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遗传与进化)

合集下载

全国奥赛生物试题及答案

全国奥赛生物试题及答案

全国奥赛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在哪个阶段加倍?A. 间期B. 有丝分裂前期C. 有丝分裂中期D. 有丝分裂后期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物质交换B. 能量转换C. 信号传递D. 细胞结构支持3. 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4. 基因突变是指什么?A. 基因的位置发生改变B. 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C. 基因的序列发生改变D. 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5.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C. 引进外来物种D. 建立种质库6.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7.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A. 高效性B. 特异性C. 可逆性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个不是真核细胞的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质粒9.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是什么?A.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死亡,细胞坏死是非程序性死亡B. 细胞凋亡是病理性死亡,细胞坏死是生理性死亡C. 细胞凋亡是生理性死亡,细胞坏死是病理性死亡D.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非程序性死亡10. 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什么法则?A. 孟德尔遗传定律B. 达尔文进化论C. 中心法则D. 基因重组答案:1.D 2.D 3.A 4.C 5.C 6.B 7.A 8.D 9.A 10.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和______。

1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______两个阶段。

13. 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14. 染色体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15.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______两个过程。

答案:11. 蛋白质、脂质 12. 暗反应 13. CO2、H2O 14. DNA、蛋白质 15. 翻译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及其主要阶段。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细菌的遗传物质是()A.蛋白质B.DNA C.RNA D.糖类2.下列选项为基因载体的是()A.DNA B.mRNA C.tRNA D.rRNA3.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性状B.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C.F1中未出现的那个性状D.一对相对性状纯合子杂交F1中未出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4.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A.是RNA B.是DNA C.主要是RNA D.主要是DNA5.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A.B.C.D.6.下面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D.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7.p53基因是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的抑癌基因,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核内蛋白(p53)。

p53是一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

下图是p53作用的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DNA损伤,p53可诱导细胞凋亡B.当DNA受损时,Mdm2和p53发生磷酸化,p53被激活C.p53的磷酸化抑制了其与p300的相互结合D.p53基因突变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8.农作物的育种方法有:①杂交育种、②诱变育种、③单倍体育种和、④多倍体育种。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获得的后代的优良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B.②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③中使用花药离体培养能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D.④能获得茎秆粗壮,糖类等营养物质丰富的植株9.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化细胞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称为选择性拼接。

高中生物竞赛大纲

高中生物竞赛大纲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为推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并适应国际生物奥赛的要求,竞赛考试范围确定如下:一、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分裂。

2、植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特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3、动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消化和营养、呼吸、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4、遗传学与进化: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进化的机制、物种形势。

5、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行为。

二、实验竞赛要求选手能够:1、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及实全镜等常用实验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细胞染色体和制备装片。

3、植物解剖和徒手切片。

4、无脊椎动物解剖。

5、使用和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6、对实验进行设计,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各队选手准备参加这一竞赛时,可参考高校用"普通生物学课本"。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能力,题目比较灵活。

