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施工处理及要求

合集下载

浅谈高液限粘土填筑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方法

浅谈高液限粘土填筑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方法
应 随 填 土 的 深 度 及 所 用 压 键
±
镕 ;镕
其 巾的植 物根 系和杂 质。采月 然 级配砂 砾 料时 砾石 强度不 低于 口级即 洛杉矶 磨耗 律
<6 0% , 最 大 粒 径 不 大 干 5 0
中附分类
T 460 U 1 4
空献标 m : 码 B 文章编 :1 0 — 4 2( 1 O 0 1 3 0 08 02 2 t ) 3 1 2 1 0
② 施 I前应平 整地表 面 清睬 树根、 草 根及硬物 , 做好排水坡以及 时排 没施。 并 ② 砂 石 垫 层 的 宽 度 应 宽 出路 堤 边 脚

和频率
检 查 4 处 抽 查 2% 抽查 , % 抽 查 2%
实施 需要改变设计时 应 及时报告并根据有 关
规定报请 变更设计
作者箭介 : 李 ( 9 7 17
湖 南 衡 ^
湖南 路 桥 建 设 集
目 I 师
生 的 土压 力 E 该 大 于 静 止 土 Ⅱ 力 E 1应 0但 小 于
要:
7 ¥
± | I I
且 I技 勺 , I程 、
2 土工格 栅加 筋垫层 处 治高液
限 土公路 地基 的施 工技术
21 施工工艺 21 1 砂石垫层施I工艺 ① 砂 石垫层材 料宜 用中、粗砂 ,不得 掺 有粉细 砂,台泥量 不^于 5 ,并应尽量除 尽 %
骑护 ,以 免砂料 流失。 @ 砂 垫层施工 的关键 是将砂 加密到设 计要 求的 密实度 。 般采 用分 层铺砂 ,逐 层 压实 , 水量 层的 厚胜 祝压实 能量 定 , 般在 一 2 ~ 5 m 之间 。 压时 ,砂石垫层 的最任台 03c 碾 般控制在 8 ~ 2 % 1 % 2 1 土工格 栅施工工艺 2 ① 土I格 栅应按 其受 力方向铺 设,铺设 时应拉直平顺 、 紧贴下承层 , 使 其出现扭曲、 不 褶皱、重 在 斜坡铺设时 , 应保持 定的松

高液限土填筑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高液限土填筑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及“灵活设计、宽容设计、创作设计”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使公路与沿线自然及社会环境协调相融,最终实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目标。

(2)第二章工程概况 (4)一、工程简介 (4)本合同段路基土建工程路线长度为12.8公里(K65+380~K78+180)。

其中K65+445~K65+510.68、K66+060~K66+240、K67+000~K67+460、K73+368.11~K73+500、K76+240~K76+380为高液限土段落。

主要技术指标: (4)路基设计标准: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

(4)路基设计洪水位频率:1/100。

(4)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4)本路段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施工图设计中对重要的结构物按Ⅶ度构造设防。

(4)本段共有高液限土利用方量见如下表: (4)一、管理人员以及劳动力准备情况 (8)二、机械情况 (8)1.1 清理与掘除 (9)第一章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1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宁德市境A2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1.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1.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1.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1.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9 宁德京台高速公路A2合同段《高液限土填筑路基专题试验研究报告》C(2012) I-001-NDJTA21.10 《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路基)》二、编制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及“灵活设计、宽容设计、创作设计”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使公路与沿线自然及社会环境协调相融,最终实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目标。

高液限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高液限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高液限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摘要:高液限土路基填料质量要求高,工作环境复杂。

路基施工是新建公路路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新建公路的整体交通服务质量。

因此,合理应用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液限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海南省旅游公路工程第六工区项目合同段主线全长105.163 公里,其中新建路基长44.442km,改建路基长17.393km,其余为完全利用段。

路线内存在部分挖填路基为高液限土,且项目周边区域高液限土分布十分广泛,厚度较大,很难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取土场。

