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全球市场分析_于元元
2023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抗肿瘤药物行业是指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抗肿瘤药物需求量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目前,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300亿美元,且每年增长率保持在5%-7%之间。
其中,美国市场规模最大,占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的近40%,其次是欧洲和日本市场。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抗肿瘤药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不过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仍然保持着每年10%以上的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二、行业竞争抗肿瘤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少数几家大型制药公司垄断,如罗氏、辉瑞、默克等。
这些公司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产品线和市场份额,同时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一系列的抗肿瘤药物,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一些新兴的生物医药公司如阿斯利康、雅培等也在这一领域布局,正在逐步崛起。
三、研发进展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是制药公司的重点方向之一,新药的研发和上市将直接影响这一市场的发展和格局。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不断问世。
其中,免疫疗法、靶向治疗等是近年来热门的研发方向。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并面临严格的审批程序,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制药公司具有丰富的研发资源和高成本的研发实力。
四、市场趋势1.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
生物技术药物因其高效、低毒、作用靶点具有可选择性等优势,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和市场竞争的重心。
2.多模式治疗。
采用多种治疗模式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手段,可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生存率,同时减少副作用。
3.个性化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个性化治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4.互联网药房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药房正逐渐成为抗肿瘤药物的新兴销售渠道,方便了患者购药和就医。
2023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一、市场背景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治疗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抗肿瘤药物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为现代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推动肿瘤治疗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规模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美元,在各国医药市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预计到2025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以上。
三、市场趋势
1. 个性化治疗趋势明显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已成趋势。
抗肿瘤药物也在向个性化治疗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将进一步实现“定制化”。
2. 竞争加剧
随着国内外企业布局加速,抗肿瘤药物市场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大型国际制药企业和国内企业正在打响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
3. 抗肿瘤药物价格趋于下跌
抗肿瘤药物价格过高成为困扰消费者的难题,国内外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使得抗肿瘤药物价格趋于合理化。
四、市场前景
未来,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细胞免疫治疗、疫苗治疗、靶向治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加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生产,也将有更多的新药和新技术呈现在市场上。
同时,随着政策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不断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还要重视合理使用药物,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安全。
2023年单抗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单抗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单抗药物(monoclonal antibody drugs)是一类通过合成或重组技术获得的抗体,主要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单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单抗药物行业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其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目前,全球单抗药物市场规模约为45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700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癌症和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单抗药物市场的增长。
