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经典中医著作的自制药酒大全

合集下载

最全的药酒配方大全

最全的药酒配方大全

最全的药酒配方大全1.当归酒配方:当归3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当归洗净后切成小段,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补血养颜,调经活血。

2.人参酒配方:人参3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人参洗净后切成薄片,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补气益肾,提神醒脑。

3.黄耆酒配方:黄耆3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黄耆洗净后切成小段,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益气健脾,提高免疫力。

4.当归枸杞酒配方:当归20克,枸杞20克,白酒300毫升制作方法:将当归和枸杞洗净后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调养女性身体,补血养颜。

5.白芍酒配方:白芍3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白芍洗净后切成薄片,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活血止痛,调经益气。

6.五味子酒配方:五味子15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五味子洗净后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提高精神状态。

7.当归川芎酒配方:当归20克,川芎2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当归和川芎洗净后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8.枸杞巴戟酒配方:枸杞20克,巴戟天2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枸杞和巴戟天洗净后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提高男性性功能,滋阴补肾。

9.丹参酒配方:丹参2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丹参洗净后切成小段,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10.绞股蓝酒配方:绞股蓝30克,白酒500毫升制作方法:将绞股蓝洗净后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消炎解毒,祛风止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药酒配方,每一种都有各自的功效和适用人群,但并不适合每个人,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药酒。

百样家庭药酒奇方

百样家庭药酒奇方

百样家庭药酒奇方(一)保健类平补部分1、万寿药酒《奇方类编》『组成』红枣600g 石菖蒲30g 川郁金30g 全当归60g 五加皮30g 陈皮30g 茯神30g 牛膝30g 麦冬30g 红花15g 白酒7kg『制法』将上药切碎装入纱布袋中,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里,密封,隔水煮2小时,然后埋入土中5天即成。

『服法』早晚各服一次,每次20ml。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

『适应症』体质虚弱,劳倦过度,形体消瘦,健忘、失眠或久病体弱,食欲不振。

亦可用于老年人保健。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解说』红枣即大枣,其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及调营为、解药毒的作用。

自古以来,医家均把大枣作为良好的保健食品及滋补药物。

如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

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本草汇言》也指出:“沈氏曰,此药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宜之。

如龙潭方治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百体懒重,肌肉羸瘦,此属心、脾二藏元神亏损之症,必用大枣治之。

”可见历代医家对红枣的滋补作用都极为重视。

中医在遣方用药中,常用红枣作为调理脾胃,顾护正气的药物。

如对气血津液不足或营为不和引起的心悸怔忡、妇人脏躁等症的治疗,常不可缺少。

近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红枣有补益作用。

石菖蒲芳香化浊、开窍和中,是古代医家习惯应用的益智安神及延年益寿药物之一。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石菖蒲“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千金要方》亦称石菖蒲“久服耳聪目明,益智不忘”。

当归活血养血。

郁金、红花活血解郁行淤,促进新陈代谢。

五加皮、牛膝补肝肾、祛风湿。

陈皮行气健胃。

麦冬润肺清心。

茯神宁心安神。

诸药配伍,对体质虚弱,劳倦过度,形体消瘦,健忘、失眠或久病未复,食欲不振等症有调理及治疗作用,用于老年人保健,亦可起到延年益寿之效果,所以称为万寿药酒。

五官药酒配方精选

五官药酒配方精选

五官药酒配方精选1、松香酒配方:松香50克,白酒250毫升。

制法:将松香研成粉,入白酒调匀,稍候即成。

功用:芳香止痛。

主治:牙痛不止。

用法:外用。

用棉球蘸药酒咬在痛牙处。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2、独活酒配方:独活、莽草、细辛各50克,制附子、防风各25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将前5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煎至一半,去渣,备用。

功用:怯风散寒、通窍止痛。

主治:风寒牙痛、遇热则痛减。

用法:外用。

趁温含漱冷吐,反复含漱,痛止即停。

附记:引自《普济方》。

3、芜花酒配方:芜花根(干品)30克.75%乙醇100毫升。

制法:将上药研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75%乙醇,密封,浸泡2周后,去渣即成。

功用:消肿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鼻炎。

用法:外用。

用黄豆大小之于棉球,蘸完花团,拧干,外裹薄层消毒于棉花,成一棉卷,塞入鼻腔内。

棉卷之位置,以深塞为宜,过浅达不到治疗目的。

对慢性鼻炎患者,可塞中隔与下甲之间,对副鼻窦患者,则塞中鼻道较好。

若觉有刺激粘膜有灼热感后,5-10分钟取出,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每日塞1次,每次持续1-2小时后取出或自行脱出。

一般5次为1疗程。

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

4、益肾明目酒配方:覆盆子50克,巴戟天、肉苁蓉、远志、川牛膝、五味子、川续断各35克,山萸肉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8味捣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开封,加入冷开水1000毫升,混匀,即可。

