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的常见楼层11、18、26或33层
关于住宅经济层数的分析

导语:住宅楼的常见层数是依据什么决定的?住宅的常见层数有11层、18层、26层、33层等,这些数字是如何决定的?7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请问为什么是7层,而不是6层或8层?关于住宅经济层数的分析运营管理部营销管理中心经济层数11层:7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11层以上就要有消防电梯,防火门达到乙级。
因此11层是经济层数。
18层:11层以上开始需要安全出口,18层以上就要两个了,且11-18层楼梯间还要设计封闭的。
18层也是经济层数。
26层:19层开始就是一类防火建筑类型了,建筑物要设置两部防火电梯(也有三部电梯一部防火)和两个防烟楼梯。
很多城市的一些规划区域有住宅高度限制,比如80米(机场高度限制,微波通道,城市的天际线控制,城市的规划要求)的限高。
于是,80/3=26层,这是同时满足住宅限高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层数。
33层: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一般地,33层再往上超100米了,无论从规范还是安全性都是另一个标准了,因此33层也是经济层数。
经济层数分界点的来源决定一栋建筑层数的分界点来源多个方面。
有城市规划指标和环境影响的要求,有考虑人的生理因素要求,考虑消防因素,以及结构因素。
一、城市规划的限制城市中的建筑高度都是受城市规划的控制。
例如规划条件要求多层建筑,就不能把建到七层以上。
规划要求高度控制在100米以下,那么设计大概就会在三十层左右。
如果地块北面有一栋住宅,距离50米,按南方1:1日照间距的要求,建筑物高度就不能超过50米,大概能建16层。
如果在北方,假设日照间距为1:1.2,取整为13层(50/3.0/1.2)。
发展商会尽量做足容积率和可出售面积,土地的容积率指标是决定建筑层数的决定因素。
二、人的生理情况这主要影响到多层和高层的分界点。
多层建筑可以不设电梯,故考虑到人爬楼梯的体能限制,住宅定超过七层就要设计电梯,并且栏杆高度高于1.1米以保证安全。
6层、11层、18层、33层高层住宅有什么不同?这次说清楚了

6层、11层、18层、33层高层住宅有什么不同?这次说清楚了对于我们来说,买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在中国房子的属性比较复杂,不仅仅具有居住属性,还具有金融属性。
正是因为房子的属性比较复杂,才导致买房的人越老越多,导致房价越来越高。
但是,不买房可以吗?除非你愿意一辈子租房子居住,除非你愿意自己的小孩没有好的教育。
其实大家买房并不是为了居住,有很多人买房是为了解决小孩上学的问题。
因为买房之后就能够落户,落户了就能够取得就近上学的名额,就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所以,不管买房这件事有多么困难,大家都在努力的赚钱买房。
买过房子的人都应该知道,去售楼处看房子的时候,最常见的楼层就是6层、11层、18层、33层。
为何房子的顶楼都是6层、11层、18层、33层呢?这几种房子有什么区别吗?这次都说清楚了!首先,6层:6层的房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般情况下,6层的房子又被称为多层。
多层的房子一般都是没有电梯的,基本上都是靠楼梯出行,楼梯和住户之间的比例一般都是1:2。
6层的房子因为只有一个楼梯,所以公摊面积比较小,因此这种房子的得房率也比较高。
此外,6层房子的户型也比较理想,基本上每一户都能够做到南北通透。
其次,11层:我们常见的11层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带电梯的,因此这就导致公摊面积增多。
一般情况下,房子的公摊面积增加了六分之五平方米。
此外,还需要分摊管道井以及电梯井的面积,这样就导致每户公摊面积又增加了5平方米。
虽然房屋的公摊面积增加了,但是因为多了一个电梯,所以出行也比较方便。
然后,18层:18层因为楼层比较高,所以需要设置消防电梯。
这样就导致多了风井,所以每户的公摊面积增加。
如果你购买的是一梯两户的房子,那么就意味着每户的公摊面积超过20平方米。
如果你购买的房屋的面积在90平米的左右,那么得房率一般在75%左右。
最后,33层:房子建得越高,需要消耗的成本就越多。
而且因为消防云梯的高度是有限的,所以33层的房子开发商是不太愿意建造的。
为什么房子普遍是6层、11层、18层、26层、33层?

