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剪辑与镜头语言的运用

合集下载

镜头语言的运用

镜头语言的运用

镜头语言的运用镜头语言是电影艺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摄像机的选择、角度、切换和运动等方式来传达情感、展示故事,与观众进行情感沟通。

通过巧妙运用镜头语言,导演能够有效地引导观众进入电影的世界,加深观众对情感和故事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镜头语言的运用,并分析其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首先,镜头语言通过摄像机的选择来传达情感和展示故事。

在电影中,导演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镜头来呈现不同的情感和场景。

例如,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拍摄宽阔的景象,营造宏大的气氛;而使用长焦镜头则可以拉近拍摄的对象,突出细节和情感。

此外,导演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如低角度、高角度或斜角度,来改变观众对事物的观感和情感交流。

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镜头和角度,导演能够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深化剧情的表达。

其次,镜头语言的运用还包括镜头的切换和运动。

镜头切换是指通过不同角度的镜头来切换画面。

这种技巧经常用于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情感和动作。

例如,当两个角色进行对话时,导演可以通过快速的镜头切换来展示两者的不同表情和心理状态,增强观众对话的紧张感。

此外,镜头运动也是镜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演可以通过摄像机的移动、跟随和轨迹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例如,平稳的跟踪镜头可以展示角色的行动和旅程,增强观众对故事的代入感。

通过上述的运用,镜头语言在电影中可以达到多种效果。

首先,镜头语言能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参与度。

当镜头贴近角色、展示细节时,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经历,与角色产生共鸣。

其次,镜头语言还能够增强电影的节奏感和紧张感。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镜头切换和运动,导演能够掌握电影的节奏,有效地激发观众的情感和注意力。

最后,镜头语言还能够展示电影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通过选择独特的角度和构图,导演可以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使电影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

然而,要想有效地运用镜头语言,导演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创意。

首先,导演需要深入理解剧本和故事,把握故事的核心和情感。

视频剪辑中的镜头语言与叙事技巧

视频剪辑中的镜头语言与叙事技巧

视频剪辑中的镜头语言与叙事技巧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视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的重要方式。

而在视频创作中,视频剪辑无疑是赋予素材以生命和灵魂的关键环节。

镜头语言和叙事技巧就如同视频剪辑的两大基石,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建出引人入胜、富有深度的视觉故事。

镜头语言,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镜头的运用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画面、一个场景,或者是一段连续的动作。

而这些镜头的组合、切换、时长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比如,景别的选择就有着重要的表意作用。

全景镜头可以展现出宏大的场景和环境,让观众对整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中景镜头则常常用于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近景和特写镜头则能够突出人物的表情、细节,传递细腻的情感。

在一部讲述战争的影片中,当展现战场的惨烈时,可能会用全景镜头来展示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景象;而当要表现战士内心的恐惧和坚定时,特写镜头聚焦在他们颤抖的双手或坚毅的眼神上,会更有冲击力。

镜头的运动方式也是镜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镜头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逐渐聚焦到某个重要的元素上;拉镜头则能展现出环境的全貌,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摇镜头可以用来展示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移镜头则能让观众有一种跟随的视角,增强代入感。

除了景别和运动方式,镜头的角度同样影响着观众的感受。

俯拍镜头可以使被拍摄对象显得渺小、脆弱;仰拍则会让对象显得高大、威严。

在拍摄人物时,不同的角度也能传达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再来说说叙事技巧。

叙事技巧决定了故事的呈现方式和节奏,影响着观众的情感投入和理解程度。

叙事结构是叙事技巧中的关键一环。

常见的叙事结构有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和多线叙事等。

线性叙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讲述故事,这种结构简单清晰,容易让观众理解和跟随;非线性叙事则打破了时间的顺序,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来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趣味性;多线叙事则同时展开多个故事线,最终交汇在一起,营造出丰富的情节和紧张的节奏。

