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字高清接口标准

合集下载

SDI接口及信号介绍

SDI接口及信号介绍
DI是以数字为骨,CCTV为形的概念运行,也就是以遵循SDI规范的数 字信号在视频线/BNC接口上面传输未压缩的视频/音频以及控制/电 源于一条视频线上,且安装方式与CCTV完全相同,对于代理/经销/工 程商的部份不需要额外的学习成本以及投入如网络监控般的售后服 务费用 /人力。SDI设备大部分是采BNC接口走视频线输出, 但也有 直接采光纤接口,光纤的应用在高清时代预计会大幅的成长,它的频 带宽、耗损低、抗干扰、重量轻以及扩展性也高,这个趋势值得关注。
HD-SDI接口与其它高清接口的对比
真正意义上的高清接口包括HD-SDI、YPbPr、HDMI、DVI这几种,而 从下表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目前的高清数字接口中HD-SDI接口 的综合优势。HD-SDI接口是目前比较好的高清接口,同时HD-SDI接 口也是目前广电行业标准的高清接口。
HD-SDI摄像机
HD-SDI摄像机与IP Camera相比,主要有以下四大优点。 未压缩:HD-SDI数字信号是未经压缩的格式在视频线上传输,不像 网络传输容易掉张/破张,可靠度较高; 低延迟:HD-SDI比起网络高清有较低的传输延迟性,是实时监控较 好的方案; 易安装:对工程商或用户而言,其安装设定与操作与传统CCTV无异, 没有学习上的额外成本; 低成本:由模拟升级到高清的总成本较低,使用已有视频线从D1升 级到HD,只需更换前后端设备,不需重新布线。
SDI接口--原理简介二
在传输上,由于HD-SDI的传输速率高达1.485Gb/s,其频谱分布一 般在4GHz以上,所以在HD-SDI信号传输时必须使用高频衰减较少 的特性阻抗75Ω 专用电缆,否则将无法正确接收数字信号。对于 短距离电缆,频率特性几乎是平坦的;对于长距离电缆,频率越 高衰减量增大。评估电缆所能传输的最大距离为频率750MHz时, 电缆衰减量为20dB的长度,大约为110m。最大长度还和输出端信 号的幅度、抖动量、接收端的均衡能力有关。目前,所使用的电 缆一般为Belden1694A或5CFB。为了便于电缆传输,HD-SDI信号通 过电缆驱动器(数据率在SD-SDI 270Mb/s时,驱动75Ω 的电缆, 最大传输距离为350m)来进行连接和传输。 还可以利用光纤对HD-SDI信号进行传输,有不少公司已经开发出 其光传输系统,主要由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组成:发送端接 收75Ω 的同轴输入,转化成光信号,接收端将光信号转化成BNC输 出。 在支持的信号格式上面,前面已经提及:目前高清晰度数字电视 制作设备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是串行数字分量接口HD-SDI。根据 SMPTE 292M标准规定HD-SDI的码率为1485Mbps,它支持有效视频 码率低于1485Mbps的信号格式传输:1080/60i、1080/30p、 1080/50i、1080/25p、1080/24p、720/60p。另外,SDI和HD-SDI 串行数字接口传输4:2:2的亮度和色差分量信号Y/R-Y/B-Y,传送 4:4:4的RGB信号时SDI和HD-SDI必须采用双链接方式,需要使用两 条电缆。

视频监控系统中H.265、SVAC、GBT28181、ONVIF、PSIA有什么区别?

视频监控系统中H.265、SVAC、GBT28181、ONVIF、PSIA有什么区别?

H.264,H.264是ITU-T以H.26x系列为名称命名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之一。

国际上制定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组织有两个,一个是“国际电联(ITU-T)”,它制定的标准有H.261、H.263、H.263+等,另一个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它制定的标准有MPEG-1、MPEG-2、MPEG-4等。

而H.264则是由两个组织联合组建的联合视频组(JVT)共同制定的新数字视频编码标准,所以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高级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AVC),而且它将成为MPEG-4标准的第10部分。

因此,不论是MPEG-4 AVC、MPEG-4 Part 10,还是ISO/IEC 14496-10,都是指H.264。

H.265是ITU-T VCEG 继H.264之后所制定的新的视频编码标准。

H.265标准围绕着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保留原来的某些技术,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技术加以改进。

