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实验整理教案

高中化学 实验整理教案
高中化学 实验整理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

用作反应器(特别是不需加热的)

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适于长时间加热,当瓶内液体过少时,加热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器

不能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所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1/2。

用于蒸馏与分馏,也可用作气体发生器

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其他热浴。

用作接受器

用作反应器,常用于滴定操作

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在滴定操作中液体不易溅出。

(二)计量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于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

要根据所要量取的体积数,选择大小合适的规格,以减少误差。不能用作反应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内配制溶液。

(分为50、100、250、500、1000ml)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物

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不作反应器,不可加热,瓶塞不可

互换,不宜存放溶液,要在所标记的温

度下使用

用于量取产生气体的体积

注意:所量气体为不溶性的,进气

管不能接反,应短进长出。

用于精确度要求不高

的称量

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内,左物右

码。若左码右物,则称取质量小于物质

的实际质量。例如,称取9.6g实际质

量为9-0.6=8.4g。一般精确到0.1g。

用于中和滴定(也可用于其他滴定)实验,也可准确量取液体体积

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装碱性溶液,强氧化剂(KMnO4溶液、I2水等)应放于酸式滴定管,“零”刻度在上方,精确到0.01ml。

(三)用作过滤、分离、注入容液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作过滤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

液体

过滤时应“一贴二低三靠”

用于装配反应器,便于注入反应液

应将长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气体逸出

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作反应器的随时加液装置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不宜盛碱性液体

(四)干燥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

要注意防止干燥剂液化和是否失效。气流方向大口进小口出。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注意气流方向应该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1)水洗法: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水,用合适毛刷蘸洗涤剂刷洗,再用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清洗,洗涤干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药剂洗涤法:

①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可选用稀盐酸清洗,必要时可稍加热

②附有油脂,可选用热碱液(Na2CO3)清洗

③附有硫磺,可选用CS2或NaOH溶液洗涤

④附有碘、苯酚、酚醛树脂的试管用酒精洗涤

⑤作“银镜”、“铜镜”实验后的试管,用稀硝酸洗

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试管附有二氧化锰,可用浓盐酸并稍加热后再洗涤

⑦盛乙酸乙酯的试管用乙醇或NaOH溶液洗涤。

3.常见指示剂(或试纸)的使用

①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酚酞和甲基橙,应熟记它们的变色范围。使用时将指示剂取几滴滴加到试管中的待测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Cl2、Br2、NO2、O2等氧化性较强的气体,均可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4.溶液的配制

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

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

计算(溶质质量或体积)、称量或量取、溶解、降至室温、转入容量瓶中、洗涤(2~3次,用玻璃棒再次移入)、定容(加水到刻度线下2~3厘米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相切)、摇匀、装瓶(注明名称、浓度)

说明: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例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都应把密度较大的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另一种液体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蒸馏分馏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

体混和物

例:从石油中分馏出

各馏分。从乙醇、乙酸、

浓H2SO4混和液中蒸馏出

乙酸乙酯。

(1)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棉

网,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各

向下的位置。

(2)冷凝管横放时头高尾低

保证冷凝液自然下流,冷却水与

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3)烧瓶中放入多孔瓷片以

防爆沸。

萃取分液

将两种互溶的液体

分开。将两种互不相溶的

液体分开。

例:用CCl4将碘从

碘水中萃取出来后,再分

液分离

(1)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

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3/4,如

图所示,两手握住分液漏斗、倒

转分液漏斗并反复、用力振荡。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

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3)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

流出。

洗气

气一气分离(杂质气

体与试剂反应)例:用饱

和食盐水除去Cl2气中的

HCl杂质,用Br2水除去

CH4中的C2H2。

混和气体通入洗气瓶

注意气体流向,长进短出。

盐析

胶体从混和物中分

离出来。例:硬脂酸钠溶

液中加入食盐细粒;鸡蛋

白溶液中加入饱和

1 1

(NH

4)2SO4溶液

离子交换

将溶液中的离子与

液体分离。例:软化硬化

1

6.中和滴定

①准备过程: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用水洗涤玻璃仪器;用少量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装

标准液的滴定管或装待测液的滴定管;装液体(在锥形瓶中放一定量待测液),排气泡、调零点并记录初始读数。当然也可以用待测液滴定标准液。

②滴定过程:

姿态:左手控制活塞或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速:逐滴滴入,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终点: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时即为滴定终点。记录读数(半分钟不褪色)

③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略)

7.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见图7-1、图7-2所示)

用试管、烧瓶作气体发生器时,应将导气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双手捂住反应器的外壁或微热反应器。若有气泡产生,移开手掌或热源,过一会儿,有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用启普发生器作气体发生器时,应将导管活塞关闭,往启普发生器球形漏斗中注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如气体实验的装置较多,也可考虑用分段检查的方法、原理与上述相同。

例1.有实验装置图(见图7-3)

示意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型管。a是旋转活塞,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是装有酚酞试液的试管。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适当的盐酸,发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2)]后,在导管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瓶塞,气体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

(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_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写出B、D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干燥剂的名称是_________;该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常见事故的处理

①浓H2SO4溅到皮肤上,应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3~5%的NaHCO3。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抹硼酸溶液。

大量的酸液弄到桌上,要加适量的NaHCO3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净,大量碱液弄到桌上,要加适量的HAC中和。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②苯酚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

③误服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要立即喝豆浆、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④金属钠、钾起火,用沙子盖灭,不能用水、CO2灭火器、不能用CCl4灭火器。

⑤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要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⑥温度计不慎将水银球碰破,为防止汞蒸气中毒,应用硫粉履盖。

