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

合集下载

最新中国境内高句丽墓葬壁画题材分析教学文稿

最新中国境内高句丽墓葬壁画题材分析教学文稿

中国境内高句丽墓葬壁画题材分析主讲嘉宾:孙力楠时间:2016年3月26日主讲嘉宾简介:孙力楠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吉林省考古学会理事,吉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东北考古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我讲之前,先做一个说明,大家知道高句丽是一个民族和一个政权的同一个名称,从公元前37年政权建立到427年是迁都到平壤,它横跨今天的中朝两国境内。

我还是以中国境内的墓葬壁画题材做解析,目前我们发现的壁画墓,主要是在吉林的集安和辽宁的怀仁,怀仁目前只发现一座,我们叫它米仓沟将军墓,其余32座墓都是在集安境内。

我们看到在朝鲜发表的资料中,壁画墓有68座,朝鲜境内壁画墓数量比我们多。

目前发现的墓葬壁画题材,早期出现的是以生活为主。

中晚期出现的装饰纹比较多。

晚期的是以神话图象为主。

这是它的一个变化过程。

这是目前我们发现的墓葬壁画中比较早的(见图1),我们把它定在四世纪中后叶。

我们一进入墓室之后正对着墓门的地方是北壁,是它的主壁上,是墓主人的宴饮图或者叫宴居图。

其中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墓葬壁画又不能把整个房子都画在上面,用斗拱是代表在居室内。

在屋子中还有一个装饰就是我们所说的帷幔,帷幔下面还有打结的飘带,颜色已经褪色了,所以看起来不是很鲜艳,在当时颜色应该是非常鲜艳的,因为我们在后期发现的一些保护比较好的墓葬壁画中,看到的颜色有比这个更鲜艳。

在这幅墓葬壁画所画的居室中我们看到这是一个男主人,他的面部图案都已经完全脱落了。

他对面坐着两个是女主人的图案,男主人是坐姿,女主人是一个跪坐姿的形态,后面的人物形象是依次向下排列,有女侍,有男侍,墓葬壁画中仍然有侍从形象。

每个主人的旁边都会有一个三足几,就像我们今天的茶几一样,三足就是三个腿的,叫三足几,侍从在给主人送食物的时候也是端着这个几,几的足就像动物的蹄一样,所以叫兽蹄足。

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晰一些,就是三足几和四足几(见图2),上面放着盛食的器物,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碗或者是碟、盘子等。

神秘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神秘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神秘的伏羲女娲交尾图!之前群里有位朋友,老是质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整天说金字塔、麦田圈、复活节岛巨石像这些国外的神秘事件,中国的呢?为什么不说说中国。

估计好多朋友也都有这个想法。

所以,今天咱们就说说中国自己的神物!但是说之前,必须先托咐几句。

中国文化,足以包容得下众多神秘的事情,随便拿出个阴阳五行、易经风水,这些都是科学体系尚需要继续进步完善才有可能来解释的经典智慧!历朝历代,古今中外的大德大智们都已经掰开揉碎说了N 多遍了,我在这里哪有什么资格说呢?要说也只是找一些边角料,给大家攒个小段子叨叨两句。

所以啊~~各位放轻松,别较劲,就当是茶余饭后解解闷好了。

下面正式开叨~~伏羲,三皇五帝之首,中华的人文始祖女娲,抟土造人之神,华夏的孕育之母《伏羲相》绢本,南宋,马麟绘这俩位怎么跑到一起去了呢?还交尾?交尾不就是那啥嘛(好羞羞)~~再说了,交尾不是蛇呀、苍蝇蛾子才干的事情吗?伏羲女娲可都是人类的老祖宗啊~~交哪门子尾呢?这些疑惑,倘若是放在教科书里可想而知,肯定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力量的崇拜...神话是也...”等等,如此云云。

然而这样的解释不用多说,都是“套路”。

就好比小孩子问父母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得到的回答要么是“充话费送的”、要么就是“神仙姐姐送来的”、稍微接近一点的则说是“胳肢窝里钻出来的”,不负责任的则说“是河边捡来的”,更有新生代的回答是“魔兽里刷装备刷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大人们都心知肚明回答这个问题的尴尬所在。

即使明明白白地说出真相,小孩子也未必能懂。

所以就先缓冲一下喽~~那么这个“伏羲女娲交尾”交尾呢?既然这不是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造出来的,那这实际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张古画开始。

解放前,外国“探险家”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中盗走了一副古画,后来几经周折,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直到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文版杂志《国际社会科学》作为试刊号,以“化生万物”为名,在首页插图上刊登了这幅古画——伏羲女娲交尾图,才使得此图瞬间震撼了世界。

中国最早的八卦图

中国最早的八卦图

最早的八卦图单磊磊癸巳年除夕作八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符号化,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精粹。

