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引导语:古代,教师职业并不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但孔子为什么能做的有滋有味,还让自己的职业思想在两千年后依旧让后来者传诵。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希望你喜欢!【篇一: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

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

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

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

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

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

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

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

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真正的教育是教心”。

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范本《跟孔子学做教师》一书是作者杨春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解读和思考。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学习和思考孔子的教育理念,总结了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方法,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教育学生。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孔子教育思想做了系统的解读。

他指出,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即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特长培养,而不只是灌输知识。

这一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潜力,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其次,作者强调了孔子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教育素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要善于倾听,关心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耐心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保持学习的姿态。

这些要求让我深感教师职业的尊贵和神圣,也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在教育方法上,作者提出了“人身教育”、“实践教育”和“情感教育”等重要观点。

孔子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亲身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同时,孔子还强调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平衡和健康的发展。

这些教育方法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启发,我发现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所以,我后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和情商。

此外,这本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关于教师发展的案例和实践经验。

作者通过丰富的教育故事和实例,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例如,作者讲述了一位教师如何通过耐心沟通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还讲述了一位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导读: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一)刚读了一本书,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

这本流淌着教育智慧的书让我走近了孔子,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和思想,掩卷沉思,我们确实应该跟随孔子学当老师。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反观教学现状,中国的家长历来责任心奇强,今天不愿意丢失落榜的脸面,明天更不忍心目睹孩子待岗的痛苦,于是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奔走物色名师家教,充分发掘孩子的时间和智力资源,决不允许孩子蹉跎光阴,虚掷年华。

这样虔诚的近乎愚昧的爱,让孩子埋藏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熄灭了童年所特有的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灵气,甚至不时演绎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十年寒窗,学生们牺牲了自己应有的自由连同自己的花样年华。

一些表面上看上去天真活泼、热情开朗的学生,心中也会充塞着对学习的焦虑、填满对生活的恐惧。

曾经有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这么说:“同学们都羡慕我:当班长、成绩好、会弹钢琴……其实我也有烦恼。

每天爸爸妈妈轮流管我学习:该做奥数了,该去练琴了,该读名着了……一刻也不得闲。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我们要学孔子的精神:潜心自己的事业,用纯净的良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苦的跋涉让教育多几份人性和温暖。

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浪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学校教育能应抹去追名逐利,呈现出生命的润泽。

在我们教师真诚的微笑里,蓄满教育的阳光,让我们一起蹲下身子,弯下腰杆,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吧……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二)我们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与《论语》结缘,与孔子相识。

孔子是万世师表,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作为教师的楷模,他令我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虽然在《论语》的阅读中我已经对孔子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但孔子是怎样当老师的?他的教育原则有哪些?作为老师应该向孔子学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

最近,我终于在《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向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

向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孔子就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深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从中汲取智慧,以下是我向孔子学做教师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孔子强调“有教无类”,即教育不应受到出身、地位、贫富等因素的限制。

这一理念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都要给予他们平等的关爱和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其次,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发现新知识。

这一方法使我明白,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我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再者,孔子注重德育教育,认为“德行比知识更重要”。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他们的品德培养。

在教学中,我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教学。

这一理念让我明白,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综合素质。

孔子还强调“教学相长”,即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向他们学习,以实现教学相长。

最后,孔子注重“言传身教”,即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这使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总之,向孔子学习做教师,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伟大和责任。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八篇【篇一: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在《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的卷首语上这样写到: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在本书中作者用清晰活泼的笔调,对孔子的教学及《论语》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其间旁征博引,用钱穆、章太炎等学术大师关于孔子的研究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给人印象深刻,让人在会心的微笑中完成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

“大教教心”;学第一,教第二。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

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让我们有机会跟随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时空来审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老师,以及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心中有爱”。

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做自己所爱做的事情。

孔子的非凡之处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

从三十岁执其教鞭开始直到去世,孔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教学。

他对教学无限的爱超越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本身,让众多的弟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努力求学。

“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

有了很好的“学”才会有很好的心去教。

要培养学生学习,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并随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和自己的学生交流。

“学而时习之”决不仅仅是让学生好学,而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如何“学而时习之”,用自己的努力求学和不息探索,为学生的求学、正心做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人生道路。

这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正确轨道。

孔子快到五十岁时依然真诚地对学生说自己还没有明确人生的真谛,仍会犯错,所以要再积累几年,准备从五十岁的时候钻研没有几个人能够读懂的《易》,使自己能够成为“在《易》里面读的人”“真正的教育是教心”。

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虽然孔子自己未提出“大教教心”这样的说法,但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

培养“圣人之心”正是朱熹为什么从事教学的根本理由。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

跟孔子学做老师心得体会在跟孔子学做老师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他的智慧和教育理念的卓越。

以下是我学习孔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孔子强调了德行和品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德行和良好的品德,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

在实践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榜样,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

当我成为学生们的榜样时,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我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

其次,孔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优势。

因此,作为老师,我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帮助他们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潜力。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

孔子还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人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学习进度,鼓励他们广泛阅读、积极思考,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我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学习和研究,保持自己的知识更新。

此外,孔子还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

他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与学生、家长还是其他教师的交往,都需要建立和谐互信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时,也与其他教师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共同进步,相互学习。

