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产程的观察与处理总结
产程观察

【第二产程观察及处理】
第二产程停滞 宫口开全1小时,胎先露下降无进展。阴道 检查,胎方位异常,徒手转位,转位困难, S+2以上,急行剖宫产;S+3,助产术。 第二产程延长 初产妇宫口开全2小时,经产妇 1小时胎儿 未娩出。
接产准备
初产妇宫口开全 经产妇宫口扩张至4cm。
外阴消毒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在臀下放便盆或塑料布 肥皂水擦洗 消毒干沙布或棉球盖住阴道口 用温开水冲洗掉外阴肥皂水 最后用0.5%碘伏消毒,取下阴道口沙布或 棉球和臀下便盆或塑料布 辅无菌单于臀下。
★产程观察
严密的产程观察很重要,是正确处理分娩 和降低围生期母儿病死率和患病率的基础。 观察产程的内容包括产妇的血压、脉搏、 饮食、休息、排尿与排便情况及子宫收缩、 子宫颈扩张、先露下降、胎心和羊水情况 等。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指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为止。 初产妇的子宫颈较紧,扩张较慢,约需11~12小时; 经产妇的子宫颈松,扩张较快,约需6~8小时。 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短约30秒、强度弱、 间隔时间长,随产程进展,宫缩的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 长,宫缩强度也逐渐增加。 宫缩可通过触诊或监护观察,每次至少观察3-5次宫缩, 1-2小时观察一次。 胎心听诊潜伏期1小时检测一次,活跃期15-30分钟检测一 次。
⑴ 潜伏期延长倾向 临产>8小时;
⑵ 潜伏期延长 临产>16小时。
潜伏期延长
宫口扩张未达到3cm,尽快结束产程。
潜伏期延长倾向
给予杜冷丁 100mg im,支持治疗; 4小时无进展,阴道检查,无异常,人工 破膜,观察1小时无进展用小剂量缩宫素 静滴; 头盆不称剖宫产。
产程观察与处理范文

产程观察与处理范文首先,产程观察的内容包括产妇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劳动的疼痛和心理的紧张,可能会引起生命体征的变化。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例如,如果产妇出现高热、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等情况,可能是发生了感染、子痫前期等并发症,需要及时给予治疗。
其次,产程观察还包括对宫缩的观察。
宫缩是指子宫的肌肉收缩,是分娩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医护人员通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可以了解到宫缩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信息。
正常的宫缩应该具有一定的节律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
如果宫缩频率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影响分娩的进程。
宫缩强度过强或过弱,也可能会导致分娩困难。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产妇的宫缩情况,及时调整分娩的方式和方法,以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此外,产程观察还包括对羊水的观察。
羊水是胎儿在子宫中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在的液体环境,对胎儿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护人员需要观察羊水的颜色、气味、量等情况,以判断胎儿是否有窘迫、宫内感染等问题。
例如,羊水变黄或绿色可能是胎儿吸入了胎便,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羊水过多或过少也可能会影响分娩的进程,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最后,产程观察还包括对胎心的监测。
胎心监测是通过胎儿心率的监测,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胎心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如果胎心连续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代表胎儿缺氧或窘迫,需要进行及时处理。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胎心监测仪对胎心进行连续监测,及时发现胎心异常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综上所述,产程观察与处理是产妇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产妇的体征、宫缩、羊水和胎心等的观察,医护人员可以判断分娩进程的顺利与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分娩的并发症和风险,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因此,在产程观察与处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提供高质量的产科护理。
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产程的观察及护理妊娠满28 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则为正常分娩。
分娩时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最重要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先兆临产: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一)包括:1假临产(假临产的特点是:1)宫缩时间短且不恒定小于30秒,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
