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讲解

合集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讲解

政府会计制度讲解

2021/6/15
6Hale Waihona Puke 二、《基本准则》是如何制定的?
(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准则VS.制度? ✓ 预算会计VS. 财务会计? ✓ 新准则制度VS. 现行准则制度? ✓ 国內实务 VS. 国际规则 (二)基本思路 (三)制定原则 (四)制定过程
2021/6/15
7
(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
功能 在充分考虑我国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我
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做法,吸收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有 关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有益经验
(三)基本准则制定的原则
坚持目标、理清思路
先构建政府会计的基本框架
新准则制度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政府会计制度
现行准则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结论就是:财政部会有详细的规定
2021/6/15
10
事业单位 财务规则
我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行政单位 会计制度
第1-4号政 府会计准则
第5号政府 会计准则
第6号政府
一、《基本准则》制定背景 二、《基本准则》是如何制定的? 三、《基本准则》定位和作用 四、《基本准则》主要内容解析 五、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展望
2021/6/15
3
一、《基本准则》制定背景
(一)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历史沿革 (二)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特点及缺陷 (三)政府会计改革国际趋势和经验 (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与实践 (五)《基本准则》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21/6/15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经典课件(PPT222页)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经典课件(PPT222页)

第一节 资金收付业务
• (二)其他资金收付 • 1、收到(授权支付额度、销售等) • 财务会计: •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 贷: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应收票据等 • 预算会计: • 借:资金结存——相关明细 •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事业预算收入等
政应返还额度 • 预算会计科目(预算结余类): • 资金结存(货币资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
第一节 资金收付业务
• 二、主要账务处理: • (一)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 财务会计: •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库存物品等 • 贷:财政拨款收入/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 预算会计: •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 •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
63 4401 经营收入
41 2301 应付票据
-
42 2302 应付账款
64 4601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43 2303 应付政府补贴款65 4602 投资收益
44 2304 应付利息
66 4603 捐赠收入
45 2305 预收账款
67 4604 利息收入
46 2307 其他应付款
68 4605 租金收入
§1 资产(35个会计科目)
• 1501 长期股权投资(事业) • 1502 长期债券投资(事业) • 1601 固定资产 • 1602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1611 工程物资 • 1613 在建工程 • 1701 无形资产 • 1702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 1703 研发支出
1801 公共基础设施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一、财务会计科目
(二)负债类
(四)收入类
36 2001 短期借款
59 4001 财政拨款收入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讲解.pptx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讲解.pptx

《制度》的主要创新和突破
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有机统一了政府单位会计制度 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 充分体现了财政预算改革的新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会计科目和报表
财务会计
预算会计 总计
会计要素 资产 负债 净资产 收入 费用 合计 预算收入 预算支出 预算结余 合计
科目数量 35 16 7 11 8 77 9 8 9 26 103
第二部分为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主要列出了财务会计 和预算会计两类科目表,共计103个一级会计科目,其中,财 务会计下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要素共77个 一级科目,预算会计下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 要素共26个一级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会计科目和报表
第三部分为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主要对103个一级会计科 目的核算内容、明细核算要求、主要账务处理等进行详 细规定。本部分内容是《制度》的核心内容。 第四部分为报表格式,主要规定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 表的格式,其中,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 表、净资产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预算会计 报表包括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 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 占有,是指行政单位对经济资源拥有法律上的占有权。
政府会计制度——资产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的账务处理特点: ➢ 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 ➢ 遵循《基本准则》的规定 ➢ 与已出台的6项准则和1项应用指南相协调 ➢ 与当前资产管理规定相协调 ➢ 与财务会计其他会计要素科目相协调 ➢ 与预算会计核算相协调
➢ “平行记账”
首次增设的会计科目
➢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在途物品/加工物品 ➢工程物资 ➢研发支出 ➢文物文化资产 ➢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政府会计制度讲解-第二讲 (2)(1)

政府会计制度讲解-第二讲 (2)(1)

预算结余类科目
1 资金结存 2 财政拨款结转 3 财政拨款结余 4 非财政拨款结转 5 非财政拨款结余 6 专用结余 7 经营结余 8 其他结余 9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
收入核算结转流程图
收入
财政 拨款预算
收入
事业 预算收入
上级 补助 预算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
5、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负担部分,含养老金、医保金、职业年 金、失业金)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5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5
6、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负担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5 借:事业支出5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
年末剩余指标处理:
贷:事业预算收入
4、年末结转 :专项资金收入→“非财政拨款结转,非专项资 金收入→“其他结余”
借:事业预算收入
贷:非财政拨款结转
其他结余
(四)上级补助预算收入(事业单位)/附属单位上缴预
算收入(事业单位)/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1、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确认:1)从同级政府其他部门取得的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贷:财政拨款收入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3.收到转拨给下属单位的财政拨款(实拨资金—其他应付款)仅财务会计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三)事业预算收入(事业单位)
1、事业预算收入确认
1)预收方式:
借:银行存款 20
贷: 预收账款 20
借:银行存款 80
预收账款 20
贷:事业收入 100
(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财政代发工资举例:
1、做工资表,计算工资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政府会计制度是指对政府财务活动进行记录、核算和报告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国家财政收支的合理性、透明度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详细解析和介绍。

