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值线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但无论等值线如何变化,只要理清了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就能够触类旁通,解答一系列等值线问题。一般来说等压线的判断,首先判断等压线的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等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等压线就是在地图上由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一、常用的判读规律

1、大大小小规律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

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

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如

右图所示:1040>甲>1035 1025<乙<1030

2、高低低高规律

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压较两侧地区高,反

之偏低。

如右图所示:甲处的气压值比两侧高是高压脊;乙处的气

压比两侧低为低压槽。

3、气压差计算

计算两地的气压差值,可用下面的公式:

(n-1)d≤△<(n+1)d

n为所求地之间等压线的条数,d为等压差。

上图中A、B两地的气压差:

(6+1)×2.5≤△<(6-1)×2.5

12.5≤△<17.5

4、气压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如上图中的五点气压大小排列应该是:

A>B=C=E>D

二、等压线的应用

1、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

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

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

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

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幅图像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

风力越小。

不同图像上,根据比例尺判断气压差的大小。气压差越大

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右图中A处的风力大于D处的风力。

3、根据风向判断等压线的特征

①等压线值大小的确定: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逆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增大。

②高气压和低气压位置的确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是高压;南半球:背风而立,左后方是高压。

4、根据近地面等压线判断天气(系统)

①高压中心—反气旋—四周气流由内向外,中心气流下沉—晴

朗天气。

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见南风;南半球相反。

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高压脊—晴朗天气。

②低压中心—气旋—四周气流由外向内,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北半球逆时针,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相反。

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低压槽—阴雨天气,在温带地区低压槽附近可形成锋面,称为锋面气旋。甲处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乙处为低压中心形成阴雨天气,并在M、N处形成锋面气旋。

5、根据海陆气压中心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

①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海洋有高压中心。

亚欧大陆上为印度低压,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为亚速尔高压。

②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海洋有低压中心。

亚欧大陆上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

c

左图显视为1月气压图;右图显视为7月气压图。

6、根据气压状况判读气温在近地面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7、等压面的判读

①气压值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等压面的凹凸变化。

②无论高空或低空,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③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

【等压线判读及应用训练】

【题训1】下图,回答(1)~(3)题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 )

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一、判读技巧 影响气压的基本要素有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从高度来看,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从气温来看,同一高度,气温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从空气运动状况来看,气流上升处,气压低,反之气压高。 1、判断气压类型 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凡闭合等压线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气压。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脊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槽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 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2、判断季节变化 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一纬度地区,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大陆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出现低压中心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3、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不同等压线图中,则比较相邻两条等压线差值的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若比例尺相同,则等压差越大的地方风力越大;若比例尺不同而等压差相同,则比例尺大的图所示风力越大。 4、判断某点风向 做图分析法——先做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做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为35—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 5、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低压槽易形成锋面,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同压中心与高压脊气流辐散下沉,不利于冷暖锋的形成,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二、等压线图中气压场类型的判读 等压线图中气压场的判读,可联系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气旋),反之为高压中心(反气旋)。 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减小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高压脊的等压线呈舌状向外伸出,曲率最大处转折点的连线是脊线,脊线与等压线垂直;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增大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低压槽的等压线呈V字状向外伸展,V字状顶端的连线是槽线,槽线与等压线

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

专题复习——光照图的判读 一、以极地俯视光照图来掌握光照图的基本判读 " . 二.光照图的基本要素——点、线、面、角 1.两线——晨线、昏线 (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AB。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 (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如图2中C点。 ~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北点(图2中D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点线关系 (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4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 4.面面关系 (1)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2)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3)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5.角度关系 (1)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2)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 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