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剪辑

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剪辑

不断的切换场景并不为观众和编辑所认可,因为这样频繁地使用场景的切换,将会使得观众不明白屏幕之上所发生的是什么事情。最近,数字编辑软件使得融镜切换的效果越来越好,频繁的使用使得这种技巧成为一种可以使人接受的编辑“惯例”。因为许多采访都是用一个摄像机完成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新闻采访者应当用摄像机记录一些会见者的反应,比如同意的点头、微笑、一个沉思的动作等等。在这里,计划和生产管理技巧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对于采访的内容应当集中注意做好笔记。刚开始的两个摄影镜头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通过重新播放来得到检验。在此要介绍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切出(cutaway),一个是切入(cutin)。所谓切出,就是与采访次序相关内容的拍摄。切出的作用是向观众展示声音(话外音或者是说话者)所介绍的内容;就像“淡出”一样这种技巧让我们随着时空想象,而不会引起对于屏幕发生事件内容的疑问。切出的技巧运用的越适当,这种观众就可以更加容易了解拍摄的内容。切出大多是在节目制作的现场拍摄,但是它们同样也可以用在照片、素描、绘画、卡通以及海报、地图等上面。所谓切入,就是指现场拍摄情景之中的一些特写,比如:一个物体、一个正在做动作的手、嘴巴、眼睛、一只古剑的剑柄等等,这些内容可以具体说明拍摄的细节。这种技巧与切出达到了同样的目的:通过对细节的聚焦来缩短时间,然后再把观众带入到一个新的叙述角度之上。比如中镜头:芃芃正独自在电脑旁,然后就有一个切入的镜头,即芃芃的手的特写;另外一个是瓜瓜通过芃芃的肩膀看到屏幕之上Mike的幻灯片。以上所介绍的两种技巧在具体的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影片主要表现了一个女子的爱情,与第一个影片相比,在这个影片之中,所表现的内容更加婉约。为了表现这位女子的爱情,作者主要运用了慢镜头、融镜、抒情性的音乐等等。这就与第一个电影的技巧形成对比,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剪辑的方式要与意义等相契合。

电影《1921》的视听符号解读

电影《1921》的视听符号解读

电影《1921》的视听符号解读电影《1921》的视听符号解读导语:电影是通过镜头、音效和配乐等视听符号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独特的视听符号,这些符号可以帮助观众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本文将针对电影《1921》进行视听符号解读,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并欣赏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意义。

一、背景音乐电影《1921》以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

在这部影片中,背景音乐起到了与时代背景相呼应的作用。

比如在开头的序幕中,配乐使用大提琴演奏出庄严而激昂的旋律,通过音乐的力量营造出紧张而庄重的氛围,预示着一个重大事件即将发生。

而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部分,片中经常出现一种快节奏、充满动感的背景音乐。

这种音乐旋律流畅,以弦乐和打击乐为主,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感。

它在电影中的运用,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奋斗的坚定决心和对革命事业的热忱。

二、服饰与道具在电影《1921》中,服饰和道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与情节相符的装饰物,更是一种视觉符号的展现。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服饰和道具反映了社会地位与身份的差异。

例如,电影中出现了一位身着一袭长袍,戴着宝石巨大的帽子的地主。

这样的服饰表明他是一个富有与有权势的人物,同时也象征着他对普罗大众的压迫和剥削。

而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他们穿着简约而朴实的工装,更加符合他们追求平等与正义的价值观。

另外,电影中还出现了许多代表时代特征的道具,比如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具、刻字的石碑等。

这些道具的运用不仅能够更好地再现历史场景,还能够提醒观众关于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三、剪辑与镜头语言剪辑和镜头语言是电影中最直观且重要的视觉符号,通过剪辑和不同的镜头语言的运用,导演能够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电影《1921》中,剪辑的运用颇具特色。

它采用了快速切换的手法,将影片中的不同场景、不同时间线交叉叙事。

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语言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

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语言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

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语言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而镜头语言是导演表达自己独特电影风格的重要手段。

导演通过镜头的运用,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画面美感、情绪和叙事方式,从而为观众带来独特的电影体验。

