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7篇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7篇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1一、活动目的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风俗。

2、欣赏各种花灯,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1、请家长带幼儿欣赏元宵灯会。

2、搜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1、讨论导入〔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2、出示元宵食品,理解吃元宵风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2〕老师小结:元宵表示团聚,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聚的美妙愿望。

〔3〕幼儿品味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妙。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欣赏,描绘。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欣赏灯会的感受.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3〕老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最好看。

四、活动完毕1、评价2、总结附儿歌: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2活动目的: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构造,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活动准备: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历,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构造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2024年大班元宵节闹花灯教案范文

2024年大班元宵节闹花灯教案范文

2024年大班元宵节闹花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2.制作花灯的步骤和方法3.合作完成花灯的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掌握制作花灯的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花灯的制作技巧和合作完成花灯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灯笼,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讲解元宵节的习俗(1)教师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意义。

(2)教师讲解元宵节的习俗,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3.制作花灯(1)教师出示制作花灯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吗?(3)教师示范制作花灯的步骤,讲解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名组长,分配任务,合作完成花灯的制作。

4.展示花灯(1)教师邀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花灯,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对每组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延伸1.开展元宵节主题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元宵节的喜爱。

2.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区的花灯展览,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在了解元宵节习俗的基础上,通过制作花灯,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了解元宵节习俗: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元宵节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节日的气氛。

接着提问:“谁知道元宵节我们都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习俗。

(2)掌握制作花灯步骤:教师将制作花灯的步骤分解为五部分,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一步,例如:“我们要剪出一个圆形的纸片,这就是花灯的底部。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标题:《快乐庆元宵、传统文化韵味浓》教学目标:2.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包括元宵节的简介、习俗的图片和PPT等教具。

2.测验题目卡片。

3.制作元宵的材料:糯米粉、水、白糖、枣泥、花生碎等。

4.制作元宵灯谜和奖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播放一段有关元宵节的概况视频,激发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

2.引导提问:你们知道元宵节吗?元宵节是在几月几号?你们家庭会怎么庆祝元宵节?3.让幼儿展示父母制作的元宵节食品或元宵灯谜。

二、知识讲解(25分钟)1.回顾幼儿对元宵节的了解,由教师简要介绍元宵节起源、传统习俗以及元宵节的意义。

2.展示图片和PPT,讲解元宵节的重要习俗:观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3.通过问答和师生互动,让幼儿积极参与,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体验活动(30分钟)1.制作元宵:幼儿分组进行,每组提供材料并按照教师示范自行制作元宵。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2.点亮灯谜:每个小组准备一道自己出的灯谜,并制作对应的谜底卡片,然后每组展示灯谜给其他组猜,猜对的班级给予奖励。

四、展示和总结(20分钟)1.各组展示制作的元宵,比较形状和口感,由幼儿自己评选出最好吃的元宵。

2.师生共同回顾和总结学习内容,鼓励幼儿表达对元宵节的感受和体验。

3.分发测验题目卡片,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以检验幼儿的学习成果。

五、延伸活动(15分钟)1.观看元宵节相关的动画片或儿童音乐视频,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2.老师与幼儿共同制作元宵灯笼,让幼儿体验传统手工技艺。

3.班级组织庆祝仪式,让幼儿一起吃元宵、猜灯谜、欣赏元宵灯笼。

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元宵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2.幼儿通过制作元宵,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生动的延伸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深入体验了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通用5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篇1活动背景一:元宵节的文化: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元宵之夜,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

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

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

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二:活动意图:新学期开学正逢元宵节,新年的气氛还在孩子的心中,让宝宝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稳定情绪是个不错的方法。

我们小班的孩子对元宵节的认识并不深,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元宵节的半日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来缓解部分幼儿的上学情绪,通过活动来增加亲子间的亲情交流。