高液限土属细粒土,液限超50%,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超50%。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及现场取样试验可知,该项目土质液限达到50%以上,塑性指数超26,属于典型的高液限土。

高液限土含水率高、细颗粒含量大、液限高,受多重特性的影响,其CBR强度偏低、可压实性不足,伴有持续性的变形问题,不宜直接用作路基填筑。

该合同段严重缺乏合格填料,且外购路途远、成本高,因此考虑使用CBR值满足规范要求的高液限土填筑路基。

1高液限土的特点高液限土一般是经过风化作用后的岩石形成的破残积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比较高的密实度。

这种土质的含水量一般在20%以上,渗透系数在10-8~10-7cm/s范围内。

高液限土由于含水量较高,工程特性往往较差,而且对低渗透系数的土体进行处理的难度也相对较高。

尤其是南方多雨季节,积水较多,难以高效处理高液限土,经过压实后的土体仍然存在较大的空气率。

这种土体一般具有较强的保水力,在降雨较少的地区或季节施工时,最上面一层土体很容易由于失水而导致土体干裂,碾压后的土体易出现干裂和起皮现象;而在雨季施工时,往往由于土体本身的特性吸收大量水分,致使土体的承受能力下降,从而出现水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高液限土路基填筑关键工艺2.1基底处理被水浸泡或被地下水侵蚀的区域内的土壤不得用作路堤填料。

路基高液限黏土路拌法施工及控制措施

路基高液限黏土路拌法施工及控制措施
4 改 良土 路拌法 施 工工艺流 程及 施工方 法 4.1 施工 工艺 流程 路 基填 筑采用 路拌 机拌 和 ,填筑 按 照“三
阶段 、五 区段 、十 流程 ”施 工工 艺组织 施工 。改 良土施工 工 艺流程 见 图 l。
4.2 施 工 方法 (1)焖料 在 土场 掺入 3%生 石灰 进行 焖料 .取 土前 用 石灰 洒 出 axb网格 线 ,根 据现 场实 际取 土 厚 度 h土、素 土体 积 、天 然 密度 计 算 取土 质 量 ,计 算 掺人 3%生石 灰 进 行焖 料 ,焖料 前 将 土 场 原地 面 用 平地 机平 整 后 均匀 摊 铺 石灰 。 焖 土 区网格 内石灰 摊铺厚 度按 如下公 式进 行 计算 : (axbxh ̄xp天然土):(axbxh灰×p石灰)
3 路基 改 良土试 验情 况 3.1 路基 改 良土 厂拌试 验情 况 2014年 12月 20日.选取 灌云段 DKll9+
733.23~DKl19+836.77共计 104m 范 围 内进
行 厂拌 法 工艺 性试 验 ,2015年 3月 2日完成 第 三层 填筑 。
厂 拌法施 工通 过焖 料 、翻料 、晾 晒 、碎 土 、 掺 灰拌 和等 一系列 工 序后 ,压实 度 、K30及 无 侧 限抗压 强度 等各项 检测 指标 均满 足设计 及 验 标要求 。
根据 改 良土厂 拌工艺 性试 验填筑 实 际情 况 ,每层 改 良土从 取土至碾 压成型 需要 50d左 右 。每层 土施 工周期 长 ,不 能满 足工期 要求 , 同时需要 征用 大面积 场地 进行 土方 翻晒 。
3.2 改 良土 路拌试 验段 情况 2015年 5月 5日.选取 灌云 段 DKll8+ 710.14~DKl18+905.82共 计 196m 范 围 内进 行路 拌 法工 艺性 试 验 ,2015年 6月 6日完成 第 三层填筑 。 经过 自检 、监 理平 检 、第 三 方检 测 ,灰 剂 量 、压 实度 、K30及 无侧 限抗 压强度 等各 项检 测 指标 均满 足设计 及 验标要 求 。

