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代主义资料
04现代主义

04.现代主义运动(Modernism)性质:20世纪初在欧美与“装饰艺术运动”同时兴起的新兴设计运动。
这是一场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个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广大民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的生产服务的活动。
特点:①为社会总体服务,而不再是单独为权贵阶级服务②设计是经由大批量机械化生产而转化成产品的,是与大工业化密切相连的,而不再依附于手工艺生产的活动。
③带有浓郁的民主主义色彩和高度的理想化特征。
成因:受“新建筑运动”的影响;受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一、受“新建筑运动”的影响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建筑设计先驱掀起的一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建筑设计的革新运动。
∙三种新型材料——①钢铁②水泥③平板玻璃∙取代了传统的——①木材②石料③砖瓦∙方式——拼装式六项原则(特征)①强调建筑的功能。
以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注重设计实施时的方便、舒适和效率;②主张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注重材料的特性与建筑结构的特性相互适应,并通过设计来发挥这些特性;③突出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原则,以最低的投资达到最高程度的完满性。
使建筑设计成为面向广大民众而不再只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活动;④为了有效地控制建筑造价,反对任何装饰。
主张建筑的目的、内容与其形式相统一,认为繁琐的装饰会提升造价,因此应该取消;⑤在具体设计上,空间的考虑是最重要的。
设计不能仅在绘图版上进行,而应该通过模型来进行空间的考虑,以避免形式主义带来的各种设计弊端,从而获取最佳的设计功能效果;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科学性,而不是视觉美的装饰性。
由于以上六项原则高度强调功能,强调理性思考,因此,现代建筑的立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或“理性主义”(rationalism)主要代表人物:(美)弗兰克·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德)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法)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1965)(德)瓦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德)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芬)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二、受现代艺术运动影响特别是强调形式的理性结构表现的一些绘画派别和强调时代感的一些派别,如立体主义画派、荷兰风格派(简单的线、形、色)、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提倡新时代美、机械美、宣传飞机、汽车、工厂、大都市的美、讴歌现代生活的速度、节奏感,对机械肯定、对工业化的颂扬)等影响。
05-新现代主义-2

他通过制作巩固美国193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 对建筑及工业设计的影响。 1. 早期的著作和建筑实务 2. 关于室内设计的新思想
1945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主义 1945-1960
1945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Pictured: Ball Clock Designed by George Nelson 1948
1945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TITLE: Desk, model No. 4658, for Herman Miller ARTIST: George Nelson & Associates CATEGORY: Furniture MATERIALS: walnut frame, leather top, with typewriter compartment storage unit, removable organizer, sliding doors, steel mesh Pendaflex basket, tubular steel legs SIZE: h: 41 x w: 54 x d: 28 in / h: 104.1 x w: 137.2 x d: 71.1 cm REGION: American STYLE: Modernism (ca. 1880-1945) PRICE*: 15,000 US$ (Convert prices to your currency with our Currency Converter) GALLERY: Sebastian + Barquet 212-4882245 DESCRIPTION: c. 1950 ONLINE CATALOGUE(S): Inventory Catalogue LITERATURE: The Herman Miller Collection, Zeeland, Michigan, 1950, pp. 140-141 The Herman Miller Collection 1952, Zeeland, Michigan, 1952, pp. 74-75 Mario Dal Fabbro, Modern Furniture, New York, 1958, p. 123 Cara Greenberg, Mid-Century Modern, Furniture of the 1950s, New York, 1984,p. 55 Stanley Abercrombie, George Nelson: The Design of Modern Design, Cambridge,1995, p. 100
新现代主义名词解释

新现代主义名词解释新现代主义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一个流行潮流。
它来源于现代主义,但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观点。
