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傲骨

合集下载

古代文人最傲的是谁?看完不得不服!

古代文人最傲的是谁?看完不得不服!

古代文人最傲的是谁?看完不得不服!1公元前492年,孔子与学生周游列国,来到宋国地盘,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礼。

宋国的司马桓魋(音颓)听说后,带兵来了,砍倒大树,并威胁要杀死孔子。

学生们立即保护着孔子逃走。

但是孔子却不慌不忙,镇定而傲气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那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之傲,可谓傲骨铮铮。

2孟子游说齐宣王行仁政以王天下,唾沫星乱飞,说得口干舌燥,结果齐宣王油盐不进。

孟子失望而归,回来的路上对学生说:“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意思是说:上天还没有想让天下太平,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再没有别人了。

孟子之傲,可数古今第一。

3东晋诗人谢灵运很有才,曾说过一句看似谦虚实则自傲的话。

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曹子建即三国时的曹植,成语“才高八斗”即由此而来。

从这句话来看,谢灵运非常推崇曹植,但他也没有小瞧自己。

虽然他的一斗比曹植的八斗少很多,可与天下人古今共用一斗比,他也是多得没边啦。

不过作为我国山水诗歌的开派宗师,人家确实也有资本骄傲。

4魏晋南北朝时盛产傲人,那真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傲。

最有名的莫过于南朝齐的张融。

张融善写草书,经常自美。

齐高帝萧道成说:“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

”“二王”是指王羲之与王献之,这父子俩那是响当当的书坛圣人。

但你猜张融怎么回答?人家傲气地说:“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

”哈哈,牛不牛?这个还不算呢,张融最牛的一句是:“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这句话后来被许多傲人引用,比如南宋辛弃疾也说:“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这可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狂了。

5李白之傲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牛气冲天,唐玄宗亲自端粥给喝,写字时杨贵妃给捧着砚,纸掉了让驸马给拾起来,最著名的莫过于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

李白经典傲语很多,比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在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不可不知的十大中国经典历史名人

不可不知的十大中国经典历史名人

不可不知的十大中国经典历史名人纵观古往今来,中国出现哪些经典的历史名人,你又略知其二?下面店铺了不可不知的十大中国经典历史名人,供你参考。

十大中国经典历史名人千古一帝——秦始皇◆素材解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大秦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的庞大帝国。

一个邯郸街头的叛逆少年,一个大秦王宫的孤独君主,一个扫荡六国的一代霸主,最后成为开天辟地、震古烁今的绝代帝王。

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他的故事是首史诗。

他韬光养晦又恃才傲物;礼贤下士又暴虐无道,是一个集自卑与骄傲、天才与疯狂、智慧与野蛮于一身的人。

他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统一郡县、度量衡、货币、文字;可他也泰山封禅,与神表功;他醉生梦死,筑骊山,修巨墓,穷奢极欲,却又寻仙求道,妄想长生不老。

最后身死沙丘,是非成败转成空。

他留在中华史册上的丰功伟绩,令人惊叹,而他刻下的超级暴君的累累罪行,也令人乍舌。

◆适用主题:“坚持”、“自律”、“追求”、“励志”十大中国经典历史名人爱国诗人——屈原◆素材解读他是以死报国的先行者,他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他在官场,屡遭排挤,然而他矢志不渝地爱着这个国家,矢志不渝地追求着自己理想的心灵纯净世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展示给世人的坚贞形象。

甚至,当他得知国家灭亡时,愤然跳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身躯为国家殉葬,这就是屈原。

从肉体到灵魂,他都是坚贞的爱国者。

◆适用主题:“爱国”、“坚贞”、“理想”十大中国经典历史名人西楚霸王——项羽◆素材解读一代王者,威如四海;一世英雄,气盖寰宇。

他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

历史上最具骨气和气节的六位悲情英雄、傲骨的文人

历史上最具骨气和气节的六位悲情英雄、傲骨的文人

历史上最具骨气和气节的六位悲情英雄、傲骨的文人中国的历史上从不缺乏悲情英雄,不缺乏傲骨的文人,他们都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刻下了浓重的一笔。

当我们翻开旧纸堆时,里面记录的,是中华民族的骨气和气节。

其中最有骨气的名人都有谁?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傲骨指数:★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

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飘杵,由于商纣王阵前的奴隶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正是公元前1046年。

