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ppt课件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清贫》 (共23张PPT)部编版

随堂练习
二、想一想。
在当今我们生活富裕了,清贫还需要吗?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写 写自己的感受。
课外拓展
方志敏同志诗一首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随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填空。 1、 本文通过描写方志敏被俘的时候,敌人对其进行搜身的 故事,表现出了方志敏的( 清贫),同时也表现了以方志敏 为代表的革命者的( 清贫),反映了革命者们(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的优秀品质。
品读鉴赏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清贫,洁白朴素的 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 方”,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品读鉴赏
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揭示了文章主旨,也是共产党员 追求清贫的品格的宣言。“清贫”,是不追求物质享受;“洁 白”,是心地纯洁、一心为公;“朴素”,是生活节俭。这三 个词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揭示了共产党员美德的内涵。这句 话指出了清贫的意义在于它是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关键。恪 守清贫、洁白、朴素,才能不沾染贪污腐化的不良风气,才能 获得人民的敬爱与支持。(重点)
助学资料 方志敏被捕前后
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方志敏被江西反动当局驱逐出境。8 月,他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从此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1934年11月,红十军团组建,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红十军团组建 后不久便北上抗日,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1935年1月,红十军团被国 民党军重重包围在江西怀玉山区,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监狱中,方志敏 受到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他借着敌人要他写供状的机会, 分秒必争地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16篇文章。 8月6日,方志敏被杀害。
部编版清贫课件ppt

典型案例二:孔繁森的故事
总结词
热爱人民,甘于奉献
详细描述
孔繁森是西藏阿里地区原党委书记,他为了 发展阿里地区的经济,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 发展,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赴新疆考 察途中遭遇车祸不幸殉职,年仅50岁。
典型案例三:雷锋的故事
总结词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详细描述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 暖。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为群众做好事,义务帮助战友 补课、理发等。
清贫精神是廉洁政治的重要基础,有 助于培养公务员的清廉自律意识,推 动廉洁政治建设。
强化法治意识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清贫精神倡导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有助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 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清贫精神要求人们遵守法律、尊重规 则,有助于强化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04
如何践行清贫精神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03
清贫精神在当代社 会的价值
对个人品德的塑造
01
02
03
培养节俭意识
清贫精神强调简朴的生活 态度,有助于引导个人形 成节俭的习惯,不盲目追 求物质享受。
塑造正直品格
清贫精神要求人们在面对 物质诱惑时坚守原则,有 助于培养正直、诚实的品 格。
提升自我约束力
清贫精神强调自我约束和 自我管理,有助于个人在 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 我管理能力。
06
清贫精神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关 系
清贫精神与爱国敬业的关系
爱国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清贫精神强 调的是一种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两者相辅相成。 通过清贫精神的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 神,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
12清贫PPT课件(2024)

2024/1/26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 卧踏里裂”
苏轼《赤壁赋》中的“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2
现代小说戏剧中的清贫人物塑造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一个家境贫寒但自强不息的青
年形象
老舍《茶馆》中的王利发,一个 身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通过努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清贫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勤俭节约、艰 苦朴素等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些美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清贫生活方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等思想相契合,有助于传承这些优秀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贫生活方式所倡导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精神,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理 念相一致,有助于践行这些价值观。
12清贫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清贫概念及背景 • 清贫思想与实践 • 文学作品中的清贫形象 • 当代社会中的清贫现象与问题 • 倡导清贫生活方式的现实意义 • 如何践行清贫生活方式
2
01
清贫概念及背景
Chapter
2024/1/26
3
清贫定义与内涵
2024/1/26
相对于物质消费,文化消 费不足,人们缺乏对优秀 文化产品的欣赏和追求。
16
消费主义浪潮下的奢侈浪费问题
过度消费
消费主义鼓励人们过度消 费,追求时尚和潮流,导 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024/1/26
奢侈品牌追捧
一些人盲目追捧奢侈品牌 ,将奢侈品作为身份和地 位的象征,忽视了其实06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 卧踏里裂”
苏轼《赤壁赋》中的“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2
现代小说戏剧中的清贫人物塑造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一个家境贫寒但自强不息的青
年形象
老舍《茶馆》中的王利发,一个 身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通过努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清贫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勤俭节约、艰 苦朴素等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些美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清贫生活方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等思想相契合,有助于传承这些优秀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贫生活方式所倡导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精神,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理 念相一致,有助于践行这些价值观。
