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之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教案标题: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对外汉语词汇,并能够正确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2. 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提高对外汉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理解对外汉语词汇。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对外汉语词汇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提高对外汉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对外汉语词汇应用于实际交流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2.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和课件,以便展示和演示对外汉语词汇的拼读和应用。
3. 教师准备各种学习活动和游戏,以提高学生对外汉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对外汉语词汇的兴趣。
2.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回忆已学过的相关词汇。
二、词汇教学(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对外汉语词汇的拼读和发音,并引导学生跟读。
2. 教师解释对外汉语词汇的词义和用法,并提供相关例句。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词汇拼写和填空练习,巩固对外汉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三、词汇运用(20分钟)1. 教师设计情境对话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对外汉语词汇进行口语表达。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对外汉语词汇进行书面表达。
3. 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对外汉语词汇的运用能力。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设计词汇游戏或竞赛活动,巩固学生对外汉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对外汉语词汇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提出对外汉语词汇学习的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外汉语词汇的运用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之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之词汇教学一课型初级汉语词汇课程二使用教材《现代汉语词汇学》三教学对象掌握50左右汉语词汇的小学生。
共10人,来自印度尼西亚。
四教学内容1、生词:8个2、重点词语:筷子、饺子、面条3、词组:一双筷子,吃饺子,吃面条五教学目标1、通过词汇的学习,能够准确把握所学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2、通过反复练习,能够熟练的讲出所学词汇及词组。
3、能够将所学词汇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六教学重难点掌握所学词汇的正确发音及用法。
七教学方法1、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设计互动的小组形式,展示学生的主体性。
3、讲练结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具使用多媒体、词卡、视频、图片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学习汉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你们对中国的美食有什么了解吗?能说一说你们知道的中国美食吗?嗯嗯,中国的美食有很多。
同学们知道的也很多,那你们认识这几张图片都是什么食物吗?(打开PPT,展示图片)是的,看来同学们都认识这几种食物,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几种食物的中文,以及它们的读音和书写。
(二)新词学习(多媒体显示饺子图片)同学们这张图片是什么呀?是的,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但是大家知道Dumping的中文怎么读吗?饺子。
下面带领大家读“饺子”(自己一遍学生三遍)吃饺子、我要吃饺子(引导学生相互说)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面条、玉米、包子、米饭、油条、鸡蛋等词汇。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们的国家就餐用什么餐具?那在中国吃这些美食,要用什么餐具,引出筷子一词。
(三)掌握新词1.引导学生自由组队,两人一组,每组分发新词卡片,两人随机抽出卡片让对方认读。
2.学生掌握新词后,随机两队成员抽卡让对方小组成员回答。
(四)新词词性1.引导学生回忆英语的词性,思考英语词性和汉语词性可能有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英语中美食的词性是什么。
3.引导学生人认识汉语名词。
(五)课外练习思考自己所掌握的汉字中,有哪些是名词?。
对外汉语词汇课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课教案一、基本教学情况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授课学时:45分钟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引导、讲解使学生学习、理解第十课名词的内容,并能通过一些例子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使用和应用名词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板书书写,并准备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才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来到中国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大家在中国最喜欢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很好,同学们说的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名词。
(板书课题:第十课名词)(二)讲解内容1.具有词缀标志的名词我们先来看下面几组词。
(板书:阿姨阿爸阿妹老师老婆老板)(导读)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这些词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称这种阿~、老~这种词为具有词缀标志的名词。
听起来有点难理解,但是你们不需要全部理解,在你们以后的学习中会接触到很多这种类型的词,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他们是名词。
这种类型的名词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板书:词缀+名词性词素动、形性词素+词缀)像这样的词缀性名词还有很多,比如木头、馒头、石头,剪子、袋子、胖子等。
(备用:导师医师设计师看法用法说法歌手助手能手)汉语呢,有一个有趣的特点,改一个词缀就会改变词的意思。
比较下面两个词缀:(板书:儿子)儿呢,一般用于比较小巧的事物,或有喜爱的感情色彩。
子呢,一般用于稍大的事物,或者有憎恶的色彩,也就是讨厌,不喜欢。
比如说小胖儿,我们就想到一个胖胖的小孩儿,要是说大胖子,我们就会想到一个很胖的成年人。
这就是区别。
2.名词在语法上的主要特点名词呢,在语法上有一些特点,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1)第一呢,是可以接受数量词组的修饰,但是一般不能直接跟数词结合,例如:两张桌子、一支笔。
那么我们来看这几组词:(板书:三十学生一酒瓶)这两个词就是错误的用法。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模板(共3篇)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模板〔共3篇〕第1篇:对外汉语词汇教案词汇微格教学教案课程名称:高级汉语词汇课使用教材:《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教学对象:成人高级班授课学时:15分钟一、教学目的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理解一些关于“春节”风俗的词语,并学会其读音、写法;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3、适当对这些关于“春节”风俗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二、教学要求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2、要求可以正确书写每个生词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生词 (1〕根底生词年俗祭灶扫尘拜年年画春联鞭炮〔2〕拓展生词送〔接〕灶作揖〔二〕短语挂年画贴春联放鞭炮四、教学方法直观法: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中国最重要的是哪个节日吗?” “知道。
是春节。
”“同学们之前是否接触过关于‘春节’的事物?对“春节”的风俗有所理解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答复〕“好吧,如今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春节”的一些风俗的词汇,以及认识一下中国春节文化。
”〔二〕讲解生词1、“年俗”的讲解〔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两遍〕〔2〕老师解释“年俗”的词义及其组合关系;〔3〕示意局部学生按座位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读。
