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基础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ICD基本知识1

ICD基本知识1

ICD-10(国际疾病分类)基础知识第一节疾病分类概述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工作是对病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病案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疾病分类的概念1、什么是分类:分类是根据实物的某种外部或内在特征将事物分组、排列组合,是统计、分析的前期工作,是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研究事物本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2、什么是分类轴心: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式所采用疾病的某种特征。

在国际疾病分类中,使用的疾病特征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即病因、部位、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和病理,因此国际疾病分类称之为多轴心分类。

通常国际疾病分类的每个层次的分类轴心只有一个。

但是类目下的亚目分类,个别情况有两个分类轴心。

如:A19粟粒性结核病的亚目,A19.0至A19.2的分类是以部位为轴心,而这个类目的主要分类轴心却是临床表现的急慢性。

3、疾病分类: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比如病因、解剖位置、临床表现和病理等特性,将疾病进行排列分组,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组合。

有时一个组别可以包含若干种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疾病,有时仅单纯地包含某种疾病。

国际疾病分类是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疾病分组情况。

疾病分类是卫生信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医学英语、分类规则等方面的知识于一身,是将原始资料加工成为信息的重要工具。

统一的疾病命名是分类的基础,标准化的分类方法又是医院间、地区间乃至国际间交流、比较的桥梁。

4、疾病命名:疾病命名是给疾病起一个特定的名称,使之可以区别于其他疾病。

理想的疾病名称,应既能反映疾病的内在本质或外在表现的某些特点,又是唯一性的。

5、疾病命名与疾病分类的内在联系:疾病命名是疾病分类的基础,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疾病命名的列表本身是一份最详细的分类表。

反而言之,将一个疾病分类表最详细地扩展开,使每一个编码都对应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这时的疾病分类表也就是一个疾病命名表了。

疾病分类基础知识课件

疾病分类基础知识课件

第15章
只要向产科就医就有分类于 本章,其他章的情况只能做 附加编码。
除第15章外,分类时优先于 其它章。
第18章、第21章
有明确的病因或其他疾病情 况时,本章只能作为附加码。
第20章
本章的编码只能作为附加编码。
(二)ICD-10第三卷索引的内容、结构与编排方法
1.ICD-10第三卷索引的内容与结构(病案信息学第234页)
例如:A39 脑膜炎球菌感染 A39.0†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G01*) A39.1† 沃-费综合征 (E35.1*) A39.2 急性脑膜炎球菌血症 A39.3 慢性脑膜炎球菌血症 A39.4 未特指的脑膜炎球菌血症 A39.5† 脑膜炎球菌性心脏病 脑膜炎球菌性: ·心炎 NOS (I52.0*) ·心内膜炎 (I39.8*) ·心肌炎 (I41.0*)
疾病分类轴心:(病案信息学第225-226页) 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时所采用的疾病的某种特征。即:
病因、解剖部位、临床表现和病理。国际疾病分类是一个 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的分类。疾病分类轴心也就是分类的 标准,标准一旦确立,分类将围绕着标准进行。
疾病分类的目的:(病案信息学第226页) 疾病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按照所设定的方案进行资料的
国际疾病分类不是疾病命名的标准,是分类的国际 标准,是各国进行卫生信息交流的基础。 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的意义在于:
1.国内与国际的交流 2.医疗、科研与教学病案资料的检索 3.管理信息的提取 4.医疗付款中的疾病分组
ICD-10的基础知识
一、ICD-10第一卷与第三卷的排列结构 特殊组合章
二、ICD-10的专用术语、符号与缩略语 三、基本编码原则 四、疾病编码的操作程序 五、ICD-10的编码操作方法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培训ppt课件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培训ppt课件