一般以选择题为主。

分为初赛和复赛。

生态学部分(20%)一、生物与环境(自然生态学)(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 2.光照、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4.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5.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 6.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 2.适应的相对性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三)种群 1.概念 2.特性 3.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 4.影响因素(逻缔斯曲线)(四)群落 1.概念 2.结构 3.群落演替(五)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 5.能量流动(生物量、生产量、能流过程和特点) 6.物质循环(类型、过程、碳、氮、二氧化硫在自然界的循环) 7.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光呼吸、固氮生物种类、生物固氮过程简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8.有害物质的富集 9.建立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应用)10.生态系统的类型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生态平衡的解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的因素、保护)二、人与生物圈(社会生态学)(一)人口增长 1.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 3.温室效应 4.臭氧层的保护(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 3.草原的利用、保护与农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5.农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生态农业 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自然保护区 8.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 9.有害化学药品和重金属对生物影响 10.环境与人体的健康11.无公害绿色食品12.生物净化三、动物的行为(一)动物行为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方法 4.研究意义(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三)动物行为分类及主要行为 1.索食行为和贮食行为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3.繁殖行为 4.社群行为与信息传递 5.节律行为和定向运动 6.先天行为(本能)和后天习得行为(学习行为)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组织 3.成熟组织4.组织系统 5.维管组织和维管束(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 2.茎的结构(维管束) 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 4.根、茎、叶的变态(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二、植物生理(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 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 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的比较 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 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 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类 2.赤霉素类 3.细胞分裂素类 4.脱落酸 5.乙烯(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 1.植物的花前成熟 2.低温和花诱导3.光周期和花诱导 4.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 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双受精作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一)藻类植物 1.蓝藻门 2.绿藻门 3.红藻门 4.褐藻门(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 2.粘菌门 3.真菌门(三)地衣植物(四)苔藓植物 1.概述 2.苔纲 3.藓纲(五)蕨类植物 1.概述 2.石松亚门 3.木贼亚门 4.真蕨亚门 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6.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1.概述 2.裸子植物分类 3.苏铁纲 4.银杏纲 5.松柏纲 6.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1.概述 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茄科、葫芦科、芸香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特征及花程式、花图式) 3.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动物分类、形态、解剖和生理(20%)一、动物分类、形态与解剖(重点是无脊椎动物)(一)原生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草履虫 3.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二)多孔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海绵(三)腔肠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水螅 3.分类(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四)扁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五)线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线虫纲、轮虫纲)(六)环节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环毛蚓 3.分类(多毛纲、寡毛纲、蛭纲)(七)软体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无齿蚌 3.分类(双神经纲、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八)节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甲壳纲 3.蛛形纲 4.多足纲 5.昆虫纲(纲的主要特征: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重要目的特征,触角、口器、翅、足的类型)(九)棘皮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海星纲、海胆纲、海参纲)(十)脊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2.分类概述(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3.起源和演化(十一)圆口纲(十二)鱼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洄游(十三)两栖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 4.休眠(十四)爬行纲 1.羊膜卵的特点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2.主要特征 3.躯体结构概述 4.分类 5.起源和适应辐射(十五)鸟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 4.繁殖及迁徙(十六)哺乳纲 1.主要特征 2.躯体结构概述 3.分类(主要目)(十七)脊椎动物结构的比较(重要器官)和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比较(十八)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二、人体及动物(重点是脊椎动物)生理(一)基本组织(二)消化系统 1.食物的成分 2.消化系统的组成 3.食物的消化 4.营养物质的吸收(三)循环系统 1.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体液平衡(内稳定)(四)呼吸系统 1.系统的结构特点 2.呼吸机制 3.气体交换(五)泌尿系统 1.系统组成 2.肾脏的结构 3.尿的产生(六)生殖系统 1.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排卵和经期 3.受精 4.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的形成 5.胚胎的膜(七)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付交感系统) 2.反射 3.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八)感觉器官(眼和耳)(九)内分泌系统 1.脑下垂体 2.甲状腺 3.胰岛 4.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 5.卵巢和睾丸 6.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7.昆虫的激素调节(十)免疫系统 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细胞生物学部分(20%)一、细胞的化学成分、亚显微结构及功能(一)化学成分 1.水、无机盐 2.糖类 3.蛋白质(包括:氨基酸、三字母缩写、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变性实质) 4.酶类(概念、特征、分类、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5.脂类 6. 核酸(包括DNA和RNA) 7.其他重要化合物(包括ADP和ATP、NAD[+,]和NADH[+,]、NADP[+,]和NADPH[+,])(二)结构及功能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物质运输等) 3. 细胞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的结构与功能) 4.线粒体结构、功能 5.质体的类型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 6.核糖体 7.过氧化氢体、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功能 8.细胞核(核膜、染色体、核仁、核基质)和核功能 9.细胞壁成分与结构 10.细胞骨架系统(包括:微丝、微管、中等纤维、微梁)的功能 1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13.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二、细胞分裂(一)细胞分裂的方式、意义(二)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间期G[,1]、S、G[,2]的变化)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特征(三)减数分裂 1.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 2.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五)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癌变三、细胞代谢(一)糖代谢(指异化) 1.糖的无氧呼吸(糖酵解) 2.糖的有氧呼吸(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酸化)(二)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异化)(三)同化作用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原初反应等) 2.暗反应(卡尔文循环)(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转录 2.翻译 3.遗传密码 4.生物合成过程(五)生物代谢类型中重点是原核细胞(微生物)的代谢等 1.光养和化养 2.自养和异养 3.厌氧和需氧(六)细胞的全能性(七)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简介遗传与进化(20%)一、遗传和变异(一)遗传 1.遗传的分子基础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DNA的结构 3)DNA的复制 4)基因结构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5)染色体的结构 2.遗传基本规律及应用 1)基因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4.多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5.基因定位 6.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7.卡方检验8.细胞质遗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9.基因工程简介(二)变异 1.基因突变 1)概念 2)特点 3)机理 4)类型 2.染色体变异 1)结构变异 2)数目变异3)基因组、染色体组 3.基因重组 4.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二、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生命起源(二)生物进化机制 1.进化证据 2.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突变、自然选择、生殖分离、适应、进化的中性学说) 3.哈特?温伯格定律及应用(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四)物种的形成(途径和方式)三、生物界级的分类(一)病毒和类病毒 1.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2.类病毒(二)原核生物界 1.细菌的结构和繁殖 2.蓝藻 3.放线菌 4.立克次氏体、枝原体、衣原体(三)原生生物界 1.甲藻门 2.金藻门 3.裸藻门 4.粘菌门5.原生动物门(四)真菌界 1.酵母菌 2.霉菌 3.大型真菌(五)植物界(六)动物界(七)植物界和动物界进化系统(树)生物学竞赛范围和要求中学生物学竞赛,是以普及生命科学为原则,以培养21世纪生命科学的后备人才为目的,以提高青少年认识生命科学、保护物种的科学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较高层次的选拔赛。

