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齿轮箱装配工艺要求.doc

合集下载

轴类、齿轮、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

轴类、齿轮、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

轴类、齿轮、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第一篇:轴类、齿轮、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技术要求(一)轴类1、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1)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2)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3)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 0.005mm。

(4)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2、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1)轴类零件的毛坯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齿轮箱加工工艺说明书

齿轮箱加工工艺说明书

南通职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对象(原材料,毛坯,零件或总成等)的质和量的状态发生直接变化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过程。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

关键词:工序,工位,工步,加工余量,定位方案,夹紧力Abstract :Enable producing the target in process of production (raw materials, theblank , state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on part become always ) take place directcourse of change ask craft course, if the blank is made, machining, heat treatment , assemble etc. and call it the craft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making the craft , is itconfirm every erector location and worker step that process need this of process to want, the locomotive of processing , this process , and the entering the givingamount of the lathe, cut depth ,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main shaft and speed of cutting, the jig of this process, the cutter and measuring tool, a one hundred sheetsof number of times still leaves and a one hundred sheets of length leaves, calculatebasic time of this process , auxiliary time and service time of place of workingfinally.Keyword:The process, worker one, worker's step , the surplus of processing, orient the scheme , clamp strength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3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分析-----------------------------------------32.1零件的工艺分析----------------------------------------------32.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2.3箱体零件的工艺性---------------------------------------------3第三章拟定箱体加工的工艺路线--------------------------------43.1 定位基准的选择-----------------------------------------------4 3.2 加工路线的拟定-----------------------------------------------5第四章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4.1 确定毛坯----------------------------------------------------------------------------------74.2 机体----------------------------------------------------------------------------------------8 4.3 箱体----------------------------------------------------------------------------------------8第五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95.1 机座----------------------------------------------------------------------------------------9 5.2机体---------------------------------------------------------------------------------------18 第五章夹具设计-----------------------------------------------------------------------346.1 研究原始资料--------------------------------------------------276.2 定位装置的设计------------------------------------------------------------------------276.3 夹紧装置的设计------------------------------------------------------------------------29 6.4 夹具体的设计---------------------------------------------------------------------------33参考文献----------------------------------------------------------------------------------------35 结论-------------------------------------------------------------------------------------- 36外文资料及译文---------------------------------------------------------------------- 37附件零件图和夹具图及加工工艺卡南通职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绪论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把有关零件联结成一个整体,使这些零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能协调地工作.因此,箱体零件的制造精度将直接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机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因而箱体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由于机器的结构特点和箱体在机器中的不同功用,箱体零件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型式,其共同特点是:结构形状复杂,箱壁薄而不均匀,内部呈腔型;有若干精度要求较高的平面和孔系,还有较多的紧固螺纹孔等.箱体零件的毛坯通常采用铸铁件.因为灰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减震性以及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切削性能,价格也比较便宜.有时为了减轻重量,用有色金属合金铸造箱体毛坯(如航空发动机上的箱体等).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有时也采用焊接毛坯.毛坯的铸造方法,取决于生产类型和毛坯尺寸.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多采用木模手工造型;在大批量生产中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毛坯的精度较高.箱体上大于30—50mm的孔,一般都铸造出顶孔,以减少加工余量.第二章:零件工艺的分析2.1零件的工艺分析2.1.1要加工孔的孔轴配合度为H7,表面粗糙度为Ra小于1.6um,圆度为0.03mm,垂直度为0.1mm,同轴度为0.03mm。

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Instruction
图示 Figures
N N N N Y
2 1 N
N
10.20 将装好轴承(件31)外圈的齿轴车轮端轴承座(件5)小心地装入齿轴 注意 确保轴承(件31)的滚子能够自由地穿过其内圈
3
4
将QJ215轴承(件32)内半圈加热至100~120℃
滚珠滚道向上装至齿轴(件2)并压平,待冷却后检测贴合面间隙,要求0.02mm塞尺不得 塞进(见图5) 待冷却后,将QJ轴承215(件32)外圈,装至齿轴(件2),有销槽端一面朝上
N
N
N
齿轮箱 Gearbox
产品图号 Drawing No.
RN0009-ASD-00
RN0009-PS-ASM-001
上海12号线齿轮箱组装作业指导书 ShangHai Line 12 Gearbox Assembly
Instruction
图示 Figures
1
20.40 不安装O型圈(件34)
编制/PRED
殷其岳
2011.08.29 会签/C.SIGN
00
00
校对/CHKD
卢道娟
2011.08.29
标准化/STD
史鹤鸣
2011.08.29
审核/REVD
00
2011.08.29
批准/APPD
00
2011.08.29
SDB-ENG-2011-003
组装作业指导书 Assembly Instruction
SDB-ENG-2011-003
组装作业指导书 Assembly Instruction
工序号 OP No.
10
工序名称 OP Name
输入轴装配