12清贫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清贫概念及背景 • 清贫思想与实践 • 文学作品中的清贫形象 • 当代社会中的清贫现象与问题 • 倡导清贫生活方式的现实意义 • 如何践行清贫生活方式
2
01
清贫概念及背景
Chapter
2024/1/26
3
清贫定义与内涵
2024/1/26
相对于物质消费,文化消 费不足,人们缺乏对优秀 文化产品的欣赏和追求。
16
消费主义浪潮下的奢侈浪费问题
过度消费
消费主义鼓励人们过度消 费,追求时尚和潮流,导 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024/1/26
奢侈品牌追捧
一些人盲目追捧奢侈品牌 ,将奢侈品作为身份和地 位的象征,忽视了其实06
12清贫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上课课 件
导入新课
清
清白、清廉 与其浊富,宁比清 贫
贫
贫穷 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1935年1月,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不幸被 捕。在被关押的六个多月里,方志敏多次拒绝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坦言 “朝三暮四,没有气节的人,我是不能做的……”他考虑的不是自己,而 是党的事业。他利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和笔,写了《我从事革命斗 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等十余篇著作。他希望把“十余年斗争的经验 ,特别是把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贡献给党。他把生命的最后一刻化作情 与血的文字,献给了党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留下了一 份珍贵的精神财富。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 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方志敏同志已经 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本文讲了方志敏同志 的什么事情呢?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 习之旅!
方志敏(1899年—1935年),江西弋 阳县人,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闽浙赣 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
1935年1月24日,北上抗日途中,由于 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被捕,坚贞不屈, 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 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 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 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学习提示
你从文章的那些地方感 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 情操?结合具体的字词句以及 手中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在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导入新课
清
清白、清廉 与其浊富,宁比清 贫
贫
贫穷 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1935年1月,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不幸被 捕。在被关押的六个多月里,方志敏多次拒绝敌人高官厚禄的诱惑,坦言 “朝三暮四,没有气节的人,我是不能做的……”他考虑的不是自己,而 是党的事业。他利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和笔,写了《我从事革命斗 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等十余篇著作。他希望把“十余年斗争的经验 ,特别是把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贡献给党。他把生命的最后一刻化作情 与血的文字,献给了党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留下了一 份珍贵的精神财富。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 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方志敏同志已经 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本文讲了方志敏同志 的什么事情呢?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 习之旅!
方志敏(1899年—1935年),江西弋 阳县人,我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闽浙赣 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
1935年1月24日,北上抗日途中,由于 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被捕,坚贞不屈, 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 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 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 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学习提示
你从文章的那些地方感 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 情操?结合具体的字词句以及 手中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在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清贫 (共7张PPT)(完美版课件)

文章主旨
《清贫》虽然只是方志敏同志的自述,但是它反 映了我们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闪闪发光的思想和崇高 的品质,这种高贵品质是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精神财富。
结构梳理
清贫
提出主旨 清贫是美德
1
随身物品
事例论证(一)
2-8
事例论证(二) 家中财产
9
一只怀表 一支自来水笔 没有一个铜板
几套旧汗褂裤 几双缝底线袜
12
清贫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甘于 贫穷,乐于奉献,方志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其被捕时,敌人搜遍 了他的全身也没有搜到一个铜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革命烈士 方志敏的人生,一起感受他的崇高精神。
走进作者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 江西省弋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 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 的创建者。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 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 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 党中央委员。
wū
裆企彼褂坞
多音字
吓
hè 威吓 xià 吓唬
例 : 威 吓 ( hè ) 只 能 吓 ( x i à ) 唬胆小鬼,对革命者是不起 作用的。
弹
dàn 弹夹 tán 弹簧
Hale Waihona Puke 例:这个弹(dàn)夹里有个弹 (tán)簧。
对对碰
近义词