为什么房子普遍是6层、11层、18层、26层、33层?为什么房子普遍是6层、11层、18层、26层、33层?前言:房子有那么多种楼层,为什么普遍是6层,11层,18层,26层,33层呢?今天,我们就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设计规范等方面来详细阐述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首先一定要提到的是民用建筑的分类,根据最新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被定义为多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统称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被定义为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被定义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
各类住宅建筑剖面示意图↓↓↓这其中换算成楼层来看:27m以下多层建筑对应的是9层以下;27m-54m二类建筑对应的是10-18层;54m以上一类建筑对应的是19层及以上。
虽然从分类中看不到18层以外的其他几个楼层,但分类一定要看,而其他因素,我们则通过楼层详解来给大家呈现。
6F首先来说下6层,为什么6层建筑最普遍最常见?主要原因是《住宅设计规范》中要求: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在房价还没有这么高昂的年代,采购电梯的成本在整个建筑中比重比较大,且电梯的维护保养也比较麻烦,付出回报比不大,所以普遍选择了6层,或6层带阁楼,久而久之变成了习惯,就有些约定俗成的意思了。
而后来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版图的急速扩张,多层建筑在主城区出现已经作为稀缺产物的时候,电梯成了标配,但此时仍然为6层的原因就像之前说的,有些约定俗称的意思。
开发商给多层建筑冠以低密花园洋房的名号,来获取高的溢价,虽然多层建筑的定义是27m约9层,但高过百姓心中的标准层数6层的时候,产品的接受度会有一定的降低。
再加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第8.2.1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第5.5.27条规定: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为什么多数住宅是6层,11层,18层,33层?

总的来说,这是开发商在现有的若干强制性规范下的若干最佳的选择,下面我一个个来解释。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及不同的地方规范,这里以《上海市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DGJ08-88-2006为例。
1. 为什么是六层,也就是总高18米左右?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2011的要求,"七层及以上住房"或者"住房入口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米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对于居民建筑而言,楼板到楼板的高度是2.8-3米,注意上文中说的是入口楼面,也就是最高层的入口处的地板层到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
6层住宅的话,最高层为6层,则6层的入口处的高度为3*5=15米,因此刚好不需要做电梯,如果是7层,则为3*6=18米,则必须设计电梯。
部分楼房6层带有阁楼,其阁楼一般低于2.2米,部分区域可以算作建筑面积,但是仍旧不能算七层,并且入口楼面的高度还是15米,因此不需要做电梯。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度大于21米的建筑,也就是高于七层(不包括七层)的建筑,必须做消火栓系统。
而六层或者六层带有阁楼的住宅,其高度不大于21米,因此不需要做消火栓系统。
2. 为什么是11层,也就是总高33米左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2.1 当建筑高度大于33米的时候,疏散楼梯间不能做成敞开楼梯间,也不能做成封闭楼梯间,必须做成防烟楼梯间。
做成防烟楼梯间的结果是必须增加前室,同时涉及到防烟楼梯间和相关前室需要做防烟系统,一般做成自然排烟,需要设置足够开启面积的外窗。
当然如果建筑高度小于33米,但是封闭楼梯间的自然排烟和自然采光不符合要求,也必须做成防烟楼梯间;2.2 当超过33米的层高时候,建筑必须设置消防电梯,且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置一个消防电梯,相邻防火分区可以合用一个消防电梯;2.3 有了消防电梯,就必须设置消防前室,当然消防前室和防烟楼梯间前室可以合用,只要面积满足一定的平方数即可,且前室的门必须设置为至少乙级防火门;2.4 有了消防电梯,还必须做电梯井井底排水设施,对排水井的容积和排水泵的流量提出要求,这就和给排水专业产生了联系,增加了麻烦。