功用:益肝补肾、聪耳明日、养心、悦容颜。

主治:肝肾虚亏、耳聋目暗、腰酸腿困、神疲力衰、面容樵瘁等症。

用法:口服。

每次空腹温服10-15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药酒疗法》。

5、黄柏酒配方:黄柏30克,40%酒精150毫升。

制法:将上药切薄片,置容器中,加入40%酒精(或以浸泡药面为宜),密封,浸泡24小时,用滤纸过滤备用。

功用:消炎。

止疼。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用法:外用。

药酒配方大全

药酒配方大全

药酒配方大全锁阳太蓉酒配方与主治功效配方:锁阳、肉苁蓉各60克,龙骨30克,桑螺蛸40克,扶答20克,白酒2500毫升;制法:将前5味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摇动数下,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功用:、固精;主治:早泄、阳痿、腰酸、便清等症;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次;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验之临床,多效;蜂蜜酒配方:蜂蜜120克,糯米120克,干曲150克,冷开水1500毫升;功效与主治:和血疏风润肺;适用于风疹、风癣等;冬虫夏草酒配方:冬虫夏草50克,白酒250毫升;功效与主治:适用于圆形脱发、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以及小儿头发生长迟缓等;斑秃生发灵配方: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克,桑椹子20克,95%酒精1000毫升;功效与主治: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侧柏酒配方:侧柏叶90克,白酒250克;功效与主治:主治斑秃、神经性脱发等;银屑病药酒配方:大枫子、蛇床子、乌梢蛇、川橙皮、拔契、白藓皮各等份;功效与主治:用于治疗银屑病;红白酊配方:红花、白蒺藜、川芎各等份,酒精适量;功效与主治:用于白癜风;地肤子合剂配方:地肤子60克,白藓皮、苦参各30克,川椒10克,白酒或酒精250毫升;功效与主治:用于治疗癣症及湿疹;槟榔露酒配方:槟榔20克,桔皮20克,当归10克,青皮10克,砂仁5克,玫瑰花10克,黄酒1500毫升;功效与主治: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滞型面部黄褐斑;斑蟊秦椒酒配方:斑蟊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功效与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双花酒配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功效与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侧柏生姜酒配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功效与主治:生发;用于斑秃;牛蒡陆英根酒配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功效与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故纸猴姜酒配方:破故纸60克,猴姜60克,75%酒精500克;功效与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乌蛇蒺藜酒配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60克,白酒10斤;功效与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补骨脂酒配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功效与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牛皮癣擦酒配方:斑蟊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功效与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五蛇酒配方:蕲蛇25克,金环蛇25克,银环蛇50克,乌梢蛇100克,眼镜蛇50克,汉防己50克,闹洋花120克,七叶莲50克,石楠藤25克,鸡血藤50克,稀蔹草50克,钻肾风50克,白酒5斤;功效与主治:祛风通络,润肤止痒;适用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赤石脂天仙酒配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功效与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碧桃叶酒配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功效与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复方九里香药酒配方:九里香15克,一枝黄花15克,羊蹄根15克,半边莲15克,三桠苦15克,了哥王15克,入地金牛15克,毛麝香15克,漆大姑15克,蛇总管15克,60度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功效与主治:消炎,解毒,利湿;用于水稻性皮炎,皮肤瘙痒、糜烂或渗液;茄根酒配方:新鲜白茄子根100克干者50克,60度白酒50毫升;功效与主治:祛敏,止痒;适用于过敏性暑麻疹;丝瓜叶酒配方:新鲜丝瓜叶50克,白酒500克;功效与主治:杀虫;适用于疥疮;苦参疥疮酒配方: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百部30克,川楝子10克,蛇床子10克,石榴皮10克,藜芦10克,皂角刺20克,羊蹄根30克,硫磺20克,白酒3斤;功效与主治:祛湿,杀虫;用于治疗疥疮;蛇床子苦参酒配方:蛇床子25克,苦参25克,防风12克,白鲜皮12克,明矾12克,川椒10克,50度白酒或75%酒精1斤;功效与主治:祛湿,解毒,止痒;适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慢性湿疹,癣症等;蝉蜕酒配方:蝉蜕45克,米酒800克;功效与主治:疏风,透疹,解痉;适用于暑麻疹;浮萍酒配方:新鲜浮萍100克,米酒500克;功效与主治:疏风止痒;适用于风热型暑麻疹,皮肤瘙痒;石楠地肤酒配方:石楠叶36克,地肤子36克,当归36克,独活36克,米酒适量;功效与主治:祛风除湿,和血止痒;适用于风疹、痒疹等;枳壳浸酒配方:枳壳150克,秦艽120克,独活120克,肉苁蓉120克,丹参150克,松叶500克,蒴翟150克,米酒5斤;功效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通络;适用于皮肤瘙痒,皮肤中如有虫爬感等;襄荷酒配方:鲜襄荷100克,米酒1大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喉风症等;乳汁酒配方:羊乳250毫升,米酒250毫升;功效与主治:开喉润咽;适用于喉风症,喉嗓干燥,骤然声哑;青果利咽酒配方:青果250克,青黛2.5克,黄酒4000毫升;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清咽利喉;用于咽喉炎,咽喉干痛,烦渴等;独活细辛酒配方:独活18克,细辛18克,莽草18克,附子18克,防风18克,米酒800克;功效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痛;适用于牙痛;青果百合酒配方:西青果45克,百合45克,米酒2斤;功效与主治:清虚热,利咽喉;适用于咽喉肿痛,口渴烦热;川芎散酒配