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10级毕业设计指导名单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doc ( - 副本

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课题名称:基于移相控制的感应加热电源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10级应用电子技术学生姓名:张超指导教师:吴俊娟完成日期: 2015.5.2一、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的简要说明已完成工作:了解感应加热技术现状和发展,掌握感应加热原理;分析感应加热电源的谐振槽路和拓扑结构,撰写开题报告;分析感应加热电源的各种调功方式,重点研究移相控制调功控制,完善设计方案,撰写论文初稿;主电路开环仿真,撰写中期检查报告;设计闭环控方案,频率跟踪电路和驱动电路。
在进行中的工作:电路闭环仿真(闭环模块中锁相环和功率跟踪模块的搭建为重点),完善完成硬件电路设计,翻译外文资料(L. Grajales, K.R. Wang. Design Of A 10 Kw, 500 KHz Phase-Shift Controlled Series-Resonant I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C]. Proc.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annual meeting, Toronto, Oat, Canada, 1993: 843–849),撰写论文。
二、已完成任务情况2.1查阅的主要文献资料本论文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为-黄瑾瑜.基于移相控制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1(1):165-168。
2.2设计思路a)感应加热电源的构成和原理分析感应加热的工件和感应线圈一起可用串联的RC电路等效,而为了有效利用电源容量需串联或并联电容进行无功补偿。
故其负载等效电路可等效为图2-1所示串联振荡电路和并联振荡电路。
图2-1与之对应,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逆变器分为串联谐振式电压型逆变器和并联谐振式电流逆变器。
低阻值负载高阻值负载简单(自激、它激)困难(自激)通过上表对比,本课题采用串联谐振逆变器。
b)感应加热电源的调功方式的研究串联谐振逆变器的功率调节方式分为直流调功和逆变调功。
土木10级毕业设计大纲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2010级 5/6/7班毕业设计大纲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二○一四年三月一、毕业设计安排(一)时间安排1、设计:第3周~第16周2、答辩:第17周(二)指导教师的安排设计指导教师:倪修全、陈洪生、汪汇、程新国、宗翔、胡义红、张吉兆、王娇、李运来、徐道富、杜菊芬、张经双、陆吉民、赵军、杨明飞、刘吉敏、尹楠(三)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继续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以后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毕业设计的几点说明1、学生在设计期间要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遵守纪律。
2、在设计期间学生应按作息时间在设计教室做设计,不得在寝室或其它地方进行。
3、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地收集资料,力求设计方案合理,计算准确,绘图认真无误。
4、倡导互助互爱,共同提高,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设计。
(五)毕业设计分组(见附录)二、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的基本条件1、旅馆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9600m2,其中东西宽80m,南北长120m,距离城市主干道60m。
(2)建筑面积:以满足下列要求为准,建议4500mm~5500m2,主楼的层数按五~六层考虑。
(3)主要房间设置参考(按五级标准,约400床位)1)普通客房3~4人,约占客房总数50%。
2)高级客房1~2人(设卫生间),约占客房总数50%。
3)公共用房部分:门厅、前台管理、中型会议室一间、餐厅、厨房、多功能厅(满足舞会、会议、学术报告等)。
2、门诊楼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9000m2,其中东西长100m,南北宽90m,距离路中心为90m。
(2)建筑面积:以满足下列要求为准,建议4000~4500m2、层数按五~六层考虑。
(3)主要房间设置参考(600人次/日)1)内科、外科、五官科、小儿科、妇产科、放射科、急诊分别为八~十一间;2)中医科、皮肤科、化验及功能检查、理疗分别为四~六间;3)公共用房十~十五间,包括挂号、病历、保健、药房、接待、男女厕所等;4)另外安排候诊、办公等用房若干间3、教学楼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30000m2,其中东西长不少于150m,南北宽不少于200m,距离城市主干道的中心为100m左右。
汽车专业毕业设计课题

10级汽车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2021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即将开始。
请同窗们务必与10月19日将论文选题情形及开题报告(很多于20000字)交到卢晓霞教师处。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求结合汽车维修、汽车销售等实际工作,以研究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问题为目标,真题真做。
