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女性维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可编辑版】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于妇女权益保障的汇报材料自建国以来,我国妇女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
公民对于妇女权益保障的认知程度和评价以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不断得到了提高和加强,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群众团体等妇女权益保障机构为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
法律既提供妇女争取平等机会的依据,也为权益受侵害的妇女提供可靠救济。
实践也证明,权益保障是妇女事业发展进步的坚实支撑,在法律的保护伞下,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充分焕发能量。
然而,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封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至今仍然大量存在,女性作为“半边天”仍然没有达到“男女平等”的地位,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妇女权益遭遇诸多挑战,从法律平等走向事实平等的道路绝非坦途。
一、当前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社会政治参与方面,参与社会管理和决策的程度不够高;一是妇女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与男性有较大的差距。
女性的参政意识较男性而言仍显得相对淡薄,领导岗位女干部数量偏低,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明显存在着男强女弱的现象。
二是女性社会事务参与度和参与意愿低于男性。
二是劳动权益方面,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一是女性因为性别在就业、再就业中受到歧视的现象较男性突出;二是妇女享受的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
三是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落实不到位。
四是男女两性职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女性工作职位和晋升机会处于较为不利的位置。
三是文化教育权益方面,妇女的整体素质仍不够高,整体受教育的机会少于男性。
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家庭不愿为女孩提供教育投入,女童入学率低与男童,而辍学率高于男童。
妇女维权工作现状调研思考

妇女维权工作现状调研思考随着女性平等意识的不断提高,妇女维权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妇女维权工作面临着多重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简要分析当前妇女维权工作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能够关注到问题的背后和解决问题的根本。
一、现状分析1.制度的薄弱性尽管近年来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大的困境仍然在于这些制度的薄弱性。
现实中,仍有许多执法部门对于妇女维权冷漠无情,只是将调解作为对事情处理的唯一方法。
如此不但无法解决还会有效的促进社会矛盾的激化。
2.社会舆论和保守传统的束缚尽管女性再怎么强调自己的平等和自主,但往往受到社会舆论和保守传统的束缚。
比如,仍有很多地方对于女性的生理特点、相貌、年龄等都有极为苛刻的规定,对于妇女的就业、学习、财产、夫妻关系等必须受到严格的社会道德约束,这样的情况不光是对于女性权益的限制,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挑战。
3.文化领域的背离在当下娱乐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环境下,绝大部分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通常是强者失败,等待被救,需要人保护的被动形象。
这样的背离往往会对女性的行为进行隐性的贬低和侮辱。
二、解决措施1.完善相关制度并加强执法政府应当继续加强妇女维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并将妇女权益维护纳入执法部门的常规重点工作之中。
法律在制定时还应当明确制度的内容、法律的条款,让妇女能够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权力,更加便利的去执法部门进行咨询。
2.推行公益教育社会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教育等方式,加强对于女性维权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并且需要教育机构在校园内普及性别教育,打破传统观念,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和创造事业。
3.加强文化领域与教育的正向引导在文化领域中。
政府可以通过编排和导演工作,尽量避免对女性形象的无谓污名化,形成对于女性坚强、勇敢、自主的肯定。
同时,还要在娱乐领域内加强对于群众的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到尊重和平等。
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引言女职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职场中,女性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重点探讨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一:性别歧视存在的问题1.薪酬差距:女职工普遍薪资待遇较低,相同工作岗位的女性往往得到的薪酬明显低于男性。
2.晋升机会有限:女职工在晋升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晋升通道往往被男性主导,女性的晋升机会有限。
3.怀孕和生育的歧视:女职工怀孕和生育会受到歧视,有些企业甚至存在辞退孕妇的情况。
4.职业发展受限:女性在部分行业或岗位上存在更大的职业发展束缚,如一些高风险、重体力劳动等行业。
建议1.加强法律法规的保护:完善性别歧视相关法律法规,严禁雇主对女职工进行性别歧视,提高违法成本。
2.提高女性薪资待遇: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确保女性薪资待遇与男性同岗位相当。
3.创造平等的晋升机会:建立公正的晋升机制,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给女性,鼓励女性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层。
4.禁止孕妇辞退行为:制定相关政策,明确禁止在女职工怀孕和生育期间进行辞退。
问题二:工时和工作条件存在的问题1.长时间工作:一些行业中,加班现象比较严重,女职工在家庭和工作之间难以平衡。
2.缺乏弹性工作制度:女性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传统的工作时间限制了她们的选择。
3.不良工作环境:一些岗位上艰苦的工作条件对女性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如工业制造业中的重体力劳动。
建议1.倡导工作生活平衡:鼓励企业提供弹性工作制度,如弹性工作时间和远程办公,帮助女职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2.改善工作环境:企业应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减少对女性身体健康的风险。
3.安排适宜的培训机会:提供适宜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女职工提升工作能力,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问题三:性骚扰和侵权行为存在的问题1.性骚扰:女职工常常受到性骚扰,有时员工内外之间都存在这种问题,而且由于害怕报复,受害者往往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妇女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妇女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妇女权益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各国都在努力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实现。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妇女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性别歧视是妇女权益保护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在许多社会中,妇女面临着不平等的待遇和机会限制。
