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节选)》艺术特色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商人》(节选)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商人夏洛克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聪明机智的律师鲍西娅的介入,展现了友谊、爱情和正义的力量。
本文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可能对一些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章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了解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友谊、爱情和正义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多元文化,拓宽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难点: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专有名词和成语的含义;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比较阅读法:将课文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提炼教学要点。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关注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高一英语威尼斯商人赏析共20页PPT资料

主题思想
剧本第四幕第一场通过夏洛 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揭露了 封建资产阶级高利贷心狠手辣、贪 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 兴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 意,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
原著插图
话剧剧照
课文结构
课文是剧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 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 潮,可分为两大部分。
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鲍西娅:博学细心、精明能干、
足智多谋、落落大方
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
为、重情重义,但面对尖锐的 斗争形式不能斗争、不会斗争, 表现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 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 弱。
原著插图
返回
话剧剧照
返回
夏洛克
返回
夏洛克和女儿
返回
《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
《威尼斯商人》以较强的对社会 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威尼斯富商 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 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 由于安东尼奥贷款给人从不要利息, 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 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 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 一磅肉。
谢谢!
她从小到大虽说算不上拔尖的漂亮,但好在也算温婉清秀,居然都要沦落到要去相亲的份上了,要怪只怪爸妈让她从小要好好学习、 不许动任何旁的心思,以至于她到大学都不曾动过那样的念想,也只想着好好完成学业,将来能做上一份体面的工作,这可不都是爸 妈所期望的一切么!怎么才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小资些了的时候父母居然又出新招,居然凄凄惨惨的表示“思思呀,你也不小了, 这都二十五岁的人了,怎么也没见你带个男朋友什么的回家来过呢?”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尚蒙延约,必 然不辱使命。敬祈钧裁。”主要写 夏洛克。这部分以夏洛克出场为界 又可分两层。
13.威尼斯商人(节选)

13威尼斯商人 (节选 )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戏剧的有关知识,认识莎士比亚及其创作状况,掌握生字词。
2.掌握课文波涛起伏的戏剧情节。
(要点 )3.掌握紧张强烈的戏剧矛盾及其作用。
(要点 )【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穿越时空,回到 1596,感觉经典。
2015 年 5 月 15 日晚,荆州市大学生法律服务团在西校区成功演出法律话剧《威尼斯商人》。
话剧经过六幕,三条平行、交织发展的故事情节线索,组成了作品生动、丰富的艺术情节,舞台上的人物也被演员们演绎得生动、出色。
你们想知道都有哪些人物吗?那就跟从我走进戏剧《威尼斯商人》吧!二、预习展现1.知识链接。
莎士比亚 (1564 -1616) ,欧洲文艺中兴期间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惨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人类文化史上宝贵的遗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露社会矛盾,反应现实生活。
戏剧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矛盾矛盾性质和表现手法区分,本文属于喜剧。
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恻隐 (c è)同情(mǐn)..处分 (ch ǔ)癖性(pǐ)..簌簌 (s ù)凶狠(è)..牵强 (qi ǎng).差异 (ch ā).诉讼 (s òng).情愿 (n ìng).出乎意外:出乎人们预料以外。
败尽家业:所有产业都被弄光了。
不由自主:感情激动得不可以控制。
重申完整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禁,克制。
置之死地:存心令人处于没法生计下去的境地。
万恶不赦:形容罪恶极大,不行赦免。
3.阅读课文,归纳戏剧情节。
明确:课文描绘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在法庭上的一场存亡交锋。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案

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读后感、人物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写 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课后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莎士比亚其他经 典作品
如《哈姆雷特》、《奥赛罗》 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莎士 比亚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相关主题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 的文学作品或非虚构作品,如 关于人性的探索、道德与法律 的冲突等,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和思考角度。
05
作业与拓展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提高理解 和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提高学生的表演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剧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 文化氛围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作者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莎士比亚的生平、创作特点和文学地位,让学生了 解作品背后的创作力量。
文学评论与赏析
提供一些文学评论和赏析资料 ,指导学生如何深入分析和评 价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 批评能力。
跨学科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文学相关的其 他学科书籍,如心理学、历史 学、哲学等,帮助学生从多角 度理解文学作品和现实世界。
06
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资料
教材
《威尼斯商人(节选)》原文及注释
高一英语威尼斯商人赏析