方:甘草35克,白芷20克,川芎30克,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除邪热,避秽气;适用于去除口臭;连柏栀子酒配方:黄柏90克,黄连15克,栀子30克,米酒800克;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止血;适用于口舌生疮,牙龈出血;伏龙肝酒配方:伏龙肝30克,肉桂6克,白芷9克,生地18克,川芎6克,细辛3克,干姜3克,白芍9克,吴茱萸3克,甘草4克;功效与主治:温中止血;用于鼻衄血;荆芥辛夷酒配方:荆芥穗15克,辛夷花15克,薄荷15克,黄酒500克;功效与主治:通窍;适用于鼻塞不通;莱菔酒配方:莱菔250克,米酒适量;功效与主治:凉血止血;用于鼻衄不止;葫芦子酒配方:苦葫芦子30克,白酒150毫升;功效与主治:通鼻窍;用于鼻窦炎;白英磁石酒配方:白石英180克,磁石180克,白酒800克;功效与主治:补肾,祛风,通窍;适用于肾虚,耳鸣,风湿肢节疼痛;菖蒲木瓜酒配方:鲜石菖蒲20克,鲜木瓜20克,桑寄生30克,小茴香10克,九月菊20克,白酒3斤;功效与主治:补肾,柔肝;适用于眩晕耳鸣,阳虚恶风,消化不良,行走不利等;牡荆子酒配方:牡荆子120克,白酒2斤;功效与主治:利气,化痰,开窍;适用于气滞性耳聋;黑豆鸡矢酒配方:黑大豆500克,鸡矢白250克,黄酒3斤;功效与主治:祛风通窍;适用于耳聋、耳鸣;黄连滴耳酒配方:黄连9克,冰片0.5克,60度白酒100克;功效与主治:消炎;适用于化脓性、单纯性中耳炎;磁石耳鸣酒配方:磁石150克,山茱萸50克,防风30克,山药30克,菖蒲30克,远志30克,制川乌10克,蔓荆子30克,菊花30克,川芎30克,细辛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茯苓30克,熟地90克,米酒5斤;功效与主治:疏风通络,补肝肾;适用于邪风入脑、耳中,久而不散,壅滞耳窍,致耳鸣耳聋,听物不利;菖蒲酒配方:九节菖蒲100克,木通100克,磁石500克,防风100克,肉桂100克,黄酒5斤;功效与主治:疏风通窍;适用于虚劳耳聋、耳鸣;枸杞决明酒配方:枸杞根白皮150克,石决明150克,米酒5斤;功效与主治:滋阴平肝,清热明目;适用于目赤肿痛流泪,视物昏花不清;益精明目酒配方:当归15克,枸杞30克,补骨脂15克,金蝉花15克,蕤仁肉15克,米酒4斤;功效与主治:养肝肾,益精血,祛风养眼;适用于:身体虚弱,视力早衰,精血不足,迎风流泪,以及腰酸痛,头晕眩,精神不振等;枸杞地骨皮蜜酒配方:枸杞子150克,地骨皮30克,蜂蜜150克,白酒1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滋补肝肾,清热明目;适用于阴虚内热,便秘,以及中老年人视力模糊,腰膝酸软等;枸杞酒配方:枸杞子100克,醇米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补肝肾,养血和阴;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腰膝酸软,阳痿等;明目杞菊酒配方:枸杞子60克,菊花15克,谷精子30克,白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明目;用于眼目昏花、多泪、目眩等;五参酒配方:苦参30克,沙参30克,党参30克,玄参30克2,丹参30克,紫参30克,枳壳30克,蒺藜30克,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祛风,解毒,清热,明目;适用于风毒赤眼,眼红眼屎眼疼,久不愈;驻景酒配方:熟地60克,菟丝子60克,枸杞子30克,车前子45克,黄酒或白酒3斤;功效与主治:补肝肾,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目昏花,视物不清,或眼有飞蝇感,或迎风流泪,或生障翳;五味子酒二配方:五味子60克,低度白酒500克;功效与主治:滋肾敛肺;适用于老年人白内障;枸杞生地酒配方:枸杞子250克,生地300克,陈年黄酒1500毫升;功效与主治:补益肝肾,明目;适用于视力减退,视物模糊;菊花煮酒配方:菊花9克,糯米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清肝明目;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致青光眼,亦可用于其它风热目疾;桑椹酒配方:鲜桑椹500克,糯米5000克,甜酒曲200克;功效与主治:滋阴补血,益肾明目;可用于神经衰弱、头发早白,以及肝肾阴虚所致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还用于便秘、消渴等;菊花明目酒配方:菊花20克,枸杞子2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白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清头明目,养血柔肝;用于阴血不足,肝脉失养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身体疲倦,睡觉多梦等;葛根全蝎酒配方:葛根150克,全蝎30克,当归30克,乌蛇60克,姜黄60克,丹参60克,甘草15克,白酒8斤;功效与主治:祛风解肌,通络止痛;适用于颈椎病;葛根桂枝酒配方:葛根120克,桂枝45克,桑枝60克,鸡血藤120克,桃仁60克,桔梗30克,甘草30克,川牛膝30克,白酒10斤;功效与主治:解肌通络,舒筋活血,祛风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二乌金花酒配方: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川芎12克,元胡12克,洋金花12克,樟脑6克,冰片6克,白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通络止痛;适用于颈椎、腰椎、足跟骨质增生等;川乌红藤酒配方: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红藤20克,葛根20克,川牛膝15克,甘草12克,白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颈椎病;骨碎补酒配方:骨碎补15克,川断15克,枸杞10克,杜仲10克,白酒1斤;功效与主治:补肝肾,壮筋骨;适用于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骨折;杨梅根皮酒配方:新鲜杨梅根皮30~60克,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散瘀止痛;用于骨折疼痛;丹参川芎鱼骨酒配方:川芎50克,丹参50克,红花15克,鱼骨20克,白酒半斤;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骨折肿胀疼痛;红花饮配方:红花10克,苏木10克,当归10克,白酒50毫升,红糖适量;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用于骨折血肿疼痛,也可治妇女痛经;接骨草酒配方:新鲜接骨草500克,酒精适量;功效与主治:消肿止痛,促进末梢循环;用于骨折;续筋接骨酒配方:透骨草10克,大黄10克,当归10克,芍药10克,丹皮6克,生地15克,蝼蛄10克,稀蔹草30克,红花10克,自然铜末3克,白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活血舒筋;适用于跌打伤,筋骨受伤;红花大黄酒配方:红花、大黄各等份,白酒适量;功效与主治:功效:活血消肿;治疗各种扭挫伤,肿痛难忍,活动受限者;通络酒配方:柴胡15克,制香附12克,当归18克,赤芍6克,白芍6克,松子12克,五灵脂15克,穿山甲15克,甘草9克,白酒2斤;功效与主治:散瘀活血;适用于新旧跌打损伤,胸胁瘀肿疼痛;紫荆五加酒配方:肉桂、乳香、没药、木香、闹羊花、羌活各15克,川芎、元胡、紫荆皮、五加皮、丹皮、郁金、乌药各30克,白酒1斤;功效与主治:温通经络,活血定痛;适用于跌打损伤、寒湿疝气、血凝气滞,沉疴久病;河蟹酒配方:大活河蟹1对雌雄