八卦的产生和起源已经不可考,能见诸文字的记载几乎都是以“据说”“传说”“据传”等开篇。

即便如此,但仍然有两幅八卦图流传了下来,它们分别是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

至于两者的实物,主要见于各种唐宋文物,如1987年5月在青神发现唐代八卦铜镜。

那么目前我们能见到的画成图的八卦是什么时候画的呢?我们都知道八卦配四方共有161280种排列方式,那么除了已经定下的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外还有其他的八卦流传吗?2004年07月02日新华网报道《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发现中国最早的八卦图》。

文中称“在中国吉林省集安市古墓壁画中发现的八卦图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八卦图实图。

”“这幅八卦图出现在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贵族墓葬五盔坟四号墓室北壁的左下角。

壁上绘有一个道士形象的人:他跣足坐于莲台上,左腿盘屈,右腿立起,披发低首,身着绿色羽衣,一只手在地上绘着一幅八卦图。

”“据了解,中国卦学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八卦图是在古代文献中发现的。

在《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中刊载着十一个带文王八卦图的古镜,其中年代最早的一块为公元六世纪末到七世纪初的“隋十六符铁鉴”。

但一直没有发现其实图。

多数中国高句丽考古和研究专家认为,五盔坟四号墓应建于六世纪中叶到七世纪初,但也有专家认为应建于北朝时期,时间约为公元五世纪末到六世纪初之间。

因此,与“隋十六符铁鉴”相比,四号墓中的八卦图可能要早半个到一个世纪,至少与之同期。

而作为八卦图实图,这个八卦图无疑为中国最早。

”其图如下:图I如果报道属实的话,那么这幅壁画应该就是我国最早的八卦形状方位图了。

但是由于图中只有五个图形符号,并且图形并不十分清晰准确,这就给最终确定精确的八卦图增加了难度。

目前只能通过计算机分析研究这幅壁画并最终确定该幅壁画上所画的八卦的顺序。

方法和分析如下,先从原图中截图生成图I。

再进行处理生成图II图III,将图II放大后处理生成图IV图V。

走近真实的高句丽——读王希丹的《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走近真实的高句丽——读王希丹的《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少读《乐府诗集》,知两汉间朝鲜民族有《箜篌引》之曲①。

霍里子高妻丽玉的故事,看似有名有姓,却让人一头雾水;读音乐史,知道隋、唐宫廷燕乐中均有《高丽伎》,史书言之凿凿。

高丽音乐究竟如何?却如雾里看花,不得要领。

历史上的高丽音乐,仅此而已。

王希丹的《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近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她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是以发现于吉林集安的高句丽壁画墓中的乐舞、乐器图像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古代音乐史视角所做的音乐考古学研究,让我们走近了一个真实的高句丽。

近来中国音乐史学会就未来学科的建设,召开了2次学术会议。

就其实效而论,似未切中时弊。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自叶伯和、顾梅羹起,直至集大成者杨荫浏先生,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传统以文献为基本史料、以“引经据典”为治史方法,这在前辈们是得心应手;就他们的古文献功底而言,我今后辈自难望项背。

故此,古代音乐史学科的发展,再着眼于前人对文献的疏遗来发掘新的史料,其难度可以想见。

也就是说,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要使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获得较大的、甚至突破性的改观,看似不甚现实。

而另一方面,中国现代考古学学科的收稿日期:2019-03-22作者简介:王子初,男,中国音乐史学会名誉会长,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郑州450000)。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箜篌引》,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7-378页。

文章编号:1003-7721(2019)02-0153-05走近真实的高句丽——读王希丹的《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王子初摘要:王希丹的《集安高句丽墓壁画的音乐考古学研究》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文章简介该专著展现了针对所见吉林集安一带出土的公元4—7世纪,较为集中的高句丽7座壁画墓葬的相关内容进行考古研究的成果。

文章认为该书是集安高句丽墓壁画是高句丽考古、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文献,反映出高句丽墓葬文化的变迁,从日常生活、社会风俗到神明意识,多方面、多视角的展现着高句丽的社会生活,蕴藏着高句丽音乐的历史信息。

