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学科学课实施情况介绍.

合集下载

余杭区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

余杭区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二、余杭区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成绩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近三年来,余杭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迅速,范围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科技竞赛项目从无到有,活动普及率不断提高,科技竞赛成绩已跻身于杭州市各城区前列,科技教育活动亮点纷呈,提升了全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

从这次52道科技测试题看,内容主要涉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能源、环保、医药卫生、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平均答对率达59.66%,是相当好的,大多数人对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较好的认识和了解。

1、领导重视,相关部门配合,活动机制比较健全。

主要有:一是区教育局有分管领导负责,有关科室(普教二科、教研室)落实专职人员(科长和教研室教师)具体负责,每年有活动方案并按计划实施,对学校的检查考核中科技教育占8分;二是每两年举办一次余杭区中小学生科技节(竞赛项目达十几个大项,几十个小项),每年举办科技常规项目锦标赛,开展评比科技教育示范学校16所,现已建立余高、瓶窑中学、余杭镇中、塘栖二中科技教育基地4所;三是将科技素质纳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高考、中考加分的要求;四是区教育局逐年增加科技教育活动的专项经费,从2006年的3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6万元;五是区教育学会在区科协的指导下,围绕教育的热点问题(其中不少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六是区教育局主动与区科技局、区环保局、区科协、团区委等部门联合举办每年一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与区科协每年在中小学举办科普日或科普周活动,定期评比优秀科技辅导员和优秀作品,与区体育局组队参加每四年一次的杭州市体育运动会青少年科技运动项目竞赛(由区体育局提供训练器材和比赛经费),与区环保局共同举办环境教育科技征文评比。

区电视台、《城乡导报》“走进校园”等栏目及时报道科普情况和优秀辅导员事迹。

全区中小学已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围。

小学科学课程,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小学科学课程,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小学科学课程,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小学科学课程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科学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认知框架。

在课堂教学方面,小学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涵盖自然界、生活、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方法多样,包括讲授、实验、观察、探究等,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

此外,学校还会组织一系列的科学教育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科学学习体验。

例如,举办科学实验展、科学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

这些活动旨在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和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因学校和地区而异。

一般来说,学校会积极组织相关活动,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萧山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萧山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萧山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萧山区教学研究室何树德一、现状调查的背景2001年我国小学新课程改革首批试教区开始使用《科学》教材,而我区2004年才正式试用新教材,步伐明显滞后。

国家新课程改革展开后,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教研措施,力求缩小与试教区的差距。

在近四年的新课程运行中,我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现状如何?在后续的新课程改革中本学科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正是实施这次调查的目的所在。

二、调查内容和方式本次调查采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制的“小学科学学科现状调查问卷”(样卷略),内容涉及“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与参加教研的情况”、“科学的设施、设备及运用情况”、“影响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因素”等四大方面。

调查卷通过“萧山小学科学网”发布,由教师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回传。

全区所有中心小学都完成了本次调查,20%的完小也参加了本次调查。

首次采用无纸化调查,从发出调查问卷到统计汇总历时一个月,初次感受了网络快捷、高效的优越性,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纸张和邮资。

三、数据汇总与分析我区共有78所中心小学、57所分校,共收到有效调查卷150份,100%的中心小学、20%的完小完成了调查。

(汇总表中,每个选项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为汇总数据。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的汇总分析:从调查数据来看,在我区科学教师队伍中,目前89%的教师已经具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而且男教师的比例占83%;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7%;98%属于正式在编教师。

67%的教师具有任教《常识》、《科学》5年以上的教龄,24%的教师任教本学科已达11年以上。

教师队伍基本稳定,结构合理。

目前,本学科已有省级教坛新秀2名、市级22名、区级60名;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2名。

这样的师资状况,使我区实施新课程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与参加教研的情况”的汇总分析:我区从2004年下半年正式开始进入新课程,目前已经实施到六年级,即将完成第一轮的教材试教,全区小学科学课程开设步调一致。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研究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研究

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教育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从而导致教学教材的更新更迭,浙江省的适应这种新变化而推出的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也就应运而生。

首先,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共涵盖了17个学段,内容丰富,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学学科以及相关的课外知识,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策略。

其次,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与前沿科技,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打印、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等,丰富了学习内容,让学生可以更深入的参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此外,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特别注重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科学积极思维。

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以更自由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而不是僵化的死记硬背,从而让学生对科学更加热爱,激发学生科学实践及创新能力。

总之,浙教版《科学》新课程教材通过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倡导探究性学习,丰富科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科学学习环境,动员学生参与全球科技前沿竞争,为浙江省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 1 -。

杭州市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杭州市新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杭州市教科版2021-2022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内容分析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和“能量”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小物体。

这个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如较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生物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并让学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这个单元虽以观察为主,但同时有机融人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对比分析等多种学习形式,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认知。

“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

因为学生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地球运动,所以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系统而深人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

学生最终将认识到地球有规律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更替等现象。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较大的尺度上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借助推理、想象和模型认识地球上一些现象的成因,与“微小世界”单元形成良好的结构互动,有助于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世界。