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

但是当时各地都属于周朝了。

他们就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

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

他们的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傲骨指数:★★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摘要:1.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2.左宗棠:在国外留学时身上挂牌“我是中国人”3.苏武:牧羊十九年,坚贞不屈4.刘胡兰:英勇就义,反抗压迫5.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6.孙天帅:坚决不跪,捍卫尊严正文: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格,在面对困难和压迫时表现出顽强的抵抗力和坚定的骨气。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1.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抗元战争中屡立战功,不幸被俘。

他坚贞不屈,拒绝投降,并写下了千古名篇《正气歌》,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文天祥最后被杀害,但他的丹心照耀了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

2.左宗棠:晚清重臣左宗棠,曾在国外留学。

当时,中国人在国际上受到歧视,许多中国人为了融入国外社会而装成日本人。

左宗棠却坚持在身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中国人”,表现出了坚定的民族自尊心。

3.苏武:西汉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留。

匈奴单于欣赏苏武的才华,多次劝降,并许以高官厚禄,但苏武坚贞不屈,宁愿牧羊十九年,也绝不背叛国家。

最终,苏武得以返回汉朝,成为一代忠臣的楷模。

4.刘胡兰:刘胡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年轻女英雄。

她积极参与抗日活动,与敌人展开斗争。

在一次行动中,她被敌人逮捕,英勇就义,年仅十五岁。

她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无数中国人,成为了反抗压迫、捍卫尊严的象征。

5.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放弃了官位,过上了隐居生活。

他的行为表现了文人的尊严和骨气,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

6.孙天帅:1995 年,珠海瑞进电子有限公司的一名中国女员工因过度疲劳在工作台上打盹,被外商女老板金珍仙要求全体中国员工跪下。

河南南阳的打工仔孙天帅却坚决不跪,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

这些例子都表明,中国人具有坚定的骨气,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能表现出顽强的抵抗力和坚定的信念。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他在面对楚国政治腐败和外敌入侵的困境时,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2. 岳飞: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

他在面对金国入侵和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时,选择了率领军队奋勇抵抗,最终被奸臣所害。

3. 文天祥: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在面对元朝的侵略和南宋政府的投降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立场,最终被元朝所俘并处死。

4. 林则徐:林则徐是中国清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在面对英国侵略者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社会的腐败时,选择了领导禁烟运动和抗击英国侵略者,最终被清政府所贬谪。

这些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以自己的忠诚、勇气和智慧,为中国的独立、尊严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和奋斗。

中国历史十大桀骜不驯之人

中国历史十大桀骜不驯之人

中国历史十大桀骜不驯之人桀骜不驯之人并非疯子,而是指行为与众不同,略显疯狂的人。

这些人性格放荡不羁,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落,是一群强烈追求极至和绝对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桀骜不驯之人,看看你都知道哪几个?庄子拽尾泽中谁与游凭借那些曼妙优美的文词,他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凭借那一百多个诙谐生动的寓言故事,他成为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寓言大师;凭借那些超凡睿智的思想,他成为那个伟大时代一座哲学高峰。

他娓娓述说着一则则寓言故事,为我们画尽了人间万象;他放任自己思想的翅膀,让它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他观照古今兴衰成败,让后世所有思想者望洋兴叹。

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这是古今狂傲者之极致;生不愿为万户侯,死不多占一掊土,这是古今淡泊者之极致。

面对庄子,我们仿佛面对高山。

然而,他却只是一只拽尾泽中的游鱼,一只飞舞于梦里梦外的彩蝶,一粒逍遥游于天地之间的微尘。

嵇康嵇生已逝广陵休这是文化史上少数有专门笔墨记载的美男子之一,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伟大时代高居时代巅峰的少数伟大思想家之一。

《与山巨源绝交书》和鲁迅的“一个都不宽恕”,代表了两个黑暗时代两位思想巨子的心灵默契。

这位竹林领袖受戮前,从容弹奏《广陵散》,弹毕叹曰:“从此《广陵散》永成绝响。

”不止《广陵散》,竹林风流、魏晋风骨亦从此成为绝响。

陶渊明南山果是悠然见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天真的诗人高唱《归去来兮辞》回到乡下老家。

