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赏析莎⼠⽐亚(1564 - 1616)英国诗⼈、戏剧家。
⽣于沃⾥克郡斯特拉特福镇。
⽗亲经营⽪⾰和农畜产品买卖,后被选为镇长。
曾在当地⽂法学校学习。
1592年剧作家格林在《没有价值的才智》中攻击他是⾃以为能同最优秀的作家媲美的“打杂⼯”,那时他已是受欢迎的剧作家。
约从1594年起成为宫廷⼤⾂剧团重要成员。
1603年詹姆斯⼀世即位,他的剧团改由国王供奉。
1613年离伦敦,在故乡度过最后3年。
⼀⽣写了37个剧本、154⾸⼗四⾏诗、两⾸长诗和⼀些别的诗歌。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3)取材于奥维德《变形记》,写爱情⼥神维纳斯追求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打猎时受伤死去,⾎泊中⽣出⽩头翁花,悲痛的维纳斯把花带回塞浦路斯岛。
另⼀⾸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写罗马王政时期最后⼀个国王塔昆的⼉⼦塞克斯特斯奸污了鲁克丽丝,鲁克丽丝要丈夫为她报仇,尔后⾃杀,最后王政被推翻。
⼗四⾏诗约写于1592-1598年,前126⾸写与⼀青年的友谊,127-152⾸写对⼀位⿊肤⼥郎的爱,最后两⾸作结。
他的⼀些剧作⽣前只以四开本“盗印版”流传,是由剧团⼀些演员⼝授或演出时被⼈速记下来的。
1623年他的同团演员海明和康德尔搜集他的36出戏以对开本发⾏,称“第⼀对开本”。
1850年德国学者盖尔维努斯根据对诗⾏的研究,把他的戏剧创作分为3个时期:1590-1600年为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601-1607年为悲剧时期,1608-1612年为浪漫剧时期。
早期历史剧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理查⼆世》、《亨利五世》等9部。
《亨利四世》(上、下)为代表作。
这些剧作主要表达了反对封建内讧及农民起义,要求在开明君主统治下和平、统⼀的思想。
早期10部喜剧⼤多以爱情为主题,提倡婚姻⾃主,反对禁欲主义,表现出⼈⽂主义思想,如《皆⼤欢喜》、《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们》等。
《威尼斯商⼈》写商⼈安东尼奥为帮友⼈成婚,以⾝上的⾁做逾期赔偿向⾼利贷者夏洛克借钱,最后智挫夏洛克。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及赏析《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
在威尼斯的一座宏伟的宫殿里,公爵、安东尼奥、夏洛克和其他人正围绕着一场官司展开激烈的争论。
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夏洛克借了一笔高额贷款,但因未能按时偿还,被夏洛克告上法庭。
夏洛克要求按照合同条款,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抵债。
公爵试图调解,希望夏洛克能怜悯安东尼奥,但夏洛克坚决不同意。
最终,安东尼奥愿意接受割肉的惩罚,以换取朋友的自由。
《威尼斯商人》赏析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作品,它以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和友谊的力量。
在人物塑造方面,安东尼奥是一个典型的仁爱、正义和勇敢的形象,他代表了人文主义理想。
他借钱给朋友不收利息,面对夏洛克的仇恨和威胁,他仍然坚定地站在朋友一边,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对友谊的坚守和对正义的追求,使他的形象显得高大而光辉。
而夏洛克则是一个贪婪、冷酷的高利贷者形象,他的行为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特点。
他的残忍和无情,使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
在情节设计方面,这部作品采用了曲折跌宕的故事线,使得情节发展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通过公爵的调解和安东尼奥的牺牲,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主题表现方面,《威尼斯商人》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冲突,还强调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等价值观。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性关怀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莎士比亚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威尼斯商人(1)(共51张PPT)

来自《点拨》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是莎士比亚从写
作喜剧转向写作悲剧的承前启后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悲剧因素的 出色喜剧。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当政的
繁荣昌盛时期,尤其在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
得了海上霸权,海外贸易也盛极一时。当时人们对从事海外贸易的 商人有好感,对高利贷者却极端厌恶、痛恨。这部戏剧明显地体现 出莎士比亚的爱憎情感。