历年生物奥赛之遗传学试题汇总及答案

历年生物奥赛之遗传学试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生物联赛历年遗传进化生物学试题汇总2012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历时16年,经过各国科学家的通力合作,终于在2006年划下完满的句号。

以下50-57题都是有关基因组的问题。

50.以下哪些是作基因组的高密度连锁图所必需的(多选2分)A.SSR B.FISH C.STS D.SNP E.DNA指纹图谱51.与遗传图相比较,基因组的物理图(多选2分)A.可以显示基因间的绝对距离 B.与DNA的生物学性质密切相关C.只是若干DNA片段的排列顺序 D.比遗传图更准确地显示DNA的实际长度E.比遗传图给出的DNA区域更大52.进行基因组测序(多选2分)A.需要先作遗传图 B.需要先作物理图 C.可以不依靠作图D.需要先进行DNA片段的克隆或PCR E.需要建立BAC文库53.某物种的基因组草图是指(单选l分)A.高密度连锁图 B.物理图 C.遗传图D.测定4-5倍基因组所得结果 E.测定l0倍基因组所得结果54.有关人类的基因组,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单选l分)A.基因组序列是对整个人群加权平均得出的B.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核基因组完全相同C.同一个人体内所有有核细胞的核基因组序列都相同D.不同个人间基因组约有1%的差异E.SNP是基因组差异的主要原因55.某物种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有30000个,由此推测此物种拥有蛋白质(单选l分) A.约30,000种B.少于30,000,因为许多蛋白质是由多条肽链组成C.比30,000稍多,因为有些多肽经过酶解会产生几个有不同功能的片段D.多于30,000,因为一个基因可以编码多种蛋白质E.难以确定,要靠实验来验证56.有关直系同源基因(orthologous gene)和旁系同源基因(paralogous gen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2分)A.直系同源基因的相似性强于旁系同源基因一B.直系同源基因存在于同一个物种,而旁系同源基因存在于不同物种C.旁系同源基因存在于同一个物种,而直系同源基因存在于不同物种D.直系同源基因功能彼此相似,而旁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可能更加不同。

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6)

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6)

一、单选题1.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遗传病.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2.曾经有几篇新闻报道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

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

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

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为男性,是由于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所致B.患者为男性,是由于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所致C.患者为女性,是由于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所致D.患者为女性,是由于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所致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

①②B。

③④C.①②③D。

①②③④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根据是()A。

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B。

近亲结婚使后代患有遗传病的机会增加C。

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5.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