新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用以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优化设置。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提高压缩效率、提高鲁棒性和错误恢复能力、减少实时的时延、减少信道获取时间和随机接入时延、降低复杂度等。

H264由于算法优化,可以低于1Mbps的速度实现标清数字图像传送;H265则可以实现利用1~2Mbps的传输速度传送720P(分辨率1280*720)普通高清音视频传送。

H.265旨在在有限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网络视频,仅需原先的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智能手机、平板机等移动设备将能够直接在线播放1080p的全高清视频。

H.265标准也同时支持4K(4096×2160)和8K(8192×4320)超高清视频。

可以说,H.265标准让网络视频跟上了显示屏“高分辨率化”的脚步。

SVAC《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简称SVAC,Surveillance Video and Audio Coding)。

了解电脑的多媒体接口HDMIVGA和DVI

了解电脑的多媒体接口HDMIVGA和DVI

了解电脑的多媒体接口HDMIVGA和DVI电脑的多媒体接口HDMI、VGA和DVI是现代计算机中常用的三种接口类型,它们在电脑连接外部设备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接口的特点、应用和区别。

一、HDMI接口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一种支持高清音视频信号传输的接口标准。

它主要用于连接电脑和高清电视、投影仪等高清影音设备。

HDMI接口通过数字信号传输,可以实现高清画质和高品质音效的传输。

HDMI接口一般有19个针脚,其中包括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

HDMI接口的优点是能够传输数字信号,避免了模数转换带来的信号损失,画质和音效更加清晰。

此外,HDMI接口还支持双向传输,可以通过电视遥控器控制电脑的音量和播放功能。

HDMI接口广泛应用于家庭多媒体娱乐领域,也被用于连接计算机和专业广播设备。

二、VGA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是一种模拟视频接口标准,最初由IBM开发用于计算机显示器连接。

尽管现在很多计算机已经采用数字信号接口,但VGA接口仍然被广泛应用于老旧计算机、显示器和投影仪上。

VGA接口通过15个针脚传输模拟信号,它主要用于传输视频信号,不支持音频传输。

由于采用模拟信号传输,VGA接口在图像质量和显示效果上不如HDMI和DVI接口。

但VGA接口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几乎所有计算机和显示器都可以使用VGA接口进行连接。

三、DVI接口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是一种数字视频接口标准,用于连接计算机和数字显示设备。

DVI接口一般有24个针脚,分为DVI-D(只传输数字信号)、DVI-A(只传输模拟信号)和DVI-I(支持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三种类型。

DVI接口可以传输高质量的数字视频信号,支持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

对于那些需要高清视频和精确图像显示的应用,DVI接口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SDI接口

SDI接口

发展史
发展史
1982年,原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以欧洲广播联盟(EBU)与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 的机关提案为基础,发布了CCIR 601号建议书,以13.5 MHz的取样频率,8位量化与4:2:2色度亚取样统一了 525/60和625/50两种电视扫描系统的数字化参数。1986年,CCIR以EBU Tech.3246与SMPTE 125标准为基础,发 布了CCIR 656建议书,提出了一种可以传输CCIR 601规格信号的并行接口,使用11对双绞线与25针D型连接器, 部分早期数字设备曾使用这种接口,但因传输距离较短,连接较复杂等原因,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其实,CCIR 656还包含了EBU于1983年提出的EBU Tech.3247串行数字接口标准,采用8/9分组编码,比特率为243 Mb/s,但 只支持8比特量化,而且不容易设计出稳定,廉价的接口芯片。
接口原理
串行接口是把数据字的各个比特以及相应的数据通过单一通道顺序传送的接口。由于串行数字信号的数据率 很高,在传送前必须经过处理。用扰码的不归零倒置(NRZI)来代替早期的分组编码,其标准为SMPTE-259M和 EBU-Tech-3267,标准包括了含数字音频在内的数字复合和数字分量信号。在传送前,对原始数据流进行扰频, 并变换为NRZI码确保在接收端可靠地恢复原始数据。这样在概念上可以将数字串行接口理解为一种基带信号调制。 SDI接口能通过270Mb/s的串行数字分量信号,对于16:9格式图像,应能传送360Mb/s的信号。NRZI码是极性敏 感码。用“1”和“0”表示电平的高和低,如果出现长时间的连续“1”或连续“0”,会影响接收端从数字信号 中提取时钟。因为串行数字信号接口不单独传送时钟信号,接收端需从数字信号流中提取时钟信号,所以要采用 以“1”和“0”来表示有无电平变换的NRZI码。接收NRZI码流时,只要检出电平变换,就可恢复数据,即使全是 “1”信号,导致的信号频率也只是原来时钟频率的一半,再经过加扰,连续“1”的机会减少,也就使高频分量 进一步减少了。在数据流的接收端,由SDI解码器从NRZI码流恢复原数据流。

