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离讲义过程热力学

合集下载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义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引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热现象无处不在。

从烧开水时的水汽蒸腾,到冬天取暖时的热量传递,热的变化和流动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用来描述热现象中能量转换和传递的重要规律。

想象一下,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相互接触,热量会自发地从热的物体流向冷的物体,直到它们的温度相等。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热量不会自发地从冷的物体流向热的物体呢?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有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表述,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假如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有一台没有外接电源的冰箱。

如果热量能够自发地从冰箱内部的低温区传递到外部的高温环境,那么冰箱内部就会越来越冷,而房间却不会因为接收了这些热量而有任何其他变化。

但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再比如,有一个热机,它从高温热源吸收了一定的热量,并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有用功。

如果能够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完全转化为有用功,而不向低温热源排放任何热量,那么这样的热机就是“永动机”,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揭示了自然界中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什么是不可逆过程呢?比如说,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墨水会逐渐扩散,最终使整杯水都变得有颜色。

但是,我们不可能让这杯已经混合均匀的水自动地恢复到墨水和清水分离的状态。

再比如,一块光滑的冰块在常温下会逐渐融化成水,而这些水不会自动地再重新凝结成原来形状规则的冰块。

这些过程一旦发生,就无法自发地逆向进行,这就是不可逆过程。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正是说明了这类不可逆过程的方向性。

物理化学讲义0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化学讲义0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要求1.掌握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各种系统、环境、热力学状态、系统性质、功、热、状态函数、可逆过程、过程和途径等。

2.能熟练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功与热的取号,会计算常见过程中的和的值。

3.了解为什么要定义焓,记住公式的适用条件。

4.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能熟练地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可逆或不可逆的等温、等压和绝热等过程中,的计算。

5.掌握等压热与等容热之间的关系,掌握使用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掌握与之间的关系。

6.了解Hess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学会用Kirchhoff定律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摩尔焓变。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学好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学好化学热力学的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了在恒定组成的封闭系统中,能量守恒与转换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就要掌握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通过听老师讲解、看例题、做选择题和做习题等反反复复地加深印象,才能建立热力学的概念,并能准确运用这些概念。

例如,功和热,它们都是系统与环境之间被传递的能量,要强调“传递”这个概念,还要强调是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的传递过程。

功和热的计算一定要与变化的过程联系在一起。

譬如,什么叫雨?雨就是从天而降的水,水在天上称为云,降到地上称为雨水,水只有在从天上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才被称为雨,也就是说,“雨”是一个与过程联系的名词。

在自然界中,还可以列举出其他与过程有关的名词,如风、瀑布等。

功和热都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但是,它们一定要与传递的过程相联系。

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被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除热以外,其余在系统与环境之间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

传递过程必须发生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传递的能量既不能称为功,也不能称为热,仅仅是热力学能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

同样,在环境内部传递的能量,也是不能称为功(或热)的。

例如在不考虑非膨胀功的前提下,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燃烧甚至爆炸等剧烈变化,由于与环境之间没有热的交换,也没有功的交换,所以。