拯救安东尼奥的内容埋下伏笔。
部分来自《点拨》
2.公爵对夏洛克好言相劝,有什么作用? 【答案】公爵好言相劝,给足了夏洛克台阶,意在让夏 洛克放弃对安东尼奥的处罚。反映出他的仁慈、善良、 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同时用公爵的期盼来反衬夏洛克 的铁石心肠和凶狠残忍。
部分来自《点拨》
3. “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 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 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这 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部分(开头到“就是那位博士了。”)
1.怎样理解安东尼奥的话中“没有合法的手段”的含
部分来自《点拨》
义? 【答案】“合法的手段”是安东尼奥提出的能够摆脱夏洛
克毒手的前提条件,可见其内心的善良;从侧面表现了夏
洛克的冷酷、凶残。同时,暗示唯有合法的手段才能扭转
局面,为下文鲍西娅用合法的手段抓住夏洛克的致命弱点
一 读一读字音
mǐn huò 怜悯 豁免
pǐ
癖性
部分来自《点拨》
sòng ā zā hàn
诉讼 腌臜 尊翰
páo chěng
shè guì
kuài
庖代 逞强 不赦 刽子手 市侩
《威尼斯商人》课件

角色性格
夏洛克是一个贪婪、冷酷、残忍的犹太商人,他以追求金钱为目 标,不顾一切地追求利益。
角色发展
夏洛克的角色在剧情中经历了从自信满满到绝望崩溃的心路历程, 他的下场警示我们贪婪和残忍最终会导致失败。
角色意义
夏洛克的故事提醒我们,贪婪和残忍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追求正 义和公平。
03 故事情节
开场与背景
人物性格与语言特色
人物性格塑造
分析剧本中角色性格的塑造,理解角 色之间的性格差异和冲突,探究这些 因素如何影响剧情的发展。
语言特色
研究剧本中语言的特色,包括词汇选 择、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等,理解这 些语言特征如何反映人物性格、身份 和社会背景。
06 作品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推动文学发展
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之一,《威尼斯商人》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戏剧、电影、电视等领域提供了丰 富的创作灵感。
冲突与解决
总结词
描述故事中的主要冲突和解决方式
详细描述
巴萨尼奥因沉船失事而无法按时还款,安东尼奥面临死 亡威胁。此时,好友阿拉贡斯出面调解,提出以安东尼 奥的一只装满金币的箱子作为抵押,夏洛克欣然接受。 然而,夏洛克在得知安东尼奥破产的消息后,执意要求 履行割肉的约定。最终,在贝尔蒙特求婚成功后,巴萨 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提出夏洛克如果割 肉必须留足一磅纯肉,否则即为谋杀。夏洛克被迫接受 条件,安东尼奥得以逃脱一劫。
《威尼斯商人》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作品背景 • 人物分析 • 故事情节 • 主题探讨 • 语言艺术 • 作品影响与评价
01 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之一, 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 上的宙斯”。
他出生于1564年,来自一个中 产阶级家庭,没有受过高等教 育,但通过自学成为英语文学 的大师。
威尼斯商人(原创)详解

法
夏 原 洛 克 告
官
被 安 东 尼 告 奥 巴萨尼奥 朋友 葛莱西安诺
一磅肉
尼莉莎(书记)
律
师
鲍西娅
安东尼奥
仁爱 友谊 仁慈
“一磅肉”借约
夏洛克
贪婪 残忍 狡黠
为什么要一磅肉?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抱 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 感,所以用一切可能的办 法来惩治他。
斗争过程---------实施措施 ---戏剧技巧 悬念
简述剧情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 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 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 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 应有的惩罚。
概括剧情内容,明确矛盾冲突
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以 夏洛克为一方、以安东 尼奥等人为另一方,围绕 是否“照约执行处罚”, 即是否“割一磅肉”的 契约纠纷进行的。
创设情境,解析新课
允许割肉
欲擒故纵
退让:按三倍数还钱
凶相毕露 进退无路
彻底败诉 突转
进一步退让:要求拿回本钱
以谋害公民请求没收夏的财产
夏洛克与鲍西亚的交锋:
夏洛克
复仇心重 惟利是图 冷酷狡诈 输 割一磅肉 赢
鲍西娅
聪明机智 仁慈善良
行事果敢
矛盾冲突
赢 安东尼奥 仁爱 友谊 慈善 善 战 输 夏洛克 贪婪 残忍 狡黠 恶 胜 鲍西娅 博学 聪明 果敢 善
一 磅 肉 借 约
割 一 磅 肉
对
比
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戏剧文学的特点:
