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珍珠港》观后感
《珍珠港》电影影评

《珍珠港》电影影评在观看了电影《珍珠港》后,我深受触动。
这部电影以其精彩的剧情、出色的制作和深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围绕着两位飞行员丹尼和雷夫以及他们与伊芙琳之间的复杂情感展开。
故事开始于丹尼和雷夫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
他们都梦想着成为优秀的飞行员,为国家效力。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雷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
在雷夫去世后,丹尼肩负起了照顾雷夫女友伊芙琳的责任。
尽管丹尼一直很懦弱,面对女生时甚至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但为了兄弟,他决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感情。
在与伊芙琳的接触中,丹尼逐渐爱上了她,并最终成功地赢得了她的芳心。
他们的爱情发展迅速,令人感到既意外又美好。
没过多久,伊芙琳怀上了丹尼的孩子,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丹尼也对自己的兄弟算是仁至义尽了。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一个晚上,雷夫突然出现在丹尼和伊芙琳的面前。
他的出现让丹尼感到惊讶和困惑,也让三个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雷夫似乎对丹尼照顾伊芙琳的方式感到不满,甚至在酒会上与丹尼发生了冲突。
这一情节的发展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也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随着剧情的推进,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发生了。
美国军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丹尼和雷夫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
他们不得不放下个人的情感,投身到保卫国家的战斗中。
在一次战斗中,丹尼的飞机燃油耗尽,被迫迫降。
然而,他们却不幸被小鬼子包围,陷入了绝境。
在千钧一发之际,丹尼为了保护雷夫,自己却中枪倒地。
雷夫抱着丹尼,泪流满面地说:“我要当爸爸了。
”丹尼则笑着对他说:“不,是你要当爸爸了。
”这一幕感人至深,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电影的美国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丹尼和雷夫也得以幸存下来。
然而,他们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这部电影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珍珠港电影观后感

珍珠港电影观后感《珍珠港》电影观后感《珍珠港》是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美国珍珠港事件的历史题材电影。
这部电影以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当时美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和勇敢。
电影中的场景和角色塑造都非常真实,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二战的战场之中,感受到了当时的恐惧和无助。
电影以珍珠港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两个青年人的爱情故事。
主人公雷夫和丹尼在军队中成为了好友,但同时也爱上了同一个女孩伊芙琳。
然而,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改变了一切,他们被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之中。
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经历了生死离别、友情和爱情的考验,最终也成长为了真正的男人。
电影中的珍珠港事件场景非常震撼人心。
当日本战机突袭珍珠港时,整个战场瞬间变得混乱而恐怖。
爆炸声、火光和战争的恐惧感让观众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战争。
尤其是在电影中再现的那些真实的历史画面,更是让人心悸不已。
这样的场景让观众对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除了战争场景,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也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部分。
雷夫和丹尼为了伊芙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而伊芙琳也陷入了两个男人之间的纠葛之中。
然而,当战争爆发时,他们的爱情也遭遇了巨大的考验。
在生死关头,他们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
雷夫是一个英勇无畏的飞行员,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丹尼则是一个忠诚的朋友和战士,他在战争中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
而伊芙琳则是一个坚强而又柔情的女性形象,她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女性的坚韧和毅力。
总的来说,电影《珍珠港》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历史题材电影。
