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二版)-Unit 7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二版)-Unit 7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二版)-Unit 7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Science

公共管理学专业英语词汇

公共管理学专业英语词汇 目标 mission/ objective 内部环境 internal environment 外部环境 external environment 集体目标 group objective 计划 planning 组织 organizing 人事 staffing 领导 leading 控制 controlling 步骤 process 原理 principle 方法 technique 经理 manager 总经理 general manager 行政人员 administrator 主管人员 supervisor 企业 enterprise 商业 business 产业 industry 公司 company 效果 effectiveness 效率efficiency 企业家 entrepreneur 权利 power 职权 authority 职责 responsibility 科学管理 scientific management 现代经营管理 modern operational management 行为科学 behavior science 生产率 productivity 激励 motivate 动机 motive 法律 law 法规 regulation 经济体系 economic system 管理职能 managerial function 产品 product 服务 service 利润 profit 满意 satisfaction 归属 affiliation 尊敬 esteem 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人力投入 human input 盈余 surplus 收入 income 成本 cost 资本货物 capital goods 机器 machinery 设备 equipment 建筑 building 存货 inventory 经验法the empirical approach 人际行为法the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pproach 集体行为法 the group behavior approach 协作社会系统法 the cooperative social systems approach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公共管理的特征 P4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会组织及公民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组织自身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其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性 ①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组织以其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去推进、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将公共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是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本质区别所在。 ②公共参与性。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公民社会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社会组织及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使得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是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及公民。 2、效能性 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和管理程序相比,公共管更多地将视线放在了结果的取得上,强调投

入要素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公共管理提倡效能建设,在管理目标上追求包括经济、效率和效果在内的多元价值的有机统一。 3、回应性 公共管理过程可以说也是一个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这是公共部门以人为本、重视公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对政府组织而言,它不再是传统公共行政中的封闭体系,而是具有高度开放特征的开放体系。政府既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和渠道,让公众能及时地向政府反映问题,同时政府也要对公众的需要作出反馈。 4、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公共管理非常注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这是由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公共管理过程中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的出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要实现自身的优化管理,也要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手段。 5、法治性 法治在公共管理中体现为严格遵守规则的精神。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之间要实行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识,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

陈振明等著《公共管理系统学(第二版)》2017年版知识点吐血整理

科目:公共管理学 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振明等,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版。 1.组织的含义。 P28: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 2.组织结构的横向差异。(部门化和专业化) P38:组织结构的横向差异是指一个组织成员之间受教育和培训的差异程度,专业方向和技能、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等方面的差异程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组织部部门与部门之间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3.组织结构的纵向差异。(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P38:组织结构的纵向差异是指组织结构中纵向垂直管理的层级数及层级之间的差异程度,这就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单位或部门的数量。 4.完整制。 P45:完整制又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指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机关受一个机关或一位行政首长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完整制下的组织实行分工协作,以取得协同一致的效果。优

点:权责集中分明,组织结构简单统一,机构之间分工合作好,有利于领导机构的全局统筹和行政命令的贯彻执行,并能人尽其用,发挥专业优势。缺点:行政首长权力过分集中,属下单位缺乏自主性,容易造成因循守旧的工作作风。 5.公共组织的变革要实现的目标。 P56:一是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即公共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在提高适应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公共组织及其人员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的更新,提高工作效率。三是使公共组织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或更好地完成公共事务管理的任务。 6.组织变革的环节。 P:57:一是对违纪的感知,即组织成员意识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二是对变革方向的确定,即通过分析环境变化,确定组织变革的目标及方案。三是变革,即变革方案的实施,对变革所影响到的成员进行沟通,推行新的组织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四是监督调整,即根据变革进程调整相关措施,并将变革成果固定下来,实现新行为模式的“在化”。 7.全球治理的概念。 P66:全球治理指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其特点主要包括:①治理主体是世界围的公共行动者。②治理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包括公益问题和公