HDMI协议剖析高清多媒体接口的通信协议

HDMI协议剖析高清多媒体接口的通信协议

HDMI协议剖析高清多媒体接口的通信协议HDMI协议剖析——高清多媒体接口的通信协议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一种数字音视频接口标准,用于在高清电视、电脑等设备之间传输音视频信号。

它采用了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技术,并且支持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传输。

本文将对HDMI协议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通信协议以及相关原理。

1. HDMI接口的发展历程HDMI接口最早由几家主要电子设备生产商共同研发,并于2002年首次发布。

随着高清电视、蓝光播放器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HDMI接口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目前,HDMI协议已经进化到了第2.1版,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和支持更高分辨率的特性。

2. HDMI的物理连接和电气特性HDMI接口采用了19个针脚的连接器,用于传输视频、音频和控制信号。

其中,数据信号是通过差分对方式传输的,这种传输方式可以减少传输时的干扰和信号损耗,从而提高传输质量。

此外,HDMI接口还支持热插拔和自动设备识别功能,方便用户操作和连接各种设备。

3. HDMI通信协议的结构HDMI协议包含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

物理层主要负责信号的传输和电气特性的定义,数据链路层则负责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以及信号的稳定传输。

而应用层则定义了各种音视频格式和传输协议,并提供了音频、视频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

4. HDMI接口的视频传输HDMI接口在视频传输时支持多种分辨率和色彩空间。

它可以传输从标清(SD)到高清(HD)甚至超高清(UHD)的视频信号,并且支持广色域和高动态范围(HDR)的传输。

此外,HDMI还可以传输3D视频信号以及各种音频格式,如立体声、多声道和杜比数字音效等。

5. HDMI接口的音频传输HDMI接口支持多种音频格式的传输,包括立体声、5.1声道、7.1声道以及杜比数字和DTS音效等。

它采用了数字音频传输技术,避免了信号的模数转换,从而保证了音质的高保真度和传输的稳定性。

HDMI1.3版本和HDMI1.4版本的区别

HDMI1.3版本和HDMI1.4版本的区别

HDMI1.3版本和HDMI1.4版本的区别HDMI1.4提出的新内容:1、HDMI线缆将拥有100Mbps⽹络传输能⼒,相当于整合了百兆⽹线。

通过此功能,附带宽带连接功能的电视机不仅可以利⽤HDMI端⼝与其他设备(游戏机和硬盘录像机)共享视频⾳频信号,还可以同时共享互联⽹连接。

2、分辨率⽀持提升到了4096 x2160,30Hz的标准,新增的⾳频返回频道(ARC),还可以把⾳频信号发送到外部放⼤器,让⽤户获得更佳的⾳频体验。

3、HDMI1.4标准带来了HEC(HDMIEthernetChannel)⽀持,最⾼分辩率达到4096 x2160,30Hz(4K),远远⾼于1080P 的概述4、⽀持⾳频回授通道(Audio Return Channel) ,省去⼀条S/PDIF线缆,让电视可向上传送⾳频信号⾄A/V接收器,并通过HDMI线缆处理与播放。

5、HDMI1.4不能和之前的HDMI 1.3以下等版本规定的线缆兼容,⼀次彻底的技术提升。

综上所⽰,HDMI1.4的普及意味着1.3的淘汰,当然,还有⼀定的共存时间留给⽤户的。

HDMI似乎是与⾼清标准画上了等号。

⽆论是在液晶电视、蓝光播放器,还是HTPC、投影机上,这个⼩⼩的接⼝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就意味着这个设备进⼊了次时代影⾳播放器的⾏列。

