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学基础 第四章 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上册答案

四川大学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上册答案

四川大学近代化学基础第三版上册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醇在Cu或Ag的催化作用下都可以氧化B.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反应属于消去反应C.醇都可以在浓H2SO4作用下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D.一元饱和脂肪醇的化学式可以用通式CnH2n+2O表示解析:A项,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B项,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属于取代反应;C项,羟基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才能发生消去反应.D项,饱和脂肪醇的碳原子化学键都达饱和,故D正确.答案:D2.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被氧化生成相应醛的是()A.CH3OH B.CH3CH2CH2OH解析:CH3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催化氧化生成酮而不是醛.答案:B3.(2011新华中学高二月考)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解析:铜片灼烧后生成了CuO,当插入到硝酸或盐酸中时,CuO 溶解,使原铜片的质量减小;插入到石灰水中时,CuO不与Ca(OH)2反应,即CuO不溶解,使原铜片的质量增加;当插入到无水乙醇中时,CuO被无水乙醇还原再转化成Cu单质,铜的质量不变.答案:C4.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加成②氧化③燃烧④加聚⑤取代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解析:丙烯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官能团,故丙烯醇能发生加成、加聚、燃烧、氧化和取代反应.答案:C5.(2011永嘉县高二联考)由乙烯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2.00%B.20.00%C.26.67%D.14.22%解析:乙醇可写为C2H4H2O,混合物中“C2H4”质量分数为60%(1+16)=70%,“H2O”质量分数30%,则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0%×1618=26.67%.答案:C。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沪教版(全国)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的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3、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A.A B.B C.C D.D4、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7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7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气气D. 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7、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A.水能灭火B.没有达到着火点C.纸不是可燃物D.没有与氧气接触8、如图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2019年精选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化学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六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C、向含有Hg^2+的废水中加入Na2S,使Hg^2+转化成HgS沉淀除去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油脂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人体内可提供能量②为人体合成其他化合物提供原料③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物质的吸收.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关干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干洗就是用化学溶剂将衣物的油污渍溶解除去的一种洗涤方法B、干洗溶液剂主要有三类,其主要成分分别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和石油醚C、不宜干洗衣物:丙纶类衣物(含防雨绸等),橡胶制品(含松紧带),人造革油漆类饰物(如漆花),带有金属的饰物,用胶水粘接的绒制品D、普通毛料类的衣物易缩水,应干洗;干洗后的衣物可马上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

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

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A、品红溶液B、石蕊溶液C、氯水D、KI\xad淀粉溶液【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吃馒头多嚼几下感觉有点甜,是因为淀粉发生了水解B、鸡蛋白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发生了盐析C、酒放久了会变酸,是因为乙醇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氧化成了乙酸D、乙烯通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后的产物经氧化为人体提供热能B、油脂能溶解维生素 A D E KC、油脂能储备热能D、多吃动物脂肪比多吃植物油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A、“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B、生物柴油属于油脂C、该反应属于酯化反应D、生物柴油的氧化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物质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①二甲苯②裂化汽油③植物油④软脂酸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A、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C、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在①油脂②淀粉③蛋白质④纤维素四种物质中,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遇碘显蓝色的是______,可用于造纸的是______【答案】:【解析】:第12题【解答题】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在衣服上,可用什么方法除去?说明依据的原理.说出两种方法.【答案】:【解析】:第13题【解答题】你在生活中使用肥皂时是否发现过这样的现象:肥皂在含有较多钙离子或镁离子的硬水中很难产生泡沫,而且生成一些黏性的、不溶于水的浮渣,为什么?【答案】:【解析】:第14题【综合题】化学与人类生活、生成息息相关。

化学沪教版第四章知识点 含练习题和答案

化学沪教版第四章知识点  含练习题和答案

第四章燃烧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知识目标:1.了解燃烧及燃烧的三个条件2.知道自燃和爆炸现象3.了解灭火的一般方法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利用猜想:要发生燃烧这种现象需要有哪些条件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得出初步的结论:1. 可燃物 2. 温度 3.空气(助燃物)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还会上升吗?答:“不会”说明:白磷放在空气中就能燃烧,我们称这种现象叫自燃。

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这类现象,如:过去人们常说的鬼火、天火,(说明一下各自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迷信说法灭火的方法:1.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2.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反馈: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出以下灭火方法的原理1.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降低温度。