2.技术进步: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技术的进步使得单抗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更为便捷和高效,从而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3.临床应用扩大:单抗药物在癌症治疗、免疫疗法、感染病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单抗药物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制药公司、研究机构和生物技术公司等。
在市场份额方面,辉瑞(Pfizer)、罗氏(Roche)和默沙东(Merck)等跨国制药公司占据了较大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此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药物研发和创新,为单抗药物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市场挑战和机遇尽管单抗药物市场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高昂的研发成本:单抗药物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功率相对较低,因此研发成本很高。
这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专利保护:单抗药物是一种高度创新的药物,其独特性和专利保护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专利保护期的结束,仿制药对市场的冲击将逐渐加大。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单抗药物市场依然充满机遇。
1.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随着对免疫疗法和精准医疗的需求增加,单抗药物在肿瘤学、神经学、风湿免疫学等领域的应用将继续扩大。
全球及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癌症治疗发展历程癌症的治疗于上个世纪得以显著改善。
如今,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肿瘤免疫治疗。
二、新发癌症患者数量近年来,全球癌症呈高发趋势,年新发患者数量从2016年的172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930万人。
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于2024年突破2100万人,2025达到2160万人。
近年来,我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逐年上升,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约为460万人,占据了全球新发癌症患者数量近四分之一。
中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复合年增长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25年新发患者人数达520万人,占全球新发患者人数的26.9%。
三、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免疫治疗出现后,推动了抗肿瘤药物市场的进一步提升。
2020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增至1503亿美元,同比上升4.74%。
预计未来五年将会以15.2%的复合增长率增加至3048亿美元。
由于我国新发癌症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因此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近些年来一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2020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975亿元,同比上升8.10%。
四、抗肿瘤药物行业细分领域2020年在全球及美国市场,抗肿瘤药物均以靶向药物为主导,占整体市场的60%以上,免疫治疗药物占比超过化疗药物,市场占比23%以上。
有关化疗的抗肿瘤药物占比最少,全球市场为16.3%,美国市场仅 6.6%,而中国却占比高达63.4%。
与全球市场不同,2020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中以化疗药物为主导,而靶向治疗药物排名第二,占比29.1%。
其余7.5%为免疫治疗药物。
分癌种看,根据IARC,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中肺癌(17.9%)占比最高,其次为结直肠癌(12.2%)、胃癌(10.5%)、乳腺癌(9.1%)、肝癌(9%)和膀胱癌(7.1%)。
尽管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疾病在我国发病人数高,但目前中国相对于美国,癌症靶向药物的数量较少,我国癌症患者缺少有效的癌症治疗途径。
2023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有效抑制或消灭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预测,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51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25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94%。
其中,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据预测,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238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抗肿瘤药物市场将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的肿瘤类型和个体状况,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患者副作用。
2. 全球新药研发热潮:全球药企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肿瘤领域。
未来数年将有数十种新的抗肿瘤药物面世。
3. 互联网医疗:借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诊疗服务,将会成为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市场机会和挑战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机会和挑战并存:机会:1. 需求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抗肿瘤药物需求将稳步增加。