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 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夏洛 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 尼奥履行诺言。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 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 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 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 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 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 了财产。
《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
《威尼斯商人》以较强的对社会 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威尼斯富商 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 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 由于安东尼奥贷款给人从不要利息, 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 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 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 一磅肉。
《威尼斯商人(节选)》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像
莎士比亚(1564~1616) 于1564年出生在英 国的斯特拉 福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 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 的代表。他 当过肉店学徒,也曾
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 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 会阅 历。
他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 154首十四行诗。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 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 五世》,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 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李尔 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 欧与朱丽叶》等。他的剧作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 会政治思想。
主题思想
剧本第四幕第一场通过夏洛 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揭露了 封建资产阶级高利贷心狠手辣、贪 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 兴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 意,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
原著插图
话剧剧照
课文结构
课文是剧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 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 潮,可分为两大部分。
1组 威尼斯商人

1组
语言特色
写作手法特色
喜剧特色
情节特色
语言特色
•1.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精练优美、富有诗意。 •2.很有论辩性,讲究严密的推理,有 时运用反语加强讽刺语气。
•
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 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一艘新下水的船只 扬帆出港的当儿,多么像一个娇养的少年, 给那轻狂的风儿爱抚搂抱!可是等到它回来 的时候,船身已遭风日的侵蚀,船帆也变成 了百结的破衲,它又多么像一个落魄的浪子, 给那轻狂的风儿肆意欺凌!
情节特色
•1.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形象。 •2.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绝不是当作某 一种概念进行图解,而是在紧张激烈 的戏剧冲突中,通过行动和语言来进 行刻画。
经典语录
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 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一艘新下水的船只扬帆 出港的当儿,多么像一个娇养的少年,给那轻 狂的风儿爱抚搂抱!可是等到它回来的时候, 船身已遭风日的侵蚀,船帆也变成了百结的破 衲,它又多么像一个落魄的浪子,给那轻狂的 风儿肆意欺凌!《威尼斯商人》
哈姆雷特
• 爱不过起于一时感情的冲动,经验告诉我,经过了 相当时间,它会逐渐冷淡下去的。爱像一盏油灯,灯芯 烧枯以后,它的火焰也同微暗而至于消灭。一切事情都 不能永远保持良好,因为过度的善良反而会摧毁它的本 身,正像一个人因充血而死去一样。我们所要做的事, 应该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 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 那时候再空谈该做什么,只不过等于聊以自慰的长吁短 叹,只能伤害自已的身体罢了。
写作手法特色
•1.比喻句的大量运用,使语言生动形 象,增强生动性和轻松愉快的喜剧效 果。 •2.运用夸张,对比手法。 •3.结构完美,情节紧张,对白机智风 趣,喜剧气氛浓厚。
威尼斯商人(节选)

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节选)“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说的就是戏剧。
戏剧是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等展示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今天,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戏剧的机会,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领略戏剧的艺术魅力。
1.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3.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4.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5.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第一课时了解剧情看冲突一、新课导入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其中点两根灯芯草而死不闭眼的严监生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独有偶,在世界十大文豪之一莎士比亚的笔下也有一位“严监生”式的形象,他是一副怎样的嘴脸呢?走近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善良与阴险的较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威尼斯的法庭,去目睹这一扣人心弦的法庭审判。
(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默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恻(cè) 豁(huò) 癖(pǐ) 凛(lǐn)腌臜(ā zā) 稽(jī) 庖(páo)霖(lín)2.解释课文中中点词语的意思。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怨毒:仇恨。
怨,怨恨;毒,痛恨。
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
比喻心肠硬。
万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宽恕。
遍稽群籍: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析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的反讽艺术