2019/7/17
17
3、疾病分类轴心 疾病分类轴心:分类的标准或尺度,即分类时 所采用疾病的某种特征。 国际疾病分类采用多轴心(混合轴心)分类 病因、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分期、 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并发症、发病时间等) 和病理。 例如:浸润型肺结核 这一诊断术语采用了三个分类轴心: 临床表现、解剖部位、病因。
2019/7/17
13
临床工作中疾病命名存在的一些问题 ①一种疾病有几种不同的名称:肝豆状核变性又 称威尔逊病。 ②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疾病:克山病(饮食性硒缺 乏病)。 ③随意命名疾病:盆底综合征(便秘)等。 ④与国际上命名有冲突的特定含义命名: 例如:颈椎病 国际:颈椎管狭窄、颈椎管裂、颈椎突出、颈椎 骨性关节炎等等。 我国:颈椎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
2019/7/17
18
单独使用一个分类轴心对有些疾病往往无法 进行分类,如:肿瘤无法从病因进行分类,只能 从解剖部位和病理改变等进行分类。
ICD坚持以病因为主、其他标准为辅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在国际疾病分类的每个层次上分类 轴心只有一个。
如: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则是以病 因为轴心。
2019/7/17
20
第一层次:类目——按病因分类
ICD-10编码
疾病名称
A00—A09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A00
霍乱
A01
伤寒和副伤寒
A02
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A03
细菌性痢疾
A04
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A05
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
A06
阿米巴病
A07
其他原生动物性肠道疾病
A08
病毒性和其他特指的肠道感染
2019/7/17A09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基础知识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基础知识
按某种特定的疾病组成的章节: 第2章 肿瘤
按症状、体征等组成的章节: 第18章症状、体征和临床实验室异常所见,不
可分类于他处者
12
三位数类目表
章节名称
类目范围
1、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A00-B99
2、肿瘤
C00-D48
3、血液病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
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
D50-D89
4、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 E00-E90
18
特殊组合章的分类顺序
特殊组合章的 分类顺序
表示的章节
分类要求
强烈优先分类 章
第15章、第16章
只要向产科就医就有分类于本章, 其他章的情况只能做附加编码。
一般优先分类 章
第1章、第2章、 第5章、第17章、 第19章
除第15章、第16章外,分类时优 先于其它章。
最后分类章 附加编码章
第18章、第21章
一个小数点。如:S02.011 顶骨开放性骨折。
21
残余类目(剩余类目):指亚目标题中的“其他” 和“未特指”,大多数用-.8和-.9表示,用于分 类那些不能归类到该类目其他特指亚目的疾病。
例如: K81.0 急性胆囊炎 K81.1 慢性胆囊炎 K81.8 其他的胆囊炎 K81.9 未特指的胆囊炎
同义词:卒(cu)中[中风](脑)(麻痹性)I64 指示短语:第一卷中编码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交搭 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47.8下方括号[见注释5,第144页] 注释短语:葡萄胎O01[水泡状胎块] 卷一 P578
33
圆括号:圆括号中的词为辅助性的修饰词(补充用词) 规则:不管它是否出现在一个诊断当中,都不影响其编码
3
时间
1893年 1900年 1909年 1920年 1929年 1938年 1948年 1955年 1965年 1975年 1989年 2005年 2015年

精神疾病基础知识课件

精神疾病基础知识课件
谢谢
DESIGN WORKS KEEP
强迫症: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等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包括创伤事件后出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进食障碍:包括厌食症、暴食症等饮食问题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梦游等睡眠问题
物质滥用:包括药物滥用、酒精依赖等成瘾问题
认知障碍:包括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功能下降问题
其他精神疾病:包括人格障碍、分离性障碍等
常见精神疾病
2
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史是精神疾病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因素
心理评估:使用心理量表、访谈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检查、脑成像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诊断标准: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或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等标准进行诊断
治疗计划: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精神疾病的分类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和干预。
精神疾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精神疾病的分类
精神分裂症:包括妄想、幻觉、思维混乱等症状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躁郁症等情绪问题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症、恐慌症等
03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国际疾病分类教材(ICD10基础)

国际疾病分类教材(ICD10基础)

国际疾病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
分类依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 现和解剖位置等特征进行分类。
方法
采用逐级分类,将疾病分为大类、中 类和小类,每一类都有明确的定义和 标准,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02
ICD-10基础知识
ICD-10编码系统简介
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疾病分类系统,用于对疾病进行分类和编码。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ICD-10编码实践
总结词
编码准确性
详细描述
某医院在ICD-10编码实践中,通过加强培训和规范操作,显著提高了编码准确性,减少了编码错误率,为医疗数 据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案例二
总结词
流行病学研究效率
详细描述
某地区利用ICD-10进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统一编码标准,简化了数据收集和处理流程,提高了研究 效率,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它提供了统一的疾病分类框架,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信息能够进行比较和分 析。
ICD-10将疾病分为不同的章节和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唯一的编码,方便信息检索和 交流。
ICD-10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疾病分类原则
ICD-10按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 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进行分
类。
疾病分类方法
采用线性和分层分类方法,先按照 主要病因和病理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再按照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进行细 分。
诊断编码
ICD-10为全球医疗系统提 供统一的疾病诊断编码, 有助于医疗机构进行病历 管理和数据统计。
医疗费用核算
ICD-10编码可用于核算医 疗费用,帮助医疗机构进 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医疗质量评价