例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操作和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②用量筒取5.62mL某浓度的盐酸

③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5

④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5mLNaOH标准溶液

⑤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 0.1mol/L Na2SO4溶液

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

例3.如图7-4所示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操作应用时,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指出A、B、C、D分别与①②③④相匹配的组合:A与__________;B与__________;C与_____________;D与______________。

例4.(1)某学生在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其实验过程如下:

A.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即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B.调节好后记下液面刻度读数;C.用已润洗过的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的待测酸液,置于未经待测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D.加入酚酞试液2滴,摇匀;E.滴定时,边滴边摇匀,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F.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并立即记下液面刻度读数;G.根据两次滴定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数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字母表示,多选要倒扣分)

(2)某学生准备用质量分37%,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的稀盐酸50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应选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____mL。

②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_____。

③配制时除容量瓶外,还需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试剂瓶等仪器。

例题答案

例1.

(1)在A中放入少量水,使水面刚浸没漏斗颈下端,打开旋塞a,在烧瓶底部稍加热,若在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不漏气。(也可以关闭活塞口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反应管D下部稍加热,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装置是否漏气。)

(2)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没有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是纯净的。

(3)B中:2H2+O2 2H2O

D中:N2+3H22NH3

(4)碱石灰(或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中少量的水蒸气和盐酸酸雾。

例2.①④⑥

例3.A与③;B与②;C与①;D与④

例4.(1)A E F (2)①4.1,5 ②500mL 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三、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应掌握O2、H2、CO2、Cl2、HCl、SO2、NO、NO2、H2S、NH3、CH4、C2H4等13种气体的实验

室制法。其中包括药品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要点、净化干燥、收集、检验、尾

气处理等一系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1.气体的发生装置

一般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设计气体发生装置,通常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如下几种

固态反应物加热产生气体有液体反应物不加热产生气

有液体反应物加热产生气体

2.气体的收集方法

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稳定性可将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三种

(1)排水集气法

适用于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优点是收集的气体纯度高,易

判断是否收集满。若有些气体虽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或与水微弱反应,也可通过往水中加

入电解质,抑制与水反应。如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收集浓度较高的Cl2。(装置见图7-

5a)

(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适用于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装置见图7-5b)

(3)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适用于不跟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装置如图7-5c)

3.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选择

气体反应原理发生

装置

收集

装置

注意事项

O2

2KMnO4 +MnO2+O2↑

2KClO32KC+3O↑A a或b

共同点:

①气密性的检查

②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③若用排水法,做完实

验先撤导气管,后撤酒精灯

不同点:

收集氨气仪器要干燥

CH4无水CH3COONa和碱石灰共热

A a或c

NH3

2NH4Cl+Ca(OH)2 2NH3↑+2H2O+CaCl2

A c

H2

较活泼金属(如Zn, Fe)与稀强酸(如H2SO4,

HCl但勿用HNO3或浓H2SO4)的置换反应

C a或c

①用长颈漏斗时要液封

②制SO2(Na2SO3粉末)、

NO2(剧烈放热多)、C2H2(CaC2

遇H2O粉化)不能用启普发生

③制CO2不用H2SO4(因

CaSO4微溶)

④制H2S不能用硝酸或

浓H2SO4(防氧化)

CO2CaCO3+2HCl=CaCl2+CO2↑+H2O C b SO2无水Na2SO3粉与中等浓度H2SO4进行复分解反应B b

NO2Cu和浓HNO3

Cu+4HNO3=Cu(NO3)2+2NO2↑+2H2O

B b

C2H2电石与水进行反应

CaC2+2H2O=Ca(OH)2+C2H2↑ B a

Cl2MnO4+4HCl(浓)MnO2+Cl2↑+2H2O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2NaCl+MnO2+2H2SO4 Na2SO4+MnSO4+Cl2↑+2H2O

E或D a或b

①排水法完毕应先撤导

管后撤火

②反应物都是液体要加

碎瓷片防爆沸

③制乙烯要控制温度在

170℃

④收集Cl2可用排饱和

食盐水

HCl

食盐与浓H2SO4(不挥发性酸与挥发性酸的盐)

进行复分解反应

E或D b

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E a

C2H4

F a

4.尾气的处理装置

具有毒性或污染性的尾气必须进行处理,常用处理尾气装置,如图7-6

一般常用吸收液吸收这些有害气体,a、b为溶解度不是很大的尾气处理装置,c、d 为溶解度大且吸收速率很快的尾气处理装置,难以吸收的尾气如CO,应于末端燃烧除去,如e。此处还可以用塑料袋盛装尾气。

5.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一般常用的有洗气瓶、干燥管、U形管和双通加热管几种。如图7-7

(1)洗气瓶(如图c)中一般装入液体除杂试剂。除杂试剂应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吸收或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制取的气体。常见除杂试剂有:

①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可吸收CO2、SO2、H2S、Cl2、NO2等呈酸性的气体。

②饱和的酸式盐溶液,可将杂质气体吸收转化,如:

饱和NaHCO3溶液能除去CO2中混有的HCl、SO2等强酸性气体饱和NaHSO 3溶液能除去O2中混有HCl、SO3等气体

饱和NaHS溶液能除去H2S中混有的HCl气体

③浓H2SO4:利用它的吸水性,可除去H2、SO2、HCl、CO、NO2、CH4等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但由于浓H2SO4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来干燥具有强还原性气体:如H2S、HBr、HI等。

④酸性KMnO4溶液:利用它的强氧化性,可以除去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如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SO2、H2S等。