它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感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当时美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和勇敢。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悲壮,还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关于战争和爱情的感人故事。
珍珠港观后感

珍珠港观后感一、背景介绍珍珠港是位于夏威夷州檀香山港口附近的一个地名,也是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起点之一。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队突袭珍珠港,造成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重创,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卷入二战的决心。
二、观影经历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关于珍珠港事件的纪录片,在观影结束后,我有了很多感慨和思考。
这部纪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详实的史实展现了珍珠港事件发生时的背景,详细介绍了战斗的经过及其对二战的影响。
三、珍珠港事件对世界的影响珍珠港事件是二战中最重要的军事打击之一,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标志着美国卷入了二战,美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主要势力之一。
珍珠港事件也加速了美国的军事扩张,改变了全球格局。
其次,珍珠港事件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得更多人加入了军队,为国家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对于日本来说,珍珠港事件也意味着它卷入了与全世界的战斗,最终导致了其失败。
四、珍珠港事件的教训珍珠港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教训。
首先,珍珠港事件告诉我们,军事冲突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是巨大的,战争是毁灭性的。
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和平,通过和谐与合作解决问题。
其次,珍珠港事件也反映出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当时美国情报部门未能提前预警,这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情报工作,提高对潜在威胁的警惕性。
最后,珍珠港事件也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五、影片中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在纪录片中,有一些场景令人难以忘怀。
首先,珍珠港被突袭时,空中飞机密密麻麻,炮火迸发,给人以震撼之感。
其次,纪录片中展示了当时珍珠港军舰的沉没画面,令人触目惊心。
最后,纪录片还特别强调了幸存者的重要性,他们的口述让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和痛苦。
六、观后感通过观看这部珍珠港纪录片,我对珍珠港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是巨大的,珍珠港事件深刻地告诉我,和平至上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电影珍珠港观后感

电影珍珠港观后感1 引言《珍珠港》是一部以二战时期珍珠港事件为背景的历史战争电影。
它讲述了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的过程中,几位英勇的美国飞行员与心爱的人之间的爱情、友情和生死离别。
这部电影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真挚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旨在分享我对电影《珍珠港》的观后感,探讨其亮点与不足,以及珍珠港事件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1.1 电影概述《珍珠港》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41年的夏威夷,以美国飞行员雷夫(Rafe)和丹尼(Danny)的友谊为主线,贯穿整个电影。
雷夫在一次任务中结识了美丽的护士伊夫琳(Evelyn),并与她坠入爱河。
然而,雷夫在一次战斗任务中失踪,被认为牺牲。
丹尼在安慰伊夫琳的过程中,与她产生了感情。
当雷夫奇迹般生还归来,三人陷入了复杂的情感纠葛。
此时,日本对美国珍珠港的突袭,让这段爱情和友谊面临严峻考验。
电影中,珍珠港事件的发生使得雷夫、丹尼和伊夫琳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他们在战争中展现出勇敢、牺牲和无私的精神,为国家与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2 观影感受观看《珍珠港》时,我被其宏大的战争场面所震撼,同时也为电影中的人物命运感到揪心。
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中,雷夫、丹尼和伊夫琳的爱情故事显得尤为动人。