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厚度不小于10m 5 m。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土层 , 填土机械应沿垂 直于土工格栅 的铺设 方向进行 ,应用轻 型机 械 ( 压力小于5 5 k a 碾压 ; P) 填土高度 大于6 0m 0 m时 , 方可使用重型机械 。 1 . 碎 石桩处治高液限土公路地基 的施工技术 .2 2
长 不小 于 1 m。
平整 , 横坡度一般不得小于3 %。 () 4 高液限粘土施工填筑 的整平压实过程 中 , 应严格控制 分层厚度 , 松铺厚度宜控制在2 m, 5e 并注意粉碎含水量较大 的 土团。当土的天然含水量过大时( 一般以1 %的含水量 为界 ) 8 , 采用晾晒蒸发、 薄层( 松铺2 m 0c 左右 ) 填土压实等措施 , 使之接 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 ( ) 压时遵循 “ 5碾 先边后 中 , 先慢后快 , 先静后振” 的原则 ,
1 高 液 限 粘土 路 基 的 改 良
11 化 学改 良法 .
层 厚 不 超 过 2 保 证 一 次 压 实 到位 。 0e m,
() 6 加强土样的送检工作 , 一经发现土的性质发生变化 , 必
石灰 、 水泥等与高液限粘土之间发生复杂的化学与物理一 化学反应 的效果 ,首要条件是高液限粘士 的粉碎和拌和均匀 , 二次掺灰是稳定高液限粘土施工最佳工艺之一 。
( )砂石垫层施工 的关键是将砂加 密到设计 要求 的密实 4

不格 合

度 。一般采用分层铺砂 , 逐层压实 , 分层的厚度视压实能量而 定, 一般在2 3 m 0 5c 之间 。碾压时 , 石垫层 的最佳含水量一 砂
般 控 制 在 8 一1 %。 % 2 1 .2 土工 格 栅 施 工 工 艺 .1 2.
竺! 竖 竺 竺 H 茎 H 竺H竺 ! 』

