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养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养心内容,了解实现教师素质根本转变的条件,对于全面提高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认为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教师我应该要加强以下几点素养:(一)广博的知识储备,持续的知识更新科学文化素质是在高师音乐教师素质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要素之一,是教师素质得以整体提高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础.实现教师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转变,对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对音乐教师的知识要求一是广博,二是更新。
广博的知识储备可以使音乐教师的文化底蕴丰厚起来,艺术视野更加开阔,有利于音乐新课程的教学。
更新是要求音乐教师不断学习和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新的信息与新的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积累,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适应音乐新课程对音乐教师的新要求.(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1、歌唱技能作为音乐教师歌唱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之一,是最最重要的基本功,拥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水平是其成为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教师只有懂得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等基本歌唱要素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艺术方向发展。
歌唱是歌曲的二度创作,教师要在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表现,声情并茂地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你自己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拨动学生的情思。
充满激情的范唱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渲染,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器乐演奏技能音乐课堂中教师准确恰当的运用乐器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就像李老师说的一样,钢琴是音乐教师必会的乐器之一,生动的钢琴伴奏会使你的课堂充满活力,尤其是能根据歌曲的风格变换不同的伴奏织体的能力,精彩的钢琴伴奏能激发学生更高的歌唱兴趣。
试论中学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其 中也存 在 着音乐 教师 自身素 质 精神 ,创造奉 献精 神 ,团队合作 的不完善 。所 以我们 为 了让 学 生 精神 。 由于教 师对学 生影 响 的全 更 好 的学 习音 乐应该 努力 提高 中 面性 ,决定 了教师需 要具 备思想 学 音乐教 师 的 自身 素质 ,以适应 品德 、职业理想 、知识结构、教育 新 时 代 的诸 多 改变 和 要求 。 教学能 力 、人 格特征 和心 理素质 当前 中小学课程标准 的改革 , 等方 面的全 面素质 。 素质教育 的全面实施 ,终身教育 , 音乐教 师 素质 的基本 特点是 都 离不开 中学 音乐教 师素质 的提 由专业 性和社 会要求 决定 的 ,并 高 。中学 音乐教 育是 素质教 育 的 在具体 的教育 教学 活动 中表现 出 主要 内容 之一 ,完 善 中学音 乐教 来 ,音乐 教师 的素质 与职业 要求 师 的素质 是音 乐教育 改革 和发展 保持一 致 。审 美性 、示 范性 和教 育性是 音乐教师 素质 的基本特点 , 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音 乐教 师 素质 的 内涵及 在整个 音乐教 育教学 活动 中,音
一
、
重 要 性 乐 教师 素质 的高低直 接对教 育对 任 何 职业都 要求 其 职业 从业 象 产生 潜移默 化 的教 育和示 范作 人员 具有 与其相 适应 的素质 。教 用 。对 于音乐教 育 的改革 ,音乐
师 职业 的性质 、职 能 、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方 教 师 的素质也 是极其关 键 的 。素
试论中学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口 罗 娜
随着社 会 的进 步 ,信 息 技术 面都 有 自己的特 殊性 ,因此 ,对 的飞速发展 以及大众传媒的普及 , 教师 素质 就有不 同于其 他职业 特
提升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个人计划

提升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个人计划
目标:
- 提高音乐教学能力
- 深化专业知识
- 增强教育技巧
计划:
1. 研究音乐教育理论知识:
- 阅读相关教育学和音乐学的书籍,深入了解音乐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参加专业培训课程,研究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2. 提升演奏技能:
- 练乐器演奏,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 参加音乐会、比赛等活动,锻炼演奏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
3.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研究使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音乐教学课程。
- 创学手段,如游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4. 参与专业交流和合作:
- 参加音乐教师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分享经验和
教学方法。
- 加入专业教育组织,与其他音乐教师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提
高教学水平。
5. 继续研究和不断反思:
- 持续研究新知识,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
- 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升
教学效果。
这份个人计划旨在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
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小学教育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思想导向,同时也促使小学音乐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目标,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品质建设的层面,对现有音乐课程体系中包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思维建设、能力养成提供一定的环境辅助支撑。
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探究教师如何开展音乐课堂高效教学展开研究。
一、小学音乐课堂核心素养内涵分析核心素养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科中,所囊括的思想要素具体体现在以下若干个方面,即文化底蕴、联想思维、审美思维、实践能力、情感体验、综合素养。
可以说,涉及到的能力培养范围比较广泛,从学生的思维到能力,再到素质的建设,是支撑音乐学科素质改革的核心思想。
在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深入开展的过程中,该思想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不仅能够完善现有的音乐课程体系,使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育人价值更加丰富。
同时,也能够改善现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动力以及深入探索的强烈热忱,对于保障学生的高效率学习,具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因此,在音乐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贯彻核心素养,打造与众不同的音乐课堂。
二、小学音乐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一)优化课程导入,丰富文化底蕴音乐虽然是一门艺术学科,但是同样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素,也是支撑其艺术思维建设的重要载体。
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学导向下,教师需要立足于这一目标进行教学革新重点考虑,对课程导入环节进行优化。
将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譬如词曲作者的简介,亦或者是音乐创作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歌曲所要诠释的文化内涵等,通过资源之间的系统衔接与整合,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导入环节便能够对课程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明晰,从而支撑其按照特定的方向,以及有效的思路引导,去学习课程知识。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古诗新唱《梅花》”时,可以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文化素材,例如分别介绍作者王安石,以及时代背景,让学生对诗词内涵加深理解,增强情感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古诗新唱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能。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标题】徐【作者】连德音乐技能音乐素质音乐教育【关键词】相谈【指导老师】东音乐学【专业】【正文】引言多年前的孔子时代,就已2400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早在大教育家孔子对音乐教育极度重视并视之为塑造完人的教育经形成‘礼乐”制度,认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缺少音乐,工具。
还要加上音乐有了其它方而的修养,因此音乐教育应作为二十一音乐思想是完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养才能视为完全。