(2)干燥管、U形管一般装入固体的干燥剂。常见的固体干燥剂有:

①酸性干燥剂,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P2O5、硅胶、浓H2SO4等。

②碱性干燥剂,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CaO、碱石灰等。

③中性干燥剂、既能干燥碱性气体又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aCl2(但CaCl2不能干燥NH3,因易形成CaCl2·8NH3合物)。

(3)双通加热管一般装入固体除杂剂,除杂试剂和混和气体中的某一组份反应。例如:Cu和混和气体中O2反应而将O2除去。

另外还常用固体的无水CuSO4装入干燥管中,通过颜色变化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用Na2O2固体也可将CO2、H2O(气)转化为O2。

例5.用如图7-8所示装置可以收集以下气体:H2、Cl2、CH3、HCl、NH3、NO、SO3。

(1)若集气瓶是干燥的,气体从A进入,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从B进入,可收集气体________。

(2)若将集气瓶盛满水,收集气体并测量气体的体积,可以收集并测量体积的气体有___________;此时气体应由__________管进入,由___________管通向量筒。

例6.7-9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铜屑和稀硝酸

B.二氧化猛和浓盐酸

C.电石和水

D.碳酸钙和稀盐酸

E.硫化亚铁和稀硝酸

例7.在烧瓶A中放入一些新制的白色水硫酸铜粉末和约10mL酒精,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分别盛浓硫酸,干燥管F中填满

新制的碱石灰,用烧杯H作水浴器(如图7-10)

打开分液漏斗C,将浓硫酸缓缓加进B,则D瓶的出气管口不断产生气体,几分钟后烧瓶A中的硫酸铜变蓝色,若此时用水浴加热,F端排出的气体待纯

净后还能点燃,产生特殊颜色的火焰,已知C2H5OH沸点为78.5℃,C2H5Cl沸点

为12.27℃,请回答:

(1)B中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D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瓶内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E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口可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6)A中发生效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四、物质的分离、提纯

1.分离和提纯的原则:首先应分析各组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然后再选择适宜的方法,且一般要遵循提纯过程中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被提纯物质要复原;除杂试剂应过量且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分离与提纯方法简便易行等原则。

2.分离提纯常用到方法物理方法:过滤法,蒸发浓缩法,结晶、重结晶法,蒸馏、分馏法,分液法,萃取法,吸附法,升华法,水洗法,液化法,渗析法,盐析法。

化学方法:酸、碱处理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热分解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

分离提纯中一般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当多种物质混合进行分离时,往往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要同时使用。

例8.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A.高锰酸钾溶液B.饱和碳酸钠溶液

C.饱和小苏打溶液D.石灰水

例9.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和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

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例10.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⑤加过量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

五、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别、鉴定、推断等,鉴别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区别开来;鉴定是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为这种物质。推断是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常用的反应和现象注意问题

③遇到多种可燃性气体除点燃外,还要利用特征或燃烧产物的性质加以区别(如H2S有臭鸡蛋味,也能使溴水褪色或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有硫沉淀)。

NH3

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蘸浓盐酸的

玻璃棒有白烟

在空气中不燃,但在纯氧中可燃,

4NH3+3O2(纯)=2N2+6H2O

NO 开瓶盖或遇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NO在空气中不存在

NO2

红棕色,但溶于水为无色溶液,遇AgNO3

溶液无沉淀;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两者都能使KI-淀粉试纸变蓝,不能

用它区别(O3也能)

Br2蒸气

溶于水成橙黄色溴水,与AgNO3溶液出浅黄色沉淀;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l2

黄绿色,使KI-淀粉湿试纸变蓝;使品红

湿试纸褪色

与石灰水无沉淀

SO2

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后澄清,使品

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使酸性KMnO4

溶液或溴水褪色

①SO2具有刺激性气体、CO2无气味,

它们都可使石蕊由蓝变红,SO2更显著,不

用此鉴别

②SO2和CO2通入石灰水的现象一样

CO2

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后澄清,但不使品红溶液KMnO4酸性溶液溴水等溶液褪色

HCl

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遇蘸氨水的玻

璃棒出白烟,遇AgNO3溶液白色沉淀

HI、HBr气体同HCl,但遇AgNO3溶液

分别出AgI, AgBr的黄色及浅黄色沉淀

N2不发生上述所有情况或现象只有镁能在其中点燃生成Mg3N2 2.常见阳离子检验

离子试剂或方法现象离子方程式

H+石蕊

甲基橙

Na2CO3

蓝色→红色

橙色→红

有气泡

2H++CO=H2O+CO2↑

K+焰色反应

浅紫色火焰(秀过蓝色钴玻璃)

1

Na+焰色反应黄色火焰 1

NH加OH-,加热

有气体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

蕊度纸变蓝;

遇沾有浓HCl的玻璃有白烟

NH+OH-NH3↑+2H2O+NH3+HCl=NH4Cl

Ba2+加入稀H2SO4白色沉淀Ba2++SO=BaSO

4↓

Fe2+加NaOH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加KSCN和氯水

无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红

2Fe2++Cl2=2Fe3++2Cl-

Fe3++SCN-=[Fe(SCN)]2+

Cu2+加NaOH 蓝色沉淀Cu2++2OH-=Cu(OH2)2↓

Al3+加NaOH

先生成白色沉淀,OH-过量白

色沉淀溶解

Al3++3OH-=Al(OH)3↓

Al(OH)3+OH-=AlO+2H2O

Fe3+加NaOH 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加KSCN 变红色Fe3++SCN-=[Fe(SCN)]2+