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 2013级高二 编号:32 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 命题人: 王汝华 审核人:郭纪秀 编写时间:5月11号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 行政班 教学班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课前自学案★ 【预习目标】 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分析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的直接原因: 。 [温馨提示]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位于南半球。 【自主检测】 (2014·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 1、F 2、F 3为A 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 1、F 2、F 3依次为( ) A .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 .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 .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2.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 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老师赠言:只要永不舍弃,就能创造奇迹!2013级高二编号:32 高二一轮复习必修一学案命题人:王汝华审核人:郭纪秀编写时间:5月11号A.①B.②C.③D.④ 解析:1.B 2.D 第11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12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 向正确。 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 中N地气压高于M地。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3.解析:选A 根据气压高低和北半球可判断 出N地风向为东北风。 7.(2014·济南二模)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 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 位:hPa)。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 正确的有( )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 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解析:选A 图中甲地等压线较稀疏, 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8.(2014·西安一模)下图是某区 域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图中的①② 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A 从气流运动方向可 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 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 ①气压最高。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1、定南北级 (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2)俯视图:看自转“北逆南顺”,如图1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3)看经度大小的排列:自转方向与东经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与西经度从大到小的排列相同) 2、定晨昏线 判定晨线与昏线时应注意太阳光线的来向,并利用好地球的自转方向。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为晨线。如图1中AO为昏线,BO为晨线。图2中AB为晨线。 3、定地方时 ①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②自西向东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 根据上述两点,并结合以下几条特殊的经线的地方时来进行推算: (1)赤道上的点总是昼夜平分,日出6时,日落18时。故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1中B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图2中D点所在经线为6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图1中O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 (3)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图2中A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4、定直射点 (1)直射点的纬度:从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判断 ①二分日,直射点的纬度为0° ②夏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 ③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 ④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90°-φ);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纬(90°-φ)。南半球类推。如图3,太阳直射在10°S。(2)直射点的经度:通过当时的太阳光照图来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所在的经线就是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在侧视图上,一般是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在俯视图上,是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5、定昼夜长短 一般要在光照图中作过该点的纬线进行判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根据1个昼夜长为24小时及所占的比例来推算。如图: 6、定日出、日落时间:根据昼长来推算。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 + 昼长÷2

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 行政班教学班姓名学号任课教师 ★课前自学案★ 【预习目标】 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分析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的直接原因:。 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 受力F 1 ( )和 F 2 ( )共同影 响 F 1 ( )、 F 2 ( )和 F 3 ( )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与等压线 [温馨提示]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位于南半球。 【自主检测】 (2014·沈阳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 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2.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 则风向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B 2.D第11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12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④表示的方向正确。 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 中N地气压高于M地。N地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3.解析:选A根据气压高低和北半球可判断 出N地风向为东北风。 7.(2014·济南二模)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 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 位:hPa)。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 正确的有() A.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B.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少于乙地 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甲地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解析:选A图中甲地等压线较稀疏, 而乙地等压线较稠密,则甲地风力小于乙地。依据风向判读方法,甲地吹西南风、乙地吹偏东风;甲地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多阴 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8.(2014·西安一模)下图是某区域 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 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A从气流运动方向可 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 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①气压最高。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一、相关概念(自主复习) 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气压单位一般用百帕或毫米汞柱。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越低: 等压面的判读: 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高高低低”法则:等压面往高处(指的是海拨高度)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往低处凸的地方为低压区。 左图中,据等压线的分布,同一高度面上A处等压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处气压较,而处于同一高度的B处气压较。 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气压场基本型式:由于各处各地的气压高低不同,而且还时刻在变化所以在等压线图上所反映出来的气压场型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概括出如图中的5 种基本型式。 (1)低气压(简称低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向外 逐渐。 (2)高气压(简称高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向外 逐渐。 (3)低压槽(简称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 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在槽中,各等压线 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 (4)高压脊(简称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 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

(5)鞍形气压区(鞍部):是两个低压与两个高压交错组成的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等压面形如马鞍。 二、等压线的应用(合作探究)-----掌握方法,强能力 1.近地面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第三步:在风向箭头中间画一个水平十字线,确定风的来向,即风向。(有指向标和极点为中心图只能根据风的来向来确定)。 典例1:(1).读下面等压线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两地风向正确的是() A.①地偏北风②地偏南风 B.①地偏南风②地偏北风 C.①地西北风②地东南风 D.①地东北风②地西南风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及风的性质 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不同等压线图上,根据比例尺判断气压差的大小。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风的性质判断:风的性质指风的冷暧干湿。判断方法:由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风,为干冷风;反之为暧湿风。 典例2.比较右图中A处的风力和D处的风力大小。 典例3: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回答(1)-(2)题。