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行加 强 , 增强其径 向抗 变形能力 。主筋采 用对 焊 机进行 闪光 对焊 。声 测管共 三根 按 10三 2。 等 分钢筋 圆周焊接 ,接头采用 套管丝 扣连接 , 以保证声 测管 内侧平 顺 ,同时 应采 取 防护措 施, 保证 声测管在施 工中不被堵 塞。 钢筋笼 吊装平移时 , 采用 圆衫木贯 穿于钢 筋笼上 , 以抵抗其变形。当钢筋笼提升仰角至 8o 右时解 除圆衫木 ,提升至 铅垂直 接 吊人 0左 孑 中安装 。钢筋笼 节段 间连接 , 采用 1d L 一般 0 搭接 , 搭接完成应使 主筋在线形 和外 观上保 持 径 向同轴 , 外形 同曲面平整顺 直铅垂 。
2 . 5灌注桩水 下混凝土施 工
水下 混凝 土施工 采用冈 性导 管法 。 0 导管 直 径 3 e , 要拼接 良好 , 用装有垫 圈的法 兰 0m且 采 盘 连接 , 水密 、 压 、 头抗 拉试验 合格 , 承 接 隔水 栓 采用混 凝 土球或 充气 球水 下混 泥土 的泵 送 要 求 : 凝 土要 和 易性 好 , 水率 低 , 泵 性 混 泌 可 强 , 凝早强 , 缓 品质稳定 。 泥采用 4 5矿渣水 水 2
曩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高闷灰 4 小 时及 以上 。 8 在这个过程生石灰消解 的水分大致相 当 , 白天蒸发 的水分不敌夜晚 或 可 以吸收高液限粘土中的部分水分 , 同时 , 生石 吸收的水分 , 不宜进行灰土施工 。 经检测掺灰土 灰 消解 释放出的热量可以加速高液限粘土的改 中石灰剂量达 到设 计要求 , 含水量接近最佳含 性 进程。 由于焖灰时不对灰土进行 翻拌 , 以这 水量 ( 所 一般略高 出最佳含 水量 l2  ̄ 个百分点 ) , 个过程也减少 了灰土施工对周边 环境 的污染 。 就可以进行 下道工序施工。 若含水量还较高 , 还 倒堆 : 经过翻拌和焖灰后的土壤颗粒表面 需要用小型翻拌机具( 如圆盘耙或铧犁) 翻拌晾 基本被石 灰包裹 , 但大约 还有 3%的土壤颗粒 晒 , 0 直至达 到最佳 含水量 。 施工时应注意晨露较 粒径在 1~ 0 m之间 , 53 c 这样的掺灰土还达不到 重或 阴天空气湿度 较 大时 , 不宜进行翻拌与晾 省市高指对 碾压前 土壤颗粒 粒径控 制在 1c 晒 , 0m 因为高液限粘土极易吸收大气 中的水分 , 当 之内的要求 , 所以还要经过以下程序倒堆处理 : 空气湿度较大 时翻拌 与晾晒 , 不仅不能散失水 用大吨位推 土机将 土堆推成另一个 新的土 堆 。 分 , 反而使高液 限粘土吸水后含水量增加 。 施 工中必须将老土堆分层推开 , 分层厚度约 3 破碎: 为了使两次 掺灰均匀 和易于压实 , 碾 5 c 同时 , 0m, 用履带有意碾压较大的土壤颗粒使 压前 还要 对掺灰 土进 行 破碎 处理 。破碎前 用 之破 碎。 根据灰土含水量 情况倒 堆至 少要进行 2 1T压路机碾压 12 , 6  ̄ 遍 再用铧犁配合路拌机破 遍 及以上 , 否则砂化效果还是 不够 明显 。 经过倒 碎 23 , 时本层次要翻拌到底 , z 遍 施工 不能留有 胀力率 、 膨胀率等指标检测 , 强膨胀 土不能用于 堆 以后 高液限粘 土的土性发 生了明显 的变化 : 夹层 , , 同时 灰土拌和机要低速匀速前进 , , 否则 工程。要根据膨胀性 能通过试 验来 确定第一次 颜 色发 白, 量明显降低 , 可以运 至路基 局部压实度和灰剂量 不均 匀 , 含水 基本 检测 出现压实度 掺灰和“ 砂化” 的时间。石灰标准则要求 达到 Ⅲ 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和灰剂量不稳定现象。 级 以上 次施 工所 用石灰采 用山东l ( 本 沂生石 第二次掺灰 :因为第一次掺人石灰量为设 3结束语 灰 , 分消解后通过 1m筛孑。