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核算制度、报表制度和监督制度。

核算制度是指对政府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净资产进行核算的规定。

政府会计核算采用“财务核算”和“业务核算”相结合的方式,即会计核算和预算核算相互配合,实现政府预算和财务数据的统一。

报表制度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对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进行报告的方法和程序。

政府会计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监督制度是指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机制。

政府会计监督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确保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执行和真实性。

政府会计实务是指在具体的财务操作中,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和记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

政府会计实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

政府会计实务要求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按照财政部门的预算要求,合理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并按计划执行。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注意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财政预算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其次是收入核算和管理。

政府会计实务要求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各项收入进行详细核算和管理。

包括收入的来源、分类和用途等内容,确保各项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再次是支出核算和管理。

政府会计实务要求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各项支出进行详细核算和管理。

包括支出的项目、金额和用途等内容,确保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最后是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

政府会计实务要求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对各类资产进行详细管理和核算。

包括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等程序,确保资产的安全、有效和正确管理。

综上所述,政府会计制度是保障政府财务管理的重要规章制度,政府会计实务是在具体的财务操作中按照会计制度进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

2-政府会计制度讲解-资产与负债核算

2-政府会计制度讲解-资产与负债核算

库存物品
加工物品
待摊费用
新旧资产会计科目对比表(二)
原行政单位资产类会计科目 原事业单位资产类会计科目 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类会计科目
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债券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核算特点
• 收付实现制 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 权责发生制 凡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 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 和费用
收到所购物资或劳务,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以及根据工程进度结 贷:预付账款
算工程价款等时
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
额度/银行存款等(补付的款项)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 ——货币资金或零余额账户用 款额度(补付的款项)
资产类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预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按相关业务发生顺序
收入 经营收入
预算收入 经营预算收入
收入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预算收入 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收入 投资收益
预算收入 投资预算收益
收入 捐赠收入
收入 利息收入 收入 租金收入
预算收入 其他预算收入
收入 其他收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及实操一、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基础或会计处理基础、会计确认基础,是指会计上确认一个会计期间的交易和事项的标砖。

鱿鱼会计核算工作要分期进行,就有可能产生同一会计期间,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发生与款项的实际收取和支出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本月应收的收入,可能在以后月份才收到,也可能在实现以前提前收到;应付的支出,可能在以后月份才支付,叶可能在发生以前提前支付。

对此,在会计上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标准(会计基础),一种是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基础;另一种是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支出的实际发生和影响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支出,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当期发生的,无论是否收付,都应当期处理*收付实现制:是指在现金已经收到或支付时确认交易和事项,并以某一期间收到和支付的现金的差异来计量财务结果的一种会计基础。

在收付实现制下,所有的现金收入,不论是何种类型,都在收到现金时加以确认;所有的现金支出,不论是何种类型,都在现金支出时加以确认。

*不管在某一期间发生的,收付现金时确认并处理*收付实现制具有以下特征:(1)收付实现制作为确认的基础,它一般用于确认收入和支出或支出;(2)按照收付实现制,所有收到的现金都应计入当期收入,所有现金支出也都作为当期支出,收入与支出配比后的净收益实际上就是现金收支的净额;(3)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下,会计只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现金收支事项,而不反映与现金收支无关的事项,也不考虑未发生的现金收支或虚拟的现金收支。

因此,会计实体的全部资产都是现金,它没有现金形式以外的资产,也不可能有债权债务;(4)收付实现制下不考虑预计收入、预计支出、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支出的存在,会计期末根据账簿记录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不存在对账簿及记录于期末进行调整的问题。

政府会计制度收入、费用、净资产以及预算会计科目讲解(课件)

政府会计制度收入、费用、净资产以及预算会计科目讲解(课件)

不同于预算支出明细科目设置
27

发生相关费用时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物品/政府储备物资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公共基础设施累计 折旧(摊销)/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其他应交税费 /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专用基金[一般按预算会计下基于预算收入计算的金额] 按照规定从收入中提取专用基金并计入费用的,一般按照预算会计下 基于预算收入计算提取的金额,借记本科目(业务活动费用),贷记
关于确认基础和时点
——维持现行确认方法