朴素——朴实 筹集——筹措 矜持——拘谨 激怒——触怒 企望——希望 惊异——惊奇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把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心思。为此努力,拼搏,不舍昼夜。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魔鬼,学会控制他。 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 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还有一种坚实的力量可以依靠,那就是你自己。想过去是杂念,想未来是妄想,最好把握当下时刻。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计较少。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里60块,很多的时候,一个 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10、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往往有 个计划,而失败者往往有个托辞。成功者会说:“我帮你做点什么吧!而失败者说:那不是我的事。成功三个条件:机会;自己渴望改变并非常努力;贵人相助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 到亿万财富。一个讯息从地球这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要0.05秒,而一个观念从脑外传到脑里却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志气不成 功。成功99%是心志,1%是能力。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两个字——恐惧。一个会向别人学习的人就是一个要成功的人。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 忍受了,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真者,精诚之至也,不 精不诚,不能动人。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对时间的慷慨,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企业家收获着 梦想,又在播种着希望;原来一切辉煌只代表过去,未来永远空白。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你生而有翼,为何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蝼蚁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 没有走不通的路。世上那有什么成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代名词罢了。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微笑不用本钱,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气力。分享不用 过度,但能倍增快乐。微笑向阳,无畏悲伤。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等于没发生,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并不代表不存在。我们渴望成功,首先要志在成功。我要让未来的自己为现在的自己感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小鸟眷恋春天,因为它懂得飞翔才是生命的价值。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 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一个细节足以改变一生。一切成就都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永远不要嘲笑你的教师无知或者单调,因为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用瞌睡来嘲弄教师实际上很愚蠢时,你在社会上 已经碰了很多钉子了。幽默胜过直白,话少胜过多言;坦率胜过伪装,自然胜过狡辩;心静何来多梦,苦索不如随缘。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 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昨天如影——记住你昨天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今天如画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要靠你自己去描��
第12课清贫课件(共23张)

弘扬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等,需要继续弘扬。
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可以激励人们牢记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而奋斗。
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和感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事迹,我深刻认识到坚守清贫、无 私奉献的重要性,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配角形象特点及作用
衬托主人公
配角往往与主人公形成鲜 明对比,突出主人公的形 象特点。
推动情节发展
配角的行动和言语往往对 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揭示社会背景
通过对配角的描写,可以 揭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 和风貌。
人物间关系分析
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分析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亲情、友情、爱情等,揭示这些关 系对主人公性格和命运的影响。
结论
总结全文,强调“清贫”是一 种高尚的生活态度,值得人们 追求和实践。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我甘愿坚守着清贫”
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
揭示了“清贫”对于革命者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
“方志敏同志正是信仰的楷模、忠诚的化身”
情感真挚、以情动人
在朴实的语言中融入真挚的情感,通过讲述亲身 经历或身边人的故事,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感动。
3
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在 品味中体会到言外之意和更深层次的内涵。
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描写手法
观察细致、描写入微
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使读者仿佛置 身于现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等,需要继续弘扬。
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可以激励人们牢记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而奋斗。
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和感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事迹,我深刻认识到坚守清贫、无 私奉献的重要性,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配角形象特点及作用
衬托主人公
配角往往与主人公形成鲜 明对比,突出主人公的形 象特点。
推动情节发展
配角的行动和言语往往对 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揭示社会背景
通过对配角的描写,可以 揭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 和风貌。
人物间关系分析
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分析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亲情、友情、爱情等,揭示这些关 系对主人公性格和命运的影响。
结论
总结全文,强调“清贫”是一 种高尚的生活态度,值得人们 追求和实践。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我甘愿坚守着清贫”
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
揭示了“清贫”对于革命者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
“方志敏同志正是信仰的楷模、忠诚的化身”
情感真挚、以情动人
在朴实的语言中融入真挚的情感,通过讲述亲身 经历或身边人的故事,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感动。
3
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在 品味中体会到言外之意和更深层次的内涵。
细腻入微、生动传神的描写手法
观察细致、描写入微
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使读者仿佛置 身于现场,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
清贫课件(共30张PPT)

清
敌人暴怒威吓 被捕情景
贫
“我”微笑解释
坚守信念 恪守清贫
清贫朴素的生活
战胜困难
课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业
课下找一找方志敏的《可爱的中 国》《狱中纪实》等读一读,写一写你 读后的感受。
2024 课件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2月27日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2月27日
教学目标
1.会认“ 筹 、 矜 ” 等 9个生字,读 准多音字“吓”。 2. 默 读 课 文 , 体 会 方 志 敏 的 品 质,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 理解。 3.进一步体会通过人物动作、 语言和神 态描写刻画人物内 心的表达方法。【语文要素】
初读感知 01 自 读 课 文 , 读 准 字 音 , 读 通 句 子 。 02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交流
读着课文,看了这些资料,再看方志敏说 的这句“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你觉得革 命是为了什么?