下面就分步骤阐述新现代主义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新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是一种风格、理论、观念和文化现象,它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涌现,是对传统和后现代主义的反叛和挑战,具有一定的前卫性和反传统性。
新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美国文学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渗透到了艺术、电影、音乐等各个领域。
二、新现代主义的特点1.抽象和理性新现代主义强调抽象和理性的表现方式。
这种表现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为:段落折断、意象紧凑、语言平实而冷静。
2.破碎性和多重性新现代主义作品具有很强的破碎性,这种破碎性常常以多角度、多时间线索来展现。
同时,这种作品的多重性也是它的特点之一,这种多层次的呈现方式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3.对现代性的思考在新现代主义中,对现代性的思考是极其重要的。
这种思考追求“完整和现实的人的形象,同时也承认现代社会中处处碎裂的现实”。
4.对历史的语境化再现新现代主义很重视文本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它试图通过文本来重构历史的语境,并通过历史的语境来理解文本。
5.对权利和性别问题的关注新现代主义强调权利和性别问题的关注,这也体现了对当代文化中一些重要议题的探讨和思考。
三、新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新现代主义最初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文学。
当时,一些作家开始使用文化中心、语言、视觉艺术、现代性、写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元素,创作一些独特的文学作品。
70年代后,新现代主义逐渐成形,并在80年代后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四、新现代主义的影响和启示新现代主义在文学、艺术、电影、音乐等领域的影响非常广泛。
它塑造了一种具有前卫性和反传统性的文化形态,同时也启示当代文化工作者,引领着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新现代主义是一种富有前瞻性、独立自主的文化现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探究精神。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设计特点
雅各布森的家具设计具 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 机造型语言,将现代设 计观念与丹麦传统风格 相结全合,注重材料的 应用和完整的结构,巧 妙的功能设计与大批量 生产相结合,使他的家 具作品具有非凡、永恒 的魅力,成为20世纪的 现代设计全才和大师。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代 表 的 作 品
1945-1960
设计师: 查尔斯· 伊姆斯与雷· 伊姆斯 夫妇 (美国设计师)
创作时间: 1944年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新现代主义
欧内斯特· 雷斯 Ernest Race 1913-1964 英国 家具设计
1945-1960
他对简单而准确地”当代主义”分割起了 重要的作用.这种风格不再特别强调新材 料及严格限定功能要求,也不是基于机械 化大生产的理论主义而是定位于顾客需求. 因而是一种探索现代的,高品质的、适合 于更宽广领域的平民化风格。
George Nelson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埃罗· 沙里宁 Eero Saarinen 1910-1961 芬兰出生 美国 有机现代主义 人性化造型
沙里宁为推进有机现代主
义与人性化造型的新现代主
义思想,而不是有严谨的直 线条轮廓的传统现代主义起 了重要作用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设计师:沙里宁 椅子的名称:子宫椅
作品名称:Beechwood chair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新现代主义
1945-1960
作品名:Dezza Armchair 创作时间:1956年 设计师:吉奥· 庞蒂
作品名:Superleggera Chair 创作时间:20世纪50年代
现代性与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思潮资料_2022年学习资料

总之,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对历史反思的深化过程,从政治批判到文化批判,不仅继-承了“ 四”的传统,而且也是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得到-深度的开掘。-11a时a11。
三新时期启蒙主义对革命古典主义的反拨-5070年代的小说创作贯穿着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 58年后是“两结合”。无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还是“两结合”实际上都是新古典主义的中国形式。这一时期-主流 说的古典主义特征突出地表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50~70年代的文学环境和主流小说的 作-实践,其主流小说主要顺应政治“意识形态、崇尚理性、规约性-强”的古典主义色彩以及“革命的古典主义”-主 特征:-“典型环境”描写、“典写了一群上海知青于70年代到贵州-偏远山区插队落户的故事,以柯碧舟和杜见春的-命运遭际为主线,以柯碧 与杜见春、邵玉蓉之-间的感情纠葛为基本情节,生动地记录了一代知识青年所度过的-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蹉跎岁月 ,真实地展示了他们所走过的-那条虽曲折坎坷、但奋进向前的道路。突出的特点便是有别于若-干以悲叹为主调的知青 学,它没有片面地强调社会环境的险恶-和局限于描写知青们历经磨难、遭受屈辱乃至走向沉沦与毁灭。-相反,把个人 不幸放到整个人民蒙难大的环境背景下去考察,-将其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表现了那段特定历史时期-代青年 整的精神风貌。其基调是健康高昂、激励人心的。