本文将就导演如何运用镜头语言来创造出独特的电影风格进行探讨。

一、视角选择与构图导演通常会通过选择不同的视角来突出电影中的某一特定元素,传达特定的情绪或意图。

例如,低角度可以凸显人物的威严与力量,高角度则可以使人物在画面中显得渺小与无助。

还有近距离镜头可以使观众更加情绪上地与人物亲近,远距离镜头则可以呈现出更加宏大的场面。

构图是指导演在镜头中如何摆放人物、物品和元素。

导演可以通过巧妙的构图来突出故事情节的重要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使用对称构图可以表达平衡、和谐的感觉,而倾斜构图则可以表现出紧张和压迫的氛围。

二、运动和镜头的运用导演常常通过镜头的运动来表达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快速的镜头移动可以增加紧张感和动感,缓慢的镜头移动则可以营造出悠闲和沉稳的氛围。

导演还可以运用特殊的镜头技巧,如跟踪镜头、螺旋镜头等,来增加电影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

三、光影的运用光影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导演创造独特电影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

导演可以通过不同的光线角度、强度和颜色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叙事的氛围以及情节的发展。

例如,使用柔和的光线可以营造出浪漫和温馨的氛围,而强烈的对比光则可以增加戏剧性和紧张感。

四、剪辑的运用剪辑是将不同的画面和场景进行组合和连接,通过不同的剪辑手法来呈现出电影的叙事方式和节奏感。

导演可以运用快速剪辑来表达紧张和激烈的场面,使用缓慢剪辑来表达宁静和舒缓的氛围。

剪辑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过渡方式来使场景之间更加衔接自然,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五、音乐与声音的运用音乐和声音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导演创造独特电影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

导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并与画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剪辑与镜头语言

剪辑与镜头语言

剪辑与镜头‎语言‎影视‎剪辑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创作部门‎,有其特殊‎的艺术基础‎,文字基础‎和生产基础‎。

这三个基‎础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综合为影‎视剪辑艺术‎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剪辑呢?‎‎剪辑,是影‎视生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依据影视片‎的总体构思‎,运用蒙太‎奇技巧,对‎镜头进行有‎机的衔接,‎组合,调整‎和修饰,促‎使整部影视‎片达到节奏‎明快,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流畅,‎并对深化主‎题,突出人‎物性格有着‎积极的作用‎。

剪辑分‎为很多种:‎如画面的剪‎辑,声音的‎剪辑。

字幕‎的剪辑等等‎。

影视是‎视听艺术,‎又称声画艺‎术。

视觉与‎听觉,画面‎与声音,是‎影视艺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声音剪辑‎又分为:‎一.前期录‎音的剪辑‎(1)对‎型的歌唱剪‎辑即剪辑‎时要求歌唱‎与人物的形‎式形体动作‎对准,做到‎一一对应。

‎(2)‎非对型的歌‎唱剪辑它‎包括以人物‎,景物为主‎体的歌唱和‎完全以景物‎为主体的歌‎唱剪辑两个‎方面。

(‎3)对型‎与非对型相‎结合的歌唱‎剪辑它兼‎有前两类的‎特点和要求‎剪辑时特别‎要注意将对‎型与非对型‎两种不同情‎况有机的结‎合。

“对症‎”处理以收‎到最佳实效‎。

二.同‎期录音的剪‎辑所谓同‎期录音,即‎为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

它‎的优势在于‎声音与画面‎上的形象能‎够紧密配合‎,情绪气氛‎更具有真实‎感,还可缩‎短影视片的‎制作周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作‎方法。

三‎.后期录音‎的剪辑后‎期录音,准‎确地语言,‎应称为后期‎配音,它是‎镜头画面的‎拍摄之后,‎根据画面内‎的动作进行‎配音的录音‎形式。

除前‎期录音的片‎种外,在我‎国大多数影‎视片尤其是‎故事片,电‎视剧都是采‎用了后期配‎音的方法,‎在剪辑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因‎本论文题目‎是剪辑与镜‎头语言。

