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修订稿

合集下载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1、绿地率
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2、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修订稿)》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5〕78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修订稿)》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5〕78号)
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③学校体育活动用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④学校集中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五、学校教学和教学辅助设施、办公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的规划控制指标,参照《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11】156号)的规定执行。
(三)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六、产业园区入园项目产出强度、地均税收应满足以下标准: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入园项目产出强度要求原则上不低于以下标准:国家级不低于6300万元/公顷,自治区级不低于5600万元/公顷,其他级别不低于4300万元/公顷。
二、本控制指标适用于广西教育(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新建工程项目,改建、扩建学校工程项目参照执行。本控制指标所列用地指标为控制上限,下限应按国家、自治区相关标准执行,有条件的中小学宜预留发展用地。
三、本控制指标是编制、审批教育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确定教育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依据,是编审初步设计、核定和审批教育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尺度。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概念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概念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概念1. 建筑容积率建筑容积率是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的总体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是城市规划中用来规定土地利用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1 定义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是指地块或一定地域内(如小区、街区等)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该指标用于说明土地的使用强度或利用程度。

1.2 计算公式建筑容积率 = 总建筑面积 / 用地面积1.3 作用建筑容积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和建筑效果。

较高的容积率通常意味着较大的建筑密度和较高的土地利用率,从而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更多的建筑物。

2.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物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是用来描述建筑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密集程度的指标。

2.1 定义建筑密度指的是指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物占用的面积与该用地面积的比值。

2.2 计算公式建筑密度 = 建筑物占地面积 / 用地面积2.3 与建筑容积率的关系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都是描述建筑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利用程度的指标,但两者并非完全相同。

建筑密度是描述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分布密集程度,而建筑容积率是描述建筑物在立体空间上的分布密集程度。

3. 绿化率绿化率是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绿化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它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3.1 定义绿化率是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绿化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用来衡量城市绿化水平以及绿化环境对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3.2 计算公式绿化率 = 绿化面积 / 用地面积3.3 作用绿化率可以衡量城市绿化的程度,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较高的绿化率意味着城市拥有更多的绿地和植被覆盖,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减少噪音、提供生态服务等。

4.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的关系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是三个关系紧密的概念,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着城市规划和建设。

4.1 影响关系建筑容积率的增大,通常会导致建筑物的密度增加,即建筑密度增大。

居住区规划中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面积指标

居住区规划中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面积指标

居住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是居住建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控制指标,对居住地块的项目建设强度、环境质量、建筑单体形式具有重要引导与控制意义。

(1)、建筑密度。

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2)、容积率。

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公顷),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表示。

(3)、绿地事。

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以上居住区用地指建设项目的净用地面积,不含代征的城市道路和城市绿带。

--------------------------------------------------------------------------------------------------------------------------------------------------------关于建筑户型面积1、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买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销售者销售商品房,必须明示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并注明该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当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标注单位应当为平方米。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不得超过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规定的商品房面积测量限差。

按套或者单元销售的商品房,各套或者各单元销售面积之和不得大于整幢商品房的实际总面积。

2、套内建筑面积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成套商品房(单元房)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套内建筑面积不等于地毯面积,完全属于买房人个人私有;与套内使用面积相比,更能完事地反映买房人个人私有部分的产权。

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3、套内使用面积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1)套内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道、厨房、卫生间、贮藏间、壁柜等空间面积的总和;(2)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3)不包括在结构面积只的套内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4)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容积率计算规则暂行规定》的通知

《容积率计算规则暂行规定》的通知

《容积率计算规则暂行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容积率计算规则暂行规定》的通知沪规法〔2004〕306号房地产中名词: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计算公式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法律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

什么是容积率?按照《成都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关系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价格中的比例,决定被开发土地的含金。

因此,容积率越高,开发商的利润就越大。

(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

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等(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建筑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化率规定指标

建筑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化率规定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注:1、D——建筑密度,PRA——建筑容积率。

2、绿地率:新区不小于35%,旧城区不小于25%。

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联排别墅为~;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11层小高层住宅为~;18层高层住宅为~;19层以上住宅为~;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的,为非普通住宅。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新建居住区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层楼区一般为26%左右,5层楼区一般为23%左右,6层楼区不高于20%。

绿化率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对公共绿地最小的要求是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且至少1 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算入绿化用地。

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规定这个指标一般不少于30%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

什么是容积率?按照《成都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关系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绿地率参考控制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绿地率参考控制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绿地率参考控制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绿地率参考控制(上海地区)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特别提示: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1.6;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2、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3、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0;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4、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5、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6、用地性质:公共设施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8;建筑密度:≤55%;7、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兼容行政办公)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5;建筑密度:≤26%;绿地率≥35%;8、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9、用地性质:住宅用地;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6;建筑密度:≤22%;绿地率≥40%;1、规划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1.4;建筑密度:≤20%;绿化率:≥45%;建筑高度:≤35米集中绿地:≥3000平方米建筑间距系数:1.3。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规定指标注:一、D——建筑密度,PRA——建筑容积率。

