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太平天国妇女政策

浅谈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摘要: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创性的实施了一系列妇女政策,使妇女在政治、经济、婚姻、教育等方面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权利,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使天国的社会在一定阶段一定环境下相对民主。
关键词: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男女平等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一百五十多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经过十四年的流血牺牲和努力,农民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太平天国。
它以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世界为目标,为农民设计了理想的社会,实行了各种方针政策。
其中为实现男女平等而推行的妇女政策使妇女从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礼教禁锢下走出来,作为中国封建制度牺牲品之一的妇女,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也促进了太平天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下面笔者就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在政治、经济、婚姻、受教育以及地位上的变化逐一分析。
一、妇女的经济利益人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实力,而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发布的政策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经济上的变化。
天国宣传妇女同男子一样,在经济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算其家人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1],明确规定了妇女与男人在经济上有同等地位。
并组织妇女参加农业、运输、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2]。
她们拥有和男人相同的、自己的田地,和男人一样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共同履行社会赋予自己的义务。
在分配方式方面,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金银财物一律缴归圣库,全军男营女营衣食均由圣库开支,在享受“有无相恤,患难相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尚德”[3]的大同世界中,太平天国对男女是一视同仁的。
浅谈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

浅谈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作者:陈鑫来源:《商情》2020年第11期【摘要】近代中国社会在内外矛盾的交织作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催生了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潮,并为这股思潮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民族解放,主要包括对封建伦理的批判和对女子的平等教育权和社会化的追求。
这股思潮与社会革命相互交织,带有明显的男性化倾向,并为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近代; 妇女解放思潮; 男女平等; 民族危机; 西学东渐妇女问题,主要是指妇女由于性别因素而遭受歧视、剥削和压迫,在家庭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处于和男性不平等的地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它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固化为一种妇女自身内在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模式。
为了改变女性受压迫和歧视的状况,解决妇女问题,妇女解放运动应运而生。
在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妇女解放思想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是妇女解放运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伴随近代中国的社会巨变而产生,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太平天国时期初步酝酿,萌芽于十九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
而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妇女解放思潮,则正式出现于二十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时期,并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促进妇女解放运动的同时,对整个近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近代妇女解放思潮出现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潮是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作用下产生的。
它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纯粹的女权运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思潮是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早熟”。