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引导幼儿高高兴兴地回到幼儿园,尽快适应新学期生活。

3、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4、感受和同伴玩花灯的快乐情绪。

活动时间.3.5参加对象新区实验幼儿园小班组全体师生具体活动安排活动一:了解元宵的习俗1、通过图片录像等媒介物质向孩子们介绍元宵节的文化。

2、鼓励家长帮孩子们准备花灯,并告诉幼儿自己花灯的名称。

活动二:亲子同乐搓元宵1、布置回型大厅环境:亲子搓元宵。

(准备:电子炉,锅,勺子、盘子等。

)活动三:玩花灯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花灯。

活动效果反思与建议准备:家长:糯米粉、青菜汁、胡萝卜汁、紫甘蓝、蕃茄汁等。

围裙大小各一套;揉粉的盆一个,幼儿园:台布(一次性的),白糖,用大锅煮汤圆,煮熟捞大锅内端出至备餐桌装汤圆教师:回廊,桌子围成一圈,每班若干家庭。

餐盘每班6个,汤匙每人一把(洗净后收在班上备用)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篇2活动设计背景刚过元宵节,儿童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

2024年大班元宵节美工活动教案精选

2024年大班元宵节美工活动教案精选

2024年大班元宵节美工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工活动教材》第三章“节日美工”,详细内容为元宵节主题的美工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并学会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制作元宵节相关的手工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各种美工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出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学会制作简单的元宵节手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元宵节相关图片、视频、美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学具:每组一套美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元宵节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激发幼儿对节日的兴趣。

2.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邀请幼儿扮演卖汤圆的小商贩,模拟买卖汤圆的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制作元宵节主题的手工作品,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美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元宵节美工活动2. 内容:(1)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2)美工制作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元宵节主题的手工作品。

2. 答案:(1)选择合适的美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2)根据教师示范的制作步骤,完成作品。

(3)作品要求富有创意,能体现出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元宵节主题的绘画比赛,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2)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汤圆,体验亲子互动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精选5篇)

【导语】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个较长的过程,据⼀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上⾟夜在⽢泉宫祭祀“太⼀”的活动,被后⼈视作正⽉⼗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是在汉魏之后。

正⽉⼗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

唐朝时,佛教⼤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五这⼀天“燃灯供佛”,佛家灯⽕于是遍布民间。

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幼⼉园⼤班元宵节教案 活动⽬标: 1.引导幼⼉运⽤各种材料,⾃主选择适宜的⼯具制作彩⾊元宵。

2.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激发幼⼉积极思维,⼤胆动⼿操作,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

3.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4.体验元宵节的快乐氛围。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材料区:幼⼉已制作成的各种彩⾊⽔、⽶粉。