2.书籍、文件、精密仪器着火时,喷射干冰灭火。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极易升华,升华要吸收大量热量,起到降温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思考:发生下列火情时,你能想出可行的办法吗?油锅着火时,可采取的措施?端锅、泼水、盖湿的被褥、盖锅盖、洒沙土----(最佳盖锅盖)(说明端锅危险;泼水,油比水轻,不行;最佳方法盖锅盖)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洒沙土、水冲、湿布盖、灭火器-------(最佳方法湿布盖)【点1细解】燃烧1.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2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燃烧的快,放出的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少,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

【点3细解】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果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传质过程1. 压强为 1.013×105Pa 、温度为 25℃的系统中,N 2和O 2的混合气发生定常态扩散过程。

已知相距 5.00×10-3m 的两截面上,氧气的分压分别为 1.25×104Pa 、7.5×103Pa ;0℃时氧气在氮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1.818×10-5 m 2·s -1。

求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1)氧气的扩散通量; (2)氮气的扩散通量;(3)与分压为 1.25×104Pa 的截面相距 2.5×10-3m 处氧气的分压。

解:(1)首先将 273K 时的扩散系数换算为 298K 时的值:P 0 T 1.75D = D 0P ( T 0) 5273 + 25 = 1.818×10-5 × 1.013×10 1.013×105 × ( 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氧的扩散通量为:N A= RTD l = ( p A,1– p A,2)2.119×10-51.75 =2.119×10-5 m 2·s -1273 )= 8.314 × 298 ×5.00×10-3 × (1.25×104 - 7.5×103 ) = 8.553×10-3 mol· m 2·s -1(2)由于该扩散过程为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过程,所以 - N A= N B,即氮气的扩散通 量也为 8.553×10-3 mol· m 2·s -1。

(3)因为系统中的扩散过程为定常态,所以为定值,则:/p A,2/ = p A,1- N ARTl1.52×(1014)Pa 和反向扩散与单向扩散的传(2)H 质通量大小。

解:(1)当NH 3和H 2作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N A= RTD l = ( p A,1– p A,2)1p B,m = p B.2- p B.1 = 9.65×104 - 8.614 ×104-27 = 9.12×104Pa㏑p B.2 ㏑ 9.65×10 p B.17.83×10-5 8.61×1041.013×105N A= 8.314 × 298 × 0.02 × 9.12×104 × (1.52×104 - 4.80×103)= 1.825 ×10-2 mol· m 2·s -1计算结果表明,单向扩散时的传质通量比等物质的量反向扩散时的传质通量大,前者是后者的 PPN A-5= 5.29×10l mol· m -2·s -1根据扩散量等于蒸发量,得:N A· A · dt = MρAA · A · dl23t = 995.7 × 10l 2p B,m = p B.1 - p B.2 = 9.624×104 - 1.0046×105-13 = 9.84×104Pa㏑ p B.1 p B.㏑ 9.624×10 1.006×105-51.0 =2.4×10 1.013×1058.314 × 293l G· 9.84×104( 5065 - 660)l G= 4.47×10-5m武汉大学3。

近代化学基础学习指导(鲁厚芳)(第三版) 鲁厚芳、高峻、何菁萍主编

近代化学基础学习指导(鲁厚芳)(第三版) 鲁厚芳、高峻、何菁萍主编

近代化学基础学习指导(鲁厚芳)(第三版) 鲁厚芳、高峻、何菁
萍主编
《近代化学基础学习指导(第三版)》是一本专门针对大学生学习近代化学的辅助性教材。

该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介绍了近代化学的概念、历史发展、实验方法、物质结构、物质性质、反应机理和应用领域等内容。

其中,第一章介绍了近代化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第三章介绍了物质结构的概念,包括元素、原子、分子、混合物等结构形式。

第四章详细介绍了物质性质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第五章介绍了反应机理,包括反应物、反应速率、反应条件等内容。

第六章讨论了与近代化学相关的应用领域,如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应用、工业生产和医药保健等。

最后,第七章提供了一些化学小结的参考资料,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此外,书中还包括了详细的实验报告,以及一些重要的课堂练习题和讨论题,供读者练习和参考。

