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碱金属元素单元练习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碱金属元素”一、选择题1.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高沸点 ②能溶于水 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低熔点 ⑤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 解答:本题考查离子晶体的性质。
解:碱金属与卤素形成的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沸点和熔点较高;一般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离子晶体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但晶体不导电。
所以①②③正确。
本题答案为选项A 。
2.下列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 .干冰灭火剂B .黄沙C .干粉(含3NaHCO )灭火剂D .泡沫灭火剂解答:本题考查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解: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易与过氧化钠反应,不能用于灭火,所以选项A 错误;因沙土不与钠、过氧化钠等反应,则钠着火时,可以用黄沙通过隔绝空气灭火,所以选项B 正确;干粉灭火器中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用来灭火,所以选项C 错误;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而泡沫灭火器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3.用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 .将Na 投入足量的水中B .将Na 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C .将Na 投入足量稀硫酸中D .将Na 投入足量稀盐酸中 解答:本题考查钠的化学性质。
解:将等质量的钠投入水、稀硫酸、稀盐酸中,发生反应本质为钠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由于Na 的质量相同,所以放出氢气的量相等;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氢气,铝又会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生成氢气最多。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4.某学生用3NaHCO 和3KHCO 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A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 L /B .根据表中数据能算出混合物中3NaHCO 的质量分数C .加入混合物9.2g 时盐酸过量D .15.7g 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解答:本题考查化合物的计算。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碱金属卤素练习 新人教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金属锂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A.氧化锂 B.过氧化锂 C.氢氧化锂 D.碳酸锂2.从实验的安全考虑,在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或操作较为科学的是()A B C D3.在实验室中少量的下列碱金属,不能保存在煤油中的是()A.Li B.Na C.K D.Rb4.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A.熔点Li>Na>K,Cl2<Br2<I2B.密度Li<Na<K,Cl2<Br2<I2C.还原性Li<Na<K,Cl-<Br-<I-D.氧化性Li+>Na+>K+,Cl2>Br2>I25.氟、氯、溴、碘性质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C.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D.相对原子质量依次增大6.卤素从F到I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②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③单质颜色加深④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⑤气态氢化物还原性增强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⑤7.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离子:CI-、Br-、I-,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时,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A.Cl-B.Br-C.I-D.无法判断8.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9.关于锂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原子半径比钠小③氧化物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CO2④氢氧化物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10.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二、非选择题1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分别跟水发生化学反应均得物质D的溶液;A跟水反应还有O2生成,B跟水反应还有H2生成,C跟水反应是化合反应:(1)A为_________, B为_________,C为_________,D为_________。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练 4

4.1.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基础练习:1.关于碱金属单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活泼金属 B.都具有强还原性 C.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都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低 B.卤素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C.碱金属均能沉于煤油下方D.碱金属在空气中加热均能生成多种氧化物3.卤族元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从F 到I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D.卤素单质与2H 化合的难易程度由难到易的顺序为2F 、2Cl 、2Br 、2I 4.下列元素属于卤族元素的是( )A.FB.PC.HeD.Li 5.下列关于卤素(用X 表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卤素单质都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无氧酸和含氧酸 B.HX 的热稳定性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 C.卤素单质的颜色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加深 D.-X 的还原性依次为----F >Cl >Br >I6.随着卤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单质的颜色越来越深 C.单质的密度逐渐降低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7.下列关于Li 、Na 、K 、Rb 、Cs 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 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铯②形成的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锂离子 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④Li 的密度最小⑤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 ⑥它们的氧化物都只有2M O 和22M O 两种形式 ⑦粒子半径:Rb K Na Cs Cs ++++>>>, A.①②③④⑥ B.④⑤⑥⑦ C.②⑥D.①②③④⑤⑦8.钾、铷、铯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均生成黄色的超氧化物(如2KO )。
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习题精编doc资料