加苯酚溶液显紫色Fe3++6(C6H5OH)=[Fe(C6H5O)]3+6H+ 3.常见阴离子检验

离子试剂或方法现象离子方程式

OH-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

甲基橙试液

变蓝

变红

变黄

1

S2-Pb(NO3)2溶液黑色沉淀Pb2++S2-=PbS↓稀HCl或稀H2SO4有臭鸡蛋气体2H++S2-=H2S↑

SO加Ba2+、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SO也会有相同的现象)

Ba2++SO=BaSO4↓

SO加H +、品红溶液

有气体产生,使品红褪色

(HSO的现象相同)

SO+2H+=H2O+SO2↑

CO H +,澄清石灰水

有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HCO的现象相同)

CO+2H+=H2O+CO2↑

CO2+Ca2++2OH-=CaCO3↓+H2O

AlO3滴加稀酸先有白色沉淀后又溶解AlO+H++H2O=Al(OH)3↓

Al(OH)3+3H+=Al3++3H2O

NO

Cu屑,浓H2SO4加

有红棕色NO2产生,溶液变蓝

(稀溶液不行)

2NO+Cu+2H2SO4 Cu2++2SO

+2NO2↑+2H2O

Cl-Ag+,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Cl-+Ag+=AgCl↓Br-Ag+,稀HNO3 淡黄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Br-+Ag+=Ag

I-

①Ag+,稀HNO3②新

制氯水,淀粉溶液

①黄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②滴入新制Cl2,振荡后再滴

入淀粉溶液,变蓝

①I-+Ag+=Agl

②2I-+Cl2=2Cl-+I2

I2遇淀粉变蓝例1.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法对A盐的水溶液进行鉴定。

由此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D溶液中可能存在Fe(SCN)2+

B.C溶液中有Fe3+

C.B为AgBr浅黄色沉淀

D.A一定为无氧酸盐FeBr3

例12.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幻)和无水CuSO4(变蓝),则可断定该混合气一定有()

A.HCl、CO2、H2B.CO、H2、H2O

C.CO、H2、NH3D.HCl、CO、H2O

六、常见试剂的保存

为了防止试剂变质及意外事故发生,在存放试剂中,应对容器及外部环境作出恰当选择。

1.试剂瓶的选择

①颜色:一般试剂均存放于无色瓶中,但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则应放在棕色瓶中:如浓硝酸、卤化银、氯水、溴水、碘水、硝酸银、H2O2、KMnO4、KI等。

②材料:一般可存放在玻璃瓶中,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则存放在塑料瓶中,如HF酸

③塞子:必须用胶塞:显碱性的溶液NaOH、Na2CO3、Na2SiO3、KOH等。

不能用胶塞,而用玻璃塞:有机溶剂苯、甲苯、CCl4等。会使橡胶“溶解”;强氧化剂浓H2SO4、HNO3、KMnO4、Br2水、Cl2水、HCl等会使像胶老化或橡胶发生反应。

2.外部环境

①需密封保存

防止吸收空气中CO2或水蒸气:如碱石灰、NaOH、CaO、CaC2、P2O5、CaCl2、MgCl2、Na2O2、漂白粉、浓H2SO4。

防止空气中O2将其氧化的强还原性物质,如:Na2SO3、FeSO4、KI、Na2S、H2S等。

易挥发的液体试剂:浓(NH3·H2O,浓HCl,浓HNO3)

②油封或水封的

K、Ca、Na等活泼金属应浸在煤油中;Li保存在石蜡油中;少量白磷保存在水里,大量贮存在密闭的药品瓶里;液溴需加少量水水封。

使用FeSO4、FeCl2溶液时,内加铁粉或铁钉“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例题答案及分析

例5.(1)从A口进入:Cl2、HCl、SO2,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2)从B口进入:H2、CH4、NH3,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

(2)H2、CH4、NO,由B口进入,由A口通到量筒中。

例6.答案为D

A.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MnO2与浓HCl需加热;C.C2H2比空气轻,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方法;E.FeS与稀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得到H2S,且H2S不能用浓H2SO4干燥,发生的反应为:

FeS+4HNO3=Fe(NO3)3+S↓+NO↑+2H2O H2S+H2SO4=S↓+SO2↑+2H2O

例7.

(1)B中逸出气体为氯化氢,因为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氯化氢挥发出来。

(2)干燥氯化氢

(3)检验有水生成

(4)冷凝乙醇,减少乙醇损失

(5)是C2H5Cl

(6)C2H5OH+HCl C2H5Cl+H2O

例8.答案A、C

A.KMnO4溶液可将SO2氧化成H2SO4而除去

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离子方程式:2MnO+5SO2+2H2O=2Mn2++5SO4+4H+

B.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SO2,但也可以除去CO2,Na2CO3+SO2=Na2SO3+CO2↑Na2CO3+H2O+CO2=2NaHCO3

C.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SO2,但不与CO2反应,2NaHCO3+SO2=Na2SO3+H2O+2CO2↑

D.CO2、SO2均和Ca(OH)2反应

例9.答案为B、C

(A)Fe(OH)3胶体和FeCl3的混合物不是悬浊液,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

(B)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C)C2H5OH和CH3CaOH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方法分离提纯

(D)加热I2升华,NH4Cl分解成NH3和HCl

例10.答案为C、D

该操作关键有二点:①在加入BaCl2之后再加入Na2Cl3,用CO沉淀Ba2+,不然最后溶液中含有杂质Ba2+,②在加入盐酸之前,先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OH-和CO。

例11.答案为(D)

