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3页)
2023年人教部编版新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含教学反思)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
(师板书课题:采薇<节选>)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某ī)矣(yǐ)依(yī)雨(yù)霏(fēi)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
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2.指名学生读诗,想象“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能够正确地朗读《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现;4.培养六年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古诗词;2.理解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2.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3.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4.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
2、教学方法1.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2.请学生对《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解析;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和对比;3、教学流程安排环节内容1课前准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导入让学生朗读《早梅》,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解析。
4创作分组讨论和展示古诗词的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任务。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解析来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2.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来评估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语文》(六年级下册);2.中国文化网。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解析以及创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思考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诗歌创作。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课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1.师:今天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语文课,高兴吗?看到大家这么精神,老师决定给大家画一幅画,想知道是什么吗?(师画马)认真看黑板,对了是马。
没等老师画完,就看出来了,好眼力。
喜欢马吗?你们对马有哪些了解?谁来说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2师:马是六畜之首。
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感悟大意1.师:诗人李贺被称作“诗鬼”,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却遭小人迫害,只当过九品小官。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63页,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并标出节奏。
(生自由读)师板书全诗。
2.师: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谁愿意来读一读.3.想听听老师读吗?端好书:范读。
4.谁还愿意读一读?让我们有气势的读一遍吧!三、理解诗句,体会情感(一)前两句诗1.师:我们先来看古诗的第前两句,(幻灯)谁愿意来读一读。
2.出示幻灯,师:知道感悟故事的几种方法吗?(借助注释、插图、查找资料。
反复诵读)3.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法理解一下这两句诗的大意?(生汇报)4.师:同学们在汇报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能基本弄懂古诗的诗面含义,但还需更深的挖掘课本,理解诗意。
5.幻灯师:(幻灯片)是啊,这默默旷野,沙石像雪一样的晶莹洁白,燕山顶托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6.师画7.:“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边画)比喻的修辞手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8.出示图师:“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
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找六名学生)指导朗读(二)后两句诗1.师: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备课教案

板书设计(参考)
古诗词诵读
教学反思
难点:领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3课时
一、总结归纳,感悟学法
师生一起归纳古诗词的学习步骤(课件出示):
1.读诗题。看到古诗题目先读一读。
2.知作者。了解一下作者是谁,并说一说。
3.读古诗词。从整体入手,读通古诗词。
4.解诗词、释诗意。结合注释,抓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达到对诗句、词句的理解,再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5.发挥想象,体会情感。在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再读古诗。入境悟情,感受诗韵,深化认识,达到记忆背诵的目的。
二、自学诗词,初步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熟十首古诗词。
2.借助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十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三、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背诵相应的诗词)
(5)《江上渔者》描写了哪两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理解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春色满园关不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10)《清平乐》这首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有机联系
1.讲述关于十首古诗词的轶闻或趣事。如杜甫的故事、韩愈的故事、苏轼的故事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颂”三部分。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薇:野豌豆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
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盼望着(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
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采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采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采薇》(节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采薇》。
2. 教学难点:理解《采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采薇》,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出示课题,板书《采薇》。
2. 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采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指名朗读:请几位同学朗读《采薇》,检查字音、句读是否正确。
- 齐读:全班齐读《采薇》。
3. 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体会情感- 朗读体会: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采薇》,体会诗人的情感。
-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背诵课文- 自由背诵:请同学们自由背诵《采薇》。
- 指名背诵:请几位同学背诵《采薇》,检查背诵情况。
- 齐背:全班齐背《采薇》。
六、板书设计《采薇》(节选)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节选)。
