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计量学习方法

合集下载

23个声母巧记方法

23个声母巧记方法

23个声母巧记方法(最新版4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23 个声母的分类1.双唇音2.唇齿音3.齿龈音4.硬腭音5.软腭音三、巧记方法1.形象比喻法2.联想法3.故事法4.歌谣法四、总结正文(篇1)一、引言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而声母是拼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 23 个声母,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巧记方法。

二、23 个声母的分类1.双唇音:b、p、m、f2.唇齿音:d、t、n、l3.齿龈音:z、c、s、zh、ch、sh、r4.硬腭音:g、k、h5.软腭音:j、q、x三、巧记方法1.形象比喻法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来帮助记忆这 23 个声母。

例如,双唇音像嘴唇合拢的样子,就像字母“b”和“p”;唇齿音像舌头顶在上齿,就像字母“d”和“t”。

2.联想法我们可以将声母与生活中的事物、人物或地点相联系,进行联想记忆。

例如,齿龈音中的“z”可以联想到“早晨”,因为早晨的鸟儿会发出“z”的声音;硬腭音中的“g”可以联想到“哥哥”,因为哥哥是家中的“脊梁骨”,而“g”就像一个人挺直腰杆的样子。

3.故事法我们可以将 23 个声母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帮助记忆。

例如,有一个叫“巴布”的小男孩,他的爸爸是“大狗”,妈妈是“猫咪”,他们住在一个叫“吉吉”的小村庄里。

有一天,他们一起去“哥哥”家做客,途中遇到了“七个小矮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记住双唇音“b、p、m、f”,唇齿音“d、t、n、l”,齿龈音“z、c、s、zh、ch、sh、r”,硬腭音“g、k、h”和软腭音“j、q、x”。

4.歌谣法我们还可以将 23 个声母编成一首歌谣,通过唱诵来帮助记忆。

例如:“巴布大狗猫咪吉吉,哥哥七个小矮人玩。

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巴,巴巴巴。

”这首歌谣既包含了 23 个声母的顺序,也通过押韵让记忆更加深刻。

四、总结通过以上巧记方法,相信大家对 23 个声母的记忆会更加牢固。

目录(篇2)一、引言二、23 个声母的划分三、声母记忆方法四、实践与应用五、结语正文(篇2)一、引言汉语拼音是学习中文的基础,而声母作为拼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3种小学生学习的方法

33种小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在生活中学习的方法1、生活学习法——在生活中发现知识2、游戏学习法3、时间观察——身边的数学让你发现价值4、情景学习法——有故事的知识5、夏令营式英语学习法——学并快乐着6、试验学习法——实践出真知7、发现式学习法——捕获身边的知识二、学习兴趣的方法8、数学的敲门砖——培养自己的“数感”9、激发兴趣——好学不如乐学10、生字记忆法——只要愿意就不难(谜语记忆法、故事记忆法、为生字编儿歌、比较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图解记忆法、部件记忆法、加减法)11、多感官学习法——全面激发兴趣12、歌诀记忆法——把知识串连起来三、学会享受学习的方法13、想象学习法——挖掘知识的宝藏14、多媒体学习法——情景声乐的交融15、听音乐学习法——声音中的乐趣(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音乐可以帮助入眠、提高免疫力)16、日记法——练就作文真功夫17、织网式学习法——创建知识网络18、“Handson”——动手活动19、预习学习复习——一个必要的循环20、诗文诵记法——在诵读记忆中理解21、背诵英语课文学习法——全面提高(理解而后能背、有选择地背诵、先听后背、只背一点点、一天之际在于晨)22、问题探索学习法——发现才能获得23、读书笔记学习法——边勾边画24、错误改进学习法——拾遗改错25、计划学习法——合理利用时间26、永不过时的重复式学习法27、全身心学习法——专心提高效率28、逆向思维学习法——另辟路径五、协作学习的方法29、竞争学习法——有竞争才有压力30、互动学习法——为学习找个伴31、互助合作——才能思维“共振”32、制作教案法——设计你的课堂33、好为人师学习法——换位思维。

36计快速记忆方法快速记忆技巧

36计快速记忆方法快速记忆技巧

36计快速记忆方法快速记忆技巧三十六计之中,你记得几条计谋呀?不会只记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记忆三十六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1.瞒天过海:1铅笔,我用铅笔打天堵上,骑上铅笔过海。

