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且以喜乐 且以永日的意思

且以喜乐 且以永日的意思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的意思
稍读一点《诗经》原文,你就不会把"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当祝福语了
好几年前,有人发现了《诗经》《山有枢》里的两句话"且以喜乐,且以永日",觉得意境不错,便拿来自励并祝人。

在他们的心中,这可是挺有吉祥意味的两句。

在他们脱离原文语境的认知里,"且以"就是"且用来"的意思。

可是,它不尽然啊!
从字词而论,《山有枢》里的这个"且",是姑且、苟且、权且、暂且的意思,透出许多的无奈。

"以",就是"聊以"。

退而求其次之谓也。

再去看全诗的关键词:"宛其死矣"。

无论宛训为萎,还是假如,大前提定了,这里所谓的喜乐、永日,便是末日狂欢。

看全文,更明白了。

全诗立意,是说要抓住当下,尽情且高效活着,不要等人死了,该享受的没有享受到,却便宜了那个本来无功享用者。

总的基调是悲观的。

"且以"之谓,权宜而为罢了。

了解了这,你还把这八个字当人生格言么?
何当喜乐,期之永日。

好自为之吧。

《史记·孙叔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孙叔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孙叔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孙叔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史记·孙叔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孙叔敖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奠安其处,次行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子产者,郑之大夫也。

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二年,市不豫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四年,田器不归。

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

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庳:bì,矮小。

梱:kǔn,门槛。

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白居易原文:《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

”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

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

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

”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

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

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

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

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

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

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

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

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

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译文:《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

古语祝福生日的

古语祝福生日的

古语祝福生日的1.古文:一岁一礼,一寸欢喜!意思是:每长大一岁都是礼物,成长是上天赠予的礼物,每一年都应该过得欢乐,怀着真诚的心度过每一岁,并与之共同成长!2.古文: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意思是:祝你同天地一般长寿,像日月一般光彩照人。

3.古文:且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

意思是:祝你从现在开始,春风得意,笑口常开,就在这人世间,做一个逍遥的长寿仙人!4.古文:朱颜长似,头上花枝,岁岁年年!意思是:祝你青春美貌,如头上娇艳的花枝一般,岁岁年年,常开不败!5.古文:岁岁春无事,相逢总玉颜!意思是:祝你年年逢春,岁岁平安无事,每次相逢都能看见你的青春美貌!6.古文:遥叩芳辰,生辰吉乐!意思是:我知道不久就是你的生日,提前祝你生日快乐!7.古文:岁岁年年,万喜万般宜!意思是:每一岁每一年,都能遇到许多喜事好事,各种事情都会非常顺利!8.古文:欢愉且胜意,万事皆可期!意思是:祝生活愉快,万事都比自己期待的好一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希望,值得期待!9.古文:旦逢良辰,顺颂时宜!意思是:今天是良辰吉日,恰逢你的生日,我祝你顺顺利利,万事皆宜!10.古文: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意思是:祝福生日的你,与最长寿的松椿一样,长命百岁,福寿绵长!11.古文:山色即无尽,公寿亦如山。

意思是:祝你寿比南山,万年长青!12.古文:且喜且乐,且以永日!意思是:祝你生活欢欢喜喜,开心快乐,永远像今天一样!13.古文:年年约,常相见。

但无事,身强健!意思是:祝愿我们可以常常相见,平安快乐,身体健康!14.古文: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

意思是:祝你如鹤矫健,如松长青,精神百倍可与明月争辉,一天比一天更好!15.古文:今年见,明年重见,春色如人面!意思是:祝你岁岁年年,青春美丽,如同春色不减风采!16.古文:愿从今后八千年,长似今年!意思是:祝你永远18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17.古文:盛旦欣逢,寿杯重举,祝公千年!意思是:有生之年,欣喜相逢,举杯共饮,祝您千岁!18.古文:随分人问富贵,不妨游戏千龄!意思是:他人都祝你暴富,而我祝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19.古文: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意思是:只愿我与你的情谊似这海棠花叶,年年岁岁共春风!20.古文:幸愿一生同草树,年年岁岁乐于斯!意思是:希望你能同草树一样,岁岁年年都幸福快乐,祝你能拥有长久幸福幸运和美好的生活!。

《诗经》四十名句,精辟简短,实在是好素材

《诗经》四十名句,精辟简短,实在是好素材

《诗经》四十名句,精辟简短,实在是好素材在《诗经》中,许多名言警句,诉说着人生的哲理,阐述了世事的学问。

下面40句诗经名句,句句说透人生。

同学们,如果在作文中适当引用这些经典名句的话,一定会为文章增光添彩的!快写到自己的素材本上吧!01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诗经·谷风》)译文:我的好处你全忘,专门记我小毛病。

人往往是有一点错处,从前做过的好事就统统被抹杀掉了。

02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诗经·抑》)译: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要你听。

殷切教诲,就怕根本听不进去。

0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荡》)译: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万事开头难,开了头便要认认真真做完,不论做人做事,都要善始善终。

04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诗经·褰裳》)译: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

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小子啊!你若是想做什么事,就别拖泥带水,再犹豫不决,便没有机会了。

0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相鼠》)译:做人如果没威仪,不如早早就死去。

人若是不顾德行,不知礼义,实在是枉为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淇奥》)译: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学习与研究离不开琢磨与切磋,唯有如此,才能精益求精。

0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黍离》)译: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人与人的悲喜不相通,不能奢求人人都了解你的心情,毕竟知己难求。

08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诗经·将仲子》)译:邻人毁谗让我害怕。

三人成虎,流言蜚语往往比利箭伤人。

0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车辖》)译文: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