因而具有其独特的超时代性。
首先,从近代的中国的政治环境来看,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加到社会工作和救亡图存运动中。
1840年,英国政府以虎门硝烟为契机,发动了鸦片战争。
试论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

试论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作者:陈永亮来源:《学周刊·C》2014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从宗教、军事、社会等方面探讨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形成原因,以及在其实施上的某些矛盾现象。
关键词: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矛盾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可以说是男子的附属。
太平天国兴起于封建专制政体时代,男性中心无可厚非,当时的妇女当然还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
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在占领区实行过一系列关于妇女方面的政策,但他们在很多方面受到农民阶级意识局限性的影响,并未把妇女从封建压迫中完全解放出来,其政策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矛盾性和落后性。
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最主要的措施可归纳为:置女馆,收妇女;设女官,立女军;办女试;废奴婢,禁娼妓;禁缠足等。
一、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实施原因1.宗教上。
太平天国的男女平等思想出自基督教教义的影响(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在这里并没有否定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中包含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他们尽量地宣传人们之间应该平等友爱。
《天条书》上曰:“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简又文先生也认为:“天朝对于提高妇女,解放妇女,保护妇女,确有崇高的理想,兼有实际的措施,推究其源则莫非出自于宗教信仰。
”我对简老先生的这种看法也是同意的。
另外,太平天国以宗教创军建国,道德观念视为上帝戒条,至为严格,其对于淫乱行为深恶痛绝,绝不能容忍或饶恕,就拿他们实行的女馆制度来说,隔别男女之作用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它实际上可以杜防淫乱,起到治本清源的作用。
2.社会背景。
太平天国起义于两广,会众多是童谣民族、西南一带的边区民族,当时仍是以母系为中心的社会,举凡一切精细操作皆为妇女服劳;加上社会道德观念的不同,如“不落家”的习俗。
影响太平天国严别男女政策与奸淫之禁的原因,可能是社会风俗严禁的一面和随便的一面,两者的成分都包含在内,因为观念不同,若不加约束易造成动乱。
3.军事上。
厉行男女分营,无异使入伍的教徒以眷属为人质,使之不敢妄萌异心。
太平天国妇女广泛参加生产劳动的民俗辨析——论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不能作为太平天国解放妇女之论据

太 平天 国妇 女是 广泛 参加 各种 社会 生产 劳动 和后 勤物 资 运输 工 作 的 , 们 劳 动 的范 围广 、 类 多 、 模 她 种 规 大、 时间长 、 条件 差 、 强度 重 。请 见表 一 :
表 一
\ 时 情况
咸丰三年
劳动地点
劳动种类
劳动规模
劳动强度
资料来源
金 陵东 门外 金 陵东 门内外 天王宫 咸丰三年 金 陵仪风 门汉西 门 咸 丰四年 出( 陵) 金 城至乡墟
开挖壕沟送竹签子 割 麦
二万 人
每 日出城每 日路毙有人 《 陵癸 甲纪事略> 金
抬砖挖沟 背米盐人各仓 割 稻
万人 悉驱女子 出城 八、 九万人
每 日黎 明出黄 昏返 至昏始息 自缢赴水 跌死( 者众 ) 逃 脱者数万 《 陵癸 甲纪事 略> 金
考和进一步认识的是 : 妇女广泛参加繁重 的生产劳动 , 与太平天国发源地一一广西地域生产劳动民俗有着息 息相关的渊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 , 是广西客家、 壮族妇女劳动习俗在太平天国内一种 自 然而然和理所当然 的继承和发展。这是我们在讨论太平天 国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时 , 应给予高度重视 的问题。
肩米负媒
,
< 患难一家言> 尽 E挑抬 继 以鞭扑 t 俱派妇女 稍不如意 即遭鞭挞 < 陵被难记 > 金 ‘ 城纪 事诗 > 鄂
金 武
陵 昌
抬水挖泥 凡饮食 一切
咸 丰三年
割
苏 咸丰十年 嘉 州 兴
稻
逸 去者 数万人
< 平定粤寇纪略>
< 虎窟纪略>
运米挑水 搬移物体 捉草 以饲马 肩挑 以供役 不可言状
太平天国妇女广泛参加各种生产劳动 、 军事战斗和各种后勤工作 , 这与封建传统妇女 “ 深居闺阁” 靠男 、 人 寄生 生活 相 比 , 的确 表 现出太 平天 国妇 女独 具特 色 的精 神 风貌 , 人 耳 目一新 。对 此 , 令 以罗 尔 纲老 前 辈 为 代表的史家学者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 , 为: 中国封建社会要把妇女关在家庭 , 认 “ 太平天 国却把她们解 放出来 , 解放缠足 , 参加社会劳动 , 使她们也同男子一样都得各尽所能 , 对社会有所贡献 , 这一件大事 , 在中国 妇女解放史上 , 是应该大书特书的”1( ) 【 嘲 。笔者曾在《 J 天府新论》 上发表《 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与太平天 国妇 女解放问题之辨析》 一文 , 依据太平天 国妇女生产劳动本身的实证分析和战争条件下男女分工 的需要 , 并运 用马列主义有关原理 , 论证了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并不是太平天 国解放妇女的一大措施 。虽岁移数载 , J 时 觉 不足 。为 更全 面 、 充 分地说 明此 观点 , 必要 拓宽 认识 角 度 。现拟 从 广西 客 家 、 族生 产 劳 动 民俗 的 角 更 有 壮 度进一步进行论证 。不足之处 , 敬请 同仁匡正。
论近代中国之妇女解放思潮