A中也可能含有Fe2+,因酸化的AgNO3溶液中含有H+和NO,将Fe2+氧化成Fe3+。

例12.答案为A

通过Ba(OH)2溶液有浑浊现象,说明一定有CO2,但先通过石灰水时没有浑浊现象,说明一定含HCl,因为HCl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和H2O,再通CO2则不产生CaCO3沉淀。通过浓H2SO4吸收水蒸气,通过灼热的CuO变红,说明可能含有H2或CO,再通过无水CuSO4变蓝,说明一定含H2,可能含CO,所以答案为A。

高三化学实验(三)

七、重要的定量实验: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实验操作步骤(见前面实验基本操作)

②误差分析:

配制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偏低)

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重新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偏低)

定容时,若仰视刻度,溶液浓度偏低,俯视刻度,溶液浓度偏高

3.中和滴定(选用)

ⅰ来自滴定管上产生的误差

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偏高)

盛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偏低)

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后无气泡(偏高)

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后无气泡(偏低)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偏高)

【例题分析】

例1.四氯化锡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在空气中极易水解,熔点-36℃,沸点114℃,金属锡的熔点为231℃,拟利用图中的仪器,设计组装一套实验装置,用熔融的金属锡跟干燥的氯气直接作用制取无水四氯化锡(此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各问题。

(1)用玻管(未画出)连接上述装置,正确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Ⅵ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冷凝管理冷却水的流向是从__________进入,从__________流出。

(4)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___处酒精灯,加热温度应大于______________℃,待__________即可停止加热。

(5)已知四氯化锡遇水强烈水解,产物之一是固态二氧化锡,那么四氯化锡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如果将制取的四氯化锡少许暴露于空气中,预期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7)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在装置的最后应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个制备实验。

实验目的是:制备无水SnCl4

实验原理是:Sn+2Cl2 SnCl4

先制备Cl2:2H2SO4(浓)+2NaCl+MnO2 Na2SO4+MnSO4+Cl2↑+2H2O

实验的干扰因素是:SnCl4遇水强烈水解,因此,除去实验中水蒸气的干扰,是实验成败的关键。这里要分析水蒸气的来源以及除去水蒸气的措施。水蒸气的来自于制Cl2和空气中的水蒸气。

题目中提供的信息:SnCl4的性质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以上问题清楚了,实验方案就基本确定了。

答案:

(1)B接J,I接K,A接C,D接G,H接E(或F)

(2)除去Cl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在制Cl2时发生的副反应2NaCl+H2SO4 2HCl↑+Na2SO4,产生了HCl;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锥形瓶中使SnCl4发生水解。

(3)a、p (4)I 231℃ Sn粒熔化

(5)SnCl4+2H2O=SnO2+4HCl (6)出现白色烟雾

(7)通入NaOH溶液中,吸收多余Cl2

例3.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制Cl2,再用Cl2和Ca(OH)2反应制少量漂白粉,已知Cl2和Ca(OH)2制漂白粉是放热反应,温度稍高即发生副反应: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现有三位同学设计的三套装置如图(U形管中放有玻璃纤维,可使气体顺利通过):

(1)请从以下六方面对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将适当的选项序号填于下表内(错选、漏选、多选均倒扣分)

a.不易控制反应速率b.容易控制反应速率

c.有副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

e.容易污染环境f.可防止污染环境

(2)请从甲、乙、丙三装置中,选取合理的组成部分(A、B、C、D、E、F、G),组装一套你认为更完善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左到右方向)为_____________,在此装置及甲、乙、丙三装置中,你认为是否还缺少必要的装置,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评价实验方案的题。该题从是否有副反应发生,是否易控制反应速率,是否防止污染,是否干扰反应产物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

(1)优点缺点

甲装置d a、e

乙装置f a、c

丙装置b e、c

(2)F~B~E

在Cl2中混有HCl,应在烧瓶和凹形管之间连接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试管,以除去HCl 气体。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 有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 bCl2+ cC aTiCl4+ c CO ……反应① TiCl4+2Mg Ti + 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3Cl2+6KOH KClO3+5KCl+3H2O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2e-—— 2e- 失2e-— — 失5e 得5×e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浅谈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浅谈 摘要在高中化学中,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赢得了化学教学的胜利。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这是新课改高中化学老师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的部分,做好实验内容的教学至关重要。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多媒体 新课程中的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高中化学教材也在编排中设计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内容,同时化学知识也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是构成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有阐述:“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这一论点说明了化学的实验是论证科学观点的途径和佐证。在高中化学中,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赢得了化学教学的胜利。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这是新课改高中化学老师多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纵观我国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的,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将要采取什么措施,是笔者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 一、做好高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的学习主要是验证前人的科学观点,通过实

