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

合集下载

碱金属练习题

碱金属练习题

碱金属练习题碱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组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和钫。

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碱金属练习题,旨在加深对碱金属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题一:碱金属的基本性质1.请列出碱金属的名称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碱金属的原子结构是如何组成的?3.碱金属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4.碱金属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是什么?5.碱金属的导电性如何?为什么?6.碱金属在水中的反应会产生什么?练习题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2.碱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什么?3.碱金属与卤素的反应会生成什么?4.碱金属与水的反应会生成什么?5.碱金属与酸的反应会生成什么?6.请列举一个应用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际示例。

练习题三:碱金属的应用1.列举三种常见的碱金属化合物及其应用。

2.碱金属在制备、储存和运输化学品时有何作用?3.碱金属在照明领域的应用是什么?4.碱金属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哪些?5.碱金属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是什么?答案解析:练习题一:碱金属的基本性质1. 锂,Na,K,Rb,Cs,Fr。

它们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一周期。

2.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而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3. 碱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通常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

4. 碱金属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状态。

5. 碱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为它们在固态或溶解状态下能够释放出自由电子。

6. 碱金属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碱溶液。

练习题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 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 碱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3. 碱金属与卤素的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卤化物。

4. 碱金属与水的反应会生成相应碱溶液和氢气。

5. 碱金属与酸的反应会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6. 碱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际示例包括金属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的实验。

高一化学竞赛讲义《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竞赛讲义《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D. BaSO4
9.实验室常用氯化钙和冰的混合物做制冷剂,可获得-55℃的低温,在制作制冷剂时使用下
列哪种物质最好
A. CaCl2
B. CaCl2·2H2O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CaCl2·6H2O
D. 前三者按一定比例
A.向含有 CaCO3 沉淀的水中通入 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 NaHCO3 饱和 溶液,又有 CaCO3 沉淀生成
33.试利用铍﹑镁化合物性质的不同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Be(OH)2 和 Mg(OH)2;(2)BeCO3 和 MgCO3
34.金属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典型的还原性。 (1)用镊子夹取绿豆大的一块去了煤油的金属 Na 放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激烈反
应,并在试管上有大量淡黄色固体析出。根据信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8.钙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何物?为何将所得产物浸泡在水中时,可以觉察到大量的热并嗅 到氨的气味?写出一切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广西桂林化学竞赛练习4
6─3
29.根据表列数据,说明氟化钠、碘化钠、氧化镁的熔点为何不同?
离子电荷
NaF
NaI
MgO
离子电荷
1
1
2
离子间距(pm) 231
318
210
熔点(℃)
20.写出 Na2O2 分别与 CO2、SiO2、Al2O3、SO2 的反应方程式。
广西桂林化学竞赛练习4
6─2
21.用可见光照射时,碱金属都能显示光电效应,且按 Li→Cs 的顺序,光电效应愈发明显 (逸出功分别为 2.42、2.28、2.24、2.09 和 1.96eV),请解释该顺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支大试管,加入 15mL 蒸馏水,再加入 5mL 苯(d=0.87g/cm3),静置。取黄 豆大的金属 Na(d=0.97g/cm3),轻轻放入这支装有水和苯的大试管中。试推测可能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

碱金属碱土金属

碱金属碱土金属

第五节碱金属碱土金属一、单质1.碱金属具有较大原子半径,最外层1 个电子而内层又是稳定结构,所以易失去电子,离子化倾向强,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强还原剂,还原性依Li 、Na、k、Rb、Cs顺序依次增强。

碱金属以钠最为典型。

钠的金属活动性和还原性强,它在冶炼现代常用金属钛、锆、铪等时也用作还原剂。

如:4Na+TiC14=Ti+4NaC1钠在不活泼或中等活动的金属盐溶液中会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与氢氧化钠,盐再与碱复分解而生成中等活动金属或不活动金属的碱类沉淀,而得不到这些金属的单质。

如:CuSO4+2Na+2H2O=Cu(OH)2 J +H2 T +Na2SO42FeCl3+6Na+6H2O=2Fe(OH)3 J +3H2 T +6NaC12A1Cl3+6Na+6H2O=2A1(OH)3 J +3H2 T +6NaC1 或A1C13+4Na+2H2O=NaA1O2+2H2T +3NaC1实验后的残钠不能放在水中以免爆炸,而应在酒清精中销毁。

2C2H5OH+2Na=2C2H5ONa+ H2T (反应较慢)2.碱土金属与碱金属相似,有很强的化学活性,都能与卤素、氧、硫及其它非金属发生反应,它们的单质呈银白色(除Ba微黄色外)、轻,但皆比碱金属硬。