观影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激动、感动和愤怒等复杂的情感。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珍珠港事件的发生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电影中的人物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担当,让我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珍珠港》给我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让我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 电影中的亮点2.1 演技与角色塑造《珍珠港》作为一部历史战争爱情片,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宏大的战争场面,更在于演员的精湛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塑造。
本·阿弗莱克饰演的Rafe和乔什·哈奈特饰演的Danny,两位飞行员的角色立体丰满,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以及面对战争的态度,都通过演员的表演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好莱坞有史以来最高成本的影片《珍珠港》观后感

好莱坞有史以来最高成本的影片《珍珠港》观后感好莱坞有史以来最高成本的影片《珍珠港》观后感《珍》在拍摄前申报的预算就是1亿4500万,因此《珍珠港》是名副其实的好莱坞拍摄成本历史第一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珍珠港》,希望对你有帮助。
《珍珠港》观后感一:《珍珠港》开始时,雷夫和丹尼正在玩着飞行游戏。
雷夫总是坐在前面而丹尼坐在后面。
两人一直都是如此,较年长的雷夫总是保护着丹尼。
注意他们两人,雷夫戴着飞行帽,而丹尼戴着防风镜。
到了《珍珠港》的最后几幕,丹尼两次救了雷夫,并为雷夫而牺牲了。
(也许那是他一直想做的吧,他并不希望被雷夫保护,希望自己也能保护雷夫吧)临死前,雷夫对丹尼说他快当爸爸了,不能死。
而丹尼却对雷夫说:不,是你要当爸爸了。
(丹尼知道自己不行了,把自己最爱的伊夫林和孩子托付给雷夫。
也许他知道自己死了才能成全他们吧) 雷夫一行人返回美国时,但伊夫林看见雷夫安然无恙时露出了高兴的笑容,但雷夫虽然看见了,但他没笑,转身抬出了一副棺材...而伊夫林立即再也笑不出了,因为她知道棺材里的人士丹尼,她走前摸了一摸丹尼的衣服,忍不住抱着雷夫痛哭...也许丹尼并不是她最爱的人,但她确实是爱他的。
几年后,战争结束了,雷夫和伊夫林结婚了,和小丹尼一家三口回到了小时候的家乡。
那里一切依旧那么美丽,红色的飞机依然在那,唯一不同的是屋旁多了丹尼的墓碑...雷夫看着天真无邪的小丹尼在爸爸的坟前好奇的玩着花朵,随后伊夫林从后抱着他。
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的完美,但在雷夫心中却有着遗憾。
虽然他如愿和最爱的伊夫林结婚了,但代价是失去了十多年来一直在一起,最亲密的兄弟。
值得安慰的是,丹尼留下了他和伊夫林的儿子。
对雷夫来说,小丹尼不但是好朋友的儿子而已,也是丹尼留给他和伊夫林的纪念。
雷夫带着小丹尼乘着飞机飞上天空。
飞机上只有他和小丹尼。
小丹尼头上戴着雷夫及丹尼小时候戴着的飞行帽和防风镜...意味着丹尼依然在他身旁,不曾离开过...天空是雷夫和丹尼两人而已独特的天地,他们两人的友情和亲情依然在天空中飞翔着。
珍珠港观后感600字

珍珠港观后感600字珍珠港是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历史战争电影,讲述了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及后续美国参战的故事。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受触动,对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电影以刻画珍珠港偷袭事件的方式展现战争的残酷。
当日本飞机从天空盘旋而下,突然袭击美国的军舰和飞机时,炮火震耳欲聋,爆炸火焰冲天而起,船只、飞机被炸得支离破碎。
这场景让我想起士兵们的惨叫和压抑的气氛,令人难以忍受。
电影中还将一些官兵的生死瞬间展现出来,让人看到了战争对普通人的残酷和无情,让人深感战争之恶。
其次,电影中还展示了许多个人的英勇行为和牺牲精神。
电影中有许多场景描绘了士兵们的无畏和勇敢,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肩负起保卫国家和人民的责任。
当我看到他们在战火中奋勇争斗,用生命保卫家园时,内心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使我感受到了人类精神中的伟大,也让我意识到和平的可贵和珍贵。
最后,电影还通过一对情侣的故事传达了和平的重要性。
在电影中,男主角勇敢地参加了战争,为保卫家国而奋斗,女主角则作为一名护士坚守在家前线,照顾伤员。
他们在战争中遭受了许多困难和苦难,但他们从未放弃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电影通过他们的故事,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和重要,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追求的。
总之,观看电影《珍珠港》让我深受触动,对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它让我意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苦难,也让我感受到人类精神中的勇敢和奉献。
与此同时,电影也向我们诉说了和平的可贵和重要,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追求和谐。
希望我们能够把和平与幸福带给更多的人们,让世界更加美好。
观看珍珠港电影观后感影评

观看珍珠港电影观后感影评观看珍珠港电影观后感影评《珍珠港》讲述了日军在二战期间偷袭美国珍珠港的这段历史。
《珍珠港》是很多年前的电影,一直有心想看。
这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珍珠港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珍珠港电影观后感篇一《珍珠港》是部很老的片子,但也是非常经典的一部美国片。
故事是围绕着两小男孩展开的。
他们两从学开飞机,是一对死党,他们共同参了军。
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长大后又同时上了一个女孩。
当二战爆发后,同时也考验着这三人的和爱情。