七层消防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七层消防规范篇一:建筑设计缺陷和消防规范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
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3.地下车库出入封闭楼梯间门未设置乙级防火门。
4.汽车坡道出入口处未设防火卷帘。
5.地下室设喷淋系统后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仍超过1000平方米。
(非车库用房)6.地下自行车库防火分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7.柴油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未设甲级防火门,且未采取防止油流散的措施。
(以上原因是对规范规定采用甲、乙、丙级防火门的条文内容不够熟悉)8.设备用房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
9.防火门开启方向朝向变形缝。
10.楼梯电梯间合用前室外窗开启面积小于3.0平方米,不满足高规。
11.复式楼梯及公共楼梯的护栏采用横栏杆;教学楼梯、阳台、平台、低窗所选栏杆形式易攀爬,不符合规范要求。
12.对特殊建筑物规范的条文内容不熟悉,设计执行不到位(如体育建筑等)。
13.卧室、厨房上层为卫生间时,未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4.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要在门窗说明中说明采用安全玻璃。
15.厨房窗开口的上方应设置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应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3.11条的规定。
(餐厅)。
16.楼梯净宽是指外墙外到扶手中心的宽度,高层中不能小于1200mm。
17.高层建筑疏散门保证净宽900,所以门洞至少要有1050宽度(因为门框占150)。
厨房的上方不应设置洗手间(复式住宅除外)。
另外再继续加以下内容,这些都是审图公司归纳的,希望大家能好好理解。
建筑设计部分1.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未设消防车道。
2.位于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消防车道未用防火墙分隔。
3.地下室内安全疏散最大距离超过60米。
4.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越过20米。
5.安全疏散出口穿过其他房间方能到达。
6.安全疏散门采用了弹簧门、卷帘门。
高空抛物解决方案

防高空抛物解决方案正文目录1.方案概述 (1)1.1.背景介绍 (1)1.2.痛点分析 (1)1.3.设计依据 (2)2.方案设计 (3)2.1.业务流程 (3)2.2.系统设计 (4)2.3.部署设计 (5)2.3.1.前端部署 (5)2.3.2.中心部署 (8)3.测试效果 (9)3.1.实测效果 (9)3.2.部分监控效果 (10)4.系统功能 (18)4.1.实时预览 (18)4.1.1.基础视频预览 (18)4.1.2.视图预览 (18)4.2.录像回放 (19)4.2.1.基础录像回放 (19)4.2.2.录像下载 (19)4.3.视频上墙 (20)5.方案价值 (21)6.注意事项 (22)7.经典案例 (23)8.附录镜头成像原理 (25)图1事后回溯业务流程 (3)图2系统拓扑图 (4)图3前端部署俯视图 (6)图4前端部署正视图 (6)图5前端部署左视图 (6)图633层白天监控效果(800W) (11)图726层白天监控效果(800W) (12)图818层白天监控效果(800W) (12)图911层白天监控效果(800W) (12)图1033层白天监控效果(400W) (13)图1126层白天监控效果(400W) (14)图1218层白天监控效果(400W) (14)图1311层白天监控效果(400W) (14)图1433层夜间星光效果(800W) (15)图1526层夜间星光效果(800W) (16)图1618层夜间星光效果(800W) (16)图1733层夜间黑白效果(800W) (17)图1826层夜间黑白效果(800W) (17)图1918层夜间黑白效果(800W) (17)图20视图预览 (19)图21昌运里项目实拍1 (24)图22昌运里项目实拍2 (24)图23镜头成像原理图 (25)表1 33层部署方案 (7)表2 26层部署方案 (7)表3 18层部署方案 (7)表4 11层以下部署方案 (7)表5 立杆15米部署方案 (8)表6 抛物实测对照表 (9)1.方案概述1.1.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
为什么小区最高的楼层是6层、11层、18层、33层呢?那我们买房子哪一层最好呢?