各1,陈年黄酒2斤;功效与主治:舒筋止痛;适用于跌伤疼痛;舒筋活血酒配方:老鹳草150克,红花50克,桂枝75克,牛膝75克,当归50克,赤芍50克,白糖5斤,白酒10斤;功效与主治:舒筋健骨,活血通经;适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症,风寒麻木,腰膝腿痛等;复方红花酒配方:当归50克,红花100克,赤芍50克,桂皮50克,白酒2斤;功效与主治:活血祛瘀,温通经络;适用于跌打损伤,女子经闭腹痛;茴香补骨脂酒配方:小茴香30克,补骨脂30克,辣桂30克,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活血理气,益肾;适用于跌打坠堕,腰部疼痛等;舒活酒配方:血竭15克,三七15克,麝香0.1克,樟脑3克,薄荷9克,红花12克,冰片3克,白酒500克;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适用于各种新旧闭合性骨折;大黄杏仁酒配方:酒大黄30克,杏仁20粒,黄酒1碗;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解毒;适用于从高处坠落,或木石压伤,致淤血凝滞,气绝欲死,肿胀疼痛,呼叫不得,以及骨折等;没药鸡子酒配方:没药15克,生鸡蛋3只,米酒1斤;功效与主治:活血止痛;适用于从高处落下,筋骨疼痛不止;凤仙花酒配方:凤仙花90克,红花30克,白矾2克,60度白酒2斤;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关节疼痛等;舒筋活血酒配方:当归6克,川芎3克,红花2克,茜草2克,威灵仙2克,白酒6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舒筋;适用于闪挫伤,包括皮下组织、肌肉、软组织等挫伤,出现疼痛、肿胀,功能活动障碍等;化瘀止痛酒配方:生地汁250克,丹皮30克,桃仁30克,肉桂30克,白酒500克;功效与主治:温通活血,凉血止血;适用于外伤出血,瘀血在腹;三七酒配方:田三七30克,白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止痛,止血消瘀;用于跌打损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冠心病等;跌打损伤酒配方:柴胡、当归、川芎各30克,黄芩、五灵脂、苏木、续断、桃仁、赤芍、骨碎补、红花、三棱各15克,乳香、没药各5克,白酒2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皮肉青紫等;活血散瘀酒配方:骨碎补、刘寄奴、元胡各60克,白酒2斤;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络,散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挫伤,淤血肿痛;芎七酒配方:川芎、三七各20克,牛膝、生地、薏米仁、羌活、海桐皮、五加皮、地骨皮各15克,白酒20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各种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忍冬藤酒配方:忍冬藤150克,生甘草30克,好白酒200毫升;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治疗热毒疮痈;透骨消酒配方:透骨消60克,白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散寒,祛风除湿;用于冻疮,内服亦治疗风湿痹痛,下肢瘫痪;冻疮擦酒配方:花椒15克,甘油6克,生姜汁3克,白酒30克;功效与主治:活血散寒通络;用于治疗冻疮;冻疮酒配方:红花20克,干姜20克,附子10克,徐长卿15克,肉桂8克,白酒2斤;功效与主治:温阳化瘀;用于治疗和预防冻疮;桔叶皮酒配方:青桔叶、青桔皮、桔核各15克,黄酒150克;功效与主治:疏肝理气,化痰通络,止痛消核;适用于妇女乳房起核,乳癌初起;天冬黄酒方配方:新鲜天冬50克,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滋阴清热,行血祛痰;可用于辅助治疗乳腺结节或乳腺癌属痰瘀热结者症状为乳腺结节或肿块,乳头回缩,咽干口渴,咳嗽咳痰,大便干结,舌质红等;漏芦木通酒配方:漏芦10克,木通10克,川贝母10克,甘草6克,米酒1大杯;功效与主治:软坚散结通乳;用于乳疖初起;瓜蒌醴配方:全瓜蒌30克,黄酒100毫升;功效与主治:化痰散结消肿;适用于乳腺炎初期红肿热痛者;蒲公英银花酒配方:蒲公英15克,金银花15克,黄酒2杯;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用于乳腺炎,结块肿胀疼痛;蜘蛛红枣酒配方:蜘蛛3只,红枣3只,黄酒1盅;功效与主治:消炎;主治乳腺炎早期;桔核酒配方:桔核30克,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疏肝理气止痛;适用于乳腺炎初起,结块尚硬;吴萸生姜酒配方:吴茱萸30克,生姜40克,淡豆豉12克,米酒500克;功效与主治:散寒理气;适用于寒疝往来,每发绞痛;茴香荔核酒配方:小茴香60克,荔枝核30克,白酒500克;功效与主治:散寒理气,温中止痛;适用于疝气,偏坠疼痛几少腹寒痛;橘核药酒配方:橘核9克,荔枝核9克,川楝子9克,小茴香15克,牡蛎粉15克,葫芦巴9克,肉桂6克,青皮9克,白酒1斤;功效与主治:温阳行气;用于肝肾阴寒,疝气偏坠,阴囊肿大,痛引脐腹等;三香酒配方:木香10克,小茴香10克,八角茴香10克,川楝子10克,米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暖肝理气;适用于疝气,偏坠;红灵酒配方:当归、肉桂各30克,红花、花椒、干姜各15克,樟脑、细辛各6克,白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散寒;可用于冻疮、血栓性脉管炎及软组织损伤等;脉管炎酒配方:爬山猴350克,白酒2斤;功效与主治:活血逐瘀消肿;适用于脉管炎初期;亦可用于跌打损伤有瘀肿者;丹参酒二配方:丹参30克,红花15克,白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可用于脉管炎的治疗和预防;孕妇忌服;祛寒通络药酒配方:熟附子45克,细辛15克,红花60克,丹参60克,土鳖虫30克,川芎30克,大枣20枚,白酒3斤;功效与主治:散寒利湿,活血通络;适用于寒湿、血瘀引起的脉管炎未溃疡者,表现为肢端疼痛,色苍白或紫暗,触之发凉,受寒加剧;海蛰荸荠酒配方:海蛰皮500克,荸荠100枚,芒硝100克,白酒3斤;功效与主治:清热化痰,化积消痞;适用于痰核痞块,瘰疬淋巴结肿,以及痰热咳嗽;消瘿酒配方:昆布10克,海藻15克,沉香3克,雄黄3克,海螵蛸6克,米酒1斤;功效与主治:理气消痰散结;适用于瘿瘤、瘰疬;海带酒配方:海带150克,米酒1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消瘿瘤,降血脂;用于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并有降低血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等作用;五瘿酒配方:海藻90克,昆布90克,木通60克,白蔹60克,海蛤壳60克,松萝60克,,肉桂90克,白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消肿,化痰,散结;适用于五瘿;紫菜黄独酒配方:紫菜120克,黄药子120克,白酒3斤;功效与主治:消痰散结;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柳根酒配方:柳树根2斤以水面露出者为佳,酒曲300克,糯米4斤;功效与主治:消痰散结;适用于瘿瘤;海藻昆布酒配方:海藻500克,昆布500克,白酒5斤;功效与主治:消痰散结;适用于瘿瘤,或颈下卒结硬核,欲成瘿者;海藻龙胆酒配方:海藻15克,昆布15克,龙胆草15克,黄瓜根15克,半夏15克,炒麦面15克,