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的材料分析题MPA考试.doc

感谢你的阅读 材料一:“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引自[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材料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认为,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制度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它是由许多能力或强或弱的人小心创造出来的。历史的经验和历史原因指导其形成。(引自[美]迈克尔·罗斯金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问题: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吗?那些人可以选择和创造政治制度?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予以评论。(字数1000字以上)答:政治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创造。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制度建设中逐步实践、积累、创造建立起来的。选择和创造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中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1954年9月15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经了酝酿建立、曲折发展、重入正规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正如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所说“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当然,它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但在一个国家历史的关键时刻人们有选择制度的机会。这给政治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奔走呼号,力图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建立国民政府……各阶级、各阶层、各种 感谢你的阅读

管理学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1.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者:(manager) 基层管理者:(first-line managers) 中层管理者:(middle managers) 高层管理者:(top managers) 管理:(management) 效率:(efficiency) 效果:(effectiveness) 计划:(planning) 组织:(organizing) 领导:(leading) 控制:(controlling) 管理角色:(management roles) 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 信息传递角色:(informational roles) 决策制定角色:(descisional roles)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 人际技能:(human skills) 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 管理得普遍性:(universality of management)

2.管理得历史 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 工作专业化:(job specialization) 工业革命:(industrific revolution)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general administrative theory)管理原则:(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官僚行政组织:(bureaucracy) 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 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 霍桑研究系统:(Hawthorne studies systems) 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s) 开放系统:(open systems) 权变理论:(contingency approach) 劳动力多元化:(workforce diversity) 电子企业:(e-business) 电子商务:(e-merce) 内部网:(intranet)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 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

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 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2007年厦门大学6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厦门大学6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06 科目名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招生专业: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系所有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政治经济学 2.主权 3.公共组织 4.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要评析两党制的特点。 2.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 3.简要回答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4.简要回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政治民主化的动力。 2.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五种角色。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双村管理体制的变迁 双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人民公社时期,大队党支部书记掌握着大队的实权,是大队的一把手,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管政策,管党员。管政策就是负责落实和执行上级的指示;管党员就是管干部、管人。大队管理委员会作为党支部权力链条的行政延伸,由主任、会计、民兵连长、妇女主任、治保主任等组成,加上党支部书已和团支部书记共5-7人,体现了大队在政治、经济、军事、妇女、青年等方面的主要权能。其中,书记、大队主任和会计是大队干部中的核心,后两人又是书记的左右手。其余的大队干部处在大队权力结构的第二层级,工分补贴也要低一些。其中,民兵连长(往往也兼任治保主任)的社会大背景有关。大集体时期,国家对村庄权力的支配,不仅立基于上述组织化机制,同时也是基于大队、生产队干部为核心的村庄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式忠诚。 20世纪80年代,双村所在大队所辖各生产队更名为村民小组。这一变更标志该乡的行政组织重新为村组体制所取代。双村也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历程,它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确立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和产生方式。民选是村委会组织和产生的最基本规则,也是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引入,就双村而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达川市村民自治示范活动中由政府引入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三是村民自治制度文本的确立,这是由政府引入的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其宏观的法律基础是宪法和《村组法》中的相关规定。 村民自治活动在双村最大的收获在于它正在开始改变村庄治理精英的产生途径,但是,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却决不仅仅体现在变化中的村庄精英与普通村民的联结方式上,它也同时体现在改变中的村治精英与乡镇权力的连接方式上。当依据行政和科层化规则运作的乡镇在遭遇到依据村民自治原则所运行的村政,而村政的运作从根本上又受制于行政国家和个