⽽就在⼤多数⼈还在争论是否更先进的DisplayPort将会取代HDMI的时候,HDMI1.4版悄然登场。

不过,尽管HDMI新版本增添了不少功能,但并不是每项技术都是必备的,所以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明确功能,不⾄于花冤枉钱,近⽇,HDMI标准授权机构对1.4版本发布了新规范。

LLC发布的HDMI新规范 此外,对于除线缆以外的其它相关设备,则最晚应在2012年元⽉1⽇前去除所有版本号标识。

⽽对于⼴⼤的HDMI⼚商来说,应该在产品上加上明确的标识,如“HDMIv.1.4withAudioReturn Channel andHDMIEthernetChannel”(HDMI1.4版⽀持ARC⾳频回授通道和HEC以太⽹通道),避免笼统的HDMI1.4这样的标识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QCIF、CIF、DCIF、D1分辨率是多少

QCIF、CIF、DCIF、D1分辨率是多少

QCIF全称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QCIF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

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QCIF = 176×144像素。

CIF是常用的标准化图像格式(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CIF = 320×288像素。

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采集分辨率D1=720x576像素。

DCIF分辨率的视频图像来历:将奇、偶两个HALF D1,经反隔行变换,组成一个D1(720*576),D1作边界处理,变成4CIF(704×576),4CIF经水平3/4缩小、垂直2/3缩小,转换成528×384,528×384的像素数正好是CIF像素数的两倍,为了与常说的2CIF(704*288)区分,我们称之为DOUBLE CIF,简称DCIF。

(显然,DCIF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比Half D1更加均衡。

)CIF格式具有如下特性:(1) 电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家用录像系统(Video Home System,VHS)的分辨率,即352×288。

(2) 使用非隔行扫描(non-interlaced scan)。

(3) 使用NTSC帧速率,电视图像的最大帧速率为30 000/1001≈29.97幅/秒。

(4) 使用1/2的PAL水平分辨率,即288线。

(5) 对亮度和两个色差信号(Y、Cb和Cr)分量分别进行编码,它们的取值范围同ITU-R BT.601。

即黑色=16,白色=235,色差的最大值等于240,最小值等于16。

下面为5种CIF 图像格式的参数说明。

参数次序为“图象格式亮度取样的象素个数(dx) 亮度取样的行数(dy) 色度取样的象素个数(dx/2) 色度取样的行数(dy/2)”。

QCIF_CIF_4CIF_D1_720P_1080I_1080P_分辩率、清晰度及其应用)(收集整理))

QCIF_CIF_4CIF_D1_720P_1080I_1080P_分辩率、清晰度及其应用)(收集整理))

QCIF,CIF,4CIF,D1,720P,1080I,1080P 分辩率、清晰度及其应用)(收集整理)1、 sub-QCIF128×96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Qcif(176×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 (704×576)等几种分辨率。