第一、剧本的结构化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 度集中的原则。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 形象是巴尔扎克《守财 奴》中的葛朗台、莫里 哀《悭吝人》中的阿巴 贡、果戈理《死魂灵》 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 亚《威尼斯商人》中的 夏洛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课文原文公爵、众绅士、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萨拉里诺、萨莱尼奥及余人等同上。
公爵安东尼奥有没有来?安东尼奥有,殿下。
公爵我很为你不快乐;你是来跟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当庭质对,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安东尼奥听说殿下曾经用尽力量劝他不要过为已甚,可是他一味坚执,不肯略作让步。
既然没有合法的手段可以使我脱离他的怨毒的掌握,我只有用默忍迎受他的愤怒,安心等待着他的残暴的处置。
公爵来人,传那犹太人到庭。
萨拉里诺他在门口等着;他来了,殿下。
夏洛克上。
公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
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成心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比你如今这种外表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如今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分,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分,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
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宏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
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答复。
夏洛克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告禀过了;我也已经指着我们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分;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恳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销贵邦的特权。
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承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答复您,我只能说我欢喜这样,这是不是一个答复?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快乐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答复了您吗?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
如今我就这样答复您:为什么有人受不住一头张开嘴的猪,有人受不住一头有益无害的猫,还有人受不住咿咿唔唔的风笛的声音,这些都是毫无充分的理由的,只是因为天生的癖性,使他们一受到刺激,就会情不自禁地现出丑相来;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化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展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威尼斯商人》课件

世 1.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
界 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文 学
2.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qiān) 吝人》中的阿巴贡。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 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
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 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 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 鲍西娅和尼莉莎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 计划没有达成。鲍西娅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 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即不 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 奥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亚巧妙 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 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 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史