电影体现了爱情是伟大的,友情更是伟大的,在灾难面前友情还是排在第一位。
片子的场面非常之壮观,现在有了3D效果,不知道会不会被拍成3D呢,如果变成3D更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有喜有泪,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珍珠港电影观后感篇二很久没有这么感动和激动过了。
一部壮丽的战争史诗大片<珍珠港>,激起了我埋藏心里很久,几乎被忘却了的震撼和感动。
美国人把他们曾经失败的历史展现的如此真实、震撼和感人,使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影片的开始,可能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严阵以待、摩拳擦掌的紧张。
但轻松、幽默、甚至有些玩世不恭场景展示的却是人性真实的.独白。
影片随着男女主人公感情的深化和变化,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光华。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感动着我、一个个惨烈的战争场面震感着我。
美国人敢于正视历史、反思曾经的失误的,值得我们。
<珍珠港>没有回避当时美国国防部自身的失误和错误的判断,在敌人真的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果断出手、奋起抗击。
士兵们立刻抛弃了之前和平环境下结成的恩怨情仇,将国家、民族的利益至于首位;在生死关头,争相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彰显了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大国的风范。
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都应该在中学会反思和成长。
没有失误的政府是不可能的,自己不说、不反思,不代表事实的不存在。
只有正视失误、反思过错、记住伤痛,才会使自己不再陷入屡错屡犯的泥潭;才会在惨痛的教训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才会将失误、过错、伤痛化作完善自己,奋起直追的动力。
珍珠港电影观后感

珍珠港电影观后感《珍珠港》是一部以二战背景为背景的电影,通过展现珍珠港事件的真实情景,向观众展示了当时美国人民所经历的痛苦和坚强。
影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宏大的场面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刻画,深深地触碰了观众的情感。
电影《珍珠港》通过描绘珍珠港事件的经过,向观众展示了二战爆发前后美国社会的动荡和变化。
影片从一开始就通过细腻而真实的画面描绘了宁静祥和的珍珠港风光,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安宁和繁荣。
然而,正当观众陶醉在这美好景象之中的时候,珍珠港遭受了意外袭击。
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立刻将观众从梦幻般的幸福中唤醒,让人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具备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男主人公拉夫是一个性格坚强、勇敢无畏的飞行员,他为国家和正义而战斗,坚守自己的信仰。
女主人公伊芙则是一个温柔善良、乐观积极的护士,她的出现给拉夫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温暖。
而拉夫的好友丹尼和雷森则分别代表了冷静和勇敢。
这些角色的刻画非常自然和真实,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们所经历的一切。
电影《珍珠港》不仅仅是一个战争题材的电影,它也融入了浓厚的爱情元素。
拉夫和伊芙之间的感情线,让整个故事既充满了激情和战争的残酷,又充满了温情和美好。
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和无私奉献,让人们相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尽管战争让人们离散、受伤,但影片中的爱情线依然承载着希望和美好。
电影《珍珠港》还通过对美国的民族精神的赞美,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美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敢。
无论是面对袭击还是面对恐惧,美国人民都没有屈服和退缩,而是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
影片通过展现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人的团结和自强不息,传递出了一种对自由和民主的坚定追求。
影片的制作水准和视觉效果都非常出色。
无论是珍珠港的再现还是战争场面的呈现,都展现了制作团队的技术实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细腻的摄影和配乐,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亲身经历了珍珠港事件的恐怖和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珍珠港》观后感
01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初三那年夏天,语文老师是个挺年轻的文艺男青年,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讲到二战时期,说到时候要放部好电影给我们看。
一天晚自习的时候,真的给我们放了,那时候课业繁重,每天重复的早自习晚自习,做不完的习题,能在教室里丢掉试卷光明正大的看电影是多么难得的事情,整个教室都沸腾了。
电影一开场就全场安静了,男主角雷夫登场时那个帅呀,恨不得自己赶快长大嫁给他,播到不可描述镜头时老师慢慢的镀步出去了....看完后那绝对是男默女泪,那时候对战争还没什么感触,只是觉得电影拍的气势磅礡,战火中错综复杂的三角爱情感人至深,这首主题曲更是绕梁三尺....