碱土金属以镁为典型。

镁不如钠活泼,但它仍有相当强的金属性和还原性,是常见的活泼金属之一。

镁与氧的“化学亲合力”强,所以与氧和不少氧化物都能发生反应,一般要加热或高温下进行。

如:2Mg+CO2=2MgO+C (能夺CO2中氧而还原出C,而CO2不能熄灭镁的燃烧)2Mg+TiC1 4=Ti+2MgC1 2(能还原出钛等现代应用的金属)2Mg+SiO2=2MgO+Si (镁也能制硅粉,它从SiO2中夺氧)镁与盐溶液反应时, 对不活动金属盐溶液可置换出相应的金属单质, 但若该盐水解后酸性较强时,还有酸与镁生成氢气的反应伴生。

对氯化铵溶液,则与水解出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氢气.2NH4++2H2O+Mg=Mg2++ H2T +2NH3 • H2O该反应虽有一水合氨,但因在氯化铵溶液里,大量的N H 4+抑制了一水合氨电离,而OH —不足,所以一般不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一、单选题1. 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4:1B .3:3:2C .6:7:3D .6:9:02. 某种H 2和CO 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 2的1/2。

将3.2克这种混合气体充入一盛有足量Na 2O 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 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A. 3.2gB. 4.4gC. 5.6gD. 6.4g3.某温度下,w g 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 2O 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 。

在①H 2 ②CO ③CO 和H 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 3COOH ⑥HO —CH 2—CH 2—OH 中,符合题意的是 ( ) A .均不符合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④⑤D .全部符合4. 在密闭容器中,300℃时将100mL 由H 2O 、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 2O 2在连续电火花作用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压强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则原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 ) A .1∶1∶1∶1 B .3∶1∶2∶4 C .1∶3∶5∶1 D .2∶2∶3∶35.在25℃,101Kpa 下由HCHO(g)、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 ,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L 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02粉末,使Na 20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A .等于6.72gB .小于6.72gC .大于6.72gD .无法计算6.120 mL 含有0.20 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 .2.0mol/L B .1.5 mol/L C .0.18 mol/L D .0.24mol/L 7.将0.4gNaOH 和1.06932Na CO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1L 稀盐酸。

11-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11-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高氯酸铷 高碘酸铷
RbClO4 Ksp = 3.0 10-3
RbIO4 Ksp = 5.5 10-4
11. 2. 2 氢氧化物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中 只有 Be(OH)2 显两性。
其余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 物均为碱性。
Be(OH)2 与酸反应 Be(OH)2 + 2 H+ —— Be2+ + 2 H2O
Be(OH)2 与碱反应 Be(OH)2 + 2 OH- —— [ Be(OH)4 ]2-
11. 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11. 2. 1 含氧二元化合物 碱金属、碱土金属在氧气中 燃烧,得到不同的主产物。
碱土金属将生成正常氧化物 MO, 碱金属中只有锂生成正常氧化物 Li2O。
其他碱金属分别生成 过氧化物 Na2O2, 超氧化物 KO2,RbO2 和 CsO2。
钠、钾的正常氧化物可以通过金 属或其叠氮化物还原过氧化物、氢氧 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得到。例如
或写成
B(e OH)2 + 2 OH- —— BeO22- + 2 H2O
氧化物的水化物一般键联形式是 MOH
究竟是酸式解离,还是碱式解离, 取决于 M 的电场。
MOH 若 M 的电场强,氧的电子云偏向 M 和 O 之间,从而加强 M-O 键; 同时氧的电子云在 O 和 H 之间密 度降低,故削弱了 O-H 键。
Be2+ Mg2+ Ca2+ Sr2+
Z2 2
22
r / pm 27 72 100 118
0.27 0.17 0.14 0.13
Ba2+ 2 135 0.12
0.22 >

高考化学碱金属及碱金属典型计算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问题)

高考化学碱金属及碱金属典型计算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问题)

钠的化合物一、过氧化物的性质1、过氧化钠的结构特点: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阴离子是过氧根(O22-),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因此过氧化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而以氧化性为主,是强氧化剂。

2、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定义是:当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而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以外,还有氧气生成。

例如:2Na2O2+4HCl=4NaCl+2H2O+O2↑3、过氧化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过氧化钠中,杨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当作氧化剂时,氧元素降至-2价;当作还原剂时,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⑴作氧化剂:Na2O2+SO2=Na2SO4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氧化一些中强氧化性物质。

例:Na2O2+MnO2=Na2MnO4⑵作还原剂:即遇到强氧化剂时,Na2O2被氧化。

⑶歧化反应a、与水反应b、与酸反应c、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CO3+O2↑这类反应的实质是过氧化钠先与水作用生成过氧化氢,其后过氧化氢再分解产生氧气。