2.围魏救赵:2鸭子,鸭子围着围裙,向着火的灯笼泼水。

3.借刀杀人:3山,我给山神一把刀,让他去杀山贼。

4.以逸待劳:4帆船,船上的水手用衣服来捕老虎。

5.趁火打劫:5屋子,一坏蛋坐上飞火轮到公安局打劫。

6.声东击西:6柳树,柳树东边站着一个白胡子神仙,西边的叶子上长着很多西瓜,神仙想吃西瓜。

7.无中生有:7拐棍,一个老头拿着拐棍从墙里头伸到墙外面的油缸里。

8.暗渡陈仓:8葫芦,我息了葫芦灯笼里的蜡烛,偷偷地跑进放着坏米的仓库里放了把火。

9.隔岸观火,9酒,我吃着酒,坐在岸边看对岸的篝火晚会。

10.笑里藏刀:10十字架,杀手想杀神父,因为有神的保护,不敢明拿刀,就把刀藏在衣服里面,对神父边笑边取刀子杀他。

11.李代桃僵:11筷子,我用筷子把李子夹进袋子里,用缰绳把桃子放进去。

12.顺手牵羊:12婴儿,我家的羊顺手就牵走了隔壁家的婴儿。

13.打草惊蛇:13医生,医生为了蛇胆,拿着一米长的注射器向草丛里的眼镜蛇打针。

14.借尸还魂:14钥匙,一个灵魂马上就要魂飞魄散了,就跑进一具尸体里面才活过来。

15.调虎离山:15鹦鹉,鹦鹉牵着老虎的鼻子离开的山林。

16.欲擒故纵:16石榴,鱼咬着石榴,让渔夫来钓它,没想到,渔夫为了石榴跳进海里让鱼给吃了。

17.抛砖引玉:17麻将,我把石头麻将扔出去,来换玉麻将。

18.擒贼擒王:18尾巴,战场上我捉住了敌军统帅的尾巴,就这样当我的战俘。

19.釜底抽薪:19救护车,救护车里的电原来是用一口锅烧水才发出来。

20.浑水摸鱼:20耳环,哪叱拿着两只风火轮在洪水里捞鱼。

21.金蝉脱壳:21鳄鱼,树上的蝉把壳一退,露出了鳄鱼脑袋。

22.关门捉贼:22鸳鸯,小偷在公园里偷了东西要跑,一对鸳鸯关上了门捉住了他。

23 种定量研究方法

23 种定量研究方法

23 种定量研究方法,你会几种?量化研究方法2019-12-28文章作者| 乔晓春首先我们对前面介绍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

我们把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面,即方法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在一般方法层面又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而定量研究方法所涵盖的内容最多,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国使用得并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学者对定性研究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把理论研究、思辨研究都称为定性研究,这是错误的。

∆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下面给出23种具体定量研究方法的名称:01. 社会科学应用统计学原理02. 社会测量方法03. 实验设计方法04. 抽样调查方法05. 应用线性回归模型06. 分类数据分析07. 生存分析(或事件史分析)08. 空间数据分析09. 多元数据分析10. 分层分析11. 纵向分析12. 路径分析13. 结构方程模型14. 项目评估方法15. 系统动态学16. 贝叶斯方法17. 队列分析18. 随机过程或马尔科夫链19. 系统仿真方法20. 文献分析方法21. 内容分析方法22. 势分析方法23. 复杂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在一般方法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中,给出了下面几种方法:1. 叙述研究2. 现象学3. 扎根理论4. 民族志5. 案例研究6. 焦点组讨论上面所列的研究方法课程,并不是可以随便想学哪一门课就可以学哪一门课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

要想系统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需要遵循这种内在的逻辑顺序,否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一门课应该是“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学习这门课,可以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原理、过程、各类方法等有基本的、全面的理解。

在这门课中还会介绍一些简单的、与社会测量有关的内容,包括实验设计、问卷设计、抽样设计等。

学完这门课以后,有人喜欢继续学习定量研究方法,也有人可能会喜欢学习定性研究方法,那么就可以开始学习第二个层次的课程。

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
首先,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
统计用于总结和展示数据的特征,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频
数分布等。

这些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
度和分布形态。

推断统计则用于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的特征,包
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可以帮助我们对总体参数(如均值、比例)进行估计,而假设检验则可以帮助我们对总体参数的假
设进行检验。

其次,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还包括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


归分析用于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因
变量的取值。

常见的回归分析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

方差分析则用于比较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不
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此外,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还包括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

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它
们之间的相关性强弱和方向。

时间序列分析则用于研究时间序列数
据的特征和规律,包括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可以帮助我们进
行未来的预测和规划。