朱立言公共管理学重点

公共管理概论 第一章 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授权科学管理例外原则管理过程官僚制科层制霍桑试验社会人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派需求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人性假设动态平衡理论管理丛林决策理论学派经验学派行政公共行政 文官制度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公共权力 P途径 B途径新制度主义 1.管理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3.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4.公共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有什么区别? 5.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哪些类别? 6.公共管理理论形成的两条途径是什么? 7.公共管理学科有哪些特征? 8.现代行政管理有哪些特点? 9.公共管理有哪些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组织公共组织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古典模型官僚模型 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管理层次管理幅度 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组织纵向结构层次结构横向结构 首长制委员制层级制职能制集权制分权制完整制分离制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组织冲突组织协调 文化行为模型成人发展模型政治行为模型 从众行为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 1.公共组织有哪些构成要素? 2.公共组织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官僚模型?它有什么特点? 4.第三部门行政模型有什么特点? 5.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6.行政体制的划分有哪些依据?都有哪些类型? 7.简述现代组织理论。 8.非正式群体对组织有哪些影响? 9.公共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第三章 决策程序性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价值前提事实前提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系统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监控子系统类别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方案设计头脑风暴法对演法综摄法专家会议法 德尔菲法时间序列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领导群体决策群体参与决策择案规则 1.决策的特征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决策有哪些类型? 3.决策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之间是什么关系? 4.决策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构成? 5.各国的行政决策体制都有哪些类型? 6.行政决策有哪些步骤? 7.结果预测有哪些方法? 8.试对群体决策的利弊进行阐述。 9.有哪些比较常见的择案规则? 第四章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汇编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汇编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1.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2.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3.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二、 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三、 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四、 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4. 治理与善治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善治是 90 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二 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形成的,并在 60 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是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的,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行政组织或官僚体制上,以组织的内部取向,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研究,并以行政效率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2.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逐渐成长起来,几乎同时出现了出现了二种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一种是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简称“P 途径”另一种是商学院的---商业途径简称“B 途径”。B 途径强调将工具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研究中,并仍然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P 途径来自公共政策学院,它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经过 20 世纪七八十年的孕育和发展,公共管理的 B 途径与 P 途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1991 年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雪城大学召开,可以说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记。3. 公共管理范式新在何处凯特尔认为,公共管理运动所发展起来的公共管理途径是一种全新的途径,它既不同于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也不同于政策分析

2008年厦门大学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制度主义;2.政治改革;3.组织;4.政府绩效: 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40分) 1.简述权力的基本属性。 2.简述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作用。 3.简要回答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简要回答“统治”与“治理”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当代西方的几种主要的国家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2.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及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Ⅰ.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 温岭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总面积920.2平方公里,人口111万,是个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市的经济发展迅速,为全国“百强县(市),”和“明星县(市)”。 1999年6月25日,温岭市松门镇党委、政府召开了村民们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会议。和往常不一样,这次会议没有镇领导铿锵有力的宏篇大论,200多名自发赶来的群众与镇领导进行了平等的对话。群众提出的问题大到村镇建设规划,小到邻里纠纷,镇领导耐心听讲、周详地解释与答复。这就是最早的一次民主恳谈会。5年过去了,这被人称为“泥土里诞生的村议会”并没有消亡,它不断演进,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有学者认为,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寻找了新的生长空间。 村一级的民主恳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一期一个主题,恳谈会的内容主要是当地的重点工作以及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凡本村村民均可参加。方式与镇民主恳谈会类似,但村级民主恳谈会的开展并不顺利。最初,有些村民的发言无序、非理性和情绪化比较突出,有“火药味”。过激的言辞批评使村干部颇为尴尬,部分村干部则反映自己有被“批斗”的感觉。有些村干部开了一次恳谈会后就不敢再开第二次了。 随着村民在恳谈会上提出的问题和要求逐步得到妥善的解决,村民们对干部的态度也渐渐地改变,由猜疑转向信任,由抬杠转向合作,由矛盾转向和谐。 几年下来,村民和村干部逐渐接受了民主恳谈会,民主恳谈会渐渐成为村民的生活方式为此,有媒体赞誉说这是“泥土里诞生的村议会”。 体制外的生长:原创性的基层民主形式 民主恳谈作为群众与政府平等对话的一种新的方式和机制,它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载体。然而,从更深层次考察它的特性,民主恳谈已经超出了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本来意义,“恳谈”一词已经涵盖不了其内在的全部价值,这是民主恳谈的创始者始料未及的。 2000年12月25-26曰,温岭市委与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日报社联合召开了“用民主方法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在观摩了松门镇的民主恳谈会之后,他们对民主恳谈的关注和兴奋点不约而同地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转向了基层民主。2002年8月ll日,温峤镇政府召开“江厦学区校网调整民主恳谈会”。镇政府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考虑,建议将青屿中学撤并到江厦中学。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好事”竟遭到青屿片群众的强烈反对。 群众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学校撤并带来的食宿、交通费用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而且学生上学早出晚归途中也不安全。