总之,《近代化学基础学习指导(第三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材,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近代化学的实验和应用。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 油脂课后辅导练习第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 油脂课后辅导练习第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B、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D、推广以植物秸秆为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浓的NaOH溶液除去B、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C、在酒精中加新制生石灰后蒸馏制无水酒精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粘有油脂的试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化学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用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B、染发剂有植物染发剂、无机染发剂、合成染发剂等C、若不慎接触敌敌畏或甲胺磷,最好用中性皂液清洗D、有机磷农药比有机氯农药易分解,在环境中残留时间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获得乙烯,可从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提取苯B、衣服中的棉、麻成分都属于纤维素C、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都会产生温室气体CO2D、地沟油和矿物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B、馒头越嚼越甜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为发生氧化反应B、向试管中加入2mL5%硫酸铜溶液,再滴加几滴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匀,立即加入2mL10%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可看到红色沉淀C、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用蒸馏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②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③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⑤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⑥糖类、蛋白质、聚乙烯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⑦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A、除①③⑤外B、除②④外C、除①⑥⑦外D、除②④⑦外【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类【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现代基础化学》

《现代基础化学》

《现代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习题答案,P44-461. E = -B/n2 (B=2.18⨯ 10-18 J∆E = -B/52 + B/22 = 4.58 ⨯ 10-19 Jhv = ∆E, λν = cλ = c ⨯h ÷∆E = 434 nm3.①②不存在;③④存在4.Ni 3s2 3p6 3d8 4s2的四个量子数是:3s2: n= 3, l=0, m=0, m s = +1/2; n= 3, l=0, m=0, m s = -1/23p6: n= 3, l=1, m=-1, m s = +1/2; n= 3, 1=1, m=-1, m s = -1/2; n= 3, 1=1, m=0, m s = +1/2 n= 3, 1=1, m=0, m s = -1/2; n= 3, 1=1, m=1, m s = +1/2; n= 3, 1=1, m=1, m s = -1/2 3d8: n= 3, 1=2, m=-2, m s = +1/2; n= 3, 1=2, m=-2, m s = -1/2; n= 3, 1=2, m=-1, m s = +1/2 n= 3, 1=2, m=-1, m s = -1/2; n= 3, 1=2, m=0, m s = +1/2; n= 3, 1=2, m=0, m s = -1/2n= 3, 1=2, m=1, m s = +1/2; n= 3, 1=2, m=2, m s = +1/24s2: n= 4, 1=0, m=0, m s = +1/2; n= 4, 1=0, m=0, m s = -1/25.①3d ②4f ③2s ④3d ⑤1s ⑥3p; 结果:⑤< ③< ⑥< ①= ④< ②6.①n=4;②l=1;③m=0;④m s=1/2或-1/27.8.①n>3;3d②l = 1;2p③m= -1 /0/+1; 3p④ m s = +1/2 或-1/2, 4s9.48Cd 4s24p64d105s2.10.①有三个19K;24Cr;29Cu②均第四周期, K: s区,,IA族;Cr: d区VIB族;Cu: ds区IB族11.(1) Ar: 1s22s22p63s23p6 (2)Fe: 1s22s22p63s23p64s23d6(3) I: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5 ;(4) Ag: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12.①(1)Ca: s区, 第四周期,IIA族;(2) Cl: p区,第三周期,VIIA;(3) Ti: d区,第四周期,IVB;(4) Hg: ds区, 第六周期, IIB族②Ca: +2,Cl: +7,Ti: +4,Hg: +2③(1)<(3)<(4)<(2)13.铁原子3d64s2;26Fe14.48;[Kr]4d105s2, IIB族;48Cd15.甲:3s23p5,VIIA,非金属,电负性高;乙:3d24s2,IVB,金属,电负性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习题参考解答6.已知(1) C(s) + O2 (g) = CO2(g) Δr H m(1) =-393.5kJmol-1(2) H2(g) + 1/2O2(g) = H2O(l) Δr H m(2) = -285.9 kJ.mol-1(3) CH(g) + 2 O (g) = CO(g) + 2HO(l) Δr H m(3) =-890.0kJ.mol-1试求反应 C(s) + 2H2(g) = CH4(g) 的Δr H m。