2)宫缩时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
3)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4)给予强镇静剂能抑制宫缩。
2 胎儿下降感3见红:发生在临产前24-48 小时内为可靠的分娩先兆。
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宫颈黏液相混经阴道流出,称为见红。
二、临产诊断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而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 秒或30 秒以上,间歇5-6 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
三、产程分期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
临床上将总产程分为三个产程。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 小时,经产妇约需6-8 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 小时,不超过2 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 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1 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初产妇与经产妇相同,约需5-15 分钟,一般不超过30 分钟。
四、产程护理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1. 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2)宫口扩张(3)抬头下降(4)胎膜破裂必须观察的项目和处理1)子宫收缩:产程必须连续观察,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手掌放在孕妇的腹壁上,观察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每次宫缩的时间。
2)胎心:每1到2小时听胎心和监测血压一次,活跃期可能每15到30分钟一次。
产程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每隔4-6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若发现血压升高,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子痫病人,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并给与相应处理。
2。
观察产程进展(1)胎心监测:潜伏期于宫缩间歇时每隔1—2小时听胎心一次。
进入活跃期后,宫缩频时应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听诊一分钟。
如胎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窘迫,立即给产妇吸氧并通知医师。
(2)子宫收缩:潜伏期应应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活跃期应每隔15—30分钟观察一次,一般需连续观察至少三次收缩.如子宫收缩不规律、间歇时间和强度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并给与处理.(3)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根据宫缩情况和产妇的临床表现,适当的增减肛查的次数。
临产初期检查次数不宜过多,一般隔四小时查一次,经产妇或宫缩频者间隔时间应缩短。
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是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只有掌握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的规律性,才能避免在在产程进展中进行不适当干预. (4)胎膜破裂及羊水观察:胎膜多在宫口近开全时自然破裂,前羊水流出。
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胎心,观察羊水颜色、形状及流出量,并记录破膜时间。
如羊水呈墨绿色,混有胎粪,应立即应立即行阴道检查,注意有无脐带脱落。
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产程进展此期宫缩频而强,需密切监测胎心,仔细观察胎儿有无急性缺氧情况,应勤听胎心,通常每5—10分钟听一次,最好用胎儿监护仪监测胎心率及其基线变异。
若发现胎心减慢,需尽快结束分娩.若发现第二产程延长,应及时找出原因,尽量采取措施结束分娩,避免胎头长时间受压。
宫口开全后,胎膜多已自然破裂,若仍未破膜,常影响胎头下降应行人工破膜第三产程的观察要点1。
新生儿护理(1)清理呼吸道用新生儿吸痰管或导尿管轻轻吸除新生儿咽部及鼻腔的粘液和羊水,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大声啼哭,表示呼吸道已通畅,即可处理脐带。
(2)Apgar评分以出生后1分钟时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
四个产程观察与处理护理课件

鼓励产妇休息,适时提供食物和水,保持体力。
情绪紧张
给予心理支持,安慰产妇,缓解紧张情绪。
第二产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胎儿宫内窘迫
持续监测胎心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产妇会阴部损伤
协助医生做好会阴保护,必要时进行缝合处 理。
产后出血
观察出血量,遵医嘱给予止血、补液等治疗 。
胎儿娩出困难
协助医生进行阴道检查,了解胎儿情况,采 取相应措施。
第二产程观察
总结词
观察胎位、胎头下降情况、胎心情况、产妇用力情况
详细描述
