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第一课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说明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1《电和我们的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1 《电和我们的生活》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以及电是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如何安全地使用电器,以及如何节约用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电的深入理解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的基本概念。
2.电的产生和应用。
3.安全使用电器,节约用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实践活动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电的基本概念、电的产生、电的应用等内容。
2.准备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电线等。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如电器使用说明书、节约用电宣传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灯光亮起,引出本课的主题——电和我们的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电是如何产生的?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电的基本概念,介绍电的产生和应用。
同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产生和应用。
例如,学生可以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亮起的现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 电源
- 开关
- 导线
- 用电器
- 电路图的绘制
- 符号
- 连接方式
- 电磁现象
- 磁铁的性质
- 电流的磁效应
- 电磁铁的应用
3. 重点突出:
-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电的基本概念、安全用电原则、电路组成和电磁现象等关键信息。
- 使用箭头和框图形式展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 安全用电原则:强调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教授触电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 电路的组成:详细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 电路图的绘制:教授电路图符号及其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 电磁现象及应用:介绍磁铁的性质,讲解电流的磁效应,以及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对于电的概念理解,尽管我使用了水流模型进行比喻,但仍有部分学生感到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形象的比喻或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其次,在电路图绘制方面,学生们普遍感到有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电路图符号和连接方式不够熟悉。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练习,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提高他们对电路图的识读和绘制能力。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电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电的认识和理解。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电的本质和原理了解不多,安全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电的原理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电的产生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认识到电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形成,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电的产生原理,安全用电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场景,如开关、电灯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电有什么认识?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验,呈现电的基本概念和电流的形成。
讲解电的产生原理,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的作用,如电灯发光、电动机转动等。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安全用电的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回答问题:电是如何产生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已经了解的电的应用,电还能做什么?例如,电能驱动汽车、发电等。
6.小结(5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2.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3.初步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
科学探究目标:1.参与头脑风暴,分享交流关于电已经知道的内容和还想知道的问题。
2.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探究身边有关电的科学现象的兴趣。
2.乐于分享,积极参与活动,接纳不同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电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重要的能源。
2.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收集分享有关电的已有认识,意识到电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重要能源。
2.调查家中常用的用电器,了解他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型。
3.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用电,保证自身安全。
【教学准备】“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探究记录单【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提问:看看我们教室里的用电器,比如电灯、广播音响、多媒体等等。
再看看这一幅图,在这幅图中有哪些用电器呢?他们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分享:吸尘器——清扫垃圾、电话——通讯教师小结: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了电,电器就能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方便。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电和我们的生活》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通过列举各种生活电器,说一说它们的作用,从而明白电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为接下来“电”知多少环节做下铺垫。
2.探索活动一:“电”知多少聚焦问题:看来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对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请小组交流,把你们已经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和你们还想知道的电的知识写下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空白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式的全班讨论,将学生回答整理、记录下来。
分享交流:小组同学分享讨论结果,互相倾听和补充。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对电的知识描述不是特别准确,如有疑问可适当开展讨论;如没有学生提出质疑,也不用急于纠正,在后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再去纠正,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纠正前概念。
教科版科学四下《电和我们的生活》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电和我们的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电源、电线、开关等电器元件,并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电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安全用电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深入理解和掌握电的知识方面,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动手操作,观察现象,从而加深对电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安全用电,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源、电线、开关等电器元件的作用,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探究电的优点和缺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学会安全用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电源、电线、开关等电器元件的作用,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2.教学难点:探究电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安全用电的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和我们的生活。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源、电线、开关等电器元件的作用。
3.课堂讲解:讲解电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安全用电的知识。
4.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电路的连接方法,观察电的现象。
5.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做到安全用电。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本节课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和我们的生活•遵守用电规则•定期检查电器•遇到问题及时求助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电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电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知道电可以开关灯,电视、冰箱等电器都需要电。
但他们对电的产生、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电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知道电是如何产生和传输的。
2.让学生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的产生和传输的过程。
2.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的奥秘;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电的存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实验器材等。
2.布置教室,准备实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的存在,引发学生对电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电的基本概念,展示电的产生和传输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电的产生和传输过程,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将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篇1教学活动要求: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2、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3、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活动准备: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1、引入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2、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全班交流!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自己还有哪些想法?3、交流我们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B、雷电的知识C、富兰克林的故事D、关与电的科学家4、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全班交流。
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生主动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感知科学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开展探究──交流──得出结论──推广应用。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说课稿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电和我们的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和我们的生活》是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知识,以及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电的重要性,学会安全使用电器,并初步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电器和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电路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电器的工作原理也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加深对电路和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的基本知识,知道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安全使用电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的基本知识,电器的工作原理,电路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电器的工作原理,安全用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电的基本知识,电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电的重要性。
3.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4.电器工作原理讲解: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
5.安全用电教育:讲解安全用电的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的重要性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7.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路和电器的小实验,让学生课后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和我们的生活1.电的基本知识2.电器的工作原理3.电路的基本原理4.安全用电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来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2、爱迪生的故事
(五)、参观发电厂
参观珠江发电厂(珠江发电厂是用煤发电,厂区干净,重视环保。
珠江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4×3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占市属装机容量的48.2%,承担着向地区供电的重要生产任务。
)
(六)、网上自学汇报
zhidao.baidu.