有了“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工具与技术”单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更有基础。

浙江省小学科学

浙江省小学科学

浙江省小学科学
浙江省自古以来以文化素养著称,其兴办各类学校的历史甚为悠久,小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小学在指导学生进行基础学习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浙江省,小学教育已经成为当地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里,学生要学习各个科目,其中科学便是重要的一科。

科学教育也是小学重要的课程,它能够使学生构建科学思维,以更加准确、系统和科学的方式来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针对浙江省小学的科学教育,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全省上都进行了强化,开设了更多的科学类科目,以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除了解答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问外,还强调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科学活动进行正确指导和激励,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兴趣和热情,保持学习状态。

为了实现科学素养的培育,浙江省的小学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类比赛,让学生体验和熟悉真实的实验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科技活动,通过扩大学生的科研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意识;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应用科学知识;引进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软件,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浙江省的小学科学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断开发实施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浙江省发展创造更多优势条件。

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状况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状况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状况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状况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了解。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分析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施状况,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使用和学生研究情况。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小学教师和学生。

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教材使用情况和学生的研究情况等方面。

研究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大部分小学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探究性教学的实施。

- 教材使用方面,教师主要依赖教科书,而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

- 学生的研究情况普遍较为一般,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研究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教师应积极采用互动和探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 教材使用方面,教师应多样化教学资源,结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帮助教师提升科学教育的专业水平。

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施状况,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空间。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有望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浙教版小学科学学科课程教学计划

浙教版小学科学学科课程教学计划
制定补差计划,针对不同后进生制定套餐
培优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惰性
【重点难点】
本册内容突出物理知识,如机械、电学、框架结构,抓基础同时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重视理解运用知识,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解释生活现象
【落实任务措施】
抓课堂,不讲废话空话,将作业本作为预习,每课一练作为作业,尽量在课堂留下时间写作业。
【教材分析】
1.通读教材。开学预备周内要通读本学期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单元设置要求和课题量,做到心中有数。
2.整体分析。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本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要求、编排逻辑以及编写意图,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进行深入分析。能够简要描绘出教材重难点的框架图。
【教学目标】
本学期尽量上完本册内容,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复习
抓课外,利用早读前或中午时间订正作业,利用剪贴等方法设计多样化作业。利用好微信、QQ等方式引导孩子课外学习
抓批改,批改要面批,针对性不流于表面
抓练习,学会出题,减少拿来主义,自己为学生量身定做习题
【教学进度】
根据本学期课程要求,综合考虑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总量以及教学设施条件等要素,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合理分配单元和课时比例,拟定进度,开学第一周内完成。
8
10.28-11.1
电磁铁的磁力(1)(2)、神奇的小电动机
9
11.4-8
电能和能量、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
10
11.11-15
单元复习、单元测试
11
11.18-22
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
12
11.25-29
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繁多的动物、动植物易错分析练习
13
12.2-6
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谁选择了他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自然(常识)课的功绩

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老师 倡导了探究的学习方式
几个经验




比较正规的省、市、县级培训 教研员带的研修班或骨干班,培养了一 大批人才 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同伴互助式的教研活动 网络学习
科学课向纵深发展

理念与实际操作架起了桥梁 模糊的感觉在减少、清晰的认识在增加 科学课的实施正在向着明确的目标前进
拥有了一批有思想的骨干教师


平均每个地市有20个左右 都有自己对科学教学独特理解的科学教 师 这是我们的希望和自 有待于我们努力的事情还很多
向其他省、市、自治区的老师
学习
谢谢
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

热爱小学科学教育事业 对本职工作充满热心 热情地投入到试教工作中 专心致志地钻研业务
在城市和乡村

教师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学生的学习状态——令人兴奋
举几个例子

嘉兴、绍兴、丽水、温州、宁波等地, 城镇中心学校的科学课水平都不错,村 小完小都能上出了水平:《蚂蚁》、 《蜗牛》、《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等,而且不少老师正在自觉的运用科学 课的思想改造常识课,有不少好的创意。
3。引导与自主探究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 给与学生最大的自主空间 许多老师对科学探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 研究与实践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注重预设,更重视课堂生成 教学建立在帮助学生发展的基础上 这就是对学习主体的认识
3。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科学学习没有课内课外之分 陈耀老师的少年科学院
浙江小学科学课实施情况介绍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喻伯军
热烈欢迎

来自七个省、市、自治区的老师们! 十分感谢600多位老师参加这次会议!
蓬勃发展的科学课

我从浙江省调研之后的角度,说说个人 感受
试教区


2002年零星的试教学校、鄞州区 2003学年 国家级——北仑、义乌、余杭 省 级——38个县区 校 级——近80所学校 2004学年 已经有近90%的学校进入试教区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实证 逻辑 质疑 是一种文化现象
科学课要让学生逐步 领会科学本质、领会这种文化

有证据的说话 符合逻辑的推理 具有质疑的精神
我们的一些认识
1。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 首先是教教材,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其次是用教材教
2。教学目标的定位

不能轻视知识 过程与结果并重 挖掘科学的内涵 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