疾病分类ICD培训课件

疾病分类ICD培训课件

疾病分类:(病案信息学第224页) 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一定的规 则和分类的方法,将各种疾病按某些既定的标准(轴 心),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起。 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解剖部位、临 床表现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地进行有序的组合,即 将同类的疾病分在一组。有一个疾病为一组,亦有若干 个疾病为一组。国际疾病分类是用编码的方法表示疾病 分组的情况。
3.最后分类章:第18章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于他处者;第21章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 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可分类于这两章的症状、体征当有 明确疾病病因或有其它疾病情况时,他们的编码只作为 附加编码。 4.附加编码章:专指第20章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此章在 ICD-9中是补充分类章。在ICD-10中,虽然本章被归纳为 主体分类,取消了原有的补充分类章,但由于疾病本身的 情况已分类于第19章,因此在统计时要将此章的编码除外, 否则损伤和中毒病人将会重复计数,将出现出院病人总数 大于实际人数。
特殊组合章的分类顺序
特殊组合章的 分类顺序 表示的章节 分类要求
强烈优先分类 章
第15章
只要向产科就医就有分类于 本章,其他章的情况只能做 附加编码。 除第15章外,分类时优先于 其它章。 有明确的病因或其他疾病情况 时,本章只能作为附加码。 本章的编码类 第5章、第16章、 章 第17章、第19章 最后分类章 附加编码章 第18章、第21章 第20章
ICD-10的基础知识
一、ICD-10第一卷与第三卷的排列结构 特殊组合章 二、ICD-10的专用术语、符号与缩略语 三、基本编码原则 四、疾病编码的操作程序
五、ICD-10的编码操作方法
ICD-10的结构
ICD-10由三卷组成,第一卷为类目表,第二卷为 指导手册,第三卷为字母顺序索引。 一、ICD-10的内容与编排方法 (一)ICD-10第一卷的内容与编排方法 1.ICD-10第一卷的内容包括(病案信息学第232-233页) 前言 致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报告 三位数类目表 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







第一章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二章 肿瘤;
第五章 精神和行为障碍;
第十七章 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第十九章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上述这些章在分类时,通常优先于其他章。
例如,传染病作为疾病的病因 时,往往会引起一些临床症
状,涉及身体的某个系统,这时分类要么是采用星剑号编码,
三、ICD-10的专用术语、符号与略语
❖ 形态学编码:是说明肿瘤的组织来源和动态
的编码,用字母M加五位数字表示。
❖ 如:M8000/0良性肿瘤

M8000/1是否良性或恶性未肯定肿瘤

M8000/2原位癌

M8000/3恶性肿瘤

M8000/6转移性(继发性)肿瘤
三、ICD-10的专用术语、符号与略语
如脑炎后智力低下。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有晚期效应的。
六、基本编码规则









