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戏剧
第六章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欧美戏剧思潮(中)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 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 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 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 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 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 印象。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 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 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 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 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 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
《只有一条狗》
全剧内容如下:
黑夜,冷清的,一个人也没有。一条狗 慢慢走过去。
二、超现实主义(surrealis来自)戏剧其前奏是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 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 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 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 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 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 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绝望。
父 亲 先生,您从来没有见过,因为剧作家一 向闭口不谈他们创作的过程。当角色活生生 地出现在剧作家的面前时,剧作家不做别的, 只是记下他们向他建议的语言和动作,必须 是他们愿意作的正是剧作家所要求的,如果 不是这样就糟了!一个角色诞生以后,他马 上就取得了不受剧作家约束的独立性,他可 以在许多场合激发人们的想象,甚至被赋予 剧作家都意想不到的意义!
经 理 对,这我知道!
父 亲 那么,为什么对我们感到惊奇呢?请 您想象一个角色的不幸吧,我已经对您说 过了:他从剧作家的幻想中诞生了,可是 后来剧作家却不想把生命给他。您告诉我, 这个活着而没有生命的人物,难道他没有 理由像我们一样,在您面前这样做吗?我 们在剧作家面前尽了一切努力,花了很长 的时间去说服他,催促他,一会儿由我, 一会儿由她(指继女),一会儿由那可怜 的母亲去劝说……
后现代戏剧叙事特点

后现代戏剧叙事特点后现代戏剧是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叙事方式和结构限制,以非线性、碎片化、多重视角等手法创造出一种新的戏剧体验。
后现代戏剧叙事特点如下:1. 非线性叙事:后现代戏剧不再遵循传统戏剧的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而是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
故事的时间顺序可能是错乱的,甚至可以是倒叙或重叠的,使观众感到时间上的错乱和混乱。
2. 碎片化叙事:后现代戏剧的叙事常常是碎片化的,通过一系列断裂的场景、片段和对话来构建故事。
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使观众需要自己去拼凑故事,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思考空间。
3. 多重视角:后现代戏剧常常通过多个视角来叙述故事,每个视角都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解读。
通过多重视角的叙事,后现代戏剧突破了传统戏剧中单一的叙事者角色,让观众能够看到故事的多个侧面和维度。
4. 自我意识的叙事:后现代戏剧常常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意识的手法来进行叙事。
剧中人物可能会直接与观众交流,揭示出剧作的构造和创作过程,使观众产生对戏剧本身的思考和反思。
5. 互文性叙事:后现代戏剧常常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互文性的叙事。
它可以引用其他文学作品、历史事件、流行文化等,通过与其他文本的对话和互文来构建自己的叙事。
这种互文性的叙事方式使后现代戏剧与其他艺术形式发生关联,增加了戏剧的深度和多样性。
6. 反传统与颠覆:后现代戏剧常常以反传统和颠覆为目的,通过扭曲、颠覆和重构传统戏剧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来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它可以对传统戏剧进行讽刺、批判和反思,使观众对传统戏剧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变化。
后现代戏剧的叙事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艺术形式。
通过突破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结构限制,后现代戏剧能够创造出全新的戏剧体验,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想象力。
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艺术表达方式,使观众在戏剧中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和情感的冲击。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戏剧鉴赏》专题PPT

对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 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成效。 • 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 10、智者超然物外
成效。 • 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 10、智者超然物外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 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
对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 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课堂练习:
1、课文主要写了射箭和酌油 两个场面。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 尔安敢轻吾射 、 吾射不亦精乎、 自矜(或骄傲) 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 公亦以此自矜的
对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 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现代戏剧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现代戏剧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现代戏剧中的表现越来越明显。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对权威、真理和稳定的怀疑,以及对语言和意义的多样性的关注。
在戏剧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体现在剧本结构、表演形式和主题选择上。
首先,后现代主义对剧本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
传统上,剧本的结构通常是线性的,有明确的起承转合。
然而,后现代主义的剧本往往采用非线性的结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结构的创新使得观众在观看戏剧时感受到时间的错乱和空间的扭曲,引发了对现实和虚构之间边界的思考。
例如,美国剧作家托尼·库什纳的作品《天使在美国》就采用了非线性结构,通过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
其次,后现代主义对表演形式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表演形式的颠覆和重构。
传统上,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并通过对话和动作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然而,后现代主义的演员常常打破第四堵墙,与观众进行直接互动,甚至将观众作为表演的一部分。
这种互动性的表演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观众和演员之间的隔阂,创造了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戏剧体验。
例如,英国剧作家奥斯卡·怀尔德的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演员常常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使观众成为角色的审判者和见证者。
最后,后现代主义在戏剧的主题选择上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后现代主义关注权力、身份和真理的问题,探索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这些主题在现代戏剧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例如,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家族三部曲》以家庭和社会的权力斗争为主题,揭示了权力的暴力和压迫。
而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则关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沦丧和个人身份的迷失。
总之,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现代戏剧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通过剧本结构的创新、表演形式的颠覆和主题选择的关注,丰富了现代戏剧的形式和内容。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戏剧的发展,也引发了对现实和虚构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戏剧编 第4章~第5章【圣才出品】