四 大
3.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 的泼留希金。
吝 4.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 啬 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鬼
字词掌握
恻cè隐 豁huò免
癖pǐ性
袒tǎn露 凹āo陷
凛lǐng然
涵hán义 尊翰hàn 庖páo代
诉讼sòng 刽guì子手 履lǚ行
甘霖lín 万恶不赦shè 腌臜ā zā
遍稽jī 群籍jí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 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

《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好友巴萨尼奥为了维持外强中干的体面,把微薄的产业挥霍殆尽,因此常常向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都一一应允。
现在巴萨尼奥因要向贝尔蒙特的名门闺秀鲍西娅求婚,急需钱款,又来请求安东尼奥尽力相助。
但是,安东尼奥的货船已经远航,全部财产都在海上,他手头既缺现钱,也没有可以变换现款的货物,于是不得不以自己的名义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三千元钱。
由于安东尼奥借钱给人家从不收利钱,因而压低了威尼斯干放债这一行人的利息收入,影响了夏洛克盘剥取利,加上安东尼奥憎恶犹太民族,曾在商人会集的场所当众辱骂夏洛克,所以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早就有“深仇宿怨”。
当夏洛克听到安东尼奥要向他借钱时,他就想趁此机会来个报复。
他表示同意借钱,而且不收分文利息,但须写下借约,规定借期为三个月,届期不能还清本金,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安东尼奥为了替朋友解难,又想到过两个月货船即可返回,到时“有九倍这笔借款的数目进门”,便签订了借约。
巴萨尼奥所钟情的鲍西娅却自有一番苦衷。
她的父亲临终时立下遗嘱:求婚者通过抽签的方法,在金、银、铅三匣中选中预定的一只,才可与鲍西娅匹配成亲。
鲍西娅发出这样的慨叹:“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箝制”,但她仍然遵从父命。
她感到欣慰的是好几个外国的王孙公子都望匣却步,已决定回国;摩洛哥亲王和阿拉伯亲王分别挑的是金匣和银匣,均未选中。
倒是巴萨尼奥,曾给鲍西娅留下良好的印象。
她的侍女尼莉莎说,巴萨尼奥是一切男子中最值得匹配的佳偶。
鲍西娅也毫不含糊地说:“我很记得他,他果然值得你夸奖。
”巴萨尼奥动身去求婚之前设宴,夏洛克亦被邀请参加。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趁此机会卷走金银财宝与其基督徒情人罗兰佐私奔,并皈依基督教。
夏洛克得知这件事,气急败坏,沿街大呼小叫、乱跳乱喊。
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两个朋友正在谈着一则传闻:安东尼奥的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只在海峡里倾覆了。
他们见到夏洛克,便向他打听消息,夏洛克一心想的是女儿逃走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
大约作于1596~1597年。
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节选)。
内容梗概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是个宽厚为怀的富商,与另外一位犹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贷政策恰恰相反。
安东尼奥的一位好朋友巴萨尼奥因要向贝尔蒙脱的一位继承了万贯家财的美丽女郎鲍西娅求婚,而向他告贷三千块金币,而安东尼奥身边已无余钱,只有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为抵押品,借三千块金币。
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高利贷行业,又侮辱过自己,所以仇恨安东尼奥,乘签订借款契约之机设下圈套,伺机报复。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往日与自己作对耿耿于怀,于是利用此一机会要求他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
在一番口舌之后,安东尼奥答应了,与他定了合约。
巴萨尼奥欢天喜地到贝尔蒙脱去求亲了,在贝尔蒙脱,他的侍从葛莱西安诺喜欢上了鲍西娅的侍女尼莉莎,两对新人在一个意外事件来临时,匆匆同时结了婚。
原来,安东尼奥写了一封信来,信中说明了他的商船行踪不明,他立刻就要遭到夏洛克索取一磅肉的噩运,因这一磅肉可能会导致他的性命不保,所以,他希望见到巴萨尼奥的最后一面……听到这个消息,巴萨尼奥与葛莱西安诺赶紧奔回威尼斯,鲍西娅与尼莉莎也偷偷地化装成律师及书记,跟着去救安东尼奥。
在法庭上,鲍西娅聪明地答应夏洛克可以剥取安东尼奥的任何一磅肉,只是,如果流下一滴血的话(合约上只写了一磅肉,却没有答应给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及财产来补赎。