在第二产程中,需要观察胎位是否正常,胎头是否已经顺利下降至产道。同时 继续监测胎心情况,确保胎儿安全。此外,观察产妇的用力情况,指导产妇正 确用力,帮助胎儿顺利娩出。
第三产程观察
总结词
观察胎盘剥离情况、出血情况、新生儿情况、产妇情绪情况
指导产妇用力
监测胎儿情况
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帮助胎儿顺利娩 出。
持续监测胎儿的心率和胎动情况,确保胎 儿安全。
协助接生
心理支持
协助医生进行接生工作,确保分娩过程顺 利进行。
给予产妇鼓励和安慰,缓解分娩过程中的 紧张和焦虑。
第三产程护理
01
观察胎盘娩出
确认胎盘是否完整娩出,如有异常 及时处理。
母婴接触
指导哺乳
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促进母乳 喂养。
提供心理支持
给予产妇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其适应新角 色和家庭生活。
04
产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 处理
第一产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宫缩乏力
密切观察宫缩情况,遵医嘱给予催产素静滴,加强宫缩。
胎儿窘迫
监测胎心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左侧卧位、吸氧等措施。
三个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呼 吸、心率等,以及是否出现窒
息等情况。
护理措施
促进胎盘排出
在胎盘剥离后,可以适当地按摩子宫 底部,以促进胎盘排出。
缝合软产道损伤
对于软产道损伤,需要进行及时的缝 合处理。
新生儿护理
对新生儿进行保暖、吸氧等必要的护 理措施,并确保其生命体,要特别注意预防产后 出血,可以通过按摩子宫、使用缩宫 素等方式来预防。
关注产妇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辅导。
04
谢谢观看
。
注意事项
01
02
03
注意观察产程进展
密切关注产程进展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避免过度疲劳
合理安排产妇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疲劳影响产程进 展。
防止感染
保持产道清洁卫生,防止 感染发生。
02
第二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要点
宫缩情况
观察宫缩的频率、强度和 持续时间,判断宫口扩张 程度。
胎儿情况
监测胎心音、胎位和胎儿 下降情况,判断胎儿是否 正常分娩。
产道情况
观察产道是否正常,有无 异常出血或撕裂伤。
护理措施
指导产妇正确用力
监测生命体征
在宫缩时指导产妇向下用力,帮助胎 儿顺利通过产道。
定时测量产妇血压、心率等指标,确 保母婴安全。
心理支持
给予产妇鼓励和安慰,缓解紧张情绪, 增强信心。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会阴部
在胎儿头部即将娩出时,采取措 施保护会阴部,避免撕裂伤。
三个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目录
• 第一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 第二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 第三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 产后的观察及护理
01
第一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三个产程的经过与处理

产程的观察与护理分娩全过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
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一、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1、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约30秒,间歇期5~6分钟。
随着产程进展,持续时间延长至50~60秒,间歇期2~3分钟。
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长达1分钟或1分钟以上,间歇期仅1分钟或稍长。
(2)、宫口扩张:当宫缩渐频且不断增强时,宫颈管逐渐短缩直至消失,宫口逐渐扩张.宫口扩张于潜伏期速度较慢,进入活跃期后扩张速度加快。
当宫口开全时,子宫下段及阴道形成宽阔的筒腔.(3)、胎头下降程度:定时行肛门检查,以明确胎头颅骨最低点的位置,并能协助判断胎位。
(4)、胎膜破裂:在胎先露部前面的羊水量不多约1OOml,称为前羊水,形成的前羊水囊称为胎胞,它有助于扩张宫口。
宫缩继续增强,当羊膜腔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自然破膜。
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2、观察产程进展及处理(1)、子宫收缩:最简单的方法是由助产人员以一手手掌放于产妇腹壁上,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以及间歇期时间,并予以记录。
用胎儿监护仪描记的宫缩曲线,可以看出宫缩强度、频率和每次宫缩持续时间,是较全面反映宫缩的客观指标。
监护仪有外监护与内监护两种类型,外监护临床上最常用。
(2)、胎心:用听诊器于潜伏期在宫缩间歇时每隔1~2小时听胎心一次。
进入活跃期后,宫缩频繁时应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听诊1分钟。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产程图中宫口扩张曲线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
产程的观察及处理

产程的观察及处理
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宫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
称为总产程。