16
(二)事业收入4101
核算内容:
——单设“非同级财政拨款”明细科目,核算因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 从非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拨款。
确认方法:
1.财政专户返还方式 实现应上缴专户的收入时,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应缴财政款 收到财政专户返还的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 贷:事业收入 2.预收款方式 实际收到预收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以合同完成进度确认收入时,借:预收账款 (权责发生制) 贷:事业收入
基于同一会计核算系统、相同原始凭证 基于8要素的“一套账” 不同于现行“双分录”模式
9
政府会计制度的组成内容
政 府 会 计 制 度 ︱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会 计 科 目 和 报 表 第一部分 总说明
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 名称和编号
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 使用说明(103) 财务会计77科目 预算会计26科目
7
双报告

决算报告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
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可比性?顶层设计?)
6
二、《基本准则》是如何制定的?
(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准则VS.制度? 预算会计VS. 财务会计? 新准则制度VS. 现行准则制度? 国內实务 VS. 国际规则 (二)基本思路 (三)制定原则 (四)制定过程
7
(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1.准则VS.制度?
行政单位 会计制度
第1-4号政府 会计准则
第5号政府 会计准则
第6号政府 会计准则
2012.2 2012.12 2013.12 2015.10 2016.7 2017.4 2017.7 2017.10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17年10月发布《政 府会计制度》自2019 年1月1日实施
11
(4)国内实务 、 所以做法不同
结论就是:政府会计不存在国际趋同,可以借鉴经验
12
(二)基本准则制定的基本思路
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
功能 在充分考虑我国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我
14
三、基本准则的定位和作用
在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是“顶层设计” 作为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
统驭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 为政府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基础标准 为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奠定了基础
基本准则 若干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 • 会计要素类 • 财务报告类 • 特殊事项类 政府会计制度
位、单项基金等的预算收支执行结果,表现为决算报告。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能科学、全面、准确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①核算范围偏窄/计量问题/信息质量不高等
(2)不能准确核算成本,不利于推进绩效考核 (3)不能提供信息完整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合并报表?) (4)会计制度各自独立、相互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
结论就是: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
9
(3)新准则制度VS. 现行准则制度?
新准则制度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政府会计制度
现行准则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结论就是:财政部会有详细的规定
10
事业单位 财务规则
我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做法,吸收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有 关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有益经验
(三)基本准则制定的原则
坚持目标、理清思路
先构建政府会计的基本框架
再逐步完善整个体系
立足国情、借鉴国际 继承发展、改革创新 科学民主、公开透明
13
(四)基本准则制定过程
2014年4月形成讨论稿 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征求意见阶段。 三轮征求意见 482条书面意见和建议 2015年4月召开立法论证会 2015年5至9月 按程序报批 2015年10月 签发
结论就是:准则+制度
8
2.预算会计VS. 财务会计?
预算会计
第五十八条 本准则所称预 算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 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 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 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 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 行情况的会计。
财务会计
第五十九条 本准则所称财务会 计,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 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 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主要 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 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的会 计。
5
2.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特点
(1)核算目标:预决算信息与财务信息相融合,但偏重于满 足财政预算管理的需要。
(2)核算内容: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入、支出,但侧重 于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3)核算基础: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4)会计报告:主要反映财政总预算资金、单个行政事业单
4
(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特点及缺陷
预算会计制度体系
财政总预算 行政单位
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
参与预算执行的会计: 国库会计 税收征解会计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 社保基金会计 土地储备资金会计等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医院、高校、中小学校、 科学、彩票、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测绘、地勘等)
• 财政总会计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属于概念框架,统驭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制定。 具体准则规定政府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 计处理原则。 应用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的实际应用作出的操作 性规定。 会计制度规定政府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财 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等
15
四、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和解析
(一)基本架构 (二)制定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主要创新与突破 (五)几个基本概念 (六)生效日期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主讲人: 孙 娟 2018年8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 计准则——基本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财政部部务会 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楼继伟 2015年10月23日
2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解读》内容安排
准则
按会计要素制定的,可以不 按会计主体制定 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 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 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 的信息 原则导向:原则是指给出一 些道理和逻辑,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需要职业判断。
制度 一个主体会计科目、账务处理、 报表 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 告的问题
规则导向:用条文的形式来规范, 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 条条框框,泾渭分明,对号入座;
一、《基本准则》制定背景 二、《基本准则》是如何制定的? 三、《基本准则》定位和作用 四、《基本准则》主要内容解析 五、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展望
3
一、《基本准则》制定背景
(一)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历史沿革 (二)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特点及缺陷 (三)政府会计改革国际趋势和经验 (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与实践 (五)《基本准则》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