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及楚辞简介

合集下载

屈原的简介和主要作品

屈原的简介和主要作品

屈原的简介和主要作品屈原,字子山,战国时期楚国楚怀王时的大臣。

自幼聪明过人,博学多才,为人深沉,性情孤高。

他的诗歌被誉为“楚辞”,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辩》、《雨月》等。

《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一首蕴含深意的长诗,全篇共有十七篇。

这首诗以屈原的亲身经历为蓝本,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纷争为背景,借景抒情,叙述了屈原离乡背井,流浪在外,独自面对人生起伏与荣辱得失的心路历程。

其中,“上无明堂,下无私室,以三杯酒,缩略吾述”,成为千古名句,表达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豪情壮志。

《天问》《天问》是屈原的一首哲理性诗歌,充满了信仰与探索的精神。

全诗以质问献给天地和君王的“十问”为主线,探寻人类的起源和归宿,谋求世界和谐。

这些问题,有些用常识推导,有些带有超自然的色彩,表现出屈原对传说和神话的关注,同时也表达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九章》《九章》是屈原的一首短篇诗集,共九章。

每一章都有一种独特的情调和主要的表达内容。

如《招魂》章节以悼念逝去的亲人为主题,勾起读者的思绪;《橘颂》章节浪漫恬静,展现了橘子的美丽;《远游》章节通过对远游的描绘,表现了对陶冶性情和观察世界的渴望,令人心旷神怡。

《九辨》《九辨》是屈原的一部议论文集。

全文共九篇,主要内容是对古时候一些离奇事物和迷信观念进行剖析和辟谣。

屈原反对迷信,主张崇尚科学精神,从中体现出他的民主思想和启蒙精神。

《雨月》《雨月》是一首清新唯美的赞美自然的诗歌,表现出屈原原始淳朴的情感。

该诗以描绘雨月的美丽怡人,烘托出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叠加,让我们感受到了屈原审美情趣的高雅和细腻。

总之,屈原的诗歌极具价值和艺术善美,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对后世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思想深邃,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性,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修养、情感体验和思考方式都有很大的启示。

屈原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屈原是中国古代诗人、政治家、爱国者、文化名人之一,他生活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间。

长沙人士屈赂之子,也是楚国文人,他的作品多数以楚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主题。

他的名字被广泛地铭记在中国的文化史之中,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屈原在人生的早期就展现了出色的才华。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熟悉音乐、书法、舞蹈、文学和政治。

据传说,他在十四岁时就在楚国音乐比赛中崭露头角,并随后成为了楚王吴王阆饶那里的侍卫。

在他成为文学家之前,屈原也曾担任过楚国政府的高级官员。

他曾在楚国虞衡的官府中担任过中书令一职,之后还曾担任过国吏。

在这个时代的楚国,有两个重要的政治派系,屈原以及他支持的派系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另一个派系则持不同观点。

在经历了一些外交冲突和政治危机之后,屈原意识到和平亡国的危险,随之便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

屈原的文学风格简单、浪漫、唯美。

他的作品以楚国文化为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称为“楚辞”,共有17篇。

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离骚》,这是一篇长达4000多字的卓越作品,这是一篇诗歌长篇史诗,它描绘了一个女孩脱离异族统治和她最终被恢复为楚国的灵魂的故事。

《九歌》是屈原的另一篇著名作品,这是一首歌集,内容与《离骚》相似,都有关楚国历史的传统与文化。

屈原的文学成就不仅是在文学上,他还是一位有巨大影响的政治家和爱国者。

依据历史记载,屈原在楚国末期,曾经对国家做出重要贡献。

他在思想层面引导楚国人民意识到“和平是国家发展和安定的前提”,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他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对楚国文化的贡献,甚至对中国文化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屈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

他的影响力超出了文化与文学领域,他的政治影响和爱国主义也同样重要。

虽然他已经逝去了数千年,但是他的名字始终被铭记在中国的文化史之中,他的思想、作品以及贡献都将继续为未来的一代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 《楚辞》2. 王钦敏主编,屈原的人生和艺术丛书,商务印书馆,20063. 屈原——中国古代文化的开拓者,2008,文化出版社。

《楚辞》简介及屈原《离骚》

《楚辞》简介及屈原《离骚》

把现实与神话境界、神话人物融为一体,
构成变幻多彩的情节和诡奇的意境,具有
浓厚的浪漫色彩。


《离骚》的艺术成就
• 3、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运用众
多比喻构成一连串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
离 骚
象,创造出一种寄托遥远,耐人寻味的意
境,开拓了我国诗歌以“香草美人”寄情
言志的表现手法。
• 4、《离骚》中自始至终奔涌着火山爆发
楚文化
①中原与南方文化的融合;
②信巫鬼,重淫祀: 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
乐鼓舞,以乐诸神。


