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实验十一、 树干解析

合集下载

北京第十一中学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

北京第十一中学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

北京第十一中学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所示为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说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图甲表示鸟的外形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阻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2)图乙表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它是鸟的飞行器官。

(3)图丙表示鸟的________发达,可以有力牵动两翼飞行。

(4)图丁表示鸟的骨骼特点是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以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

(5)图戊表示表示鸟体内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呼吸一次完成________次气体交换,从而大大提高呼吸效率。

2.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示意图。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类,蝗虫属于_______________动物。

(2)蝗虫身体的三个部分中,[_____] (填序号)是蝗虫的运动中心;(3)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是身体表面有一层坚韧的___________,虽然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但能保护体内柔软器官并防止体内____________蒸发(或散失)的作用;(4)蝗虫的体表有与呼吸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3.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

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_______,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前肢变成翼,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中空,可_______;胸骨有高耸的[ ]_____,可附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______,该结构具有辅助呼吸或储存空气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4.哺历来都被认为是哺动物独有的行为。

2018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跳蛛(大蚁蛛)也具有长期的“哺行为”。

测树学课程多类型习题集

测树学课程多类型习题集

17、有一株解析木长16.2米,按2米区分段区分时,8号圆盘的位置应该离根颈15.6米处。

()
四、选择题
1、枝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

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
a、也不一样
b、是一样的
c、都是饱满的
d、是尖削的
2、树干可以看成是四种几何体组成的。

四种几何体在树干上的相对位置: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不发生变化
d、有明显界限的
3、四种几何体在树干上所占的比例,以()和()占全树干的绝大部分。

a、抛物线体
b、圆柱体
c、圆锥体
d、凹曲线体
4、径阶的组距多采用2厘米或4厘米,它们的径阶范围的具体通常采用()法。

a、上限排外
b、下限排外
c、内插
5、勃鲁莱斯测高器测高时()水平距离。

a、需量测
b、平地不需量测
c、坡地需量测
6、形数与形率的常差关系是()。

a、f=q2-C
b、q2=C-f
c、f=q2+C
7、形率用()表示。

测树学_复习题_FXT332020_1612

测树学_复习题_FXT332020_1612

测树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332020)一、名词解释1、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2、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0m。

3、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称为胸高形率。

用q2表示。

4、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5、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6、林分平均胸径:亦称林分平均直径,是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7、标准木法:具有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称为标准木,根据标准木的平均材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8、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

9、同龄林:林分中所有林木的年龄都相同,或是在同一时间营造及更新生长形成的林分称为同龄林。

10、混交林: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分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10%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11、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12、林分生长模型: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13、连年生长量:树木一年间的生长量为连年生长量。

14、生长率:树木某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其总生长量的百分比。

15、二元材积表:根据材积与树高和胸径两个因子之间的关系编制而成的数表。

16、优势木平均高: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

17、林分蓄积量:林分中全部林木的材积称作林分蓄积量。

18、林分表法:是通过前n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预估未来(后n年)的直径分布,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来林分蓄积,两个蓄积之差即为后n年间的蓄积定期生长量。

19、林分:将大面积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这种小块森林称作林分。

2021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没有明显分层现象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 核糖体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C.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 研究者发现日光照射实验动物皮肤后会使血液里的化学物质(UCA)含量大幅增加,且UCA可进入大脑神经细胞内并转化成谷氨酸。

细胞内的谷氨酸在运动皮层以及海马区的神经末梢释放,并能激活相关的脑内神经环路,从而增强运动学习能力以及物体识别记忆能力。

根据以上资料可推断出()A. 谷氨酸不再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B. 谷氨酸可作为一种参与神经调节的神经递质C. 光照会使实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D. UCA在细胞外液中转化成谷氨酸后参与神经调节4. 杂合糯性水稻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遗传变异B.性状分离C.基因分离D.基因重组5. 浅海中海藻、节肢动物、鱼类、微生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生物圈B.生态系统C.群落D.种群6.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7.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由b个氨基酸构成。

测树学-复习题-FXT232305-1612

测树学-复习题-FXT232305-1612

测树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232305)一、名词解释1、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2、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

3、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称为胸高形率用q2表示。

4、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5、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6、林分平均胸径:亦称林分平均直径,是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7、标准木法:具有指定林木平均材积的树木称为标准木,而根据标准木的平均材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8、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

9、同龄林:林分中所有林木的年龄都相同,或是在同一时间营造及更新生长形成的林分称为同龄林。

10、混交林: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分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10%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11、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12、林分生长模型: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13、连年生长量:树木一年间的生长量为连年生长量。

14、生长率:树木某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其总生长量的百分比。

15、二元材积表:根据材积与树高和胸径两个因子之间的关系编制而成的数表。

16、优势木平均高: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

17、林分蓄积量:林分中全部林木的材积称作林分蓄积量。

—18、林分表法:是通过前n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预估未来(后n年)的直径分布,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来林分蓄积,两个蓄积之差即为后n 年间的蓄积定期生长量。