分为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
需6-8小时。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在
1小时内。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
钟。
总产程超过24小时为滞产,小于3小时为急产。
(一)第一产程的观察和处理
1、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出现伴有疼痛的子宫收缩,初起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秒且弱,间歇期较长5-6分钟,随产程的进展,持续时间渐长50-60秒且强度增加,间歇期渐短期2-3分钟。
(2)宫口扩张可通过肛诊或阴检确定宫口扩张程度。
宫口于潜伏期扩张速度田头慢,进入活跃期后速度加快。
若不能如期扩张,多因宫缩乏力、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原因有关。
(3)破膜:产程进产中,胎先露下降,可形成前羊水囊,当宫缩压力增强时可破膜,多发生在宫口开全时。
产程观察与处理
(1)一般处理安慰产妇,消除紧张与顾虑,鼓励进食和饮入
(2)观察胎心及宫缩产程开始后,潜伏期每隔1-2小时听胎心音1次及宫缩情况,每次听1分钟,进入活跃期后,每15-30分钟听一次,并记录。
(3)胎儿监护仪监护:进入活跃期后,即可监护,以观察胎心率变异及其与宫缩、胎动的关系,此法能判断胎儿的状态。
(4)观察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第二产程超过2小时,或胎头无明显下降,应汇报医师,由其评估处理, 做好使用胎吸助产或产钳助产、紧急剖宫产的准备
• 如果梗阻性难产(瘢痕子宫/既往三度裂伤)做会阴侧切术,不应常规侧切 • 如果是臀位
第二产程
----可能的情况(二)
• 胎儿娩出后—轻触摸胎儿颈部,确定是否有脐带 • 如有脐带绕颈 • 若脐带长而松,在娩出胎儿过程中上推脐带或将脐带顺胎头下滑松解 • 如果脐带比较紧,钳夹并剪断,然后松开脐带
每5分钟监测一次产妇情况:
出现急诊情况,行快速评估 触诊是否子宫收缩好 产妇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紧张、焦虑) 第三产程开始时间(新生儿娩出开始计算)
给予支持性照护
每15分钟监测一次新生儿情况
呼吸:听诊是否有喘息样呼吸,看胸部下陷、呼吸是否增快 保暖:检查新生儿体温
应对产程和分娩过程中的问题
1.
2. 3.
胎儿窘迫 脐带脱垂 双胎妊娠
1.
胎儿窘迫
若胎儿心率小于100bpm或大于160bp破,阴道检查是否有脐带脱垂 羊水是否胎粪污染
持续胎心监护,开放静脉通道
通知产科医生,决定分娩方式 准备剖宫产或产钳助产,同时准备复苏新生儿
• 不能让产妇和新生儿独处一室
• 估算阴道出血量,检查记录 出血量大于250ml,应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是否有分娩或产后并发症 如果铺的垫子在5min内浸透,或大出血按产后出血处理 • 如子宫收缩差,按子宫收缩乏力处理
出生中钳夹脐带应该至少推迟45-90 秒,让婴儿保持在或低于胎盘水平,
可使新生儿获益,包括增加血容量,减少输血的需要,减少早产儿颅内 出血的发生率和降低足月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有证据支持在可行时, 对早产儿延迟脐带钳夹,对早产儿唯一最重要的临床效益是可能减少近 50% 的脑室内出血。
第 三 产 程
第二产程
----可能的情况(五)
• 如果新生儿不哭,观察呼吸:呼吸好,胸部有抬高 • 如果新生儿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快速断脐,将新生儿转移到平整温 暖的地方,进行新生儿复苏 • 寻求帮助,应该有一个人观察产妇情况
关于晚结扎脐带
• 足月儿:晚扎脐带一般定义为出生后45-90s内结扎脐带,或 直到脐带搏动停止 • 早产儿:晚扎脐带一般是指出生后30-45s内结扎脐带
迫使产妇在宫缩时向下有效的用力。
• 自我引导下用力
• 指导应用腹压:指导产妇屏住呼吸并全身用力10秒或更长时间,且两次
用力间隙仅有一次短暂的吸气。
第二产程--接产前准备
• 准备物品:分娩设备及物品,包括新生儿复苏的器械、分娩室室温(25℃) • 会阴消毒:观察直到胎头可见,会阴凸起 • 接生者准备:接产前无菌洗手,戴手套
第二、三产程及产后
的观察与处理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产 科 赵冬梅
内容纲要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及新生儿护理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 应对产程和分娩过程中的问题 产后2小时内产妇及新生儿护理
第二产程
概
念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的全过程,初产 妇需1-2小时,分娩镇痛后增加1-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 也有长达1小时者,但不应超过1小时。
美国心脏协会2011最新新生儿复苏指南上明确指出:建议对于不需要复苏的新 生儿至少延迟结扎脐带1分钟;而对于需要进行复苏的新生儿目前没有足够的 临床证据来支持或反驳延迟结扎脐带
出生后钳夹脐带的最佳时机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尽管许多针对足月
儿和早产儿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延迟脐带钳夹与立即脐带钳夹相比的 好处,但仍然未确立脐带钳夹的理想时机。几项系统评价建议,所有
第二产程--接产方法(一)
• 控制胎头娩出:保护会阴
• 根据情况洗手上台、铺台、准备接生
• 当宫缩时胎头往下走时,一手轻按胎头
• 另一手在分娩过程中保护会阴,并用手掌的侧边拖住消毒的垫子盖住肛门
• 暴露会阴(拇指和食指分开)
• 指导孕妇平稳呼吸,在娩出胎头的过程中不要向下用力
• 鼓励孕妇张口快速呼吸
• 新生儿做详细体格检查
备注:如产妇有异常情况,不能接受将新生儿放在 产妇腹部,应将新
生儿放在距离产妇较近的干净、温暖、安全的地方
• 将新生儿与母亲胸部进行皮肤接触 • 进行早吸允、含接乳头、持续30分钟及以上 • 给产妇和新生儿加盖毯子 • 给新生儿带上帽子、佩戴身份标识
第二产程—脐带处理
2.