Na2O2+2H2O=2NaOH+H2O2Na2O2+H2SO4=Na2SO4+H2O22H2O2=2H2O+O2↑4、过氧化物的漂白作用与氯气漂白作用类似,是不可逆过程,表现了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的性质比较:二、NaCO和NaHCO的性质2、Na2CO3和NaHCO3在水中溶解性及电离Na2CO3和NaHCO3都溶于水,但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这与其它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规律不同。

盐类在水中溶解性的一般规律是酸式盐的溶解性大于正盐的溶解性。

候德榜制碱法正是利用NaHCO3在水中溶解度小的性质,向饱和的氯化钠和氨的混合液中通路过量CO2,析出NaHCO3。

在水中的电离:NaCO3=2Na++CO32-NaHCO3=Na++HCO3-3、NaCO3和NaHCO3与酸反应:NaH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与酸反应剧烈得多,消耗的酸少(泡沫灭火器中盛有NaHCO3)CO2气体逸出;Na2CO3溶液中开始无气体逸出,加酸至一定量以后才有CO2气体产生。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考核试卷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考核试卷
2. 6. √
7. √
8. √
9. ×
10.×
五、主观题(参考)
1.碱金属位于周期表的IA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电负性降低,还原性增强,熔点降低,密度增大。
2.碱金属与水反应产生金属氢化物、氢气和碱。钠与水反应较温和,钾与水反应更剧烈。
3.碱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如Na2O + H2O → 2NaOH,因为氧化物中的金属离子与水中的OH-离子结合形成碱性溶液。
1.碱金属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______。
2.碱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族。
3.碱金属的氯化物中,______氯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最低。
4.碱金属与水反应时,最不活泼的金属是______。
5.碱金属的碳酸盐在加热时,通常会发生______反应。
6.碱金属的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后,形成的溶液通常具有______性质。
A.氢化钠B.氯化钠C.硫化钠D.氧化钠
20.碱金属的卤化物在与强碱反应时,通常会形成:( )
A.卤化物B.氢氧化物C.配位化合物D.碱金属醇盐
(注:以下为答案及评分标准,请老师自行添加。)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碱金属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的是:( )
9.碱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是:( )
A.氧化物B.过氧化物C.超氧化物D.依赖金属种类
10.在碱金属中,哪个金属的还原性最强:( )
A.钠B.钾C.铷D.铯
11.碱金属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时,通常会发生:( )
A.水解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D.无反应
12.碱金属的氢化物中,哪个金属氢化物最稳定:( )

第17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习题

第17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习题

第17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习题目录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完成反应方程式;五计算和解释一判断题(返回目录)1 重水是由H和18O组成的水。

()2 氢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3 由于H2是双原子分子,所以H2比He的扩散速率小。

()4 氢气是最轻的单质,所以它的熔点和沸点在所有单质中最低。

()5 因为氢分子的极化率大于氦分子的极化率,所以氢的熔点比氦高。

()6 常温下H2的化学性质不很活泼,其原因之一是H-H键键能较大。

()7 在HMn(CO)5中,H原子与Mn原子以Mn-H键相结合。

()8 在H[Cr(CO)5]2分子中存在着Cr-H-Cr氢桥键。

()。

9 如果某氢化物的水溶液为碱性,则此氢化物必为离子型氢化物。

()10 碱金属氢化物都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

()11 H-在水溶液中不能存在。

()12 通常,s区元素只有一种稳定的氧化态。

()13 由于s区、p区元素性质活泼,它们都不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14 s区元素在自然界不以单质形式存在。

()15 金属钙保存在煤油中。

()16 由于s区元素单质的密度很小,它们都可以浸在煤油中保存。

()17 碱金属熔点的高低次序为Li>Na>K>Rb>Cs。

()18 碱土金属的E(M2+/M)从Be到Ba依次变大。

()19 N2只能与碱土金属直接作用形成氮化物。

()20 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21 所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稳定的过氧化物。

()22 s区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大多是离子型化合物。

()23 由于E(Li+/Li)最小,所以锂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4 碱土金属氢化物的熔点比同周期碱金属的氢化物熔点高。

()25 碱金属的所有盐类都是无色的。

()26 钠的所有盐全部可溶于水。

()27 所有碱金属的碳酸盐都是易溶于水的。

()28 碱金属的盐类都是可溶性的。

()29 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皆具有强碱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计算题专练
一、单选题
1. 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3:4:1
B .3:3:2
C .6:7:3
D .6:9:0
2. 某种H 2和CO 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O 2的1/2。