二、单项选择题1、立木材积三要素通常指(D)A、、、(h+3)B、、、hC、fn、g0、hD、、、h2、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称作(D)。

测树习题

测树习题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单株树木
立木材积:形数法、实验形数法、望高法 1、形数法
V f1.3 g1.3h
V g1.3 (h 3) f
2、实验形数法
3、望高法
2 1.3 V g1.3 hR 3 2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例4:已知某兴安落叶松林分的总断面积为25.6m2, 林分平均高为21m,兴安落叶松平均实验形数为 0.41,计算该林分的蓄积量。 解:
表2 测高数据表 径阶 株数 平均直径(cm) 平均高(m) 8 3 7.8 11.2 10 4 10.2 13.0 12 6 12.4 15.2 14 8 14.0 16.4 16 4 15.6 17.4 18 3 17.8 19.0 20 3 20.6 20.0 22 2 21.8 23.0
表3 杉木标准表 林分平均高(m) 14 15 16 17 18 每公顷断面积(m2) 53.8 56.4 58.7 60.6 62.3 每公顷蓄积量(m3) 409 455 501 545 589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表2、油松、柞树、白榆 一元材积形高表
径阶
树种
油松 材积 0.00487 0.01236 0.02421 0.04077 0.06243 0.08949 0.12230 0.16100 0.20590 0.25720 形高 3.04 3.43 3.78 4.08 5.52 5.82 6.09 6.33 6.56 6.77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例2:设1棵落叶松树干长13.6米,按2米区分段区分 求积,每段直径量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计算该树干 q 2、 q 0. 1 q0 、 q3 、 q1 、 材积、f 、 、 f1.3。
表1 1株树干的区分量测值

2020年北京十一学校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十一学校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十一学校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以种群和群落为研究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终阶段都是森林,只是用时不同B. 森林群落中仅大部分山毛榉和五针松被砍伐,降低了群落丰富度C. 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只含有一个物种D. 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 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一些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B.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三种类型C.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D.性状分离是指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 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符的是()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4.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①①①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①①①组成的B.①中的物质必须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才能进入①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①,再进入①D.①中O2浓度比①中的高5. 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A. BbDD和BBddB. AaCc和aaCCC. BBCc和BbCCD. ddEe和ddee6.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①)和非同源区(①、①)(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A. ①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 ①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 ①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 ①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7. 如图表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胚芽鞘尖端在光下才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B.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成熟的种子C. 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D. 生长素对植物根、芽、茎只有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2.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土壤小动物的诱虫器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B.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C.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检测反应结果D.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实验观察时,大多数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数目改变3. 下列有关“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利用它们具有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B.取样时,不用将表层土上的落叶拨开C.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采集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4. 下列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物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5. 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图。

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B.E点是生物防治,A、B、C、D点是药物防治C.害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6. 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7. 下列有关“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B.运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D.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都是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完成的8.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罗伯特森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分子是遗传物质,DNA分子能进行复制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D.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成熟后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9. 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10. 某玉米植株(Aa),取其上所结的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是()℃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可能是隐性纯合子℃可能是杂合子℃肯定是杂合子A.℃ B.℃℃ C.℃℃℃ D.℃℃℃℃11.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降低室内CO2浓度B. 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C. 增加光照强度D.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12. 下列四种核苷酸中,不可能在RNA中找到的是()A. B.C. D.13.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曲线图
1.解析木调查表(用表11—1)。 2.直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分析表(用表11—3)。 3.树干生长过程总表(用表11—4)。 4.各种生长曲线图及树干纵剖面图。 5.试对解析木作简要分析。
对树高生长过程曲线进行修正,然后用修正后的曲 线确定各龄阶树高(表11-3)。
• 5.绘纵剖面图:
以直径为横坐标,以树高为纵坐 标,在各断面高的位置上,按各龄阶直 径大小、绘纵剖面图。纵剖面图的直径 与高度的比例要恰当,纵剖面图有利于 直观认识树干的生长情况(表11-3)。
6.计算各龄阶材积:
各龄阶材积等于各区分段材积与梢头材积之和,其 梢头长度等于各龄阶树高减去梢头底断面高度。