若女患者与正常人结婚后可以生育,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 )A.0 B 。

41C.21D.16.先天愚型的产生主要是卵细胞形成时减数分裂不正常造成的,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不容易差错 ②异常的精子活力差不容易与卵完成受精 ③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更容易发生差错 ④异常和正常的卵细胞受精机会大致相同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7.人的i 、I A 、I B 基因可以控制血型。

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 表现为O 型血,I A I A 或I A i 为A 型血,I B I B 或I B i 为B 型血,I A I B 为AB 型血。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大纲(试行)为推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并适应国际生物奥赛的要求,竞赛考试范围确定如下:一、理论竞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细胞分裂。

2、植物学:植物界主要类群(包括菌类)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特长和发育、激素、生殖。

3、动物学:动物界主要类群和系统演化、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动物体制的基本类型、消化和营养、呼吸、循环、排泄、调节、生殖。

4、遗体学与进化:遗体的分子基础、基因与染色体、孟德尔遗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进化的机制、物种形势。

5、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保护、行为。

二、实验竞赛要求选手能够:1、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及实全镜等常用实验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细胞染色体和制备装片。

3、植物解剖和徒手切片。

4、无脊椎动物解剖。

5、使用和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6、对实验进行设计,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各队选手准备参加这一竞赛时,可参考高校用"普通生物学课本"。

IBO大纲: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纲要一、实验部分竞赛纲要基本技能:IBO的实验考试应集中考查选手使用科学工作技能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1.观察2.测量3.分类4.找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如空间与空间或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5.计算6.数据的组织整理与表达:曲线图、表格、绘图、照片、预期、设计7.推论8.提出假设9.限定实验操作:范围、条件、假设10.变量的确认与控制11.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结果或数据记录、结果的分析和得出结论。

IBO要考查选手能否将放大镜、显微镜(X400)、实体镜等作为他们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基本工具,以及使用的熟练程度。

选手还应了解以下设备、方法和技术的基本要点,并在有了必要的指导时能够使用这些设备和方法:Ⅰ.设备:分光光度计、PH计、离心机、温箱、高压灭菌器、天平、烘箱。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遗传与进化(下)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遗传与进化(下)

第九章遗传与进化三、竞赛训练题(一)选择题1.人的秃头病不仅与常染色体的基因型有关,而且与性别有关,这是属于A 限性遗传B 从性遗传C 伴性遗传D 常染色体遗传2.有一种蜘蛛能产生一种毒素,测得该毒素是一个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则控制该毒素的基因至少包含多少个碱基?A 105BpB 99bPC 11bPD 225bP3.一个群体中血型O、A、B基因的比例为6︰3︰1,若随机婚配,则表型为A、B、O和AB血型的比例为A 0.45,0.13,0.36和0.06B 0.13,0.45,0.36和0.06C 0.06,0.36,0.45和0.13D 0.45,0.36,0.13和0.064.白猫与黑猫交配,F1相互交配,比中的白、黑、棕三种小猫的比例是12︰3︰1,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A 上位作用B 抑制作用C 突变D 环境引起5.DNA自我复制时,5’-TAGA-3’将产生下列哪种互补链?A5’-TCTA-3’B5’-ATCT-3’C5’-UCUA-3’D5’-AUCU-3’6.为一条多肽链的合成而编码的DNA最小单位是5’-TAGA-3’A操纵子B基因 C启动子D复制子7.细菌的转化是A 被一种噬菌体所转化B 把它们的DNA从一个细胞转到另一个细胞C 从培养基中吸收DNA片段D 发生点突变8.E.coli乳糖操纵子cAMP受体蛋白(CRP)A 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B 降低RNA聚合酶活性C 促进cAMP的合成D 抑制cAMP的生成9.按照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原理,下列婚配方式中,所生男孩发病概率最高的是A 正常女人和色盲男人B 色盲女人和正常男人C 携带者女人和正常男人D 携带者女人和色盲男人10.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S)对梨形果(s)为显性。

用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代中高茎梨果406株,高茎圆果93株,矮茎圆果394株,矮茎梨果107株。