综上所述,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涵盖了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多个方面,可以
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解释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分
析和解释。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基本计数原理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基本计数原理
解: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可知用第一类方法的5人,用第二类方法的 有4人,共有5+4=9
问题 小萌同学某天外出如果从图中所示的上衣、下衣中各选一件, 在跳一双鞋子形成一种着装方案,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装方案?
先选上衣,有2种不同选择,再选下衣, 对应每一件上衣都有三种不同选择;最后 选鞋子,对应每一套上衣和下衣,都有两 种不同选择。所以,共有2*3*2=12种不同 的着装方案
解:根据分步技术*10*10*10=106
巩固练习
一、甲班有三好学生8名,乙班有三好学生6名,丙班有三好学生9 名。则:
(1)从这3个班中人任选一名三好学生出席表彰会,有多少种不同
的选法
23种
(2)从这3个班中人各选一名三好学生出席表彰会,有多少种不同
谢谢观看
本节课学习了两种计数原理,分类技术原理和分布计数原理统称为 基本计数原理。 共同点:都研究完成一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区别:一个与分类有关,另一个与分步有关 适用情况:如果完成一件事共需分成n类办法,每一类办法之间是 相互独立的,无论哪一种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单独完成这件事, 那么使用分类计数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事共需分成n个步骤,每一个步骤之间相互关联,缺 少任何一个步骤,这件事情都无法完成,那么计算完这件事情的所 有方法使用分布计数原理
甲地
乙地
分析:一天中,此人从甲地去乙地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3类,无论乘坐那类交通工具,他都可 从甲地到乙地. 此人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不同的选择方法为3+5+3=11
分类计数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2种办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方 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计量决策法

计量决策法

计量决策法是一种基于定量数据分析的决策方法,它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技术对决策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计量决策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决策目标:明确决策问题、目标和标准等要素,确定需要进行决策的具体内容。

2. 收集数据:收集与决策问题相关的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市场信息、竞争对手数据等。

3. 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运用各种数学和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树分析等,得出有关问题的量化结论。

4. 比较方案:比较不同决策方案的优劣,评估每个方案的风险和潜在影响,选择最佳方案。

5. 推荐方案:结合计量分析结果,向决策者提供建议和决策支持。

常见的计量决策方法包括:
1.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评估每个方案的经济效果,选择最佳方案。

2. 线性规划:将决策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最优决策方案。

3. 决策树分析:使用树形结构表示不同决策方案的可能性和结果,通过计算每个方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选择最佳方案。

4. 因子分析:确定影响决策问题的关键因素和变量,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分析和评估。

计量决策法是一种科学、系统和客观的决策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准确地评估决策问题和方案,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

如何掌握课堂学习有效方法

如何掌握课堂学习有效方法

如何掌握课堂学习有效方法如何掌握课堂学习方法手到:就是以简单扼要的方法记下听课的要点,思维方法,以备复习、消化、再思考,但要以听课为主,记录为辅;耳到: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解答,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特别要注意听自己预习未看懂的问题;口到:主动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敢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眼到:就是一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思,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板书内容,二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心到:就是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新知识,课堂上的思考要主动积极.关键是理解并能融汇贯通,灵活使用.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课堂学习技巧一、课前准备课前做好各种听课准备,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前提。

(1)用品准备上课前,必须准备好课本、练习本、笔记本,要削好铅笔、装好圆珠笔,灌满钢笔水等,有时还要准备好模型。

不要等到老师讲课了才找这找那,这样不仅会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而且还会打乱听课思路。

(2)知识准备一般来说,每个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的。

实践证明,人们可以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得到新知识。

所以,要学好新课,一方面要复习好旧课,另一方面要预习好新课。

这样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效率就会更高。

(3)心理准备听课不能带着情绪,不能凭对老师印象的好坏,更不能凭对某学科有没有兴趣。

无论哪一科、哪一位老师上课,都必须认真去听。

不同的老师对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可能都适应几十位同学,而是每位同学要在摸清老师的教法特点的基础上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二、专心听听,就是听老师讲授、听同学发言。

(1)听老师讲。

要带着以下目的去听老师讲:1听老师是怎样讲清新旧知识的联系的;2听老师是怎样分析课文,怎样讲解有关要领、定律、法则、公式的概括、推导及应用的;3听老师是怎样讲解重点、难点内容的;4听老师是怎样在新课结束时做总结性发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我们对前面介绍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

我们把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面,即方法论、 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在一般方法层面又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 而定量研究方法所
涵盖的内容最多,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国使
用得并不多。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学者对定性研究有自己的理解, 甚至把理论研究、 思辨研究
都称为定性研究,这是错误的。