有崇高德行的人使人仰望,以他为榜样,虽不能及,但求进步。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译文: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古诗山有枢翻译赏析

古诗山有枢翻译赏析

古诗山有枢翻译赏析《山有枢》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前言】《山有枢》,《诗经·唐风》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毛诗序》认为是讽刺晋昭公,说晋昭公“不能修道以正其国,有财不能用,有钟鼓不能以自乐,有朝廷不能洒埽,政荒民散,将以危亡,四邻谋取其国家而不知,国人作诗以刺之也”。

这一说法毫无史实根据,不足为信。

从诗歌本身来考察,认为它该是嘲讽一个守财奴式的贵族统治者的作品,郝懿行《诗问》云:“《山有枢》,风(讽)吝啬也。

”可谓一语破的。

也有人以为这首诗是“刺俭而不中礼”之作(如季本《诗说解颐》、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与“讽吝啬”说相去不远,但似较拘牵,不及前一说那么圆通无碍。

至于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为答前篇《蟋蟀》之作,“盖以答前篇之意而解其忧”,“盖言不可不及时为乐,然其忧愈深而意愈蹙矣”。

也可聊备一说。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注释】1、枢、榆(余yú)、栲(考ǎo)、杻(扭niǔ):皆为树木名。

2、《集传》:“枢,荎(池chí),今刺榆也。

”陈藏器《本草拾遗》:“《诗》之枢,即刺榆;《诗》之榆,即大榆,白榆。

”3、曳:拖。

娄:即“搂”,用手把衣服拢着提起来。

《正义》:“曳娄俱是着衣之事。

”4、宛:通“菀”,萎死貌。

5、《毛传》:“栲,山樗(初chū,臭椿)。

杻,檍(亿yì)也。

”《传疏》:“山樗与樗不同。

……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幅,或谓之栲栎。

”6、廷:指宫室。

7、埽:通“扫”。

8、考:敲。

《诗经·唐风》之哀怨诗:悠悠苍天,岂无他人

《诗经·唐风》之哀怨诗:悠悠苍天,岂无他人

《诗经·唐风》之哀怨诗:悠悠苍天,岂无他人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唐风·山有枢》这首诗我们先看下向熹《诗经译注》的译文: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

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

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

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

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

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

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

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心舒服。

山坡上面有树漆,低洼地里生榛栗。

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乐器?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

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

译文可谓通俗易懂,且流利而晓畅。

看完译文,我们就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劝另一个富人或权贵,不要对自己那么悭吝,不要当守财奴,要及时享乐,否则将来两眼一闭,财富都白白地留给别人享受了。

被劝的人身份应该是贵族。

第一章主要是从穿和用的方面劝这位贵族人士,劝他有好衣服要穿别压箱子底儿,有车马就去用,别弃置一旁而舍不得享受。

最后一句说得更是直率:你舍不得用,等你死了之后就被别人占有,人家快快乐乐地享受了。

那么,这里所指的别人会是谁呢?或者是这位贵族自家的子孙,或者是外人。

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位劝人者则确实是将这位贵族自己本身的享受与自己之外的他人(亲人)相区别了,可谓彻底从私心的角度进行的贴心劝导。

第二章则从住宅和钟鼓享乐方面进行劝导,说有好房子别扔在一边不去住,有豪华的钟鼓别舍不得奏乐享乐,否则还不是将来便宜了别人。

第三章则从吃喝和招待朋友方面规劝,这里说有好酒好肉就该拿出来享用,与好友开party整日吃喝弹唱,那该多么快活啊。

要么是这位贵族实在是太守财奴了,让旁人感到很不理解;要么就是那位劝人者心存不良动机劝人挥霍。

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原文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原文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原文翻译赏析《国风·唐风·山有枢》先秦:佚名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翻译】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

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

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

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

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

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

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

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心舒服。

山坡上面有漆树,低洼地里生榛栗。

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乐器。

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

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

【赏析】《山有枢》通篇口语,可以将这首诗理解为一位友人的热心劝勉,他看到自己的朋友拥有财富却不知享用,也许是斟为节俭,抑或是因为生性吝啬,又或者是因为忙于事务没有时间,无法过上悠游安闲的生活,无法真正地享受人生,因此,不禁怒从中来,言语激烈,严厉警醒,一片赤诚。

第一涨中“山有……,隰有……”是起兴之语,与后文中所咏对象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即兴式的起兴。

首章言友人有衣服车马,但没有用正确的方式使用,作者以为应该用“曳”、“娄”、“驱”、“驰”的方式,尽情享用它们,否则自己死去之后,只能留给别人。

这里的“曳”、“娄”,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穿衣打扮方式,不同于日常,“驱”、“驰”所指的也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赶路,而是郊游等娱乐活动,代表一种安闲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与第一章相似.只是把笔触转向房屋钟鼓,说它们需要“洒扫”、“鼓考”。

可见主人并不是吝啬,而足节俭或太忙,因为越是吝啬的人,越会对自己的财物爱惜得无以复加,一定会把它们收拾得整齐干净,不会“弗洒弗扫”再结合主人空有编钟大鼓,却从来都不敲不击,可以推测出主人真的灶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出自先秦的《国风·唐风·山有枢》
原文
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创作背景:春秋时期,晋昭侯不能通过修道治理国家,有财不能用到适处,有钟鼓乐器不能熏陶情趣,有庙堂朝廷却不能及时洒扫,导致国政荒废,人民离心,国家处于危亡的边缘而不知防范,国人因此作诗来讽刺他。

译文
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

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

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

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

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

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

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

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