脐带脱垂
若外阴看到脐带,说明脐带脱垂 如阴道外看不到,在阴道胎儿先露部以下可触摸到 观察和感知脐带搏动 若脐带搏动,说明胎儿存活
若脐带未搏动,说明胎儿可能死亡存活
若脐带未搏动,说明胎儿可能随时死亡,说明胎儿可能死亡,应立即向家属 交代新生儿不好情况
分娩检查确定分娩情况
3.
双胎妊娠
• 准备两个胎儿出生的设施和物品 (两套保暖衣物、两套脐带结扎用品、两套复苏设备) • 安排助手协助分娩和护理新生儿 • 第二产程必要时行会阴侧切术,减轻胎头受压
• 第一个胎儿娩出后,胎盘侧脐带必须立即夹紧,以防第二个失血
• 应在腹部固定第二个胎儿为纵产式,并密切观察胎心、宫缩及阴道流血 情况,及时阴道检查了解胎位并排除脐带脱垂,及早发现胎盘早剥 • 若发现脐带脱垂、胎盘早剥,立即用产钳助产或臀牵引,迅速娩出胎儿
• 若无异常,等待自然分娩,通常在20min左右第二个胎儿娩出,若等待
如果使用缩宫素30min后,胎盘未娩出,产妇无阴道流血
排空膀胱
鼓励母乳喂养 重复控制下的牵拉脐带
轻轻按摩子宫
如果产妇出血,超过300ml,判断胎盘是否剥离,如未剥离,行人工剥 离胎盘术,按产后出血处理 若胎盘娩出后出血较多时,可经下腹部直接在宫体肌壁内注射麦角新碱, 并将缩宫素20u加入5%GS 500ml中静脉滴注
胎头拨露:胎头于宫缩时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
间歇期,胎头又缩回于阴道内。
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回缩。
第二产程的评估
每5-10分钟评估一次
– 急诊症状,行快速评估(RAM)
– 宫缩的频率、强度和间歇
– 胎儿心率,必要时持续监测 – 会阴变薄和鼓起 – 宫缩时胎头可见(拨露) – 情绪和行为状况(沮丧、焦虑)
• 使用脐带夹剪断脐带
– 消毒脐带
– 在距离脐带根部2-5cm处结扎
– 观察无出血
• 如有渗血,在皮肤和第一道结扎线之间再结扎一次
• 脐带断端避免包扎
第二产程
----可能的情况(一)
• 如果自发用力30min,会阴未开始变薄,宫缩时伸缩不好,做阴道检查,证 实宫口是否开全 • 如果宫口未开全,等待进入第二产程,让孕妇左侧卧位,避免向下用力,鼓 励指导呼吸
检查软产道
检查外阴、下生殖道是否裂伤,如有三或四度裂伤,通知医生缝合,缝合
5min后复查,如持续出血,缝合伤口,如有持续鲜红色出血,检查宫颈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
立即收集、估计并记录整个产程过程中的失血量 评估方法:(1)称重法(2)容积法(3)面积法(4)休克指数法
如果出血量大于250ml,但出血已经停止,产妇留院观察至少24小时, 密切监测观察4小时,每30min一次(血压、脉搏、阴道出血、子宫 收缩),产妇休息和恢复后,首次下床活动要给予帮助
第二产程
----可能的情况(三)
• 如果胎肩娩出延迟或困难 – 不要恐慌,请求援助,找同事协助 – 按肩难产处理
第二产程
----可能的情况(四)
• 新生儿娩出后,确定并排除有无第二个胎儿 – 如有第二个胎儿,在娩出前不要使用缩宫素 – 按多胎妊娠的处理办法娩出第二个胎儿 – 第二个胎儿娩出后,腹部加压沙袋
15min仍无宫缩,可行人工破膜并静脉滴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
• 等待较强的宫缩,往往自然破膜 • 宫缩恢复后,往往自然破膜
• 娩出第二个胎儿,必要时复苏,并标记为双胎老二
• 确定第二个胎儿娩出后给缩宫素10u • 子宫收缩好,牵拉脐带娩出胎盘和胎膜,注意一起牵拉所有脐带
• 胎盘胎膜娩出前后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 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可能是附着两条脐带的大胎盘,也可能是两 个胎盘 • 胎盘娩出后腹部加压沙袋