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清热,消痰,散结;适用于瘿瘤,咽喉肿塞;丝瓜络酒配方:丝瓜络50克,白酒140克;功效与主治:用于子宫脱垂症;当归地黄酒配方:生地炭50克,当归尾50克,黄酒500克;功效与主治:养血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产后瘀血不去,崩中,腹痛;大补当归酒配方:当归40克,续断40克,肉桂30克,川芎40克,干姜20克,白芍60克,麦冬40克,吴茱萸60克,生地100克,甘草30克,白芷30克,黄芪50克,大枣20枚,黄酒4斤;功效与主治:温补气血;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小腹疼痛,肢体麻木,头痛等;元胡牛膝浸酒配方:元胡30克,牛膝60克,白酒300克;功效与主治:理气化瘀;用于产后少腹疼痛,恶露不下;泽兰酒配方:泽兰30克,米酒300克;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瘀;用于妇女产后腹痛,恶露滞少,有紫黑瘀块;通草酒配方:通草30克,钟乳石60克,米酒400毫升;功效与主治:通乳;用于妇女产后乳汁不下;柑核酒配方:柑核15克,米酒50毫升,水适量;功效与主治:通络散结;用于妇女产后乳汁不通,乳房硬结、红肿热痛;涌泉酒配方:王不留行子10克,天花粉10克,当归10克,穿山甲5克,甘草10克,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络下乳;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山茱萸酒配方:山萸肉60克,米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补肝肾,止汗;适用于产后盗汗;风鸡当归酒配方:风干毛鸡1只,当归150克,防风25克,炮姜75克,羌活75克,益母草100克,红花25克,钩藤60克,白糖200克,白酒10斤;功效与主治:活血祛风,祛瘀生新;适用于产后体虚,手足麻痹;乌鸡酒二配方:雄乌骨鸡1只,米酒3斤;功效与主治:养阴补虚;适用于妇女产后虚痨羸瘦,脾虚滑泄等;母鸡黄芪酒配方:老母鸡1只,人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麻黄根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黄酒10斤;功效与主治:补益气血,强身止汗;适用于妇女产后虚弱,汗出不止;麻桃牛膝肉桂酒配方:火麻仁30克,桃仁30克,川牛膝30克,肉桂30克,射干30克,黄瓜根30克,百草霜30克,让子30克,黄酒4斤;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经;适用于女子月经不调,不孕;冯氏种子药酒配方:仙灵脾250克,生地120克,枸杞60克,核桃肉120克,五加皮60克,白酒3斤;功效与主治:补益肾精;适用于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的不孕、不育;种玉酒配方:当归150克,远志120克,糯米酒1500克;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调和气血;用于月经不调,气血衰弱,女子不孕等;芍药浸酒配方:白芍30克,黄芪30克,生地30克,艾叶10克,米酒3斤;功效与主治:补气固经止带;适用于妇女气血伤,兼赤白带下;墓回头酒配方:墓回头20克,红花2克,童便50克,白酒100克;功效与主治:利湿解毒,固经止带;适用于女子赤白带下,月经过多不止;地榆黄柏酒配方:地榆60克,黄柏60克,海螵蛸60克,黄酒3斤;功效与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带;适用于妇女湿热带下;厚朴酒配方:厚朴18克,肉桂18克,黄酒300毫升;功效与主治:行气,温阳,利湿;适用于女子肾气虚弱,下焦虚冷,白带过多清稀;地黄侧柏酒配方:生地90克,侧柏叶30克,当归60克,黄芩60克,炒蒲黄30棵,艾叶15克,丹皮30克黄酒3000克;功效与主治:清热凉血,止血固经;适用于妇女血热所致的经血不止;生地归尾酒配方:生地60克,当归尾60克,黄酒500克;功效与主治:凉血,补血,止血;适用于妇女产后血崩,少腹疼痛;川芎生地酒配方:川芎30克,生地汁120克,黄酒500克;功效与主治:凉血化瘀固经;适用于女子崩漏,昼夜不止;川芎蓟根酒配方:川芎60克,大蓟根60克,小蓟根60克,米酒500克;功效与主治:凉血,化瘀,固经;适用于妇女崩漏,昼夜十余次;地榆蒲黄酒配方:地榆炭90克,炒蒲黄60克,仙鹤草45克,党参50克,丹皮45克,米酒4斤;功效与主治:补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女子崩漏,月经过多;艾姜阿胶酒配方:艾叶9克,干姜3克,阿胶15克,黄酒500克;功效与主治:温经止血;适用于妇女崩中,经血连日不止;艾蒲酒配方:艾叶炭30克,蒲黄15克,蒲公英15克,黄酒500克;功效与主治:凉血止血;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苎麻根酒配方:苎麻根50克,黄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凉血散瘀;适用于妇女血热崩漏;丹参艾叶酒配方:生地200克,丹参200克,忍冬200克,艾叶200克,地榆200克,黍米5斤,酒曲180克;功效与主治:活血止血;适用于妇女崩中漏下,月经过多,以及产后余疾;橘红归元酒配方:橘红60克,当归60克,元胡60克,黄酒3斤;功效与主治:活血,理气,通经;适用于经行涩少,来经腹痛,经有血块,或月经不调等;月季花酒配方:月季花12朵,黄酒适量;功效与主治:活血祛瘀;适用于月经量少,经来不畅,少腹痛,有紫黑血块等;红花山楂酒配方:红花15克,山楂30克,白酒半斤;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适用于经来量少,紫黑有块,小腹胀痛,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等;地榆酒配方:地榆60克,甜酒适量;功效与主治:凉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或过期不止,经色深红或紫红,质地粘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面红唇赤等;芍药黄芪酒配方:白芍100克,黄芪100克,生地炭100克,艾叶30克,黄酒2斤;功效与主治:益气养阴,调经;适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也可用于赤白带下;益母草煮酒配方:益母草25克,泽兰叶15克,红砂糖30克,黄酒、水各适量;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用于月经量过少,或经来腹痛,月经不下;红花酒二配方:红花30克,黄酒2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化瘀;适用于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阿胶酒配方:阿胶50克,黄酒500克;功效与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止血;适用于月经不调,崩漏,咳血,胎漏等;枸杞杜仲酒配方:宁夏枸杞60克,杜仲30克,白酒半斤;功效与主治:补益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先后不定期,经来量少色淡清稀,伴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砂仁佛手酒配方:砂仁30克,佛手30克,山楂30克,黄酒500毫升;功效与主治:理气活血;适用于肝气郁结,血脉不和所致的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经来小腹或胸胁、乳房胀闷不适等,也可用于气滞肝郁型胃脘痛;调经酒。