然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除了诗歌,诗人永远不可能在田园里收获五谷。

当大家都以为诗人采菊东篱之下,果真每次悠悠然见到南山之时,我们的大诗人却在妻儿饥肠辘辘之际,奔走于告贷的道路之中。

因此,后世之文人都很敬仰陶渊明的这种精神境界,却没有几个愿意继续他的人生道路,更没有几个人愿意继承他的铮铮傲骨。

李白美酒能消万古愁太白横空出世,标志着大唐帝国进入酒精中毒的时代:内有沉迷于酒色的皇帝,外有每日携妓狂饮的诗人,帝国从内到外都浸泡在酒精之中。

中国历史上十大傲骨共25页

中国历史上十大傲骨共25页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实用国学文化常识十十大傲骨之言素材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实用国学文化常识十十大傲骨之言素材

实用国学文化常识(十)十大傲骨之言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国学是中国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下面跟着小编学习国学文化,一起涨知识吧!
1、粪土当年万户侯。

2、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吉鸿昌:我是中国人!
4、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6、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7、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8、苏武:苏武留胡节不辱!
9、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10、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十大傲骨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十,不食周粟:傲骨指数:★伯夷、叔齐都是殷代孤竹国国君之子。

国君死后,兄弟二人互相推让,谁也不肯继承王位,最后双双弃国而逃。

后来姜子牙告诉他们商亡周立,伯夷、叔齐当时掩面大哭,遂进入首阳山隐居,决心不食周粟,以野菜为粮。

后有一妇人对他们说:“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兄弟二人听后什么也不吃,后来活活饿死在首阳山。

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傲骨指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

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八:苏武牧羊傲骨指数:★★★在中国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

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

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

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

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

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

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七,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傲骨指数:★★★★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

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

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

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

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

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

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六:阮籍傲骨指数:★★★★★阮籍的父亲阮瑀曾任曹魏丞相,为“ 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崇尚道教,他本人以潇洒和不拘礼节而出名。

常常待在家里读书,数月不出,或者堺游,数月不归。

此外他嗜酒成性,往堀大醉。

为了避祸,阮籍做人非常小心 曹爽召他为参军,但他报病不出。

后来曹爽被杀,司马懿召他为从事中郎,封关内侯。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续用他为从事中郎。

后来司马昭想让阮籍的女儿作为司马炎的王妃,阮籍为了避免这场婚事,醉堭十天,别人无法与他通话,最后司马栭取消了这个打算。

司马昭派钟会问阮籍对世事的看法,来试探他,但頮籍总是大醉,无法发表任何看法。

司马昭想进为晋王,但假意推脱,他的士僚就让阮籍写一篇《劝进文》,阮籍不栿,又采取了喝酒大醉的手段来推脱,最后被逼迫得没有办法,立地写了一文《劝进文》,连改都没有改,而且文蠞清壮,当时被非常看重。

因此,即使冲撞其他官僚,也受到司马昭的保护.五,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指数:★★★★★★“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座右铭。

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徐悲鸿在洋人面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

他20岁成名,被法国犹太富翁看中,专邀他到“哈同花园”画像,在优厚的待遇面前,他断然拒绝,保持了“江南布衣”的本色;在赴法留学专攻美术期间,他遭到了洋学生的歧视,被诬为“生就的当亡国奴的材料”,徐悲鸿面对挑衅,义正词严地予以回击,并以虚心好学换来了一个个优异成绩,折服了对手,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回国后,徐悲鸿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也不被政治上的高压所屈服,坚决拒绝为蒋介石画像。

他坚持走自己的路,用自己高超的技艺为祖国服务,为中华民族争光傲骨,不动声色,虚怀若谷的自然(科学)流露,很难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真实写照;傲气,是哗众取宠,盛气凌人的表演,举手投足,惟妙惟肖,是“不可一世,趾高气扬”的最好注释。

有傲骨的人,只会使人感到亲近,感到和蔼,感到一种力量和尊严;有傲气的人,却会使人疏远,难以接受。

或敬而远之,或躲而避之,使人感到压抑和难堪。

傲骨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一种人格,一种素养,一种知识和道德综合后的存在,是人格中很高档次的境界。

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傲骨指数:★★★★★★★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

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

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

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

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

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

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

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三:吉鸿昌:“我是中国人!”傲骨指数:★★★★★★★★1931年秋,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

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

蒋介石为了阻挠吉鸿昌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吉鸿昌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吉鸿昌来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吉鸿昌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吉鸿昌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当吉鸿昌的妻子和属下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了!”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

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吉鸿昌总是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傲骨指数:★★★★★★★★★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