方志敏把自己被俘后被国民党两个兵士 搜身、逼问的经历称之为“趣事”。你觉得 “趣”在何处?
(“趣”在对比)
两个兵士认为方志敏应该有钱,却搜不出钱; 国民党高官与共产党高官的品质对比;写家中有‘ 传世宝’,却仅是旧褂裤与线袜;自己认为是‘宝 ’,富人却‘齿冷’三天。全文巧用对比,突出了 共产党员的美德。”
课文学到这里,你能说说“清贫”是什么吗?
“清贫”本指贫穷,在文中指的是共产党员虽 然物质生活条件贫乏,但革命精神清正高洁。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 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这是文章的结尾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说 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 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清贫》ppt课件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如何在困难时期保持 清贫、朴素的生活态 度。
谈谈自己从中学到了 哪些做人、做事的道 理。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清贫 、朴素的生活理念。
探讨在物质诱惑日益增多的今天 ,如何保持一颗清贫、洁白的心
。
讨论如何将清贫精神与现代社会 的发展相结合,为社会的进步贡
03 知识拓展:相关 文学作品比较阅 读
同类题材文学作品概述
《清贫》与同时代其他作 品
比较《清贫》与同时代其他描写贫困或社会 现实的文学作品,如茅盾的《子夜》、老舍 的《骆驼祥子》等,分析它们在题材选择、 表现手法和社会意义等方面的异同。
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题材
将《清贫》与古代描写清贫生活的诗文(如 陶渊明的田园诗)或现代描写贫困的文学作 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进行比较, 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清贫生活的态度和
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 主旨,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加 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学生在文学手法方面的表 现评价
学生在文学手法的运用上有所 进步,但还需加强实践和锻炼 。
学生在历史背景方面的了 解评价
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程度有 所提高,但仍需拓宽知识面和 深化理解。
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提 高文学素养和历史意识;加强 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学 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注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 高教学效果。
《清贫》ppt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相关文学作品比较阅读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推荐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 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学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一步交代了自己的 财产,使得“清贫” 真实可信,使文章表 述的观点有充分的说 服力和感染力,深化
了主题。
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叫“传世 宝”?
• 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 也是对“富翁们”的讽刺,
• 讽刺国民党官员的贪婪,自私。
补叙的“可信,使 文章观点更充分,更有说服力、感染力。 再次重申自己的“贫”,显示自己毫无掩 饰的坦荡。
lěng
7.深山坞 8.齿冷
xuè
9.流血
我会念这些生字
•颇 苟 桩 俘 袄 •掷 哼 骗 裆 瞎 褂侈筹
我会认这些生字
•颇 婆 破 坡
•苟
狗
沟
芍
•桩
壮
装
状
•俘
付
服
福
•袄
澳
奥
熬
•掷
挚
指
支
我会认这些生字
•哼 享 停 亭 •骗 遍 编 扁 •裆 当 档 铛 •瞎 吓 虾 夏 •褂 挂 卦 呱
理解词义:
方志敏纪念碑
方志敏(1899-1935),江西人,我国
方志敏简介 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 织创始人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 的创造者。 1934年,方志敏奉命率红 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 政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24日,北上抗日途中,至 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 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 先头部队奋战脱险,由于叛徒的出卖,方 志敏同志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 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拒不投降。 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 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 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 的生动教材 。1935年8月6日在江西 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一、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并勾画表现方志 敏同志清贫的句子。
第1段“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 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 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 之于革命事业。”
第2段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 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那 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 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清白
贫寒
方志敏为什么 以清贫为题目?