机械设备(齿轮装配)安装通用部分技术标准

机械设备(齿轮装配)安装通用部分技术标准

机械设备(齿轮装配)安装通用部分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设备安装的总体要求、技术内容、安装质量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本矿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 技术内容3.1 所安装的设备必须达到《煤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

3.2 修理的设备必须有出厂检修质量合格证。

3.3 设备安装完毕后,除了专项设备外,其它机械设备必须达到《机械设备通用部分安装质量检验标准》。

3.4 对于某些设备的部件,如不适应现场生产要求必须改造时,需经矿机电副总工程师和有关部门批准,且改造后不能影响设备运行。

3.5 机械设备安装前必须有设计图纸,安装时严格按图纸施工。

3.6 所有参加设备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岗位工种上岗证。

4 设备安装质量标准4.1 齿轮传动的接触要求,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4.1.1 将颜色涂在小齿轮(或蜗杆)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

4.1.2 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圆锥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铡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

4.1.3 齿长方向百分值= ×100%齿高方向百分值= ×100%式中a ——接触痕迹极点间的距离; c ——超过模数值的断开距离; B ——齿全长;h p ——接触痕迹平均高度(对圆柱齿轮和蜗轮)或齿长接触痕迹中部的高度(对圆锥齿轮);h g ——齿的工作高度(对圆锥齿轮)4.2 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因符合表1至表5规定。

表1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侧间隙表2 渐开线圆锥齿轮的侧间隙表3 齿条传动的侧间隙表4 蜗杆传动的侧间隙表5 环面蜗杆传动的侧间隙4.3 渐开线圆柱和圆锥齿轮齿顶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渐开线齿轮的齿顶间隙注:M n——法向模数4.4 圆弧齿轮的啮合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表7规定。

机械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机械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机械装配通用技术要求XXXX有限公司机械装配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基本术语及装配过程的一般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验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11368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GB/T 10095.1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 11365 锥齿轮和锥双面齿轮精度3 术语与定义3.1 装配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

3.2 总装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

3.3 清理用锉刀或油石修正零件的飞边、毛刺的工艺过程。

3.4 清洗用煤油或水质清洗剂清洗零件的工艺过程。

3.5 齿侧间隙齿轮副工作表面法线方向的距离。

3.6 配作以已知工件为基准,加工与其相配的另一工件,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件组合在一起加工的方法。

4 一般要求4.1 凡待装配的零件和部件(包括外购件和外协件),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明方能进行装配。

4.2 凡已涂漆的零部件,在油漆干透之前不得进行装配;4.3 零部件在装配前,必须检验砂型、铁屑、飞边、毛刺、油污、灰尘、泥沙等杂物是否清除干净。

其配合面及摩擦面,不允许锈蚀、划痕、碰伤及检验时所划的标记。

配合面应用清洗剂或油(煤油、柴油、汽油)清洗,干后根据情况涂适量的润滑油(脂)。

零件的油孔、油槽应清洁畅通。

4.4 对于装油嘴的螺纹孔,在装配前必须提前攻出,油路在装配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吹净。

然后用油枪注入润滑油、脂,看是否畅通,直至见清洁润滑油、脂为止。

4.5 各种密封装置装配前,接触面必须涂以润滑油,毛毡圈需浸油后方可装入,装配后注入适量机油。

4.6 用虎钳夹工件时,凡对有粗糙度要求的表面必须用配钳口,或其他软金属代替钳口,以免工件夹出伤痕。

机械制造装配工艺【范本模板】

机械制造装配工艺【范本模板】

装配工艺通则1、一般要求:(1) 应打腻子和喷漆而尚未进行此道工序的铸件及钣金件等,不能装配。

(2)组装1.6以上粗糙度的零件,不准使用锉刀,必要时在取得检验员的同意下,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4)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的公差。

(5) 在装配高精度主轴和丝杆时,必须选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互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6)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接触点应均匀。

要求在25×25平方毫米面积上,滑动导轨不小于6~8个接触点。

(7)重要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

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如导轨结合面、滑枕结合面等。

(8)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锈蚀,特别是工作台表面、滑块、导轨面等。

2、部装和总装要求:(1)零件装配前和部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倒去棱边和毛刺.(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

部件装配中,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装配。

(3)齿轮应没有啃住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准确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显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啮合齿轮轮缘宽度≤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啮合齿轮轮缘>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的5%,且不得大于5毫米.(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5)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

销钉头应齐平或露出部份不超过倒棱值。

(6)对轴类组件(包括齿轮、轴承、垫圈、法兰盘等)以及箱体装配均应实行预装,达到工(7)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07.齿轮箱装配通用技术规定

07.齿轮箱装配通用技术规定

齿轮箱装配通用技术规定一、一般技术规定1.待装的零部件必须有质量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或标记,否则不准进行装配。

2.装配前对零。

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件的轴台尺寸、内孔倒角及配合尺寸必须复检,确认符合图样才可进行装配。