冬季进补 自制十款中医养生药酒

冬季进补 自制十款中医养生药酒

冬季进补自制十款中医养生药酒
*导读:每天秋冬,不少人都开始自制药酒,下面小编就为你献上10个中医药方,帮你滋补养生更强壮!药酒也不是随便喝的,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哦~
酒养生
*中医自制10款滋补药酒
*1、淫羊藿酒
取淫羊藿4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10~15天可服用。

每次15~20毫升,每天早晚各服1次。

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

适用于中老年肾虚阳痿遗精、筋骨萎软、风湿骨痛、更年期高血压等。

*2、菟丝子五味酒
取菟丝子、五味子各30克,加入白酒500毫升,密封浸泡7~10天可服用。

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

具有滋补肝
肾、固精缩尿、安神明目之功效。

适用于中老年肝肾不足之腰痛、眩晕、失眠、遗精等。

*3、三七灵芝酒
三七粉10克,丹参10克,灵芝60克,白酒1000毫升,将上药择净、切片,装入坛内,加入白酒1000毫升,盖上盖。

每天搅拌1次,浸泡15天即可服用。

每天服用2次,每次20~30毫升。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适用于中老年冠心病、神经衰弱、高脂血症等。

*4、冬虫夏草酒
取冬虫夏草15~30克,白酒500毫升,加盖密封30天后可饮用。

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

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之功效。

适用于病后体虚、食少乏力、睡眠障碍、肺气虚或肺肾两虚而致喘咳短气、自汗畏寒等。

中国药酒大全

中国药酒大全

中国药酒大全苦参酒配方:苦参5克,桔梗3克,板蓝根10克,白酒250克。

制作方法:将上3味药捣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与白酒一同放在砂锅中,用文火煎煮10~15分钟,连药袋共倒进大口瓶中,密封备用。

功效与主治:解毒清热防瘟。

用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

服法:在春秋季节或流感流行时期,口服5~10毫升,每日3次;或每日2~3次取酒5毫升,加开水50~100毫升,漱口。

说明:不会饮酒者,可以棉签蘸酒擦洗鼻孔、口咽部,亦可起到预防感冒作用。

肉桂酒配方:肉桂末6克,黄酒20克。

制作方法:将黄酒温热,肉桂末同黄酒混合调匀即成。

功效与主治:温阳祛寒。

用于外感风寒,身体感寒疼痛。

服法:感冒时,加温顿服。

说明:本酒适于阳虚外感风寒者,风热感冒忌服。

桑菊酒配方:桑叶30 g,菊花30g,薄荷10g,连翘30g,芦根35g,桔梗20g,甘草10g,杏仁30g,米酒1000克。

制作方法:将各药捣细末,以纱布袋包裹,放入酒器中,用酒密封浸泡1周。

功效与主治:风温感冒初起,病位在上焦,发热不重,微恶风,咳嗽鼻塞,口微渴。

服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 ml。

说明:本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初起者,故处方中以辛凉解表药为主。

风热感冒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不恶寒,或微恶风;口干咽痛,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来浮数。