各专业选题参考方向如下:一、毕业设计题目一、汽车防盗系统的保护与保养二、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式的研究3、汽车电器维修作业的治理体系分析4、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池治理系统的分析五、汽车电器附件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研究六、汽车仪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研究7、汽车发动机异响的故障检测技术研究八、(某型)汽车ABS的保护与故障检测技术的研究九、汽车显示系统的利用与保护技术的研究10、汽车空调系统的利用与保护技术的研究1一、汽车经销企业品牌战略研究1二、奇瑞A3(或某型)汽车ESP系统分析与故障检修13、汽车维修备件的库存治理现状与分析14、汽车行业网络协同售后效劳治理研究1五、汽车仪表自动测试仪的研究与开发1六、某某地域(以安徽地域为主)汽车产业进展分析17、我国汽车制造业自主品牌轿车产品研发战略研究——奇瑞汽车公司的产品研发模式分析1八、(某地域)汽车销售市场竞争分析与策略研究1九、反向工程在汽车及零部件中的应用研究20、(某品牌)汽车售后效劳治理体系的分析2一、(某地域)汽车工业的进展计谋分析2二、(某)汽车品牌专卖店的效劳营销治理23、汽车发动机动力阻碍综述24、奇瑞汽车公司的企业竞争战略分析2五、汽车ABS教学系统的设计2六、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性能测试系统27、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在线检测的研究2八、汽车经销企业的组织进展研究2九、(某)车型汽车大修打算的编制及预算30、(某)车型(货车、轿车、客车)市场分析及预测3一、某型汽车某工序装配工艺及特点3二、汽车零配件销售环境与销售感悟33、汽车涂装技术现状与进展34、汽车钣金技术现状与进展3五、车身典型涂装修补工艺分析与研究3六、混合动力汽车的探讨与研究37、汽车节能技术应用3八、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3九、典型汽车4S店效劳流程及分析40、汽车运输业的经营战略研究4一、汽车运输业的创新治理研究42、汽车运输企业的绩效治理研究43、汽车行业效劳质量与顾客中意度分析44、现代汽车维修效劳企业的业务治理4五、城市交通治理的现状与假想4六、汽车保险查勘与定损典型案例分析47、安徽(或某地域)汽车修理行业现状调查4八、福特汽车在×地域的市场营销策略4九、家用轿车的调查分析50、现代汽车营销模式探讨5一、汽车市场营销分析5二、提高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53、汽车维修行业治理现状的分析54、汽车销售效劳体系的经营理念5五、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进展趋势5六、汽车养护品市场分析及销售渠道研究57、汽车销售效劳体系可持续进展的经营理念5八、二手车评估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二、指导教师娄洁、安宗权、张秋华、苏磊、贾惠丽、韩小伟、。
汽车毕业设计

汽车毕业设计【篇一:毕业设计(汽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指导书(适用于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宜宾职业技术学院2005.9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指导书适用于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制订人:机电系刘福华一、毕业设计的地位与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熟练基本技能,提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实践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学风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在专业上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在思想作风、学习毅力和工作作风上受到一次良好的锻炼。
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基本要求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基本要求: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根据课题任务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制定适当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与其它方案的比较加以论证;独立完成系统或模块的设计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认真地编写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会编制技术资料的方法;5.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6.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7.具有团队精神和全局观点、生产观点和经济观点。
8.对课题成果进行总结,撰写论文; 9.通过论文答辩;三、毕业设计的组织、场地、主要设备器材及性能简介 1.教学组织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分前后两个内容,前期为毕业实习,后期为毕业设计。
为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每个学生必须经过下列五个过程:(1)校外汽车企业实习(2)实习答辩(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须在一周内重写。
(4)毕业设计中期考核● 学生以书面形式汇报课题完成情况。