2. 收集其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古诗,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正确朗读并背诵了《采薇》,理解了诗意,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采薇》这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薇》,让学生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采薇》是《诗经》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3.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主题,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采薇》,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诗经》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采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4. 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5.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采薇》,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采薇》(节选)2. 诗歌背景:《诗经》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4. 诗歌主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七、作业设计1. 背诵《采薇》。
2. 结合诗句,描绘一幅《采薇》的画面。
3. 搜集《诗经》中其他关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课后作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既要有背诵任务,也要有思考性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上课教案 古诗词诵读 3 春夜喜雨

3 春夜喜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古诗。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4.感悟“诗眼”,领会诗歌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古诗。
教学难点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2.感悟“诗眼”,领会诗歌写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策略1.从诗题入手,初读感知,读出古诗之“韵”在指导读准诗歌中几个难读的字“潜、径、重”之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精读细品,启发想象,感悟好雨之“喜”以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喜”字的品析为切入点,让学生去品读、寻觅、回味、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赏读全诗,点明“诗眼”,感悟写法之“妙”让学生对诗歌中从实景写到虚景,步步移动,层层深入,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有初步的感悟。
创设情境,让学生背诵全诗,进一步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
学前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慕课堂,我是小露老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唐代诗人王维,学习了他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在“渭城”的朝雨中送别了故人。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古诗《春夜喜雨》,跟着诗人杜甫一起去领略春雨的美好。
(板书诗题)板块二解诗题,知作者1.解诗题师:诗题是一首诗的眼睛,我们首先来看诗题“春夜喜雨”,你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吗?生1:“春”指“春天”,“夜”指“夜晚”,“喜”的意思是“令人喜悦的”,“雨”指“小雨”。
课件出示:师:把诗题里的每个字合起来,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试试吧。
生2:诗题的意思是:春天的夜晚,下起了令人喜悦的小雨。
师:你能灵活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去理解诗题,真棒。
2.知作者师:接着我们来了解作者。
经过六年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杜甫这位诗人有所了解了,那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对杜甫了解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诵读”的十首诗词,都属于小学生必会古诗词的范围。
这些诗词或表达爱国之情,或抒发诗人志向,或赞颂山水之美。
选编十首古诗词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受到古典诗词美的熏陶;二是要加强古诗词的积累。
经过六年的学习之后,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诗歌自学能力和表现能力。
师生要以这十首古诗词的学习为契机,把小学必背古诗词进行整合、拓展,使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有较大的提升。
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古诗词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练,充满画意。
针对这些特点,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
特的方法,灵活有效地授课,让学生从古诗中开智慧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
奠定基础。
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2.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3.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4.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赏析。
5.体会感情和意境,切莫满堂“灌”。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背诵诗词。
【过程与方法】
领悟学习诗词的方法;理解诗词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深化对传统文化的喜欢与热爱。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背诵诗词。
难点
领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作者和古诗词发展的相关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总结归纳,感悟学法
师生一起归纳古诗词的学习步骤(课件出示):
1.读诗题。
看到古诗题目先读一读。
2.知作者。
了解一下作者是谁,并说一说。
3.读古诗词。
从整体入手,读通古诗词。
4.解诗词、释诗意。
结合注释,抓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达到对诗句、词句的理解,再相互交
流,达成共识。
5.发挥想象,体会情感。
在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即作者想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
6.再读古诗。
入境悟情,感受诗韵,深化认识,达到记忆背诵的目的。
二、自学诗词,初步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熟十首古诗词。
2.借助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十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三、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
(比如:看图背诵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十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1)“采薇”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场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3)《春夜喜雨》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江上渔者》描写了哪两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理解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春色满园关不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
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找出与这句诗意
思相反的诗句吗?
(10)《清平乐》这首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有机联系
1.讲述关于十首古诗词的轶闻或趣事。
如杜甫的故事、韩愈的故事、苏轼的故事等。
2.拓展阅读古诗词。
如《春望》《春日偶成》《钱塘湖春行》《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等。
古诗词诵读读诗题
知作者
解诗词、释诗意
发挥想象,体会情感
让学生通过诗词的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诗词,从而积累更多的诗词,为学习古文言文打下基础。