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毛诗品物图考电子版

毛诗品物图考电子版

雝雝鸣雁【原文】雝雝鸣雁《集传》:“雁似鹅,畏鹅,秋南春北。

”【原诗】见“匏有苦叶”条。

【解说】雝雝鸣雁,出自《邶风·匏有苦叶》。

雝雝(音yōng),雁和鸣声。

雁,候鸟,秋天南飞,春天北归。

流离之子有鸮萃止【原文】流离之子《传》:“流离,鸟也。

少好长丑。

”○《集传》以为漂散之义,非鸟鸣。

按《杨升庵文集》引尹子曰:“《诗》咏流离,《史》书枭獍。

流离鸟鸣,少好长丑,盖毛、郑旧说也。

”《尔雅》:“鸟少美长丑为鹠鷅。

”郭云:“鹠鷅犹流离。

”陆《疏》:“自关而西谓枭为流离。

”流离之为鸟,不可改也。

有鸮萃止《传》:“鸮,恶声之鸟也。

”《集传》:“鸱鸮,恶声之鸟也。

”○《大全》:“濮氏曰:‘《汉书》云“霍山家鸮数鸣”;《楚辞注》“鸱鸮,二物”,又云“鸱似鸮”;《本草》云“其实一耳”。

’陆氏云:‘今谓之鸺鹠,亦曰怪鸱。

’”按,鸮一名枭,又名鵩,贾谊所赋是也,此云“福古鲁”。

鸱是怪鸱,一名鸱鸮,此云“摇它各”。

共恶声之鸟。

《瞻卯》云“为枭为鸱”,可知分明是二物。

但鸱又称鸱鸮,故致纷纭耳。

《集传》鸮为鸱鸮者,谬矣。

【原诗】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

匪车不东。

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解说】流离之子,出自《邶风·旄丘》。

流离,毛亨解释为鸟名,朱熹解释为漂散,冈元凤认为毛亨是对的。

流离及鹠鷅,陆玑解释为枭,但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胡承珙《毛诗后笺》、郝懿行《尔雅义疏》皆认为不是枭。

《杨升庵文集》,明朝杨慎著。

杨慎号升庵。

有鸮萃止,出自《陈风·墓门》。

鸮(音 xiāo),亦作枭,今名猫头鹰。

冈元凤以为,鸮、枭、鵩是一物,鸱,又名鸱鸮,与鸮不同。

然胡承珙《毛诗后笺》卷十二经过仔细辨析后指出:“《诗》或言鸱,或言鸮,或言鸱鸮,皆一物也。

从《诗经·国风》中的植物看诗经时代的爱情整理

从《诗经·国风》中的植物看诗经时代的爱情整理

从《诗经·国风》中的植物看诗经时代的爱情整理从《诗经·国风》中的植物看诗经时代的爱情《诗经》时代的植物已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在当时低水平的生产力条件下,先人朝朝暮暮的劳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对大自然产生了依靠、敬畏、友爱、观赏等简单情感。

长期与植物亲热接触,先人学会享用植物又爱护植物,用植物医疾保身、祭祀祈福,又用来美化环境,对其价值熟悉和审美意识不断增加,物我交感,天人合一,深情体验到植物的特性,成为他们美妙情感的寄予与象征。

爱情是《诗经》当中描写最多的人类感情,反映婚姻爱情的作品在《诗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不但是由于它篇数众多,题材丰富,更因其蕴藉的审美内涵而独具价值。

正如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评论的那样:"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璧。

他们的光辉竟照得全部《诗经》金碧辉煌,光荣眩目起来他们乃是民间少儿女的行歌互答,他们乃是人间青春期的结晶物。

'一、"花'的美妙爱情花(中文拼音:huā,英文:flower),是一种用来观赏的植物,具有繁殖功能的变态短枝,含有多种种类。

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

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明丽,有香味。

常用木本花卉:月季花、梅花、桃花、牡丹、海棠、玉兰、木笔、紫荆、连翘、金钟、丁香、紫藤、春鹃杜鹃花、石榴花、含笑花、白兰花、茉莉花、栀子花、桂花、木芙蓉、腊梅、免牙红、银芽柳、山茶花、迎春花。