集安禹山41号高句丽壁画墓的时代_赵俊杰-201401考古与文物

集安禹山41号高句丽壁画墓的时代_赵俊杰-201401考古与文物
出现花形垫片,泡座更退化为一骨制圆形薄片。 其 B 型泡饰处于演变序列的末尾,时代最晚。
禹山 41 号墓还出土有一副木芯包铁片马镫, 镫柄为粗短的条状,柄上部有一长方形横穿,踏板 上有 6 枚踏钉。董高、王巍和王铁英对于这种直柄 横穿型马镫( 轮镫) 的来源、演变有着基本相同的认 识: 这类马镫首先出现于辽宁朝阳地区的鲜卑人墓 葬中,先为木芯包三面铜片或皮革,稍晚时期为木 芯四面包铜片( 通常鎏金) 或铁片,而铁马镫的出现 更晚一些,演变趋势为镫柄越来越短,踏板越来越 宽。但具体到禹山 41 号墓马镫的时代,三位研究 者的观点存在差异,董高认为约在 5 世纪初至 5 世 纪中叶,后二者则推定为 5 世纪后叶[17]。谏早直人 通过对高句丽马具的综合研究,指出太王陵的木芯 鎏金轮镫是目前高句丽地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马 镫之一,高句丽地域的马镫形制演变与朝鲜半岛南 部大致相同,演变轨迹为无踏钉的木芯包金属片轮
马镫踏板处起防 滑作用的踏钉的出现, 是马 镫 制 作 技 术 的 一 大 进 步。据 此 将 表 一 所列的五件( 副) 马镫按踏钉的有无分为两组, 第一组中太王陵出土的马镫雕刻精美花纹 ( 图 三,1) ,显系非实用器,目前对该墓墓主的推定分 歧主要集中于故国壤王( 384 ~ 391 年在位) 与广 开土王( 391 ~ 412 年在位) ,因此将马镫的制作 年代定为 4 世纪末 5 世纪初当无太大问题。而 七星山 96 号墓的出土品镫柄明显缩短,制作年 代也稍晚一些( 图三,2) 。第二组的马镫出现踏 钉,显示出其时代晚于第一组的马镫,但也呈现 出以下特征: 第一,禹山 41 号墓与万宝汀 78 号 墓中所出马镫柄部进一步缩短,但柄部相对较短 的镫环较窄( 禹山 41 号墓马镫) ,柄部相对较长 的镫环较宽( 万宝汀 78 号墓马镫) ( 图三,3) ,镫 环最宽的地境洞 1 号墓的出土品柄部又最长; 第 二,禹山 41 号墓出土品材质为木芯包铁片,万宝 汀 78 号墓出土品材质为木芯包金铜片 ( 图三, 4) ,而地境洞 1 号墓出土品存在是铁镫( 金属镫)

高句丽墓葬和壁画

高句丽墓葬和壁画

高句丽墓葬和壁画吉林集安和辽宁桓仁境内,发现大批高句丽墓葬,内部绘有精美壁画。

这些墓葬属高句丽王国晚期墓葬,其中半数以上的墓群是高句丽国王、王后或是贵族的墓,墓中大部绘有精美细致的壁画,反映了那个时期的一些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高句丽独特的墓葬风俗对其周边的区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载PDF格式《高句丽墓葬和壁画》东北吉林集安县境内,学名叫“集安洞沟古墓群”的高句丽墓葬,是吉林省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古墓群之冠。

有高句丽国建国700多年间遗留下来的墓葬达1万余座,仅现存较为完好的就有7160座之多。

这些古墓群分布的范围极广,绵延几十里,加之墓类繁多,内涵博大精深,不可小觑。

高句丽洞沟墓葬群将军陵-东方金字塔这个洞沟古墓群里著名的古墓壁画,绘于墓室土壁上,非常精美的壁画哟!高句丽洞沟精美壁画这些高句丽壁画是研究公元5世纪至6世纪,高句丽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洞沟墓葬群其中有一个将军陵,被称为“东方金字塔”,底面积960平方米,由1100多块巨型花岗岩石条堆垒砌筑而成,其最小的护坟石都有15吨重。

这个建天集安城东北4公里龙山脚下悬崖上的将军陵,据考为二十代王长寿王陵,造型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将军坟墓基长31米,高12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7级阶梯,墓体建筑雄伟,造型明快庄严,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的一个缩影。

高句丽墓葬群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历史上存在了705年的高句丽少数民族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

高句丽王城外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发现的八卦图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八卦图实图。

高句丽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

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

韩国美术史

韩国美术史

1,论述高句丽壁画发展过程。

高句丽是三国之一, 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其古坟文化, 在形式分为两种: 一是石塚, 一是石室封土坟, 大部分壁画出现在这类墓中。

中心一为中国吉林省的集安(古称“国内城”), 一是朝鲜的平壤。

时间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4——5世纪)墓: “T(品)”的形式, 多室墓, 主要画的是墓主人生活风俗和肖像画。