2、QCIF全称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QCIF = 176×144像素.3、CIF(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在H.323协议簇中,规定了视频采集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CIF = 352×288像素CIF格式具有如下特性:(1) 电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家用录像系统(Video Home System,VHS)的分辨率,即352×288.(2) 使用非隔行扫描(non-interlaced scan).(3)使用NTSC帧速率,电视图像的最大帧速率为30 000/1001≈29.97幅/秒.(4) 使用1/2的PAL水平分辨率,即288线.(5) 对亮度和两个色差信号(Y、Cb和Cr)分量分别进行编码,它们的取值范围同ITU-R BT.601.即黑色=16,白色=235,色差的最大值等于240,最小值等于16.下面为5种CIF 图像格式的参数说明.参数次序为“图象格式亮度取样的象素个数(dx) 亮度取样的行数 (dy) 色度取样的象素个数(dx/2) 色度取样的行数(dy/2)”CIF录像分辨率是主流分辨率,绝大部分产品都采用CIF分辨率.市场接受CIF分辨率,主要理由有四点:1、目前数码监控要求视频码流不能太高;2、视频传输带宽也有限制;3、使用HALF D1、D1分辨率可以提高清晰度,满足高质量的要求,但是以高码流为代价.4、采用CIF分辨率,信噪比在32db以上,一般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理想的视频图像质量.4、4CIF704×576 (即我们经常说的D1)什么是D1? 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这一行久了,大家都以为D1是硬盘录像机显示、录像、回放的分辨率,实际上不是的,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D1:480i格式(525i):720×576(480?)(水平480线,隔行扫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525条垂直扫描线,483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 或16:9,隔行/60Hz,行频为15.25KHz,相当于我们所说的4CIF(704×576)D2:480P格式(525p):720×576(480?)(水平480线,逐行扫描),较D1隔行扫描要清晰不少,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525条垂直扫描线,4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4:3 或 16:9,分辨率为640×480(?),逐行/60Hz,行频为31.5K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数字高清接口标准-- DiiVA详解
DVI,HDMI,Displayport,很多业内的工程师都耳熟能详,但提起DiiVA(Digital Interactive Interface for Video & Audio),很多工程师心里都会嘀咕一下,什么是DiiVA啊?但当今年四月初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标准DiiVA 1.0规格正式发布的时候,我还是对这个标准充满了期待,因为,它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的技术标准,长期以来,数字高清技术标准一直掌握在国外的厂商手中,如DVI/HDMI技术专利大部分由silicon image拥有,而且HDMI的标准组织的推广者有一半是日本厂商,如Panasonic,Sony,Hitachi,Toshiba,这些标准厂商除了共同拥有标准的技术规范制定权外,还拥有专利授权,中国的家电厂商,PC厂商需要缴纳高昂的产品测试认证费用和专利授权费用给这些标准的推广者,Displayport标准尽管采用零费用的策略,在其规格的技术设计上,似乎也有明显相对于HDMI的优势,比如除了可以支持系统设备外部连接外,还可以支持系统内部芯片与芯片之间的连接,其数字信号可以直接输出驱动LCD, 而HDMI的TMDS信号由于有3V
的共模偏置必须转换成LVDS后才能驱动LCD,但Displayport由于主要由PC 厂商如Dell等在推广,目前主要应用还是以PC为主,要想蚕食HDMI耕耘多年的消费电子市场,尚需时日。

DiiVA是由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联盟重点推广的技术,标准的推广者主要是海信、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上广电、熊猫、凌旭等9家企业,其背后有强大的中国政府的背景,包括工信部,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广州市政府等等,推广者主要是目前中国市场最重要的数字电视,机顶盒,DVD厂商,芯片目前主要由凌旭(Synerchip)提供,同时靠山寨手机名噪一时的联发科(MediaTek)也作为标准贡献者会以物美价廉的芯片来支持这个标准的发展壮大。

Cable主要由台湾Foxconn和日本JAE提供。

我们作为测试仪器最重要的供应商,会提供包括Source,Sink,Cable一缆子解决方案给DiiVA组织进行物理层的一致性验证。

希望DiiVA能像TD-SCDMA一样,由于有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持和中国市场的坚强后盾而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DiiVA技术相对于HDMI究竟有什么优势,可以值得我们期待其将HDMI取以代之呢?我认为有一些技术特点是DiiVA值得称道的:
第一:DiiVA采用菊花链的连接方式,Any to Any数据传输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任何一个在DiiVA网络中的设备都可以互相访问。

包括非压缩的音视频数据流,以太网数据包,USB数据包。

如下图,连接在DiiVA网络中每个设备可以分级级联,PC可以读取插在数字电视上的USB存储设备上的数据.所有的DiiVA设备都可以在数字电视上进行浏览和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

而HDMI1.3采用Point to Point的连接技术,所有的设备都必须一对一的与HDMI的显示器或者电视相连接,而且非压缩的音视频数据只能一对一的由Source to Sink进行传输,当然在最新的HDMI 1.4规范中加入了以太网的支持,也使HDMI技术实现了以前所没有的any to any 的以太网数据报文的传输。

但记住,其非压缩的高清视频和音频数据流还是点对点传输的,由于目前HDMI电视的高清接口数量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网络上连接的设备数量。