. 解:(1)+ 2×(2)=(3)Δr H m= Δr H m(1)+2Δr H m(2)- Δr H m(3)= -393.5 + 2×(-285.9)-(-890.0)= -75.3 kJ.mol-17. 阿波罗登月火箭用N2H4(l)作为燃料,用N2O4(g)作氧化剂,燃烧后产生N2(g)和H2O(l),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N2H4(l)燃烧反应的Δr H m(298.15K)。

解: 2N2H4(l) + N2O4(g) = 3N2(g) + 4H2O(l)查表得各物质的Δr H m为Δf H m( N2H4,1) = 50.63kJmol-1Δf H m( N2O4) =9.16kJmol-1Δf H m( H2O ,1) =-285.84kJmol-1Δr H m= 4Δf H m( H2O) - 2Δf H m( N2H4)- Δf H m( N2O4)= 4×(-285.84) - 2×50.63 - 9.16 = -1253.8 kJ.mol-1 8.预言下列过程体系的ΔS符号:(1) 水变成水蒸汽;(2)气体等温膨胀;(3)苯与甲苯相溶;(4)盐从过饱和水溶液中结晶出来;(5)渗透。

解:(1)ΔS>0;(2)ΔS>0;(3)ΔS>0; (4)ΔS<0;(5)ΔS>09.利用附录的数据,判断下列反应在标准态下能否自发进行。

(1) Ca(OH)2(s) + CO2(g) = CaCO3(s) + H2O(l)(2) 略解:由附录得Ca(OH)2(s), CO2(g), CaCO3(s), H2O(l)的Δf G m分别为-896.69,-394.36,-1128.8,-237.13kJ.mol-1Δr G m= -1128.8 + (-237.13) -(-896.69 -394.36) kJ.mol-1 =-74.88 kJ.mol-1在标准态下Δr G m=Δr G m< 0 ,能自发进行。

10. CO 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源,有人设想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消除它:CO(g) = C (s) + 1/2 O2(g)试从热力学角度判断该想法能否实现?解:Δf G m (CO,g) = -137.17kJ.mol-1上述反应的Δr G m =137.17kJ.mol-1 >> 0反应逆向进行的倾向性很大。

该想法不能实现。

11. 蔗糖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发生的总反应可写成:C12H22O11 (s) + 12 O2(g) = 12 CO2 + 11 H2O(l)假定有25%的反应热转化为有用功,试计算体重为65kg的人登上3000米高的山,须消耗多少蔗糖?(已知Δf H m(C12H 22O11)= -2222kJ.mol-1)解:CO2和H2O(l)的Δf H m分别为-393.5kJmol-1和-285.84kJmol-1Δr H m= 11Δf H m( H2O) +12Δf H m( CO2)- Δf H m( C12H 22O11)= 11×(-285.84) + 12×(-393.5) - (-2222) = -5644.2 kJ.mol-1有25%的反应热转化为有用功,每摩尔蔗糖可做的功W =-5644.2×25% =-1411 kJ。

体重为65kg的人登上3000米高的山,须作功为W =mgh= 65kg×3000m×9.8m.s-2=1911kJ须消耗蔗糖量 n = 1911/1411=1.354molm = nM =1.354mol×342×10-3kg.mol-1= 463g12. 已知反应 (a) S(s) + H2(g) = H2S(g) K a= 1.0×10-3(b) S(s) + O2(g) = SO2 (g) K b = 5.0×106计算下列反应 SO2(g) + H2(g) = H2S(g) + O2(g) 的K值。

解:(a)-(b)得所求的反应。

所以有K = K a/ K b= 1.0×10 –3/ 5.0 ×10 6 = 2.0×10-1013. 有反应 PCl5 (g) = PCl3(g) + Cl2(g)(1) 计算在298.15K时该反应的Δr G m(298.15K)和K的值各是多大。

(2) 近似计算在800K时该反应的K。

解:查表得:PCl5的 Δf G m= -305 kJ.mol-1 Δf H m= -375 kJ.mol-1PCl3的 Δf G m = -268 kJ.mol-1 Δf H m= -287 kJ.mol-1(1) Δr G m=-268-(-305)= 37kJ.mol-1K =exp(-Δr G m/RT) = exp(-37000 / 8.314 × 298.15) = 3.3 ×10-7(2) Δr H m =-287-(-375) = 88 kJ.mol-1K2 =1.56 ×10314. 已知反应 1/2Cl2(g) + 1/2H2(g) = HCl(g) 在298.15K时,K= 4.97×1016,Δr H m (298.15K) = -92.3 kJ.mol-1,求500K时的K(500K)。