〔学生读错时,老师先读一遍做示范,使学生有针对性纠正。
〕2、“祭灶”的讲解〔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两遍〕〔2〕老师解释“祭灶”的词义及其组合关系,并拓展两个新词“送灶”、“接灶”;〔3〕两遍教读完毕后,示意局部学生按座位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读“祭灶”、“送灶”、“接灶”这三个词。
〔学生读错时,老师先读一遍做示范,使学生有针对性纠正〕〔4〕老师在黑板写“祭灶”,重点突出“祭”字形上半局部的写法,联络“灶”的本义,告诉学生要注意“灶”的偏旁是“火”,并要求学生在练习本跟写。
3、“扫尘”的讲解〔1〕展示图片,问学生能得出图片里的人手里拿了些什么,学生答复;〔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教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词汇,扩大其词汇量。
2.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词汇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基础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教学。
2.常用词组和短语的教学。
3.词汇练习和巩固。
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通过问候和询问学生的汉语词汇水平来引发学生对词汇教学的兴趣和动力。
2.词汇教学(25分钟):
a.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词汇主题(例如食物、家庭、学校等),并由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列举相关的词汇,然后每个小组介绍他们的词汇主题,其他小组完成相关练习。
b.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选择相关的词汇进行教学和讲解,辅以图片、例句等形式进行说明和引导学生记忆。
3.词汇练习(15分钟):
a.词汇填空:教师给出句子,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入合适的词汇。
b.词汇配对:教师给出一系列词汇,学生将其与对应的释义进行配对。
4.课堂练习(15分钟):通过问答、对话等形式进行词汇运用练习,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词汇。
5.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并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词汇扩充和练习。
教具和资源:
1.教材、词汇卡片、PPT等教学工具;
2.图片、例句等辅助教学素材;
3.练习题、练习册等练习资源。
教学评价:
1.学生对词汇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在交流中运用词汇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3.学生在课后的词汇扩充和练习情况。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案例

她穿着裙子。背着书包。。。。
29.不停 bù tí ng
不停的走路
30、刚才 gāng cái
我刚才才见到她。现在又见到了。
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
31、会议 huì yì
她们正在召开会议。
32.中心 zhōng xīn
33.打盹儿 dǎ dǔn ér
小睡。多指坐着或靠着断续地入睡
累了就在靠在桌子上打个盹儿吧。
1.生词
挂(动词) guà 摆(动词)bǎi 干(动词)gàn 笑(动词) xiào 躺(动词) tǎng 长(动词)zhǎng 穿(动词) chuān 扛(动词)káng 讲话(动词) jiǎng huà 喜(形容词) xǐ 热闹(形容词) rè nao 浅(形容词)qiǎn 着(助词)zhe 副(量) fù 条(量) tiáo 不停(副词) bù tí ng
22.上身shàng shēn
20.西服 xī fú 21 .裙子 qún zǐ
22 .领带 lǐng dài 23.衬衫 chèn shān
24.帽子 mào zǐ
25.牛仔裤 niú zǎi kù
26、条 táng (量)
一条裙子。一条领带。一条围巾
27、副 fù (量)
一副眼镜。
28、着zhe(助)
挂(动词) guà 摆(动词)bǎi 干(动词)gàn 笑(动词) xiào 躺(动词) tǎng 长(动词)zhǎng 穿(动词) chuān 扛(动词)káng 讲话(动词) jiǎng huà
2.补充生词
进行(动词) jì n xí ng 躺(动词) tǎng 打盹儿(动词) dǎ dǔn ér
抽屉(名词) chōu ti 西服(名词) xī fú 领带(名词) lǐng dài 衬衫(名词) chèn shān 帽子(名词)mào zǐ 牛仔裤(名词) niú zǎi kù 抽屉(名词) chōu ti 彩旗(名词) cǎi qí 耳机(名词) ěr jī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教案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习掌握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2)学会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对话和日常交流;(3)认识和理解这些词汇在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汉语词汇,培养学生爱学习、善思考的情感态度;(2)增强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的教学和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这些词汇的学习,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国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中国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大家对中国文化有什么了解吗?”2. 词汇教学(15分钟)(1)老师出示卡片,上面写有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包括数字、颜色、食物等。
教师依次读出卡片上的词汇,并用中文解释其意思。
(2)学生跟读并模仿老师的发音。
可以进行单词对练,师生一起读,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练习。
3. 词汇运用(2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扮演中国游客,一个学生扮演导游。
导游向游客介绍中国的一些景点,并用到词汇进行交流。
(2)学生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如“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How do you say ‘hello’ in Chinese?”等,与同组的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回答,并用到所学的词汇。
4. 反馈和总结(5分钟)课堂结束前,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复习和总结。
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说出与之相关的汉语词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话交流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参与程度,可以判断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教学模板

对外汉语词汇教案教学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汉语词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词汇讲解:精选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景的常用汉语词汇。
2. 词汇练习: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巩固所学词汇。
3. 词汇应用: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词汇。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词汇。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汇。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用图片、实物、故事等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词讲解:呈现新词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解释词义,举例说明。
3. 词汇练习: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新词。
4. 词汇应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等,实际运用所学词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词汇的能力,如角色扮演、讨论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教材。
2. 图片:准备与教学词汇相关的图片,以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3. 实物:准备与教学词汇相关的实物,增强学生对词汇的感知。
4.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七、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
2. 注重词汇的实用性,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词汇进行教学。
3. 引导学生正确发音,注意语音的准确性。
4. 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词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词汇知识。
2. 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