2分离过程热力学

2分离过程热力学
平衡状态比较简单。实际分离过程相当复杂,不易正确 地进行研究,故常用简单平衡体系模拟实际分离过程。
孤立体系都有自发趋向平衡的趋势。但不同体系建立平 衡的速度可能相差较大(化学动力学问题)。
分离过程都需要对物质进行输运。物质的输运是在化学 势梯度驱动下组分移向平衡位置的一种形式。
大多数分离过程的输运速度比较快,可近似看成是在平 衡状态下完成的。
N/NA=n Ni/NA=ni
(NA为阿佛伽德罗常数,6.02221023; n为总摩尔数)
(Ni为第i种组分的摩尔数)
(接下页)
2分离过程热力学
16
统计热力学方法推导混合熵
根据统计原理,混合后体系中各种分子平均分布几率:
=N / Ni
根据波茨曼分布,有:
Smix=kln =k ln(N / Ni) =k (lnN lnNi) (波茨曼常数k=1.3810-23 JK-1)
Ssep =-Smix (两种过程的始终态对应相反) 绝热体系中混合后形成均相理想体系:
Smix>0 自发过程; Ssep < 0 非自发过程
2分离过程热力学
15
统计热力学方法推导混合熵
设体系有i种独立组分,每种组分i由Ni个分子组成,体系总 共有N个分子。
xi
Ni
Ni
Ni N
i
(xi为混合后第i种组分摩尔分数)
2. 分离过程热力学
2.1 化学平衡
2.1.1 封闭体系的化学平衡 2.1.2 敞开体系的化学平衡 2.1.3 有外场存在时的化学平衡
2.2 分配平衡
2.2.1 分配等温线 1.2.2 分配定律
2.3
2分离过程热力学
1
对分离的要求
分离因子尽可能高 所需分离剂或能量尽可能少 产品纯度尽可能高 设备尽可能便宜 操作尽可能简单 分离速度尽可能快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义在我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时,热力学定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基石。

其中,热力学第二定律更是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房间里的冷空气不会自动地将热量传递给室外更冷的空气,从而使房间变暖。

这是因为热量的传递具有方向性,总是从高温处流向低温处。

开尔文表述则说: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通俗地讲,就是不存在一种热机,它能够在只从一个热源吸收热量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地做功并且不产生任何其他变化。

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此重要呢?它实际上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关的现象。

比如,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并不能完全转化为推动汽车前进的有用功,而是有很大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这是因为要将热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再比如,当我们把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它会逐渐冷却,最终与周围环境达到相同的温度。

但相反的过程,即这杯已经冷却的水自动重新变热,而周围环境不变,是不会发生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对宇宙的演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这一定律,宇宙中的熵(用来描述系统的混乱程度)总是趋向于增加。

这意味着宇宙从有序走向无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从微观角度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有其解释。

在微观世界中,分子的运动是无序的。

当发生能量交换或物质转化时,无序度往往会增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能量利用方面毫无办法。

虽然无法违背这一定律,但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和优化系统,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熵的增加。

例如,现代的热机技术在不断发展,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能够使热机的效率有所提高。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讲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讲义在我们深入探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之前,让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身。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则说: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定律存在呢?要理解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探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微观世界中的分子运动。

在任何物质中,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分子的运动状态是极其多样的。

假设我们有一个容器,里面被隔板分成了两部分,左边是高温区域,右边是低温区域。

当隔板被抽掉后,高温区域的分子会与低温区域的分子相互碰撞和交换能量。

从概率的角度来看,高温区域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低温区域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小。

在碰撞过程中,更有可能出现高温区域的分子将能量传递给低温区域的分子,而不是相反。

这就导致了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最终使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温度趋于均匀。

如果要让热量自发地从低温区域传回到高温区域,就相当于要求在大量的分子碰撞中,低温区域分子持续地将更多的能量传递给高温区域分子。

从概率上来说,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也就解释了克劳修斯表述。

再来看开尔文表述。

假设我们有一个单一热源,要从这个热源吸取全部热量并将其完全转化为有用功,不产生其他影响。

从微观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要让所有参与能量转化的分子都朝着一个完全有序的方向运动,从而完成有用的功。

然而,由于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要让它们全部协同一致地朝着一个方向运动,实现完全的有序,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实际情况中,总会有一些分子的运动方向与期望的方向不一致,导致能量的散失和浪费。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我们引入“熵”这个概念。

熵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无序程度。

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第1、2节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新人教

高中物理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第1、2节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新人教

第1、2节功和内能热和内能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的过程。

2.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即ΔU=W。

3.热传递: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

4.系统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ΔU=Q。

5.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且具有等效性,但二者实质不同。

一、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2.代表实验(1)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度上升。

(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二、功和内能1.内能的概念(1)内能是描述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

