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差异的多维度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
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差异的多维度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

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差异的多维度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的关键。
为了更有效实现产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文章引入一种多维度综合研究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之间的差别和距离,为提升工业制造能力水平找准方向和具体方法,并建议加快修订更新中国标准,逐步缩小中国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
标签:标准;多维度;等同采用;修改采用Abstract:Standards determine quality,and only high standards have high quality. China’s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s are ke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effective product standards and quality improvemen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ul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s from the macro,meso and micro lev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and distance between the Chinese standard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finds out the direction and concret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capacity,and suggests speeding up the revision and updating of the Chinese standard,so as to gradually narrow the gap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s.Keywords:standard;multidimensional;equivalent adoption;modification and adoption1 概述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35号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正文:----------------------------------------------------------------------------------------------------------------------------------------------------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1992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35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的开展,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国际标准化和贸易方面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简称采标),是指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下同),并贯彻实施。
第三条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
第二章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第四条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应当符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规,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适用我国气候、地理条件和资源合理利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五条凡已有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的,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
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能适应需要的,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第六条对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和贸易需要的标准应当先行采用,并与相关标准相协调。
ASTM-JIS-EN及中国国家标准对比详细情况钢化镀膜中空解析

培训资料一、标准知识简介1.我国标准的体制1.1我国标准分级〔四级〕及编号: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编号: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GB〕、发布的顺序号、发布的年号三局部组成;如GB/T18915.1-2002行业标准的编号由行业标准的代号〔如〕、发布的顺序号、发布的年号三局部组成。
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的代号〔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代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加发布发布的顺序号、发布的年号企业标准的编号没有规定1.2我国标准的性质:"中华人民国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
1.2.1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标准的全部技术容需强制〕和条文强制〔标准中局部技术容需强制〕两种保障人体安康、人身、财产平安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中华人民国标准化法"同时还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平安、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是强制性标准。
"中华人民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制止生产、销售和进口〞,违反强制性标准就是,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其法律地位是由国家有关法律赋予的。
1.2.2 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
这类标准任何单位都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这类标准,不承当经济和法律方面的责任。
但是,一经承受采用,或各方面商定同意纳入商品、经济合同之中,就成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2.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如CIE〕制定的标准。
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比较研究第5卷火力发电工程建筑专业

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比较研究第5卷火力发电工程建筑专业中国在电力领域的发展日益壮大,电力设计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对于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以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使中国电力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质量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首先,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在技术规范方面存在差距。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对于电力工程的设计有着成熟的技术规范,其标准在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参数等方面具备先进性和规范性。
而中国的电力设计标准虽然也参考了国际经验,但是在技术规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以确保电力工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在设计流程方面存在差异。
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在电力工程设计方面注重全过程的把控,从前期的规划与预测到中期的设计与施工再到后期的运营与维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
而中国的电力设计标准在流程管理方面相对不够完善,需要引进国际先进标准,以实现对电力工程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另外,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电力工程的安全性设计,通过设置保护设备、采用安全技术措施等方式来确保电力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
而中国的电力设计标准在安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设计要求,以提升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提高电力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质量,中国应当借鉴和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先进经验,完善电力设计标准的技术规范、设计流程和安全性要求,以推动中国电力工程的发展进程,并为国际电力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对比分析研究_席兴军

农业质量标准2005年第6期为建立我国科学、系统和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体系,实现我国农产品按质定价,满足农产品贸易的需要,针对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存在的标准内容散、相关标准缺和技术内容适用性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现状,梳理其先进做法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我国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与国外的差距,最后总结我国在制定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时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一、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概念和作用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agriculturalproductsqualitygrade)是将功能、用途相同的农产品质量依据不同要求进行分级和归类的规范性文件。
分等分级标准明确地反映了农产品功能用途及其相应的费用与价格,体现了消费者对农产品预期、认可的不同质量要求,保证高质量产品的市场销售。
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在农产品贸易中所提供的功能包括:(1)自动确定质量与价值等级,可用于产品报价、买方出价、损坏索赔、贷款评估、期货贸易、政府采购以及市场信息动态报告等;(2)为不便作展示或预期买主无法检验等贸易活动提供了统一描述语言;(3)为包装厂商或加工厂商的产品包装提供指南;(4)减少流通环节,避免贸易纠纷,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5)在产品标签上对产品质量等级进行标记。
因此,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是实现农产品按质定价,促进大规模农产品贸易、期货贸易,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重要基础。
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异地销售、大宗农产品交易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等均离不开分级及其相应的分级标准。
国际组织及各国都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作用,以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
二、国外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现状和经验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分级方面已经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和成功的经验。
在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分级方面,尤其受到各主要贸易国重视的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标准。
欧洲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果蔬等农产品分级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国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评审