定咸研究方注
定忤研禿方法 丄[ 丄
I
■「 ]
坨济学恃室方法 沁介学畅定方法
人瓷学騎定方法
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F 面给出23种具体定量研究方法的名称: 10) 分层分析 11) 纵向分析 12) 路径分析 13) 结构方程模型 14) 项目评估方法 15) 系统动态学 16) 贝叶斯方法 17) 队列分析
18) 随机过程或马尔科夫链
多元数据分析
9) 1) 社会科学应用统计学原理 2) 社会测量方法 3) 实验设计方法 4) 抽样调查方法 5) 应用线性回归模型 6) 分类数据分析
7)
生存分析(或事件史分析)
8)
空间数据分析
19)系统仿真方法
20)文献分析方法
21)内容分析方法
22)势分析方法
23)复杂调查数据分析方法
在一般方法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中,给出了下面几种方法:
1) 叙述研究
2) 现象学
3) 扎根理论
4) 民族志
5) 案例研究
6) 焦点组讨论
上面所列的研究方法课程,并不是可以随便想学哪一门课就可以学哪一门课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

要想系统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需要遵循这种内在的逻辑顺序,否则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一门课应该是“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学习这门课,可以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原理、过程、各类方法等有基本的、全面的理解。

在这门课中还会介绍一些简单的、与社会测量有关的内容,包括实验设计、问卷设计、抽样设计等。

学完这门课以后,有人喜欢继续学习定量研究方法,也有人可能会喜欢学习定性研究方法,那么就
可以开始学习第二个层次的课程。

目前,国内社会科学领域均把定性研究方法作为独立的一
门课。

尽管这属于一类方法,其中还有很多具体的研究方法,但目前还很少有学校把每一种
具体方法设置为一门课。

学习定性研究方法,通常不需要任何前修课,但最好能够有过一些研究的经历,并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理论。

对从来没有学过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统计学方法的人来说,最好从统计学基础课开始学。

“社
会科学应用统计学原理”被称为应用统计学或定量研究方法的第一门课。

它将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针对单变量和双变量的描述、解释和推断方法。

学完了解决单变量和
双变量问题的方法以后,就将学习多变量问题的方法。

针对多变量问题,最重要也是最基础
的一门课就是“应用线性回归模型”。

这门课是所有多变量分析模型或回归分析模型的基础,
换句话说,如果这门课没有学或没有学好,会影响后续很多定量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

我们通常认为,“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应用统计学”和“应用线性回归模型”
这三门课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础性的课程。

“基础”的含义是,它们是社会科学学者必备的
常识性的知识和基本的方法,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方法的基础。

说得严重一些就是,不
掌握这些基础性知识就不具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格。

然而,要想把研究做得更好,还需要掌握更多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

这些课
程一方面介绍如何收集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的数据,比如抽样调查方法。

另一方面介绍不同类
型、不同结构数据所使用的不同分析方法,比如针对分类变量用分类数据分析方法,针对纵
向数据使用生存分析(也叫事件史分析)或纵向分析方法,针对空间数据使用空间分析方法或地理信息系统方法,针对多变量关系使用多变量分析方法,以及针对复杂因果关系结构通
常使用路径分析或结构方程模型,等等。

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或学者尽管非常渴望学习研究方法,但经常会担心自己数学基础不好,
怕学不懂。

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并不是专门研究方法,而是要应用方法,
所以学习的重点是如何使用现成的研究方法。

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方法的某些原理,但
通常在讲解原理时,教师不应该过多地纠缠数学推导,而是要讲思路。

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
学生的数学基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既然其他国家的学生能学,中国人肯定能学而且会
学得更好。

实际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些课程只要有中学数学基础就完全没有问题,比如“研究设计
和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应用统计学原理”这两门基础课是并不需要太多数学。

其他课程,像“社会测量方法” “实验设计方法”“系统动态学”“内容分析方法”以及所有的定性研究方法只要有一定的高中数学基础也就够了。

除此之外的其他定量分析方法,只要学过初级
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掌握起来也是没有问题的。

即使有些学生确实没有学过这些大学基础数学,在学习这些课程前,只要通过设置辅助课,事先做一些补习,也是可以的。

那么,像学习少林武功那样,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到底学到哪一步算是学到了“伏虎拳”,
算是“内功外功有了相当的功底”?学到哪一步算是学到了“散花掌”,别人“就不大敌得
过了” ?我们这里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体归为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见表9.1 )。

“初
级”属于入门级,也属于必备的知识,主要包括“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应用统
计学原理”和“应用线性回归模型”三门课。

“中级”属于“有了相当的功底”,即对社会科学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有了系统的了解,主要包括“抽样调查方法” “分类数据分析” “生
存分析”“多元数据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共五门课。

这些方法从应用角度上看,是社会科学领域使用最为普遍、最为一般的方法。

“高级”属于学了以后别人“就不大敌得过” 的一类方法,它既涉及相对复杂模型,也涉及应用领域更广泛的一些方法。

应用比较广泛的
方法往往技术性并不高,学起来也并不难,但相对复杂模型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关键还
是取决于老师能否把方法讲清楚,做到通俗易懂。

16)文献分析方法17)内容分析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