为什么小区最高的楼层是6层、11层、18层、33层呢?那我
们买房子哪一层最好呢?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市中高楼矗立,一大片的钢筋混凝土铸成的楼盘拔地而起,但是不知道你们观察过没有,一些楼盘、小区为啥有的小区最高是到六楼?为啥有的小区最高是到七楼?为啥有的小区最高是到11楼?这些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为啥有的小区最高是到六楼?因为小区七楼以上就要装电梯了,所以为了节省成本的话,建到六层就停了。
那为啥有的小区最高是到11楼啊,那是因为12楼以上小区就要装两部电梯了。
那为啥有的楼盘建到18楼就不在往上建了,因为19楼以上小区物业就要考虑消防问题了呀,得要求建两个消防通道,那这样公摊面积就高啦,也会导致每套房子得房率低了,而且成本也会增加。
那为啥有的到33楼就不见了,因为33楼就已经很高了,为了安全都得要求你这个建筑材料含钢率加大的,那你在往上盖你成本hold 不住呀,包括说34层以上好像就要求建停机坪什么的,所以一般的小
区很少有这么高的。
那么我们消费者在买房子的时候,买哪层最好呢?
如果你所在的小区是8层洋房的话,那就选择6楼和7楼。
因为六楼和七楼是除最顶楼外视野、视线、采光最好的楼层。
一栋楼的顶楼,虽然视野最好,但是下雨的时候存在漏水的可能性,所以不可能是黄金楼层。
七楼是除了顶层以外视野最好的,而且也绝对不会被房顶漏水的问题所困扰,所以是8层洋房的黄金楼层。
11楼以上的楼层算是高楼层,现在有许多的年轻人买房子,一般都会选购高的楼层,无论是在视野上,还是空气清新,光线上都比低楼层好.。
同为3房户型,为何有78㎡、97㎡、120㎡的区别

同为3房户型,为何有78㎡、90㎡、120㎡等不同规格?前几天有人在知乎上提问:高层住宅的常见层数11层、18层、26层、33层是如何确定的?之后,立马得到知乎上各路神仙的神回复,也让明源君跟着大涨见识。
顺着这个思路,明源君也想和粉丝们探讨下另一个问题:同为3房户型,为何有的楼盘是78㎡三房,有的是97㎡三房,还有的是120㎡三房?其实,任何一个项目楼盘的户型面积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户型面积的最终确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项目容积率、楼盘档次、竞品楼盘、市场成交数据、目标客户需求、房企销售目标,甚至公摊面积,等等。
下面,明源君来为大家深扒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明源君要对各面积档的三房户型进行分类,分类原则来源于实际使用需求。
1.多层建筑80㎡以下三房,通常都要通过局部改造(例如封闭阳台)才能勉强达到2个居住空间加一个工作空间(书房)的使用功能,同时公共空间(客厅、走道)会很大程度的压缩——这种三房有时候被称为两房半,往往要通过赠送面积或者改造才能达到基本使用功能。
2.80-90㎡的三房户型,能勉强提供两个居住空间加一个工作空间(房间尺寸较小),客厅通常兼做餐厅使用,卫生间有可能无开窗——这类为紧凑型三房。
3.90-100平米的三房户型,比较常见的三居室,三个居室空间尺寸适中,书房可以兼作为卧室使用,还可以做到双阳台,卫生间能独立采光通风,餐厅也有可能相对独立——这类为经济型三房。
4.100-110平米的三房户型,其居住舒适度和完善的功能是这类户型设计的首要考虑。
首先是房间尺度,这类三房户型必须保证各房间床旁设计有足够的衣柜的尺寸,餐厅、客厅独立并有较好的尺度,第二,像105㎡以上的户型还应该出现双卫设计(两个卫生间)——这类为舒适型三房。
5.110-120平米,双卫设计(独立开窗),各房间有舒适尺度,并充分考虑生活便利性——115平米以上户型,储藏空间,主卧进入式衣橱都会成为常规配置——这类即平时所说的大三房户型(高档三房)6.120平米以上的三房户型已经算豪华了,前面讲的都有,只是尺寸更宜居,还有可能出现入户花园等奢侈型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住宅的常见楼层11、18、26或33层问:高层住宅楼的常见层数是依据什么决定的?高层住宅的常见层数有11 层、18 层、26 层、33 层等,这些数字是如何决定的?此外,7 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请问为什么是7 层,而不是 6 层或8 层?A、在规范和利益间平衡的结果11层:7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11层以上就要有消防电梯,防火门达到乙级。
因此能赚得多又花得少的就是造11层(电梯都没有的7层多是学校宿舍楼层)18层:11层以上开始需要安全出口,18层以上就要两个了,且11-18层楼梯间还要设计封闭的。