消石灰 中 C O 计量的 5 % - %, 充 c L a+ 0 - 0 所以掺灰土运 至路基 后还要 - 6 通过对高液限粘土用于路基施工 的机理分 Mg 的含量为 5 左 右 , ( ) 符合松 路路面基层施 进行 二 次 掺灰 ,用 消石灰 补 足 剩余 的 4%~ 析 及施 工实践 , 0 总结如 下意见 , 仅供参 考 : 强膨 工技术规范》JJ3-3,级灰的要求)进场 5v, ( O49 )I T B , 0 方能满足设 计要求 。 这个过程施工时 , 要求 胀高液 限粘 土不能作为路基填料 , 弱膨胀高 中、 的石灰要及时使用 , 防止雨淋 。 尽量缩短石灰存 将第 一次 掺灰 土在下 层路基 上 用石灰 打上 方 液限粘土改 良 后可以作为路基填料; 石灰改良 放时间 , 妥善覆 盖保管 , 时间一般控 制在 3 格 , 出每格掺灰土 的用量 , 消解 计算 以便掺灰土均匀 高液 限粘土采 用二次掺灰施工工艺 ,收到 了较 天之 内, 以免有效成分衰减损失过大。 布置 。 初平后 , 用拌和机拌一遍 , 平地机推平 , 压 好 的效果 。第 一次掺灰的 目的是 “ 砂化”即改 ( 2 . 2掺灰拌和 路机静压—遍 , 再在掺灰土上用石灰打上格 , 计 性 )以降低 高液 限粘士 的塑性指数 , 时膨胀 , 此 石灰与高液限粘土之间发生复杂 的化学 与 算 出每格 中第二次掺人 的 灰用量 ,以便石灰 土 易粉碎 ,. m以上 的土块含量在 1%以下 。 1c S 5 物理— 化学反应 的效果 , 首要条件是高液限粘 土 均匀布置 。 m于经过 了第一次掺灰 、 、 闷灰 倒堆、 第二次掺灰 的 目的是使高液限粘土掺灰后能形 的粉碎和拌和均匀 ,二次掺灰是石灰稳定 高液 装运 以及后续 的翻拌 、 晾晒 、 破碎等一系列工序 成板体强度 ; 准击实试验的土料准备过程 , 标 应 限粘土施工最佳工艺之一。 施工 , 灰剂量会 有不同程度 的损失 , 以 , 石 所 在 尽量与 实际施工工艺要求的掺灰方法 、 掺灰时 漓水 : 将土从取土坑内挖出堆高 23 如 进行第二次掺灰 时要掺人 比设计 高出 12 , 天( , -  ̄ 个百 间间隔 、 焖灰 时间 、 拌灰 时间 、 含水量 变化过程 果 时间和场地允许可适 当延长 )让土壤 中的水 允 的石灰 , , 否则, 检测灰剂量就会偏低 。 等一致 ; 掺灰后未 能及时施工 , 当测 出灰剂量 应 分在重力作用和空气流的作 用下从土壤颗粒 中 翻拌与晾晒 : 经过两次掺灰处理后 的高液 衰减 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 , 严格把握适度 , 切不可 分离 出来 。因为受高液限土 自身的特性和外界 限粘 土一 般情 况下含 水量 比最 佳含 水量 高 出 盲 目 加灰 , 否则压实度就无法达到。 条 件的影 响, 过程并不是很容易进行的。 漓水 实 5 7 ~ 个百分点( 时达 9 有 个百分J , ) 这就表 明掺 参考 文 献 践 表明这个过程可降低含水量 1% 3%左右。 灰土上 了路基 以后还不能 马上进行下道 工序的 f1 路基 施工技 术规 范(r 0 3 9 ) 民交 0 -0 1 佘路 J J3 - 5. r 人 第一次 掺灰 :先掺人设计灰 剂量 的 5% 施工 , 必须经 过反复的翻拌 与晾晒处理 : 工 通 出版 社 0~ 还 施 6% 0 生石灰 ,具体做法是 : 在地 面上铺一层 土 时 , 能将灰 土推开 , 尽可 尽可能增大灰土 与大气 『公路 沥 青路 面设计规 范(T04 7. 民交 2 ] JJ1- ) 9 人 (0- c , 一层灰 (~0m , 一层土 , 的接触 面 ,以便水 分最大 程度 的蒸发。实践 证 通 出版 社 3.0m) - 5 上铺 51c )再铺 3 1公路路 面基 层施 工技 术规 范 (T 0 4 3 . JJ 3 - ) 9 再铺一层灰 , 如此循环 , 直到根据计算一定 数量 明 , 气温较高时 , 夏天 经过 1 天晾晒灰土 含水 量 f 的掺灰土中所需 的土和石灰 全部用完 。 就接近最佳 含水量 ;温度较低 时 , 3 2 天晾晒后 人 民 交通 出版 社  ̄ 焖灰 : 将上述掺灰土用 挖掘 机反复翻拌 , 直 灰 土含水量就可 以接近最佳含水量 ;当气温在 到土壤颗粒和石灰混合均匀。然后将 掺灰土堆 5 及以下时 , 土 白天蒸发的水分和夜 晚吸收  ̄ C 灰

