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设计和结构概念
一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重点考点汇总整理(最新)

一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重点考点汇总整理(最新)一、前言《建筑工程实务》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
本考试重点考点汇总整理旨在帮助考生系统掌握建筑工程实务的知识要点,提高考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以下内容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整理,内容丰富,涵盖了建筑工程实务的主要知识点。
二、考试重点考点汇总1. 建筑工程设计(1)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设计原则: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环保性、可持续发展等;- 设计程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2)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建筑平面设计: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功能分区等;- 建筑剖面设计:剖面布局、层高、层数、建筑体型等;- 建筑体型设计:体型组合、体量感、比例、尺度等;- 建筑构造设计:结构类型、构造做法、建筑配件等。
2. 建筑结构(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 结构:承受和传递荷载的体系;- 构件:组成结构的单元;- 荷载:作用于结构上的力。
(2)建筑结构的分类- 按材料分类: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按受力特性分类:梁、板、柱、壳等;- 按结构形式分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3)建筑结构的计算方法- 弹性力学法:计算弹性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 塑性力学法:计算塑性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 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和位移。
3. 建筑施工(1)建筑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等;-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现场调查、施工图纸审查、施工技术交底等;-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布置、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环保等。
(2)建筑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施工: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 钢结构工程施工:焊接工程、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涂装工程等;-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管道安装、电气安装等。
(3)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原则: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方法:质量计划、质量检查、质量评定等;- 质量控制要点: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控制、工程质量验收等。
结构设计概念是什么

结构设计概念是什么结构设计概念是指在建筑、土木工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设计人员基于项目的特定要求和目标,根据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的知识,对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整体结构进行规划、设计和优化的过程。
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涵盖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抗震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构筑物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各种静、动载荷的作用,并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如恒定载荷、可变载荷、温度变形以及地震、风荷载等外部力的作用。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结构的用途和要求,选取合适的材料,并合理地设计结构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以达到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结构所受到的各种力进行计算和分析。
他们需要使用现代计算机软件、CAD(计算机辅助设计)、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工具进行模拟和仿真,以预测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
通过这些分析和计算,设计人员能够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设计调整,以确保结构能够承受不同力的作用而不发生破坏。
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材料选择。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耐久性,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设计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结构、木材、复合材料等,来满足结构所需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另外,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和节能性等因素。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可持续性。
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等,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结构的维护和修复的便捷性,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总之,结构设计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工程学科。
它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力学原理和结构力学的知识,以达到设计出安全、可靠、经济和具有可持续性的结构的目标。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三种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建筑设计旨在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和功能要求,而结构则是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稳定的框架。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筑设计与结构之间的三种关系。
1.功能性关系: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功能要求,创造一个适宜居住、办公、学习、娱乐等活动的空间。
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组织布局。