他将体裁进一步细分化,把悲剧又分成四种:①复杂剧,是指一种善于运用突转和发现等戏
剧技巧的悲剧;②苦难剧;③性格剧;④情景剧。
2.以下不属于正剧的特点的是( )。 A.通常只表现身份高贵的帝王将相 B.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C.表现更为复杂丰富的性格与情感 D.根据狄德罗的看法,正剧应该更具道德目的 E.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答案】AE 【解析】正剧的特点有:①它更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②可以表现更为复杂丰富的性 格与情感;③根据狄德罗的看法,正剧应该具有道德的目的,但是不能因此进行道德说教, 而是以情动人。不能妨碍剧情和戏剧动作本身的正常发展。
9.喜剧通常描写( )。
4 / 82
圣才电子书
A.神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王公贵族
C.英雄
D.小人物
【答案】D
【解析】喜剧主要选取小人物作为描写对象,深入刻画小人物的生活和心理。
10.亚里士多德在谈及悲剧的六要素时,将( )排在第一位。 A.性格 B.情节 C.言语 D.思想 E.戏景 F.唱段 【答案】B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包括性格、情节、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其 中情节最为重要。
4.喜剧的起源是( )。 A.中世纪的笑剧 B.《诗学》对喜剧人物的界定 C.古希腊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表演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D.阿里斯托芬政治讽刺喜剧《鸟》的诞生 【答案】C 【解析】喜剧稍晚于悲剧,出现于公元前 6 世纪~前 5 世纪左右的希腊。一般认为, 它主要起源于古希腊农民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表演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写成的剧本。歌剧是指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
说出来的戏剧)。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戏剧鉴赏

西方现代戏剧的发展学生:刘春芳(东方科技学院08级园林二班,学号200841904218)摘要:现在,人们对于希腊悲剧、喜剧,莎士比亚、高乃依、莫里哀、席勒、易卜生等大师的剧作,早已叹为观止。
在我国的舞台上,一些西方名剧也不断地上演;关键词: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戏剧荒诞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所有的历史产物都离不开产生它们的时代,它们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
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价值取向、社会百态以及种种庆幸或悲哀。
毫无疑问,西方戏剧也是历史的产物。
西方戏剧的发展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共生的关系中,西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戏剧的总体概述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二、西方戏剧从戏剧出现开始算,西方社会经历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各个阶段的政治制度、社会问题都不尽相同。
这种异同无可避免地表现在西方的戏剧里。
下面我将通过对西方现代戏剧的发展来看戏剧。
西方戏剧以19世纪末为界限,分为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
西方传统戏剧源远流长,蔚为壮观。
自形成之日起,历时2400多年,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戏剧、中世纪宗教剧和城市戏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戏剧、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18世纪市民戏剧、19世纪初浪漫主义戏剧、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戏剧。
由描写上层人的生活到再现普通人的生活,始终遵循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戏剧日益显得观念陈旧、形式单一,到19世纪后期,戏剧商业化严重,单纯制造剧场效果的情节剧泛滥。
直至19世纪70-80年代西方兴起一股戏剧革新的浪潮,史称:“新戏剧”浪潮。
“新戏剧”标志着西方现代戏剧的开端。
西方戏剧由对人的外部世界的描绘,转向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由再现的艺术向表现的艺术过渡,由重行动转向了重思辨,淡化情节、淡化冲突,内向化、哲理化,逐步成为众多戏剧艺术家追求的共同目标,两千多年来亚里士多德所奠定的戏剧法则被彻底动摇,由此拉开了现代戏剧的帷幕。
20世纪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未来主义)