晚期效应的类目有:
B90-B94 传染病和寄生虫的后遗症
E64.营养不良和其他营养缺乏的后遗症
E68
营养过度后遗症
G09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后遗症
I69.脑血管病后遗症
O97
由于直接产科原因后遗症的死亡(这是死因编码)
学、管理及医疗付款等方面需要,我国医院
多使用六位数编码,但医院住院患者的统计
报表不受六位数编码的影响。现使用的六位
代码是卫生部办公厅《疾病分类与代码(修
订版)》
六、基本编码规则
❖ 2、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索引中容易误读的汉字 第一部分索引 疾病和损伤性质的字母顺序索引
主导词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 主导词首字笔画检字表 疾病和损伤性质的字母顺序索引正文 第二部分索引 损伤的外部原因索引(第1455-1553页) 主导词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 主导词首字笔画检字表 损伤的外部原因索引正文 第三部分索引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第1557-1707页) 主导词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 主导词首字笔画检字表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正文 尚无中文译名的药物和化学制剂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 (第二版)
疾病分类基础知识
内容: 一、概念:
1、疾病命名 2、疾病分类 3、疾病分类轴心 4、疾病分类的目的 二、ICD-10分类系统的特点 三、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的意义
一、概念:
疾病命名:(病案信息学第223页)
疾病命名是给疾病起一个特定的名称,使之区别 于其它疾病。理想的疾病名称应既能反映疾病的内在 本质或外在表现的某些特征,又是唯一性的。例如: 结核性脑膜炎
统一的疾病命名是疾病分类的基础,标准化的分 类方法又是医院间、地区间乃至国际间信息交流、比 较的桥梁。
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名称:(病案信息学第224页) 1.一种疾病有几种不同的名称 2.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疾病名称 3.随意命名的疾病名称 4.与国际上命名有冲突的特定含义的名称
疾病分类:(病案信息学第224页)
2.ICD-10第一卷内容的排列 我们经常使用的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肿瘤形态
学的编码,他们的排列首先是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然后 是按数字的大小顺序排列。
新增加的第二十二章的编码是U00-U99排在了最后。
3.特殊组合章(病案信息学第233页)
ICD-10采用的是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的分类方法, 因其重点强调的是病因,对不能按病因分类或病因不明 确的疾病则按其它因素作为分类轴心,按不同的轴心组 成特殊组合章。
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一定的规 则和分类的方法,将各种疾病按某些既定的标准(轴 心),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起。
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解剖部位、临 床表现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地进行有序的组合,即 将同类的疾病分在一组。有一个疾病为一组,亦有若干 个疾病为一组。国际疾病分类是用编码的方法表示疾病 分组的情况。
除按解剖系统分类的各章外,余者是特殊组合章。 特殊组合章有按某一特定阶段(时期)组成的章节,如: 第15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也有按某种特定的疾病 分类,如:第2章 肿瘤;甚至还有按症状、体征来分类 的,如第18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 可分类于他处者;但主要还是按病因分类的章节。对于 特殊组合章,有不同的分类顺序,如下:
ICD-10的结构
ICD-10由三卷组成,第一卷为类目表,第二卷为 指导手册,第三卷为字母顺序索引。
一、ICD-10的内容与编排方法 (一)ICD-10第一卷的内容与编排方法 1.ICD-10第一卷的内容包括(病案信息学第232-233页)
前言 致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报告 三位数类目表 内容类目表和四位数亚目
4.附加编码章:专指第20章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此章在 ICD-9中是补充分类章。在ICD-10中,虽然本章被归纳为 主体分类,取消了原有的补充分类章,但由于疾病本身的 情况已分类于第19章,因此在统计时要将此章的编码除外, 否则损伤和中毒病人将会重复计数,将出现出院病人总数 大于实际人数。
特殊组合章的分类顺序
第15章
只要向产科就医就有分类于 本章,其他章的情况只能做 附加编码。
除第15明确的病因或其他疾病情 况时,本章只能作为附加码。
第20章
本章的编码只能作为附加编码。
(二)ICD-10第三卷索引的内容、结构与编排方法
1.ICD-10第三卷索引的内容与结构(病案信息学第234页)
国际疾病分类不是疾病命名的标准,是分类的国际 标准,是各国进行卫生信息交流的基础。 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的意义在于:
1.国内与国际的交流 2.医疗、科研与教学病案资料的检索 3.管理信息的提取 4.医疗付款中的疾病分组
ICD-10的基础知识
一、ICD-10第一卷与第三卷的排列结构 特殊组合章
二、ICD-10的专用术语、符号与缩略语 三、基本编码原则 四、疾病编码的操作程序 五、ICD-10的编码操作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它希望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满 足各个方面对资料的需求,如临床医师、病理学家、医院 管理者、流行病学家、国家医学信息统计中心等。
二、ICD-10分类系统的特点(病案信息学第226-227页)
1.科学性 4.适用性
2.准确性 3.完整性 5.可操作性
三、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的意义(病案信息学第228-229页)
疾病分类轴心:(病案信息学第225-226页) 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时所采用的疾病的某种特征。即:
病因、解剖部位、临床表现和病理。国际疾病分类是一个 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的分类。疾病分类轴心也就是分类的 标准,标准一旦确立,分类将围绕着标准进行。
疾病分类的目的:(病案信息学第226页) 疾病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按照所设定的方案进行资料的
上述这些章在分类时,通常优先于其它章。例如,传 染病作为疾病的病因时,往往会引起一些临床症状,涉及 身体的某个系统,这时分类要么是采用星剑号编码,要么 干脆只有第一章的编码,如淋球菌性尿道炎 A54.0。
3.最后分类章:第18章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于他处者;第21章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 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可分类于这两章的症状、体征当有 明确疾病病因或有其它疾病情况时,他们的编码只作为 附加编码。
1.强烈优先分类章:第15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孕 产妇不管同时伴随有任何其它疾病,只要是向产科求医, 就要分类到本章中。必要时,其它章的编码只能作为附 加编码。
2. 一般优先分类章:第1章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2 章 肿瘤;第5章 精神和行为障碍;第16章 起源于围生期 的某些情况;第17章 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第 19章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它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