建筑结构系统的设计应该能够实现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并使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设计办公楼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分配、交通流线、照明、通风等方面的功能需求,而结构工程师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结构系统,如梁柱、楼板、桁架等,以支撑和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
2.相互引导关系: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相互引导和影响。
在建筑设计初期,建筑师通常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风格、氛围等设计特点,确定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和形态。
而这些设计要求会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结构的设计。
例如,在设计一座豪华酒店时,建筑师可能会提出更大的开间、更高的层高以及大门延伸的区域等要求,这些对结构的设计师将导致更大的荷载和风压荷载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需要紧密合作,相互交流,确保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协调一致。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师的要求,确定最佳的结构类型和方案,以实现建筑设计的目标。
3.创造性关系: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建筑设计师通过其对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深入理解,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和结构构造。
建筑师为了实现特定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可能会提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设计要求,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在结构设计中能够提供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建筑师可能会提出设计一个悬浮在地面上的建筑物,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设计出合适的支撑系统和各种耐力构件,以实现建筑师的创造性设计要求。
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

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建筑的结构设计是指建筑物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美学要求的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和材料运用,使建筑物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并达到持久耐久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
1. 基本概念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建筑物的骨架、承重墙、地基、屋顶和横梁等各个方面。
一个好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还要充分考虑力学、材料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结构设计原理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有一些基本原理需要遵循。
首先是力的平衡原理。
建筑物在承受各种外力作用时,必须能够保持力的平衡,才能确保其稳定性。
其次是最佳性原理,即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设计结构应尽量节约材料和减少结构的自重。
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可行性、施工的可操作性等因素。
3. 结构设计方法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法有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拱结构、悬索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需求。
例如,大跨度建筑通常采用悬索结构或拱结构,而多层建筑可采用框架结构。
4. 结构设计的特点(1)稳定性:结构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结构设计师需要计算建筑物所受到的各种力,并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来平衡这些力,使建筑物能够稳定地承受外力的作用。
(2)可靠性:结构设计需要保证建筑物能够在设计寿命内始终保持其功能和安全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如地震、风力等,以确保建筑物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安全可靠地使用。
(3)经济性: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还需要尽可能减少材料和施工成本。
结构设计师需要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找到材料使用的最佳方案,以降低建设成本。
(4)美观性:结构设计也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美观性。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运用,可以打造出独特而美观的建筑形态,使建筑物融入周围环境并具有艺术感。
总结:建筑的结构设计在建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骨架,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结构概念、荷载、设计标准、材料力学等。
一、结构概念1.结构系统:建筑结构可分为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等。
不同结构系统的选择会影响建筑物的空间形式和结构性能。
2.承重原理:结构要能够通过柱、梁、墙等传递荷载到地基上,实现整体的稳定。
常用的承重方式有受压、受拉、受弯等。
3.结构类型:根据主要受力构件的形式和布置,结构可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拉索结构等。
不同类型的结构可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二、荷载1.重力荷载:指建筑物和其内部设施自身所承受的重量,包括建筑材料、家具、设备等。
2.水平荷载: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风荷载是指建筑物由于风力作用而引起的力,地震荷载是地震活动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力。
3.温度荷载: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荷载,特别是在长跨度的结构中,温度荷载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设计标准1.建筑结构设计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进行,例如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标准》等。
2.标准规定了结构设计所需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的选用、构件的尺寸和截面设计等。
四、材料力学1.结构材料:建筑结构所使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受力特征。
2.材料强度: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建筑结构设计中要考虑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强度指标。
3.梁的受力性能:梁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构件,其受力性能与横截面形状、尺寸、材料特性等相关。