葵花酒配方:向日葵籽和秋季采集的叶各100克,白酒300毫升。

制作方法:将葵花子捣碎,叶切碎,共同浸于酒中,2周后可以服用。

功效与主治:解散表邪。

用于感冒头痛。

服法: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

说明:本方为民间验方。

不会饮酒者,也可以水煎服用。

百灵藤酒配方:百灵藤十斤,水一石,糯米三斗。

制法:将药和水煎汁取三斗,入糯米作饭候冷,拌神曲炒末九两,同入瓮中,如常酿酒,经三五日,更炊糯米冷投之,待熟澄清。

主治:头风脑痛。

用法:每温饮一小盏,服后浑身汗出为效。

10种古代药酒方

10种古代药酒方

10种古代药酒方10种古代房事药酒方作者:叶金朝10种古代房事药酒方1.补肾生精酒【配方】淫羊藿500克锁阳、巴戟天黄芪、熟地各250克枣皮、附片肉桂、当归各100克,肉苁蓉210克枸杞子、菟丝子、桑椹子各150克韭子、车前子各60克,甘草110克肾阳偏虚,精子数正常但存活率低者重用黄芪、肉桂附片,加党参黄精、阳起石仙茅、海狗肾金樱子等;肾阴偏虚精子数少,精液少,精子存活率基本正常者重用熟地,枣皮枸杞子、桑椹子等可加首乌、桑寄生女贞子等。

【制法】上药用60度白酒10公斤浸泡7~15天即可饮用。

【用法】每天3次,每次25~50毫升饭前饮,用菜送下。

【功效】补肾益精滋阴壮阳,抗老延年。

【适应范围】用于阳痿、精子减少症、精子成活率低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耳鸣、眼花。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阴虚火旺、脾虚泄泻、胃肠湿热者不宜服。

有胃并肝病者慎用,不可饮用过多。

【评介】方中以淫羊藿锁阳、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补肾益精以熟地、枣皮当归、枸杞子、桑椹子滋阴补血;以附片、肉桂、韭子温中散寒;以黄芪、甘草补中益气,全方有补肾益精,滋阴壮阳之功,对肾虚(尤其是肾阳虚)引迅的阳痿有较好疗效。

2.健牌滋肾壮元酒【配方】杜仲(盐水炒断丝)26克,车前子(微炒)10克,广陈皮14克,淮山33克,鹿茸1对(去毛切片)。

【制法】上药盛装,用甜酒、烧酒各2.5公斤煮约3柱香时间取出,以凉水泡一夜即可取出酌饮。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次25~30毫升。

【功效】补肾壮阳,益气健脾,抗老延年。

【适应范围】用于肾阳亏虚、脾胃虚弱引起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消化不良等。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外感发热、咽喉肿痛者不宜服。

【评介】此方为清朝宫廷秘方之一。

乾隆皇帝常服此方。

方中以鹿茸、杜仲补肾壮阳,以淮山、广陈皮益气健脾,诸药相配,共收湿阳补肾、益气健脾之功。

鹿茸以温补肾阳见长,现代研究发现有补血、改善性功能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杜仲是补肾壮阳的良药,药理实验证实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

精选的几种药酒配方

精选的几种药酒配方

精选的几种药酒配方标签:生活2011-10-30 19:08 星期日(特别强调:本“药酒配方”未经本人验证,本人不对其后果负责,且人体因素过于复杂,必须因人制宜,建议网友采用前慎重从事,最好事先咨询医生。

nyddt)●人参枸杞酒[配方]人参200克、枸杞子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4000克,泡白酒适量。

[功效]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

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酸痛等症。

●八珍酒[配方]当归(全用,酒洗)150克、南芎50克、白芍(煨)100克、生地黄(酒洗)200克、人参(去芦)50克、白术(去芦,炒)150克、白茯苓(去皮)100克、粉草(炙)75克、五加皮(酒洗、晒干)400克、小肥红枣(去核)200克、核桃肉200克,煮糯米酒适量。

[功效]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强精神,悦颜色,助劳倦,补诸虚。

来源:放心医苑>药品世界>药酒秘方杜仲参茸酒★★★杜仲50克、人参10克、鹿茸10克、枸杞50克、黄芪50克、红枣10枚(待核对cctv_4套《中华医药》2006-2-19)1、补气补血酒人参20克,黄芪25克,当归身20克,龙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克。

用50度米酒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乏力,或月经稀少色淡,月经迟来等。

每次服10毫升。

不善于饮酒者可将此酒冲入汤水中饮用。

或以此酒炖鸡效果亦佳。

禁忌症: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

慢性炎症患者慎用。

2、壮腰补肾酒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0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千克。

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

每次服10毫升。

禁忌症:感冒发热、溃疡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

高血压患者勿饮。

慢性炎症患者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咳化痰酒】
白前酒
【配方】白前100g 白酒500ml
【功用】泻肺降气,下痰止嗽。

【制法】1 将白前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封口;
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备用。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白前:味甘性微温,功效泻肺降气,止咳祛痰。

此酒主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方剂来源】《时后备急方》
百部酒
【配方】百部根100g 白酒500ml
【功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制法】1 将百部根炒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5~20ml,每日3次,饭后徐徐慢饮。