等压线图判读与天气图

等压线图判读与天气图(3) 1.当厦门东面海洋上存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反气旋时,厦门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 .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 B .盛行上升气流,寒冷多雨 C .吹东北风,湿热多雨 D .吹东南风,湿热多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 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回答2-3: 2. 沿上图中XY 方向所作的900 hPa 等压面 剖面图,与上图中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 的是( ) 3.下列关于图中A 、D 两处风向说法 正确的是 ( ) A. A 吹偏北风,D 吹偏南风 B . A 吹偏南风,D 吹偏北风 C. A 、D 均吹偏北风 D. A 、D 均吹偏南风 (2010·郑州联考)如图所示,T 1、T 2、T 3表示等温线,t 0、t 1、t 2表示锋形成过程的三个时刻。读图回答3~4题。 3.锋形成于 A .t 0之前 B .t 0时 C .t 1时 D .t 2时 4.假如T 1>T 2>T 3,则该锋的类型最有可能是 A .暖锋 B .冷锋 C .准静止锋 D .都有可能 下图阴影部分为沿30o N 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 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 )分布状况。读图回答第5题。 5.与M 点对应的地面上的点相比,N 点所对应的地面上的点 A .气压高 B .气温低 C .降水少 D .光照强 下图中a 、b 、c 、d 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地( ) A .位于北半球 B .位于南半球 C .天气晴朗 D .昼夜温差增大

7.下图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 据此回答8~10题。 8.与M点同高度相比较,N点气压 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 9.与N对应的地表点相比较,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 A.地表冷B.地表热C.地势高D.气体上升 10.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D.北风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第11~12题。11.对于 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12.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14.图甲是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图,图乙、图丙是②地区冬、夏季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该气候在①、②两地区分布的异同点及影响因素。(4分) (2)简析②地成为该气候最典型分布地区的原因。(6分)

光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题

· · A E 0o 0o 图4 C F · · 光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读图1(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2: 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 .东经70° B .东经90° C .西经70° D .西经110° 2.此日在(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图2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3—5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12月22日2时 B .12月22日14时 C .6月22日20时 D .6月22日8时 4.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 .悉尼正值少雨期 B .华北平原正收割小麦 C .长江口海域盐度较高 D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当天汕头、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北京、汕头、广州 B .广州、汕头、北京 C .北京、广州、汕头 D .汕头、广州、北京 图3为某节气晨昏线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p ,此时伦敦为星期六,但北京已是星期日,据此回答第6题。 6.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星期六5时 B .星期日5时 C .星期六23时 D .星期日23时 图4中,ECF 为晨昏线,读图回答7—8题: 7.若此时段后我国上空的对流层一年里达最高,则北京时间是:( ) A .18时 B .22时 C .10时 D .8时 8.若右图3中A 点正值日出,下列叙述一定可信的是( ) A .此时,在南京的旅游者感觉酷暑难忍 B .南极中山站正出现极昼 C .此日过后,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 D .此时,东半球白昼的范围小于黑夜 图5中AC 为赤道,BC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D 点的地方时为15点。 读下图1、图2,然后回答9—10题。 9.图中A 、B 、D 、E 四点白昼最长的是( ) A .A 点 B .B 点 C .E 点 D .D 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45°E 、23°26′N B .A 点位于东半球 C .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 D .尼罗河进入枯水期 图 1 图2 图3 图5