正常分娩的阴道出血量一般不超过300ml。
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如果胎盘不完整
手取胎盘碎片 适宜抗生素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 如果胎盘剥离困难,不要强行剥离,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行B超引导 下胎盘钳夹术或刮宫术 按胎盘处置管理办法执行
2005年,卫生部专门颁发了《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批复 中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 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
– 随时发现产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给予支持和鼓励(避免产妇独处一室)
第二产程关注点
• 排空膀胱:如果未能排尿应督促其排空膀胱,必要时给予导尿
• 体位:帮助孕妇采取舒适的体位,尽可能采取直立位,不建议仰卧位 • 心理支持:陪伴并给予精神和心理支持,鼓励并 帮助其缓解疼痛 • 自发性用力:自发性用力是无计划的、自发产生的强烈的用力欲望常
第二产程--接产方法(二)
• 控制胎头娩出:适度会阴保护
• 根据情况洗手上台、铺台、准备接生
• 胎头拨露5X4cm时,会阴后联合紧张时开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宫缩时以
单手或双手控制胎头。
• 控制胎头娩出的速度以每次宫缩时胎头直径增大超过1cm为宜
• 胎头双顶径娩出时,指导产妇均匀用力,对产力过强的产妇,则于宫缩间
肌肉注射缩宫素10u
待宫缩出现(2-3min),控制下牵拉脐带协助娩出胎盘
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Spencer 于1962 年提出了有控制牵拉脐带,是指胎儿娩出后不需 等待胎盘剥离征象,一旦子宫收缩,脐带牵引就已经开始,这种模式能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及减少产 出血量,当前也被WHO 推荐使用。具体操作如下: 1)在接近会阴处钳夹脐带(当健康新生儿娩出后,脐带搏动停止时)并用一只手握住。 2)在控制性脐带牵引时,将另一只手置于耻骨上方提供对抗压力固定子宫。 3)保持脐带轻微的张力并等待一次强有力的宫缩(2-3 分钟) 4)伴随强有力的宫缩鼓励产妇用力屏气并向下轻轻牵拉脐带娩出胎盘。要持续提供子宫对抗压力 5)如果使用控制性脐带牵引30-40 秒后胎盘没有下降,不要持续拖拉脐带,轻轻握住脐带等待直至 子宫再次出现良好收缩;伴随下次宫缩,在对抗压力下重复控制性脐带牵引。在良好宫缩时,脐带 牵引(向下拉)和耻骨上对抗牵拉(向上推)的力要同时进行并保持平衡。 6)当胎盘开始娩出,双手握住胎盘并轻轻转动直至胎膜扭曲。缓慢牵拉使胎盘完全娩出。 7)如果胎膜有撕裂,戴无菌手套轻轻检查阴道上端和宫颈并用卵圆钳取出所有残留的胎膜。 8)仔细检查确定胎盘完整。如母体面有部分缺损或发现有血管的破膜,应怀疑是否有胎盘残留并 采取适当措施。 9)如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min 后或出血多于250ml,应行人工剥离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