3.2克这种混合气体充入一盛有足量Na 2O 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 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 A. 3.2g B.
4.4g C.
5.6g D.
6.4g
3.某温度下,w g 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 2O 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 。

在①H 2
②CO ③CO 和H 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 3COOH ⑥HO —CH 2—CH 2—OH 中,符合题意的是 ( )
A .均不符合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④⑤
D .全部符合
4. 在密闭容器中,300℃时将100mL 由H 2O 、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 2O 2在连续电火花作用下充分
反应后,容器内压强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则原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不可能是 ( )
A .1∶1∶1∶1
B .3∶1∶2∶4
C .1∶3∶5∶1
D .2∶2∶3∶3
5.在25℃,101Kpa 下由HCHO(g)、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 ,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2.24L 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02粉末,使Na 20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
A .等于6.72g
B .小于6.72g
C .大于6.72g
D .无法计算
6.120 mL 含有0.20 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 .2.0mol/L
B .1.5 mol/L
C .0.18 mol/L
D .0.24mol/L 7.将0.4gNaOH 和1.0693
2Na CO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1
L 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
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2CO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8.往含0.2 molNaOH 和0.1 mol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 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 (标况下)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 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A B C D
9、取NaOH溶液50mL,通入一定量CO2,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
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c(CO32-)小于
C(HCO3-)
B. NaOH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8 mol/L
C.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再加入足量盐酸产生
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1344mL。

D. 0—30mL之间的离子方程式:CO32-+H+→HCO3-
二、多选题
1.将一定量的H2、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2O2粉末(Na2O2体积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直至反应完全。

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的压强为原来的1/4,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是()A.18 B.24 C.30 D.36
2.将Na2CO3和
3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K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20.6 g时产生的CO2最多
D.实验1和实验3的混合物完全反应时消耗HCl的物质的量相同
3.把x mL 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 mL NO混合。

x与y之和为30 mL。

若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 mL,(忽略N2O4的存在,所有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则x:y可能为
A.1:2 B.2:1 C.1:1 D.2:3
4、有两份质量分数不同的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将它们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恒重测得的数据见下表。

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第一份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B.15.9 g固体是纯净物
C. 第一份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于NaHCO3的物质的量
D. 第二份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32%
三、计算题
1.(10分)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

⑴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氧化钾:K+KNO3→K2O+N2(未配平),每生成9.4gK2O消耗的还原剂有___________g
⑵超氧化钾和过氧化钾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均生成氧气和K2CO3,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
剂。

写出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维持气压稳定,可以使用超氧化钾和过氧化钾的混合物使吸收的CO2与生成的O2体积相同(同温同压),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KO2) : n(K2O2)=____________
⑶KO2加热至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A。

6.30g产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产生氧气1.12L(标
准状况),试确定产物A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

如果产物A只含有两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A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Na2CO3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Na2CO3+nH2O→ Na2CO3·nH2O(n为平均值,n≤10)。

取没有妥善保管的NaHCO3样品A9.16g,溶于水配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停地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右图。

(已知盐酸滴加至10mL时,开始产生气体,加至15mL时生成CO2112mL,溶解的CO2忽然不计)
试求:(1)所加盐酸物质的量浓度
(2)x的值
(3)样品A中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3、(10分)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

实验过
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500mL,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次实验中产生沉淀质量是多少,将结果填入表格空白处。

(2)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第2次实验样品中NaHCO3的物质的量是。

(4)室温下取第2组实验所得溶液体积的1/10,加水配成500mL溶液,求稀释以后溶液的pH?
一、1a 2a 3d 4a 5b 6b 7c 8b 9a 二、1ad 2ac 3bc 4bd 1.(10分)1)6.5g (2分)(2)4KO 2+2CO 2→2K 2CO 3+3O 2; (2分) 2:1(2分) (3)2:3 (2分) K 2O 2和KO 2 1:2 (1分) K 2O 与KO 2 1:4(1分) 2、(5分)
(1)1.0 mol/L (2)110 mL
(3)A 中含有NaHCO 3为0.090mol 和Na 2CO 3·nH 2O 为0.010mol
3(1)4.137 (2分) (2)0.056mol/L (2分) (3)0.006mol (2分) (4)12 (4分)
解:依题意知第二次实验中NaHCO 3消耗的OH —
的物质的量为0.006mol
∴ 第二组实验所得溶液中OH —
的物质的量为0.056mol/L ×0.5L ×2-0.006mol=0.05mol (1分) 稀释后溶液中OH —
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 ×
10
1
=0.005mol (1分) 稀释后溶液中c(OH -
)=
1
-L mol 01.05.0005.0∙=L mol ,c(H +)=21410
10--=10-12mol ·L -1(1分) ∴PH=-lg10-12
=12(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