2. 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对抗癌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拨款、支持多方面投入,为抗肿瘤药物行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3. 新药研发:许多药企在抗肿瘤药物领域进行创新研发,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挑战:1. 市场竞争激烈:因需求量大、回报高,抗肿瘤药物生产商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2. 研发难度大: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肿瘤病变的研发都存在风险和挑战,经验不足、资源匮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3. 高成本负担:抗肿瘤药物研发成本高,也面临着高昂的营销费用和国家政策的限制。
展望未来总的来说,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看好。
未来,随着人们科学认知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肿瘤的早诊、早治将成为主流。
2023年抗癌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抗癌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抗癌药物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抗癌药物行业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行业。
目前,全球抗癌药物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
以下将对抗癌药物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抗癌药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癌症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此外,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早期癌症的检测和诊断能力不断提高,导致癌症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
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抗癌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
其次,创新药物在抗癌药物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被开发出来,给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这些创新药物以其高效、低毒副作用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认可和青睐。
因此,创新药物在抗癌药物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再次,亚太地区是全球抗癌药物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
亚太地区人口众多,癌症发病率高,加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改善的医疗水平,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抗癌药物市场的主要增长地区。
此外,亚太地区还存在许多未开发和未满足的需求,这也为抗癌药物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最后,抗癌药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
目前,全球抗癌药物市场上有许多大型跨国药企,如罗氏、辉瑞、厄克多是等,它们凭借雄厚的财力和庞大的研发能力,在抗癌药物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本土企业,在各自的市场中崭露头角,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合作与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结起来,抗癌药物行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创新药物、亚太地区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是该行业的主要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抗癌药物行业有望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然而,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该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临床试验的高成本、药物价格的高昂等,企业需要采取合适的战略来应对这些挑战。
2022年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现状分析除了进展中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的癌症发病率在增加之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癌症发病率同样居高不下。
同时,单抗、激酶抑制剂等新型抗癌药物持续推向市场,助推抗癌药物市场快速扩张。
据IMS数据统计,抗肿瘤药自从2022年超越降血脂药后,始终是全球医药市场的领头羊,2022年的销售额超过了700亿美元。
尽管有一些重磅药品面临专利悬崖的逆境,然而由于各大药企热衷于肿瘤药物研发,后续产品准时补充,使得抗肿瘤药物在疾病治疗领域将连续占据肯定优势。
从全球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将来十年全球抗肿瘤药物的市场空间依旧很大。
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全球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造成肿瘤诊断药物和治疗药物的需求旺盛;2.全球癌症死亡率虽然逐年降低,但是肿瘤治疗具有特别性,患者需要全程接受科学正规治疗以延缓肿瘤进展或防止肿瘤复发,因此死亡率降低意味着患者长期治疗的概率增加,导致对治疗药物的需求增加。
依据KaloramaInformation的数据分析,2022年全球肿瘤市场份额主要分布来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抗癌药物市场、欧盟和日本其次,三者所占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1%,35%,6%。
罗氏公司收购基因泰克后成为全球抗肿瘤药物霸主。
2022年,全球肿瘤市场企业份额中,罗氏以35.6%的市场份额夺魁。
而在2022年,全球抗肿瘤药物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药物中罗氏独占五席,成为最大赢家,美罗华、赫赛汀、阿瓦斯汀、希罗达和特罗凯合计销售217亿美元。
2022-2022年,罗氏抗肿瘤抗肿瘤药物家族再添新丁,黑色素瘤治疗靶向药物威罗菲尼获批上市,vismodegib获批用于靶向治疗基底细胞癌,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药物帕妥珠单抗经FDA批准上市,2022年1月新一代靶向(ADCs)药物TDM1获批上市,估计罗氏将来照旧保持领先的霸主地位。