3.装配前必须对零件的锐边、棱角倒钝,未注按1×45°。

4.零件装配前,必须将加工过程使用的焊块、焊点及加工凸台残留部分清除掉并铲磨平齐。

5.装配时各种油槽的边缘应修整成光滑的圆角,修整好的油槽应通过油孔中心。

6.装配过程中加工的光孔或螺孔应符合图样要求,螺纹表面不得有压扁、乱扣、断裂伤痕等缺陷存在。

并要通过检查员检查。

7.弯管规定见配管标准。

二.装配准备及箱体、轴系部件的装配规定1.待装零件的清洗装配前必须对零件的飞边、毛刺、切削、油污、锈斑及其它残留不洁物去除,清洗干净,并用干燥压缩空气吹净并擦干,特别对零件上的孔道要切实达到清洁畅通。

2.装配平台的清理安装的平台必须稳固、水平、表面平整,在齿轮齿轮箱装配时,选定合适位置,将平台清理干净。

3.箱体装配(1)总装前将箱体调装于装配平台上,找正分合面水平,其水平度误差小于0.10/1000。

(2)高精度的齿轮齿轮箱和特大型的齿轮齿轮箱,其总装调整及试车的位置应尽可能在一处进行,并找正分合面水平。

其水平度误差小于(0.05~0.08)/1000。

(3)箱体找好水平后,用螺栓压板压紧在装配平台上。

(4)最终合箱时,结合面涂平面密封胶,检查结合面的紧密度和边缘的平齐度。

4.轴系装配(1)常见平键修配修配平键一般以一侧为基准,修配另一侧,使键与槽均匀接触且符合图样要求;键和轴槽修配,配合面不得有间隙,底面与轴槽底面接触良好,键的两端不得翘起;检测键的顶面与孔槽底面间隙符合图样要求;对于双键槽,按上述要求先配好一个键,然后以其为基准检测修整另一键槽孔槽和轴槽的相对位置配好另一键。

(2)过盈配合件的装配目前常用方法:1.适用于过渡配合小件装配的人工锤击法工艺要点:1)打装的零件表面不得有砸痕。

装配工艺规范

装配工艺规范

本技术标准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

一、作业前准备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表等,直至工程完毕,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展,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工程完毕,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标准、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局部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构造、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根本标准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展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假设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枯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外表,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外表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那么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那么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1、螺栓联接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一样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箱装配工艺要求
齿轮箱的装配是把多个机械零件按技术要求联接或固定起来,以保证正确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成为具有一定性能指标的机械。

齿轮箱的质量好坏,与装配质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装配工艺是一个很复杂,很细致的工作。

即使有高质量的零件,若装配工艺不当,轻则机械的性能达不到要求,重则造成机械或人身事故。

所以,应严格按照装配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一、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应熟悉齿轮箱各零件的相互连接关系及装配技术要求;
2、装备好必要的设备、仪表工具等;
3、零部件在装配前应进行检查、鉴定,不合格零部件坚决
不能装配。

二、装配工艺要求
1、装配时应注意装配方法和顺序,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和
设备,遇到装配困难的情况,应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禁止乱敲猛打。

2、过盈配合件装配时,应先涂抹润滑油,以利于装配和减
少表面磨损。

3、装配时,应核对各零件的安装记号,防止装错。

4、对某些装配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过盈量(紧度)、灵
活度、啮合印痕等,应边装配边检验,并随时进行调整,避免装配后返工。

5、每次安装完毕,必须仔细检查清理,防止有遗漏或未装
的零件。

防止将工具、多余零件密封在箱壳之中造成事故。

三、根据以上要求,齿轮箱在实际装配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铸造件:
箱体、箱盖等加工件在搬运过程中应避免磕碰划伤,并在装配前清洗,不得有铁屑等杂物,并将箱体、箱盖
非加工面涂漆,防止生锈。

如工件长期不用,需涂抹防锈油。

2、轴承
轴承在装配前需涂抹润滑脂,涂抹后放置于清洁的盛具中,避免灰尘等杂物。

装配时,应使用液压机及专用工具进行装配,严禁直接敲打轴承,否则会影响轴承使用寿命或直接造成轴承无法使用。

3、轴、齿轮
该类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根据图纸要求测试硬度和检验几何尺寸,合格的才能使用。

注意密封圈密封位置不能有黑皮或碰磕。

齿轮在装配时表面涂抹齿轮油,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间隙调整。

4、密封圈
密封圈可在装配后切噪音测试完毕之后进行安装(避免噪音不合格调整而损坏密封圈),密封圈外圈及配合位置涂抹润滑油,并用专用工具进行装配,以防止装配时造成密封圈的变形和划伤。

5、噪音检验
整箱装配完毕,每台齿轮箱都应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噪音测试,必须控制在规定的分贝以内,并进行记录。

6、充压测漏
噪音合格的齿轮箱按规定数值进行充压测漏实验,测漏合格后,箱体螺孔及表面必须及时吹干,以防生锈。

7、表面处理
测漏完毕后,非加工表面涂漆,并将轴类外漏部分涂抹防锈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