二、 “楚辞”的文体风貌
1.句式:灵活自由,参差错落, 较多部分采 用六言,亦参杂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
2.语言:
大量采用楚国民间的口语和方言,
大量使用虚字作语气助词,如“兮”;
词采缤纷华美。


二、 “楚辞”的文体风貌
屈 • “ 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原 形容枯槁。”
• ——感受人生的痛苦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为世界承担苦难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原
【屈原的文化人格】
• ②恋美情结的执著者
• 自恋:
屈 原
• 对自身高洁人格的自信与坚守。
• 他恋:
• 美人之恋、美政之恋、美物之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积累整合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骚 一首体制宏伟、富有 深度、充满想象与幻 想的政治抒情长诗。

屈原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名字呢

屈原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名字呢

屈原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名字呢屈原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出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

作为楚国的重要官员和文化人物,屈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并对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进行分析。

屈原的生平屈原出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其家族是楚国贵族。

他在年轻时就展示出了杰出的才华,在楚国的政治圈子中声名鹊起。

公元前278年,屈原被任命为楚国的左徒。

他以诗歌和政治家的身份参加了楚国的政治活动,为楚国的繁荣和强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屈原最终却遭到了被贬,他在楚国丹阳的沉鱼楼上写下了著名的《离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对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也是屈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离骚》是由长达四千多字的诗篇和一百多篇赋组成的。

这个作品表达了屈原对自己的人生的思考和反思,也表现了他对自己深刻的痛苦和自我怀疑。

屈原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用动人的语言表现了他对自己各种情感的抒发,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楚国的忧虑和担忧。

此外,“楚辞”是屈原的另外一个代表作,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学成果之一。

《楚辞》集合了屈原的大量诗歌,涉及了很多主题,例如爱情、人性、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

屈原在“楚辞”的创作中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传统,突出了文学的情感和情感方面,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并为后世的文学家提供了模板和启示。

屈原的作品评价屈原的诗歌以其清新深刻、语言优美动听、思想深邃、感情真挚而被后人誉为“诗神”。

《离骚》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之一,其表现了屈原对自己文化的追求和对个体生命的反思,其遣辞造句和形象意象非常具有创造力和感染力。

《离骚》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冠军之作。

屈原在构思《楚辞》的时候,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投射到了人性、爱情、抗争、神话、历史、政治等方面,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屈原的简介和诗词名句

屈原的简介和诗词名句

屈原的简介和诗词名句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

其父亲为楚国的宦官,早年曾任楚国的令狐官,后来因不满楚国当时的政治腐败而辞去官职,流落到了江南。

屈原自幼聪明,善于文学,曾经担任过楚国的左徒和大司马。

他一生两度辅佐君主,而其所书写的诗句却更为卓越,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文章歌词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价值。

屈原所写的《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让屈氏的名声传扬到了后世。

《楚辞》是一部以楚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为题材的史诗,共有十一篇,约十余万字。

《离骚》和《九辩》是其中的两部重要篇章。

这两部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离骚》是屈原自悼之作,其文气势磅礴,辞藻华丽,起承转合自然,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而《九辨》则是屈原对于当时国家政治情况的呼吁,内容严肃深刻,是一首振聋发聩、号召人心的诗篇。

屈原的诗文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其中的名句,被后世誉为“楚辞”。

就拿《离骚》来说,其中的精华之处极多,让人叹为观止,颇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豁达情怀。

比如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乘风逐浪远飞,高鸟尽有逢”这样的诗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愿景;“屈心自陶情,敬天法孝恭”一句更是表达了作者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

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旨在表达对清净境界的向往。

总之,屈原的诗词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也被后人广泛地传颂,成为中国古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定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至今仍在不断地发扬光大。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有哪些名字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有哪些名字

屈原的简介代表作品有哪些名字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他在春秋时期活跃于楚国政治和文化之中,被后世誉为“楚辞之祖”。

那么,屈原的简介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呢?屈原,原名宓,字子长,也称屈子。

他可能出生于春秋时期晚期,大约在公元前340年左右,出生在楚国陈郡郢城(今湖北省江陵县)。

他是一个出身显赫的贵族家庭的后代,家中有许多文化人,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而且自幼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和文化艺术。

他年轻的时候,游历各地,结识了很多文化名士,广泛接触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和个人见解。

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屈原的代表作品丰富多彩,其中包括诗歌、赋、辞赋、文学批评和历史著作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就是《离骚》、《天问》、《卜居》、《九章》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被誉为楚辞之首。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悲情的爱情故事,主角屈原表达了他对祖国楚国和自己爱情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离骚》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天问》则是屈原的一首神话诗,其中涉及到关于天、人、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同时也描绘了神话世界中各种生物的形象和特点。