诺华凭借格列卫的强劲市场销售,位列其次位,二线药物依维莫司和尼洛替尼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抗肿瘤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抗肿瘤药物市场研究报告抗肿瘤药物市场研究报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肿瘤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迫切需要高效和低毒副作用的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已经成为制药行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一、市场规模目前,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美元。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肿瘤疾病的高发率,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在中国,肿瘤药物市场也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将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发展。
二、市场主要品种及发展趋势当前,市场上主要的抗肿瘤药物包括靶向药物、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靶向药物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抗肿瘤药物,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化疗药物是传统的抗肿瘤药物,主要以化学物质作为药物成分,具有较大的副作用。
免疫治疗药物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类抗肿瘤药物,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市场发展趋势方面,目前焦点主要集中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上。
靶向治疗药物因其针对性好、高效且副作用小的特点,成为了研发的重点领域。
免疫治疗药物因其创新的机制和良好的疗效而备受关注,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免疫治疗药物上市,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三、市场竞争格局抗肿瘤药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有许多跨国制药公司和国内制药公司在该领域竞争。
国外制药公司主要以高端靶向药物为主,积极开展研发合作和技术引进,不断推出新药品种。
国内制药公司以产销规模大、适应病种广泛的化疗药物为主,同时也在加强对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四、市场前景展望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治疗效果的要求更高,抗肿瘤药物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同时,由于肿瘤病种的多样性和个体化治疗的需求,市场上将会涌现更多疗效好、副作用小的创新药物。
总之,抗肿瘤药物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随着肿瘤疾病的不断增多,人们对抗肿瘤药物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抗肿 瘤 市 场 颇 受 各 制 药 企 业 重 视,除 罗 氏、辉
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类药物中,46. 6% 为抗肿瘤类药 物,占据半壁江山。根据 IMS 统计数据,2010 年抗肿瘤类药 物的销售额达 459. 7 亿美元,占世界药物销售额的 5. 8% ,居 世界第一,比 2009 年增长 8% 。
2010 年抗肿瘤药物中,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 素以及抗肿瘤植物生物碱和其他天然产物共占 34. 7% ,其他 抗肿瘤药物销量为 300. 2 亿美元,占 65. 3% 。
59. 6
免疫抑制剂
55. 3
抗肿瘤药
50. 4
抗肿瘤药
41. 7
抗肿瘤药
基金项目: 澳门大学基金项目[MYRG065( Y1-L1) -ICMS11-HYJ] 作者简介: 于元元,女,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医药管理,区域经济 Tel: ( 0853) 3974691 E-mail: ytwang@ umac. mo
图 1 2005 ~ 2010 年全球前 5 位治疗类药物市场份额状况
表 2 2006 ~ 2010 年抗肿瘤药物市场集中度 . %
时间 /年 2006
2010
集中度
CR4 CR8 CR4 CR8
烷化剂 81. 3 87. 4 78. 5 86. 4
抗代谢药物 77. 7 86. 6 76. 1 83. 8
目前,药物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 一[3],受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影响,抗肿瘤药物销 售额也逐年上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笔者将对全球抗肿瘤 药物市场份额、增长率、市场集中度、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分 析,并与其他疾病领域进行比较,对当前抗肿瘤药物市场状况进 行描述,并对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及未来研发方向进行探讨。
中国药学杂志 2013 年 1 月第 48 卷第 2 期
( Taxol) 继续受到新制剂竞争者的挑战,如 Celgene 公 司 的 Abraxane( 白蛋白结合型纳米微粒紫杉醇注射剂) 。这使得 该类药物的市场由高度寡占型转变为中( 上) 集中寡占型。
2006 年,赛诺菲公司的奥沙利铂( Eloxatine) 占据抗肿瘤 靶向药物 12. 1%[4]的市场份额。但这一药物也受到了仿制 药企业的挑战,例如 Teva 公司( 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制药企 业) 、Fresenius、Sandoz( 诺华公司的子公司) 等。这也促使赛 诺菲公司向仿制者提起了诉讼。不过,这仍然使得 Eloxatine 在该类药物的市场份额于 2010 年大幅下降到 2. 4% ,行业集 中度下降。
抗肿瘤抗生素
高度寡占型 高度寡占型 高度寡占型 高度寡占型 高度寡占型 中( 上) 集中寡占型
高度集中寡占型-中( 上) 集中寡占型 中( 上) 集中寡占型-中( 下) 集中寡占型
抗肿瘤靶向药物 高度寡占型 高度集中寡占型-中( 上) 集中寡占型
·156· Chin Pharm J,2013 January,Vol. 48 No. 2
瑞、礼来等在肿瘤药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外,诺华、施贵 宝、默克等跨国巨头也纷纷加入这一领域。为考察抗肿瘤药 物的市场结构,将对其行业集中度进行计算。根据美国学者 贝恩对产业市场结构的分类,重点计算抗肿瘤市场的 CR4 与 CR8,结果见表 2[4]。