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习题精编碱金属和卤素综合复习题精编一、填空题1、碱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除外)包括,其中金属性最强的是,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密度最大的是,它们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形式存在,他们原子结构的特点是,它们通常显价,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大到小的,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大到小的是。
2、钠是一种固体,它的焰色反应呈色,钾的焰色反应呈色,需要透过去观察,是为了避免混有的干扰。
3、钠很容易和空气中的、等物质反应,通常将钠保存在中。
4、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五个字来概括、、、、。
5、卤素包括的五种元素,它们都是分子,在自然界中,它们是以形式存在,密度最小的是元素,熔沸点最低的是元素,它们共同的原子结构特点是,这导致它们很容易得到电子,具有性,其中这种性质最强的是元素,它们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由大到小是,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是,在卤素中,只有一种单质能和水反应产生氧气,这种物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卤素都能溶于苯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溴溶于有机溶剂后,显色,碘溶于有机溶剂后,显色(补充知识点: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苯的密度比水小)。
6、氯气呈色,密度比空气,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氯水是物,新氯水制呈,是因为里面含有的缘故,紫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颜色变化是,这是因为氯水里面含有的缘故。
氯水久置后,发生的颜色变化是,产生的无色气体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碘单质加热易,遇到淀粉会变。
9、碱金属单质具有性,卤素单质具有性。
二、选择题1、钠着火时,采用哪种灭火方式最好()A. 水B. 煤油C. 泡沫灭火器D. 砂子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叙述中正确的是()A. 锂是碱金属中最不活泼并可以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B. 锂原子的半径比其他碱金属原子的半径都要大C. 碱金属只有钠需要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D. 碱金属的单质都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从其他化合物中获得3、鉴别苏打(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最好的试剂是()A.盐酸B. 石蕊试液C. 酚酞试液D. 氯化钙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反应的是()A.钠和水B. 钠和氧气C. 钠和二氧化碳D.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5、将一小块钠放到潮湿的空气中,最终形成的产物是()A.过氧化钠B. 氯化钠C. 碳酸钠D. 氢氧化钠6、做焰色反应时,使用的铂丝每次都要用试剂洗净,这种试剂指的是()A.NaOH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硫酸溶液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B、失电子能力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为还原剂D、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办作为氧化剂8、卤素(从氟到碘),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练习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练习1.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B.与盐溶液反应时都能生成碱和氢气C.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升高D.还原性随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加2.下列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说明正确的是( )①K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②先灼烧铂丝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时,再蘸被检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并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为止.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较微弱的火焰⑤没有铂丝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全部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C.仅⑤不正确D.仅③不正确3.进行焰色反应检验K+时有以下步骤:①蘸取待测夜;②置于酒精灯焰上灼烧;③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④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②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②①②③④4.将金属钾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产物是( )A.KOH和H2B.Cu(OH)2、KCl、H2C.Cu和KClD.HCl、Cu(OH)2、KCl5.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6.把少量过氧化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请写出有关的方程式.7.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能使水分解,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8.下列关于铯的叙述正确的是()两个答案A.硫酸铯是一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 B.碳酸氢铯加热能迅速分解,碳酸铯受热不分解C.铯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铯 D.在自然界中有少量游离态的铯存在9.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A.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数比钠原子多一层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气化10.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C.在空气中加热均可生成多种氧化物 D.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面上1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B.碱金属单质是强还原剂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D.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12.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Li<Na<K<Rb<Cs B.密度:Li<Na<K<Rb<CsC.熔点、沸点:Li<Na<K<Rb<Cs D.氧化性:Li+<Na+<K+<Rb+<Cs+4.某碱金属3.9g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气0.1g,则该金属是( )A.锂B.钠C.钾D.铷5.铷和另一种碱金属的合金46g,与水完全反应,放出2g的氢气,则合金中另一种金属是()A.LiB.NaC.KD.Cs。
元素周期表检测(碱金属、卤素)