以花传情,是由于在《诗经》时代已用花卉来喻女子,除其花卉与女子一样娇嫩明丽芳香,还由于花卉等植物是女阴的象征。

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说:"花卉等植物纹样为什么会成为女阴的象征呢?从表象来看,花瓣、叶片、某些果实可状女阴之形;从内涵来说,植物一年一度开花结果,叶片很多,具有无限的繁殖力量。

所以,远古人类将花朵盛开、枝叶茂密、果实丰盈的植物作为女阴的象征,实行崇拜,以祈求自身生殖繁盛、蕃衍不息。

古诗词鉴赏:赋比兴

古诗词鉴赏:赋比兴
• 《陈风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 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梅, 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 颠倒思予。墓前酸枣树比作奸佞(陈佗)。
类型四:以自然的景观、自然的现 象喻人生百态
•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 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 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开头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 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 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桃花比喻家庭幸福。
谢谢观看 再见!
• 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辞也。
• 先写A事物,再写B事物.说A事物只是一个引出 作用,目的在于引出要说的B事物。
举例
• 《桃夭》: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
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 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开头的“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关雎》
•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 所?——《硕鼠》
类型三:以植物喻人
• 《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 雝?王姬之车。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 齐侯之子。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 平王之孙唐,用棣花比作美女。
内容类型一:以器物喻人

从篇章分布和内容象征义看《诗经》中的鸟意象

从篇章分布和内容象征义看《诗经》中的鸟意象

从篇章分布和内容象征义看《诗经》中的鸟意象鸟作为名物的一种,是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在它们身上,凝集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下面是的一篇探究《诗经》的鸟意象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诗经》中的鸟名众多,古今名称有变化。

有的鸟古名不同,但今名相同,有的鸟古名相同,但今名不同。

笔者对鸟类进行划分的原那么是将古名不同今名一致的视为同一类,将古今一致而今名不同的视为不同类。

如《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中的“玄鸟”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中的“燕”,名称不同,但今名同为“燕”,故为一类;《魏风·伐檀》“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中的“鹑”与《小雅·四月》“匪鹑匪鸢,翰飞戾天”中的“鹑”同名,前者今名为“鹌鹑”,后者为“雕”,故为不同类。

对于诗中的泛称“鸟”,笔者视为同类。

据笔者统计,《诗经》中所提到的鸟类共 36 种,这些鸟类在《诗经》中共出现 70 次。

就风、雅、颂各篇章来看,鸟意象出现的次数分别为 30 次、35 次及 5次,在各篇章的分布比例为43%、50%及 7%,这与《诗经》中风、雅诗常使用以名物为依托的比兴手法有关。

风诗提供的是各地的土风歌谣,在老百姓中的传唱比例很高。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主要是贵族文人所创作。

由此,我们可推测《诗经》所著的年代,老百姓和贵族文人对鸟类意象都有着较深的情结。

这与《唐宋词鉴赏辞典》后附录及《唐诗歌鉴赏辞典》中有关月亮的名句所占比例很高可证古人有着较深的月亮情结一样,似乎有关天空的意象充满着神秘感,可以使人表现梦想、期望、浪漫、美好、失意、讽谏等。

就风诗中各鸟意象分布情况,鸟意象使用最多的为邶风(6 次)、豳风(5 次)、郑风(4 次),鸟意象近零的是齐风、魏风、陈风、桧风。

外表上看来,与书中所收录作品的数量有关,细究风诗原文及风诗地域,诗中鸟意象的呈现有时与诗人的主观依托或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关。

邶地位于今河南汤阴县,在古时属于卫国,而卫地昏君较多,人民负担很重,邶风中的诗作多为讽谏,而鸟作为比兴的依托甚为多见。

8.水对人的重要作用

8.水对人的重要作用

8.水对人的重要作用8.水对人的重要作用【原文】是故具者何也?水是也。

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正。

具者,水是也。

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何以知其然也?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