根据贝恩分类,抗肿瘤药物的市场结构可总结如下。 2006 ~ 2010 年抗肿瘤药物市场结构见表 3。如表 3 所 示,抗肿瘤药物总体来说市场集中度较高,2006 年除抗肿瘤 抗生素介于中( 上) 集中寡占型和高度集中寡占型外,其他几 类药物全为高度寡占型,但至 2010 年各类药物集中度均有 不同程度的下降,抗肿瘤植物生物碱和其他天然产物类药物 的市场结构已呈现中( 上) 集中寡占型,抗肿瘤抗生素则介于 中( 上) 集中寡占型和中( 下) 集中寡占型之间,抗肿瘤靶向 药物也逐渐向中( 上) 集中寡占型市场转变。 由于抗癌药物的技术准入门槛较高,重点药物主要集中 在少数几个 拥 有 专 利 的 大 型 企 业 手 中,导 致 行 业 集 中 度 较 高,呈现出高度寡占型的行业特征。然而 2006 年至 2010 年 间,重磅药物的专利到期,以及来自仿制药的冲击,使得抗癌 药物的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 例如,辉瑞公司的伊立替康( Camptosar) 2006 年原本拥 有“抗肿瘤植物生物碱和其他天然产物”类药物 17. 8% 的市 场份额,排行第二[4]。但是,2008 年 2 月,该药在美国的专利 到期。而在 2007 年,Abraxis 公司、印度 Dabur 公司的伊立替 康仿制药就获得了美国 FDA 的批准[7]。2009 年,Actavis 公 司将伊立替康 仿 制 药 引 入 英 国、德 国、法 国 等 欧 洲 市 场。 这 使得截至 2010 年,辉瑞伊立替康的份额大幅下降至 2. 6% 。 与此同 时,百 时 美 施 贵 宝 公 司 原 本 的 重 磅 药 物 紫 杉 醇
“烷化剂”类药物的情况则更为复 杂。此 类 别 中 的 多 数药物上市 较 早,现 多 为 通 用 名 药。默 沙 东 公 司 的 替 莫 唑胺( Temodal) 是烷化剂中的重磅药物,2006 年占据该市 场 63 % 的份额,而其他药物的 市 场 份 额 均 在 8 % 以 下[4]。 不过,2009 年 TEMODAL 在欧洲的主要专利过期,Teva 公 司 2010 年开始在英国 销 售 其 仿 制 药。可 能 受 其 影 响,替 莫唑胺 2010 年的 销 售 额 增 长 停 滞,份 额 下 降 至 49. 6 % 。 其次,美国 FDA 于 2007 年授予 Cephalon 公司的苯达莫司 汀( Treanda) 以治疗慢 性 淋 巴 细 胞 性 白 血 病 ( CLL) 的“孤 儿药”地位,使 Cephalon 公司获得了为期 7 年的市场排 他 权[8]。2008 年,该药被 FDA 批准上 市 治 疗 CLL 和 惰 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 瘤。到 2010 年,苯 达 莫 司 汀 已 抢 占 了 烷化剂市场 20 % 的市场份额。此外,Mylan 公司生产的苯 丙氨酸氮芥 ( Melphalan) 制 剂 进 入 市 场,使 得 市 场 份 额 原 本排行第二( 7. 1% ) 的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苯丙氨酸氮芥 受到冲击,市场份 额 下 降 至 2. 2 % [4]。 不 过,这 些 变 化 虽
而我国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癌症仅次 于心脑血管 疾 病 成 为 我 国 第 二 大 死 亡 原 因,占 死 亡 总 数 的 22. 32% ,并成为我国城市的首位死因,占我国城市死亡人数 的 1 /4。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但高于 亚洲国家( 如日本、印度和泰国) 。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 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而 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2]。
分为 6 种类型,分别为: 高度寡占型( 75% < CR4) ,高度集中寡占 型( 65% < CR4 < 75% ,85% < CR8) ,中( 上) 集中寡占型( 50% < CR4 < 65% ,75% ≤CR8 < 85% ) ,中( 下) 集 中 寡 占 型 ( 35% ≤ CR4 < 50% ,45% ≤CR8 < 75% ) ,低集中寡占型( 30% ≤CR4 < 35% ,40% ≤CR8 < 45% ) ,原子型( CR4≤30% ,CR8≤40% ) 。
·药事管理·
抗肿瘤药物全球市场分析
于元元,冯柳,刘京京,邱岚,胡元佳,王一涛* (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 999078)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当前抗肿瘤药物市场状况的分析,对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及未来研发方向进行探讨,为制药企业及医药 产业的资金投入与市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市场集中度及 BCG 矩阵,对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份额、增长率、市场 集中度、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市场集中度高、靶向药物市场最具潜力。 关键词: 抗肿瘤药; 市场集中度; BCG 矩阵 doi: 10. 11669 / cpj. 2013. 02. 022 中图分类号: R979.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2494( 2013) 02 - 0155 - 04
中国药学杂志 2013 年 1 月第 48 卷第 2 期
* 通讯作者: 王一涛,男,教授 研究方向: 药理学,医药管理 Chin Pharm J,2013 January,Vol. 48 No. 2 ·155·
2. 2 BCG 矩阵 BCG 矩阵(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growth-share matrix ) 是
将组织的每一个战略事业单位( SBU strategic business unit) 标在一种二维的矩阵图上,从而显示出哪个 SBU 能提供高额 的潜在利益,以及哪个 SBU 是组织资源的漏斗,区分出 4 种 业务组合[6]。
明星产品: 呈现高市场份额高增长特征。这一类产品既 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又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属于现状和 发展潜力均较好的品种,需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 问号产品: 呈现低份额高增长特征,属于现状一般但市场机 会大、前景良好的品种,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较低、所需资金 不足、负债比率高,对问号产品应采取选择性投资战略; 瘦狗 产品: 呈现低份额低增长特征,也称衰退类产品,其财务特点 是利润率低,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属于市场潜力较差的品 种,应采取撤退战略; 金牛产品: 呈现低增长高份额特征,又 称厚利产品,其财务特点是销售量大,利润率高,但由于增长 率低,无需增大投资,该类产品已进入成熟期,并且将有可能 逐渐丧失其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