• 方志敏以“清贫”
为题,表现了他的 生活态度,无论革 命事业处于何等困 境,始终坚持信念 ,不彷徨、不动摇 、不退缩的崇高气 节。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shē chǐ
1.奢侈
jì
2.奇迹
jīn
gǒu
3.矜持不苟
zhuó
zhì
hè
4.金镯 5.抛掷 6.威吓
wù
奢侈: 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 筹集: 筹取征集聚集 矜持不苟: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
庄严谨,毫不马虎,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威吓: 指用武力或威风使对方恐惧或产生自卑
感的方法或手段。
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我”与“士兵”
的对话内容,揣摩方志敏和国民党士兵对金
钱抱有怎样的态度,把握朗读情感?思考问 题:1.课文那些地方体现出方志敏的清贫? 2.方志敏是清贫还是富有?3.本文主要叙述 了一件什么事?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
垂涎欲滴
兵 动作行为:摸、捏 、抢
贪婪
心理变化:热望—激怒起来—猜疑—坚不相信
—企望—失望—怀疑而又惊异
对 比
身上物品:表、水笔
方 志
(个人、战时、工作作风)
清贫
敏 家庭财产:汗褂裤、线袜 艰苦朴素
(家庭、平时、生活作风)
文章中,国 民党士兵对 方志敏同志 进行了几次 搜身?
三次搜身
第一次搜身
心理描写:国民党士兵贪婪的本性。
第9段:“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 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子放在深山坞(wù)里保藏— ——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 穿。”
说说方志敏和国方士兵各是怎样的人?
方志敏: 清贫坦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镇定自若
国民党士兵: 贪色婪厉内凶荏诈、利欲熏心、丑恶卑劣、
士 心态变化:热望、企望、失望
生活的清贫与精神的高尚。读完以后,三个 班长要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班长表演完, 我要每组找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
一 件
事
思考: 被捕当天明明是“一个最不幸的日子”,
为什么却说成“一桩趣事”呢?
(1)方志敏身无分文,敌方士兵却想借机 发财。
(2)他们的急迫、凶恶、失望和迷茫,在 方志敏看来十分可笑.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 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形象,可见这两个国民党兵士为了金钱完全不顾
及自己的人格)
贪婪
心理描写:不甘心,贪婪
第三次搜身
动作描写: 不甘心,贪婪和偏执。 语言描写:表现国民党士兵搜不到东西不甘
心而又不得不承认的无奈。 心理描写:国民党士兵从热望经历了好多波
折到失望的心理,正是对他们贪婪固执愚 蠢的品格的生动写照。
课文第8小节对 方志敏“家底” 的补叙有什么表 达作用?
(3)一个“趣”字表达了方志敏对敌人的 蔑视和对自己献身事业的自豪。
刻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分析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1、默读课文,圈划出国民党士兵心态变化的、 相互照应的三个词语,分析表现了人物什么 特点?
2、圈划出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用得好的两个动词, 分析为什么?
3、敌人抢方志敏身上的表和水笔,表现了什 么本性?
有人说方志敏烈 士“清”而不 “贫”,你同意吗? 请谈谈你的理解。
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方志敏的清贫?
• “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 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 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是不是还要问 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 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 不算多,去年 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 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 深山屋里保藏着~~怕国民党军队进攻时, 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假拿出来再穿, 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动作描写: “搜”、“摸”、“捏”等几个连续
的动作
国民党士兵贪婪猥琐
语言描写:
国民党士兵:威吓
凶狠恶毒
方志敏:在威吓下保持正气 凛然、坚贞不屈 临危不惧
第二次搜身
语言描写:
国民党士兵:贪婪和固执。
方志敏:革命理想高傲的气质,正气凛然,坚贞
不屈,同时也包含了对国民党的轻视与
不屑。
动作描写:弯腰弓背(那都是没骨气的反面角色的
了主题。
为什么把这些东西叫“传世 宝”?
• 表达出方志敏以清贫为自豪, 也是对“富翁们”的讽刺,
• 讽刺国民党官员的贪婪,自私。
补叙的“可信,使 文章观点更充分,更有说服力、感染力。 再次重申自己的“贫”,显示自己毫无掩 饰的坦荡。
lěng
7.深山坞 8.齿冷
xuè
9.流血
我会念这些生字
•颇 苟 桩 俘 袄 •掷 哼 骗 裆 瞎 褂侈筹
我会认这些生字
•颇 婆 破 坡
•苟
狗
沟
芍
•桩
壮
装
状
•俘
付
服
福
•袄
澳
奥
熬
•掷
挚
指
支
我会认这些生字
•哼 享 停 亭 •骗 遍 编 扁 •裆 当 档 铛 •瞎 吓 虾 夏 •褂 挂 卦 呱
理解词义:
方志敏纪念碑
方志敏(1899-1935),江西人,我国
方志敏简介 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 织创始人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 的创造者。 1934年,方志敏奉命率红 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 政委员会主席。 1935年1月24日,北上抗日途中,至 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 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 先头部队奋战脱险,由于叛徒的出卖,方 志敏同志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 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拒不投降。 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 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 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 的生动教材 。1935年8月6日在江西 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一、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并勾画表现方志 敏同志清贫的句子。
第1段“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 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 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 之于革命事业。”
第2段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 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那 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 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清白
贫寒
方志敏为什么 以清贫为题目?