上次去参加音响展,正好看到这个电影了,想起了初中时第一次看这个电影的情景,恍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我已经一小把年纪了,Ben Affleck也已经开始老了...时间啊...
02
朋友推荐我看《珍珠港》,我当晚就看完了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然后百感交集。
但是我看完电影的第一件事是去查了查史料,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通过百科了解到了差不多之后,
看懂了我想看的,就突然生出感叹,有对于二战残酷的重新认识,有对于军事力量和战略部署的惊叹,有对于和平来之不易的珍视,但是关于电影本身,我也有了一些全新见解。
《珍珠港》是一部爱情片、战争片、剧情片,我们看到了三个人错综复杂的爱情,爱情是放在二战的历史背景中的,历史是放在剧本之中的,所以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电影的好坏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剧本。
《珍珠港》这篇影片给我带来,也就是普通人,首先是引起了我对背景的好奇,这样的影片给我们展开了历史的画卷,特别当它是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述,我们便会好奇是真是假,这样的影片如《建国大业》《一九四二》这样的片子会给观众很深的印象。
其次,故事的戏剧性带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跌宕。
最后,演员的演技让我们不仅沉浸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而且我们被他们的个人魅力所折服。
《珍珠港》对于我来说是一部好片,但是没有对《肖申克的救赎》那样的喜爱。
《珍珠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这个真的是难以理解,普通人能评出什么子丑寅卯,还不是一句好听就完事,所以我们国产的电影很少能走到奥斯卡最后的舞台,有导演的问题,有编剧的问题,必不可少的还有观众的问题,当然,我相信,欧美大众的欣赏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好的影片在我看来是能够笑中带泪,引起共鸣。
国产片让我有这种感受的,我马上就能想到的就是《驴得水》和《缝纫机乐队》。
但
是韩国电影在这一方面特别突出,尽管不如好莱坞的电影吸引眼球,但是这样的小成本电影却很能抓住人心,比如《七号房的礼物》《开心家族》《奇怪的她》,当中国人将韩国的综艺搬到中国来,又迅速的掀起了一波翻拍电影之风,《重返20岁》是《奇怪的她》的翻拍,《我是证人》翻拍了《盲症》,导演演员都换了个遍,但是仍然受到欢迎,归根结底还是剧本的问题。
中国喜剧电影近几年有点飞起来,要说电影多多少少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中国实在是出不了好剧本,喜剧的梗只能在脱离现实的基础上释放。
前几年大火的《夏洛特烦恼》其中大部分的桥段是放在梦里进行的,《情圣》有一部分也是梦境,就在刚才我获知《情圣》翻拍了一部美国电影《红衣女郎》,再说《祖宗十八代》和《超时空同居》就属于正了八经的穿越了,《十万个冷笑话》和《万万没想到》本身就是奇幻电影,这也是寻找喜剧电影的一种新的突破口,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类似徐峥导演的《港囧》和《泰囧》以及大鹏的《缝纫机乐队》就显得特别突出。
贴近生活,不光怪陆离,但又能发现生活中的苦乐瞬间,收获生活的启示,这样的电影本身就比为了搞笑而搞笑的电影高出一个层次。
2018这半年没怎么看外语片,《头号玩家》和《复仇者联盟3》火得一塌糊涂我也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今年迪士尼和皮克斯都没有出动画片,日韩没有特别出彩的,倒是国产影片五花八门,可能以后对艺术性的影片渐渐没有感触。