五、结构分析与设计1.结构分析: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确定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结构设计:根据给定的荷载和结构要求,确定结构材料、构件形式和尺寸,达到要求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结构概念、荷载、设计标准、材料力学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的概念

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的概念1. 什么是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说到建筑,大家可能会想起高楼大厦、古老的庙宇或者那些五颜六色的房子。
但是,咱们今天要聊的,可不是这些外表光鲜的东西,而是建筑内部的“骨架”——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很简单,就像咱们的身体,有骨骼和肌肉,建筑也是一样,有它的结构。
1.1 建筑一结构先说说建筑一结构。
这玩意儿就像是建筑的“主心骨”,不管外面多好看,里面的东西得稳得住。
一般来说,建筑一结构主要是指那些承重的部分,比如梁、柱、基础等等。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建筑就像没了脊梁,随时都有可能“趴下”。
我们走进一栋楼,看到那些坚固的柱子,它们就是建筑一结构的代表。
就像古人说的:“根基不稳,房子难立。
”有了稳固的基础,才有可能造出让人安心的房子。
1.2 建筑二结构再说说建筑二结构,这个就有点儿意思了。
建筑二结构可以看作是建筑的“肌肉”,负责分隔空间和增加美观。
它主要包括墙体、隔断、窗户和屋顶等等。
就像我们穿衣服,外面穿的好看,其实里面得搭配得当,才不会显得奇怪。
建筑二结构的设计和布置,能让整个空间既实用又美观。
试想一下,明亮的窗户和优雅的墙壁,瞬间让你觉得这地方就是个“家”,心里暖暖的。
2. 一结构与二结构的关系2.1 相辅相成那么,建筑一结构和二结构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两者就像是“亲兄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建筑一结构给建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建筑二结构则为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如果没有坚固的框架,二结构就算再好看,也无法稳稳地立住。
就像你做菜,如果没有好的锅具,做出的菜再美味也无济于事。
因此,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必须把这两者结合得当,才能打造出既美观又耐用的建筑。
2.2 实践中的应用在实际建造中,设计师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这两种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
比如说,有些地方需要更多的自然光,那就得在建筑二结构上多下功夫,设计出大窗户。
而在一些需要承重的地方,建筑一结构的设计就得更加扎实。
建筑设计包括及内容

建筑设计包括及内容建筑设计是一门兼具艺术和科学性质的综合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包括的内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是指对建筑物进行创造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合。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创造美观、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作品。
二、设计包括的内容1. 整体规划设计整体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起点,它包括对场地和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建筑布局和风格,以及确保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
2.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的承重系统、梁柱墙面等结构元素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观设计包括建筑的形式、立面以及外部细节的设计。
它与建筑的整体形象和美感密切相关,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处理方式,塑造建筑的外貌和表达。
4.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关乎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和美感,包括室内布局、家具搭配、灯光设计等。
室内设计要考虑人们的行为需求和舒适感,打造温馨、实用的室内环境。
5. 绿色建筑设计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绿色建筑设计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措施、环保材料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建筑设计的应用建筑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涉及到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娱乐设施、工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1. 住宅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场景。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满足家庭成员的居住需求,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2. 商业建筑设计商业建筑设计包括商场、办公楼、酒店等。
这些建筑需要满足商业运作的需求,既要有吸引力,又要实用和高效。
3. 文化娱乐设施设计文化娱乐设施设计是为人们提供文化、休闲和娱乐场所。
它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体育馆等,设计要考虑到展示效果、空间流线以及观众体验。
4. 工业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主要涉及到生产和制造的空间需求,如工厂、仓库等。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则解析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则解析在建筑领域中,结构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强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者的安全。
本文将解析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核心概念1. 结构:建筑物的结构是指支撑和承载建筑物自身或外部作用力的各项构件,包括梁、柱、墙等。
结构的设计需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外部环境以及材料的选择。
2. 荷载: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或力矩。
荷载可以分为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
静态荷载包括自重荷载、雨水荷载等,而动态荷载则包括地震荷载、人员活动引起的荷载等。
3. 强度:强度是指建筑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确保结构能够安全地承受外部作用力,避免出现塌方等意外情况。
4.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建筑结构保持平衡的能力。
稳定性设计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不发生倾覆或失稳。
5.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
钢结构具有高强度和较大的跨度优势,适用于大跨度的大型建筑物;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适用于多层住宅和办公楼等建筑。
二、基本原则1. 安全性: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