• 方志敏以“清贫”
为题,表现了他的 生活态度,无论革 命事业处于何等困 境,始终坚持信念 ,不彷徨、不动摇 、不退缩的崇高气 节。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shē chǐ
1.奢侈
jì
2.奇迹
jīn
gǒu
3.矜持不苟
zhuó
zhì
hè
4.金镯 5.抛掷 6.威吓
wù
奢侈: 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 筹集: 筹取征集聚集 矜持不苟: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
庄严谨,毫不马虎,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威吓: 指用武力或威风使对方恐惧或产生自卑
感的方法或手段。
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我”与“士兵”
的对话内容,揣摩方志敏和国民党士兵对金
钱抱有怎样的态度,把握朗读情感?思考问 题:1.课文那些地方体现出方志敏的清贫? 2.方志敏是清贫还是富有?3.本文主要叙述 了一件什么事?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
垂涎欲滴
兵 动作行为:摸、捏 、抢
贪婪
心理变化:热望—激怒起来—猜疑—坚不相信
—企望—失望—怀疑而又惊异
对 比
身上物品:表、水笔
方 志
(个人、战时、工作作风)
清贫
敏 家庭财产:汗褂裤、线袜 艰苦朴素
(家庭、平时、生活作风)
文章中,国 民党士兵对 方志敏同志 进行了几次 搜身?
三次搜身
第一次搜身
心理描写:国民党士兵贪婪的本性。
第9段:“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 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子放在深山坞(wù)里保藏— ——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 穿。”
说说方志敏和国方士兵各是怎样的人?
方志敏: 清贫坦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镇定自若
国民党士兵: 贪色婪厉内凶荏诈、利欲熏心、丑恶卑劣、
士 心态变化:热望、企望、失望
生活的清贫与精神的高尚。读完以后,三个 班长要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班长表演完, 我要每组找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
一 件
事
思考: 被捕当天明明是“一个最不幸的日子”,
为什么却说成“一桩趣事”呢?
(1)方志敏身无分文,敌方士兵却想借机 发财。
(2)他们的急迫、凶恶、失望和迷茫,在 方志敏看来十分可笑.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 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形象,可见这两个国民党兵士为了金钱完全不顾
及自己的人格)
贪婪
心理描写:不甘心,贪婪
第三次搜身
动作描写: 不甘心,贪婪和偏执。 语言描写:表现国民党士兵搜不到东西不甘
心而又不得不承认的无奈。 心理描写:国民党士兵从热望经历了好多波
折到失望的心理,正是对他们贪婪固执愚 蠢的品格的生动写照。
课文第8小节对 方志敏“家底” 的补叙有什么表 达作用?
(3)一个“趣”字表达了方志敏对敌人的 蔑视和对自己献身事业的自豪。
刻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分析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1、默读课文,圈划出国民党士兵心态变化的、 相互照应的三个词语,分析表现了人物什么 特点?
2、圈划出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用得好的两个动词, 分析为什么?
3、敌人抢方志敏身上的表和水笔,表现了什 么本性?
有人说方志敏烈 士“清”而不 “贫”,你同意吗? 请谈谈你的理解。
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方志敏的清贫?
• “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 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 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是不是还要问 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 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 不算多,去年 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 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 深山屋里保藏着~~怕国民党军队进攻时, 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假拿出来再穿, 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动作描写: “搜”、“摸”、“捏”等几个连续
的动作
国民党士兵贪婪猥琐
语言描写:
国民党士兵:威吓
凶狠恶毒
方志敏:在威吓下保持正气 凛然、坚贞不屈 临危不惧
第二次搜身
语言描写:
国民党士兵:贪婪和固执。
方志敏:革命理想高傲的气质,正气凛然,坚贞
不屈,同时也包含了对国民党的轻视与
不屑。
动作描写:弯腰弓背(那都是没骨气的反面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