2.⼯具区:各种餐具(碗、调羹、盘⼦等),抹布 3.游戏区:⼤地毯上洒满蓝⾊⼩绉纹纸条。

活动过程: 1.与幼⼉共同回忆制作彩⾊⽔的过程。

2.教师出⽰⽶粉和彩⾊⽔,讨论如何制作彩⾊的元宵。

师:今天我们要来做彩⾊元宵,需要什么材料呢? 幼:彩⾊⽔,⽶粉。

师:有了彩⾊的⽔,⽶粉。

我们怎样制作彩⾊的元宵呢? 幼A:⽶粉⾥放点红⾊的⽔。

幼B:搅拌⽶粉。

揉成⽶粉团,再搓成彩⾊元宵。

3.幼⼉⾃主选择喜欢的材料,进⾏操作。

教师巡回引导,⿎励幼⼉⼤胆尝试。

提醒幼⼉之间互相帮助,注意卫⽣。

对能⼒不强的幼⼉给予引导和帮助。

幼A:⼀边和着⽶粉,⼀边数着数:“1、2、3、4、5,够了。

”然后⽤调羹搅拌着⽶粉和红⾊的草莓汁,“变了,变了,⽶粉变成红⾊了。

”兴奋的她不断的探索着⽶粉、⽶粉糊、⽶粉团…… 幼B:不时地看看⾃⼰的操作,⼜偷偷地瞧⽼师。

原来是他的桔⼦⽶粉糊太稀了。

⾯对他的困惑,教师给予及时的旁敲侧击的引导。

4.幼⼉互相交流制作过程,展⽰⾃⼰的劳动成果。

5.游戏:元宵乐 幼⼉扮成元宵在地毯上⾃由滚动。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三篇

【导语】元宵节的⽂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参与,乐在其中。

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流如织,男⼥相遇,易于产⽣爱情。

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幼⼉园⼤班元宵节教案篇⼀ ⼀、活动⽬标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化,感受节⽇⽓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家⼀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的快乐⽓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图⽚。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个。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出⽰元宵⾷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1)幼⼉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结:元宵表⽰团圆,表达了⼈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品尝元宵,进⼀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各种花灯,引导幼⼉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盏花灯? (2)引导幼⼉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 (3)教师⼩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天,⼈们⾮常珍惜.希望⼤家能快乐的聚集在⼀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 幼⼉分为8-10⼈⼀组,随着⼉歌变化队形,⽐⼀⽐哪组队形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歌: 我们排着队⼉⾛,灯⼉变成⼀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灯⼉变成⼀朵花; 我们背靠背⼉⾛,灯⼉变成⼀车轮。

幼⼉园⼤班元宵节教案篇⼆ 活动⽬标: 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2、参与节⽇游戏,并学习制作元宵 3、学习新词“闹、团圆” 4、感受节⽇的欢乐⽓氛 5、让学⽣了解节⽇的习俗 活动准备: 元宵节⾳像资料(VCD),花灯⼀个,灯谜⼏条,橡⽪泥若⼲ 活动过程: 1、歌曲《卖汤圆》导⼊课题 教师扮演卖汤圆的⾓⾊,通过孩⼦们对好吃的汤圆的兴趣,开始⽣动有趣的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元宵节的来历》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元宵节的来历》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元宵节的来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的来历和习俗是我们必须传承给孩子们的。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教案《元宵节的来历》,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历史背景、来历和传统习俗,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历史背景和来历。

2. 让孩子们掌握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元宵节的历史背景和来历。

2. 教学重点: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灯笼模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元宵节的视频,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2. 讲解:结合PPT和图片,详细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3. 实践: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灯笼,体验元宵节的传统活动。

4. 分享: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元宵节的历史背景和来历。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掌握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六、课后反思1. 这节课通过视频、图片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了元宵节的历史背景和来历,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 在实践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制作灯笼,增强了动手能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3. 但在分享环节,部分孩子过于紧张,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七、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制作灯笼,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孩子们参观灯笼展览,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3. 开展元宵节知识竞答,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这节社会教案《元宵节的来历》,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同时,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节日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
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 ,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
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
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
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
准备:
家长: 糯米粉、 青菜汁、 胡萝卜汁、 紫甘蓝、 蕃茄汁等。
围裙大小各一套 ; 揉粉的盆一个,
幼儿园:台布 ( 一次性的 ) ,白糖,用大锅煮汤圆,煮熟
捞大锅内端出至备餐桌装汤圆 教师:回廊,桌子围成一圈,
每班若干家庭。餐盘每班 6 个,汤匙每人一把 ( 洗净后收在
班上备用 )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