验的开展,进一步或者是再现科学家的科学论断。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观察和亲自操作实验,可以增强他们对科学观点的直观认识,亲历知识建构的全部过程,增强感性认识的,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研究的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上好实验演示课,让学生在直观、真是的环境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感受知识的形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探析 高中学生的学习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未来的高考。学生十几年的学习要在在这个时期经受一次重要的检验,因此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正是这样明确的目的性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广泛地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一是不能完全体现实验的探究性,实验变成了一种教学形式,没有实践的过程。比如有部分教师对照考纲的内容,考纲里有的实验要求必做实验,而这样的实验也仅限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形式,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从目的、原理、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入手,一步一步地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一切都是图解,没有器材的使用。学生只是一个听众,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听实验、背实验、记实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部分老师没有从意识深处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6-09-07T15:28:37.51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作者:周红荷 [导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掌握原理,让学生在实验中构建知识,获得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枯燥的知识记忆变成丰富的实验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谈谈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实验教学 目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学的科目多、时间紧,学校精细化、目标化管理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化学实验课都是重视理论而实践操作很少,甚至是基本上不开设实验。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考试的时候能把实验题答对做出来就行,化学实验做不做是无所谓的。当然,有的高中学校一是基础设施本来就比较薄弱,教育部门也不是很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二是有的化学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还不高,害怕做实验,所以导致高中化学实验不能很好地落实,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也比较少,就更别说亲身体验学生实验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学生的活动是教学的主体。 一、新课改实验教学内容的变化 1.化学实验探究化 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实验探究的活动过程中来。这更有利于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我们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对于物质性质的掌握,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将一些陈述性的知识、枯燥的化学方程式转变为直观、神奇的化学实验。这样,学生可以真正投身于化学的知识海洋之中。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将一些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化学实验生动地展现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化学实验生活化 从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化学的魅力。化学实验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尤其是用身边的最简单的一些日用品,就可以设计实验,拉近高大上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同时,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走进生活。加强所学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文化之美。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素养知识,最有效的两条途径就是实验探究与走进生活中的化学。而将生活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却能够最大地利用我们现有的知识与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和理念 虽然全国已经开始广泛推行新课改,但多年来传统的旧式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想要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想要改变一大批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实现的。当前化学教师已经习惯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完成教材要求的考试内容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并通过大量的针对性练习与考试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不仅是削弱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也更加加剧了教师不愿去做实验探究的心态;从长远来看这是有违素质教育,也严重影响学生个体今后的发展。学生在传统的以成绩评价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慢慢习惯被动接受科学知识,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缺少经受挫折甚至是失败的考验,缺失的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未来。 2.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不仅设置了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主题和实验教学模块,从而使得化学学科的特征得以体现,而且还以各种方式将化学实验渗透到化学与性质、物质结构、生活等各个领域中。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还原化学学科的本质,体现化学学科作为科学的一种表现。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将本节课需要做的实验安排在本节课理论知识讲解后再进行,并且在操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实验的次数比较少,也不是很贴近学生。 3.学校实验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这新课改的进行,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到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许多学校化学实验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到资金和货源各个方面的影响,化学实验室药品和器材严重不足,造成了满足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二是陈旧的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三是专业的实验教师不足(大部分化学教师缺乏实验操作的经验或专业培训)。四是学校的相关领导不够注重化学实验的开展,教育的功利化太重。 三、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过分强调化学教材中的记忆和规律,会使化学实验显得没有吸引力。所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重要工具,它的效力不容忽视。教师应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在充满兴趣和求知欲的前提下,使学生理解所学化学知识的用途及其应用。特别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与探究化。 2.转变角色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主导课堂,是知识的权威,不容置疑;学生俯首倾听,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填鸭式”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死记硬背和训练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化师生角色,教师要从严肃、呆板的师长变成亲切、和蔼的伙伴,从知识的强行灌输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从课堂的主体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真诚、平等的沟通,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具有较高化学素养的人才。

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湖南省湘乡市第四中学龙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4. 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1. 过滤、蒸发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2. 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实验准备:(4人一组)烧杯(15)、玻璃棒(15)、过滤装置(15)、蒸发装置(15)、试管4×15、稀硝酸、氯化钡。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地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形成 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心得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心得 摘要:高中新课标对化学实验课程有更高的要求,倡导学生积极加入其中,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相应理论知识的习惯,让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内化。成功的化学教学实验是顺利开展化学这门重要课程必须的条件,良好的实验氛围可以强化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探究性化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打开学习思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地将学生的思路与教学思路完美契合。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教学不受重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新课改实施之后,笔者认识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争取使实验教学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作用,使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面我结合个人经验谈谈提高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对学生化学知识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将化学实验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高中生无疑是繁忙与艰辛的,枯燥无聊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更

加排拒,因此,教师要采用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如在学习高锰酸钾和明矾等物质时,教师为吸引学生的眼球可以表演这样一个实验:教师手里拿着三块颜色和大小都相同的棉布条,让学生全部看过之乱用火点着。结果,第一块布燃烧得特别旺盛,不一会儿就烧光,第二块布也慢慢地烧光;第三块布烧不着。学生都感到奇怪:三块相同的棉布条,为什么有的燃烧得快,有的燃烧得慢,有的干脆烧不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让他们讨论后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了解释。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实验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实验教学中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實现教学目标。如制备Al(OH)3有各种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都基于不同的原理,学生可以逐一对这些方案进行探究,这些方案可以用化学反应公式表示: ①Al3++3OH-=Al(OH)3↓; ②Al3++3NH3·H2O=Al(OH)3↓+3NH4+; ③AlO2-+H++H2O=Al(OH)3↓; ④2AlO2-+3H2O+CO2=2Al(OH)3↓+CO32-; ⑤Al3++3AlO2-+6H2O=4Al(OH)3↓

2019-2020年高一化学《2.3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化学《2.3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4、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7、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 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入: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反应是如何分类的? [板书] 一、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 ①化学基本反应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包括哪些化学反应?表示式如何?举具体 实例? [提问] ②Fe 2O 3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教师小结] 基本反应的分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