所‎以在这里我‎的重点放在‎画面的剪辑‎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剪辑是导‎演的工作。

镜头语言的应用

镜头语言的应用

镜头语言镜头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

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样的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目录一、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扳机等。

二、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影视视听语言6(剪辑、蒙太奇、长镜头)PPT课件

影视视听语言6(剪辑、蒙太奇、长镜头)PPT课件
两条以上的相对独立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同意在 一个完整地结构中。
平行蒙太奇广泛应用,首先是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 删节过程以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 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 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南征北战》中,导演用平行蒙太奇表现敌我双方抢占摩天岭的场面 ;《云图》整片
叙事性声音有解释、烘托和渲染画面的作用,起 到了强调画面所提供的视觉内容的作用。
一部影视片的绝大部分声音都由客观写实性声音
构成,它主要有声画同步、声音提前、声音滞后、声 音转换、声音的淡出淡入和声音的切出切入等几种具 体的技巧。
2021
27
声画同步: 主要用来表现影片的真实性。如画面段落表现的是战争的
两者都通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来展示自己 艺术魅力的视听语言,具有同等重要的艺术地位。因 此,在影视作品放映的同一时空里,它们会以不同的 形式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分别构成了画面蒙太奇和声 音蒙太奇。
2021
25
声音蒙太奇技巧:
根据声音蒙太奇在影片剧作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声音艺术创作的需要,可将其主要分成叙事性和 表现性两大类。
叙事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顺序蒙太奇、 颠倒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对比蒙太奇、比喻蒙太奇、抒情蒙太奇、 节奏蒙太奇、心理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杂耍蒙太奇、思想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
2021
8
蒙太奇分类
叙事蒙太奇:
又称叙述蒙太奇,是以展示事件、交待情节、 表
现冲突为主要宗旨的蒙太奇手法。核心作用是叙述故事, 基本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 头、场面和段落。
《边境风云》一开头的两组镜头,便是颠倒式蒙太奇镜头策略的开始。两组镜头本身并不连续,而 是整个故事的两段节选。从镜头本身来讲,都是在整个影片中出现过两次以上的,可以被认为是复现式 蒙太奇,若放在整个影片之中,并不是整个故事的开头,而是故事中间的节选,因此可以被看做颠倒式 蒙太奇镜头策略的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剪接点
主要以乐曲的主题旋律、节奏、节拍、乐 句、乐段和戏曲的锣鼓点为基础,以剧情 内容、主体动作、情绪、节奏为依据,结 合镜头造型的基本规律,处理音乐长度, 选择剪接点。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音响剪接点
一般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已经同步录制了同 期声效果音响。而有一些画面或是由于拍摄 距离太远,或是由于拍摄师忘记了打开话筒 开关,没有录下同期声效果音响。这就需要 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去 选用音响资料,选择好音响剪接点,在音响 方面做一些填补工作。 音响剪接点选择准确,可以使屏幕视听效 果更加真实,选择不当则会产生虚假的感觉。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节奏剪接点
是指没有人物语言的镜头,它以事件内容 发展进程的节奏线为基础,根据内容表达的 情绪、气氛以及画面造型特征来灵活地处理 镜头的长度与剪接。
节奏剪接点的作用,是运用镜头的不同长 度,来创造一种节奏——或舒缓自如,或紧 张激烈。节奏剪接点在过场戏、群众场面与 战斗场面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影视艺术概论