(完整版)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 一、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①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来判断,即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南北半球。 2、判断地方时 (1)点: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②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2)线:①昼半球平分经线为12时;②夜半球平分经线为0时。 3、判断节气 (1)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二分(春分或秋分):①太阳直射赤道;②全球昼夜平分;③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夏至: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3)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冬至: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4、判断方向 (1)侧视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4)极视图: ①东西:找出两点之间的劣弧,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位于箭头前方的点则更东,位于箭头后方的点则更西。 ②南北:离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北;离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南。 5、判断晨线、昏线 (1)晨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 (2)昏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 6、求昼长、夜长 (1)昼长=昼弧∕15° 昼长=(12-日出地方时)×2 (1)夜长=夜弧∕15° 夜长=24-昼长 7、求日出、日落时刻 (1)日出时刻=12-昼长∕2 (2)日落时刻=12+昼长∕2 8、求正午太阳高度 H=90°-︱纬度差︱(说明: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 二、例题解析 地球光照图主要分为光照侧视图、光照极视图和矩形投影图三种类型,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值线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但无论等值线如何变化,只要理清了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就能够触类旁通,解答一系列等值线问题。一般来说等压线的判断,首先判断等压线的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等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等压线就是在地图上由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一、常用的判读规律 1、大大小小规律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 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 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如 右图所示:1040>甲>1035 1025<乙<1030 2、高低低高规律 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压较两侧地区高,反 之偏低。 如右图所示:甲处的气压值比两侧高是高压脊;乙处的气 压比两侧低为低压槽。 3、气压差计算 计算两地的气压差值,可用下面的公式: (n-1)d≤△<(n+1)d n为所求地之间等压线的条数,d为等压差。 上图中A、B两地的气压差: (6+1)×2.5≤△<(6-1)×2.5 12.5≤△<17.5 4、气压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如上图中的五点气压大小排列应该是: A>B=C=E>D 二、等压线的应用 1、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 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 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 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 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幅图像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 风力越小。 不同图像上,根据比例尺判断气压差的大小。气压差越大 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等压线的判读和应用

等压线的判读及应用 于林江 等值线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但无论等值线如何变化,只要理清了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就能够触类旁通,解答一系列等值线问题。一般来说等压线的判断,首先判断等压线的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等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等压线就是在地图上由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一、常用的判读规律 1、大大小小规律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 如上图所示:1040>甲>1035 1025<乙<1030 2、高低低高规律 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压较两侧地区高,反之偏低。 如上图所示:甲处的气压值比两侧高是高压脊;乙处的气压比两侧低为低压槽。 3、气压差计算 计算两地的气压差值,可用下面的公式 (n-1)d≤△<(n+1)d n为所求地之间等压线的条数,d为等压差。 上图中A、B两地的气压差 (6+1)×2.5≤△<(6-1)×2.5 12.5≤△<17.5

4、气压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如上图中的五点气压大小排列应该是:A>B=C=E>D 二、等压线的应用 1、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热指向低压 ②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根据高度确定受力情况 高空(1500m以上):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如下图,北半球)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如下图,北半球)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力大小 同一幅图像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不同图像上,根据比例尺判断气压差的大小。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上图中A处的风力大于D处的风力。 3、根据风向判断等压线的特征

高三地理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附练习答案

高三地理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附练习答案 1、判断气压系统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低压;由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由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2、判断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3、判断南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与等压线垂直。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风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判断季节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气压; 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般为高气压。 问题:根据下图判断季节是什么? 5、判断是近地面还是高空

在近地面,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夹角较大。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高空,由于摩擦力很小,风向基本上与等压线平行。这样从近地面向高空,风向将越来越接于平行等压线。 6、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7、根据气旋运动方向判断锋面性质 气旋是与低气压相伴发生的大型空气旋涡。如右图所示,图上有两个低压槽,在槽线附近相应出现了两个锋面。在图中槽线北方是冷气团控制地区,南方为暖气团控制地区。图中虚线箭头为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从A、B、C、D的风向可以发现:图中左侧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为冷锋,右侧为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是暖锋,并且锋面雨区都位于冷气团一侧(图中C、B处于雨区)。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槽线北方为暖气团,南方为冷气团。气旋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不难发现,图中左侧仍然是冷锋,右侧仍然是暖锋,只是锋面的前进方向和锋面雨区出现方向与北半球相反。 8、判断气压性质 在垂直方向上,等压值从低处向高空,气压越来越低。因而等压面向下凹陷的地方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其它地方气压低;向上凸出的地方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其它地方气压高。规律如下: 等压线向高空凸出,气压偏高;等压线向低空凸出,气压偏低 图示如图:

高中地理培优—等压线图的判读

北京石家庄郑州 武汉合肥 长沙南昌 福州汉城东京1035103010251020 101510101020 10251015 10101005 A B C D E F G 960965970 970965960 960 965 970 ②③④亚洲太平洋 1020 10241028 10321036B C D 102610241022102610181010 1︰10000甲乙等压线图的判读 【知识点】 1、判断气压系统 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问题12、判断风力大小 力强。 问题2:读等压线图,图中A 、 B 、 C 、 D 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哪一点 3.判断南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与等压线垂直。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风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问题3:右侧有一图能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 它位于(南、北)哪个半球 4.判断季节 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问题4:根据右图判断季节是什么 5.判断是近地面还是高空 较大。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高空,由于摩擦力很小,风向基本上与等压线平行。这样从近地面向高空,风向将越来越接近于平行等压线。 6.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问题5:结合“问题1”图,判断北京、汉城、武汉、福州近期的天气状况如何 7、根据气旋运动方向判断锋面性质 气旋是与低气压相伴发生的大型空气旋涡。如上图所示,图上有两个低压槽,在槽线附近相应出现了两个锋面。在图中 槽线北方是冷气团控制地区,南方为暖气团控制地区。图中虚线箭头为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从A 、B 、C 、D 的风向可 以发现:图中左侧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为冷锋,区)半球相反。

(完整版)常见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技巧1

一、常见光照图的类型 全图1/2图1/4图局部图 极 点 俯 视 图 侧 视 图 矩 形 投 影 图

二、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1、判断南北半球: (1)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常为上北 下南; (2)俯视图中经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纬线则显 示为同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北半球,顺 时针为南半球; (3)根据经度变化来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 向为自转方向。如图1,根据东经度数变大方向为自转方向,则图1为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俯视图。 2、判断晨昏线: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 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 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如图1中弧AD为晨线,弧BD为昏线;图2中CD 为晨线;图3中弧NAS为晨线。 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1)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太阳直 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 时,在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零。 (2)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 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 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如图1中F 点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S,90°E),图2中太阳直射点为F,图3中晨 昏线与经线重合,所以,太阳应该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为B,坐标为(0°,30° E)。 4、判断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 (1)在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是相同的,日出、日落时间也相同。晨线与某地纬线的交点为日出时刻,昏线与纬线的交点为日落时刻。 (2)春、秋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个地方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其他时间除赤道外各纬度昼夜长短均不一样,日出、日落时间不同。 (3)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互余。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高度是指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不断变化的;而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指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2)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可以根据H=90°-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相距纬度来计算;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离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6、判断季节、日期:根据晨昏线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来判断季节 (1)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与经线重合,其他时间与经线斜交;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其他时间则斜交。 (2)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为夏半年,在南半球则北半球为冬半年。 (3)地球上通常有两个日期分布,其界线分别为:180°日界线和地方时为24时或0时这条经线;当地球上只有一个日期时,则180°经线就是0时或24时经线;当地球两个日期平分,则180°经线的地方时12时7、时间计算:侧面图利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来计算;极地俯视图还可利用昼半球的中间为12点,夜半球中间的经线为0点(或24点)来计算。

高中地理_《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照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复习有关地球运动知识的基础上,来掌握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虽然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地图的方法,但是对图文结合,加工、转换地理信息的掌握还不够,部分学生对“地球的运动”知识已经淡忘,这给学生复习本节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光照图的基本类型有明确的了解,知道了晨昏线的概念,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和判读方法,学会获取相关地球运动规律的信息 通过对判读方法的分析,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求真务实的精神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学会从光照图中获取信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光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光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评测练习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区日期不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2,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图幅左半为东半球,阴影部分为黑夜,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⑴、读图判断下列两条经线的经度为:OA :______,OC______。 ⑵、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 ⑶、E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F 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 ⑷、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 2.当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运动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则AB 为_______ (晨、昏)线,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将其转画在图2上,在两幅图上分别用阴影表示夜。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北京时间是 _______ 时。 (3)图中C 点位于B 点的_______方向, B 点与D 点之间最短距离约为 _______(千米)。 【参考答案】 1、⑴115°E 155°W ⑵纬度0°,65°W ⑶66°34′ 0° ⑷0:20 昼夜平分 2、(1)晨 (2)23.5°S,15°W 21(1分)(3)东南 2万 · 图1 图2 A B · 15°W 30°E · C · D · 图1 图2 A B · 15°W 30°E · C · D

2018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如何判读等压线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等压线图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气压场类型及天气 类型 在等压线图中的特征 一般大气特征 高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下沉气流,晴朗 高压脊 (脊线)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低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上升气流,阴雨 低压槽 (槽线)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常形成锋面气旋,阴雨 2.判断风力大小 ⑴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⑵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 处风力大于A 处。