中期(5——6世纪)墓:“吕”形式, 二室墓, 主要画的是人物风俗画和四神图。

后期(6——7世纪》墓:“口”形式, 单室墓, 比较强调的是四神图。

平壤地区的早期墓葬:安岳三号墓, 357年, 黄海道安岳郡龙顺面柳雪里, 1949年发现。

以前室为中心的T(品)”形多室墓。

西侧有墓主夫妇像和起居壁画, 和河北安平汉墓墓主肖像的关联, 关于墓主的身份引发争论, 一说是冬寿, 一说是高句丽美川王。

在题材上与东汉墓葬有着继承和变化: 与儒家思想相关的古代圣人、忠孝人物、烈女题材和祥瑞图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庖厨、车马、行列图等世俗题材和女性题材。

侧室屋顶和墓主肖像中的莲花图案, 与佛教因素的介入有关。

德兴里壁画墓, 408年, 平安南道大安市德兴里, 壁画分为两层, 上层神话传说, 如升仙辟邪图像、牛郎织女传说和狩猎图像, 其中人头鸟身的形象可能与佛教的传入有关。

下层主要表现日常生活。

前室后室北壁都出现墓主像, 前者是公共的对外空间, 绘画技法上应用是透视法, 后者是私人空间。

前室西壁有《十三郡太守来拜图》, 后室西壁出现建筑、人马图像, 东壁有莲花纹,2.平壤地区的中期墓葬双楹塚, 平安南道龙冈郡池云面真池洞, 5世纪, 前室后室之间有八角形石柱, 与早期相比, 无侧室, 前室面积缩小, 功能退化, 图像变得简单, 大多是装饰花纹。

后室北部的《墓主夫妇坐像》表现形式与神像相似, 大小与其他人物无如同生活中的私人空间。

与后来的风俗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室顶的莲花花纹已经稳定下来。

高句丽壁画墓四神图像与中国的天文学_神话学

高句丽壁画墓四神图像与中国的天文学_神话学

〔作者简介〕 张碧波,男,1930年生,195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班,1985年起工作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国北方文化史、东北民族与疆域,邮编150080。

2005年第1期(总第81期)北方文物NORTHERN C U LT URA L RE LICS NO 1112005T OT A L 81〔民族史论〕高句丽壁画墓四神图像与中国的天文学、神话学张碧波〔关键词〕四神图像 天文学 神话学 文化归属〔内容提要〕高句丽的文化归属问题是高句丽历史文化学的薄弱环节。

从高句丽壁画墓四神图像的文化考察入手,深入揭示其四神图像的文化渊源于中华古老的天文学与神话学,其壁画属于中国古老神话的综合体,四神图像的文化功能在于护送亡者升天。

在西汉壁画墓与高句丽壁画墓的比较中揭示出二者属于一个共同的历史文化体系,对高句丽的中华文化归属问题作出明确的判断。

〔中图分类号〕K 89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83(2005)01-0060-08 高句丽壁画墓是高句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壁画墓四神图像涉及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与神话学,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及其所显现的文化功能,又是判断高句丽壁画墓的文化性质,进而成为判断高句丽文化归属的切入点。

高句丽壁画墓的年代学考察据中外考古学界统计,现已发现的高句丽壁画墓近百座,根据其形制与壁画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年代分期。

杨泓认为“高句丽壁画墓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多室墓,石材处理粗糙,形式大小不一,主室四壁绘墓主人生活起居,墓顶用日、月、星辰、奇兽珍禽等以象征天空,石上先涂白灰,其上作画。

第二期总的特点是生活题材仍旧存在,但四神像逐渐兴起,有取而代之的趋向。

墓制由多室变向单室,抹角叠砌制度出现、发展并成为定制,石材处理仍粗糙。

第三期特点是四神图像成为壁画主要题材,墓室为方形单室,前置一较长通道,墓顶结构发展为成熟的抹角叠砌,石材处理非常工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在吉林集安县城东4公里处,从麻线沟到长川一带的洞沟盆地上,分布着自4世纪至7世纪上半叶的高句丽王室、贵族墓群,排列有序,规模悬殊,有近万座之多。

在吉林集安县城东4公里处,从麻线沟到长川一带的洞沟盆地上,分布着自4世纪至7世纪上半叶的高句丽王室、贵族墓群,排列有序,规模悬殊,有近万座之多。

有的墓室绘有绚丽多彩的壁画,或有墨书题记。

已发现的壁画墓中,比较重要的有角抵墓、舞踊墓、三室墓、四神墓、通沟12号墓、长川l号墓、五盔坟4号和5号墓等。

前期壁画,多画在墓室的粉白壁面上,主要描绘贵族生活,是高句丽社会风俗的生动写照。

画面单线平涂,运笔朴拙,设色单纯。

中期壁画,出现了四神图,在长川1号墓中还出现了佛像和菩萨像,内容更为丰富,线条较为豪放。

晚期壁画,直接画在平整的石面上,个别还安有鎏金铜片和绿松石。

藻井画伏羲、女娲、日月星辰和飞天等。

色彩浓重绚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