第六章 剪辑与镜头语言的运用 content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第三节 镜头组接画面的方向性
第四节 主体动作的连贯性
第五节 镜头画面的分剪、挖剪和拼剪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剪接点的含义
把不同内容的镜头画面,选取两者恰到好处 的连接地方,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 动作或是概念。 恰当地选择剪接点,能使一部影视片的动作 连续、形象逼真、镜头转换自然流畅,使影视 片的内容和情节既合乎生活的逻辑,又富于艺 术的节奏。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content
四、各种时空镜头组接 有时, 大特定与特定镜头的组接,主体动作在 同一时空内不出画,不进画, 本主体接本主体, 只要掌握好主体动作的连贯性,组接起来也极 为流畅.这种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不出画,不进 画的组接处理技巧,可以使处部结构精巧,时空 合理,节奏明快 。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content
二、有限时空与无限时空 一部影视片有着无限的时空。他可以讲叙 着几百, 几千,几万年之间发生的故事,可以 从北京讲到上海,从万里长城讲到艾非尔 铁塔,从地球讲到火星,甚至到银河彼端。 做无限的跨越,但他也有着局限性。他所表 现的画面的宽度不可能超过电视,电影本身 的宽度。他所讲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一部 电视的长度,或者是一部电影的长度。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对话剪接点
1、人物对话的平行剪辑(也称同位法)
①上个镜头的声音结束后,声音与画面都留 有一定的时空,而下一个别镜头切入时, 画面与声音留有一定的时空。 这种剪辑方法很适合于表现会议上人物发 言,人物的正常情况下的对话、聊天等。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镜头四:夫妻俩都吃不下饭,怒目而视(冬季服 饰)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content
三、时空的延长与缩短,扩大与压缩 这四个镜头没有语言,只有动作(形体动作,心 理动作)但却将人物的情感变化刻画的淋漓尽 致。 在镜头组接过程中,必须把握空间距离,环境气 氛,时间速度以及人物动作,语言,情绪等等,使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符合艺术的真实,充分保证 时空观的合理性。如果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处 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影视片叙述故事的连贯 性和真实性。
二、声音剪接点
以声音因素为基础,根据画面中声音的出 现与终止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来选择 的剪接点。 声音剪接点又可以分为对话剪接点、音乐 剪接点和音响剪接点。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对话剪接点
以画面中人物语言的内容为依据,结合 语言的起始、语调、速度来确定剪接点。 对话剪接点可分为两类剪辑方式,五种 处理方法。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content
四、各种时空镜头组接 1、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接方法 例如:一个人从门口走到床头前拿一本书。 第一个镜头(全景):此人从门口向床头走 去,出画; 第二个镜头(中近景):此人从画外走进画 内,到床头拿书。 组接时,上个镜头主体动作不出画时剪,下个镜 头主体动作进画后切用.(注意细节合理性. 如 脚步),情况适合也可以插接一些相关镜头。
剪接点的类型:画面剪接点、声音剪接点 。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一、画面剪接点
以画面内容的起、承、转、合以及画面内容的 内在节奏作为参照因素选择的剪接点。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一、画面剪接点
剪接点选择恰当,可以使全片人物动作连续, 镜头转换自然流畅,画面内容符合生活的逻辑 和观众的视觉欣赏习惯。 剪接点选择不当,可能会使片中人物动作别 扭,或表意重复,或节奏拖沓,甚至使画面内 容违背生活的逻辑,让观众感到费解。 画面剪接点可分为: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 点和节奏剪接点。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content
四、各种时空镜头组接 (1)上镜头主体出画,下镜头进画前切用. (2)上镜头主体出画,下镜头进画后切用 (3)上镜头主体不出画,下镜头进画前切用. (4)上镜头主体不出画,下镜头用其它物体引出 主体。 (5)上镜头主体不出画,下镜头进画后切用,中 间用其它镜头插用。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动作剪接点