人却在,火阑珊处。
诗之首 : 《正月十五夜》 ( 唐 )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 相催。 三、完成课本 p3 表格 第四课时 一、活动内容展示与评价 1、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 2、你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 二、完成 p4 表格 三、总结
二、活动过程 1,交流元宵节的来历 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 之乱是正月十五 ; 二说,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 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 ; 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 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2,交流元宵节的历史发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 XX 多年前在西汉 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 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 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 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 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 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3 、交流元宵节的习 俗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 春灯节、 小正月、 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 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 同。
二、活动过程 1、讨论你对元宵节还知道那些内容 ? ( 吃元宵、猜灯谜、逛庙会等 ) 2、你还想知道有关元宵节的那些内容 ?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课题方案 3、交流课题研究方案 (1) 、元宵节的来历 (2) 、元宵节的历史发展 (3) 、各地元宵节的习俗 (4) 、有关元宵节的诗词对联 4、小组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 三、小结 第二三课时 一、导入 通过你们的调查研究,你们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我 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分享你们的收获。
谜(6). 元宵节踩高跷 (7). 元宵节祭门、祭户 (8). 元宵节走百
病(9). 迎紫姑 (10). 逐鼠
4、交流元宵节的诗词
诗词两首关于元宵的:
词之首 : 《青玉案 元夕》
( 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
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节的认识并不深,为了让孩子们
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元宵节的半日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来缓
解部分幼儿的上学情绪,通过活动来增加亲子间的亲情交流。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 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引导幼儿高高兴兴地回到幼儿园,尽快适应新学期 生活。。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
导语:我们大班的孩子对元宵节的认识并不深,为了让
孩子们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风
俗习惯。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元宵节的半日活动,希望通过
活动来缓解部分幼儿的上学情绪,通过活动来增加亲子间的
亲情交流。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
节》,欢迎阅读参考。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 ;
2.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
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3.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
力所在 ;
4. 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综合
能力 ;
5.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协作精神 ;
(2). 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 简称为 “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
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
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 ; 如女儿怀孕,则除
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 元宵节耍龙灯 (4). 元宵节舞狮子 (5) 、元宵节猜灯
教师依次出示灯谜 (1) “白白胖胖,圆圆溜溜 . 甜甜五脏,装中间 . 吃在嘴 里,又软又黏 ”提醒幼儿元宵节有的,让幼儿开动脑筋说 出谜底 ( 汤圆 ) 。教师提示,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2) “什么花天上开 ?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 ”( 大家来猜 猜烟花 ) (3) “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 , 。有瓜没 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 打一物灯笼 ) (4) “元宵佳节就有它,谜语往它身上藏。 ” ( 打一物花 灯) (5) “正月十五,全家聚,圆桌坐来,圆着吃。 ” ( 打一 名词 团圆饭 ) 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吃 元宵饭,叫什么饭 ?引导幼儿说出团圆饭,教师解释团圆的 意思,让幼儿知道元宵节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3. 做汤圆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彩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 出不同种类的汤圆。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 趣。 4. 唱儿歌《卖汤圆》
3、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 彩和图案。
4、感受和同伴玩花灯的快乐情绪。 活动时间 参加对象新区实验幼儿园小班组全体师生 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一:了解元宵的习俗 1、通过图片录像等媒介物质向孩子们介绍元宵节的文 化。 2、鼓励家长帮孩子们准备花灯,并告诉幼儿自己花灯 的名称。 活动二:亲子同乐搓元宵 1、布置回型大厅环境:亲子搓元宵。 ( 准备:电子炉, 锅,勺子、盘子等。 ) 活动三:玩花灯 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花灯。 活动效果 反思与建议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教师对幼儿说: “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
过节日,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 ?”
二. 基本部分
1. 认识元宵节
幼儿观看动画片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看动
画片那动画片里讲什么啊 ?她们过的是什么节 ? 他们是怎样 过节的 ? 都有什么活动 ?
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 法。 2. 猜灯谜
6. 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
活动重难点: .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
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活动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元宵节。正 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 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 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 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1) 教师教幼儿学会唱儿歌。
(2) 根据歌词边唱表演动作。
【结束部分】
教师让幼儿收拾好桌上的东西,放会原处,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
活动背景
一:元宵节的文化: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灯节”、“上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每逢上元,
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元宵之夜, 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
【活动目标】
1. 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
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 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
和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
3 、彩泥每个幼儿一份 ; 4 、《卖汤圆》儿歌 。
四处游走玩耍。元宵佳节,不少地灯、
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元
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
生活幸福甜美。
二:活动意图:
新学期开学正逢元宵节,新年的气氛还在孩子的心中,
让宝宝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稳定情绪是个不错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