张朋杰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名称一落二分割模模具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机自10102班学生张朋杰学号43910315指导教师(职称)孟天祥(高级工程师)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零件广泛采用冲压成形、锻压成形、铸造成形、挤压成形、塑料注射或其他成形加工方法,与成形模具相配套,使坯料成形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
模具已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器产品、电子和计算机产品、仪表、家用电器、汽车、军械、通用机械等生产中。
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一落二分割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即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通过对零件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制定部分零件的制造工艺,如:凸模、凹模、凸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导尺、挡料销、导正销等。
通过该课题能够让我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般方法,对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学会对模具设计资料的检索与整合以及对已有资料的充分合理的使用,此次毕业设计是对我理论学习水平的实践和检验,可对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实践性意义。
关键词:复合模具;凸模;上下模座;凹模Abstract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duct widely used in stamping, forging, casting, extrusion, plastic injection or other forming method, matched with the mold, the blank forming proces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 parts. The mol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lectrical appliances,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computer products, home appliances, automotive, instrumentation, ordnance, general machinery and other production. With mold parts demonstrated by the highprecision, high complexity, high productivity and low consumption, the other processingmehods could be compared .Stamping is installed in the use of stamping equipment (mainly Press) on the mold to exert pressure on the material, to produce plastic deformation or separation, thus obtaining the required parts (commonly known as stamping or punching parts) of a pressure processing method. Stamping is usually at room temperature cold deformation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and mainly uses the sheet to be processed into the required parts, also called cold stamping and sheet metal stamping. Stamping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of pressure processing or plastic materials processing,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material forming engineering.The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is: a fall two split mold design. Stamping die that is in cold stamping processing, the material (metal or non-metal) processed into parts (or semi-finished products) is a kind of special process equipment, called cold stamping die (commonly known as cold die). Stamping,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installed in the mold presses on the pressure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to produce plastic deformation or separation, thus obtaining a pressure parts processing methods. Through the detailed process for par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alysis, die plate, stripper plate, guide ruler, stop pin, guide pin etc.. By this research can let me master the general methods