高液限土路基施工技术

高液限土路基施工技术

根据《公路工程试验规程》(JTJ051—93) 有关土的工程分类可知:高液限土是一种细粒土,同时具备2个分类特性:(1)小于0.074 mm 的颗粒含量大于50%;(2)液限大于50%以上。

高液限土的工程特性表现为:透水性较差,干时坚硬不易挖掘,不易压实,并且有较大的可塑性、黏结性和膨胀性,毛细现象也很明显,浸水后能较长时间保持水分,因而承载力较小,稳定性较差,若将其直接用于填筑路堤,会产生路基填土难以压实、翻浆、边坡坍塌等一系列不良病害,因此难以满足公路工程的需要。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93-95) 规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率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需要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但规范对于高液限土应采取何种技术措施并未给予说明。

高液限土工程性质分析与应用技术探讨吴靓(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福州350004)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高液限土的物理特性,介绍了该类土的常见病害与治理措施,并通过工程实践,提出了该类土合理利用高液限土的技术措施与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关键词高液限土工程性质病害治理措施1 引言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形条件复杂,高液限土分布很广泛,尤其是在广西等南方多雨地区更为多见,这种土液限高(W L﹥50)、塑性指数大(I P﹥26)、涨缩性明显,在干燥状态下强度较高,一旦遇水则迅速软化,线性膨胀率迅速上升,强度急剧降低,水稳定性极差。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液限W L﹥50,塑性指数I P﹥26的细粒土,不能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大量遇到高液限土利用和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若处治措施不当,势必会留下隐患,日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病害;而若将高液限土作为弃方处理,又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造价,破坏生态环境。

从国内研究现状看,对高液限土的工程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但不同地区的高液限土的工程性质有所差别,不能完全照搬已有经验。

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2)

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2)

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高液限土进行处理的施工方法,旨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满足路基的工程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以便读者深入了解和应用该工法。

二、工法特点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1.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高液限土路基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施工工艺简单:采用一系列简单易行的工艺措施,对土壤进行处理,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3. 经济实用:相对于其他处理方法,该工法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施工成本低,效果明显。

4. 环保可持续: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且处理后的土壤可持续使用。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液限土路基处理,包括泥质土、粉土、砂质土等土壤类型。

尤其适用于含有大量粘性颗粒的土壤,能够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和承载能力。

四、工艺原理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适量的改良材料,如石灰、水泥等,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排水处理:通过排除土壤中的过量水分,减少土壤中的液限含量,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包括勘察设计、材料准备和施工方案制定。

2. 土壤改良:按照设计要求,添加适量的改良材料,如石灰、水泥等,与土壤进行混合和反复回填。

3. 排水处理:采取排水板、排水管等措施,排除土壤中的过量水分,减少液限含量。

4. 压实处理:利用压路机等设备对土壤进行压实,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5. 后期整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施工质量和环境卫生。

六、劳动组织高液限土路基处理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工作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液限土填筑路基施工处理及要求
鉴于衡枣高速公路工程极为普遍地存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高液限土,为确保路基工程质量,同时又不影响路基施工,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参考其它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特制定如下三种办法解决路基填筑的问题:
一、直接填筑法:填料符合下述要求时,可采用直接填筑法。

㈠填料要求
90区:塑性指数小于30%,最佳含量不大于26%,CBR值大于3%,最大干密度大于1.55g/cm3,但低洼地段,常水位以下路基,构造物回填不得使用该类土。

93区:采用含有较多的粗粒土,最大干密度大于1.70g/cm3,最佳含水量不大于20%,CBR值大于5%,浸水膨胀量不大于3%。

95区:最大干密度不低于1.80 g/cm3,最佳含水量不大于20%,CBR值大于8%,浸水膨胀量不大于3%。

㈡压实设备要求
要求用羊足碾或大吨位压路机。

㈢施工要求
⑴雨季施工时应做到雨水到来之前一次性压实填筑完毕,同时每层表面宜做成2%~4%的横坡以利排水,并及时做好边坡防护及取土场的排水,对于因在雨季到来时未及时摊浦压实的高液限土,因被水浸泡,应予废弃,废弃后应对下层成型路基进行复压,同时对废弃土方的挖填不予计量。