这两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A Ts/Ts×tS/tSB TS/TS×ts/tsC Ts/Ts×ts/tsD TS/TS×tS/tS11.将大肠杆菌从普通培养基转移到15N培养基上连续培养三代,在第三代大肠杆菌DNA中A 全是15N 15N DNAB 全是14N 14N DNAC 含有15N 15N DNA和15N 14N DNAD 含有14N 14N DNA和15N 14N DNA12.遗传漂变可以发生在A 大群体B 小群体C 某些小群体D 大群体或小群体13.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A 使碱基脱氨基B 使嘌呤烷化C 脱嘌呤作用D 形成嘧啶二聚体1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A 同时发生的B 先交换后交叉C 先交叉后交换D 随机产生15.某植物细胞内只有一套染色体,所以它是A 缺体B 单价体C 单体D 单倍体16.下面哪种波长的光最能有效地诱发基因突变A 2600µmB 260nmC 280nmD 280Å17.DNA分子信息链某密码子为5’GTA3’,如果G被T所代替,将导致A 错义突变B 无义突变C 同义突变D 移码突变18.增加诱导物使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合成的乳糖代谢酶增多,试问诱导物的作用发生在下列哪个过程?A DNA复制过程B 转录过程C 翻译过程D 蛋白质高级结构形成过程19.假如你观察到1000个处于分裂时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其中有690个处于分裂前期,101个处于中期,34个是后期,175个为末期。

生物奥赛(遗传与进化)(2024版)

生物奥赛(遗传与进化)(2024版)

+ wx c

交 别 测换交值后代(%的表) 现 型重组 总推据知型 配测的配 交子F1后配子 数代子数 的种表类现1型00%粒 数 交换类
饱满、糯 性、无色
3、 完全连锁和不完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锁(p103)
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 如果连锁基因的杂种F1(双杂合体)只产生两种亲本类 型的配子,而不产生非亲本类型的配子,就称为完全 连锁。(只发现雄果蝇和雌家蚕具有)
不完全连锁 (incomplete linkage): 指连锁基因的杂种F1不仅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还会 产生重组型配子。
shsh + +
++
+ + wxwx +cc wx c
测交
F1饱满、非糯性、sh 有+色×+ 凹陷、
糯性、无色
cc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
+ c wx
sh + +
+ sh + wx + c
shsh wxwx
c + wx
据测交后代的+ 表s现h 型+ 粒
数 交换类别
F1基因可能 排列的顺序
推知的F1配子种类
饱满、糯 性、无色
P L(a )
P l(b )*
p L (c )*
p l(d )
d2
F2的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及其理论比例为: P_L_ (PPLL, PPLl, PpLL, PpLl): a2+2ab+2ac+2bc+2ad
P_ll (PPll, Ppll) :
b2+2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分离规律的意义 (1)确立颗粒遗传 (2)杂交育种 (3)培育稳定遗传的纯合体 (4)开展人类遗传学研究,进行 遗传病的防止和优生优育的宣传
• 5.复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同一个位置上,控制多个(大 于等于3)相对性状的基因
举例:人的ABO血型 AB、A、B、O型,受IA,IB,Ii
推测各血型的基因型;推测AB型个体与O型个体婚配,后代的血型?
3.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 (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指导育种
(三)、连锁与交换规律
连锁遗传理论的由来(p92)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与独立分配规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独立分配; 如果有一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必然会出现非独
立分配的现象,即连锁现象。
美国学者贝特森和潘耐特(1906)在香豌豆两对相对性 状杂交试验中发现连锁遗传(linkage)现象。
Wx wx
碘液染色
花粉呈蓝黑色 花粉呈红棕色