碱金属、卤素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As的原子结构不意图为(包);)y/,下列关于A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B.属于非金属元素C.酸性:H3AsO4>H3PO4D.稳定性:AsH3<PH32.下列有关碱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均为IA族元素,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B.单质的还原性:Li>Na>K>Rb>CsC.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由Li到Cs,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依次增大3.下列有关碱金属单质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C.熔、沸点:Li>Na>K>CsD.碱性:LiOH<NaOH<KOH<CsOH4.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重要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测中错误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Fr的原子半径最大B.其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C.钫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化学式为Fr2。
的氧化物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化学性质均活泼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增多金属性依次增强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都是银白色的,都比较柔软D.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6.以下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Li<Na<K<Rb<Cs8.同一种碱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比原子半径小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比较为Li<K<Na<RbD.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比较为Li+<Na+<K+<Rb+7.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几位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锂单质化学性质与钠类似,活泼性比钠略差。
碱金属卤素基础练习

。
3..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各单质的状态:F2为 ,Cl2为 ,Br2为 ,I2为
。
各单质的颜色:F2为 ,Cl2为 ,Br2为 ,I2为 。
4.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 与氢气反应
① 卤素单质与H2 反应的剧烈程度: 逐渐
.即
F2>Cl2>Br2>I2
②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
性也
。
(2) 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
性也
。
(3)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
金属元素性也
。
为 HF>HCl>HBr>HI,反应
通式:
(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
;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F2 Cl2
Br2 I2
氧化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3)
均能与水不同程度反应,其通式(除F2外)为:
;F2 + H2O=
5.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
,既还原性逐渐 。所以,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有差异,从锂到铯金属
性逐渐 。具体表现在:
a.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从锂到铯越来越
(填“易”或“难”)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从锂到铯越来
越
c.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锂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氧化锂,
4.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Na+O2
K+O2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反应生成更复杂的氧化
4.1.5卤族元素 (答案)

4.1.5卤族元素1.碱金属和卤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具有的性质是①能溶于水②水溶液能导电③熔融状态不导电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解析】碱金属为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卤素单质为活泼非金属单质,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故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碱金属的卤化物容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导电;故选A。
2.如图是卤素单质(F2、Cl2、Br2、I2)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B.单质④的氢化物在卤素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强C.保存少量的单质③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D.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A.卤素单质都属于分子品体,其单质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根据图象知,①②③④分别是F2,Cl2,Br2,I2卤族元素中,金属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越活泼,所以单质活泼性最强的是F2,A正确;B.一般情况下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
但是由于下原子半径小,所以在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的熔、沸点中HF最高,B错误;C.溴易挥发,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密度大于水,所以为防止溴挥发,可以用水液封,则单质③保存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C正确;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性,所以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选B。
3.某小组为了探究卤素的性质,设计一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上述实验说明氧化性:Cl 2>Br 2>I 2B .实验⑤说明氯水氧化了I 2C .实验④说明氯水不能氧化Br 2D .实验③说明氯水氧化I 2生成了HIO 3 【答案】C【解析】A .根据实验①可知物质的氧化性:Cl 2>I 2,根据实验②可知物质的氧化性:Br 2>I 2,但不能确定Br 2、I 2的氧化性的强弱,A 错误;B .实验⑤中试管里有过量的氯水,可能是氯水氧化了KI ,也可能是氧化了I 2,B 错误;C .实验④中氯水过量,下层仍然呈红棕色,说明氯水不能氧化溴单质,C 正确;D .实验③可能氧化了I 2,但不能确定氧化产物,因为IO- 3+5I -+6H +=3I 2+3H 2O ,I -+IO -+2H +=I 2+H 2O ,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金属卤族元素练习题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碱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形成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C碱金属单质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
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2.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勺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的氧化性大于Cs+
D.AI的金属性大于铯的金属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碱性:LiOH > NaOH > KOH > RbOH
B.金属性:Rb > K > Na > Li
C.和酸反应时1个Fe能失去2电子,1个Na失去1个电子,所以
Fe的金属性强于Na
