且组织特征不明显,查找较为 困难的,建议不列入。 药味间有相似组织特征,不易区别的,建议不列入。 不同成方制剂药材相同,描述可统一,亦可为与其 他药材区分,选择另一特征。如白芍在某些制剂中 采用“草酸钙簇晶” 在另些制剂中采用“纤维”的 组织特征描述。
贮藏
丸剂【贮藏】密封。 散剂【贮藏】密闭,防 潮;或密封。 颗粒剂【贮藏】密封。 片剂【贮藏】密封。 煎膏剂【贮藏】密封, 置阴凉处。 合剂【贮藏】密封,置 阴凉处。 滴丸剂【贮藏】密封。 注射剂【贮藏】遮光。 栓剂【贮藏】密封,置 阴凉处。
胶囊剂【贮藏】密封。 酒剂【贮藏】密封,置阴 凉处。 酊剂【贮藏】密封,置阴 凉处。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茶剂【贮藏】密闭,防潮。 膏剂【贮藏】密闭,置阴 凉处。 橡胶膏剂【贮藏】密闭, 置阴凉处。 软膏剂【贮藏】密封,置 阴凉处。
阴性样品,样品(批号: E539001 ),士的宁对照品(中 检所),士的宁、马钱子对照品(中检所),样品(批号: E539002),样品(批号: 2006-01)
样品(批号: E539001 ),阴性样品,样品(批 号: E539002),苍术对照药材(中检所),样 品(批号: 2006-01)
浸出物
中药固体制剂可以浸出物的量控制药品质量,但 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控制质量的意义。应提供至少 10数据,制定限度。
乙醇浸出物 甲醇浸出物 挥发性醚浸出物
正丁醇提取物 乙酸乙酯浸出物
含量测定
君药、毒性药、贵重药材(已知有效成 分、指标成分)。若上述药味无法进行 含量测定,可按君、臣、佐、使依次选 择。
附录ⅩⅧ A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指导原则 中药质量标准的特点
品种繁多 成分复杂 研究基础薄弱
处方
在起草说明中将处方中各药味使用的标准列出。
药材来源及质量标准 1益母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 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 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益母草”项下的质 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