最后,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目标。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德优良、有才华并且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在我的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我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和丰富知识的学生,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跟孔子学做老师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学习他的理念和思想,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这些理念对于我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帮助我更好地面对教育工作中的挑战。

我将继续坚持孔子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模版跟孔子学教学,我该怎么做。

济渎路学校张秋荣认真研读了《跟孔子学教学》这本书,我掩卷长思。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我具体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际工作来谈一谈。

一、对自己严格要求,小心呵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

跟孔子学教学,我明白了教师所教的是孩子。

不应是一种课程。

要像孔子一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呵护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学生说的对,我还是能立马肯定学生的,承认自己的错。

但当学生做错事时,我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经常严厉批评学生,伤害了学生,学生表面听从,实则不服,改过效果较差,比如调皮捣蛋的张世豪同学经常犯错,你批评他,他伤心,破罐破摔,反而犯错的次数更多,你更生气;当你改变策略,抓住他的一点儿优点表扬他时,他犯错的次数却少多了。

当很简单的知识,学生掌握不了时,我很生气,批评学生不动脑筋,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就会自卑,就更不动脑,造成恶性循环。

确实像闫老师说的一个知识点没掌握对孩子一生影响不大,反而老师过激的言行对孩子的伤害较大。

以后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做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

”二、注重过程轻结果。

跟孔子学教学,使我明白了。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

老师只____学生的成绩,不____教学过程,就像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叶子上生了虫也不管,结果一个葫芦也收获不了一样,教育结不出硕果,学生成绩根本上不去,只有徒伤悲。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像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那样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推出新知识。

严格要求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体现在结果。

教师就要少站讲台,多在学生中走动,时时都无声的提醒学生,保障每个学生都自觉的投入学习,否则等下课了,检测他不会,你严厉惩罚他也无济于事,只有让他逆反,自卑,师生关系对立,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跟孔子学当老
师》有感
开学伊始,我有幸拜读了周勇的《跟孔子学当老师》一书,读过之后深感收获颇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老师职业不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经常能听到四周的同事抱怨工资水平不高,要干的工作却不少;抱怨如今的学生没法教,本人的生活不如别人等等。

为什么孔子却能把老师做的有滋有味,同时他的思想在两千年多后照旧让人顶礼膜拜,而我们当老师却当得这般“身累”和“心苦”呢?
我认为孔子之因此能成为圣人,是他能终身坚持一种信念,人类在历史长夜中,没有信念,一定会走失,尽管信念本身,就像火把或灯光,其本身的光亮,与茫茫黑夜相比,实在微缺乏道,但他能给行进在坎坷路途中的夜行者一份动力、一个希望。

孔子有的,我们没有。

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那样,有着明晰坚决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因此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犹如爱情般的刻骨铭心。

读过此书之后,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教育事实上确实是一个默默奉献的讲台,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守得住贫寒,耐得住寂寞,坚守本人的信念。

那确实是每当我们走上讲台,就要有一份不能亵渎
的责任,尽本人的力量去传授知识,传承文明。

当四周的人依照本人的爱好去点缀衣食住行的生活时,我们就要能收起些许膨胀的虚荣,考虑着怎么样给小孩们一片更宽阔的天空,如何去培育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灵,然后,去享受灿烂的阳光和醉人的月夜,享受这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跟孔子学当老师,就要学习孔子对教育、对教学的热爱之情、执着之心,在急躁的社会中,我们要坚守本人的一份执着、一份信念,把本人的书教好,把小孩们教育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跟孔子学做教师》心得体会踏上教育这个工作岗位已将近二十个年头,回首走过的教育之路,我不禁有些失意,收获了什么,茫然……感受到只是职业的倦怠,生活的疲累。

教育中我缺乏了什么?到底该怎样工作?我有些迷茫了,然而当我看到《跟孔子学做教师》这一章时,它犹如一簇灼灼燃烧的火焰,令我温暖,令我神往。

众所周知,孔子是大教育家,是老师的老师,从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我坚信他一定会给我指点迷津。

于是我以从未有过的专注认真读这一章。

这的确是一本适合广大教师来阅读的优秀读本。

边读边品味,它让我走入了孔子的教学生活,目睹一个个感人至深且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让我们了解了孔子即使在孤苦无助的处境中,也仍然能以上苍一般伟岸的师者尊严,来诠释他对教学及学生的忘我精神。

掩卷静思,有所感悟。

感悟一、教育中我缺乏爱。

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

环顾我的四周,即使在国家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情况下,很多人还都处于灰心丧气的精神状态之中,教书充满了抱怨。

是啊,我们现在能有多少人像孔子那样热爱教学?想想自己以前也仅仅是把教学当工作,当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想法左右下怎么会对工作有激情?对工作产生爱?正是因为教育中缺乏爱,所以才缺乏工作热情,才会感到倦怠。

真心真意谢谢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感悟二、教育中我缺乏对学生‘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
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同样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孔子并未说过“授之以渔”的话,但是他的教学行为,可以让我概括出,他是一位推崇“授之以渔”的教师。

孔子在教学时,将自己的“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也能走上自己喜欢的为学之道。

孔子对教学的热爱,让我无限的感动;孔子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我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孔圣人的境界,但我会从孔圣人那儿得到教育,得到激励,走好教学之路的每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