例如,在一些国家,妇女的工资普遍低于男性,且很少担任高级职位。
此外,许多妇女仍然遭受家庭暴力和性侵害的威胁,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解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法律,禁止性别歧视和家庭暴力。
同时,应该加强对这些法律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认识。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和支持妇女参与政治和经济活动,以确保她们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其次,教育也是解决妇女权益保护问题的关键。
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妇女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还可以帮助她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经济地位。
因此,政府应该投资更多资源来改善妇女的教育条件,包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培训课程。
此外,教育机构也应该加强对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和尊重。
此外,妇女权益保护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非政府组织和妇女组织在推动妇女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和支持受害者等方式,为妇女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媒体也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报道和宣传妇女权益保护的问题,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关注。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解决妇女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应对妇女权益保护的挑战。
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妇女权益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妇女权益保护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们也有许多解决方案。
通过政府的努力、教育的改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全面保护。
妇女权益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大势和妇女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变化,与妇女权益有关的问题和纠纷呈上升趋势,根据妇女权益保障和妇女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较为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妇女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婚姻家庭矛盾是困扰广大妇女的主要问题。
在各镇各村妇女的来信来访中大部分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很多妇女在面临离婚、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等问题时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其中包括:1、离婚妇女经济权利维护难。
由于大多数妇女婚后随丈夫居住,许多夫妻住房是男方的产权或购买的部分产权,离婚时一旦分割房产,走出家门的多数是妇女,因为她们不拥有产权。
所以,在离婚案件中,有部分妇女在夫妻感情破裂时并不是因为对婚姻保留希望而继续维持关系,重要原因就是顾虑离婚后自己生活无着落;2、由于受男尊女卑封建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农村,夫妻稍有口舌,丈夫张口即骂,抬手则打,而作为“家务事”,旁观者避之不及,不少妇女的身心健康遭到严重威胁;家庭暴力取证难,许多妇女受到伤害时,没有及时取证,或难以取证,诉讼中对方不承认时,就无法举证,往往在离婚判决时无法得到法律有力的保护。
(二)大量流动的外来妇女的无序管理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隐患。
流动妇女一定程度上处于游离与城市和乡村间的“边缘人”状态,在流入地,由于脱离了序列化的组织体系,在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获得上产生了很大制约。
其中包括:1、作为女职工,大部分参加社会保险的妇女相对较低,享受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生育保险的普及率偏低;2、大多流动人口妇女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从事体力活的占多数。
尤其在规模较小的企业,要求工作时间较长,并且以计件工资多劳多得的形式,大部分劳动妇女为追求高报酬而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3、一些外来打工者非法姘居,生儿育女,一旦发生纠纷,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三)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遭受损害的情况屡见不鲜。
当前妇女权益保障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妇女权益保障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当前妇女权益保障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一是就业性别歧视。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水平,虽然现在男女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但由于女性所承载的家庭特殊生育责任以及和男性不同的工作方法、为人处世方式,让她们在日常求职、就业过程中遭到或多或少的就业性别歧视。
比如,以同样的条件去应聘工作,一般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男性。
前段时间媒体还报道,有许多企业在面试时询问女性求职者婚育情况,对部分未婚育者存在拒绝态度。
二是合法权益易受侵害。
广大的妇女作为一个传统上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存在权益受到侵害现象。
比如,西部部分地区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经济条件差,许多家庭不支持女孩子上太多的学而总想着尽早给嫁出去,导致她们辍学现象严重受教育程度低;一些年轻女性特别是没有防卫能力的未成年儿童,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人身侵害,后果极其严重。
三是家暴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自古以来的男权政治以及女性特殊的性格特点,一些男性腐朽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广大的农村妇女一般没有自主经济收益,导致小部分丈夫对妻子吆三喝四、一有矛盾或不愉快就把她当做出气筒辱骂甚至进行家暴,严重侵害妇女权益。
同时,许多妇女为了家庭或孩子一味选择忍气吞声,助长了对方有恃无恐,破坏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对策措施一是加强就业招聘监管。
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劳动法》以及近期发布的《促进妇女就业通知》文件要求,加大对各类招聘活动的监管以及对损害女性职工权益企业的打击力度,通过警告、罚款等方式对企业用人行为进行规范。
同时,国家可以通过补贴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
二是依法保障妇女权益。
教育、宣传等部门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群众改变传统观念,普及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家庭所带来的好处,让他们自觉送孩子上学去。