F1
Wxwx
↓ Wx wx 杂种花粉
碘液染色
呈蓝黑色 呈红棕色
2.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 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
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 称之。
(2)、不完全显性 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之
• 举例:紫茉莉花色的遗传
P 红花亲本×白花亲本
• 与环境有关 内环境:基因产物,条件显性(绵羊的角) 外环境:例子,条件显性(曼陀罗的茎色)
(二)自由组合定律
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过程:纯合P的杂交和F1的自交(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作出假设) 测交(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 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Aa Bb
aa AA
B Bb b
AA BB
aa bb
A B
A B
a b
a b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A b
Aa Bb
Aa Bb
AA bb
aa BB
A b
a B
a B
关于自由组合定律的补充
1.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1)、测交法 (2)、自交法,P100
T. H. Morgan et al.(1910)提出连锁遗传规律以及连锁 与交换的遗传机理,并创立基因论(theory of the gene) 。
分离定律的实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
关于分离定律的补充
1.分离规律的验证 (1)、测交法 (2)、自交法 (3)、F1花粉鉴定法
测交: •P
红花×白花 Cc cc
• 配子 C c c
• 测交后代: Cc cc

红花 白花
•比例: 1 : 1
(RR) ↓ (rr)
F1
(Rr)为粉红色

F2 1RR: 2Rr: 1rr • 1/4(红) 2/4(粉) 1/4(白)
(3)、共显性 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 举例:混花毛马的遗传,AB血型个体
红细胞表面同时具有A抗原和B抗原。
(4)、镶嵌显性 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
(5)、条件显性 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因环境因素的影
2.多对性状杂交的F2中基因型和表型
用二项式法分析多对相对性状遗传
• 1.一对基因F2的分离(完全显性情况下): – 表现型:种类:21=2,比例:显性:隐性=(3:1)1; – 基因型:种类:31=3,比例:显纯:杂合:隐纯 =(1:2:1)1;
• 2.两对基因F2的分离(完全显性情况下): – 表现型:种类:22=4,比例:(3:1)2=9:3:3:1; – 基因型:种类:32=9,比例: (1:2:1)2=1:2:1:2:4:2:1:2:1。
• 如:玉米正常叶绿素的形成与50多对不同的基因有关 ,分别控制叶绿素不同成份形成或不同发育阶段的生化 反应。
• 一因多效: 一个基因影响、控制多个性状发育的现象。
• 生化基础:一个基因改变直接影响以该基因为主的生化 过程,同时也影响与之有联系的其它生化过程,从而影 响其它性状表现。
• 如:豌豆花色基因C/c实际上是与植株色素形成相关的 一系列生长反应相关,同时还控制种皮颜色(C-灰色种 皮,c-淡色种皮)、叶腋色斑(C-有黑斑,c-无黑斑)。
响而改变。
• 举例:金鱼草花色的遗传(P96曼陀罗茎色和绵 羊角) 红花品种×象牙色品种 ↓ F1
• 在低温、强光下为红色,红色为显性 • 在高温、遮光下为象牙色,象牙色为显性
3.分离比出现的条件 根据分离规律,一对相对性状
的情为3个 况:体 下1,杂 ,测交自交产交后生后代的代分(F1离F,2比在 )例完 分为全 离1显 比:1性 例 。要达到理想的分离比例,必须具 备下列条件:
自交法
(3)、花粉鉴定法 ●理论基础
在减数分裂期间,同源染色
体分开并分配到两个配子中去,杂种的等位基 因也就随之分开而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如 果这个基因在配子发育期间就表பைடு நூலகம்,那么就可 用花粉粒进行观察检定。
●举例:糯性玉米与非糯性玉米杂交
P
(非糯性)WxWx × wxwx(糯性)
(含直链淀粉) ↓ ↓(支链淀粉)
(1)亲本必需是纯合二倍体,相对性状差异明显。 (2)基因显性完全,且不受其他基因影响而改变作 用方式。 (3)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形 成两类配子的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配子能良好 地发育并以均等机会相互结合。 (4)不同基因型合子及个体具有同等的存活率。 (5)生长条件一致,试验群体比较大。
• 6.人的血型介绍 ABO血型: MN型:MM型 MM;MN型
NN型 NN Rh+和Rh-: Rh+型;Rh -型
MN;
• 7.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 多因一效: 由多对基因控制、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多因一 效。
• 生化基础:一个性状形成是由许多基因所控制的许多生 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生物奥赛辅导 “第三章 生物遗传与进 化”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 遗传 • 变异
一、遗传的规律
• 分离定律 • 自由组合定律 • 连锁和交换规律 •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分离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过程:纯合P的杂交和F1的自交(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作出假设) 测交(验证) 分离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