◆ 全国连续搬 运机械标 准化技 术委员 会成立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 准成 立了全 国连续搬
运 机 械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 编 号 为 s c, 3 1秘 其 A /℃ 3 , I
还将研究 、 研制出各领域通用 的标准 比对方法 , 建成 我国标 准与 国际 国外 先进标 准 比对 数据 , 为政府 标
叉 技 圆 圈 车 术
圈‘ 圈
◆我 国标 准与 国际先 进标 准对 比分 析及 对 策
研究通过 评审
“ 意义重大 , 目标明确 , 内容充实 , 定位 准确。 这 ”
是科技部和 国家标准 委组织 的专家组 对“ 国标准 我 与国外国际 先进标 准对 比分析及对策 研究 ” 题的 课
◆ 我 国机械 工业 国际标 准转化 率达 7% 7
介绍 , 这项研究 将选择 对经 济社 会发展 具有重 要影 响的制造业 、 信息产业和公共安全领域 的我国 5o 0 项 标准与国际 国外 先进标 准 比对 分析 , 出与 国外 国 找
导地位 , 提高机械工业整体竞 争力 。
际先进标准存在 的差异 以及我国采用与制定 国际标 准的突破点 , 面提升我 国标 准的国际竞争力 , 全 提高
评审结论 。标 准 比对 研究是 “ 十一五 国家 科技 支撑
计划” 中关键技术标 准推动工程项 目的一个课题 。
据课 题 负 责 人 、 国标 准 化 研 究 院 王 益 谊 博 士 中
业标准化 制修订工 作。中国机械 工业 联合会 表示 ,
“ 十一五” 期间 , 机械工业还 将加 大力度 做好机械 工 业标准化工 作 , 进一 步提高 在 国际 标准制 订 中的主
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多维度评价差距与解决方案

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多维度评价差距与解决方案
中国企业在不断追求发展和壮大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要走向
世界。
然而,在面对国际市场时,中国企业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包
括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
本文将从
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的差距,并提出相应的
解决方案。
一、品牌影响力差距
品牌影响力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基础。
但相对于国际知
名品牌,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首先,国际
知名品牌在品牌战略方面更为成熟,拥有专业化的团队进行品牌规
划和营销;其次,国际品牌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更为成功,拥有对
消费者深入产生影响的品牌形象。
解决方案:
1. 品牌战略专业化:加强品牌战略规划与开发,建立符合企业
发展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标识,以吸引更多的目标消费者。
2. 学习借鉴优秀品牌:通过学习国际知名品牌,学习国外营销、品牌策略和形象营造等经验,借鉴其优点来完善自身品牌建设。
二、技术创新差距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尽管中国企业在科技创
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对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主要原因是缺乏国际竞争中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和前沿科技。
另。
我国起重吊索具标准介绍及与国外标准差异解析