寻根文学思潮-真正大规模打出“文化寻根”大旗是在19-在此以前,作家们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 的批判方面,过于强大的政治压力使文学的实验无法健康正常地-发展。1985年文化寻根意识的崛起,在政治和文化 多重关系-下直接带动了文学上的实验,唤起作家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自觉-关注。-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不约而同发表了 自的宣言,包括阿城、-郑义、韩少功、郑万隆等。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
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仍然正确,但需修正补充。
70年代以来,有的文献在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还冠以“2(年代”或正统”字样。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
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
德国建筑师密斯。
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
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
柯布西耶、密斯。
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
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
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人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作了科学研究。
1927年,在密斯。
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
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
从格罗皮乌斯、勒。
柯布西耶、密斯。
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近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近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经济命脉5. 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重要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6.如何评价侵略有功论从整体上看侵略过大于功。
从社会制度上看,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是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
而当时的清王朝是封建制度,其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
原材料丰富但市场狭小。
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注定是必然的。
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的对决,清王朝也注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失败。
也只因为如此,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制度的发展。
从政治上看,中国的封建统治比较腐败,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而西方统治较民主。
清王朝闭关自守不思进取,导致经济、文化、军事的落后。
中国现代史1949年后历史资料

2
内容 (1)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2)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意义 (1)纯洁了国家机关,对广大干部进行了一次阶级教育和廉洁奉公的教育。 (2)进一步查明了私营工商业状况,巩固工人积极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新民主主 义的经济秩序,为国家计划性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3)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产阶级丑恶本质和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对社会危害的认识提高 了警惕性,具有移风易俗作用,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6 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区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而社会主义革 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联系:即要完成社会主义的这些任务必须要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 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 简述邓小平 1975 年整顿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 (1)解决了运输阻塞问题 (2)整顿钢铁工业 (3)解决军顿调整编制体制问题 (4)整顿文艺工作和科技 (5)整顿教育事业和理论宣传 (6)整顿党组织(核心) 意义: (1)经过各方面的整顿,全国形势日趋好转,工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交通阻塞现象消除, 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2)整顿酝酿着邓小平理论的萌芽 (3)在整顿中,邓小平表现出来的开拓创新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对于指导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8“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 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高度自治,祖国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 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以和平谈判形式实现国家统一 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利于港澳台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 境和国内环境,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9 简述中共十三大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参观者走遍环形画廊,而环绕建筑四周的连 续观景带窗,则让参观者对自然美景的惊叹得 以延续。