所谓言语反讽是指在剧本的某一局部 , 叙述者表面上说了一种意思 , 而实际上却是指另外一种意思。“ 它
收 稿 日期 :0 1 1 — 0 2 1— 0 1
基金项 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0 C 0 ) 2 1 WX 1 O 0 作者简介: 闰朝 晖( 9 6 , , 1 7 一)男 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 , 硕士 。 事中西文论、 从 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研究。
德曼等都对反讽的内涵进行过阐述 , 出了各具特色的界定。布鲁克斯和沃伦对反讽作 了如下界定 ,反讽总 作 “ 是 涉及字 面所 讲与 陈述 的实 际意思 之 间的不一 致 。表 面上 看 , 反讽 性 陈述讲 的是 一件 事 , 实 际的意 思则 大为 但
不 同” 这一界 定 强调 了所 言 与所指 的表里 不一 , 出 了反讽 的语 言特 征 , 是没 有揭示 反讽 在情 景设 置和 情 突 但 节结 构方 面体 现 出的复杂 性 。相 比之下 , 尔恺 郭尔 的定义 更加 深刻 ,反讽 是 主体性 的规定 。在 反讽 中 , 克 “ 主体
《 威尼斯商人》 被认为是 “ 莎氏喜剧中社会意义最为深刻的一部 ”在 中国的影 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说 “ 超过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这与该剧引人人胜的情节 、 …。 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主题分不开 , 而情节 的展开 、 人物的塑造 、 主题的深化都与作者娴熟的艺术手法密切相关。 反讽技巧的使用是喜剧《 威尼斯商人》 的一个显著特色 ,威尼斯商人》 中多处使用 了言语反讽 、 《 剧 情景反讽
一
、
反 讽概 念 的界 定 及 其类 型
反讽 是一个 复 杂 的概 念 。 将反 讽导 人世界 , 给这个 婴儿命 名 的 , 苏格 拉底 ” 。 “ 并 是 随着反 讽技 巧在 文学 创 作 实践 中的不 断丰 富 , 多哲学 家 、 学家 如尼采 、 许 美 海德 格 尔 、 本雅 明 、 格 尔 、 尔恺郭 尔 、 尼思 ・ 克 、 罗 ・ 黑 克 肯 伯 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节选)》艺术特色分析1.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形象
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无论是突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生活本质的揭示,主题的表现,均需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开。
《威尼斯商人》是第四幕第一场,主要描写威尼斯法庭审判“一磅肉”案件的经过,是全剧的高潮。
故事的三条线索: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娅结成眷属;罗伦佐与夏洛克女儿杰西恋爱和私奔;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
三条线至此会合到一起,主要人物全部登场,戏剧冲突的双方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锋,最后形成紧张而尖锐的转机性冲突,构成了戏剧冲突的高峰,决定了胜负。
从夏洛克一上场,激烈的争辩立刻开始,而且越来越激烈。
剧本通过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三人从劝到骂,态度一个比一个严厉,夏洛克反驳也越来越厉害,而且显然占了上风,使剧情有层次地推进到高潮。
鲍西娅上场,在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问题上,事情似乎会按夏洛克的意向发展,夏洛克兴高采烈。
安东尼奥向朋友告别。
就在这时,剧情急转直下,鲍西娅的“照约执行”竞使夏洛克陷入绝境。
恶人终于受到惩罚,在这场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夏洛克这个贪婪、残忍、凶狠的剥削者的形象,也鲜明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鲍西娅的智慧、勇敢沉着的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这种大开大合,曲折有致的情节安排,显示了作品的极高艺术水平。
2.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决不是当作某种概念进行图解,而是在紧张激烈地戏剧冲突中,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刻画。
围绕一磅肉的诉讼,每个人都投入这一纠葛,都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参加斗争。
从而表现出各自的个性。
夏洛克贪婪残忍,鲍西娅的聪明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豪爽都写得栩栩如生。
即使次要人物。
个性也很鲜明,如稳重慈祥的公爵、暴躁易怒的葛莱西安诺,也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3.丰富生动的语言
这一场法庭审判,在激烈争辩中表现出作品语言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符合每个人的身分和性格。
例如夏洛克的语言就很有特色,他一张嘴巴对付好几个人,语言很有争辩性,又讲究严密的推理,有时用反语加强语气,有时有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
他词锋逼人,表现他的老于世故,心肠歹毒,一旦得手,便置人于死地的那种洋洋自得心理。
鲍西娅上场,他立即献上甜蜜蜜的颂辞;判决之后,又句句不离钱。
其他人物语言也各有特色,如公爵的委婉耐心,葛莱西安诺的暴躁易怒等。
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比喻,使词语华丽生动。
例如巴萨尼奥对夏洛克说:“初次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
”夏洛克不正面回答他,而只是说:“什么?你愿意给蛇咬两次吧?”用这
个比喻表示出对安东尼奥的仇恨和杀害安东尼奥的决心。
接着安东尼奥也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他对夏洛克的认识:“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大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
运用这些比喻,使语言丰富多彩,台词虽长,但无累赘之感,给人以一种文辞华丽流畅的艺术美感。
本剧中还有不少戏剧语言的夸张用法,例如夏洛克的奉承,吹捧鲍西娅的话和判决后“钱”的计较,以及葛莱西安诺对夏洛克的“回敬”、“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