下面是HDMI和DiiVA的比较表,DiiVA除了可以支持非压缩的音视频数据流以外,还可以支持USB 2.0,Ethernet的数据传送协议。

第二:DiiVA采用了高级的电源管理技术POD(Power on DiiVA),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POE(Power on Ethernet),POD就是由DiiVA的线缆提供5V/1A的Standby电源,通过POD的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的打开或者关闭连接在DiiVA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设备,同时,即使是级联网络中的某一个设备关闭或者休眠了,也不影响下一级的设备与整个网络的互联,甚至有些功耗不大的设备比如摄像头,游戏遥控设备就完全不需要电源或者电池供电,这一点上也与USB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是HDMI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在DiiVA链路中除了Video Link进行视频传输外,还有专门用于数据/音频/命令进行传输的Hybrid Link(混合链路或称为Data channel),采用Hybrid Link除了进行
USB/Ethernet/Command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外,还可以传输其他协议的数据报文,比如MPEG4,RMVB格式等等,其对数据内容是没有限制的,只要按照其协议进行封包解包即可,这种开放性和灵活性也大大扩展了DiiVA的功能。

DiiVA的原理架构(Video Link and Hybrid Link):
HDMI的原理架构:Video/Audio同时在TMDS信号中进行传输,单根TMDS的速率最高达到3.4Gbps,三根可达10.2Gbps.只能单向点对点传输非压缩视频流,在HDMI 1.4中增加了HEAC(HDMI Ethernet/Audio back Channel).
第四:Video Link和Hybrid Link的高速传输使其可以支持高色深,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Video Link的传输速率达到单根4.5Gbps,三根13.5Gbps的带宽,Hybrid link可以实现4.32G bps 的单向数据传输(2.16Gbps双向数据传输)。

其Video可以根据设备支持的分辨率自动
enable/disable不同的Link数量,达到最小功耗的目的。

下表是DiiVA标准可以支持的分辨率列表,目前HDMI可以支持最高4K X 2K的分辨率,16bit的色深,240Hz的刷新率,同时也可以支持3D的影像。

第五:DiiVA的线缆可以通过Relay mode支持传输距离高达25米,而且其可以通过普通的Cat6,Cat6a,Cat7 的以太网线进行传输,只是在始末两端采用DiiVA的连接器而已,线缆的成本相对于动辄几百块人民币的HDMI线缆来说肯定低了很多,也更易为终端消费者所接受。

同时由于DiiVA的Any to Any的协议支持,也使总的网络连接成本大大降低。

既然DiiVA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标准,其在推广初期肯定会出现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一个开放接口最难解决的是兼容性问题,当一个DiiVA发烧友兴致勃勃地从某大型家电超市买了一套DiiVA的设备回家,一台数字电视加N台DiiVA的源端设备如DVD,机顶盒,音响设备等等,却发现其中一半的设备无法正常连接和工作的话,那是多么令人失望和沮丧的事。

数字家庭产业联盟的负责人在聊到这个问题时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担忧,因为这种情况会大大打击消费者对DiiVA的信心,给DiiVA的推广带来极大的阻碍。

所以DiiVA接口的一致性测试毫无疑问在标准的发布之初便马上提上议事日程来了。

据非官方了解,DiiVA的CTS(compliance test specification)规范1.0版本明年初就会发布,同时在广州会很快成立一个ATC(Authorized test center)来进行最早的DiiVA设备的物理层,协议层,机械结构等方面的认证。

通过严格的认证测试来保证当设备到了消费者家中的时候不会出现兼容性的问题。

我们公司作为最重要的仪器供应商之一,积极参与了DiiVA的物理层测试规范的制定,提供了一整套Source/Sink/Cable的测试方案。

由于CTS1.0规范尚未正式发布,下面列出各种设备测试时的拓扑结构图供参考,待CTS正式Release后再详细讨论测试规范和测试方法。

1. Source设备测试连接:主要测试眼图,抖动,预加重,上升下降时间,差分对内延迟,差
分对间延迟,扩频时钟等指标。

由于Video Link传输速率高达4.5Gbps,示波器带宽要求
4.5/2*5=11.25GHz以上,所以推荐使用DSA71254B示波器。

3. Cable设备测试连接:Cable主要测试接触阻抗,差分阻抗,串扰,衰减,回波损耗等等
参数。

备注:此文章所引用的DiiVA/HDMI相关图片版权均属于相关标准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