二、绿地率:新区不小于35%,旧城区不小于25%。

一样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联排别墅为0.4~0.7;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18层高层住宅为1.8~2.5;19层以上住宅为2.4~4.5;住宅小区容积率小于1.0的,为非一般住宅。

并依照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不同。

新建居住区的居住建筑密度是:4层楼区一样为26%左右,5层楼区一样为23%左右,6层楼区不高于20%。

绿化率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无法律和法规依据。

对公共绿地最小的要求是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面积很多于总面积的70%,且至少1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算入绿化用地。

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规定这个指标一般不少于30%关于进展商来讲,容积率决定地价本钱在衡宇中占的比例,而关于住户来讲,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样也就较低,进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畅。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那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仍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本钱的限制,并非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取得。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专门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样都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微妙,还以为那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觉被骗了。

什么是容积率?依照《成都市土地利用和建筑计划治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说明,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与的比率。

对于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一个良好的,容积率应不超过5,应不超过2,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简介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又称毛密度。

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但必须是正负0标高以上的建筑面积)与项目的比值。

容积率是衡量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为1,地块内地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的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上面这个公式的出处有: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发布《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的通知(市规发〔2006〕851号,2006年7月10日)但在工业上,根据GB50489-2009《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厂区建筑面积+构筑物面积)÷厂区占地面积当建筑物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各个地区或城市有各自相关规定)。

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绿地率也是如此。

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一般也就较低,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容积率和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相关规定容积率一般是由政府规定的。

现行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独立别墅为0.2~0.5, 为0.4~0.7, 6层以下为0.8~1.2, 11层小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容积率小于1.0的,为。

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所差别。

建筑特点(一)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上允许的。

宗地是地籍管理的,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大型市政及公共设施用地等。

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之比。

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关系。

(三)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

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

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税+费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四)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

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具体的计算规则应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和当地相关部门的文件计算,以下举例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发布《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的通知(市规发〔2006〕851号,2006年7月10日)1.容积率系指一定地块内,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与总建设用积的商。

地上计算值为建设用地内各栋建筑物地上建筑面积计算值之和;地下有经营性面积的,其经营面积不纳入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计算值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遇有特殊情况,按照本规则下列规定执行。

2.当标准层层高大于4.9米 (2.7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⑴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面积的2倍计算;⑵当住宅建筑层高大于7.6米(2.7米×2+2.2米)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3.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5米(3.3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⑴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⑵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8.8米(3.3米×2+2.2米)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4.当普通标准层大于6.1米 (3.9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大于10米(3.9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5.计算含阳台建筑的容积率指标时,阳台部分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照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6.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米以上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米的,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如建筑室外地坪标高不一致时,以周边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为准加上0.2米作为室外地坪,之后再按上述规定核准。

7.住宅、办公、普通商业建筑的门厅、大堂、中庭、内廊、采光厅等公共部分及屋顶,建筑和特殊用途的大型商业用房,工业建筑、体育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类建筑暂不按本规则计算容积率,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

8.设计单位应在总平面图上分别注明和建筑面积计算值。

9.本规则规定的数值均含本数。

10.对本规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其它情况,我委将及时予以补充和修正。

11.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计算举例:有一项目用地6500M2,规划容积率为3.6,建筑履盖率为35%。

请问该项目为多少层总建筑面积为多少1. 总建筑面积(地上)=用地面积X容积率=6500X3.6=23400M2;建筑履盖率又称建筑密度=建筑占地面积(约等于建筑底层面积)/用地面积;⑴因此,在建筑建筑履盖率用足的情况下,建筑占地面积(约等于建筑底层面积)=建筑履盖率X用地面积=35%X6500=2275M2;⑵在建筑底层面积与标准层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建筑平均层数=地上总建筑面积/建筑底层面积(标准层面积)=23400/2275≈10层;⑶容积率3.6的小区,如果真的用足35%的覆盖率,小区环境会很差,一般做到15%~20%左右的话会比较合理,这样的话,按上面的计算过程,层数应在18~24左右。

2. 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按照《成都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关系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价格中的比例,决定被开发土地的含金量。

因此,容积率越高,开发商的利润就越大。

(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3)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⑷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⑸容积率的术语释义为:容积率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总和与基地总面积的比值。

⑹与容积率密切相关的一个指标就是建筑密度,术语释义为:建筑密度是指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

⑺从上面两个释义可以看出:如果基地面积和建筑密度不变,那么建筑物的层数越多,容积率就越大。

3. 容积率低于0.3,这是非常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4. 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环境还可以,但感觉有点密了。

如果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5. 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如果组合3~4层,局部5层的楼中楼,这个项目的品位就相当高了。

6. 容积率0.8~1.2,全部是多层的话,那么环境绝对可以堪称一流。

如果其中夹杂低层甚至联排别墅,那么环境相比而言只能算是一般了。

7. 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

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会是一大卖点。

8. 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9. 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10.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

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

11.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楼高100米以内)。

12.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13.宅旁绿地绿化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1.0.2.4 绿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 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脚;(2) 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行计算;(3) 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4) 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应符合本规范表7.0.4—2要求;至少有一个面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和满足本规范附录A第A.0.4条的规定;(5) 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

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红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