楚之水淖1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2。

越之水浊重而洎3,故其民愚疾4而垢5。

秦之水泔6冣7而稽8,淤9滞而杂,故其民贪戾10罔11而好事齐12。

晋之水枯13旱14而运15,淤滞而杂,故其民谄16谀17葆18诈,巧佞19而好利。

燕之水萃20下而弱,沈滞而杂,故其民愚戆21而好贞22,轻疾23而易死。

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间24易25而好正。

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

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

一则欲不污,民心易则行无邪。

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26在水。

【译文】因此有才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水。

万物没有一个不是依靠水而生存的,只要知道万物依托水的都能为此作证。

所谓的有才能,就是水。

所以说:水是什么呢?是万物的本源,是各种生命的庇护所,是产生美与恶、贤良与不肖、愚蠢与俊杰的基础。

怎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齐国的水湍急而躁而又回旋,所以齐国的百姓就贪婪粗暴而好勇。

楚国的水柔和轻软而清澈,所以楚国的百姓就轻快果断而善于坑害。

越国的水混浊而善浸润,所以越国的百姓愚笨善嫉招耻辱。

秦国的水象淘米水一样浓厚而流缓,淤泥沉滞而混杂,所以秦国的百姓贪婪暴戾迷惘而喜好敏捷。

晋国的水憔悴迅猛而善迁徙,淤泥沉滞而混杂,所以晋国的百姓巴结奉承珍视欺诈,巧言令色而贪利。

燕国的水汇聚而下而柔弱,沉滞而混杂,所以燕国的百姓愚笨固执而喜好忠贞,轻视伤残而不怕死。

宋国的水轻快有力而清澈,所以宋国的百姓善挑剔轻视万物而喜好公正。

因此圣人之教化世俗,其解决的办法就在于水。

所以水纯洁那么人心就端正,水清澈那么民心就平易。

人心端正那么欲望就不会污染,民心平易那么行为就不会邪恶。

因此圣人之治理世事,不逐个告诫人,不逐户劝说,其关键在于水。

从《山海经》中鸮形象的地理分布看商周时代鸮文化的内涵

从《山海经》中鸮形象的地理分布看商周时代鸮文化的内涵
三加深消费者印象广告是以产生消费行为作为最终目的所以为了促进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广告商会在消费者和商品之间构造一个良好的感情联系来提高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关注和喜爱程度从而对商品有更深刻的印象
《长江丛刊》2019.03
从《山海经》中鸮形象的地理分布 看商周时代鸮文化的内涵
■杨雨微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虽 然 在 反 映 周 代 文 化 特 色 的《诗
经》中,鸮多是丑恶的,但是在考古学家 述如下:
出土的一系列商代青铜器中,却有很多 以猫头鹰形象为主要纹饰图案,如举世 闻名的妇好鸮尊等。在上古时代,鼎和 尊是贵族阶层祭祀的主要用具或常用 的陪葬品,地位非常尊贵。商代的青铜 器以猫头鹰为主要纹饰,可以看出商人 是尊崇猫头鹰的。由此可以推断,由商 至 周,是 鸮 文 化 内 涵 转 变 的 关 键 时 期。 在商代鸮是尊贵的,到周代及之后的时
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鸮”兼具 可以不再生妒忌之心、不再畏惧打雷等
鸟类和兽类两种形象类别,就鸟类形象 等,但其现身却总会带来干旱、瘟疫等
而言,鸮主要出现在《山经》中,具体描 灾祸。可见《山海经》中鸮的特征都是 表1
《山海经》
鸮的出现 西山
次数

中 经经数
鸟类
7
3
1
2
0
0
0 13
兽类
0
2
1
《南 山 经 》载:“有 鸟 焉,其 状 如 鸱 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 也,见则其县多放士。”“有鸟焉,其状如 袅(鸮),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 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西山经》载:“有鸟焉,其状如枭, 人面而一足,曰橐 ,冬见夏蛰,服之不 畏雷。”“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 数斯,食之已瘿。”“有鸟焉,其状如鸮,

诗经 十五国风动物专题

诗经 十五国风动物专题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鹰翅疾 如风,鹰爪利如锥。 ……(白居易 《放鹰》)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 猎》)
雎鸠
关雎(《周南·1》)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关关雎鸠 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 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 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 之。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 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 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 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 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 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 事靡盬,不能艺稻梁。父 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 有常?