设计师需要根据荷载和使用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并合理设计构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确保建筑物能够安全承载荷载。
2. 经济性:经济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原则。
设计师需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和成本的使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简洁性:简洁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追求目标之一。
设计师应尽量简化结构形式和构件的布局,减少不必要的细节和附加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4. 美观性:美观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将结构元素融入建筑整体,使建筑物既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又具备美观的外观。
5.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当代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原则。
设计师应采用环保材料,考虑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 9.
上海交通银行金融大厦,地上55层,地下4层,230米,1998
武汉世界贸易大厦,地上58层,地下2层,229米,1998 上海国际金融大厦,地上56层,地下3层,226米,1998
10. 深圳彭年广场,地上58层,地下4层,222米,1998
1. 2. 3. 4.
上海金茂大厦,地上88层,地下3层,420米,1988 深圳地王大厦,地上81层,地下3层,325米,1996 广州中天大厦,地上80层,地下2层,322米,1997 深圳赛格广场,地上72层,地下4层,292米,1998
5.
6.
青岛中银大厦,地上58层,地下4层,246米,1996
§1-6 一、高层结构受力变形特点
荷 载 效 应
竖向分体系
f3(H4 )
M f2 (H2 )
N f1 ( H)
顶点水平位移:
H 0 H V P V H NP N MP M dx dx dx 0 0 EI GA EA
建筑总高:H
二、承重体系分类
框架结构:框架梁,框架柱构成;
①给、排水;
②采暖、空调、通 风、热源;
③照明、动力用电 、电源,弱电
§1-5 著名建筑简介 国际上高层建筑排名情况:
全球最高建筑前 10 位
关于规则: 进行最高建筑排位的依据是该建筑的构造高度, 既以地面为起点算起, 到建筑物的最高点或必须的构造要素为止[一般以该建筑组织给出数据为准]。 序 号 建 筑 名 称 层数 101 88 108 88 高度 [m] 508 452 443 421 415 391 384 381 374 369 竣工年份 2004 1996 1974 1998 2003 1997 1996 1931 1992 1990
剪力墙结构:承重墙体,水平楼板构成;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通过水平楼板相连构成; 筒体结构:四周封闭的剪力墙 三、材料 1、钢筋混凝土:耐火性能、抗腐蚀性能好 最高建筑:朝鲜平壤,柳京饭店:105层,319.8米 我国最高建筑:上海金贸大厦,88层,420米
2、钢: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
建筑结构 体系概念 与设计
主讲: 郭院成
建筑结构设计内容包括:
结构选型
(包括承重体系及结构构件几何尺寸选择;
需要了解可供选择的承重体系类型及各类结构 的特点、适用范围等)
结构分析
(包括计算简图选取,结构受力变形分析与计算)
结构设计
(根据结构构件的截面控制内力进行配筋计算与
构造处理)
第一章
建筑设计与结构概念总论 §1-1 概述 结构工程师
2)优缺点:抗侧移刚度大,水平侧移小
平面布置受到一定限制。
3)适用范围:高层公寓、高层旅馆、高层住宅; 适宜建造层数:5~30层,最高层数:40层 4)分类:落地剪力墙:剪力墙直接与基础相连; 框支剪力墙:由框支柱和剪力墙共同组成;
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由落地剪力墙和中间框支柱组成;
3、框架—剪力墙结构 1)优点:同时具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2)设计要点:剪力墙数量和平面位置布置。
7.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电视塔:1985年,375米
8. 拉脱维亚,里加电视塔:371米 9. 德国柏林,柏林电视塔:1969年,365米 10. 美国,拉斯维加斯最高部位:1996年,350米
国内已建成最高的100栋建筑(截止1998年底)
高层建筑结构学组赵西安等整理,« 建筑结构学报» 1999年第4期
3)多筒结构 i)成束筒结构:由多个筒体在横向组合而成; ii)巨型框架:由多个筒体和水平巨型梁组成;
巨型梁 巨型柱
小框架
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1-3
结构教育与设计的总体概念 总体设计与局部构件设计 由局部机械的组合,形成整体。 缺乏对整体的主动控制。
结构选型与结构设计
从局部到整体
建立全局观:从整体出发,实现总体设计。 §1-4 建筑设计、 整体建筑物的设计 结构设计、 设备设计
①环境、场地、 体 ①结构形式; 形; ②结构材料; ②功能空间形式; ③承载力、刚度; ③主观感受需求的 ④构造和施工。 满足
最高建筑: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110层,442米
四、竖向抗侧移结构体系特点 1、框架结构 1)定义:由框架梁和柱构成的用来承担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 构体系。 2)优缺点:平面布置灵活; 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侧移较大。 3)适用范围:商场、办公楼等大空间公共建筑。 适宜建造层数:5~15层,最高层数:20层 2、剪力墙结构 1)定义:由建筑墙体和水平楼板构成的用来承担竖向荷载及水平 荷载的结构体系。
建筑师
①考虑有关空间和技术性能 的所有要求;
②进行分体系空间形式及性 能方面的工作; ③使所有分体系相互配合形 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建筑设计
①考虑有关结构的整体性、 承载力和效能的要求;
②进行结构技术性能方面的 工作; ③实现房屋结构设计。
总体构思
总体建筑设计
§1-2
建筑与结构设计过程及关系
建筑分阶段设计过程: ①根据建筑设计功能要求和环 境设计条件,初步构思整体建 筑形式; ②按承重结构体系特点,构思 总体建筑形式; ③确定主要分体系和关键构件 的结构性能,以证明结构形式 的可行性; ④对初步设计进行全面改进, 进行细部设计。
1 [台北]台北 101(已封顶) 2 [吉隆坡]佩特纳斯大厦 3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4 [上海]金茂大厦
5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第二期(已完成外部工程) 88 6 [广州]中信广场 7 [深圳]地王大厦 8 [纽约]帝国大厦 9 [香港]中环广场 10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数据截至:2003 年 8 月 80 69 102 78 72
10个最高的塔
(摘自«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9年第1期 赵小宁:多高才算胜者)
1. 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国家塔:1976年,553米
2. 俄罗斯莫斯科,Ostankino塔:1967年,533米
3. 中国上海东方明珠塔:1995年,464米 4. 中国天津,天津塔:1991年,415米 5.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塔:1983年,376米 6. 乌克兰基辅电视塔:1985年,375米
3)适宜建造层数: 框架—剪力墙:10~20层,最多达25层
框架—筒体: 10~40层,最多达50层
4、筒体结构 1)单元筒类型: i )实腹筒:由四片剪力墙体构成;
ii)框
筒:由高梁、密柱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ii)框桁筒:由梁、柱和斜向拉压杆构成。 2)筒中筒结构 i)框筒结构:有外框筒和内框架共同构成; ii)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实腹筒构成。 适宜层数: 40~50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