公安、司法机关要严厉打击猥亵、性侵等恶劣犯罪行为,从严从重判处刑罚,并向社会公布违法人信息,形成强大震慑。
妇女权益保护、平安家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妇女权益保护和平安家庭建设在当今社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妇女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1. 性别歧视和偏见:在一些领域,性别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导致妇女在就业、教育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
2.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然而,由于社会认知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家庭暴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3. 妇女参与决策不足:在一些领域,妇女参与决策的程度仍然较低,导致她们的声音和利益无法得到充分表达和维护。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性别平等教育: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重视,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
2. 完善法律制度:制定和完善反家庭暴力法律法规,加大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惩治力度,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3. 促进妇女参与决策:鼓励妇女积极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决策,提高她们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平安家庭建设存在的问题:1. 家庭暴力问题:家庭暴力是影响家庭平安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2. 家庭矛盾:家庭矛盾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家庭不平安,需要加强家庭沟通和调解。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家庭暴力防治机制:加强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家庭暴力防治机制,为受害妇女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2. 加强家庭沟通和调解:通过加强家庭沟通和调解,化解家庭矛盾,维护家庭和谐,促进家庭平安建设。
总之,妇女权益保护和平安家庭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完善法律制度、促进妇女参与决策、建立家庭暴力防治机制和加强家庭沟通和调解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保障妇女的权益和推动平安家庭建设。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现状及建议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现状及建议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目前工作现状以及可能的改进建议:现状:1. 暴力和虐待问题:妇女和儿童仍然经常受到各种形式的暴力和虐待,包括家庭暴力、性侵犯、儿童劳工等。
许多案件仍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
2. 教育和机会平等:妇女和女童在访问教育和获取同等机会方面仍存在巨大的不平等,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中。
3. 健康和营养:许多妇女和儿童没有足够的医疗服务和适当的营养,导致健康问题和发展障碍。
4. 儿童婚姻和青少年怀孕:早婚和青少年怀孕是一个仍然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女童的教育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5. 经济机会和就业:妇女和女童在就业和经济领域面临着性别歧视和限制,他们往往没有平等的工作机会和相应的薪酬。
建议:1. 加强法律保护:各国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和制度来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并提高执法力度,确保违法行为受到严厉的惩罚。
2. 提供教育和意识普及:提供普及的教育,特别是对妇女和儿童权益的教育,以促进社会对他们权益的认识和重视。
3. 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加强妇女和儿童的医疗和保健服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中,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及时和适当的医疗照顾。
4. 应对早婚和青少年怀孕:推广性教育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服务,以减少早婚和青少年怀孕的发生率,同时提供帮助和支持给那些已经受到影响的妇女和女童。
5. 促进女性经济参与:推动平等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并提供技能培训和支持,以增加妇女和女童的经济机会和自主性。
这些建议是为了加强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并促进他们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全面发展。
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合作共同努力,以确保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和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女性维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市女性维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01X年12月1日是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护法》的正式实施日。
它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行性骚扰、禁止性别歧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内容,特别强化了对妇女权益保障的刚性规定和妇女自身的法律救济渠道,这为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的一年里___市女性维权的情况如何?新的一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这不仅是___市委、市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我市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此,我们对设在___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女性维权专线电话(88963838)和女性来访咨询共800余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___市女性维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统计表明,我市的女性权益的保护总体上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在市委和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妇女的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妇女的法律维权意识也不断提高。
但是,我市女性权益保护的形势并不乐观,女性权益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婚姻家庭、劳动权利、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等方面更是如此。
这三类分别为351例,96例,41例,约占总数的4
4、1
2、5。
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市女性维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女性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的程度仍然偏低。