法国鲍赞巴
克设计了巴黎音 乐城,分为东、 西两个部分,东 侧包括巨大的音 乐厅、博物馆和 许多办公空间。 西侧是国立音乐 学院,它拥有 80个练习窒、 一个多功能中心、 三个对外演奏厅
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 国银行大厦315m高,70层。 大厦的体型看上去似乎很 复杂,但是标准层平面却 是一个简单的正方形,这 个正方形被两条对角线划 分成四个相等的等腰三角 形,每个三角形上升到不 同高度,最终形成大厦高 度依次递增的玻璃三棱柱 造型。
1998年,81岁高龄的贝幸铭为德国柏林的国 家历史博物馆设计了新的展览馆。新馆顺应场地 的位置和形状,结构简洁,形象20世纪60年代,在正统现代主义受到怀 疑和挑战、后现代主义思潮甚嚣尘上的时
代背景下,新现代主义作为与后代主义分庭 抗礼的当代建筑流派应运而生。
新现代主义拒绝对历史与传统形式的模
仿,发展了现代主义高度理性化、抽象化的 经典形式语言,尊重自然和人文环境,通过 场所精神的塑造克服了“国际式”风格的单 调与冷漠,并赋予其更为丰富的形式与文化 内涵。
同柯布西耶一样,迈耶也是通过
经典的住宅作品来阐释自己的创作理 念,如早期的康涅狄格州史密斯住宅 (1965年)、密歇根州哈伯斯普林斯 的道格拉斯住宅(1973年)20世纪90 年代的Rachofsky住宅。
真正使他在建筑界崭
露头角的是其设计的一系 列公共建筑物,代表作有 美国印地安那州新哈莫尼 图书馆(1979年)
首先,东馆以两个三角形作为构图基础,其中,等腰三角形 顶点与底边中点的连线位于老馆中轴线的延长线上,利用抽象 的几何构图关系,使新老馆形成内在的协调。
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位于卢浮宫广场,玻璃金字塔下巨 大的公共空间,为卢浮富内部混乱的交通流线提供了一个怄纽。 塔身高21.6m,底宽35.4m。四个侧面由600多块菱形玻璃拼接 而成。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宇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5m高的小 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 图形的奇特美景。
3.1 纯粹的几何构成
对纯粹的几何形 体的追求随着希腊 文化的传播影响到 古罗马。万神庙、 斗兽场成为几何形 构图的典范。
1987年部雷设计的牛顿纪念堂,采用一个直径为 146m的巨大球体,球体上环绕两条绿化带,球体外壳布 置一些孔洞。白天,内部宛如夜间,这些孔洞仿佛深邃的 天穹中运行的星辰;入夜,悬挂的巨大吊灯照耀如同太阳。
以及学生宿舍等。
鲍赞巴克将建筑作为周围城市街区的有机片段
来处理,通过内部街道、长廊和大厅等公共空间把 “开放式街坊”的理论付诸实践,创造了一种重新 诠释城市街道、塑造都市空间的方式。
日本建筑师桢文 彦(Fuminhiko Maki) 设计的东京螺旋大厦 (Spiral),立面是 由基本的几何形体构 成,但是建筑师在严 谨的建筑形态中插入 随机的兴奋点,给人 以惊奇的视觉刺激。 这种趣味中心的形成 使建筑语言更加丰富、 更具有戏剧性。
3.2 点、线、面、体的抽象构成—迈耶式
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是“纽约 五人”和“白色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1984年获得建筑结构的最高荣 誉——普利兹克奖,在颁奖典礼上他解 释了热衷于白色的原因。他认为白色不 仅仅是白色,而是最能反映建筑美和光 影效果的色彩,并且随着日光、月光、 天空和云彩的变幻而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
(Kisho Kurokawa)设计 的日本爱嫒县立科学博物 馆,建筑形态采用立方体、 圆锥体、球体、三角形和 月牙形的几何造型,好似 随意地散落在四国岛的山 脚下。
整组建筑 的核心部分是 一个圆锥形入 口大厅,沿螺 旋扶梯而上, 可以体验到戏 剧性的空间感 受。
整组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圆锥形入口大厅,沿螺旋扶梯而上 可以体验到戏剧性的空间感受。入口大厅连接着球体建筑—一座建 于人工水池上的天文馆。两座月牙形建筑中,一座是与入口大厅和 天文馆相连的餐厅,另一座是靠近展厅的讲堂,三角形建筑则为多 层停车场。采用变体的形式不仅产生了丰富的形态组合效果。
国石灰岩、带玫瑰色 花斑的花岗岩等不同 的石质饰面,与周围 老建筑形成了材料质 感上的和谐:通过晶 莹剔透的玻璃幕墙, 参观者还可以欣赏到 周围老建筑的形象。
巴西的奥斯卡·尼迈耶设计的巴西尼泰罗伊 的现代艺术博物馆(1996年)坐落在海边一座 山崖上,博物馆的基座是一个圆柱形混凝土墩, 立于一片圆形水池中,与碟状的建筑主体相比 显得非常纤细,整个博物馆如同盘旋在山顶的 白色飞碟。
新馆的基址 受到很大的限制: 处于一个风格混 杂的古典主义建 筑群围合之中, 与阿尔特斯国家 博物馆隔街相望, 而且用地呈不规 则的梯形。
该建筑形体由三角形、
扇形和圆形等多种纯几何 体组合而成,形成了新老 建筑之间构图的统一,入 口处螺旋状的钢结构玻璃 高塔,以其独特的形态成 为新馆的标志。
新馆还运用了法
勒·柯布西耶在其名 著《走向新建筑》中指 出:“由光加显示出来 的立方体、圆锥体、圆 球体或金字塔形乃是伟 大的基本形,它们不仅 是美丽的形,而且是最 美的形象。”
新现代主义建筑风 格的主要特征就是强调 抽象的几何构成。纯粹 的几何形体作为建筑形 态的天然属性,是贝聿 铭建筑风格的最主要特 征。
贝聿铭设 计的华盛顿国 家美术馆东馆 为原有国家美 术馆的扩建部 分,东馆通过 以下两种处理 手段使新老建 筑之间保持了 协调关系:
亚特兰大高级艺术博物馆(1983年)
西班牙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的盖蒂中心,位于圣莫尼卡山脉南侧 一个方圆45hm2的山顶,建筑群坐北朝南,面向太平洋俯瞰整个 城市,环境景色优美。总投资10亿美元,建筑面积达88000m2。 该建筑群总体布局采用两套轴网交叉,一套与洛杉矶市街道网格 保持统一,另一套则旋转22.50°与相邻通往圣地亚哥的高速公路 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