解:解之得:K(500K) = 1.47×101017. 设反应a A + b B → C 在恒温下,当c A恒定时,若将c B增大为原来的二倍,测得其反应速率亦增大为原来的二倍;当c B恒定时,若将c A增大为原来的二倍,测得其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四倍。

试写出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解:设速率方程为υ = k c Aαc Bβ(1)当c A恒定时 2υ = k c Aα (2c B)β (2)当c B恒定时 4υ = k (2c A)α(c B)β (3)(2) / (1) 得β=1,(3) / (1) 得α= 2此反应的速率方程为υ = k c A2c B18. 对下列反应 C2H5Cl (g) → C2H4(g) + HCl(g)已知其活化能E a=246.9kJ.mol-1,700K时的速率常数k1=5.9×10-5s-1,求800K时的速率常数k2是多少?解:k2=200.9× k1 =1.19×10-2s-119. 已知在967K时,N2O(g)的分解反应N2O(g) → N2(g) + 1/2 O2(g)在无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244.8 kJ.mol-1,而在Au作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121.3 kJ.mol-1。

问:在金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多少倍?解:由阿累尼乌斯公式:20. 在301K时,鲜牛奶大约在4h后变酸。

但在278K时,鲜牛奶在48h后才变酸。

假定反应速率与牛奶变酸时间成反比,求牛奶变酸的活化能。

解:根据动力学结论,同一反应当达到相同变化时,速率常数与所需时间成反比。

即k2 / k1 = t1/ t221. 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1) NH3(g) = 3/2H2(g) + 1/2N2(g)(2) BaCO3(s) = BaO(s) + CO2(g)(3) Fe3O4(s) + 4H2(g) = 3Fe(s) + 4H2O(g)解:(1)(2)K= p(CO2)/p(3)22. 若将1.00 mol SO2(g)和1.00 mol O2(g)的混合物,在600℃和100kPa下缓慢通过V2O5催化剂,使生成SO3(g)。

当达到平衡后总压仍为100kPa,测得混合物中剩余的O2为0.615mol。

试计算标准平衡常数K(873K)。

解: 2SO2 (g) + O2 (g) = 2SO3(g)初始: 1.00 mol 1.00 mol 0变化量: 2(1-0.615) 1-0.615 2(1-0.615)平衡时: 0.23 mol 0.615mol 0.77mol Σn = 1.615mol平衡时分压:(0.23/1.615) p(0.615/1.615) p(0.77/1.615) p23. 已知MgCO3(s)的Δf H m(298.15K) =-1111.88kJ.mol-1,S m (298.15K)=65.6J.K-1mol-1,Δf G m (298.15K) =-1028.28kJ.mol-1。

求反应MgCO3(s) = MgO(s) + CO2(g):(1) 在298K,100kPa下的Δr H m(298.15K),Δr S m(298.15K),Δr G m (298.15K);(2) 在1123K,100kPa下的Δr G m (1123K)和K(1123K);(3) 在100kPa压力下(即p(CO2)=100kPa)进行分解的最低温度。

解:查298K时 MgO(s)的Δf H m=-601.83kJ.mol-1, S m= 27J.K-1..mol-1Δf G m =-569.55kJ.mol-1CO2(s)的Δf H m=-393.51kJ.mol-1, S m= 213.7J.K-1..mol-1Δf G m=- 394.36kJ.mol-1(1) Δr H m(298K)=- 601.83-393.51-(-1111.88) = 116.54 kJ.mol-1Δr S m(298K)= 27 + 213.7 - 65.6 = 175.1 J.K-1.mol-1Δr G m(298K)= -569.55–394.36-(-1028.28) = 64.42 kJ.mol-1(2)Δr G m(1123K)=Δr H m(298K)- TΔr S m(298K)= 116540 –1123 ×175.1 = -80097J.mol-1 K (1123K)=exp(-Δr G m/RT) = exp(80097/8.314 ×1123) = 5.32 ×103(3) 在100kPa压力下, J p = p (CO2) / p =1, K≥J p =1Δr G m(T)=Δr H m(298K)- TΔr S m(298K)≤0T ≥Δr H m(298K)/Δr S m(298K)= 116540 / 175.1 = 665.6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