D.Rb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
4.已知金属钾有如下性质:
钾的密度比水小钾的熔点低钾与水反应时放出热
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
A.①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还原性:HF > HCI> HBr > HI
B.稳定性:HF < HCI < HBr <HI
C.与水反应由易到难:Cl2 > Br 2 > I 2> F 2
D.密度:F2< Cl 2< Br 2< I 2
6.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
C.从F到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
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与f化合由易到难顺序为F2< Cl 2< Br 2< I 2
7.X、Y是元素周期表第叫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能说明X
的非金属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Y的单质比X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
D.同浓度下X的氢化物水溶液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8.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较好的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都是金属元素
C、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D、最高化合价相同
9.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Li v Na< K v Rt x Cs
B 密度:Li v Na v K v Rb v Cs
C.熔沸点:Li v Na v K v Rb v Cs
D.还原性:Li > Na> K> Rb> Cs
10.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单质()。
A.熔点依次降低
B.密度依次减小
C.颜色逐渐加深
D.金属活动性增强
11.下列物质中加入到水中无气体放出的是()。
A.金属钾
B.氧化钠
C.氟气
D.过氧化钾
12.碱金属单质的活动性LivNavKvRbvCs的根本原因是()
A、它们的熔点、沸点依次减小
B、原子最外层都有一个电子
C、它们的原子半径越来越大
D、它们与"0反应越来越剧烈
13.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RbCO易溶、易电离
B.Rb位于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 A族
C.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
D.氢氧化铷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H + H+ ==HO
14.钫是碱金属元素较后面的元素,下列关于钫的性质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显+1价
B.其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
C.其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呈强碱性
D.其碳酸盐难溶于水
15.下列对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预测正确的是()
A.铯的熔点很高
B.在自然界中,铯能以游离态存在
C.氯化铯易溶于水
D.铯只有一种氧化物CS2O
16.按Li、Na、K、Rb Cs顺序递增的性质是()
A.单质的还原性B .阳离子的氧化性
C.单质的密度D .单质的熔点
17.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软金属,密度都较小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C.碱金属单质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D.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18.N a和Na*两种粒子,不相同的是()
①核内质子数②核外电子数③最外层电子数④原子序数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19.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锂资源,开发锂的用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
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锂是较轻的金属
B.LiOH的碱性比NaOH弱
C.锂的金属性比钠强
D.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 2O
20.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
B.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氢气
C.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升高
D.还原性随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强
21.下列金属中,通常不能用煤油(p = 0.8g/cm3 )保存的是()
A Li
B 、Na
C 、K
D 、Rb
22.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 .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23.下列关于钾、钠、铷、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B.单质的密度均小于1
C.其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CsOH
D.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钠离子
24、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H2化合能力:At 2 > I 2
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C、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D AgAt易溶于水。
25.将下列溶液加入KI溶液中,再滴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
化碳层不呈紫红色的是()
A.氯水
B.三氯化铁
C.碘水
D.硝酸钾溶液
26、铷是一种碱金属元素,对铷及其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小于钾;②原子半径大于锂;
③RbOH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强碱,且碱性比NaOH虽;
④不能从CuCl2溶液中置换Cu;
⑤与水反应,发生轻微的爆炸,同时放出Q ;
⑥加热RbCO可生成RbO和CO。
A.全部正确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⑤⑥
27.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熔点:Li>Na>K>Rb>Cs
B.碱性:LiOHvNaOHvKOHvRbOHvCsOH
C.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Li < Na < K < Rb < Cs
D.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F2O( R表示碱金属)
28.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的活动性很强,在自然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金属钠可将铁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
C.钠投入水中立即熔化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
放热
D.钠是软金属,其切面易失去金属光泽
29.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0.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如下表: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判断非金属性Y------Z ,写出结构上的原因:
(1丿②、④、⑤的元素符号是-----、------、------;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3)------------------------------------------------------④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⑤、⑦单质氧化性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