⑶不同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3.判断风向 风向的判读: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因此,某点风向的画法是:首先,过该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其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偏转以后的箭头方向即为风的方向,偏转角度大约为30°~45°。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4.判断季节或月份 大陆上空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上空出现低压中心为冬季,反之为夏季。

5.判断南、北半球 风向偏离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方,说明在北半球;风向偏离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方,说明在南半球。 6.判断锋面位置 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上,冷锋在锋面气旋的西部,暖锋在锋面气旋的东部。【典型例题】 (2016?江苏卷)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判读方法】 一、判读的基本前提 1.“四看”(1)看投影方位;(2)看经纬度; (3)看昼夜情况;(4)看运动状态。 2.“三定”(1)定出反映的日期或时刻;(2)定出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3)定出相关要素极其运动变化趋势。 二、阅读的知识铺垫 1. 阅读地理坐标;即重要的点、重要的线(如00和180o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6时、12时、18时、24时所在经线等); 2. 阅读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 3. 阅读昼夜状况;太阳光线来自何方; 4. 阅读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极昼和极夜范围等)。 5. 找出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而直射的纬线则反映出纬度和季节。 【考察目标】 通过光照图考查的内容 1. 确定日界线、时区; 2. 区分东西及南北半球、相对方位; 3. 计算线或点(直射点)的经纬度值;计算日期,地方时及区时; 4. 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 5. 判断直射点的位置极其移动; 6. 区分昼夜分布、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极昼与极夜范围及其变化; 7. 计算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8. 确定日期、节气、季节、五带的分布; 9. 确定物体水平运动偏向;推断公转速度状况; 10.联想并发散相关季节的气压带与风带、洋流、气候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内容要点】 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一、光照图与太阳的视运动和日影 1. 同一地点(以40°N某地为例)在不同的日期时间内物影的指向状况: (1)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如图①a所示),在40°N地区,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以50°仰角经过正南天空,后从正西方向落下(如图①b所示)。

关于等压线图与等压面图判断

关于等压线图与等压面图判断 一、等压线图的判读 在同一水平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可见,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在等压线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 1、根据气压高低状况 (1)判断气温:相邻地区,尤其是同纬度地区,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2)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2、根据气压分布状况 (1)判断天气:低压区或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或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2)判断海陆分布:夏季,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有低压中心;冬季,副极地地区,大陆内部有高压中心。 3、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 (1)判断风向: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受两个力,无摩擦力);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力,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夹角越大)。 (2)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也越小。解题时应注意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 二、等压面图的判读 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在等压面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

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大庆市三十五中学 曹冬梅 【考试说明】气压等值线的解读和应用 【考纲解析】等压线是判断风向、天气系统的重要工具,其大小、疏密、弯曲都有特定的含义,是自然地理方面重要的图像语言。近几年高考中多次出现,题目难度较高。 【学习目标】 1. 读懂等压线分布图,认准图中的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 2. 判断等压场中不同地点的风向及风速的比较 3. 会根据等压线图分析天气状况 复习 -----等值线(等压线)分布的一般规律 1 同线等值; 2 等值距全图一致(特别标出例外); 3 等值线均为闭合曲线,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 4 等值线疏密程度表示数值变化快慢; 5 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 6 两条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线数值可以与相邻的任一条等值线的 数值一致,其内部数值大小可以按变化趋势判断。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7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值要么是0,要么是一个等值距。 【基础知识】 温度、高度与气压的关系及等压面的判读 1.温度、高度与气压的关系 一般情况是:在不同高度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近地面和高空气压往往相反。 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 (1)在垂直方向上,气压总是下面高,上面低。 (2)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就向上弯曲,气压低的地 方等压面就向下弯曲。热的地方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高空向上

弯曲。冷的地方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弯曲,高空向下弯曲。 (3)近地面是低压的地方其高空一定为高压;而近地面是高压的地方 其高空一定为低压。 一.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1)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如下图中甲、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百帕、1007百帕、1006百帕、1005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 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高面上形成的许多交线,如甲、乙两图的下部等压线。可以看出,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处,对应等压线的低值区,即为低气压区。 二.气压系统知识点 气压系统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①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气压 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称为线; 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槽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线 ③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 气压系统知识点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