《卜居》则是一篇楚地志,记述了楚国不同地方的地貌、气候、土地、农产和人民风俗等,同时也反映了屈原对自然美好和文化多样性的热爱和推崇。

《九章》则是一部书法、音乐、舞蹈和礼仪的综合文化著作,其中介绍了很多古代文化艺术的传统和技巧,包括琴曲、歌谣、舞蹈和礼仪等等。

《九章》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同时还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以上代表作品之外,屈原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贡献,如《楚书》、《楚辞传》、《楚辞世系》等历史学著作,以及《天道论》、《神奇论》、《名实论》、《文学理论》等文学理论著作。

屈原与楚辞屈原楚辞简介

屈原与楚辞屈原楚辞简介

屈原与楚辞屈原楚辞简介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下面是分享的屈原楚辞。

供大家参考!屈原楚辞简介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

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

《楚辞》作品或者效仿楚辞的体例有时也被成为“楚辞体”或“骚体”。

“骚”,因其中的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与因十五《国风》而称为“风”的《诗经》相对,分别为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鼻祖。

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

楚辞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

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

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

屈原与楚辞

屈原与楚辞

知识梳理】——屈原与楚辞屈原与楚辞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一、楚文化源于中原文化,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二、政治思想方面和中原很一致。

三、习俗和审美趣味上“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崇尚巫风的习气受夏商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风气的影响。

对楚国审美风气影响明显,使其艺术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富有飘逸、艳丽、深邃等美学特点。

四、楚当时由盛而衰,内部政治黑暗,贵族间相互倾轧的社会现实。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一、屈原生平及思想。

(一)两次放逐经历。

一次汉北,一次江南,积聚了深厚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二)主张联横,对理想充满信心,对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充满了哀怨、愤激。

二、楚辞。

【考点1】【重要考点】【名词解释】(一)“楚辞”之名始见于汉武帝时,这时已经成为专门学问,与“六经”并列。

(二)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指有楚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

(三)直接渊源是《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祭歌的浪漫精神,影响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

由于楚辞和汉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称“屈赋”。

(四)西汉末,刘向辑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编成《楚辞》。

《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认为屈原所作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共24篇。

王逸《楚辞章句》目录中,除去《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屈原的作品共计23篇。

《离骚》一、概述。

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一)“离骚”解释。

司马迁:遭受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王逸:离别的忧愁,《楚辞章句》云:“离,别也;骚,愁也。

”【考点2】【次要考点】【填空】(二)一般认为写于屈原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二、思想。

【考点3】【重要考点】【简答】(一)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感情反复迸发,形成回旋复沓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 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 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 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 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 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 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 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 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 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 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 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
屈原和他的“楚辞”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中国战国时期 诗人、政治家。出 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又自云名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 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 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 任,任 。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 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 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 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 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 殉国。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所以后人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 辞特点的诗歌,也称之为骚体诗。 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 “风”来概括《诗经》,用“骚” 来概括《楚辞》。“风、骚”是中 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 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离骚》名句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忧国忧民 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 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 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 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 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
《离骚》体裁上(语言形式)有何特点? 1. 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 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 由。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 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 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 情诗。 “离”──通“罹”,遭遇, “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 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 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 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 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 诗。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 是屈原面 临个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 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 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 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 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 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 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 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 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 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 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 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 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 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 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 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 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 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 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 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 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 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 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1953年在赫尔辛基颁布的四位世 界文化名人除了中国的屈原,还 有波兰的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 人哥白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 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弗朗索瓦· 拉伯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 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威廉· 莎士比亚。
成就与影响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 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 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 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 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 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 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 》与《诗经》中的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风 ”“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 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原的核心思想
爱 国 忧 民
圣 君 贤 相 施 行 美 政
“楚辞”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 歌样式,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 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 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 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到战国中期, 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 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代文学样 式。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特征
书楚语, 作楚声, 记楚地, 名楚物, 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的题材:
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楚辞的手法:
比,兴,想象,幻想;浪漫色彩浓。
楚辞的句式:
长短不一,灵活多变,(三字节奏)

楚辞的词语:
语气助词多“兮” 语言瑰丽华美 有选择地应用楚方言
•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所以后人就用“骚’来指称具有 楚辞特点的诗歌,也称之为骚体 诗。人们常将“风”“骚”并称, 用“风”来概括《诗经》,用 “骚”来概括《楚辞》。
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 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 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既然是寅年 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屈 原在作品《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 庚寅吾以降。”“摄提贞于孟陬”意为太岁星逢 寅,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陬是正月,夏 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 “惟庚寅吾以降”则说明屈原出生那一天是寅日。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 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 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意思是说: 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 叫做“平”,字名叫做“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