⑵连续晴天施工时,下层施工完后应及时覆盖上层土方,避免因曝晒造成路基表面水份蒸发而开裂,已开裂的应重新翻松碾压。

⑶对于低洼地段,常水位以下路基先采用砂性土填筑,如砂性土有困难时可采用石灰土,砂砾片石等水稳性好的材料处理后再填筑符合上述要求的土质。

二、包芯法
对于无法达到直接填筑要求的土质,可采用包芯法施工该类土只能用于90区内心,包芯法
㈠包边土填料要求
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数大于6%,小于26%,CBR值大于3%,不得采用粉土包边。

㈡包边土厚度b=1.5~2m
㈢阻隔水层的设置,设置阻隔水层主要是防止毛细水对高液限土的浸润作用,从而导致路基强度下降,对阻隔水层的设置根据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地表积水情况而定。

a、地下水位较高,土质潮湿,采用石灰土或砂砾封层,石灰剂量3%~5%,层厚30cm。

b、地下水位不高,地表干燥,可填75~80cm厚的低液限土作为封层。

c、若地方有砂性土,最好采用砂性土封层的办法,封层厚度以40~50cm为宜。

㈣设备要求:用羊足碾或大吨位压路机。

㈤施工要求
1、每层土上土前先放样,洒石灰划出高液限土与包边土的分界线,划线要准确,顺直,弯道要圆顺。

2、先上包边土,后上高液限土,碾压从两边往中间进行,对两种土质的结合处增加碾压2遍。

3、雨季施工时,可适当增加路拱横坡,包边土的横坡以高液限土横坡大1~2%,雨后路堤含水量合适时应进行复压并检测压实度,用羊足碾的路段应注意用光轮压路机复压以
消除凹槽。

4、加强对结合处的压实度检测,结合处的标准干密度采用两种材料的平均值。

三、土石分层填筑法
对石源丰富的地段可采用填筑一层高液限土再填筑一层石料的施工方法,填石时要求采用羊角碾将石块部分压入高液限土中。

高液限土直接填筑的工程病害
高液限土如果不加处治直接填筑有可能产生下列病害:
1.沉降
高液限土初期结构强度较高,在施工时不易被粉碎,亦不易被压实。

路堤填筑后,由于在大气的物理风化作用和湿胀干缩效应,土块崩解,在上部路面、路基自重与汽车荷载的作用下,路堤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路堤越高沉降量越大,沉降愈普遍。

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平整度下降,严重时可使路面变形破坏,甚至屡修屡坏。

2.裂缝
路肩部位常因为机械碾压不到位,使填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因而后期沉降相对较大。

由于路肩临空,对大气物理作用比较敏感,干湿交替频繁,肩部土体失水收缩远大于堤身,故在路肩顺路线方向常产生纵向裂缝,严重影响使用。

高液限土路堤的纵向裂缝是高速公路的重要隐患之一,其裂缝形成机理很复杂,主要要是由于水压力改变致使有效应力发生变化,有效应力的波动控制着土骨架的位移场,并且导致含水层系统的变形。

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由于土体中剪应力达到了土的抗剪强度,以致沿剪切面产生裂缝;另一方面剪应力不变而抗剪强度降低,也会产生裂缝。

使剪应力增加的因素有:边坡超载,雨季中土体密度和下滑力因水份增加而增大,土体孔隙中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的作用;其他震动力。

引起抗剪强度降低的因素有:气候与季节的影响,土体时干时湿、造成风化裂隙发展,强度随季节而变化;雨中、雨后及坡面排水条件变化时,使土体(c、φ)值急剧降低;土体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和摩擦力减少;粘性土的湿化会完全丧失强度;人为因素,如侧沟积水、天沟开裂、回填不密实、因雨湿化等。