(2)在绝热过程中做功可以改变热力学系统所处的状态。

2.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1)表达式:ΔU=W。

(2)外界对系统做功,W为正;系统对外界做功,W为负。

三、热和内能1.热传递(1)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

(2)过程:温度不同的物体发生热传递,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和内能(1)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即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热量: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3)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①公式:ΔU=Q。

②物体吸热,Q为正;物体放热,Q为负。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2)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3)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效果上是等效的。

(√)(5)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小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第2讲热学_热力学第一定律、活塞过程.教师版

第2讲热学_热力学第一定律、活塞过程.教师版

知识点睛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在热学中的体现,是解决所有涉及动力学过程的热力学题目 的基础。

“活塞”是连接两个互相分离的腔体的一种装置。

由于活塞通常可以自由移动,因此问 题会变得十分复杂。

然而,活塞题通常的特点是烦而不难,希望同学们能够耐心求解。

本讲 将向您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一些活塞过程。

学完之后能给你的同学讲明白这几个问题,就算成功了:1) 为什么内能之和状态有关,做功和吸热与过程有关,为什么比热是与过程有关的,而不只是材料的属性。

2) 当活塞两边压强不一样的时候,算体积功,应当怎样选择用哪一边计算。

热力学第一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体现。

当系统与外界间的相互作用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两种方式时,设系统内能增加量为 ∆E 。

在这一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 Q ,外界对系统做功为 W ,则 ∆E = Q + W 。

式中各量是代数量,有正负之分。

系统吸热 Q >0,系统放热 Q <0;外界做功 W >0,系统做功 W <0;内能增加。

△E>0,内能减少△E<0。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普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具体表 现。

活塞过程泛指容器中有活塞的气体过程。

通常气体过程是要求准静态的,因此活塞在任意时刻都受力 平衡。

这是沟通两个腔体中的气体的一个条件。

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即可解决大部分 活塞问题。

还有一类特殊的活塞问题,是求解在平衡状态下,活塞偏离平衡位置的小振动。

通常,如果没有特殊 说明,那么我们取气体的绝热模型。

我们把满足 PV n=常量的过程称为多方过程,其中 n为多方系数。

n=1 时,即为等温过程,n=γ时为绝 热过程,n=0 为等压过程,n=∞为等体过程。

高二物理竞赛 第 2 讲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活塞运动本讲导学2通常,我们可以运用热学和力学来计算我们的大气层高度。

一个模型是等温模型,它假设各个高度的 大气是等温的,进而求解。

另一个模型是绝热模型,它假设气体的热交换是不充分的,不同高度的大气满足绝热关系:PV γ=C 。

化工分离过程讲义(第1讲)资料

化工分离过程讲义(第1讲)资料

工程问题
分离过程在化工过程中的作用
为化学反应过程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料,清除对反应和催化剂有害的杂质,减 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品的收率。
对化学反应中的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合格的各种化工产品,同时使 未反应的反应物循环利用
分离过程在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 用。
化学工业
对原料〔如石油,煤等〕原料进行化
学或物理加工加工,改变物质的结构或组 成,或合成新物质,获得各种有用产品的制 造工业.
化工过程 (Industry Chemical Processes)
Chemical process is is a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ts in which raw materials are changed or separated into usefull products
产品1 产品2 产品n
能量分离剂 ESA 物质分离剂 MSA
借助一定的分离剂,实现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级(Fractionalization)、浓 缩(Concentration)、富集(Enrichment)、纯化(Purification)、精制 (Refining)与隔离(Isolation)等的过程称为分离过程。
石油炼制过程基本流程
石油化工过程框图
CO+H2 甲烷
裂解汽油
石脑油
烯乙
石油炼制
乙烯裂解炉
轻柴油
丁二烯抽提
Cl2
烯丙 食盐
氯碱装置
H2 CO+H2 空气 空气分离
甲醇合成 芳烃抽提 低压聚乙烯 氯乙烯
C4馏分 环氧氯丙烷
苯酚丙酮 丁辛醇 合成氨 烧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