for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stamping die of medium complexity, the stamping process plan, process calculation and die desig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learn to die design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use and integration of existing data reasonably,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on our theory study and practice and test level, can have some guid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e engaged in relevant work after. Keywords: composite mould; mould; upper and lower die; di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及计算 (2)1.1 设计题目 (2)1.2零件结构 (2)1.2.1零件名称 (2)1.2.2冲压零件数据及图样 (2)1.3 零件的工艺性 (2)1.3.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1.3.2零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3)1.4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3)1.4.1冲压工序性质的确定: (3)1.4.2冲压方案的确定: (3)1.5 主要工艺计算 (3)1.5.1排样设计与计算 (3)1.5.2冲裁力的计算 (5)1.5.3模具总冲压力的计算 (5)1.5.4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 (6)1.6冲模间隙的确定 (7)第2章冲压设备的选择 (11)2.1冲压技术简介 (8)2.2冲压设备的选用 (8)2.2.1如何选择冲压设备 (8)2.2.2冲压设备类型的选择 (8)2.3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 (9)2.4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 (10)第3章模具结构设计 (15)3.1 模具总体结构的设计 (12)3.1.1 模具的基本结构形式的确定 (12)3.1.2 模具总体尺寸确定 (13)3.1.3 模架选用 (13)3.2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14)3.2.1 工作零件设计 (14)3.2.2 卸料装置零件设计 (18)3.3导向零件 (21)3.4固定零件设计 (21)3.5模具主要零件及材料 (23)3.6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23)3.6.1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23)3.6.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24)第4章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 (30)4.1 导柱的机械加工 (27)4.1.1 导柱结构工艺性分析 (27)4.1.2 导柱技术要求分析 (27)4.1.3 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28)4.1.4 加工阶段划分 (28)4.1.5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8)4.2 导套的机械加工 (29)4.2.1 导套结构工艺性分析 (29)4.2.2 导套技术要求分析 (29)4.2.3 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29)4.2.4 加工阶段划分 (29)4.2.5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30)参考文献 (31)结束语 (32)致谢 (33)绪论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冷冲压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是对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要求越来越高。
2006届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42
李晨
纳米沸石-碳复合膜的制备与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模拟研究
王金渠
化工学院
43
林蓉蓉
用于止血剂的ZSM-5沸石的Ag改性及表征
郭新闻
化工学院
44
李红彩
4-苯基-3-丁烯-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赵伟杰
化工学院
45
高建喜
基于matlab的过程系统实时优化研究——数据校正
董宏光、韩志中
化工学院
154
王一颉
非线性信号去躁前后混沌特性变化研究
韩敏
自动化系
155
范圣冲
基于WEB平台的论文审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庄严
自动化系
156
宋鑫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播放系统设计
张立勇
自动化系
157
王云淼
线CCD的测厚系统设计
李明伟
自动化系
158
孙天罡
基于肤色和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
王金城
自动化系
159
皇甫毅杰
基于MSP430的RoboCup小型组机器人控制系统
80
姜立群
基于SPCE06lA的智能电动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王健
计算机系
81