近代中国之妇女解放思潮目录:序言 (1)一、天下子女姊妹群 (2)二、早期维新派的妇女观 (3)三、空前的不缠足运动 (4)四、维新女志士的社会实践 (5)五、婚姻家庭问题 (7)六、新时代的开始空前的妇女解放高潮 (8)七、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论近代中国之妇女解放思潮序言女子,“女子”这两字包括一段极长的悲哀历史。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深受重重压迫。
她们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禁锢在家庭之中,经济上不独立,只能处处依赖男子。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下,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更不要说社交自由、婚姻自主、参政议政了。
孔子早就提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观点。
妇女都处于被统治的最底层。
女子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过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①的生活。
这种状况的改变是从资本主义文明的进入开始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主张也开始传入中国。
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新教徒中,很多人明确信奉男女平等的原则,而且决心投入一场十字军运动,以争取中国妇女的平等权利”②这以后,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不断上升,其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在严重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同时也动摇着封建社会对妇女地位的规范。
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彻底怀疑和批判封建专制时代的各种意识和行为。
关键字:女子、思想、解放、进步、觉悟一、天下子女姊妹群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在这场运动中,洪秀全提出了男女平等的主张,“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③。
在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女子同男子一样分得均等的土地。
太平天国还禁止买卖婚姻、禁止纳妾、买卖奴婢,设立过女营、女军、女官。
还曾开过女科,允许妇女参加科举考试。
在这里,洪秀全的“姊妹之群”、“男有分,女有归”,透露出虽是初步的但是明确的男女平等的观念意识。
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综述

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综述摘要:史学界一直认为太平天国推行的是妇女解放政策,近年来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些观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在这些学者的研究生基础上,进行一个整理和总结。
关键字: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综述太平天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解放妇女的政策,从众多有关妇女解放的资料中,史学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本文对太平天国改善妇女地位的政策进行总结,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对妇女的解放政策。
一、太平天国改善妇女地位的政策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核心就是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这一理论随着革命实践的逐步深人和发展,渐渐形成为太平天国一系列的妇女政策。
(一)政治首先,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太平天国妇女则同男子一道共同分担政治任务,朝内男官女官一律同等,妇女不仅通过车功入仕,而且可以通过科举当官。
其次,下令解放缠足,“着其放脚,妇女皆去脚带”。
从而废除了中国封建社会自五代以后900多年来严重束缚广大妇女肢体的缠足恶习,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再次,实行男女在教育上平等。
太平天国主张妇女有受教育的权力,头朝子女都有宣讲革命道理和“听演道理”的自由。
在法律方面,男女犯奸一体同罪。
太平天国规定:“凡弧奸红妇女喊冤,定即斩首示众,妇女释放。
”最后,婚姻制度上,妇女地位大大改善。
太平军废除了买卖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主原则。
在其占领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天下婚姻不论则”的新制度,一旦纪婚,男子不得任意抛弃或买卖妻子。
此外,太平天国还采取了禁娼、禁止买卖妇女、禁止蓄妾,禁止溺婴等措施。
(二)经济太平天国的妇女拥有和男人相同的、自己的田地(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男女均可分到在数量和质量上相等的土地)、和男人一样去耕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男子并肩而行,尽社会赋予自己的义务,成为和男子一样能够各尽所能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其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三)军事在军事上妇女同男子一样对太平天国负起了巨大的责任。
中国妇女运动史概论

6、不缠足 太平天国曾经在都城推行废止缠足法令, 组织妇女从事各种社会劳动。
(二)戊戌维新时期
1、“不缠足”
1895年,康有为在广州 成立了“粤中不缠足会”
2、“兴女学”
① 宁波女塾.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是由英国女传教士奥 特绥小姐(1797-1868)于1844年投资兴办 . ② 私立文山女子中学.由美国美部会于1853年在福州 创办的私立教会中学。是教会在福州设立的最早女 子学校 ③ 贝满女中.亦称“贝满中斋”,基督教新教教会学校, 北京最早的西式学校,也是北京最早的女子学校。 1864年由美国公理会创办.