因此,安东尼奥获救,并且,庭上宣布以谋害威尼斯市民的罪名,没收其财产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则给安东尼奥,而后者却把这笔意外的财产让给了夏洛克的女婿、自己的朋友——罗伦佐。
夏洛克见阴谋失败,也只好答应了,并遵依判决,改信基督教。
就这样,鲍西娅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生命。
同时,鲍西娅及尼丽莎戏弄了他们的丈夫。
她们要求用戒指作为替安东尼奥辩护的报酬,然后回到了家中。
等她们的丈夫回来时,她们责备他们忽视了结婚戒指的意义,并咬定了一定是他们把它们送给了别的女人。
一连发窘的解释后,终于真相大白。
每个人都有一个满意的结局,除了那个想害人反害己的夏洛克。
人物简介夏洛克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是客居意大利威尼斯的犹太富翁。
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
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
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在很多人的眼里夏洛克是一个老于世故,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的形象,又是一个守财奴“让一个靠不住的奴才看守着门户,有点放心不下”,夏洛克不能说不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更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为了报复安东尼奥的辱骂之仇可以不收利息让他一步一步地钻入圈套里,为了就是要得到他的一块肉,可是他得到肉又能怎样?他却说“拿来钓鱼也好”。
其实安东尼奥也是挡住他财路的一个拦路虎,为了自己的财路必须要把这个拦路虎除掉。
鲍西娅这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
她是个博学细心,有修养的新时代的女性,她的谈吐文雅,又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她为了援助丈夫的朋友,女扮男装,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判决夏洛克的案件,有胆有识,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执法如山,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
可以说,鲍西娅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是崇尚正义,活泼、开朗、落落大方、幽默并且充满智慧,行事果断的人,她在选偶的时候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惜做手脚,而当她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时候,是从容不迫,一步步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
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奇案一筹莫展时,却让这位妙龄少女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安东尼奥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商人,作者对他是有所美化的。
作者写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
总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人文主义者为之讴歌的品质。
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懂得斗争,有软弱、妥协的一面。
葛莱西安诺他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敢于斗争,和安东尼奥形成鲜明对比。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公爵为人稳重慈祥。
作品思想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对抗战是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对抗,也是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道德原则和高利贷者极端利已主义信条的对抗。
正如剧中的另一条情节线——鲍西娅的求婚者在金、银、铅匣中的选择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的选择那样,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对抗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道德冲突,即展示的是对善与恶的不同理解,阐释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待人。
安东尼奥被他的朋友视为“最亲密的朋友,一个心肠最仁慈的人,热心为善,多情尚义,在他身上存留着比任何意大利人更多的古代罗马的侠义猜神”,而夏洛克则被人称为“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点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一心一意只想残害他的同类”。
在剧中,这两种人生观和道德观迥然不同的威尼斯商人因为“借贷”而产生矛盾,进行了惊心动魄的较量。