孙宇
基于MSP430的双核模拟量采集系统的设计
马洪连
计算机系
82
刘淼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轮转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王秀坤
计算机系
83
王以芳
基于重复字串的新词自动抽取研究
黄德根
计算机系
84
刘欣
地域文化中心
孔宇航
建艺学院
85
安源
地域文化艺术中心
10级机电一体化方向毕业设计答辩安排表

李林泉
06100532
钟能
06101019
何嘉成
5月17日
17:00-18:00
机电楼114
第十组
王丽
苏江
李大琳
郭丽钰
06101023
谢明宇
06091029
漆家睿
06101001
赵楠
06101008
杨柯
06101010
王钟锋
06101013
谭振添
5月17日
18:00-19:00
机电楼114
11:00-12:00
机电楼114
第五组
王丽
苏江
李大琳
郭丽钰
06100309
唐广
06100310
李兆荣
06100315
谭千里
06100316
黎俊宏
06100319
曾俊辉
06100322
邱俊辉
5月17日
13:00-14:00
机电楼114
第六组
王丽
苏江
李大琳
郭丽钰
06100324
关天润
06100326
李昊祺
第十一组
王丽
苏江
李大琳
郭丽钰
06101028
张锐佳
06101029
傅浩然
06100603
朱己杰
06100608
林俊泓
0616
邓春源
5月17日
19:00-20:00
机电楼114
第十二组
王丽
苏江
李大琳
郭丽钰
06100617
梁志杨
06100618
卢广发
06100619
(电信上报)10级毕业设计题目汇总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
吴文波 吴文波 吴文波 张立松 张立松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汇总表
电信学院(系) 2014届
序号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自动化10.6 自动化10.6 自动化10.6 自动化10.6 自动化10.6 自动化10.6 自动化10.6 自动化10.6 自动化10.6 学生姓 名 黄锦 周小清 张飞 潘云飞 王明杰 卢经纬 王阳 王宁 夏炎 张宗坤 谢冬冬 杨大军 刘浩杰 王义多 李龙 褚猛丽 刘殿奎 孙筱竺 奚彦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电1002班 指导教师 姓名 武波涛 张维娜 武波涛 朱琳 武波涛 宋芳 武波涛 高红杰 武波涛 苏玉杰 武波涛 田凯凯 武波涛 王洪泽 武波涛 王猛凯 武波涛 王祥祥 武波涛 王亚松 武波涛 王云鹏 武波涛 武少龙 武波涛 谢腾德 武波涛 张彪 武波涛 张洪凯 武波涛 张素克 武波涛 赵立昌 武波涛 赵向凯 武波涛 郑卓 武波涛 邵明 武波涛 邵明月 武波涛 史淑兴 武波涛 陈东 武波涛 贾亚齐 武波涛 刘海通 武波涛 孙东然 武波涛 王行 武波涛 翟鸿飞
Hale Waihona Puke 指导教师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高景峰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姓名 路艺美 赵星星 张娜 胡文静 李振叶 高鸿超 王渊 蔡硕光 裴朝兴 王永正 任晓鹏 冯冰洋 刘怀飞 石磊 韩帅 王策 刘金晓 杨海涛 贾贵宾 耿帅 杨泽航 于巍 张锦涛 石攀 施超 吴楠 王亚鹏
指导教师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曹江卫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姓名 刘青 李志远 刘凯 史伟彬 陈忠月 翟羽佳 李峰 高林鹏 韩平 郭策 杜杰 马义 尹超凡 霍震霆 靳非凡 陈春景 封其其 李晗 陈维世 褚晓煜 石超 李紫阳 何彩宇 段鸿翔 李艳飞 郭延新 白树成 李秋
汽电1003 指导教师 姓名 高景峰 王鹏 高景峰 王杨芳 高景峰 李一男 高景峰 赵云凯 高景峰 王影 高景峰 周凯璐 高景峰 赵克平 高景峰 郝自美 高景峰 李重 高景峰 王红石 高景峰 宁伟男 高景峰 贾定国 高景峰 韩延山 高景峰 董学盛 高景峰 李前行 高景峰 刘帅溢 高景峰 梁洋洋 高景峰 史俊力 高景峰 崔连永 高景峰 崔政 高景峰 齐欢 高景峰 耿志鹏 高景峰 梁毅 高景峰 赵阳阳 高景峰 张超 高景峰 许海鹏 高景峰 宋腾飞
指导教师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武波涛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孙大鹏
姓名 卞凯 王铁钢 高晓旺 刘鹏昭 顾英杰 郭春辉 赵洪明 王海鑫 曹书明 王俊伟 焦建国 韩莎莎 刘永先 孙海 高昆 于海瑞 刘林 齐星 陈兴伟 张继涛 南博伦 张自理 陈栋 袁晓东 赵利敏 孙建波 臧乐
汽电1004班 指导教师 姓名 张国新 程士良 张国新 郭珂 张国新 庞文成 张国新 王晶良 张国新 王凯 张国新 王培顺 张国新 王赛 张国新 王思博 张国新 王鑫 张国新 王永胜 张国新 吴国伟 张国新 薛佳伟 张国新 云蓟 张国新 翟耀家 张国新 张航 张国新 张克 张国新 张鹏亮 张国新 张洋 张国新 张永健 张国新 张越 张国新 赵阳阳 张国新 郑晓雷 张国新 许峰 张国新 冉少将 张国新 李存柱 张国新 米宁宁 张国新
指导教师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国新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张志
王冠
高景峰
黄东东 张志
王海东 张国新
姓名 毕亚楠 曹马龙 曹梅腾 陈建新 陈子兴 崔星宇 杜士磊 冯晨阳 冯建 冯玉琢 高峰 高宏伟 高怀洋 高鹏飞 谷亚会 郭峰峰 郭晓奇 韩钊 何兴 胡立辉 霍芫廷 贾云飞 蒋东良 蒋冬喜 金瑶瑶 李朋远 李帅康 李天雄
汽电1001班 指导教师 姓名 曹江卫 刘士铖 曹江卫 刘岩 曹江卫 刘雨航 曹江卫 刘志达 曹江卫 马欢 曹江卫 马慧东 曹江卫 马晓川 曹江卫 马跃 曹江卫 孟森 曹江卫 齐乐乐 曹江卫 齐世凯 曹江卫 孙倩伦 曹江卫 王力志 曹江卫 王卫 曹江卫 王晓垚 曹江卫 王永华 曹江卫 吴巍巍 曹江卫 张小阅 曹江卫 张雪婷 曹江卫 张亚洲 曹江卫 张志斌 曹江卫 赵强 曹江卫 赵睿 曹江卫 刘爱中 曹江卫 刘冬兴 曹江卫 刘鹏鹏 曹江卫 曹江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