/info/sbgl
.gkzhan.
zhidao.baidu.
engine.cqvip.
(七)、小组探索汇报
第一小组的探讨汇报
威海市利用海潮资源发电走在了全国的前头。
威海拥有今天中国装机容量第二的乳山白沙口潮汐发电站。
这个潮汐电站建于1970至1975年,目前总装机容量960千瓦,年发电量191万度,而实际上,这里的装机容量可达10万千瓦。
第二小组的探讨汇报
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的,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天气状况的影响,并且地热资源同时具有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所有特点,随时可以采用,不带有害物质,关键在于是否有更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
目前地热能在全球很多地区的应用相当广泛,开发技术也在日益完善。
对于地热能的利用,包括将低温地热资源用于浴池和空间供热以及用于温室、热力泵和某些热处理过程的供热,同时还可以利用干燥的过热蒸汽和高温水进行发电,利用中等温
度水通过双流体循环发电设备发电
等。
第三小组探讨汇报
风力发电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行业中增长最快,年增达35%,美国、意大利
和德国年增长更是高达50%以上。
我国风能资源
丰富,储量32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
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风力发电
产业,近期目标为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到120
万千瓦。
第四小组探讨汇报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坐落在市的东部,离直线距离45公里。
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安装两台984MW压水堆机组,由法英两国提供主要设备,年发电量超过140亿度电。
三、再次探讨学习
1、静电小实验
静电小实验,每人准备一把塑料尺,一块尼龙布,一些纸屑。
体验一些物体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说说
产生静电的科学道理,体验静电。
并让大家充分发言,说说自己在生
活中还发现了那些静电现象。
2、认识直流电
手电筒的电池汽车的电池手机电池等。
3、认识交流电
家庭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 工业、农业使用的交流电一般
220V 至 380V。
电压高,人和动物触到交流电都非常危险,所以我们
要注意用电的安全。
4、安全用电宣传和触电自救
(1)不能带电清洁电风扇,不能有高压线的地
方放风筝,不能在电线上晒衣服,不能带电和用湿布
擦电灯泡。
(2)发现有人触电时,要马上拉下电制。
千万要手
去拉。
(3)发现有人触电,如果离电制较远,千万不要用
手拉,要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5、雷电知识讲座
(1)防雷电常识
雷电就是巨大的电火花。
雷电流总是选择距离最近、
最易导电的路径向泄放,凡是空气中导电微粒较多、地面
上高耸物体、地面与地下的电阻率较小的地段容易落雷。
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
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矿物质条件就比一般地质条件更易遭雷击;湿土的雷击机会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击;高楼、烟囱这些突出建筑物就比平地易遭雷击;山地也比谷地易遭雷击。
专家提醒:打雷时,首先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尽量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特别是不要打手机。
路上行人在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
当
然,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安装家用
电器过电压保护器(又名避雷
器)。
(2)遭受雷击时自救方法
雷电造成的灾害除经济损
失外,还伤及到人的生命。
人在
遭受雷击时,电流迅速通过人
体,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心脏
骤停,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严
重者可发生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如果伤者衣服着火,应马上
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
部,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
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应在地上翻滚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以扑灭火焰。
之后,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清洁的手帕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
如果触电者已昏迷,应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并立即施行触电急救,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把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审定:市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一小学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