图为: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和其同梁启超夫人李蕙仙在上海创办 《女学报》,是我国第一份女报,也是我国最早的由妇女主持编务、 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
(三)辛亥革命时期
“男女平权一事,文极力鼓吹,而且率先实 行。总统府公宴,参议公宴,皆女客列上 位可证也”。 1、谋求知识、出洋留学 2、创办女刊、宣传解放 3、投身革命、共赴国难 4、组织社团,勇争参政
(1840年—1919年) 太平天国时期 戊戌维新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一)太平天国时期
1、经济上:太平天国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文 书——《天朝田亩制度》:经济上妇女与 男子有同等的地位,“凡分田照人口,不 论男妇”,“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 (上)受田”;
2、废除封建婚姻 宣布“一夫一妻,理所宜然”,明确提 倡一夫一妻制,明令取缔娼妓,规定: “凡天下婚姻不论财”“一切旧时歪例尽 除” 实行男女自主的婚姻。
2、中国妇女运动的发端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前 奏,戊戌变法时期揭 开序幕,正式诞生在 辛亥革命高潮中。
中国妇女运动不过百 余年历史,也称百年 妇运。
浅述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理解

浅述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理解郑 贤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妇女是每个国家或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平等,不仅是女性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妇女解放;平等;中国;马克思中图分类号:D4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6-0418-023月8日“国际妇女日”,是各国勤劳勇敢的劳动妇女为自身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战斗的节日。
在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那些曾经裹着小脚,受“三从四德”束缚的,将婚姻和生儿育女看作是自己人生出路的中国女性也开始走上街头来为自己勇敢的争取自由!一、妇女问题溯源妇女是每个国家或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妇女的命运一直与之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兴衰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妇女解放问题是个相当重要,值得研究的课题。
妇女解放的概念通常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妇女解放,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一切领域里实现权利、地位的平等。
也就是说,把各阶层的女性从阶级压迫和社会歧视下解放出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不光是男女之间)确实存在体力、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是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人的人格(尤其是女性)应该受到尊重。
男性与女性应彼此相互尊重,不单男性尊重女性,女性也应尊重男性。
广义的妇女解放,是指女性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的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
这是根据“女性解放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而言的,它是女性的深层解放,也是女性解放的终极目的。
妇女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背景。
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母权制时代,女性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
女人是家庭的掌权者,女人占有财产,控制经济,决定其子女的嫁娶,甚至可以支配男人的命运,男人把妇女当神一般加以敬奉,听从其指挥。
母权制的被取代,“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1],使妇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摘要:中国妇女受封建礼教的迫害长达两千年之久,然而爆发于1851年1月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妇女解放政策,使妇女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
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成为太平天国运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太平天国”;“妇女解放政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妇女一直都属于从属地位,她们毫无自主权可言。
长期受各种剥削压迫,“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压在她们身上的重重大山。
她们是封建礼教最直接、最广大的受害者。
然而,最悲哀的是长期处于压迫状态下的广大妇女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逆来顺受成为她们的代名词。