管理学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修订

第二部分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A Absenteeism 缺勤,旷工Acceptance of authority 权威的认可Accommodation 顺应(对待冲突的策略) Achievement-oriented leader 成就导向型领导者 Acid test ratios 速动比率Acquisition 并购,收购Active listening 积极倾听Activities 活动 Adjective rating scales 描述性评分表 Affec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情感成分Affirmative action programs 确认行动计划,积极行动方案 Age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Act 反就业年龄歧视法案 Agreeableness 随和Agriculture wave 农业化阶段,农业时代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美国人对待残疾法案Analytic decision-making style 分析型决策制定风格Answering questions 回答问题 Anthropology 人类学Assaults 袭击,攻击Assertiveness 专断,肯

定,强制取向(划分解决冲突风格的维度) Assumed similarity 假定相似性 Attentional processes 注意过程 Attitudes 态度Attribution theory 归因理论Authority 职权,权威Autocratic style of leadership 专制式领导,独裁式领导 Autonomy 自主,自主权Availability heuristic 只利用现有信息决策的取巧途径,以易代难倾向 Avoidance 回避,规避B Baby boomers 婴儿潮Bargaining strategies 争价策略,谈判策略 Barriers to communication 沟通障碍 Basic corrective action 彻底纠错行动 Behavioral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行为成分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ists 行为科学理论家Behavioral style of decision making 行为型决策制定风格 Behavioral theories of leadership 行为领导理论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二章教学文案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第二章

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 1、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地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 2、公共组织:广义上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上仅指国家机关组织。 3、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的差异(43页,表1-1,了解就好)。 4、公共组织的类型 (1 和福利组织、 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 会。 (2 A、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 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 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起诉;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 种行业协会等。 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非强制性与服务性。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 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 务机构。 (3

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 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特点: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②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③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④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 ⑤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⑥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理性――合法权威。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 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 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 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 ④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 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 ⑥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 特点:①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 ②“代理人”政府; ③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不可随意利用行政命令取消合同; ④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第一章 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 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⑤改变现行的政策。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 答: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化技能。④诊断技能。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

的工作经验。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 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⑧公共组织的独占性。⑨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2.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 答: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第三章 1.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201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6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利益 2.行政决策 3.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西蒙关于行政决策过程的主要思想。 2.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有哪些? 3.如何理解公共选择理论对行政改革的启示? 4.简述政权监督的主要内容。

5.简述行政伦理和依法行政的关系。 6.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 1.试述布坎南的“政府失灵”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2.请阐述有限理性模式对决策理论的贡献。 3.行政权力行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如何克服行政权力行使的负效应?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利益 答:利益是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则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需要的对象,即具有公共效用的对象,或者说,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具有公共效用的资源和条件。 2.行政决策 答: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是:①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决策不同,只有

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对此,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了明确规定,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机关之外的某些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依照宪法、法律规定或授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后,亦可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②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它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事务,即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之外的一切社会公共事务,都需要通过行政决策加以解决。而其他决策,如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决策等,其内容主要限于各自的内部事务,一般不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事务。③既定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行政决策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利益,它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而制定。因此,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3.紧缩性财政政策 答: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而如果总需求与总供给原来是平衡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在增收与减支同时并举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会产生财政盈余。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西蒙关于行政决策过程的主要思想。 答:对行政决策过程的研究是西蒙行政决策理论的主体部分。在《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中,西蒙就曾经论及行政决策过程及其相关的问题,在《管理决

公共管理学专业英语词汇整理

公共管理学专业英语词汇 目标mission/ objective 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集体目标group objective 计划planning 组织organizing 人事staffing 领导leading 控制controlling 步骤process 原理principle 方法technique 经理manager 总经理general manager 行政人员administrator 主管人员supervisor 企业enterprise 商业business 产业industry 公司company 效果effectiveness 效率efficiency 企业家entrepreneur 权利power 职权authority 职责responsibility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现代经营管理modern operational management 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 生产率productivity 激励motivate 动机motive 法律law 法规regulation 经济体系economic system 管理职能managerial function 产品product 服务service 利润profit 满意satisfaction 归属affiliation 尊敬esteem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人力投入human input 盈余surplus 收入income 成本cost 资本货物capital goods 机器machinery 设备equipment 建筑building 存货inventory 经验法the empirical approach 人际行为法the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pproach 集体行为法the group behavior approach 协作社会系统法the cooperative social systems approach 社会技术系统法the social-technical systems approach 决策理论法the decision theory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