安东尼奥有那么多商船经商,肯定是以获利为目的,但为何“跟人家互通有无,从来不讲利息”,“借钱给人不取利钱”呢?这显然不是一种经商策略,而是他的处世哲学。
他的经商与处世是分离的。
这不同于夏浴克,夏洛克在经商和处世中处处都表现出很强的精明算计和获利欲望。
夏洛克不仅在“交易”中放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克扣他的仆人,甚至冷酷自私地对待自己的女儿。
在这个层面上,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对抗一直深入到对峙双方的灵魂,折射出双方的心灵世界。
莎士比亚对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一褒一贬,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就像剧作家在他的《哈姆雷特》巾让那位丹麦王子喊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那样,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尽力让安东尼奥因为对另他人的仁爱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大写的“人”,因而赢得了威尼斯城人们的普遍尊重和一位来自贝尔蒙特的女性的有力帮助。
这里所渲染的,是安东尼奥人格的高尚,人格的能力,也是莎士比亚对人的肯定与对人的高尚品质的颂扬。
在这个意义上,安东尼奥的胜利是“人”的胜利,是人文主义的胜利。
夏格克的败诉,是“非人”的失败,是“反人文主义者“的失败。
于是,莎士比亚在安东尼奥一夏洛克对抗中不仅凝聚了生动的戏剧性和浓浓的喜剧色彩,而且成功地高扬起人文主义的旗帜。
[3]莎士比亚的伟大,在于他在当时一个对犹太民族充满敌视与偏见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把夏洛克写成寓言式的纯粹邪恶的化身,而是在谴责夏洛克的“复仇”的同时,也描写了夏洛克所遭受的歧视,揭示出夏洛克在“恶”的背后的“怨”和“恨”,用现实主义的大手笔间接地揭示出造成人物冲突的宗教根源,使这出喜剧暗含了深刻的悲剧性。
[3]艺术风格《威尼斯商人》在艺术上具有“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恩格斯语)。
其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具有三条平行、交错发展的故事情节线索,构成了作品生动、丰富的艺术情节。
首先是围绕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有关签立契约、照约割肉的故事情节而展开的第一条线索;其次是围绕破落的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与聪明美丽的富家小姐鲍西娅“选匣择婿”的故事情节而展开的第二条线索;最后是围绕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基督徒罗兰私奔的爱情故事情节而展开的第三条线索。
这三条故事情节线索都围绕着威尼斯和贝尔蒙特两个不同的背景展开,在剧中时而平行、时而交错地向前发展,把三个独立发展的故事情节索密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该剧本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4]《威尼斯商人》中普遍出现了语言预设。
例如第一幕第三场对白,前面对白主要围绕安东尼奥对夏洛克的鄙视和挖苦。
从对白中可得知,在安东尼奥为代表的威尼斯人眼中,犹太人夏洛克就是异教徒。
在一个把基督教作为主教的群体中,夏洛克由于其卑微的背景,加之放高利贷的经营方式,遭到了周围基督教徒的蔑视。
可见,夏洛克的积怨之深。
在这段对白中,夏洛克客气地表示“您现在需要多少钱,我愿意如数供给您”展示出一副好心做善事的嘴脸,表面来看是迎合安东尼奥并提出“不要您一个子儿的利息”,从而顺应安东尼奥的意图。
但实际上,夏洛克通过这样的言语旨在隐含借钱还债的话语焦点。
他用“不妨开个玩笑”,博得安东尼奥的一时的欣喜,取得信任,并同意割肉赔款。
夏洛克此番“玩笑”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安东尼奥之前加在他身上的由来以久的羞辱进行报复,而真正的话语焦点并非仅仅是如期还款,而是按约割肉,企图向安东尼奥索命。
尽管对白中隐藏了这一话语焦点,但夏洛克的虚伪嘴脸暴露无遗。
这段对白中,夏洛克通过隐含对方话语中的语句焦点“还钱”,使得话语意义发生转移,突出另外一个语用预设“按约办事”,进而达到他割肉报复的目的。
“很好,就这么办吧,我愿意签订这样一张约”,读者也可以发现此时的安东尼奥已陷入夏洛克的“圈套”。
莎士比亚巧妙地运用这一段对白设下伏笔,达到了特定的语用效果,展现剧中人物夏洛克的狡诈的一面,步步推进戏剧情节的发展。
第四幕是全剧的最后一幕但却是高潮迭起,冲突不断。
也在评论家们关于《威尼斯商人》的研究中倍受青睐。
这场是在法庭上发生的一段鲍西娅和夏洛克之间的对话。
就在安东尼奥准备无奈地接受法庭“宣判”的时候,出乎读者意料,鲍西娅的反应是:“好,那么就是这样;你必须推备让他的刀子刺进你的胸膛。
”从这一句看出,剧本似乎预设了“律师”已基本判定那一磅肉归夏洛克所有。
接收到这一暗示的夏洛克随即喜出望外并大发感慨:“尊严的法官,好一位优秀的青年”。
随即,鲍西娅的答复是“借约上所订定的惩罚,对于法律条文的涵义并无抵触”时,欣喜若狂的夏洛克不整又发出一句感慨:“啊,贤明正直的法官啊,想不到你看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
到这里,读者都不免为安东尼奥的结局担忧。
通过上文语篇信隐藏的理论分析,至此的语句焦点一直为安东尼奥,他只有被动地接受鲍西娅和夏洛克两人之间的交涉,而乔装的“律师”按照法律条款顺应原告方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