1851年1月,一场史无前例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它不仅沉重打击了腐朽落后的清王朝,而且还把妇女解放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历程。
罗尔纲先生在著述的《太平天国史》中对太平天国耳朵妇女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国封建社会要把妇女关在家里,太平天国却把她们解放出来,解放缠足,参加社会劳动,使她们也同男子一样都能各尽所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这一件大事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1】关于太平天国妇女问题在很长时间内都成为妇女解放运动史所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近年来史学界异军突起,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不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然而这并没有动摇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妇女解放运动性质。
一、经济上拥有同男子一样的权利和义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人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政策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经济上的变化。
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京就颁布了革命的基本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其中明确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算其家人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男妇每一人至十六岁以上受田”【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赋予了女子同男子一样的权利,为女子的生存提供了物质保障。
土地问题一直以来是农民起义的最直接原因,唐末黄巢以“均平“为口号发动了农民起义;北宋的王小波、李顺领导农民起义的纲领是“均贫富”;明末李自成则打着“均田免粮”的旗帜。
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显而易见,太平天国明确地提出男女平均分配土地的思想主张是前人所不能及的。
她们也同男子一样参加劳动,履行相应的义务,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开天辟地,史无前例的。
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妇女重新回到社会劳动中去。
妇女的解放只有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数的功夫时才有可能。
”【3】在分配方式上,太平天国也有所创举。
在起义之初,在军中设有圣库,实行圣库制度,规定所有的金银财宝都要缴归圣库,男营女营衣食均有圣库开支。
太平天国还以平分土地为基础,实行古代寓兵于农的传统,一军中以二十五家为基层单位,由司马主持“在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个人或每家不许有私藏,以防止因财产私有而引起贫富不均的现象,至鳏、寡、孤、独废疾者也由国库供养。
”颇有大同社会“有无相恤,患难相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尚德”的意味,为进一步达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奠定了基础。
我们不难看出在在分配方式中所体现出来的女子与男子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一致性。
这种分配方式的指导思想源自《原道醒世训》中提倡的经济平等原则: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4】二、政治地位的提高封建社会一直把女子排斥在政治大门之外,封建统治者一直恪守古代圣贤“牝鸡不晨”等政治说教,太平天国时期经济上的男女平等为女子政治地位的提高奠定了经济基础。
太平天国建国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实现兴国安邦的大业,就急需招揽人才,因此把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推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制度,以消除地主阶级垄断文化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在《天朝天亩制度》中明文规定,妇女和男子一样,可以平等的接受教育,并参加科举考试,“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听讲道理,颂赞祭奠天父上主皇上帝焉”这种人人都必须参加的“听讲道理”,“听讲圣书”的平民化教育,说明了太平天国正在努力普及平等的民众教育。
据清人张德坚《贼情汇纂》中记载:“太平天国内除一般妇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之外,还在妇女中挑选通文化、懂上帝教义的优秀人才做群众的教师。
在太平天国内,受教育的对象是全民性的,凡天国平民,不分男女,不分民族和年龄,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虽然太平天国的平等教育粗糙而不完善,但却跨出了很大的一步,富于民主精神,把广大妇女从笼鸟,镜中花的境况中解放出来,妇女的教育平等权得到了承认。
在太平天国时期,妇女不仅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还可以参加考试做官,有的甚至还参与政治机要。
太平天国开设女科,选拔人才。
科举考试的形式虽然没有变化,仍以八股文和试帖诗为主,但考试内容却不同于以前的四书五经,而是出自拜上帝教的教义。
太平天国女科考试的历史创举,赋予了女子同男子同样的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力。