因此赚钱又少花钱少麻烦的的就是18层26层:19层开始就是一类防火建筑类型了(之前都是二类),两部防火电梯(也有说三部电梯一部防火)和两个防烟楼梯的节奏。
现下很多发展快的城市会有住宅高度限制,比如80米(机场高度限制,微波通道,城市的天际线控制,城市的规划要求神马的)。
80/3=26层,于是就是同时满足住宅限制与利益最大化的层数33层:那没有上述限制的呢?再往上呢?算一层3米,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国外还要满足40层以上),33层再往上超100米了,无论从规范还是安全性都是另一个标准了。
因此赚钱多又少麻烦的就是33层了。
B、前面提到了各种规范对建筑层数的要求。
这些规范是依据什么来确定建筑层数的呢?为什么一部楼梯偏偏是11层,而不是10层或12层呢?这是规范上没有说的内容,但是其原理也非常简单,待我细细说来。
决定一栋建筑层数的分界点来源多个方面。
有城市规划指标和环境影响的要求,有考虑人的生理因素要求,考虑消防因素,以及结构因素。
一、城市规划的限制首先,城市中的建筑高度都是受城市规划的控制。
例如规划条件要求多层建筑,你就不能把宿舍修到七层以上。
规划要求高度控制在100米以下,那么设计大概就会在三十层左右。
如果你北面有一栋住宅,距离50米,按南方1:1日照间距的要求,你的高度就不能超过50米,一层米,大概就能盖16层。
如果在北方,假设日照间距为1:1.2,那么就只能盖50/3.1/1.2取整13层。
另外现在地价高昂,发展商会尽量争取更高的容积率和可出售面积,也导致住宅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说,土地的容积率指标是决定建筑层数的决定因素。
二、人的生理情况这主要影响到多层和高层的分界点。
多层建筑可以不设电梯,故考虑到人爬楼梯的体能限制,住宅定超过七层就要设计电梯,并且栏杆高度高于一米一以保证安全。
而宿舍是七层以上,办公五层以上就要设电梯。
三、消防设施因素这是对高层住宅建筑层数临界点影响最大的一个条件。
简单地说,就是消防员的体力和云梯车的高度确定了住宅建筑的常见层数关系。
消防要保证建筑防火安全,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一般采取双向疏散来保证。
这样万一发生火灾,总有一头能跑出去。
第二就是消防设施能保障消防员扑救。
其实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做好防火措施、减少可燃材料,防止火灾蔓延。
但与题目关系不大,不赘述。
城市中消防队的灭火设施室外靠消防车(救人用云梯车),室内靠消火栓。
那么消防员和消防车的极限决定了高层建筑的高度限制。
做过实验,消防员全副武装快速爬上不到十层,其体力已经无法保证立即投入灭火战斗。
故超过若干层后即要设消防电梯,以保障消防员的体力。
而普通消防云梯车的高度有限,所以一部普通电梯+一部楼梯的最高层数11层也确定下来。
否则建筑着起火来,消防员根本爬不上去了。
再看一般的云梯车高度是50米左右(云梯消防车_百度百科),18层(18*3m=54m)以上的建筑消防就很难直接救援了。
这也是消防规范要求18层是一个坎。
18层以上,要设置防烟楼梯间,严格保证疏散安全的原因了。
而超过100米的建筑如果中部发生火灾,上部的人就很难施救了(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直升飞机)。
所以规范要求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30层左右),必须设置避难层。
而且第一避难层高度不得高于45米,以方便消防施救。
而超过100米的住宅,由于非公共建筑属性,按当地要求处理。
(一般不设)以上大概就是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规定楼层层数的一些原则,这些高度折算层层数,大致就是题主所问具体数字的来源了。
C、电梯和楼梯间对各方利益影响太大做建筑设计,除非甲方提要求,设计人员是按照规范允许的极限来做的。
这样的好处是,在满足规范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降低甲方的成本。
毕竟,拿人设计费,替人多赚钱。
住宅的层数设定,往往也是卡着规范的允许上限来做。
这样可以最小化建筑占地面积,相应减小基坑开挖面积/减少打桩数量;扩大绿化或者广场的面积;扩大楼间距;优化日照条件,等等。
当然层数上限做不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原因可能会奇葩到因为设计之前面积算错了,结果设计好的层数,硬是砍掉一层不建了,也有一些相对常规的原因,比如日照不满足、规划限高、风水、地方法规等等。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3.1.2条根据层数进行了住宅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几乎所有的规范对住宅这种建筑类型的各种限定,都是基于这个划分标准来制定的。