[提问] 3、我们初中学过的化学反应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 [板书] 二、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1):有得失氧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局限性) [提问] 4 分析:Fe 2O 32 [学生小结] [练习]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a 、碳还原氧化铜。 b 、氢气还原氧化铜。 c 、镁与盐酸反应。 [启发] 仔细观察分析上述三个反应,它们有何共同特征? [探究] 上述三个反应 [板书] 定义(2)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特征) [学与问] 书P 35 [xx] 举例讨论 [板 书]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作业] [小结] [教后感] 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一、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二、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1)有得失氧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局限性)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14-03-31T10:52:17.543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4年2月总第236期供稿作者:张延龙[导读] 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张延龙 【中图分类号】G563.6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116-01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实验教学工作的质量,我们必须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化学教学事半功倍。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上好实验课,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上好化学实验课,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帮助。为此,在教学中,本人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注重实验课的导入 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愉快地进行学习。一节课的引入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只有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听,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时,为了吸引学生,我给学生讲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 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铜离子遇氢氧根离子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通过这个故事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出结果,从而很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还有在学习过氧化钠性质时,我把过氧化钠包在脱脂棉中,让学生在上面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或者让学生用纸自制纸筒向包着过氧化钠的脱脂棉里吹气,脱脂棉突然燃烧起来后学生惊讶不已。讲氮气的性质时,给同学们讲“魔鬼谷”的故事等等,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非常关键,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做镁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用沙纸打磨后镁条的色态及燃烧过程中的现象,解释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时设下疑问:是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确回答,这时便做钠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就会有学生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能置换氯化铜中的铜。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氯化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闪亮的小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生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你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强。 三、学生实验一定要准备充分 学生实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要使学生实验达到以提高技能、学习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必须充分准备。教师的准备工作: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规范、认真做几遍实验,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试验中能及时提醒学生,确保实验成功。学生的准备工作:学生要想在实验课上顺利地完成实验,达到预期效果,课前必须做好预习,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工作,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并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实验装置所需的仪器和组装过程,并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提前一定要写好实验预习报告,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教材内容,采取具体措施,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要进行点拨和提示,然后让学生写出简明的笔记。学生通过课前实验的简单讲解,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该实验的目的要求及对实验步骤和方法的明确,又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验中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另外,学生进入实验室前,一定不要忘记带教材、实验记录、笔等用品,以免影响实验进程。只有这样,学生走进实验室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四、注重归纳和小结,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让学生谈谈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能更上一个台阶,对以后的实验有引导性的作用。中学化学课程的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习惯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较为重视,但对于学生书写的实验报告往往要求较低,甚至不做要求。又因为传统的实验报告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化学实验进行总结,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并不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预料以外的现象进行探究,导致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对记录实验现象不重视,不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照抄教材或互相抄袭现象严重。这样书写实验报告,学生仅仅提高了总结能力,而思维始终处于机械被动的地位。创造能力被束缚,难有新的想法和见解。因此,实验完成后,一定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还需我们不断地去摸索。总之,强化实验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重点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重点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作者:————————————————————————————————日期: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 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产物。如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 中,Fe2O3和SO2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 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专题练习题(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 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 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 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 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 时反应来制备,CuH不稳定,它既能与HCl 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D) A .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 .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 .CuH跟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2l+2H2↑+Cu D .CuH在Cl 2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2+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多少无关, B 错,Fe 有还原性, C 错,NaCl 没有强氧化性, D 错 4.据广州日报:2008 年2 月23 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 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 -- +NO- 2+ 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2 的含量:NO2 +MnO4 +H +Mn +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 3 是C 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 参加反应时消耗 2.5molNaNO2 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不需加入指示剂, A 对;该反应中消耗H +,滴定实验后pH增大, B 对;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部分, C 错;该反应中亚硝酸钠作还原剂,KMnO4 作氧化剂, -Mn -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KMnO 2+ A 对;MnO4 ,NO2 4参加反应时消耗 2.5molNaNO2,D 3

初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初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16-03-29T11:29:45.15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下作者:赵建新[导读]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 摘要: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探究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方向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培养能力;强化思维;探究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实验要素可为实验探究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途径。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化学科的质量提高是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的乐趣是任何外来的奖励无法比拟的。所以,要想学好化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学生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思维,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但学生要善于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疑问。 二、激发兴趣,诱发生疑意识和探究动机 “学贵有疑”,疑是探究的源头。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要去研究学习。学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多采多姿的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地去认识、探究,从而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三、实验教学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实验的设计很重要,应注意:1.要具有探究性。所设计的实验包含的化学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得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 2.在内容上把握主干,形式上注重质量。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而补回。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四、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两种基本实验形式 1.演示实验 大量的演示实验,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接受化学知识,为理解提供直观材料。在演示实验中,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通过增加实验的未知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某些实验所验证的规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这类实验可改为探究性实验,实验时间可放在知识教学之前。对于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看书完成。 通过实施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发现: (1)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他们习惯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猜想假设,自己设计方案,并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和完善。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具体实施实验操作,这一系列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使他们的化学概念表象得以更为有效地与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中的化学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学生在还没有抓住化学概念本质时,就会主动查阅资料,自己设计方案,增强迁移效果,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3)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们对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逐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教育过程本身也有了全新的感受。教师们知道他们应成为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者。通过实验教学我们不难看出,实验可以:其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在实验过程中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其二,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围绕演示实验层层设疑,不断深入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其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策略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策略 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内容逐步增多,学习的知识逐步抽象,逻辑性增强,单是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二》就有七章二十三节,设有实验42个,其中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20个,这就意味着高中化学需要学生进行实验性和探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实验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许多高中化学教师都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教,学生怎么努力,最后学生的化学成绩依然不理想,有的觉得学习化学太难,逐步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甚至开始放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分析整理,我总结出造成化学实验教学低效性的原因有: 1.许多教师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做实验时照搬课本上的固定模式,没有运用新颖和独特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部分教师把实验放在嘴上,靠一支粉笔就把实验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写在黑板上,然后靠一张嘴把实验的整个过程讲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听实验和背实验,压根儿没有亲自操作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实验教学当做重点学习的对象,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 3.有的教师对实验要求过于放松,没有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学习思维。教师通常对实验试剂的用量、滴加顺序、反应温度等条件过于放松,没有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这样的实验不但不容易成功,反而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环境和危害学生的健康。 4.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实验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失败率高。有的教师认为实验很简单,只需在课堂上按照书上的步骤做一遍就行,没有在备课时多做几次实验,到课堂上做时失败率往往很高,教师情急之下一时找不出失败的原因,就随便找借口解释,敷衍学生。 5.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化学操作实验。随着计算机时代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有的化学教师甚至用它代替实验教学,一张接一张地播放影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屏幕上的图画学习实验,这导致实验的真实性大大降低。 6.教师让学生分组实验时,没有相应的指导、评价和总结,注重过程忽略方法,让实验变得随意和盲目,学生在小组内缺乏指导,过于随意,实验得不到好的结果。 二、提高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1.将化学实验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高中生无疑是繁忙与艰辛的,枯燥无聊的