在咨询的801例中,反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的仅2例,这说明女性的参
政意识较男性而言仍显得相对淡薄,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
目前我市妇女在各行业中参与管理的数量较少,女干部任职比例低、副职多、正职少、基层女干部来源不足,女性公务员比例较低,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
2、女性婚姻家庭权利受到侵犯的问题十分突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市女性在婚姻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一是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案例明显上升,201X年为27例,201X年则上升为43例,占婚姻家庭类总数的12左右,但低于全国30的水平。
二是婚外情、包二奶现象比较普遍,已成为破坏婚姻家庭稳定的“头号杀手”。
在咨询离婚的203件案例中,因婚外情导致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有71例(男性64例,女性7例),因双方感情不合而要离婚的有35例,因男方赌博咨询离婚的有12例,因男方吸毒而离婚的有1例。
三是非法同居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女性非法同居案例达31例,年龄最大的为60多岁,最小的年仅16岁,同居时间最长的达11年,其中生育子女的有11例。
在咨询非法同居的案例中,95涉及共同财产的分割,32涉及子女的抚养问题。
非法同居带来的社会危害极大,它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也常常为日后的违法犯罪行为埋下了隐患。
3、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不令人乐观。
女性就业是妇女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尽管《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但目前妇女在劳动权益方面受到的侵害仍然很严重。
在96例劳动权益类纠纷中,50的女性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40女性反映单位不发、扣发和拖欠工资现象非常普遍,60的女性反映企
业没有办理工伤保险。
此外,在就业、再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一些私企和外资企业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对女职工的培训、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等劳动权益和禁忌劳动、“四期”保护等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生产安全防护措施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等等。
4、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不容忽视。
在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在我市农村部分地区女性拥有承包土地的比例要比男性低的多,而完全没有土地的女性的比例则比男性高出许多,与此相对应,女性享受村里土地分红等利益的比例也比男性低。
而出嫁女性和离婚的女性的土地承包权益被剥夺现象尤为严重,比例高达90左右。
5、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较差。
在婚姻家庭方面,咨询离婚的203件案例中,近五分之一的女性不知对方不同意离婚时可向法院起诉离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双方签订离婚协议就算离婚了,有的女性甚至错误地认为同居一定时期就属事实婚姻。
在劳动权利保护中,一半以上的女性不知道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有哪些,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规定更是知之甚少。
因此,当自己合法的劳动、人身、家庭婚姻权益受到侵害时,或因害怕下岗失业、或因害怕打击报复、或因害怕家庭破裂,往往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而不敢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___市女性维权的对策女性权益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广大妇女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建立。
因此,这不仅仅是女性个人的私事,更是国家和社会应
尽的责任。
针对我市女性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女性权益的维护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
措施:
1、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实现真正
page的男女平等。
实现男女平等,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但更需要女性自身的努力,其努力方向就是女性独立,包括思想独立、经济独立和行为独立。
只有女性真正实现了独立,不再成为男人的附庸,女性的各项权利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法制宣传。
一是在制订“五五”普法规划中,加大对有关保护女性权益方面法律的宣传力度,加强她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二是加强反家庭暴力的宣传力度,使公众认识家庭暴力的本质,谴责家庭暴力行为,加强舆论监督。
三是加强反性别歧视、性骚扰的宣传,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倡导男女平等。
总之,要切实加强《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及《劳动法》的宣传力度,使女性学法、懂法、用法,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她们依法维权的能力,使她们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3、严格执法,重点解决当前女性权益保护中的难点问题。
各有关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在保障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方面,遏制和惩罚家庭暴力,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坚决制止重婚等破坏婚姻家庭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保障女性的劳动权益方面,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的责罚和监督机制,加强非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
在保障妇女的人
身权益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综合治理,在社会上形成抵制各种丑恶现象的局面。
4、充分发挥妇联和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在维护女性权一方面的独特作用。
一是要建立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各级妇联组织应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反家庭暴力工作,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及时、高效的救助。
二是推动维权工作社会化,要发展壮大行政、司法维权队伍组织,挖掘社会力量,调动有关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力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维权骨干队伍,提高维权工作水平。
三是完善女性维权网络格局,以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为出发点,完善以妇女维权热线和妇联信访窗口为主的咨询投诉网络,以妇儿工委有关成员单位为主体的司法保护网络,以法律工作者为骨干、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的法律救助网络,以预防犯罪、禁赌等自治组织为基础的妇女帮教网络,将维权工作着力点放在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力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