例如:某专题片要表现农民在山上打石头, 其中的一画面是一农民挥锤打钎,另一个农 民扶钎。 对剪接点的选择有几种方法:
第一,农民从举锤开始作为画面编入点, 举到身后的空中停顿时作编出点,表现举锤 的前一段;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content
三、时空的延长与缩短,扩大与压缩 在影视片的后期制作中,剪辑可以延长时间 和扩大空间,同时也可以缩短时间和压缩 空闲中以进行时空的大跳跃,也可以让时空 凝固或倒退。这些对时空的处方法,都是 时空艺术的手段,技巧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content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音响剪接点
主要以戏剧动作为基础,结合各场戏的规 定情境,以人物动作和情绪为依据,掌握 音响与形象的关系,按照剧情的要求加以 对比和选择。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音响剪接点
例如:一个人坐在那深思,画面运用钟摆的 滴答声来比喻人物此时此刻复杂、烦乱的 心情,音响效果的剪接点就必须与画面内 钟摆动作相匹配、相一致。
第二节 镜头组接时空观的合理性 content
四、各种时空镜头组接 2、不同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接方法 不同时空,也就是说,上镜头与下镜头之间的时 空是不连续的,主体活动是在不同环境,不同地 点,不同时间内进行的。如从家到工厂,从学校 到剧院。在不同空间内主体动作组接的方法 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所拍摄的素材进 行合乎剧情的镜头组接。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对话剪接点
2、人物对话的交错剪辑(也称串位法)
①上个镜头的人物画面切出后,声音拖到下 个镜头的人物画面上。
②上个镜头的声音切出后,画面内的人物表 情动作在继续,而将下个镜头的声音接到 上个镜头的人物表情动作中去。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情绪剪接点
以人物的心理情绪为基础,根据人物情绪 使其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的表达过 程选择剪接点。 情绪剪接点的选择,注重对人物情绪的夸 张、渲染,在镜头长度的把握上一般要放长 一些,以“宁长勿短”的原则来处理。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情绪剪接点
例:某部专题片,记者采访一名罪犯,罪犯 谈他对犯罪行为的忏悔和对家中亲人的思念, 谈话停止时,恰好到动情处。电视编辑特意 将画面作延长处理,罪犯谈话结束两秒钟以 后,眼泪夺眶而出,接着便是伤心地抽泣, 抽泣后再切出。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情绪剪接点
这样选择情绪剪接点,其根据是人物的动作 (谈话)停止了,但人物的心理活动仍然在 继续,人物情绪仍在延伸,把剪接点选择在 人物情绪的抒发基本完成之后,可以把人物 的心理活动展示的淋漓尽致,从而调动观从 的情绪,增强全片的感染力。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动作剪接点
以画面中人物(或动物)的形体动作为基础, 选择动作的开始、或进行中、或是动作的结束 来作为剪接点。 电视剧往往在前期拍摄中采取多机摄录或单 机重复摄录人物多遍动作的方法,在后期剪辑 中特地把画面素材中人物多次重复的、连续的 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和重新组合,以刻意追求 蒙太奇组接后的艺术效果。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节奏剪接点 例:电视专题片《建港启示录》在介绍绵州 人大干50天,争时间,抢速度,以确保港口 按期通航的一组画面中,把30多个长度为一 秒半的短镜头剪接在一起,与短促有力的解 说、音乐相配合,短镜头快速切换,营造了 一种紧张、热烈的劳动节奏。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动作剪接点
第二,以举锤开始作编入点,锤落到钎子作编 出点,表现一次打锤动作的全过程; 第三,以锤在空中停顿为编入点,锤落钢钎作 为编出点,表现打锤动作的后一阶段。
上述三种画面头尾剪接点的选择,都有合理性。
第一节 镜头组接剪接点的准确性 content
动作剪接点
再如:表现人物由坐到站,剪接时,要在动 作和转折处确定剪接点。既要从站起的开端 切入,到站直以后切出。 又如:表现人物跳跃,一般要以跳的开端切 入,或是跳到空中最高时切出,或者落地以 后再切出。
三、时空的延长与缩短,扩大与压缩 延长和扩大时空的处理手法往往用在特殊 情境下表现人物情绪和紧张气氛,以获得烘 托,渲染的效果,将人物瞬间的内心活动及 思绪充分地展现出来。 不过要明白延长时间和扩大空间都是有限 度的。无限地拉大,必然导致严重失真,人 们感到“不可信”,“不合理”,“不可能”,观众不 会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