我瞬间就理解中国的电影市场了,花同样的钱观众宁愿看一个觉得能看懂的片子,所以这样的观众从一开始
就只多不少。
在非专业的观众里,看到剪辑可能无感,看到光影构图和色彩只会发出好看的赞美,而服装道具布景的精美只得到一句非常用心,观众的判别就放在了对剧情的安排和演员的演技上,电影结束后,观众出来,一句“真好看”就是对于剧本的欣赏,承认这个故事讲的很不错,而一句“不好看”而多出现在故事本身就不怎样,其他的任何一个电影要素都无法拯救这部烂片,连演员的演技在烂片中都显得十分可笑。
我一看到烂片就在想,为了这么一个电影,连自己的名声都不要了,真的好吗,但是我想明星拍了烂片,有名有钱又怎么了,我的世界观其实也在电影的影响下慢慢的有了些许改变。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美术音乐相比发展时间差之千里,但是我们如今再看早期的电影作品,仍是大浪淘沙的遗珠,千禧年时候拍的烂片及时时间这么近,我想也会逐渐销声匿迹,像《富春山居图》和《小时代》这样的片子最终也会淹没,从上映算起,我觉得也就20年,就能永久淘汰一部影片,当然如果很出格的电影可能会被当成电影的反面教材向后人谆谆教导。
但是有一个值得欣慰的事情是,电影这样的大投资,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更多人参与进来,众筹电影刚刚开始发展,但是普通人写的网络小说,能够走向银屏,为大众提供了更多了选择,中国的剧本将会越来越多,电影的质量便会水涨船高。
希望中国电影有朝一日能走到每个人的心里去。
03
第一次看珍珠港,是10年前初中学校公演,全校在大操场看,只记得当时觉得女主角好美好美。
这两年用网易云听歌,收藏了一首纯音乐,就是珍珠港的主题曲,有一种悲壮的力量。
昨天又翻看老电影,找出珍珠港,重新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雷夫没有那么完美,就像女主的说的,自大骄傲。
女主漂亮勇敢坚强冷静。
丹尼单纯善良。
雷夫一开始就带着英雄的光芒,是最好的飞行员,有着英雄梦的他自愿去英国前线战斗,结果飞机被击落,人也杳无音信。
心碎的伊芙琳慢慢接受丹尼,两人在一起开始了新生活,结果雷夫重新归来,三个人,兄弟,旧情人,新情人,关系一度尴尬,不过这是个正经战争片,儿女情长并不是全部戏码。
电影是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战争片,还有点偶像剧情。
比如一群青春靓丽女护士的设定,比较符合女性观众的口味。
但这终究是一场战争,战争就意味着流血牺牲和死亡。
没有人期待战争,战争只是满足丧心病狂的政治家们欲望的工具。
落后就要挨打。
在这个全球化的国际舞台,谁枪杆子硬,谁就是老大,祝祖国越来越强大。
04
只谈本剧的爱情观,很多人因为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大的争执。
我的看法是先理解本剧的爱情观,一般的电影都有一个统一的爱情观,从一而终或者一生中爱上不少人。
我觉得现实更像后者,你总有可能
会遇到并爱上不止一个人。
这么说来好像本剧没什么问题,其实问题大了,问题就出在编剧需要选一个爱情观,前者肯定没戏,因为女主对两个男主都是真爱,那就只能是后者,就是不止爱一人。
这种爱情观的含义是:不是非对方不可,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那么问题就出在这,男二为啥要选择女主?为什么要选自己兄弟的女朋友?是自己的飞机不好玩还是因为答应男一要“照顾”女主,难道世界上就没有其他更值得爱的女性吗?退一步说,就算男二最爱的就是女主,那也请男二多少表现一些内心的顾虑和痛苦,为了最好的兄弟起码克制自己不要“太快”就约别人,所以爱情观矛盾才是本影片被很多人喷的原因,假设所有人都只是为了骗炮是不是感觉就好多了。
有人说因为战争太残酷,我觉得不能让战争强行背锅,战争面前基本的道德还是要的,而且当时珍珠港上也是一片祥和并没有战争。
有人说男一和女主没认识多久不是爱情,那就更错了,该影片花大篇幅来描写男一和女主的爱情,而男二和女主就相对来说少得多,所以在我看来男一和女主更像爱情一点。
后面强行把男二写死也无法挽回爱情观矛盾的事实,所以我认为此爱情观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