[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高中]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2009年秋我省开始高中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等;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化学实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课程的主旋律,实验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探究、创新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环保,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重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那么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实验教学,更好地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实验教学模式。 一、教师演示实验模式 教师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在安全、环保等方面提供指导。 教师演示实验模式如下:课前将需要演示的实验以实验报告单的形式发给学生,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论。上课时实验目的、原理项由学生口述,实验装置由学生组装,教师借助于实物投影仪放大实验现象,学生描述,教师评价后由学生填在报告单上。 这种模式曾用于化学1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备氯气、浓硫酸的性质,化学2中电解氯化铜溶液、乙醇和乙酸反应等。通过这种模式,降低了一些具有污染或危险性的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实验室学生实验模式 高中学生要进行化学学科的实验考查,教师应尽可能的把考查实验设计成实验室学生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乐趣,熟悉常见的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室学生实验模式一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教师选取实验,通知实验室准备药品和器材;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写清步骤;教师批阅实验报告;师生进入实验室;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结束,整理(清洗)仪器,完善实验报告;教师总结、点评。 这种模式可用于化学1常见物质的检验、物质的量浓度配置、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等。这样安排符合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做到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体验、经验等方面,符合新课程理念。 三、教室学生分组实验模式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改进创新实验研究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高中化学实验正朝着探究型、生活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验微型化发展领域,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已逐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审定和推广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因此,它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我国是从80年代未 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进行了十年,召开了全国研讨会三次,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探究活动应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化学实验设计在体现化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取向,突出探究性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注重过程的科学化设计。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和开展研究型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怎样使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应该显得更重要一些。 2、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改革 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要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首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这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方面面都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应走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通过课堂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通过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表明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坚定改革的决心,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只有经过广泛而具体的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更切实际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化学实验活动能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 3、我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直以来,我校的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缺少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与整理。教师们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往往把演示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临时处理,只是在备课中遇到了需要进行的实验才去了解、查询与研究,教学结束后,也无暇对本次实验的效果、优劣进行思考与评估,更不可能将每次的实验方案、实验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也很少谈及系统的改进与创新。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基于此,本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作为一个校级重点课题,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第I册至第III册教材中各演示实验的试剂研究、仪器研究、操作方案进行改进与创新研究。 (2)对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第I册至第III册教材中各演示实验的试剂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谈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谈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课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往往是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分析出现纪律不好的原因,常常是由于教师未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课的意义,忽视学生实验课的准备和组织指导工作等因素而造成的。 例如,教师忽略了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教材,以致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甚明确。 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实验。到实际操作时,就形成盲目混乱。又如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和药品,到实验开始时,学生发现没有某种仪器或药品,或仪器已有破损,就会围住教师要这要那,造成混乱局面。 再如,教师没有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作好周密的指导计划上课时,往往顾此失彼陷于被动、难忙乱。有的学生常因得不到及时指点而呼喊教师;实验技能比较好的学生,又因提前完成了实验而未得到很好安排,就无事可作,互相谈论,甚至来回走动,影响别人操作等等。因此要上好学生实验课,提高学生实验课的质量,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与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的预试相比,对学生实验课的预试实验的要求应更高、一些。除掌握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用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指导计划应包括重点指导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重点指导的学生以及巡视指导的路线等。其次,应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仪器,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实验室的清沽、整齐。最后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尽量照顾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防止造成某些同学只能作“观察员”或“记录员”的机会,还要拟汀实验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章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作到明确实验日的,搞清实验内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扼要地作好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 二、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实验课开始时先要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有H寸还要进行课前讨论和个别操作示范,然后挂出事先写好了实验项目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小黑板,待学生检查实验用品齐全后,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检查R寸问不宜过长,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丰H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即在重点指导的学生rf1发现问题,立即普遍巡视,如发现某个问题具有共同性,则立刻在仝班作必要的提示。一般应着重从下面两个方面巡视指导。 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在高中里,学生违反操作的情况是存在的。例:未垫上石棉网,就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不按需要量取药品,常将剩余的药品倒回原瓶,不是用手腕而是用整个胳膊的活动来振荡试管;手握试剂瓶倾倒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不是向着手心,而是向着下方,面部靠近瓶日去闻气体,用同一支滴管吸取一种液体试剂后,未经冲洗清洁,叉去吸另一种液体药品等。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小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 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 通过答疑与质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 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