试析20世纪现代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现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它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运动是由一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青年发起的,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但极端强调人的内在意识的重要性,言论既有不满现实的一面,又深深打上了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烙印。
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用甚多。
其中布洛东的小说《可溶解的鱼》1924)和《娜嘉》(1928)是超实现主义的代表作,另外,1921年,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
荒诞派戏剧是在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
1961 年,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思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正式将其命名为“荒诞派戏剧” 。
1970年,另一代表尤奈斯库入选法兰西学士院,标志荒诞派戏剧正式跃入资产阶级正统文学行列。
50 年代和60 年代初是荒诞派戏剧的鼎盛时期,60 年代中期后荒诞派戏剧便开始走向衰落.它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荒诞派戏剧最主要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是尤金·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其中尤金·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典型的一篇。
[精华]戏剧派别
![[精华]戏剧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e8931a9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3.png)
象征主义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的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以表现。
象征主义戏剧也基本体现了这种精神。
它们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
表现主义戏剧是一部分左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不满,并想在精神上将此种情绪表达出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
他们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
这派剧作家不满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言行的模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要求丢弃人的个性而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的品质”。
在表现派剧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派剧作家借用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各种象征手法,同时往往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等主观表现方式。
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强烈的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未来主义戏剧认为现代生活以其节奏的快速性、紧张性及强烈的竞争性而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生活,主张戏剧应及时地转而歌颂“机器的文明”、战争的奇妙力量、“速度的魅力”以及一切能像人那样表现出“狂野、悲伤或愉悦”之情的各种“无生命之物”。
由此,他们要求戏剧应随之打破“旧戏剧”那种“冗长、静止的心理分析”结构,而代之以能符合上述现代生活特征的各种新的表现手段,甚至“不管它们是如何违背真实,离奇古怪和反戏剧”。
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未来主义戏剧曾作了大量标新立异的旨在突出各种非理性效果的尝试,如塑造各种非理性的舞台形象,完全不合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短到极点的甚至只有几分钟的戏剧篇幅以及尽其所能地创造种种神秘恐怖的舞台气氛等。
超现实主义戏剧将表现主义戏剧的非理性倾向推到了极限,主张在创作中完全打乱人的常规思维方式,而采取一种所谓的“自动书写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未来主义戏剧
【思潮流派】盛行于与一战前后的现代派戏剧流派之一。
其戏剧纲领为《杂耍游艺场戏剧宣言》和《未来主义合成宣言》。
它们打着革新的旗号,宣布“过去艺术(过去派)的终结和未来艺术(未来派)的诞生”。
它们坚决反对“充斥着抽象议论与心理描写”的戏剧,主张创作符合现代生活的快速节奏、篇幅短小的剧作。
未来主义运动于20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其影响一度波及俄国及后未的苏联。
1908年,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1876—1944)因为发表了一部反对唯美主义思潮的小说《末未主义者马法加:非洲传奇》,被米兰当局以妨碍公安罪逮捕。
许多民众因不满于政府的文字狱行径而自发地举行了示威活动。
当局迫于压力,不得不释放了马里内蒂,当他走出法庭时,前未迎接他的群众无意识地喊出了“未末主义万岁”的口号,成为未来主义的第一声。
1909年,马里内蒂在法国的《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从而宣告了这一艺术流派的正式诞生,而他本人也成为未来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兼领军人物。
未来主义反对的是唯美主义运动,因为后者反映的是没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赞美过去的古迹,与现实人生毫不相干,妄图用过去的美来粉饰现实;而未来主义就是要毁弃一切过去的和古老的东西。
但未来主义本身也是反现实主义的,它一味祟尚现代机械的伟大力量和现代物质文明,认为速力是美的极致。
马里内蒂就宣称:“自从伟大的科学发现出世以来,人的感觉已完全更新,未未派的基础便建设在这上面。
”。
而“人生的美,是沿着机械的作用、色彩和行动线的美而展开的”。
“人类若能聪明地支配机械,便可以从奴隶的选手中解放出来,而成为自由者,凭借着这种契机,人类将在他的服务里获得世界的能力”。
在艺术上,以马里内蒂为代表的未来主义者认为文学艺术必须适应现实,面向未来,反映现代文明的特征,表现现代文明的速力、机器、动力等。
在戏剧方面,来来主义戏剧家主张全盘否定戏剧艺术遗产,速立新的“合成戏剧”。
马里内蒂在《未来派演剧宣言》中称,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容量里,通过简单的台词,急速的动作,把众多的感觉、观念和事实经纬交织,融为一体”。
以此“在舞台上展示我们的智力从潜意识、捉摸不定的力量、纬抽象和纯想象中发掘出来的一切,不管他们是如何违背事实,离奇古怪和反戏剧”。
而演出合成戏剧的剧场叫“变化剧场”,它应该“是一所教练诚实的学校,尤其是对于男性,因为这提高了他的贪欲的本能,而且剥下了女性的浪漫的幻想的面网——它已经把她们束缚得那么久。
同时又引起了妇女的可赞美的兽性,因而将性欲再建于原始的基础上。
这种剧场又是一所英雄主义的学校,它要设法刺激人们去打破各种竞技的旧记录。
这又是一所诈求的学校,骚扰和大脑之总汇的学校。
因为有小丑、无赖汉以及其他一流角色;这里的一次跳舞抵得过外交家们关于摩洛奇和刚果的一场争论,至少等于你研究了三年的国际政治”。
每部合成戏剧的创作无不力求其短,“我们不得不作一场或两场就完,或两三分钟就完的剧,以代千篇一律的喜剧,或非演两三个钟头不完的悲剧……我们要把历来的演剧的根本的时间、场所、行为的三一如法打破,欲矫正那种从心理之经过直到未来的长剧的缓慢,而仅把剧的事实晒曝到观客跟前。
”
【代表作家作品】戏剧:[意]马里内蒂《他们来了》,[意]弗朗西斯科·康丘罗《枪声》《只有一条狗》。
《只有一条狗》
• 登场人物???……
• 一条街,黑夜,冷极了,一个人也没有。
• 一条狗慢慢跑过了这条街。
• (幕下)
《枪声》
• 角色:一颗子弹
• 一条街,黑夜,冷极了,一个人也没有。
• 沉寂一分钟——突然一响枪声。
• ——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