外用时,用百部酒涂患处。

凡脾胃虚弱者,及大便溏泄者均慎饮本酒。

【药材功效解析】百部根:味甘苦,性微温,功效温润肺气,止咳,杀虫。

此酒主治因百日咳、肺结核、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气急;外用可杀虫虱、疥疮,阴道滴虫等。

【方剂来源】《本草纲目》
冬虫夏草酒
【配方】冬虫夏草40g 白酒500ml
【功用】补肺益肾,增强气力,止咳化痰,平喘。

【制法】1 将冬虫夏草捣碎,装入干净的瓶子中; 2 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3 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冬虫夏虫:性味甘温,含有脂肪,粗蛋白,虫草素,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2等有益人体的成分;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的功效。

此酒主治虚劳羸瘦,病后体弱,神疲乏力,自汗盗汗,饮食减少,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失眠,痰饮喘嗽等症。

【方剂来源】《民间验方》
芥子酒
【配方】白芥子250g 白酒1000ml 黄酒2000~3000ml
【功用】温中散寒,利气豁痰。

【制法】1 将白芥子研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倒入白酒浸泡3日,再入黄酒或米甜酒浸泡3日; 3 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20~5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白芥子:性味辛温,功效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此酒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之功效,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等症。

【方剂来源】《本草纲目》
天冬紫菀酒
【配方】天门冬200g 紫菀10g 饴糖10g 白酒1000ml
【功用】润肺止咳。

【制法】1 将药洗净捣碎,装入纱布袋内,与饴糖一起放入净器中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10天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2次。

【药材功效解析】天门冬:性味甘、苦、大寒,清肺降火,滋阴润燥、用于燥咳、劳咳等症。

紫菀:性味苦、甘,微温,功能化痰止咳,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为治嗽之良药。

饴糖:性味甘温,补虚冷,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消痰润肺止咳。

此酒主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

【方剂来源】《肘后备急方》
天天果酒
【配方】天天果(龙葵果)156g 白酒500ml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制法】1 将黑熟的天天果放入干净的器皿内;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20~30天后开启,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

【药材功效解析】天天果:味甘,性温,无毒,用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证。

白酒:行散,助药势以成厥功。

此酒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方剂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竹黄酒
【配方】竹黄60g 白酒1000ml
【功用】化痰止痛。

【制法】1 将竹黄放入干净的器皿内;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5日后开启,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5~10ml,每日2次。

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药材功效解析】竹黄: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生在竹竿上,主要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镇咳化痰,治痰嗽,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酒:助药势,取效速也。

此酒主治咳嗽痰多,胃气痛。

【方剂来源】《药酒与膏滋》
【止咳化痰酒】
白前酒
【配方】白前100g 白酒500ml
【功用】泻肺降气,下痰止嗽。

【制法】1 将白前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封口; 3 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备用。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白前:味甘性微温,功效泻肺降气,止咳祛痰。

此酒主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方剂来源】《时后备急方》
百部酒
【配方】百部根100g 白酒500ml
【功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制法】1 将百部根炒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子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5~20ml,每日3次,饭后徐徐慢饮。

外用时,用百部酒涂患处。

凡脾胃虚弱者,及大便溏泄者均慎饮本酒。

【药材功效解析】百部根:味甘苦,性微温,功效温润肺气,止咳,杀虫。

此酒主治因百日咳、肺结核、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气急;外用可杀虫虱、疥疮,阴道滴虫等。

【方剂来源】《本草纲目》
冬虫夏草酒
【配方】冬虫夏草40g 白酒500ml
【功用】补肺益肾,增强气力,止咳化痰,平喘。

【制法】1 将冬虫夏草捣碎,装入干净的瓶子中; 2 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3 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冬虫夏虫:性味甘温,含有脂肪,粗蛋白,虫草素,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2等有益人体的成分;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的功效。

此酒主治虚劳羸瘦,病后体弱,神疲乏力,自汗盗汗,饮食减少,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失眠,痰饮喘嗽等症。

【方剂来源】《民间验方》
芥子酒
【配方】白芥子250g 白酒1000ml 黄酒2000~3000ml
【功用】温中散寒,利气豁痰。

【制法】1 将白芥子研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2 倒入白酒浸泡3日,再入黄酒或米甜酒浸泡3日; 3 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用法】每次20~5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白芥子:性味辛温,功效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此酒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之功效,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等症。

【方剂来源】《本草纲目》
天冬紫菀酒
【配方】天门冬200g 紫菀10g 饴糖10g 白酒1000ml
【功用】润肺止咳。

【制法】1 将药洗净捣碎,装入纱布袋内,与饴糖一起放入净器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7~10天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2次。

【药材功效解析】天门冬:性味甘、苦、大寒,清肺降火,滋阴润燥、用于燥咳、劳咳等症。

紫菀:性味苦、甘,微温,功能化痰止咳,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为治嗽之良药。

饴糖:性味甘温,补虚冷,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消痰润肺止咳。

此酒主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

【方剂来源】《肘后备急方》
天天果酒
【配方】天天果(龙葵果)156g 白酒500ml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制法】1 将黑熟的天天果放入干净的器皿内;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20~30天后开启,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

【药材功效解析】天天果:味甘,性温,无毒,用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证。

白酒:行散,助药势以成厥功。

此酒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方剂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竹黄酒
【配方】竹黄60g 白酒1000ml
【功用】化痰止痛。

【制法】1 将竹黄放入干净的器皿内; 2 倒入白酒浸泡,密封; 3 5日后开启,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5~10ml,每日2次。

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药材功效解析】竹黄:为肉座菌科真菌竹黄的子座,生在竹竿上,主要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镇咳化痰,治痰嗽,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酒:助药势,取效速也。

此酒主治咳嗽痰多,胃气痛。

【方剂来源】《药酒与膏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