在以上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连续雨季。

因为,对于处在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高液限土路堤,存在一自由水面线,在自由水面线上方的土中,随着路堤高程的增加,负孔隙水压力愈来愈大,而目上覆压力愈来愈小。

连续雨季时,水位逐渐增高(水压力增高),路堤上部逐渐进入饱和状态,负孔隙水压力愈来愈小,经过一段时间暴雨停止后,水位降低(水压力降低),饱和前沿深入土坡中并延续到有保护层的坡面地下,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随着饱和前沿下移,坡内深处的负孔隙水压力增大为零(即基质吸力消失)在最终稳定状态下,土坡上部仅恢复初始基质吸力的一部分,而下部则全部失去其初始基质吸力。

因此,由于基质吸力大幅度下降,抗剪强度降低,路堤的安全系数有可能显著下降,从而形成纵向裂缝,引起土坡滑动。

3. 滑坡
由于路肩临空,易受风化影响,干湿胀缩频繁,土体强度衰减,当有雨水渗入时,特别是当路肩产生纵向裂缝时,容易产生坍塌。

造成路堤土体产生坍塌的主要原因是:受降雨、蒸发、温度和风化作用的影响,最容易产生边坡变形,风化愈严重,边坡变形愈普遍,路堤基底的原始地形与地质条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与排泄条件,对路堤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填筑在斜坡上的路堤或者在水田、池塘基底上的路堤,由于基底没能彻底处理,尤其是排水不当,淤泥清除不干净,或有临近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渗入路堤时,都将导致路堤边坡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有事甚至促使整个路堤产生滑动。

有的路堤路堤边坡受气候的风
化作用,使填土产生裂隙,边坡不稳定因素逐渐积累,当降雨或着地表径流沿裂隙渗入土体,造成土体吸水膨胀软化,从而加速路堤边坡的变形导致边坡丧失其稳定性。

4.坍塌
高液限土路堤填筑后,边坡表层与内部填土的初期强度基本一致。

但是随着通车时间的延续,路堤经受几个季节的反复收缩和膨胀作用,表层填土风化加剧,裂隙发展,当有水渗入时,膨胀软化,强度降低,导致边坡坍塌
第一章高液限土及其特征
第一节高液限土的分类
一、分类依据
国家标准GBJ 145—90《土的分类标准》和行业标准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应以土的下列特征作为土的分类依据。

(1)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

(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WL)、塑限(Wp)和塑性指数(Ip)。

(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土的颗粒应根据图1—1所列粒组范围划分粒组。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已采用0.002mm 作为标准。

国家标准GBJ 145—90《土的分类标准》采用0.005mm作为黏粒上限。

但鉴于我国公路部门在过去多采用0.002mm作为黏粒上限,路基路面设计、施工中有关参数例如土基回弹模量、路基填土高度等的提出,均以此作为基础,故行业标准JTJ 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采用0.002mm作为黏粒上限。

二、分类方法
当液限大于50%,即图1—2中B线以右,统称为高液限土。

根据土的颗粒组成,高液限土可细分为高液限黏土、含砂高液限黏土、含砾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含砂高液限粉土、含砾高液限粉土,详见表1—l。

若高液限土样在105~110℃的烘箱中烘烤24h后,液限小于烘烤前的3/4,则称为有机质高液限土,其又可分为有机质高液限黏土和有机质高液限粉土,详见表1—2。

膨胀土(CHE)是一种高液限黏土,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上,wL>50%;红黏土(MHR)是一种高液限粉土,分布范围:大部分在A线以下,wL>55%,详见图1—3。

因此,高液限土主要包括软土、膨胀土和红黏土。

所谓高液限土,通俗讲就是在干燥时非常坚硬,一旦遇水就形如豆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