比如:《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5.1.5条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
5.3.3条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00m。
像以上这些细碎的规定太多,不一一例举。
但是,对建安成本来说,这些是可以忽略的,根本不产生影响。
正真的对建安成本、得房率这些关乎各方利益的指标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电梯和楼梯间:1.电梯《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6.4.1: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1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6.4.2: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所以,不想设置电梯,可以做到六层,只想设置一部电梯可以做到十一层。
电梯增加造价,又影响得房率,一般也没有甲方拿有电梯作为卖点。
2.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6.2.3.2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2.3.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4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逐级递增,越来越高防火规格的垂直疏散逃生通道。
所以,不想设置封闭楼梯间可以做到十一层,不想设置防烟楼梯间可以做到十八层。
防烟楼梯间还需要设置防烟前室和正压送风管道,都是需要占用公共面积降低得房率的,在国内,民众还完全没有公共面积也是我家的一部分;安全级别的提高对我也是一种保护这类观念。
另外:《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9.2.2 四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3层,三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9层,二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18层。
耐火等级逐级提高,对构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至于33层,只是卡着建筑总高度不超过100m来做。
超过100m就是超高层建筑了,先不说规范对于各个专业各种严格,单就是要设置避难层,就够所有利益相关喝一壶的了,谁受得了那个公摊面积。
其实,如果做2.8m的层高,是可以做到35层的,只是现在行业内基本是按照2.9m层高在做,33层也只是当时3m层高留下来的习惯做法罢了。
至于26层,我不知道。
D、来算算公摊面积吧六层以下,只有一个楼梯间,一层的公摊只有十几平米,一梯两户,每户不到十平米,而且可以做到南北通透,算是用起来最好的户型了。
七到十一层,增加一个担架电梯,多五六平米,另外增加管道井和电井,每户分摊增加五平米,又有电梯,容积率也可以大大提升,对于一些房地产不很繁荣的小地方来说,很合适。
十二层开始要设置消防电梯,但是要增加一个消防电梯前室以及对应的正压送风风井,如果还是一梯两户,每户要增加五六平米的公摊,这时候每户总的公摊就超过20平米了,对于现在卖的最好的八十九十平米的房子来说,得房率已经到了75%了。
超过十八层以后,要求每个单元要有两个楼梯间,每个楼梯间都要有前室,同时管井也会大幅增加,基本上会比十八层一下增加二十到三十平米的公摊面积,继续一梯两户那是难以想象的,一户80平米的住宅,使用面积不足40平米,得房率不到50%。
所以十八层以上的住宅很少有一梯两户的了。
超过二十六层,结构要求增加,建筑含钢率大大提提升,看起来一样的户型,建造成本大大提升,开发商一般是不乐意做的。
超过33层,层高2.9米,室内外高差1.2米,已经97米了,如果底部有商业网点,那这就是普通高层的上限了。
超过一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就已经没有现行规范依据了,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然后由国家超限研究会专项审批通过。
这对住宅来说已经是很不值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