世纪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世纪,面对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挑21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到了音乐于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提高国民素质看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战,强调音音乐教育注重以审美为核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将越来越被重视。
并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音乐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为审美体验服务,乐审美和情感体验,即以情感这也正是区别于以往音乐教育以传授音乐知识为主的不同之处,验之中,已成为音乐新课程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以美育人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
人,实施中的重点。
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音乐还具有唤醒、不仅如此,和培养,促进人的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而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中小学音乐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不是音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情感、感知、我国音乐新基于对音乐本质的“育人”认识,而首先应该是育人。
乐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爱好通过音乐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定为:提高音乐文化素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音乐的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凸现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音乐学习。
一、新课标的理念在潜移默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新课标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有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健全的人格。
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浅谈声乐教师素质

而情 感反应和总结 能力 的影 响作 用的差异性 比较明显。( 2 ) 大 段时间后 , 在关 键问题之 中找出关联 , 并 将它们准确地 复述 给谈 话 显 , 性别 差异性不显著 。 者。 总结能力可 以只浓缩情感反应 , 但更多 的是将两部分信息包含 学生的个体谈话技巧 、
话者在谈话 的过 程中 , 由于紧张 、 担忧等原 因 , 常常不能清 晰 、 准确
地表 达 自己的思想和情绪 , 叙 述 的事件 、 情感 常常是含糊 的 、 笼统 的、 抽象的 。 对此 , 倾 听者要 澄清谈话者所 表述 的问题 , 把握真实情
此外 , 本研 究着重探讨情 感反应和 总结 能力对学生 个体谈话 技巧的影 响 , 而对非语 言表达 、 语言表达等可能 的影 响因素并不进 体谈话技 能的训练方案 , 这将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 从本研究可 以初步得出 以下结论 : ( 1 ) 对大学生个体谈话技巧
2 0 1 3 - 0 7
高教 前 沿
浅谈声乐 教师素质
文, 刘樱梅
摘
要: 声乐教 师是专门人才 , 有着其他学科教 师不能代替 的神圣使 命。从声乐教师应有 的理想和 目标 、 专业知识 、 专业能力三方面
探讨 了声乐教 师应具备 的素质。
关键词 : 声乐教 师 ; 专 业知识 ; 专业能力
行 深入研究 。 而且没有结合学 生的实际情况设 计一套有关 学生个
况, 从 而掌握好情感反应 , 促进谈话 的顺利进行 。 总结能力是 指浓缩谈话 者的信息 , 或者 是整个谈 话过程 中 的 两个或两个 以上情感反应 的合成 。总结能力是在对谈话者 倾听一
影 响较大 的因素依 次为 : 情感 反应 、 总结能力 、 非语言表 达和语言
浅谈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获取知识的最初阶段,在此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于诸多外界事物较为好奇,也存在较高的敏感性。
在此阶段的知识获取往往会加固小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那么此时开展音乐教学,更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小学课堂中的音乐教学宗旨在通过音乐的学习来使现在的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加主观的感受。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式的教学。
为了加大教育的实用性、趣味性,就必须不断创新课程,分析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作用,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研究调查。
小学生秉性好奇,活泼好动。
音乐教学必须充分利用音乐艺术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操、品德、性格等方面受益,通过音乐影响学生的心灵世界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健康的音乐能使孩子的心灵闪烁着美好理想的火花。
反之,不健康的音乐就会腐蚀孩子的心灵,使他们情趣低下。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兴趣并提高其鉴赏能力。
音乐是通过艺术想象力来体会作品主题思想,从想象中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
为了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就要使他们从小学唱中国民歌,在民族音乐艺术熏陶中,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想,增强民族自豪感,无形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另外,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阵地。
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爱音乐、爱劳动的特点,就要为他们更多地创造音乐环境,以便让孩子们自觉地接受美的教育。
在二十几年来的音乐教育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深深地体会到要充分发挥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呢?1.歌曲的表演美,能培养孩子的情操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歌表演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儿童最喜爱、最方便的一种表现形式。
歌表演能充分发挥音乐和舞蹈的长处,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充分调动起来,把无形的声音同无声的动作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同具体的动作结合起来,弥补了歌曲视觉上的不足和舞蹈听觉上的不足。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考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考摘要:当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对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重视。
现阶段学生学习情况与课堂教学现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
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逐渐被关注,音乐也被各位学生所喜爱。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还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效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引言小学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应围绕提高学生参与度来开展与实施。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并将其落到实际教学中,改变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密切围绕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学习中促使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此外,学生参与度的增强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从目标出发改变课堂教学理念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都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负责对知识的讲授,学生被动接收,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认可。
一味地知识输入而忽略了音乐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是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端。
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就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和审美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严格按照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中不断渗透核心素养,不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寻求创新,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强大作用,在音乐中寻找美、发现美。
教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摒弃传统的教学套路,制定适应新时代,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教学计划,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同时保持集体的和谐,使每个学生都有享受美、体验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