(3)按伐倒木区分求积的方法,将解析木 分段,为计算材积方便起见,可采用 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分段,但由于 根颈部膨大,第一段取中央断面为宜。 (4)载取园盘及圆盘编号,在树干各分段 位置载取圆盘。 同时,为了确定树干年龄及内业分析 时的需要,还必须在根颈和胸高处分 别载取圆盘。
载取圆盘时注意下述事项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实验
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一 树干解析
一、 实验目的
掌握树干解析的 基本工作程序和 计算方法
进一步理解各种生 长量的意义,加深 对树木生长过程 的认识
二、
仪器
伐木工具,皮尺、轮尺、粉笔、三角板或直尺、 大头针、计算机、方格纸、用表等(不能伐树 时,可给成套圆盘)
三、相关概念
为了研究不同树种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 同一种树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往往采取“解剖” 的办法,把树木区分成若干段、锯取圆盘,进 而分析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 化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树干解析。 • 作为分析对象的这棵树干,称为解析木。 树干解析是当前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 树干解析的工作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图11—1 圆盘编号
标载 明取 南园 北盘 向及
圆 盘 编 号
(二)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1.圆盘的加工:
为了准确查数圆盘上的年轮数,须将各号圆盘工作面刨 光,然后,通过髓心划出南北和东西两条相互垂直的 方向线。
2.确定树木年龄:
在“0”号圆盘上,分别沿各条半径线查数年轮数,待 四条半径线上的年轮数完全一致后,用此确定树木的 年龄。如果伐根部位较高,须加上生长达此高度所需 的年数。
图11-3 圆盘年轮 查数示意图
• (3)确定龄阶后, 用直尺或卡尺分别 在各圆盘东西和南 北两向线上量取各 龄阶及最后期间的 去皮和带皮直径, 平均后,即为该圆 盘各龄阶的直径。 将各龄阶直径填入 用表11—3。
4.确定各龄阶的树高:
树木年龄与各圆盘的年轮数之差,即为达此断 面高度的年龄。以断面高为纵坐标,以达此高度所需的 年龄为横坐标,标出树高生长过程曲线(连折线不修匀), 从曲线上即可查出各龄阶的树高。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各 龄阶树高是一近似值;可能系统偏大,应按下式:
(1)记载解析木的生长环境。这是分析林木 生长变化的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应记载的项 目包括解析木所处的林分状况,立地条件,解 析木所属层次、发育等级和与相邻木的相互关 系等,并绘制解析木及其相邻木的树冠投影图 (用表11-1,11-2)。 (2)确定根颈位置,标明胸高位置及树干的 南北方向,并分东西,南北方向量测冠幅。
3.解析木的伐倒和测定:

(1)砍伐时,先选择适当倒向,并作相应的 场地清理,以利于伐倒后的量测和锯解工作的 进行。然后,从根颈处下锯,伐倒解析木。
(2)解析木伐倒后,先测定胸径,冠长、死 枝下高、活枝下高、树干全长和全长的1/2、 1/4及3/4处的直径,然后打去枝桠,用粉笔• (2)用大头针在其余圆盘的两条直径线上自外向内标出 各龄阶的位置,若有不完整龄阶,则先将不完整龄阶留 在圆盘最外围,再向内逐一标出各完整龄阶。如92年生 的树,以10年为一龄阶,其龄阶划分为92、80、70、6 0、„.、10。图11—3为该树“0”号圆 盘和“I”号圆 盘的龄阶标定示意图。

8.绘制各种生长曲线图:
利用生长过程总表中计算出的数据,绘出各种 生长过程曲线、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关系曲线 及材积生长率曲线。但在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关 系曲线时,由于连年生长量是由定期平均生长量代替的, 故应以定期中点的年龄为横坐标定点作图。
9.以解析木的资料为基础,根据其调查目的 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7.计算各种生长量及材积生长率:
将“用表10—3”中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按龄阶分别 抄录于“用表11-4”上,作为调查因子的总生长量, 然后,分别各调查因子计算各龄阶的平均生长量、连年 生长量、材积生长率及形数。
(1)平均生长量 (2)连年生长量
; (用定期平均生长量代替);
(3)材积生长率

(4)形数
四、方法及步骤
(一)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1.解析木的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 • 研究某一树种的一般生长过程,可选生长正 常,未断梢及无病虫害的平均木 • 为研究树干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或编制立 地指数表,可选择优势木 • 若要研究林木受病虫危害的情况,则应在病 腐木中选择解析木。
2.解析木的伐前工作:
载取圆盘时要尽量与树干垂直,不应偏斜
圆盘向地的一面要恰好在各分段的标定位置上, 以该面作为工作面,用来查数年轮和量测直径 圆盘厚度一般在3—5cm即可,直径大的可适当加厚
锯解时,尽量使断面平滑
(5)每个圆盘锯下后,应立即在圆盘的非工 作面上标明南北向,并进行编号,一般以分数形 式表示,分子为标准地号和解析木号,分母为圆 盘号和断面高度。根颈处的圆盘为“0”号,然后 用罗马字母I、Ⅱ„„依次向上顺序编号。在“0” 号盘上要记载树种、采集地点和日期等(图11—1)。 •此外,在0号圆盘上应加注树种、采伐地点和时 间等(图11—1)。
3.划分龄阶,测量各龄阶的直径:
(1)按树木的年龄大小、生长速度及分析树木生长的细 致程度确定龄阶大小,一般可以定为3年、5年或10年。 在0号盘的两条直线上,由髓心向外按每个龄阶(3年、5 年或10年等)标出各龄阶的位置,到最后如果年轮个数 不足一个龄阶的年数时,则作为一个不完整的龄阶(见 图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