燕燕(《邶风·3》) 邶风·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 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 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 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 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 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 以勖寡人。
鹑之奔奔(《鄘风·5》)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鹊之彊彊 鹊之彊彊。 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彊彊 彊彊,鹑之奔奔。 鹊之彊彊 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鹑之奔奔(《鄘风·5》)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 鹑之奔奔 为兄!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 鹑之奔奔 为君!

鸨羽(《唐风·8》) 唐风·

行露(《召南·6》) 召南·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 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诗经》里的“夜猫子”

《诗经》里的“夜猫子”

撰文·摄影 / 张海华202072MAY.墓门有梅,有鸮萃止《陈风·墓门》是一首民间讽刺陈佗的诗。

原来,春秋时期,陈佗趁其兄长陈桓公生病期间,杀了太子,并在桓公死后自立为君,导致陈国大乱,老百姓对此非常愤慨。

参照著名5月,天气渐热,由于求偶、育雏等原因,猫头鹰开始频繁活动起来。

作为一种喜欢夜晚觅食的猛禽,现代中国的观鸟爱好者喜欢称它们为“猫”,而在古代,它们通常被称为“鸮”或“鸱鸮”。

鸱鸮?好生僻的词,怎么念?真让人吃不消!别急,不要急着喊“吃不消”,这两个字就念“吃、消”。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诗经》里的“夜猫子”——鸱鸮。

斑头鸺鹠知识链接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红角鸮学者余冠英的解释,这首诗大致可以这样翻译:墓门前有酸枣树,拿斧子砍了它。

那人是个坏家伙,全国人民都知道。

路人皆知其恶行,而他照样不改正,一直以来都这样。

墓门前有梅树,猫头鹰停在树枝上。

那人是个坏家伙,编支歌儿责骂他。

骂了他也没用,做事依旧不分黑白。

在古人看来,棘是恶树,鸮是“恶声之鸟”,诗人以此类东西“见物起兴”,来暗指国中的“不良”之人。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在坟墓前的树上,有长相怪异、叫声凄婉的猫头鹰停在那里,自然会给人以阴森、凶恶、不吉之感。

鸱鸮鸱鸮,无毁我室如果说《陈风·墓门》里的“有鸮萃止”还只是体现一种静态的阴森氛围的话,那么《豳风·鸱鸮》就是在直接控诉鸱鸮“杀子毁家”的严重恶行了。

余冠英先生是这样翻译的:猫头鹰啊猫头鹰!你抓走我的娃,别再毁我的家。

我辛辛苦苦劳劳碌碌,累坏了自己就为养娃。

趁着雨不下来云不起,桑树根上剥些儿皮,门儿窗儿都得修理。

下面的人们,都会把我欺。

我的两手早发麻,还得去捡茅草花。

我聚了又聚加了又加,临了儿磨坏我的嘴,还不曾整好我的家。

我的羽毛稀稀少少,我的尾巴像干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出自先秦的《墓门》
原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讽刺、斥责品行邪恶的统治者的诗,可能出自于民间歌手。

《毛诗序》指出:“《墓门》,刺陈佗也。

”陈佗为春秋时代陈文公之子,陈佗在桓公病中杀太子免,桓公死后他又自立为君,陈国大乱,后来蔡国为陈国平乱,终于诛杀陈佗。

据《毛诗序》,这首诗就是针对陈佗而发的。

译文
你家墓道门前长满酸枣枝,挥动起铁斧就可以铲除掉。

你这坏了良心的昏庸君啊,全国上下谁不知哪个不晓!知道了你也不肯悬崖勒马,这些罪孽也不是一天所造!
你家墓道门前长满酸枣枝,有群夜猫子栖落在枝头叫。

你这坏了良心的奸佞臣啊,听我们唱起民谣把你警告!唱归唱你根本不听这一套,被打倒了才想起咱的忠告!
注释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