有史料记载:“癸丑岁常开女科,状元为傅善祥,上元书吏女;榜眼为钟秀英,探花林丽花,伪官钟方礼所掠女,发榜后俱入伪官。
”据说取得第一名的状元傅善祥被派往东王府任东殿内簿书,辅助杨秀清参与军国大事,由于杨秀清自由出身贫寒,所接受的教育有限,他掌的太平天国军事机密、政治大权,均由他的女秘书代为批阅。
这就意味着女子有了一定的参政权。
太平天国颁布的一系列妇女政策,感召着广大人民群众。
太平军所到之处,都会有大批受苦受难的妇女同胞参军参战,于是涌现了一大批女英雄豪杰。
太平天国设有女官制度,许多妇女在各级国家机关、军队中担任领导职务。
“太平天国设置的女官数量和职能与男官差不多。
太平天国妇女职官分为朝内、军中、职同三种,据有关资料统计,太平天国女官达六千五百八十四人之多。
在“朝内女官”中,有左辅正军师一员,前导副军师多员,这属于高级政权管理职务,中下级女官的数量就更多了。
“军内女官”,女军中各军的总制、监军、军帅及各级负责人都与妇女担任。
军队的女负责人与男负责人是以平等的权力共同商议军中大事。
“职同女官”,主要有殿前绣锦指挥二百四十员,绣锦将军二百员,这是主持妇女刺绣、缝制朝廷及军用冠服和其他劳务的行政管理人员。
太平天国的女官数量之多,活动之广泛,事前朝历代所不能及的。
太平天国时期,积极鼓励女子参军1852年正月三十日,天王诏令:“通军男将女将,千祈遵天令。
......男将女将齐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男着龙袍女插花,各做忠臣老马汗。
”广西客家妇女,具有天足优势,作战与男子一样凶悍勇猛,在太平军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作战力量。
女军的装束,与男军相似“当腰横长刀,窄袖短衣服,起码能怒驰,黄金赤其足”。
她们勇健过于男子,临阵皆持接伏。
这些骁勇善战的女军给清朝军队留下了极大的恐惧。
在太平征途中,也不断吸收大量沿途的妇女,她们深受太平军的鼓舞与震撼,踊跃参军,冲锋陷阵,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颇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军领袖苏三娘,她为夫报仇,投诚太平军,曾与罗大纲一下攻下镇江,名震一时。
有一首《苏三娘行》的诗这样形容她:“城头鼓角声朗朗,牙卒林立旌旗张,东家西甲走且僵,路人正看苏三娘。
灵山女儿好身手,十载贼中成健妇,猩红当众受官绯,缟素为夫断仇首。
两臂曾将百战余,一枪不落千人后。
”太平天国女军勇敢无畏的走上战场,成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中流砥柱。
她们的英姿飒爽,不仅在当时轰动一时,时至今日这种气魄也令人振奋人心。
三、婚姻自由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婚姻自由在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这种概念,他们似乎已经麻木于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从来没有奢望过爱情上的结合。
在封建婚姻中女人常常被用来买卖,交换,甚至被作为贡品被买进卖出。
然而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却超越了这一限制,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这就否认了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一个原则,以强制的手段革除了封建礼制婚姻中最重要的一环——聘金,便等于改变了宗法社会历史中聘娶婚的买卖本质,也就改变了以女人作为交换物的人类婚姻史。
太平天国婚姻的缔结必须通过法定的婚礼,有一定的法定程序。
为此还设立了婚娶官,专门负责婚娶大事,并正式推行了与之相配套的龙凤合挥制度。
所谓的“龙凤和挥”,就相当于今天的结婚证书,印上面盖有龙凤大印而得此名。
合挥上面还记载有男女双方的姓名、籍贯、年龄,同时还要注明官职,有的还要写上参加革命的年月。
合挥一式两份,一份由政府行政部门保存,另一份发给结婚当事人,中缝还写有号码,以备对勘。
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上所写的门当户对的内容,颇具现代婚姻的雏形。
当时在中国的英国人呤唎曾说:“男女从未谋面即行结婚的旧俗、选择吉日的迷信以及致送聘金等全被革除净尽。
唯有新娘将下垂的长发挽成髻,以及新郎于夜间率乐队、灯笼、轿子和骑着马的友人(首领结婚尚有旗帜仪伏等)至女家迎娶这两件事仍旧保持昔日的风俗。
太平天国的妇女摆脱了束缚,享有社会地位,从而她们的结婚也就成了爱情的结合。
”太平天国还严禁娼妓,提倡一夫一妻。
太平天国明令告谕:“娼妓最宜禁绝也……倘有习于邪行,官兵民人私行宿娼,不遵条规开娼者,合家剿洗,邻右擒送者有赏。
知情故纵者一体治罪,明知故犯者斩首不留。
”这条法令是为了禁娼的,极其严厉,违反者处以死刑。
呤唎也记载说:“太平天国妇女结婚或成为家庭一员,或入姊妹馆,而不准单身妇女有其他的生活方式。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教规最忌犯淫,其《原道救世歌》说:“第一不正淫为首。
人变为妖天最瞋》。
”《天条诗》说“奸淫最是恶之魁,变怪成妖甚可哀。
”《天父诗》说:“那样犯倒或赦得,单单条七罪滔天”。
第七条就是拜上帝教所定的禁奸淫的教条,其条文如下:第七条不好奸邪淫乱。
……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
”太平天国还为此惩办过不少违禁者。
1854年3月2日,杨秀清委托天父下凡,将夫妻“私和”,违反“天条”的秋官右正丞相,东王府丞宣陈宗扬和妻子,东王府女承宣谢妹处死,而战功卓著的镇国侯卢贤拔也因与妻子,东王府女承宣胡九妹夫妻同宿而被予以革职处分。
王绯认为:“娼妓是与私有制相伴的男性中心社会的产物,也是男权社会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自然成为妇女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
太平天国在这方面强制立法与实践,是与妇女革命的思想相契合的。
太平天国禁娼妓实际上是一项妇女保护政策,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免于遭受被蹂躏的境遇。
太平天国还严禁奴隶买卖,当时的满洲贵族入主中原,觊觎汉族女子的美貌,常常购买或掠夺妇女为奴为妾,造成一种非常不良好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