我国起重吊索具标准介绍及与国外标准差异解析我国起重吊索具标准介绍及与国外标准差异解析起重吊索具是一种用于上下吊运和悬挂重物的设备,在重工业领域和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此类设备,我国有完整的标准体系,旨在确保吊索具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我国起重吊索具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与国外标准进行比较,以便了解其差异。
我国针对起重吊索具的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标准,其指导性比较强。
目前,我国实施的国家标准共有25项,包括GB/T 3608-2017《钢丝绳》、GB/T 5972-2018《起重机用钢结构》和GB/T 8938-2018《钢制扣件和卡箍 for钢丝绳绳端固定》等。
国家标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GB/T 20947-2007《起重机用钢丝绳及其配件技术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起重吊索具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此外,还有GB/T 5905-2011《钢制高强度螺旋卡箍》、GB/T 5972-2018《起重机用钢结构》和GB/T 8938-2018《钢制扣件和卡箍 for 钢丝绳绳端固定》等标准,为起重吊索具提供全面保障。
与国外标准相比,我国的起重吊索具标准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我国的标准更为严格和全面,对各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
其次,我国的起重吊索具标准相对来说更为注重实用性。
例如,在吊索具的制造标准中规定了具体的生产工艺和方案,并要求参考本国的产品质量标准。
同时,我国的标准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针对起重吊索具材料的选用、生产和回收等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不过,与国外标准相比,我国的起重吊索具标准在技术创新和标准更新方面相对滞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吊索具使用环境的不断改变,吊索具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因此,在未来,我国应该加强与国外标准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吊索具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差异的多维度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的关键。
为了更有效实现产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文章引入一种多维度综合研究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之间的差别和距离,为提升工业制造能力水平找准方向和具体方法,并建议加快修订更新中国标准,逐步缩小中国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
标签:标准;多维度;等同采用;修改采用Abstract:Standards determine quality,and only high standards have high quality. China’s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s are ke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effective product standards and quality improvemen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ul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s from the macro,meso and micro lev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and distance between the Chinese standard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finds out the direction and concret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capacity,and suggests speeding up the revision and updating of the Chinese standard,so as to gradually narrow the gap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s.Keywords:standard;multidimensional;equivalent adoption;modification and adoption1 概述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
其中,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通信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但是,在ISO发布的2万项国际标准中,中国主导的,比例还很小,仅为1%左右。
总体上说,中国标准还处于跟随和参与的阶段。
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我们的标准化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
所以,为了更好更快实现三个转变,更有效落实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有必要开展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研究,分析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之间的差异和距离,找到差距,奋起直追,提升工业制造能力水平,改造更新中国标准,逐步缩小中国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距离,逐渐从跟随向引领转变,让中国产品成为优质的代名词,让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
2 多层次多维度综合研究分析方法为更有效实现追赶,更好研究分析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差异和距离,本文提出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从多个维度对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为更好、更全面剖析国内外标准的差异程度提供一个集成化的统计分析方法。
在研究范围上,选择带有全国性的标准主要是国家和行业标准,而地方标准属于省级及以下区域,不能体现国家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所以不纳入研究范围。
一般被采用的国际国外标准,主要为国际组织和国外先进国家和行业标准。
2.1 宏观层面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针对标准数量和采用特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来揭示国内外标准之间的总体差距。
我们以深圳市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标准数据库作为研究数据源,来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能采用的国际国外标准主要有几类:(1)国际标准(主要是ISO及ISO认可的其他国际组织);(2)区域标准(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信联盟ETSI等);(3)发达国家国家标准(如英国标准BSI、德国标准DIN、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标准ANSI等);(4)先进的国外专业团体标准(如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ASTM、美国焊接协会AWS、美国电气与電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
从标准采用关系特征、标准题录结构特点、标准题录字段构成等分析,梳理出国家行业标准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的数量、比率、采用程度、作废情况、发布时间差、滞后时间等汇总统计指标可以用于分析国内外标准差异和距离,为我们提供一个宏观认识,总体上反映国内与国际国外标准的整体差异距离。
从国行标数量和采标数量,计算采标数量在国行标中所占比重,可以反映出国行标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之间的交叉情况。
然后根据采用程度进一步细分,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分别所占比率,对交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被采用的国际国外标准是否作废,也是一个重要研究指标,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外标准之间的滞后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滞后状况,还可以通过分析国内标准平均发布时间,国际标准平均发布时间,以及国内外标准之间的平均滞后时间,对中外标准之间的滞后情况和程度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
根据现行GB/T 20000.2-2009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定义,采用方式分两类,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可以较好的区分采用的程度。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历经数次修订,对于一些发布较早,且尚未作废的标准,可能还存在等效、参照的采用方式。
依据定义: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内容只有小的差异,编写上不完全相同。
虽然有小的差异,但不影响采用者和被采用者之间的实际等效性,所以将其归到等同一类。
参照采用国际标准是指技术内容根据我国实际,作了某些变动,但性能和质量水平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相当,在通用互换、安全、卫生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
参照采用已经对原国际标准进行了变动,所以宜将其归为修改采用一类。
通过以上归类,将以往的不同采用方式根据采用程度的区别,分别归入到等同或修改,修正前后差异,将统计数据范围涵盖到所有现行有效的国标行标,从而让整个统计分析数据更接近真实情况,更具备使用和参考价值。
2.2 中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研究相近,中观层面也主要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来展开。
不同的是,在中观层面,应该有相应的针对性,应先选择研究行业领域,针对行业的特点,精确定位于相关的标准组织。
因此,要展开中观层面的研究,应从几个方面来展开:根据行业领域的范围,确定对应的分析对象。
例如,要研究家具行业,则需要首先明确研究的数据源,确定对应的主要国内标准组织范围。
基于这些标准组织,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分析采用的指标与宏观层面分析类似,同样可以利用采用程度、采用率、有效性、发布时间差等指标来展开。
基于统计数据,分析还可以对行业国内外标准的技术内容进一步展开。
2.3 微观层面在基于行业研究的中观层面上,已经从以标准为整体的颗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了进一步深入,在微观层面,就需要对标准的内容,标准里面的技术指标进行比对研究,从而揭示出国内外标准的真正差异,为我们的行业技术和质量发展提供直接的技术数据支持和指引。
技术差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技术指标的缺失,国内无,国际有;(2)指标的取值不同。
通常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面对国外先进的标准,国内标准指标取值可能会低于或劣于国外标准要求;二是国内外指标取值相同;三是可能也会有一些指标国内反而优于或严于国外。
(3)指标的定义不同,国内国外不同,或者限于检测方法实现,检测成本的考量;(4)指标的检测方法不同,这个与第3点关系很大,因为指标的定义,往往就明确了检测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标准内容的对比,技术指标的直接比对,可以明确找到国内国外技术或产品之间的差异和距离,为我们清晰认识行业差距提供直接的数据,为行业努力找到明确的方向,为追赶甚至超越国外先进水平提供指引和方向。
3 实例分析为了聚焦于实际应用,更好的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结合起来,研究选择家具行业展开。
在国家和各个行业组织中,与家具相关的主要有国家标准(缩写代码GB),轻工行业标准(缩写代码QB),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缩写代码SN)。
3.1 宏观层面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标准数量和比率最多最高的是GB,合计11565项,占GB总数的30.3%,依次QB和SN为167项和142项,各占5.3%和2.8%。
在等同和修改各自所占的采用比例中,GB有7283项等同采用国际国外标准,占采用比例也是最高的,为63.0%,SN和QB依次为45.8%和33.5%。
相反,QB 的修改采用比例66.5%为最高,然后依次是SN的54.2%和GB的37.0%。
在所采用国际国外标准作废情况的统计中能看到,三个组织采用标准的作废比例都比较接近,各自占整个采用比例的近三分之一,其中GB有3583项被采用的国际国外标准作废,占采用31.0%的比例,QB和SN分别为29.9%和32.4%。
从图中还可以得出,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的滞后时间,GB最长,平均滞后时间为9.2年,SN和QB依次为7.9和6.5年。
并且,三个组织中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的国内标准平均发布时间,差别较大,最早的QB,平均发布时间为2005年4月17日,最晚的SN为2010年4月13日。
从采用标准的数量、类型、所占比例、作废情况,以及发布时间不同和发布滞后时间等指标,都能一定程度反映出国内标准与国际国外标准的差异和距离,为我国的标准政策制定、采取策略,以及體制机制的改善优化提供数据依据。
3.2 中观层面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家具标准体系,批准发布了家具标准149项,其中国家标准有69项,轻工行业标准67项,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11项,纺织行业标准1项,化工行业标准1项,其中强制性标准17项。
覆盖的产品范围有木制家具、金属家具、软体家具和家具五金配件等原辅材料;标准涉及的内容有家具产品的分类和术语,家具外观性能、家具表面理化性能、家具力学性能、抗引燃性能以及家具有害物质限量等要求。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有19项标准采用了国际国外标准,占总数比率为12.8%,其中等同采用6项,占全部采用比率31.6%,修改采用13项,占全部采用比率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